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人,今年应届学生,文科,考了436分,能进阿坝师范学院吗

遂宁人,今年应届学生,文科,考了436分,能进阿坝师范学院吗,第1张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你的这个分数436分,如果是文科的话,完全可以填报阿坝师范学院这个院校的。所以你大可放心的去填报你的志愿信息,但是不要忘了以这个院校作为你的第一志愿,这样才不会使你的志愿掉档。

我国某些电信企业为了占领市场份额,竟然用起了最卑劣的手段----砍断竞争对手的通信电缆。这起电缆遭砍事件,源于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在四川省遂宁市的白热化竞争,双方因为通讯市场占有量发生的短兵相接已不是第一回。遂宁联通开拓市话业务的咄咄逼人之势,最终导致了中国电信遂宁分公司有关人员付诸“割缆行动”。

据联通方面反映,虽然电缆抢修好了,但是又出现一个新问题:在遂宁电信所属的公用电话上,拨打联通的市话,计价器显示高于正常收费几十倍。“电信的做法,其实就是让人不敢打联通的市话,间接挤垮我们。”遂宁联通负责人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创年代,出现一些超出社会正常价值观念和道德容许程度的现象是难免的。这就是所谓“现代化的代价”理论。 这个理论倒是可以解释不少现实问题。从屡见不鲜的外资、私营企业主对员工搜身事件,到行业老大为攫取巨额垄断利润,不惜囤积居奇和联手限价以挤垮竞争对手,再到此次中国电信遂宁分公司冒着触犯刑律的风险,砍断其他公司的通信电缆,如此道德沦丧、诚信尽失的商业行为若要蔓延开来,现代化的代价也未免太大了。

相反,美国“微软拆分案”,美国司法部启动了强大的法律攻势,连环诉讼搞得盖茨焦头烂额。面对政府的“百般刁难”,微软公司还是不紧不慢地应诉、答辩、聘请律师配合调查、积极地与司法部达成庭外和解,甚至涉讼期间还推出了风靡全球的 Windows XP操作系统,让人们看到了巨型跨国企业的风范与涵养。

接触过很多四川人,我对四川男人评价还是比较高的。

第一、非常和善。大多数四川男人没有攻击性,喜欢交朋友,是比较容易接近的人。

第二、很有全局思维。四川男人思维具有整体性和战略性,任何事情都能滔滔不绝地讲出一大堆道理来。如果选择战略家,一定要在四川人里找。

第三、能吃苦。四川人是建筑工地一大主力,我给珠海一家建筑公司做管理咨询,意外发现公司大多数是四川人,而且工龄都在十年以上。

第四、顾及情面。不会因为一点小事撕破脸皮,哪怕下属犯下错误,老板或者领导都会视而不见,令人感觉温暖。

第五、追求欢乐。非常喜欢娱乐,无论逆境还是顺境,只要有点钱就去吃饭喝酒打牌。

第六,出人才。比如十大元帅里面的朱德、刘伯承、聂荣臻、陈毅都是四川人。十分之四,够厉害了吧?

四川男人如果说有什么缺点的话,就是容易放弃,因为一点小事跟别人闹得不亦乐乎。

展开

A 家风小故事 300字左右(四)

家风是一个家必不可少的成分。而在我们家,家风是艰苦朴素。艰苦朴素专,指吃苦耐劳、勤俭属朴实,从来不铺张浪费。爸爸说:“浪费是最不应该做的事。”只要我买了一些可以不买的东西,他就会严厉地批评我。一次,正好过圣诞节。我嚷嚷着要奶奶买礼物,奶奶答应了。到了文具店,看着琳琅满目的货架,我恨不得把它们全买回去。东瞧瞧,西望望,我的目光落在了一只蓝笔身上,正当准备结账时,我突然发现货架顶端有一只很漂亮的自动铅笔,我心想:现在用的这支笔正好太旧了,今天正好换只新的吧。但扫过条形码后,屏幕显示为70元,“呀,这么贵!”我的心里无比纠结:到底买还是不买呢?最终,我把这只笔买了下来。回到家,这件事被爸爸知道后,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笔能用就行了,为什么还要买更好的笔和别人攀比呢?下次一定要改正这种习惯。”爸爸说的话深深地烙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良好的家风让我养成了许多好习惯,懂得许多做人的道理。家风陪我成长!

B 关于勤俭节约的小故事,越短越好!

