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家财万贯,为什么富可敌国的他不选择谋反?

和珅家财万贯,为什么富可敌国的他不选择谋反?,第1张

和珅在乾隆年间深受恩宠,但是乾隆皇帝一过世,嘉庆就对和珅下手了。嘉庆对和珅下手是必然,因为和珅不办,嘉庆就吃不饱。很简单,和珅家财万贯,富可敌国,只有将他打倒,国库才会充盈起来。

一、和珅的实力

据统计,当时和珅被搜刮出来的财富约是当时大清十几年的财政收入总和,这个数据是惊人的,要是这些财富拿来充裕国库和置办军队,那么国家的整体实力也会有大幅提高。显然嘉庆帝的做法狠狠地打击了这个在前朝权势熏天的重臣。其实,和珅也料到了嘉庆继位之后肯定会收拾他,那为什么和珅却没有早做准备,最后使得自己苦心积累的万贯财富一下子就被没收了呢?

和珅在乾隆年间被戏称为二皇帝,从这个称号中已经足以说明他的权力有多大。最初,和珅只是一个小小的侍卫,但是他一步步爬到了总管内务府大臣,也是领班的军机大臣,此外还身兼数职,总之,当时京城皇宫的军权基本都归他管,这样的军事权力可以说非常有利于和珅肆意妄为了,甚至起兵造反也说得过去。

虽然和珅掌管的军机处是乾隆时期权力最高的机构,但是军机处也只是皇帝的一个秘书机构,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在皇上手里,和珅并不能随意取兵,要用兵还要获得大内的印信,用完并马上就得归还,所以和珅不能想怎么来就怎么来。

二、和琳的加持

和珅的实力不足以与朝廷抗衡,那他不是还有个弟弟,也深受乾隆喜欢吗?而且他的手里也掌握着极大的兵权。没错,和珅的弟弟和琳当时跟随福康安出战平定叛乱,在主帅病死之后何琳接过职位且在战场上大放异彩,敌军被打得落荒而逃,何琳也因此受到乾隆的表彰。

要是这何琳也一直这么受宠下去,那么和珅兄弟二人在朝廷中的权力可谓就更加强盛了,但是何琳在大获成功之后也不幸因病去世,没有了弟弟的军权加持,和珅的权力就削弱了一截。

其实再退一步讲,即便何琳没有病死,他的权利也成不了太大的气候,因为当时的军国大事都是需要旗主共同商议的,二旗主的老大还是皇上,所以不管他们的权力有多大,还是受限于君王。

结语

总结来说,和珅的硬实力不足以与皇帝抗衡,再说他的软实力,也远远达不到起兵造反的要求。因为乾隆年间大多数时候都是国泰民安,大家都过着优渥的生活,谁又有多想去破坏这原本平静的生活呢,其次,和珅的为人很多人心里都清楚,一个大贪官想要跟国家作对,群众基础首先就没打好。虽然在大家的眼中,和珅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只知道谄媚取宠的贪官,但能从一个小侍卫做到拥有如此权势地位的高官,他的本事也是不容置疑的。

和珅除了爱财,还有一个典型的特点就是能力强,他明面上和私底下为主子乾隆做了很多事,所以,乾隆明明知道和珅贪污了一些钱,但是并没有动他。而据历史记载可知,和珅不仅是文武全才,而且曾经接待过多个外国的使臣,并妥善处理完外交事务,可谓是乾隆的“左膀右臂”。

一、和珅的能力怎么样

在电视剧里,和珅为了敛财可谓是无恶不作,而在历史上的和珅也是大贪官一个,他“富可敌国”,嘉庆帝扳倒了他,国库盈实了许多。所以,一些人认为和珅除了爱财和喜欢围着乾隆转,好像也并没有做什么事。而在历史上,真实的和珅并不是如此,他虽然特别懂得和君主相处之道,深得乾隆的欢心,但是他也是做了不少实事的,而且特别能干。就从他扳倒大贪官李侍尧一案就可以看出,他不仅有过人的能力,而且胆量过人,所以敢在乾隆眼皮底下收受贿赂,并成为清朝一大贪官之一。

