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冷却的封神之战。
630年3月27日,李靖率领三千轻骑夜袭阴山,彻底击破逃往那里的东突厥部落。
上一次中原王朝大举粉碎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还是由七百多年的汉将卫青完成的。李靖这一战,不但确立了唐朝在东亚的霸主地位,也让自己一战封神,成为大唐的头号战将。唐玄宗时设立武庙,遴选古今十大名将,入选的唐将第一人,就是主持过平定突厥战役的李靖。
唐太宗接到前线捷报时,更是激动说,这是大唐的雪耻之战。
打了一场被视为封神杰作的大胜仗,谢幕仪式却如此冷淡荒凉,李靖的脚,怎么突然就疼了呢?其实,李靖的脚,没那么疼。
唐代有个宰相叫李义琰,给父母改葬的时候,发现舅舅家祖坟的选址不错,就想让舅舅让出这块地,把自己的父母埋进去。皇帝听后大为震怒,觉得李义琰仗势欺人,连自己姥爷的坟都挖,欺负百姓更是家常便饭,决定把他罢免。
李义琰自己识趣,主动申请退休,他的理由,就是脚疼(足疾)。陆游曾写诗说到,足疾这种病啊,跪拜行礼不方便,但是要去游山玩水,我能逛悠到太阳落山。白居易晚年在洛阳半官半隐,提到自己的脚病时也说,这病啊,严重倒也不会严重,但是好也好不了,是典型的政治失意病。
李靖脚没那么疼,他的脊梁骨,倒是有点疼。
戳他的人,是宰相萧瑀和温彦博。萧瑀是南朝梁国昭明太子的后人,隋炀帝的小舅子,唐太宗的表姑夫,地地道道的皇亲国戚。贞观初年,萧瑀还兼任御史大夫,负责纠察百官过失。可谁会天天犯大错呢?没有。所以,为了表忠心显才干,但凡有人犯了点小错,萧瑀一定揪住不放。房玄龄有错,他揪,魏徵有错,他也揪。
李靖功劳是大,但没能约束住手下士兵掳掠突厥的金银财宝,当然更要揪。好东西皇帝还没见着,你李靖怎么能让大头兵都给分了?而温彦博的原因更简单,几年前他随军出征突厥,结果打败仗当了俘虏。
后来他还被突厥送到山沟沟里,上演了一出唐代版的苏武牧羊。如今李靖凯旋,温彦博的面子往哪儿放?更何况,温彦博素好争辩,是个和人吵架能吵一天的主。李靖纵兵劫掠,落人口实,温彦博和萧瑀捞到这个机会,是不会轻易放过的。于是,烤地瓜一样热气腾腾的李靖,瞬间就被两人拍成了拌黄瓜。
当然,要拍凉李靖的,不只有萧瑀和温彦博,还有唐太宗。
贞观初年,突厥大举入寇,一路打到长安城外的便桥,唐太宗倾尽府库,才换来两国盟约,突厥退兵。便桥之盟,也是便桥之耻。为了灭掉突厥,唐太宗亲自督察士兵训练,大臣劝说他这样做的风险太大,万一哪个不长眼的射箭没准头,皇帝的安全怎么保证?唐太宗却说,只有我和大家在一起,将士才会内心感动,发奋图强啊。
按照唐太宗的说法,汉将李陵带着五千人去打匈奴,结果做了俘虏,而李靖用三千人灭掉突厥,是古今都没有过的大功勋。功老太高,就容易骄傲。唐太宗以兵纵劫掠为罪名,把李靖一通批评,但随后又给了封赏,以此作为敲打。炙手可热的李靖,在唐太宗一个巴掌一个甜枣的操作中,实现了迅速冷却。
仗,打赢了,人,倒凉了。那么,李靖这一场被冷却的封神之战,又有着哪些影响呢?
平定突厥之战,帮助唐朝取得了东亚的霸主地位。战争结束后,原来散居在北方广袤草原上的少数民族部落,失去了突厥这个依仗,随即共推唐太宗为“天可汗”。唐在东亚的第一强国地位,至此,得到了北方少数民族的集体认可。唐太宗听到消息后说,我已贵为天子,难道还要自降品级,去做统领草原各部的可汗么?喜悦之情,可谓溢于言表。
李靖的拐拄了一年多,再次出山时,是打完突厥后的第五年,那一次,唐太宗亲自点将,李靖正常发挥,把西边一个叫吐谷浑部落杀得片甲不留。李靖的脚,是一点都不疼了。
唐太宗亲冒矢石平定天下,本人又酷好良弓,应当知道雕弓易折的道理。或许,在他的眼里,战功赫赫的李靖,就像是那把雕满花纹的弓,想要得到长久的保存而不被折断,就必须磨掉那些让人爱不释手的功勋记忆。
人们常把兔死狗烹和鸟尽弓藏这两件事,放在来一起说,可比起一味的诛杀功臣,能让功臣不死,良弓得藏,才是更为高明的帝王心术啊。
历代评价:
1、唐李靖、郭子仪,皆出儒生,立大功。
——赵匡胤
2、李靖用兵,淳风天文,张旭草书,有唐之三绝也。其尊慕若此。
——蔡襄
3、李靖盖天下之奇才也。
——陈亮
生卒年不详的太甲,是太丁之子唐棣的长孙,叔父任重死后继位。在位23年,病死,葬于历城。太甲得到了四朝元老伊尹的辅佐,伊尹甚至写了肆命、祖后等几篇文章,教导太甲遵循祖先的法制,努力做君主。在伊尹的催促下,太甲在继位后的前两年表现尚可,但从第三年开始就不行了。他独断专行,恣意享乐,欺压百姓,陷入混乱状态,亲自破坏唐制定的法规。虽然伊尹极力劝说,但他不听。伊尹只好把他送到他居住的商汤陵园附近的通宫,让他反省自己。“史书上说伊尹放了太多盔甲”。
简介
太宗太甲是商汤的第一个孙子,外戚第三者、中壬的侄子。太鼎,姓子,名智,是商朝第四任国王,易之叔病死,继位。在位12年,23年,病死,葬于历城。寺太宗,谥号文王。死后涉水传皇位。太甲即位后,不遵汤法,暴虐无道。伊尹把他放在同宫,自己摄政。太甲在通宫待了三年,悔过自新,伊尹迎他回博都,仍在那里掌权。太甲能修德再次掌权后,诸侯都向商王投降,人民安居乐业。
人的生命
易音简介