1、

要求别人的自己首先做到。他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经济困难时期,他自己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不吃鱼肉、水果。上世纪60年代,有一次他召开会议到中午还没有结束,他留大家吃午饭,餐桌上也是一大盆肉丸熬白菜、几小碟咸菜,主食是烧饼。伟人在勤俭节约方面为国人做出了表率。

2、赵匡胤

赵匡胤教女俭朴 "天上神仙府,人间帝王家"。作为一国之主皇帝应该说是人间最富有的,金银财宝任其享用。可是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却不但生活俭朴,反对奢侈浪费,还严格教育子女生活上也讲究俭朴。

3、朱元璋

朱元璋的故乡凤阳,还流传着四菜一汤的歌谣:『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卜韭菜,着实甜香;小葱豆腐,好处深长,一清二白,贪官心慌。』朱元璋给皇后过生日时,只用红萝卜、韭菜,青菜两碗,小葱豆腐汤,宴请众官员。而且约法三章:今后不论谁摆宴席,只许四菜一汤,谁若违反,严惩不贷。

4、比尔·盖茨

有一次,比尔·盖茨和一位朋友开车去希尔顿饭店。到了饭店前,发现停了很多车,车位很紧张,而旁边的贵宾车位却空着不少。朋友建议把车停在那儿。 “噢,这要花12美元,可不是个好价钱。”盖茨说。“我来付。”朋友坚持道。

“这可不是个好主意,他们超值收费。” 在盖茨的坚持下,他们最终还是找了个普通车位。 盖茨最讨厌物不等值,对应花的钱,他从不小气,看看他这些年为慈善机构捐款的数字就知道了。

5、苏轼之房梁挂钱的故事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21岁中进士,前后共做了40年的官,做官期间他总是注意节俭,常常精打细算过日子。公元1080年,苏轼被降职贬官来到黄州,由于薪俸减少了许多,他穷得过不了日子,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弄到一块地,便自己耕种起来。为了不乱花一文钱,他还实行计划开支:先把所有的钱计算出来,然后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平均分成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

钱全部分好后,按份挂在房梁上,每天清晨取下一包,作为全天的生活开支。拿到一小份钱后,他还要仔细权衡,能不买的东西坚决不买,只准剩余,不准超支。积攒下来的钱,苏轼把它们存在一个竹筒里,以备意外之需。

6、东晋有个大官叫吴隐之,他幼年丧父,跟母亲艰难度日,养成了勤俭朴素的习惯。做官后,他依然厌恶奢华,不肯搬进朝廷给他准备的官府,多年来全家只住在几间茅草房里。之后,他的女儿出嫁,人们想他必须会好好操办一下,谁知大喜这天,吴家仍然冷冷清清。

谢石将军的管家前来贺喜,看到一个仆人牵着一条狗走出来。管家问道:“你家**这天出嫁,怎样一点筹办的样貌都没有?”

仆人皱着眉说:“别提了,我家主人太过分节俭了,**这天出嫁,主人昨日晚上才吩咐准备。我原以为这回主人该破费一下了,谁知主人竟叫我这天早晨到集市上去把这条狗卖掉,用卖狗的钱再去置办东西。你说,一条狗能卖多少钱,我看平民百姓嫁女儿也比我家主人气派啊!”管家感叹道:“人人都说吴大人是少有的清官,看来真是名不虚传。”

7、季文子出身于三世为相的家庭,是春秋时代鲁国的贵族、著名的外交家,为官30多年。他一生俭朴,以节俭为立身的根本,并且要求家人也过俭朴的生活。他穿衣只求朴素整洁,除了朝服以外没有几件像样的衣服,每次外出,所乘坐的车马也极其简单。

见他如此节俭,有个叫仲孙它的人就劝季文子说:“你身为上卿,德高望重,但听说你在家里不准妻妾穿丝绸衣服,也不用粮食喂马。你自己也不注重容貌服饰,这样不是显得太寒酸,让别国的人笑话您吗这样做也有损于我们国家的体面,人家会说鲁国的上卿过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日子啊。

您为什么不改变一下这种生活方式呢这于己于国都有好处,何乐而不为呢”季文子听后淡然一笑,对那人严肃地说:我也期望把家里布置得豪华典雅,但是看看我们国家的百姓,还有许多人吃着粗糙得难以下咽的食物,穿着破旧不堪的衣服,还有人正在受冻挨饿。

想到这些,我怎能忍心去为自己添置家产呢如果平民百姓都粗茶敝衣,而我则妆扮妻妾,精养粮马,这哪里还有为官的良心!况且,我听说一个国家的国强与光荣,只能透过臣民的高洁品行表现出来,并不是以他们拥有美艳的妻妾和良骥骏马来评定的。

既如此,我又怎能理解你的推荐呢广这一番话,说得仲孙它满脸羞愧之色,同时也使得他内心对季文子更加敬重。此后,他也效仿季文子,十分注重生活的简朴,妻妾只穿用普通布做成的衣服,家里的马匹也只是用谷糠、杂草来喂养。