二、和珅都为乾隆做了哪些事

和珅就像是乾隆的“左膀右臂”,为他做了不少事。明面上他是乾隆的御前大臣、内阁首席大学士、内务府总管,在私底下乾隆想要游山玩水,和珅为他建龙舟、挥霍无度。要知道如果一个君王这么做,一定会被骂,会有大臣制止,但是如果是和珅为乾隆操办这些,那么,就没有人说什么了。所以,和珅特别得乾隆的欢心,有一部分原因就是满足了他对金钱和奢华的喜好,满足他挥霍的欲望所致。除了迎合乾隆的喜好外,和珅也做过不少实事,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做出过贡献。

如果和珅只是爱财,那么,下场应该和李侍尧一样。但是在乾隆在位时,他不但没有被打压,反而活得如鱼得水,安享荣华富贵。而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和珅不光敛财,还办实事,办君主想让他办的事,办君主办不了的事,所以,乾隆死后和珅才会被处死,所得钱财充斥国库,落下贪官的恶名。

和坤说:我并不是没有巴结嘉庆,只是巴结不上呀!

和坤并不是没有巴结过嘉庆,他巴结了嘉庆,可是没有为自己产生益处,反倒最终给他们自身的死,多添了一个主力资金。

在历史上1795年9月初3这一天,是乾隆提前准备册立嘉庆为皇太子的日子,而和坤提早获知这事后,于初二以前在嘉庆旁边先递称心,泄露秘密,想由此以嘉庆的拥功之臣自诩。

没想到这事最终反倒被嘉庆列入和坤的一大罪行,这一难道说并不是巴结吗?显而易见是的,只不过是和坤这马屁,没拍对地方,拍到马蹄子了。

所以说这溜须拍马巴结人,也是个不简单的技术活,他必须有一个由浅入深的全过程,它并不是你要拍就能拍的上的,也不是你要巴结谁,就能巴结上谁的,重要也要看他人鸟你没鸟你,虽然和坤在这些方面,早已练得驾轻就熟了,可是也在所难免有马失前蹄情况下。

选边站,必须先认清形势!

受上一代九子夺嫡成功经验的危害,乾隆当政时,一直没有立储君,就是到之后,也是将将来称帝之君的名字,藏于光明正大横匾以后,不上最终的时刻,没人会了解横匾以后的名称到底是谁。

因此就算聪明如和坤,乾隆身旁的红人,常常跟在乾隆身旁揣测圣意的他,也自始至终没有搞清,乾隆内心到底情系于谁,以和坤的聪明,摸不透,也不选边站。

最少不可以明着站边,不然一旦弄错团队,那他最终的结果一样好不上哪儿去,因此最好是的方法,便是先立在乾隆这儿最安全性,那样最少乾隆活著,他不容易有性命之忧。

背主求荣死的迅速!

接上边得话,乾隆活著情况下,和坤假如去巴结嘉庆,必定会惹得乾隆龙颜不悦,那麼我可能和坤死的会迅速,虽然乾隆年逾古稀,而和坤又身居高位,可是皇上便是皇上,杀和坤也就跟拖行一个床虫一样,或是不费吹灰之力的。

即便 到之后,乾隆退居二线了,权力一样掌权在乾隆手上,嘉庆也不过是个傀偶罢了,你觉得和坤敢有舍乾隆而去的心吗?不容易有的,只需乾隆活著,和坤始终是乾隆身旁的老老实实猫着,由于仅有乾隆会宠着他,惯着他!舍他谁会?

嘉庆帝:拿着鸡毛掸子当令箭,和坤我忍你好长时间了,你这只肥鸡我是吃定了!

而最终直到和坤真真正正了解,嘉庆会是将来的君主时,金针菜都凉了,上边我们说过,巴结人必须一个由浅入深的全过程,平时不烧香,急来临时抱佛脚,它是无论用的,做什么事都得有一个早期项目投资,世界上没有一蹴而就的事,巴结人亦是如此!

再者说,乾隆健在的情况下,尤其是乾隆当上太上皇之后,和坤时有喧宾夺主之举,经常拿着鸡毛掸子当令箭,它是嘉庆对和坤造成了很深的偏见,加上和坤是历史时间最大的贪官,有富得流油的财富,我觉得这一点,乾隆了解,而嘉庆也是门清的。

大家都了解乾隆中后期,财政苦闷,而和坤却吃香的喝辣的,而嘉庆真真正正当权后,杀和坤有两个益处。

其一、能够 从此弥补财政的苦闷,都说“和坤摔倒,嘉庆吃饱了”我觉它是有一定大道理的,不然也不会流对于后人,你觉得是不是?其二、嘉庆能够 借此机会一泄三年忍受之怨恨,根据以上缘故,和坤不管巴结巴不结嘉庆,他都得死!