说到泰嘉,就不得不提到那个认为对他至关重要的人,伊尹。当商汤灭亡夏朝,建立商朝的时候,他有一个得力干将,伊尹,把他从君太手中救出来的得力干将。义,商汤的前岳父,沈家的奴隶。沈的女儿嫁给商汤,伊尹就去了商汤家当奴隶。
伊尹到了商汤家,商汤并没有发现伊尹是个人才,只是让他在厨房干活。为了让商汤知道自己是个有能力的人,刚刚怀孕的伊尹想了一个办法。伊尹的厨艺很好。他做的菜很好吃,但有时他故意做得没味道,以至于商很生气,找他。有一天,商汤真的被那无味的油炸食物给激起来了,把伊尹叫来解释。伊尹利用这个机会,用炒菜做比喻,说:‘炒菜不能太咸,也不能太淡。只有调料放得合适,火候控制得好,菜肴才能鲜美可口。治国和做菜是一样的。不能急于求成,不能偷懒。只有当你放松时,你才能把事情做好。伊尹对美食的比喻,着实打动了商汤的心。商汤发现他的厨房里有这样的人才,就解除了伊尹的奴隶身份,任命他为左膀右臂。伊尹感谢商汤的好意,帮助商汤策划攻打夏朝,在关键时刻把商汤从夏杰的囚禁中解救出来。商汤能够完成灭夏建商的功绩。
商朝建立之初,伊尹帮助商汤制定各种法规。制度规定官员必须勤勤恳恳工作,忠于王室,不得有二心,否则严惩不贷;制定了十多条法规,犯罪的人会受到惩罚,甚至是当奴隶。所以商朝初期的官员不敢胡作非为,他们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商汤死后,商朝第二代、第三代君主也都得到了伊尹的辅佐,帮助他们兴利除弊,治理好国家。据古籍记载,泰嘉在伊尹的催促下改过自新。
一银方太家
商汤建立了商朝,在位三十年就去世了。商朝的继承法是兄弟一起死,没有弟弟把皇位传给儿子。商汤无弟,长子泰鼎应继位为君。但泰鼎死的比父亲早,所以泰鼎的弟弟洋C继承了他。Waic在位三年后去世,弟弟钟仁继任。任重的胡茬也在四年后死去。此时开国元勋伊尹在位,太甲继位。泰嘉是泰鼎之子,商汤之孙。
太甲继位,伊尹写了三篇文章给太甲看,教他如何做一个好君主。有一篇文章,题目是肆命,专门讲如何明辨是非的道理,明确说明什么不该做,什么该做。还有一篇文章题目是祖后,讲的是商汤的法制。在教育泰嘉的时候,一定要遵循老祖宗定下的规矩,不能抛弃祖训,爱自己想要的。
看完这些文章,A一开始就能按照伊尹的教导行事,认真遵守老祖宗留下的规矩。第三年得意忘形,以为凡事都要自己说了算,否则白做一国之君,掌管奴才出身的宰相伊尹。他鲁莽行事。伊尹的劝说破坏了老祖宗留下的法制。他实际上是从夏杰那里学来的,用暴虐的手段对付老百姓,老百姓怨声载道。伊尹自然不能容忍太甲破坏王堂留下的清王朝。先是再三规劝,希望泰嘉举止得体一些。后来,伊尹看到太甲的不可救药,就把他赶了出去,流放到了通公,也就是商汤坟墓所在的地方。太甲流放期间,伊尹见朝廷无主,便独掌大权,管理国家。
泰嘉改边
太甲被贬到通宫,祖父商汤的坟由岳父陪葬。虽然商汤是商朝的开国君主,但陵墓和普通人差不多。墓地上只有一座低矮的宫殿,供一年一度的祭祖之用。守墓老人听说太甲因为违反了祖上的制度而被流放到墓地,于是每天给太甲讲商汤创业的故事和商汤定下的规矩,教导他太甲要以祖父为榜样,做一个贤明的君主。商汤爷爷的丰功伟绩让太甲既着迷又羞愧,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越来越觉得对不起爷爷的灵魂,决心改正自己的错误。以爷爷为例,他尽力帮助老弱孤寡,做事雷厉风行。但是,太甲绝不会做出违反宗法制和朝廷法律的事情。
三年过去了。伊尹一直关注着太甲在桐宫的所作所为。他的行为已经向伊尹报告了。太甲的悔过自新让伊尹非常高兴,于是秦凯带着太甲和文武大臣一起回到了都城黔城,严肃而郑重地把权力还给他。太甲过去善于学习,遵循商汤传下来的规矩,听从身边大臣的良言,从国家大事到百姓生活,都管理得有条不紊。商朝进入稳定发展时期。
唐太宗基本上是历史上名声最好的皇帝,负面影响应该是比较少的。我分别来说一下。
丰功伟绩
1 他不拘一格的用人,对人材的使用及领导达到了极高的境遇;
2 他独具慧眼,看到了个人力量的不足,充分认识到君王如石、良臣如匠,方有美玉问世,对大臣的各项进步之言豁达地予以采纳;
3 不独断专行、初步确立了三权分立、互相监督的政治管理制度,规定法令甚至包括自己(影响国家政策的那一部分)旨意需门下省审查副署后方可生效发布,保证了政策的可行性、及时发现并纠正。杜绝了不良政策对国家及人民的违害与影响;
4 认识到人命至重、不可妄杀的法政政策,规定死刑需三复奏(外地五复奏)复审批准后方可行刑,这就不难认人们想起贞观四年(630年)全国判死刑才29人、贞观六年(632年)全国死刑犯290人,太宗审查时令全部290人回家团年、待来年秋收后回来复刑,结果290人均准时到来、无一人逃亡。
5 太宗朝武功之盛,除高丽战争上没有取得战略胜利外都取得了辉煌的胜利(突厥、吐谷浑、高昌、安西四镇、漠北薛延陀等),这与当时的国力、军队战斗力、整体战略、用人选将与配合默契、过程协调一致等重要因素是分不开的,因此在中华历史上的名将名相中,贞观朝占有相当的比例,在中华军事史上,贞观朝的战例也多被引用;
6 气吞天下的“天可汗”气质,李世民多次以少吓多,经典之役就是在渭水单骑吓退突厥10万精骑,就对比宋真宗在寇准一再坚持和请求下才勉强在大军护卫下到达澶州南城,而又要战战兢兢的马上要回去是何等的天壤之别啊!