C 像家人征集家风故事一千字左右

今天在这里,我给大家说说我们家的家风,虽然,我是一个留守孩子,但是,我的爷爷奶奶从来就没有因为我的父母不在我的身边而娇生惯养我。 爷爷经常对我说:“勤劳俭朴、勤学好问、诚实为人、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奶奶经常告诫我说:“饭要自己吃,地要自己扫,路要自己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爷爷奶奶的教诲,使我从小就懂得了怎样做人的道理。渐渐地,我也养成了勤劳俭朴、勤学好问、诚实为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 我一直认为:家风是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相互濡染的家庭风气;家风是一种无声的教诲、无言的嘱托、无痕的传承,是最基本、最经常、最具有影响力的正能量教育。 每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爷爷就教育我说:“自己的路自己走,自己跌倒了要自己学会爬起来,不能埋怨自己前面的路途不平坦,只能责怪自己走路不小心”;奶奶说:“只有你自信、自尊、自强,你才能在人生的舞台上永远做自己的主人”。在爷爷奶奶的教育下,我从上幼儿园的时候,我就学会扫地,我学会了管好自己,自己洗脸,自己洗澡;有时还帮助爷爷奶奶择菜扫地,我们家有一个好习惯就是自己的碗自己洗。说到洗碗,还有一个小故事,听妈妈说:“在我和爸爸结婚的头一天,我吃罢饭就习惯的把碗放在水池里,这时你爸爸走过来说:‘我们家的习惯是谁的碗谁洗,从今天起你也应该自己洗碗了。’从那时起我就不在把碗放在水池里了。”一直到现在我们家里人都是自己洗自己的碗,包括我也不例外。 我认为:家风始终是靠家人的影响和自己的自觉养成的一种好的习惯;我们家的家风还要求我尊老爱幼,不能随便直呼辈份高的人姓名;我们家的家风要求我要做到以礼待人,常言道:礼多人不怪,予人玫瑰,手留余香。 我们家的家风可以概括为十二个字:“诚实善良、勤俭持家、勤奋好学、。”爷爷奶奶就对我说:“做人要诚实善良,不说谎话,诚实善良是做人的第一要素。” 爷爷奶奶经常教育我说:“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我的爷爷奶奶从来不讲究吃和穿。奶奶经常说,“做人一定要自力更生、勤俭节约”“常言道吃不穷穿不穷,计划不到要受穷”。如今爷爷奶奶都退休了,我们的生活日渐富足,却极少见爷爷奶奶买新衣服,姑姑平时给爷爷奶奶买一件好衣服爷爷奶奶总会说:“买那么贵的衣服干什么,好害不都是穿吗?”爷爷奶奶经常说:“即便是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也要节衣缩食,没有必要讲这样那样的排场。” 爷爷奶奶就是我们家里的一面镜子,他们每天都会告诉我要节约用水用电,他们说:“节约要从一滴水、一度电做起。”我们家的节电方法:床头灯、房厅吊灯都用的是白炽灯,并且加装了调光节电装置,爷爷奶奶经常说:“离开房间,随手关灯”;我们家的空调的温度设定都是恰当即可,在家用空调在制冷时,爷爷奶奶说:“设定温度高2摄氏度,就可节电20%”;在节约用水方面:在刷牙的时候,爷爷奶奶经常告诉我说:“用口杯接水后,关了水龙头再刷牙”;我们家还把淘米水用来洗菜或洗碗,洗完菜的淘米水可用于浇花,擦家具;洗衣机漂洗衣服洗涤水用来拖地、冲坐便器;爷爷奶奶经常嘱咐我说:“洗澡时掌握调节冷热水比例,不要将喷头始终地开着,更不应敞开用水,淋浴要抓紧时间,全身淋湿即关喷头,用肥皂或浴液搓洗,一次冲洗干净”;爷爷奶奶经常说:“持身俭,则自立自尊,不求他人;治家俭,则家业兴隆,永世不堕。”是呀!有什么样的家风,往往就有什么样的为人处世态度。爷爷奶奶的教导,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生活再好也应以“俭”持家,因为俭以养德呀! 我认为: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主要精神、作风、品质的体现。好的家风,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同时也是一个家庭或家族幸福、和谐、美满、昌盛的法宝。作为家庭一员的我,应当成为一个良好家风的传承者、发扬者,使良好家风一代一代的传下去!

D 我的家风故事(诚信、友善、勤俭、持家)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源远流长,从古至今作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我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着传统美德的熏陶与影响。它像阵阵春风悄无声息地吹拂着整个华夏大地,无形之中渗透入了我们的国风,乃至家风之中。

我生活在一个美满的五口之家中,每个成员都相亲相爱,和睦相处。这一切的幸福都来源于我的家风百善孝为先。

每当盛夏时节,我的记忆总会被带回家到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那天姥姥吃过晚饭后去锻炼,在她出门后没多久突然刮起了大风,狂风把大树吹打的动摇西摆,还不时的发出一阵阵呼呼的响声,伴着天空中银龙般的闪电,豆大的雨点也不甘寂寞的敲打起了窗户,眼前的场景让我们心里顿时焦急了起来,顾不得多想,抓起一把雨伞就向门外跑去,刚到楼下就碰到了满身雨水的妈妈,当她知道姥姥还未回家后,二话不说拿过我手中的伞就奔入了雨中,看着妈妈在雨中渐渐消失的身影,我心底闪过一丝担忧,我站在原地冷风席卷着雨丝时不时的飘到身上,吹的瑟瑟发抖,但我仍踮起脚尖不停的向远处张望,此刻的时间对我来说是那么漫长,终于我看到了两个熟悉地身影相携着朝我这边走来,悬在我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我跑上前紧紧抓住了她们的手,此时雨声似乎不再那么大了,因为它已经被我们三人的笑语声所掩盖,空气也不再那么冷了,因为亲情的气息已经温暖了每个角落。