和坤聪明一世,难道说糊涂一时?我认为也不是的,和坤能保证一人之下位极人臣的位置,由此可见其聪慧不凡,有其独到见解,可是人这一辈子即便 再优秀的人,他也是有做不到事,亦或是是摸不透的事,如同和坤最终,没有预料到嘉庆会赠给他三尺白绫一样!

一、和珅手里权力不大。

和珅和历史上的霍光、鳌拜这样的权臣不一样。和珅确实可以在朝中为所欲为,很多大臣都是和珅的党羽,天下不少官员,也都是走和珅的门子。但是,在整个乾隆时期,和珅的权力实际上是比较受制约的。制约他的就是乾隆。

和珅的权力,其实都是乾隆给他的。和珅要行使权力,都需要靠巴结乾隆。乾隆同意以后,他才能实施。而乾隆本身就是一个老狐狸似的人物。他对和珅做的那些事情都心知肚明,对和珅的掌控,也在一个合适的度上。他之所以不扳倒和珅,是因为和珅能够给他非常多的周到服务。

总之,和珅实际上并没有多大的权力。再加上清朝特殊的军队管理方式,和珅手中也没有兵权。他就是想反抗,也没有办法。而他那些党羽,也并不确定他们就愿意跟着他干。所以,最终他并没有举事。

二、和珅认为不会丢命。

和珅就算被嘉庆抓起来了,他也没有想过他自己会丢命。

为什么和珅认为自己不会丢命呢?

在乾隆活着的时候,和珅一直深受乾隆的宠爱,乾隆从来就没有打击过他。而且他的那些贪腐行为,乾隆似乎也是知道的。知道了,但是并没有打击他,这说明乾隆是认可这种行为的。

实际上,乾隆自身也在贪腐。由于国库空虚,乾隆已经在进行卖官鬻爵。和珅的所谓贪腐,和乾隆的做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乾隆活着的时候,就已经提前三年把皇位交给嘉庆了。在这三年里,虽然一直还是乾隆在做主,但是,毕竟他是皇帝,他对朝廷中的事情,是可以发表看法的。然而,在嘉庆当皇帝的三年里,他从来就没有说过和珅的不是,没有流露过对和珅的不满。所以,和珅认为嘉庆有不满,也不会很大。

而且,和珅甚至还认为,嘉庆对他是有好感的。

在乾隆宣布选嘉庆为接班人之前,和珅就已经提前把这个消息告诉嘉庆了。这里传递的信息,就是乾隆的决定,与他和珅是有关系的,嘉庆不会不感激自己。

再一点,和珅与嘉庆一家有千丝万缕联系。毕竟嘉庆最喜爱的妹妹固伦和孝公主,是和珅的儿媳妇,他们是一家人,嘉庆断不会对一家人动手。

既然如此,和珅觉得嘉庆最多关押他一下,对他进行削职罢官也是完了。过一段时间,自己可能还会东山再起,所以犯不着冒险造反。

不过,和珅没有想到的是,嘉庆一开始就是为了把他搞死,好得到他的银子。在这个大前提下,其它理由都是找的。总之,他是在劫难逃的。

1情商高,深得君心

乾隆想下江南游玩,但是怕让百姓觉得乱花钱,想留下节俭的名誉。和珅替他想办法,让他两次下江南不花政府一分一毫。

乾隆禅位想赢得名誉,正苦于无历史记载的禅位仪式。和珅想出“千廋宴”的方案,让全国七旬以上老叟齐聚一堂,偎着吃火锅。乾隆皇帝的德善也就一传十,十传百了。

乾隆因母亲去世,悲痛不已。大臣、老婆和孩子都劝他保重龙体,以国家为重。和珅倒是不劝一句,乾隆跪着,他也跪着;乾隆悲伤,他也面露难色。

2精通多门语言,有外交才干;官海沉浮,善于变通

和珅精通满、汉、蒙、藏四种语言,从边疆传来的飞马快报,乾隆都得叫他翻译。有时候乾隆需要拟旨发往边疆,和珅寥寥几笔也不在话下。乾隆任他为理籓院尚书,管理疆、藏、蒙民族事务,也是因为欣赏他的外交能力和民族事务才能。