7 胸怀大局、四海一统的民族和外交政策,太宗朝的民族和外交政策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四海之内只要知道中国的均努力内附,以唐为荣,乐不思蜀,他们不但同唐人一样可以自由自在的生存,还可以做官,著名的少数民族将领阿史那思摩、执思失力、契芯何力、黑齿常之、乃至后世的高仙芝、李光弼等都为唐朝做出了杰出贡献,在他们身上正好反映出李世民民族政策的光辉,现在的唐人、唐人街也正时那时繁荣富强、威甲四海、文礼之邦的生动写照;
8 完善科举制度、大力兴办学校、重视教育活动、普及官吏选聘、当时的国子学、太学之盛、地方也有不少学校,如此才不难想起当时的教化呢,同时当时的科举也规范化、考选公平,以进士科最为杰出,如此才有太宗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喜言“天下英雄、入朕彀夷”,唐朝的教育及科举为政治上提供优秀人才同文化精髓——唐诗及经济发展做出杰出贡献;
9 工书法、富文词,太宗皇帝个人修养及天赋极高,在书法同文词上也颇有名气,在他大力宏扬和鼓励支持下,才有唐代书法、文学、艺术之盛;
10 倡导廉政、节俭、朴素、重视农田水利,太宗朝在廉政建设方面是相当成功的,他并没有像朱元璋一样严惩贪官污吏,而是建立一个廉洁奉公、遵纪守法的中央领导班子、重视地方长官选举,当时朝廷中不少卿相家境贫困,温彦博、戴胄、于志宁、魏征、张玄素等等,再加上良好风气的宣传和行政监督,及时预防了官员犯错,因此当时的官员相当奉公守法、廉洁自律;太宗皇帝也比较注意节俭,不滥用民力、注意与民休息,当时社会形成了一种朴素求实的作风;太宗皇帝也相当重视农业,京官外巡回京太宗先问及此事,因太子冠礼与农时违背而更改;
11 由于社会安定,商业经济得到发展,全国新兴了许多商业城市,城市业有相当的发展,广州、杭州、扬州、成都、江陵、凉州等城市经济发展相当迅猛,长安同洛阳作为世界经济大都会就不言而喻了,这为封建经济登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 对玄奘佛学的支持同西游的肯定,打通并维护河西走廊-丝绸之路及东联新罗、日本,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与经济发展,文成公主下嫁吐蕃,使吐蕃从奴隶制社会迈入封建社会,开发并促进了西藏的发展;
综上所述,唐太宗李世民不愧为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文学家、书法家、卓越的领袖、影响中华乃至世界进程的杰出人物,他为中华民族同人民做出了杰出贡献,留下了辉耀千古的丰功伟业及精神财富,因此受到人们的崇敬;也正如筑东阳先生所说“他是继孔子之后中国数一数二的伟人”。
太宗争议
我们都知道,李世民也是人,人无完人,是人就有错误。贞观后期,唐太宗开始有了一些变化,先从纳谏开始体现出来。贞观十年(636年),魏征发现他“渐恶直言”,这是唐太宗走向一些错误的开始。
一是征伐高句丽,这个被某些人认为是错误的举动,但是,就当时形势来看,此征是必要的和需要的。第一,发动战争的责任是高句丽,高句丽悍然进攻唐朝附庸国新罗挑起战端,为了维护权威,唐需要发动战争来保护自己的附属国的利益。第二,战争中,唐军是正义和人性的,这也是保证唐军损失非常小的一个外在条件,在唐军攻占的城池中,均拥护唐军。但是由于为了保持正义性和人性化,导致偏求稳,而使战期拉长。第三,唐军的撤退和后续战争,充分体现了李世民的胸怀和高超的战略思想,唐军以2000人的损失消灭高句丽数十万人,千古罕见。撤退之时,敌将城墙跪拜,也实属罕见。唐军后期的军事骚扰和政治封锁,使高句丽的实力每况愈下,最终高宗消灭高句丽。
还有奢侈现象的明显增加。在贞观十六年的时候,唐太宗下诏说,太子所用之物其他机关不得限制,结果造成太子的严重浪费现象。唐太宗自己也开始修造宫殿,贞观十一年在东都洛阳修飞山宫,二十一年又修翠微宫。这些使唐太宗后期没有前期勤俭,但是比玄宗,乾隆等不知道要强多少倍。
还有一个大的错误就是参与史官所写的起居注当中。这是专门写皇帝日常生活和朝政言论的,皇帝无权干涉,这是历来的传统,历来的皇帝都没有看,尊重史官的职权和地位。而史官也是公正直书,从不掩饰什么,从不害怕皇帝打击报复。但唐太宗这个名君却犯了一个颇大的历史错误,影响干预了史官的公正性。当然,没有任何完整证据表明太宗大量歪曲历史。同时,不仅仅是太宗,自春秋,看史者何止数百,董狐直笔,陈寿索贿,太史被宫,不要说清朝的文字狱了,另外,许敬宗对李世民并没有好感,这样表明,唐初历史应该具有可信度的。
唐太宗在贞观初期不顾大臣魏征和李大亮的劝阻,对归顺的北方游牧民族部落要土地给土地要物资给物资,结果这些部落享受够唐朝的恩惠后胃口反而越来越大,索性就叛乱了。