这只是我家的家风故事中的一个小小的片段,更多的时候,它往往出现在一次次餐桌上的夹菜中,一次次生病时的守候中,甚至是一次次出门时关心的叮嘱中。我从家风中领悟出了善的真谛,它更像是一颗火种,只要我们用善心为它助燃,它一定会,慢慢变得更加强大,那炙热的烈焰会照亮更多的人,温暖更多人的心田。

E 家风家训的故事以孝顺、勤俭节约为题写350怎么写

说起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这其实是一种潜在无形的力量,在日常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心灵,塑造着我们的人格,熏陶着我们的性情;这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对我们的成长产生全方位的影响;这也是是成长的第一空间,在我们身上处处烙有家风的印记。

爸爸妈妈从小就教育我们要勤俭节约,要节约每一张纸,每一度电,每一粒米饭……

记得那一次,我拧开水龙头洗手,妈妈看到了上前制止我并教育到:“你怎么能这样呢?”“怎么了……”我委屈的说。“你洗手时水龙头一直开着,这样太浪费水了。在许多边远山区里,很多小朋友连喝的水都没有,所以不论什么时候,我们都应该节约用水!”妈妈激动地说,我在一旁默默地听着,慢慢地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看到我好像意识到了错误,妈妈的口气缓和下来了,继续说:“孩子,你应该还记得去年电视中演的那些缺水的灾区吗?他们哪有你现在这么幸福呀!”这时,妈妈变得和往日那般慈祥,道:“快把水龙头拧紧吧,以后一定注意节约用水。”“好!”

一个不经意的举动,就已经造成浪费,所以我们更应该小心的做好每一个细节。

当然勤俭节约不仅要节约用水,还要节约每一粒粮食,这个道理爸爸总是用行动来告诉我。当我吃饭时扒饭丢了饭粒,他便一颗颗捡起往嘴里一边送一边讲起小时候他爸爸给他讲的那些缺粮少米的那些日子,那时一斗米能买一大坝田呢!

久而久之,我也耳濡目染,学着爸爸,养成了节约粮食好习惯!

父母的一些举动,总能影响孩子。优秀的品质,就是从习惯中培养起来的。

一个好的家庭,就要有一个好的家风。铭记着家风,在今后人生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走下去,成为国家之栋梁。

F 诚信友善勤俭持家优秀家风故事125字

诚信友善勤俭持家家风小故事500字

舒远吉,今年83岁,遂宁市西宁乡人,出生于农民家庭。他通过广泛阅读、学习和了解,对家风有一定的研究,并写有《写家志的感悟》和《舒远吉家志》、《传承探索好家风》等文章。舒远吉认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孩子的第一学校,良好的家风有助于孩子成长成才。

他的父母教育家人

勤俭持家正直做人

舒远吉告诉记者,家里的良好家风是父母树立起来的。他的父亲舒大恩解放前一直在家务农,还在地主家做过工。1947年2月,舒大恩在山东济南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据舒远吉回忆,父亲在家信里时刻教育家人要遵守党的方针、政策,遵守勤俭持家的家风。舒远吉告诉记者,1950年父亲舒大恩复员回家,在村上当会计的30年里,由于为人正直,办事公道,治家有方,受到周边村乡老百姓的爱戴和尊重。

舒远吉的母亲浦太贞是农村妇女,始终恪守勤劳节俭家风。在舒远吉的印象中,母亲是一个朴实、善良、品德高尚的人,为养成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母亲坚持用家风约束孩子的言行举止。

他与老伴传承家风

以身作则教育子女

舒远吉告诉记者,他一直谨记父母的教导,时刻重视对家风的传承与对子女的教育。舒远吉说:“我和老伴一直都很看重家规家风的遵守,日常生活中我们以身作则,孝顺父母,关心下一代。”

据舒远吉介绍,老伴龙治玉在工作期间,一直以敬业、友善、守法、诚信要求自己,同时也为孩子树立良好榜样。舒远吉告诉记者,他和老伴从小教育孩子要尊老敬老、刻苦勤奋、踏实肯干。除了在家里传承良好家风外,舒远吉还积极走进校园、社区,引导教育青少年遵守家规家风,教育孩子们要以俭养德,勤俭持家。

他的儿孙都做得好

孝顺父母爱岗敬业

谈到子女对家风的传承,舒远吉深感骄傲。舒远吉告诉记者,他的大儿子舒家云当兵时得知母亲生病的消息时很难过,但由于部队里训练任务繁重,一时请不了假,他便只能写信回家问候,大儿子在部队也受到了表扬。