和珅为官二十五年,是数十个重要部门的一把手。宦海浮沉,你以为他打怪升级靠的谋财害命的下三滥手段?他偏偏是让人心服口服地给自己送钱,举个例子。

乾隆帝第五次下江南时,和珅的一封书信送给当时是县长的国泰,说乾隆帝会经过你们县,国泰立马修了行宫。乾隆一经过看到行宫,喜欢得不得了,立马将国泰升为地级市市长,国泰也开心的不亦乐乎,立马给和珅送去二十万两。

3编纂书籍,包括有名的《四库全书》

乾隆一生的愿望便是立德、立言、立功。因一生经历了十次大大小小的战役,自称“十全老人”,其德也因禅位仪式而传遍人间百姓。

而和珅上奏修编《四库全书》的建议,正迎合了乾隆立言的心愿。《四库全书》共有3500多册书,约8亿字。前期,乾隆命汉族极有文采的于敏中主持,但不幸累死。后期,和珅担任编书总裁,不到两年就完全了《四库全书》的编制。

可见,和珅虽未考中进士,但也是有一翻才学的。和珅编纂的书籍除《四库全书》外,还有《大清一统一志》、《清通典》、《清通志》等。

4有经商的天分,是个不折不扣的红顶商人

和珅所有的家产共11亿两,相当于清朝国库十五年的收入。很多人总以为这些都是和珅利用官职之便,贪污而来。

却不知这些家产的主渠道,是和珅通过正当的合法经营所获。自商鞅变法将中国分成四民:士农工商,商人就一直处于社会最底层,为人所不屑。

但身为一品大员的和珅却完全不排斥经商。他经营过75家当铺,包括粮店、酒店、古玩店、瓷器店、灰瓦店等,也将手中的当铺租给小商小贩。他所涉及的行业五花八门。

和珅赚钱最多的还要数土地买卖项目。在土地买方极为有利的情况下,和珅通过当、买土地获得极大的利益。混着混着,他名下就有一千多顷的土地。

综上所述,和珅虽然是个贪官,但他的才学和能力也是乾隆年间许多官员所望尘莫及的,他戏剧性的一生,也有令人佩服的地方。

其实,和珅并没有不巴结嘉庆。但是,他巴结嘉庆成为嘉庆处死他的第一大罪证。嘉庆给和珅列了“二十大罪证”,其中第一条是这样写的:“朕于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日,蒙皇考册封皇太子,尚未宣布谕旨,而和珅于初二日即在朕前先递如意,漏洩机密,居然以拥戴为功,其大罪一。”就是说,在乾隆准备宣布的头一天,和珅就去告诉嘉庆。难道这还不算想方设法巴结吗?

(和珅剧照)

而和珅除了有这一点巴结外,其它他没有任何机会。

首先,这是清朝立储制度给和珅出了难题。

清朝的立储制度,从努尔哈赤开始,就一直没怎么理顺过。由于努尔哈赤和皇太极都是突然死亡,没来得及选定接班人,因此,这两次的接班,都是采用大家推举的办法。到了康熙的时候,康熙似乎想学习汉人的嫡长子制,但是,最终却搞出一个“九子夺嫡”,让皇位继承更混乱。所以到了雍正的时候,为了防备“九子夺嫡”这样的悲剧发生,搞了一个“秘密立储制度”。就是皇帝把立储人选放在“光明正大”匾额后面,直到老皇帝去世后,才从匾额后面把人选名单拿下来。同时,严禁大臣交通皇子,一旦发现,将予以重处。

正因为如此,和珅既不知道乾隆想立谁,也不敢去和哪个皇子交往。再说了,他整天都在乾隆的眼皮子底下,乾隆号称“十全老人”,和珅想要交通哪个皇子,乾隆还有看不出来的吗?乾隆要是看见了,也等不到嘉庆上台,他就倒了。

(乾隆立储)