后来唐太宗也自己检讨:“中国百姓,实天下之根本,四夷之人,乃同枝叶,扰其根本以厚枝叶,而求久安,未之有也。初不纳魏征言,遂觉劳费日甚,几失久安之道。”
贞观二十年(646年),辽东战役回来时,唐太宗得病,此后一直调养,由此开始服用方士提炼的金石丹药。先前唐太宗还曾经嘲笑秦皇汉武迷恋方术和寻求丹药,现在自己也不由自主地陷进去了。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唐太宗又得了“风疾”,烦躁怕热,便让人在骊山顶峰修翠微宫,第二年,派人从中天竺求得方士那罗迩娑婆寐,病情不断恶化。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五月己巳(二十六)日(7月10日)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
一 这个女人不寻常
武则天其实并不叫“武则天”。她姓武,名曌。曌也就是照,是武则天发明的字,除了用来做她的名字,没别的用。� 这当然因为武则天的身份有点不伦不类。说她是皇后吧,她又当过皇帝;说她是皇帝吧,她又没有庙号。再说她那个武周王朝又不怎么算数,何况她又是女人。�
一 这个女人不寻常
武则天其实并不叫“武则天”。她姓武,名曌。曌也就是照,是武则天发明的字,除了用来做她的名字,没别的用。�
其实就连这个名字,也是没有用的。因为当她有资格发明一个怪字来做自己名字的时候,已没人敢直呼其名。她自己也用不着。那时,她的自称已是“朕”。至于“武则天”这个称呼,在她生前,无论是她自己,还是别人,都没有用过。“则天”是她被迫移居上阳宫后,儿子中宗李显给她上的尊号,全称是“则天大圣皇帝”。武则天临终前留下遗嘱,令去掉帝号,改称皇后。于是,“则天大圣皇后”便成了她的谥号。之所以叫“则天”,有两个说法。一说是因为她即皇帝位时,是在洛阳宫的南面正门“则天门”;另说是典出《论语》:“唯天为大,唯尧则之。”所以,“则天”是她的号,不是她的名。不过就连这个称呼,也被后来的皇帝改了几回,比如“天后”、“大圣天后”、“圣帝天后”等。开元九年(公元721年),著作郎吴兢编撰《则天实录》,开始使用则天二字概括性地称呼这位既是皇后又是皇帝的女人,一锤定音,武则天便成了她最通用的称呼。�
这当然也是可以的。古人的称呼方式很复杂。光是表示尊敬或客气的,就有好几种。有称字的,如李太白(李白);有称号的,如苏东坡(苏轼);有称官衔的,如杜工部(杜甫);有称郡望的,如韩昌黎(韩愈);有称排行的,如白二十二(白居易)。如果是皇帝或皇后,则有谥号(如汉武帝)、庙号(如唐太宗)、徽号(如慈禧)、年号(如雍正)等。还有尊号,但不常用。至于谥号前加姓氏的,于臣则有之,如岳武穆(岳飞);于君则无。君的称呼方式,是谥号或庙号前加朝代名,如唐明皇(谥号)、宋太祖(庙号)。姓氏加于谥号之前的君主,只有武则天一个。
这当然因为武则天的身份有点不伦不类。说她是皇后吧,她又当过皇帝;说她是皇帝吧,她
又没有庙号。再说她那个武周王朝又不怎么算数,何况她又是女人。�
女人是不能当皇帝的,这是规矩。所以武则天原本不能当皇帝,除非她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儿子。不过即便是李世民的儿子,也未必能当皇帝。李世民一共有十四个儿子,其中长子常山王李承乾、四子魏王李泰、九子晋王李治,都是长孙(音掌孙)皇后所生。长孙皇后是正宫,为人又极贤德,在朝臣中威望很高,李世民对她也是十分敬重的。下一任的皇帝,当然要从她的儿子当中选。承乾是嫡子,又是长子,无论“立子以嫡”,还是“立嫡以长”,他都天经地义地是太子。可惜这位太子,形象不佳(有足疾),表现也不好(瞎胡闹),后来索性在汉王李元昌和宰相侯君集的煽动下谋反,事败被废为庶人,流放黔州(今四川省彭水县),再也做不成皇帝梦了。�
李世民比较看好的是皇四子魏王李泰。李泰比承乾小一岁,相貌英俊,聪明好学,端肃多才,在太宗看来,是一定能成为一个有道明君的。
然而朝中的重臣却都很反对,尤以长孙无忌(已故长孙皇后之兄)和褚遂良(谏议大夫)反对最为激烈。他们主张立皇九子晋王李治。李治时年二十二岁,虽不失为一个良善青年,却是有名的糯米团子,一点用都没有。但长孙无忌等人看中的,恰恰正是他的温厚文弱、一无所长。也许,他们伺候李世民这位“英主”,实在已经很累了,不想再来一位“雄主”。如果是李泰接班,一朝天子一朝臣,没准会把他们开了涮。如果是李治呢?就好控制得多了。长孙无忌可以继续维持外戚权威,褚遂良、李世璾(绩的异体字)他们也可以继续保持元老地位,君臣共治,天下太平。�
这算盘打得并不错,只是没把武则天算进去。他们当然想不到,李治身边会出现一个蛇一样的女人武则天。他们当然也想不到,李治虽然好控制,却不是控制在他们手里,而是控制在老婆手里。结果,他们把李治扶上了台,李治却在老婆的指使下把他们整了下去。�
李泰这边也屡犯错误。首先是恃宠骄横,目中无人。身边呢?据说又是些阿谀奉承的小人。这就不但让朝中的老臣看不起,也让他们不放心。更重要的是,他对继位一事表现得太猴急。他自作聪明地对李世民说:儿臣只有一个儿子。将来儿臣寿尽之日,一定把他杀了,传位给晋王。这话实在太假了,只能骗鬼去。褚遂良就当面对李世民说绝不可能。天底下哪有杀了爱子传位给弟弟的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倒是传位给弟弟赵光义的,但他没有杀儿子,他自己倒没准是赵光义谋杀的(这事在历史上一直是个疑案)。而且,赵光义临终准备把皇位还给赵匡胤的儿子时,他的谋士赵普就说“一错岂可再错”。可见李泰的信誓旦旦,其实是靠不住的,虽然赵光义的故事此刻还没有发生。
李泰还犯了一个自作聪明的错误。他跑去对李治说:你平时和李元昌关系最好,现在他被砍了头,你就不害怕吗?李治本来就是个没用的人,一听,果然愁眉苦脸。李泰的意思,是要警告李治:别和我争,没好果子吃的。没想到反而提醒了李世民:立李泰,承乾和李治都会有危险。只有立李治,才能保证三个儿子都平安无事。�
李泰当时就被打发到均县(今湖北省均县)去了。李治被立为太子,后来又继承皇位,这就是高宗。历史证明,由于君臣两方面各自的原因,李世民他们犯下了无可挽回的错误。大唐王朝差一点丢了江山,长孙无忌、褚遂良他们则丢了性命。�
懦弱无能的李治捡了只皮夹子,真是天上掉下个大馅饼。�
武则天的运气也来了。我相信,她那时一定庆幸自己是个女人。因为女人虽然不能当皇帝,却可以当皇后呀!��
武则天原本也是不能当皇后的。�
武则天起先并不是李治的老婆,而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小老婆,名分是才人。唐沿隋制,除皇后外,皇帝的小老婆从正一品的妃,到正八品的采女,一共有八个品级。正五品的才人只能算个中等偏下。要升到皇后,简直是难于上青天。何况武则天并不十分得宠,李世民的日子又不太多。但武则天是一个有心机的女人。她把自己的蜘蛛网丝,悄悄地搭在了太子李治的身上。这位未来的年轻皇帝对自己显然要有用得多,很值得为他献身的。李治后来在一份诏书中说,自己当太子时,因为父皇宠爱,“常得侍从”。但对父皇的嫔妃,却“未尝迕目(目光相遇)”。先帝知道后,非常赞叹欣赏,“遂以武氏赐朕”。这话半真半假。“常得侍从”是真的,“未尝迕目”则是鬼话。他和那位武才人之间,岂止是眉目传情,只怕早就几番云雨了。“遂以武氏赐朕”更是他编造出来的谎言。既然已经赏给他了,为什么太宗死后,武则天并没有“出口转内销”,顺理成章地去做李治的小老婆,而是和太宗其他没有生育的嫔妃一样,去当了尼姑?�
武则天不想在青灯古佛前了此一生。她想当的是皇后,而不是什么尼姑。何况她已经在这个年轻皇帝身上下了本钱,不能颗粒无收。不过,骆驼进帐篷,先得伸进去一张嘴。武则天要做的第一件事,是要尽快回到后宫去。�
这时,一个蠢女人帮了她的忙。这个女人就是王皇后。王皇后是李治的发妻,出身名门,而且是太宗皇帝亲自为李治选的“佳媳”,为人正派贤淑大概没有问题,但看来或许少了点魅力。这其实也是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念影响下,中国古代那些正妻们的“通病”关于这个问题,我在《中国的男人和女人》一书中有所论述,请参看。。所以李治的心思,便主要放在一个叫萧淑妃的女人身上。这使王皇后十分忌恨。加上萧妃有子,自己却无生育,便觉得自己皇后的地位,有点摇摇欲坠。于是,王皇后便和所有利令智昏的蠢女人一样,想出了一个自以为得计的馊主意:把李治偷偷去看过好几次的那个小尼姑接进宫来,让她去和萧淑妃那个小贱人撕咬,自己坐山观虎斗。�
有王皇后的支持,李治和武则天很快都如愿以偿。武则天拿着那张旧船票,重新登上了后宫这艘豪华游艇。她觉得自己真的时来运转了。李治也很高兴武则天终于到了他手里,却不知道自己就像一只苍蝇掉进了蜘蛛网,虽然那网很柔软,很温馨,还有点香味。�
王皇后却得自己吞下这颗苦果。她的主意打得并不错,只可惜找错了对象。武则天可不是一只傻乎乎只知蛮干的母老虎,而是一条蛇,一条可以在草丛里隐忍潜伏很久,但只要咬你一口就见血封喉的毒蛇。何况重返后宫的武则天,早已不再满足于当一个什么“才人”或“淑妃”。她是冲着皇后的位子来的。这可真是“前门驱虎,后门揖狼”了。尽管武则天刚进宫时,在王皇后面前温顺乖巧得就像一只猫;也尽管“三千宠爱在一身”的萧淑妃果然失宠,让王皇后出了一口恶气;但,王皇后也很快就发现,她的这个低智商阴谋诡计和当年何进召董卓进京的性质结果完全一样:引狼入室。�
于是,两个过去相互敌对的女人决定重新联合起来,对付武则天这个更危险的敌人。但是无济于事。李治这头大尾巴羊决心投入狼的怀抱,十头牛都拉不回来。�
何况这时宫中又发生了一件奇案:李治兴致勃勃来看武则天刚生下不久的小公主,却发现小公主已死在襁褓之中。一问,只有王皇后刚刚来过,还摆弄过孩子,而且旁边没有人。这下王皇后便浑身是嘴也说不清了。其实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是王皇后谋杀了小公主。小公主之死其实有多种可能。比如正好突发急病,或王皇后因为没有抚育孩子的经验,被子盖得太严捂死了,甚或就是武则天自己掐死的。姑不论。何况王皇后既犯不着,也没那么蠢,会跑到武则天的住处来杀人。但李治和王皇后,一个脑子蠢,一个嘴巴笨,一个在气头上,一个又说不清,冤案便这么稀里糊涂地铸成。�
怒不可遏的李治当时就想废了王皇后,但被武则天止住了。武则天心里很清楚,这时即便废了王氏,皇后的位子也还轮不到她。与其再添一个对手,不如让王皇后在这个位子上再苟延残喘些时日。这样既显得自己宽宏大量,又不致给别人以可乘之机。她和曹操一样具有政治天才,懂得以她出身之卑贱,地位之尴尬,要实现远大目标,还需要假以时日。这就要耐心地等待,要能忍,要沉得住气。她也懂得什么事都要水到渠成,强扭的瓜不甜。�
但武则天并没有闲着。她很清楚像她这样的女人在后宫里是既遭鄙薄又招忌恨的,因此她的当务之急是搞好群众关系,改善周边环境,使自己在宫里由少数派变成多数派。这时,武则天卑贱的出身帮了她的大忙。王皇后因为出身高贵,后台又硬,难免高傲,不把周围手下人放在眼里。她的母亲魏国夫人柳氏和舅舅中书令柳奭(音是)也都妄自尊大趾高气扬,令宫中人十分憎厌。武则天这个出身卑贱的小女子却懂得人情世故,懂得如何用小恩小惠笼络人心,尤其是拉拢那些憎恶王皇后、萧淑妃的人。她也懂得无风不起浪的道理,知道如果没有那些王皇后她们一百个看不起的“小人”,后宫里就别想闹出什么事端来。终于有一天,王皇后的一项“阴谋”被揭发出来了:她居然在宫中装神弄鬼,行“厌胜”之术——一种诅咒他人致病致死的巫术。这事究竟是王皇后之母柳氏出的馊主意,还是武则天的诬陷,已不得而知。但武则天收买的那些仆人奴婢,则肯定起了不小的作用。反正那个身上扎满了针的木头小人在王皇后的寝宫里被当场搜出,而高宗皇帝李治这几天又刚好生病。王皇后再次有口难辩,她的被废,已是迟早的事情。�
为此,武则天还必须和长孙无忌、褚遂良这些元老重臣面对面地进行一番较量。��
刚一交手,没两个回合,几个男人就败下阵来。�
这几位两朝开济的老臣一开始可能把事情想简单了,也把对手想简单了。他们显然没有想到,武则天这个“贱人”在李治的心目中会有那么重要的地位;他们也没有想到,李治这个“娃娃”犟起来会像一头驴。他们没有进行很好的策划就匆忙上阵,以为只要他们一反对,李治和武则天就没辙了。所以,他们的反对显然有点意气用事,而且一上来,就把事情弄得不可收拾。�
第一个上阵的是褚遂良。褚遂良是前朝元老,顾命大臣,反对废王立武,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胆气很壮,做法却不大得体。他的理由有两条:一,王皇后出身名门,先帝所选,又没有犯什么大错误,不能废。二,即便要另立皇后,也得妙选天下名门望族之女。武则天侍奉过先帝,名声太坏,不能立。最后的一招,则是把手中的象笏往地上一放,说:这象笏是陛下所赐,现在还给陛下,请陛下准臣告老还乡!�
这第一炮就打走了火。目标没有对准武则天,却把炮弹全砸在李治身上。事情当然是李治引起的。毕竟是李治要换老婆,不是别人要换,或武则天公然要当。但李治是不能反对的,因为他是大唐王朝的皇帝。反对李治,就是反对大唐。至少是,公开反对皇帝,等于跟自己有仇。褚遂良一上来,就把矛头直指李治,简直就是自己找不痛快。�
其实,在这场废立斗争中,不但不能反对李治,而且还要争取李治。因为要换的那个人,不管你算她是李治的老婆也好,算她是大唐的皇后也好,换不换,最后还得既是老公又是皇帝的李治说了算。既然是李治说了算,你就只能说服李治,不能攻击李治。但褚遂良说的那些话,在李治看来,句句都是攻击他,字字都和他过不去。褚遂良一开始就说王皇后是先帝所选,不能废,这就不但是拿先帝来压服李治,而且等于说他李治没有选择老婆的权利。李治也明白,他是不如先帝,但他好歹也是现任皇帝,怎么就连个换老婆的权利都没有?武则天的心腹许敬宗在朝中大造舆论,说一个老农民多收了几斗谷子,也要换老婆,何况贵为天子?这话虽然说得粗俗不堪,也不成体统,居然把至尊天子和乡下老农相提并论,但李治如果这回换不了皇后,岂不是连乡下老农都不如了?这口气如何咽得下!�
褚遂良又说,先帝临终时,拉着陛下的手对臣说:“朕佳儿佳妇,今以付卿。”先帝言犹在耳,陛下不会忘记吧?这就不但是抬出先帝压皇帝,而且是倚老卖老,把皇帝当小孩子,自己摆老资格了。李治血气方刚(二十八岁),又是皇帝当得正过瘾的时候(当了六年),哪里受得了这个?一听就气炸了肺。不错,李治是比较柔顺懦弱,但不等于没有脾气。事实上,柔弱的人往往倔强,正如刚毅的人往往豁达。况且,再柔弱的人,只要当了皇帝,手上有了生杀予夺之权,也会变得有脾气的。而且,正因为李治一贯被视为柔弱,也就特别怕人家说他没用,很需要找一两只鸡来杀一杀,表示他不是好欺负的。褚遂良这一回就撞到了枪口上。�
何况褚遂良还把老账也翻了出来,说什么武则天曾侍奉过先帝,天下人人皆知,陛下立她为后,如何向世人交代、向历史交代云云。这就等于说武则天是破鞋,不干不净;李治**,少廉寡耻了。老实说,这话即便对普通老百姓,也不好当面说的,怎么可以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对皇帝说?至少,李治可以问他一句:褚遂良,你是来和朕商量事情的,还是来和朕吵架、揭朕之短的?苟有此一问,褚遂良一定无言以对。�
事实上褚遂良就是来和李治吵架的,要不然他掼纱帽干什么?身为朝臣,当众交出象笏,这就不但是同皇帝吵架,而且是公开同皇帝翻脸了。褚遂良实在糊涂。他以为正义和真理在他这边,就可以理直气壮、慷慨陈词,没想到在李治眼里,这是目无君父、犯上作乱。你既然不把皇帝放在眼里,皇帝当然也可以不把你放在眼里。你既然要和皇帝断绝关系,皇帝当然也可以和你断绝关系。不信咱们君臣比试比试,看看究竟谁怕谁?于是李治勃然大怒,喝令:拉出去!躲在帘子后面的武则天也怒不可遏,忘乎所以地叫了一声:还不杀了这野种!�
由于褚遂良的意气用事不讲策略,一局棋完全被他搅乱。现在,问题已经由王皇后该不该废,武则天该不该立,变成了褚遂良该不该杀。长孙无忌他们只好赶紧先来救褚遂良的命,武则天的事就顾不上了。�
说起来,褚遂良也算是一个老政治家了,不知为什么遇事这么沉不住气,又这么不动脑子。他一而再、再而三地说门第,却不知大唐王朝从李世民开始,最恨的就是门第;〖JP3〗贞观年间,高士廉等人作《氏族志》,仍以山东崔干为第一等,李世民看了就很不高兴。后来,李治和武则天又颁布《姓氏录》,进一步打击门阀观念。他一而再、再而三地说先帝,却不知李治最讨厌的就是别人老拿先帝和他比,老拿先帝来压他。两年后,被贬到爱州(今越南清化)的褚遂良上表自陈,重提往事,顾影自怜,字里行间充满了哀求。他说,当年承乾和李泰都想当太子,是我和无忌坚定不移地拥戴陛下;先帝去世以后,又是我和无忌不辞辛苦地辅佐陛下。我自悔有忤圣意,但希望陛下看在往事的份上,多多哀怜。他甚至还提到太宗去世时,李治扒在自己肩上痛哭失声的事。然而,这封信送到李治手里,却如泥牛入海,全无消息。据说,李治连看都没看。
公元658年,褚遂良在忧郁中死去,时年六十三岁。��
褚遂良实在是糊涂透顶。他应该知道,在专制体制下,政治人物之间,尤其是君臣之间,是没有什么交情和友谊可言的。如果对方是英雄,是虎,是豹,也许还能用理性唤醒,用真情感动。可惜李治不是。对于李治这样一只大尾巴羊,重提往事等于揭他老底,只能使他恼羞成怒。我相信,李治在看了褚遂良这封信时,一定在鼻子里哼了一声:到这个份上了,还要摆老资格。于是把心一横:去他的,不理他!�
另一位老政治家李世璾就没有这么蠢。�
当李治召集御前会议,讨论废王皇后、立武则天问题时,李世璾请了病假。早不病晚不病,偏偏在这个时候生病,李世璾这病生得蹊跷。�
李世璾确实有心病。�
李世璾是大唐王朝的开国元勋,和李世民关系极好。他原本姓徐,因为功勋盖世而被太宗赐姓李,又因避李世民之讳,时称李璾。李世璾和李世民的关系,据说是“外虽君臣,内实骨肉”,是穿一条裤子都嫌太肥的“铁哥儿们”。李世璾生病,李世民听说胡须灰可以治,就把自己的胡须剪了烧成灰,给李世璾做药。有一天,李世民对李世璾说:我要把儿子托付给你。你不辜负李密,也不会辜负我。李世璾感动得把手指都咬出了血。可是,当李世民立李治为太子时,却莫名其妙地把李世璾贬到千里之外、万山丛中的叠州(今甘肃省迭部县)去了,并没有把儿子托给他。李世民对李治说:李世璾的才能智慧绰绰有余,但你对他没有恩德,恐怕他未必对你效忠。朕现在就把他贬到天荒地远去。他如果立即上路,你将来可以重用他;他如果观望犹豫,不及时赴任,那就只有把他杀掉!�
李世璾没有观望犹豫。他接到任命,连家都没有回,立即就到叠州去了。所以,李治一即位,就立即召回李世璾,委以重任。�
然而李世璾却彻底地心灰意冷。他十七岁参加瓦岗军,以后又事奉李渊、李世民、李治三朝天子,几十年军旅生涯,几十年政治风雨,早已磨练得老于世故,缜密圆滑,何况太宗驾崩前的突然被贬,还记忆犹新!那一次自己如果不是看透了李世民的心思,只怕脑袋早就搬了家。想起来真是既寒心,又后怕,不寒而栗。你不仁,休怪我不义。我凭什么还要再掺和到你们李家舅甥之间的纠纷里去?我又凭什么还要再为你们李家出谋划策赴汤蹈火?他现在对政治、对官场、对人生,是越看越透了。他犯不着为什么朝廷纲纪或君臣大义之类空洞的东西献出生命,也犯不着和长孙无忌、褚遂良这伙飞扬跋扈的家伙搅和在一起。因此,他决定持一种超然旁观的态度。当李治向他征求意见时,他也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这是陛下的家事,何必再问外人?�
李世璾这个不是态度的态度却给李治以极大的鼓舞。对呀,我是皇帝。我的家务,关这些老白菜帮子什么事!这个态度也等于变相地告诉李治:并非所有元老重臣都一边倒地反对废王立武。这下子李治既有决心又有信心了。公元655年,或者说,唐高宗永徽六年十月十三日,李治下诏废王皇后、萧淑妃。十九日,百官请立中宫,李治诏立昭仪武氏为皇后。武则天终于达到了目的。�
武则天到底是武则天呀!就在李治下诏立她为皇后的第三天,即十月二十一日,武则天上表,要求褒奖韩瑗、来济。韩瑗和来济都是反武派的中坚。早在废王立武之前,李治曾提出封武则天为“宸妃”。唐制,天子四妃,曰贵淑德贤。武则天却要求在此四妃之上再设宸妃。宸,北宸也,即北极星,是帝王的象征。宸极指君位,宸居则指帝王的居处,也代指君位。武则天要当宸妃,意思很清楚,就是要当准皇后。这是她一时半会当不上皇后时,使出的缓冲之计。但这样一个妥协平衡的方案也遭到韩瑗和来济的极力反对,说是史无前例。在册立皇后的问题上,韩瑗和来济也是坚定的反对派,而且话说得很难听,连妲己、褒姒(音四)的故事都被翻出来了。现在武则天居然以他们曾经反对自己当宸妃为由提出要褒奖他们,韩瑗和来济都断定这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韩瑗和来济估计得并不错。武则天是不会放过她的仇人的。就在她正式成为皇后的二十六天后,王皇后、萧淑妃被赐自尽。两年后,韩瑗和来济被贬。四年后,长孙无忌也被谋杀。办法是刘邦、曹操都用过的:诬以谋反。�
韩瑗也被牵涉到这个案子里,只不过其时韩瑗已死,武则天没砍成他的头。来济的下场要好一些:他是在和突厥作战时战死的,没给武则天留下诬以谋反的机会。�
当然,武则天此刻还顾不上收拾他们。她正忙着加冕呢!十一月一日,举行了隆重的册封皇后仪式。礼使英国公李世璾将皇后的玺授恭敬地奉献给武则天。接着,盛装的新皇后又来到肃仪门,接受文武百官、四夷君主的祝贺。这种朝拜皇后的仪式是由武则天首开先例的。武则天,这个木材商的女儿,太宗宫殿里卑贱的侍妾,感业寺里孤寂的居姑,终于实现了她的愿望,成为大唐王朝的堂堂国母。这一年,她三十二岁。�
现在,作为一个女人,武则天已经到了顶。精力旺盛、才智过人而又不甘寂寞的她,便只好去做男人的事情。
女真不过万,过万无能敌。这句话不仅仅是说女真人骁勇善战,更是说明女真人纪律严明,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刑可上大夫,法可加于至尊。立国之初金国十分穷困,金太祖完颜阿骨打订下法律:国库中的财物,只有打仗时才能动用;如果有人违反,不论是谁,都要打二十大棍。
贵为一国之主的金太宗日子过得十分清贫,一次他偷偷潜入国库,抓了一把财物,购置了食物与美酒,然后美美地享受了一餐美酒佳肴。第二天丞相清点国库,发现少了一笔钱财,问守库军吏,说是皇帝来拿了一些走。国家重臣太保完颜宗翰毫不客气地将金太宗从龙座上请下来,在大堂之上重打二十大板。完事之后群臣再向金太宗请罪,太宗皇帝有错在先,又不能违背兄长的遗诏,只好恕众臣无罪。
金太宗完颜晟是金朝第二任皇帝,他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四弟,是金国封建化的推行者,是一位颇有作为的皇帝。金国建立之初,国家还是奴隶社会形态,太宗继位后一面攻伐宋国,一面推动女真人的封建化进程。金太宗挨打是刚继位不久,女真人的旧俗使然;如果是金太宗晚年拿了国库之物,是没有人敢打他的。
金太宗统治期间,完成了灭辽与灭北宋的壮举,又迫使西夏国向金国称臣,征服奚族和辽朝的残余势力。他又完善了金朝的各种典章制度,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各方面引进宋朝的先进制度,完成了金国的封建化过程。金太宗死后,传位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嫡长孙金熙宗完颜亶,改变了女真人兄终弟及的传位传统。
据说金太宗长得十分像宋太祖,据一位被掳掠北上的北宋文人在《呻吟语》中记载:金太宗的长像跟宋太祖的雕像十分相似。明朝文人郭青螺评价金太宗:宋太宗以天下私之子,金太宗乃以天下还之侄,故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也。后金大汗皇太极如此评价:金太祖、太宗法度详明,可垂久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