舒远吉的二儿子舒家洪早前在中铁二局上班,由于离家太远,为了家庭和睦幸福,二儿子放弃了高薪职务,毅然回家工作,肩负起照顾家庭的责任。

舒远吉的小女儿舒家华、大媳妇任念菊、二媳妇王碧君、孙儿舒志超、孙女舒宇都能做到弘扬家庭美德,遵守公民道德规范,爱岗敬业,遵纪守法,诚信友善、尊老敬老,自觉做到对良好家风的传承。

G 关于勤俭节约的小故事

1、

要求别人的自己首先做到。他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经济困难时期,他自己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不吃鱼肉、水果。上世纪60年代,有一次他召开会议到中午还没有结束,他留大家吃午饭,餐桌上也是一大盆肉丸熬白菜、几小碟咸菜,主食是烧饼。伟人在勤俭节约方面为国人做出了表率。

2、雷锋的节约精神

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在生活中处处注意节约,他参军后,每月领到的津贴费 ,除了交团费,买书等必需的生活日用品外,其它的全部存入了储蓄所。他的袜子总是补了 穿,穿了又补。变得面目全非了还舍不得买双新的。

搪瓷脸盆和洗口杯有许多疤子,还不愿 意丢掉另买。他的内衣也补了许多补丁。但部队发夏装时,按规定每人可领两套单军装,两 件衬衣、两双鞋,而雷锋却只领一份,说是是“够穿了”。

3、朱元璋

朱元璋的故乡凤阳,还流传着四菜一汤的歌谣:『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卜韭菜,着实甜香;小葱豆腐,好处深长,一清二白,贪官心慌。』朱元璋给皇后过生日时,只用红萝卜、韭菜,青菜两碗,小葱豆腐汤,宴请众官员。而且约法三章:今后不论谁摆宴席,只许四菜一汤,谁若违反,严惩不贷。

4、吴明华的故事

吴明华的领导阮德俊说:“老吴十分注重节约,时刻怀着主人翁的心态,爱惜支队、大队财产,大到电子警察设备,小到护栏上的一颗螺丝钉,‘只要能修的,决不能去换新的’,这是他生前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5、华侨领袖陈嘉庚俭朴过日子

陈嘉庚重勤俭、重公益的良好家风对集美区的族人都产生了深刻影响。陈新杰,是集美区的一个退休小学教师。上个世纪80年代,全家人仅靠他每月20多元收入养活,经常是“买5分钱的油菜,一家人分成两顿吃”。

即便如此,1984年,陈新杰匿名向厦门市少年儿童基金会一笔就捐出了20元,差不多是他一个月的工资。自此,陈新杰生活中克勤克俭却慷慨捐资公益事业的行为,持续到现在已经30多年。

H 关于诚信、友善、勤俭、持家等优秀家风小故事350个字

诚信友善勤俭持家家风小故事600字一

开设《扬州好家风》栏目以来,每天都有不少热心读者来电交流好家风,索赠《家风故事》读本,社会各界也自发晒家风、谈家风、树新风,传递美德正能量。本报记者梳理了两个小故事,见证好家风让人受益终身的生动实践。

“踏实做人”家训成为爱心车队队训

2月25日清晨6:30,省交广网扬州爱心车队队长赵佑龙接过夜班出租车司机的班,发现车内座位上有个黑色拎包。打开一看,里面银行卡近10张,还有一本驾驶证,户主是泰兴市横垛陈某。“这一定是哪位粗心的乘客落下的!”赵佑龙先后跟泰兴110和扬州110联系,最后在扬州东关派出所民警的协助下,查到陈某电话,继而联系到失主。失主陈先生见到失而复得的皮包,喜出望外,再三要酬谢,被赵佑龙婉言拒绝。赵佑龙说:“踏实做人,是我家祖传家训,如今已成为爱心车队的队训。”

正是坚持“踏实做人”的家训、队训,每年引领队员做了大量公益活动,赵佑龙成为省优秀志愿者,还当选为省劳动模范。

“勤俭持家”挂上墙,女儿戒了零食

去年,市文明办举行“晒家风”活动,高邮市车逻镇的金宏明撰写了题为《我家的碗不留一粒米饭》的文章,讲诉了他经常吃女儿剩饭的故事,这篇文章被收录到《家风故事》读本中,扬州书法协会秘书长曹骥特意为其题写“勤俭持家、诚实做人”家风横幅,金宏明视为宝贝,装裱悬挂在客厅醒目处。春节期间,街坊邻居到他家做客,大为赞赏,金宏明还将《家风故事》读本赠与亲友。外甥金珂来拜年,《家风故事》读本早已赠完,金宏明特意赶来扬州,从本报再次领取10本带回家。

令金宏明最开心的是,上大学的女儿,以前喜欢吃零食,花钱也大手大脚,自从接受了“勤俭持家、诚实做人”的家风教育后,她改掉了爱吃零食的习惯。金宏明感叹,“好家风”成为传家宝,让人受益终身。