其次,乾隆在立储的时候大费周章。

乾隆最早确立的是他的嫡次子永琏,在永琏7岁的时候,他就把他的名字写好,放在“光明正大”匾额后面。可惜永琏9岁就夭折了。永琏夭折以后,乾隆立改为培养皇长子永瑛。可是永瑛怎么做都不让他满意,乾隆多次责罚他,说他不能继承大统。结果永瑛精神压力太大,23岁的时候,承受不起,死了。接着,乾隆想立他的另一个嫡子永琮为太子,可是永琮2岁又夭折了。可以说,乾隆立储,一直不顺。最后确立皇十五子永琰,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而且永琰并不突出,大家都不怎么猜得到乾隆会立他。所以和珅想要提早巴结,也没办法。

第三,嘉庆想要处死和珅,获得和珅的巨额不明财产,填补国库亏空,这是蓄谋已久的,不管和珅巴不巴结他,他都要把和珅给处死。所以,和珅巴结也没用。

(嘉庆像)

为什么嘉庆一定要和珅死呢?我们可以找到很多理由,这里只说两点:其一,嘉庆给和珅列的罪证,虽然有二十条之多,但都明显可以看出,是小题大做,实在只有他的巨额不明财产太多,是实打实的。其它明显是编排的理由。(比如说他骑马过“光明正大”殿,如果是大罪,为何早不说,过了一两年才说)。其二,嘉庆只是处理了和珅一个人,没有对和珅的党羽进行大清洗(当然和珅的党羽本身也不多),连他的儿子都没处理,让他继续当大官。给人的感觉,就是找一个理由让和珅把财产拿出来而已。

总之,和珅非死不可,这就是结局。

乾隆算是一个比较喜欢外出巡视的皇帝,他在世时曾多次南巡。当时虽然处于康乾盛世,但乾隆国库里却没什么钱的,他南巡又消耗了大量资金,其中有不少钱都是和珅所掏。

客观来说,和珅之所以当时能混的那么好,跟他为乾隆掏过钱有关,也跟他自己的才能有关,和珅是个非常有才的人,而且他贪钱也不是什么都贪,而是有选择性的去贪。

和珅的一生,从来不贪三种钱,其一便是没有把握的钱。举个例子,若是有人求和珅去办事,和珅觉得这件事他能办好,就会收下这笔钱。若是觉得办不成,或者事情十分有难度,和珅就会委婉的拒绝收钱。毕竟常言收人钱财替人消灾,和珅虽然位高权重,但若是收了钱不办事或者是办不好,也容易得罪人,这些得罪的人平时不敢惹他,但到时候落井下石或者是背地里放冷箭也挺令人心烦的。

其二,和珅从来不贪赈灾的钱,不仅不贪,而且还约束手下的人,让他们也不要贪。和珅做事还是有点良心的,他又不是"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自然明白灾害来临时百姓的疾苦。

举个例子,乾隆五十一年时,甘肃大旱,乾隆为了赈灾,便拨款三百万,此事交给和珅全权负责。清朝那会贪污腐败十分严重,因此和珅没有贪,但不少官员却克扣了赈灾款,导致最后钱财所剩无几。

和珅在查出来此事后,处理事情的态度也很强硬,直接处置了一批贪污的官员,并且从他们手中拿回来贪污的钱财,还有少的和珅便自己给补上。当然,这件事也有不少人说是和珅在作秀,毕竟这是乾隆交给他的事,他自然要全力去做好。

和珅不贪的第三种钱,便是科举的钱,当时科举考出来的考生有许多日后都成了和珅的门生,和珅也想让自己的势力更膨胀,肯定会大力支持科举。

再者科举的钱也就是教育资金,这十分重要,是国家用来选拔人才的,乾隆也知道和珅贪,但一直以来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乾隆也是有底线的,赈灾款以及教育资金便是他的底线,这两个钱款都极其重要,前者不到位便可能引起饥荒,百姓谋反,后者不到位会导致国家人才愈加稀少,不利于国家的发展。

和珅的这三种不贪,也变相的反映出了和珅此人的高情商以及在官场上多年的老奸巨猾,他能够在乾隆在世时饱受宠爱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而且和珅最聪明的就在于他什么事情都办的十分出色,而且不把持朝政,对乾隆帝的命令是言听计从,令乾隆帝心里十分舒坦。否则轮不到嘉庆登基,早在乾隆年间,和珅就被乾隆给收拾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70882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7
下一篇2023-12-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