有人说郭德纲就是个包装好的商人,你怎么看?

有人说郭德纲就是个包装好的商人,你怎么看?,第1张

包装好的商人郭先生?我觉得没本事仅靠包装是不长久的。德云社能存活20多年,慢慢发展成了多变的路线,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也会有包装。但不能说“商人”,应该说是手艺人更合适。
包装这个词适合多角度的设计元素,我们出去谈个买卖还需要包装呢?例如衣食住行等,你想做大生意,开着不到10万的车子,穿的也不讲究很不利于买卖合同的成功。郭德纲和德云社也是一样,长袍大褂传统艺术,为民众的喜爱,也会适当的包装。
个人认为不是包装的商人,而是艺术需求应有的包装。

2011年以前,郭德纲身上还是相声艺人的成分更多,2011年以后,老郭基本上就是一个包装好的商人了,这个身份变化的分水岭就是2011年德云社集体演出的相声剧《中国相声史》。

一、《中国相声史》以前

郭德纲在2011年以前,不论是成名时还是没成名时,他都是一个比较传统的相声艺人,具体表现:

1,对相声艺术的追求一直没怎么放松,他一心想在中国相声史上青史留名,就像马三立、侯宝林、马季和姜昆那样。

所以他个人在相声艺术上不断追求,喜欢学习新鲜的玩意儿,还经常在德云社搞传统曲艺演出,那时候说他是一心奔着艺术家去的当然可以。

此外,郭德纲发起了德云相声联盟,显然,这也是他想在相声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想法,不然的话,自己关起门来赚钱多好,干嘛费劲非要拉着不赚钱的相声团体一起发展呢。

因此,在这种思想的推动下,郭德纲也积极向姜昆学习,在2011年推出了以姜昆《明春曲》为蓝本改编的《中国相声史》。

二、《中国相声史》的失败

2011年,在筹备了一个月后,德云社《中国相声史》首演,但让郭德纲始料未及的是,此次演出遭遇了滑铁卢,台下的观众根本不买账,郭德纲只能把相声剧临时改成相声才过关。

此次《中国相声史》的失败原因并不难找,就一个内因和一个外因。

内因是德云社自己还没有实力能搞定《中国相声史》这样的大型演出,姜昆的《明春曲》能成功的前提是他拥有一个强大的主创团队,编剧是姜昆、梁左、马贵荣、赵小林和孙晨,主演有赵世忠、姜昆、李建华、郑健等人,而且《明春曲》从筹备到演出一共磨了六七年之久,不成功就怪了。

反观德云社就没有这么强大的主创团队,论编剧于谦自然无法和梁左比,论表演岳云鹏怎么可能比肩赵世忠,论打磨德云社一个月《明春曲》六七年,从内因上看《中国相声史》失败是在所难免。

外因则是德云社当时的观众群体相对来说比较单薄一些,他们更喜欢短平快的笑话和段子,对于真正的曲艺玩意儿处于“叶公好龙”的状态,说白了,他们在相声里听一段传统曲艺没问题,但看一台《中国相声史》他们就接受不了。

三、《中国相声史》之后

《中国相声史》的失败也让郭德纲认清了两件事,一是他的团队暂时还搞不了阳春白雪,玩深层次的东西玩不转。二是他的观众一时半会还成长不起来。

因此,从那之后郭德纲开始逐渐放松甚至放弃了对相声艺术的追求,老段子、网络段子甚至是抄来的段子说起来不费力气,粉丝还喜欢听,能躺着赚钱谁还站着。

德云相声联盟也不搞了,直接自己开分社多好。凭什么用德云社的招牌捧竞争对手,捧自己的徒弟不好吗。

所以,郭德纲一方面开始收敛羽毛,不再到处惹是生非,培养自己的人设,另一方面也在商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2011年以前的郭德纲,说相声热火朝天,吵起架来快意恩仇。2011年以后的郭德纲,说相声养尊处优,不吵架不骂人不打官司不惹是非,多好。

综上,对于一些老相声迷来说,这个世界上其实有两个郭德纲,一个是2011年以前的相声艺人郭德纲,另一个是2011年以后的商人郭德纲。

是相声艺术的推广者!

使从业到德云社相声艺术工作者有所获。

欣赏相声艺术的听说也有所获并心甘情愿的付费。同时也带动了大量的年轻人参与进来与相声艺术本身互动。

后台制作投入者,有所收获并使商业相声演出良性化。

即便是包装,那包装费是自己挣的,无可非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61849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5
下一篇2023-12-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