诚信友善勤俭持家家风小故事600字二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源远流长,从古至今作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我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着传统美德的熏陶与影响。它像阵阵春风悄无声息地吹拂着整个华夏大地,无形之中渗透入了我们的国风,乃至家风之中。

我生活在一个美满的五口之家中,每个成员都相亲相爱,和睦相处。这一切的幸福都来源于我的家风百善孝为先。

每当盛夏时节,我的记忆总会被带回家到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那天姥姥吃过晚饭后去锻炼,在她出门后没多久突然刮起了大风,狂风把大树吹打的动摇西摆,还不时的发出一阵阵呼呼的响声,伴着天空中银龙般的闪电,豆大的雨点也不甘寂寞的敲打起了窗户,眼前的场景让我们心里顿时焦急了起来,顾不得多想,抓起一把雨伞就向门外跑去,刚到楼下就碰到了满身雨水的妈妈,当她知道姥姥还未回家后,二话不说拿过我手中的伞就奔入了雨中,看着妈妈在雨中渐渐消失的身影,我心底闪过一丝担忧,我站在原地冷风席卷着雨丝时不时的飘到身上,吹的瑟瑟发抖,但我仍踮起脚尖不停的向远处张望,此刻的时间对我来说是那么漫长,终于我看到了两个熟悉地身影相携着朝我这边走来,悬在我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我跑上前紧紧抓住了她们的手,此时雨声似乎不再那么大了,因为它已经被我们三人的笑语声所掩盖,空气也不再那么冷了,因为亲情的气息已经温暖了每个角落。

这只是我家的家风故事中的一个小小的片段,更多的时候,它往往出现在一次次餐桌上的夹菜中,一次次生病时的守候中,甚至是一次次出门时关心的叮嘱中。我从家风中领悟出了善的真谛,它更像是一颗火种,只要我们用善心为它助燃,它一定会,慢慢变得更加强大,那炙热的烈焰会照亮更多的人,温暖更多人的心田。

诚信友善勤俭持家家风小故事600字三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风如雨点,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润下,才能健康成长,孩子只有在优良家风的熏陶下,才能出类拔萃。最近,随着家风一词“火”了起来,脑海中不禁涌现出爷爷奶奶教育我的一幅幅景象。

忆往昔,每次上学校之前,奶奶总爱叮嘱我几句:“孩子,到学校千万别和同学磨牙(亳州俗语,指吵架或打架),如果有人欺负你,就回来给我说,我去找你们老师”!奶奶生怕我在学校和同学发生矛盾,老是有事没事给我上“政治课”,讲一些经典的故事,教育我遇事要宽宏大量,在学校要和老师、同学和睦相处,不要动不动就和其他人发生冲突。在奶奶的谆谆教诲之下,我基本上没有和老师,同学发生矛盾的现象。

爷爷爱给我讲很多关于他当年服兵役的经历,部队的生活特别艰苦,告诫我:“现在的年轻人没有几个能吃苦耐劳的。你要从小学会能吃苦,否则不能干成什么大事”!爷爷还教导我“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只有经历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环境,才能造就真正的人才,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方可高人一等。也许这就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吧!我想。

看今朝,我已经步入高中,成为一名高中生,早已养成了乐于助人、艰苦朴素等好习惯。仔细想想,这些都和我们家的家风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而如今,奶奶还是在每次去学校之前给我上“政治课”,爷爷还是时不时在饭前饭后给我聊聊关于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等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非常乐于聆听他们的一言一语,因为那正是我们家的好家风。

展未来,树立端正的家风,继承优秀的家规和家训,是值得弘扬民族文化。如今社会一些不良习气已逐渐退出人民的视线,“正能量”得以传递,如再加上优良家风以打造,那么咱们社会的风气将会更加纯洁,人民的生活将会更加美好,国家的未来将会更加繁荣昌盛!

遂宁风俗人情、传统文化有杀年猪、熏腊肉、灌香肠、扫阳尘。

1、杀年猪

每年除夕前的一个月就开始陆续杀年猪了,一堆壮汉磨刀霍霍向肥猪。现在想来画面虽残暴,却热闹得紧。

2、熏腊肉、灌香肠

杀好的年猪很大一部分都被拿来做腊肉、香肠了。熏腊肉的时候,一堆人围着火坑,守着熏肉,很有感觉。灌香肠一般都是妈妈、奶奶的事儿,现在还能想起她们一遍灌肉一遍用针扎香肠放气的场景。

3、扫阳尘

除夕前几天,家里必定会来一次彻头彻尾的大扫除!上至天花板,下至沙发脚,不留一点尘埃!

简介:

遂宁,四川省地级市,别称斗城、遂州,位于四川盆地中部腹心,是成渝经济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四川省的现代产业基地,以“养心”文化为特色的现代生态花园城市。西连成都,东邻重庆、广安、南充,南接内江、资阳,北靠德阳、绵阳,与成都、重庆呈等距三角。

地处四川城镇化发展主轴,是四川省战略部署建设的“六大都市区”之一,成都经济圈和成都平原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遂宁市常住人口为2814196人。

以上内容参考 —遂宁、—杀年猪

也不是遂宁不发达,整个四川除了成都,都是欠发达的区域,甚至有的地方还是标准的“穷”。

如果在四川来看的话,整个遂宁的发展程度应该在省内中游偏上。遂宁三县五区,大部分区域位于川中丘陵中,只有涪江沿线,地形地理条件较好,发展比较可以。

所以,在遂宁全市,涪江沿岸的射洪、遂宁市辖区,这两个地方是发展比较可以的,甚至可以排到四川发展最好的区县行列。

而蓬溪、大英、安居则受限于地理、人口等原因,发展稍微靠后一点。不过大英得益于交通、 旅游 优势,近年来也开始追了上来。安居得益与遂宁的产业倾斜,如今发展也还不错。

所以,遂宁全市在四川排名中上游是没有问题的。

至于遂宁在省内的印象,特别是经济规模排名常年在10名开外。最主要是因为遂宁仅仅只有3县2区,这个在四川的地级市中,管辖范围是比较小的。

甚至在3县2区中,安居是从原遂宁县拆分而来,大英是从原蓬溪县拆分而来。所以,遂宁市的基础实际上只有射洪、遂宁、蓬溪三县。这个县区的数量底子在四川基本上算最少的,总体上的综合规模看上去就比较少了。

不过,遂宁距成都较近,同时又接近位于成都重庆的中间点,受成都重庆的带动比较大,这也是遂宁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主要原因。

这个也很简单,实事证明遂宁在很久以前叫斗城,斗能有多大估计读客们也很了解,地方不大,这是其一;其二,遂宁虽然是观音 故里,在广德寺还有一个道场。但是遂宁没有什么大的景点,山水,大型 娱乐 场所,古代名人,近代名人故居什么的没有。其三,资源匮乏,除了气田油田以外,什么煤矿,铁矿,渔业,茶叶,名酒,航空都不发达,吸引不了外地人投资,都是遂宁周边的有,而我们这没有。再则,遂宁地理位置尴尬,处在重庆成都之间,你说有谁有事没事从大城市跑到你这4/5线城市来浪呢,钱用不掉吗,想用钱也没用的!最后,遂宁的人均消费水平偏高,挣的少,用的多,一个小城市,人们的攀比心里,虚荣心特别强。好不容易看见几个土豪都是拆迁暴发户,你说这样的城市能发展多大,人满脑子都是钱,能有什么出息!!!

遂宁发不发达看与那里比,如果与沿海城市比,肯定不能比。如果与周边城市比,并不落后。如周边的资阳,南充,广安等地方,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现在南充,广安的干部群众都在鼓劲发展经济。遂宁也不能落后了。只要干部有决心,群众有信心,一定能把遂宁建设好。

遂宁市是位于成都和重庆两座超级大都市之间的一座地级市。

遂宁市面积不大,只有532218平方公里,别称斗城,遂州,辖船山区(618平方公里),安居区(1258平方公里),蓬溪县(1251平方公里),大英县(703平方公里),射洪市(1496平方公里),所辖县区面积都不是很大,2019年末遂宁拥有户籍人口3629万人,常住人口3189万人,人口外流44万人。

四川21个地市州GDP总量排名及人均排名

遂宁是成渝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和综合交通枢纽,与成都,重庆一起列入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2019年GDP总量134573亿元,比上年增长81%,人均GDP42115元,低于四川省平均水平55888元,也低于2019年全国平均GDP水平708万元。

在四川省21个地市州中遂宁的GDP总量排第13位,人均GDP排第11位,因此处于中游的位置。

不过整个四川省21个地市州除了成都以1701265亿GDP总量遥遥领先之外,第二名的绵阳市2019年GDP总量只有28562亿元,四川省2019年GDP总量虽然达到4661579亿元,但省内第二城还不如邻省贵州的第二大城市遵义的GDP总量多,2019年遵义GDP总量348322亿元。

四川省21个地市州中只有成都和攀枝花两市的人均GDP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算是经济发展相对较好的两市,而其他19个地市州人均GDP都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人均GDP最低的巴中市人均GDP仅有22706元,一直以为凉山州是四川最穷的一个地区,没想到巴中比凉山州还要穷,却一直不受人关注。

因此可以说四川省的发展资源绝大部分都集中给了成都,成都的经济体量变得越来越大,全四川最好的高教资源聚集在成都,四川省最重要的企业大多扎堆在成都。

成都的磁吸力越来越强大,把周边城市的人口及消费力都狂吸过去,导致夹在成渝两座超级大多数之间的遂宁,内江等面积不大,人口不多,体量与成渝的巨无霸比完全不在一个量级的这些城市根本没有什么优势去与成渝两城竞争。

期待成渝两城的产业转移没有转过来,遂宁这些城市的有限且宝贵的人口资源反而被成渝两市不断吸走,随着人口一起流失的还有发展资金及居民消费。

因此包括遂宁在内,四川省除了成都之外,其他地市州都属于欠发达地区。

遂宁的优势产业主要有:锂电及新材料,食品饮料,油气盐化工业,电子信息和机械与装备制造。

沱牌舍得酒集团和天齐锂业是遂宁两大知名企业。

最后可以总结一下遂宁不发达也难以发展起来的根本原因那就是:

1、 遂宁位于成渝两座超级巨无霸城市的夹缝中,成渝超级都市的虹吸作用会越来越强烈,加剧遂宁等邻近中小城市的人口流向成渝两座超级城市。 2、 由于与成都,重庆之间的交通变得越来越快捷便利,遂宁本地的消费会加速流向成渝两地,遂宁富裕起来的一群人会频繁跑去咫尺之遥的成都,重庆消费而很少在遂宁本地消费,买房置业也更倾向于去成都,重庆,也就是说遂宁人的消费会不断给成都,重庆的经济发展输血做贡献,而成都,重庆反馈给遂宁的消费资源远没有遂宁人给成都,重庆贡献的多。说白了就是穷亲戚不断在为富亲戚变得更加富有不遗余力地做着贡献。 3、遂宁发展 科技 创新产业毫无优势,指望成渝两地的产业转移是很难指望上的。

遂宁做为一座地级市只有四川职业技术学院这么一所不入流的高校,高教资源,智力资源方面毫无优势可言,因此遂宁要发展 科技 创新产业也没有什么智力资源可用,和一些高教资源丰富的城市比起来没有任何的竞争优势。成都和重庆各类高校云集,智力资源富集,要发展 科技 创新产业的智力资源是非常多的。而且重庆和成都都是面积很大的市,自己有充足的空间容纳很多的新兴产业集群,根本没有多少产业外溢,产业转移的可能性。

因此遂宁离成都和重庆两座超级巨无霸城市太近了不仅不是遂宁的什么优势,反而是遂宁的这些夹在两座超级城市之间的中小城市的噩梦。

我不是遂宁人,但是我在遂宁工作、生活了十余年,对遂宁市有着深厚 情感 ,也可以说遂宁是我的第二故乡! 前面有人提到,‘’遂宁为什么不发达‘’!针对这个问题,空闲之余,也曾深思!结论是:不是遂宁不发达,而是遂宁市几届领导班子的大脑不发达 ,从而导致了遂宁市的不发达! 究其原因有三:一是遂宁市的大地下没有多少矿产资源,地面上没有国家级的科研院所等单位,更没有多少说得过去的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说穿了遂宁市基本上是一个欠发达的农业城市;二是遂宁市在改革开放的30余年间没有抓住机会,集全市之力大力发展、引进国有大、中型企业,而是将大部分精力和财力用于了城市建设和城市扩建,导致了目前城市好看,而不养人的格局(工业企业少,税收收入少,城市居民就业难,外地打工的人多);三是回头看改革开放的30余年间,遂宁市在长远发展方面干了什么,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好象有‘’打造成渝后花园、物流港、观音故里等大家都知道的工程。

今年四月回乡祭祖路过,和几年前变化蛮大的,有了万达广场,城市建设也不错。蓬溪县建设的比十年前有了很大变化。幺叔在蓬溪过的比较舒服,天天麻将小酒,他说自己喝酒多了有些脑梗。

遂宁市周边都是山,城市发展多多少少有些受限,自然条件在四川省内不算很好,相比南充都有所不如。辖区较小,船山区,大英县,蓬溪县。发展也算是中规中矩。希望以后发展的更好吧,毕竟是自己的祖籍。

遂宁为什么不发达,这个命题就不成立。什么叫发达,什么叫不发达,怎么给它定义?有谁来定义?发达的内涵是什么?外延是什么?你给它什么样的条件和前提。所以遂宁为什么不发达是个伪命题。

我是遂宁大南街人,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离开家乡。小时候遂宁工业基础差,所谓的工业就是纺织厂,丝厂,二机厂,轴瓦厂,还有几个棉织厂,缺乏自然资源,后来成立市,所属几个县都是农业县,穷兄弟抱团取暖。经过三十年的奋斗,遂宁有了较大发展。只要定位正确,找准发展战略和方向,明天会更好。努力,我的家乡。

我是龙坪的,我走出遂宁27年了,回去农村上跟27年一样,遂宁既没重工业丶又没轻工业,人多地少,城市表面看似一般,实际经济还远远落后其他城市,打麻将只能吃三顿饭,希遂宁人民少吹牛,加油干

从遂宁市地处交通要道来讲应该还是很不错,无论铁路还是公路交通十分便捷,主要看地方领导意识是否超前?领导们应加大招商引资,给投资者提供优质服务和良好投资环境,对提升城市形象及提高市民素质多下功夫。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63351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5
下一篇2023-12-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