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的资料

京剧的资料,第1张

京剧,曾称平剧,亦称乱弹、国剧。我国知名戏曲剧种,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场景布置注重写意,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京剧艺术博大精深,文戏武戏各美其美。

徽剧是京剧的前身。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 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艺人合作,同时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京剧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开始快速发展,直至民国得到空前的繁荣。

京剧走遍世界各地,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中国,成为介绍、传播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媒介。在2010年11月16日,京剧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19年10月2日,在2019中国戏曲文化周上,京剧参与其中[1]。

中文名称

京剧

地理标志

批准时间

2006年

非遗级别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遗产类别

传统戏剧

起源期

徽州商人富甲一方,商业的成功引发了文化消费欲望的高涨[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戏曲声腔昆山腔的兴起,纷纷蓄养家班,角色斗艺,并卖力为乾隆下江南收集声色歌舞,不惜重金包装徽剧色艺,客观上为徽剧进京创造了条件。雄霸明清商界500余年的徽州商帮以盐商出名,黄山歙县的盐商尤其出名,富甲一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戏曲声腔昆山腔的兴起,江南江北文人士大夫和富商巨贾纷纷蓄养家庭戏班。已经在外地商界崭露头角的徽商也纷纷效仿。长期为某个徽州商人所养所用的戏曲班社就被外人称为“徽班”。徽商广蓄家班,安徽沿江一带,包括古徽州的地方戏也开始兴盛。他们唱昆腔,由于语言的差异而不“谐吴音”,不经意间唱出了一点“。尤以诞生在安徽安庆市怀宁县的石牌调最著名。徽州艺人带着乡音下扬州,得到了徽商们的亲情惠顾和重金扶持。他们或出没于码头街肆,或为徽商富贾所容留。技艺得到发展,乡音也渐占上风。

值得一提的是,歙县大盐商江春,是一位品味极高的戏曲鉴赏家,他酷爱戏曲,家中常常“曲剧三四部,同日分亭馆宴客,客至以数百计”。他把各种名角聚在一起,又让不同声腔同台互补,使异军突起的徽班具有了博采众长的开放格局。“乱弹”乱唱,红火异常。这时最叫彩的是来自安庆的戏曲艺人,清李斗在《扬州画舫录》中就这样写道:安庆色艺最优,盖于本地乱弹,故本地乱弹间有聘之入班者。徽商在商界进一步站稳了脚跟,他们和戏曲艺术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而涌现出大批戏曲家的“徽班”,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同光十三绝

无石不成班

京剧行当

石牌是安庆市怀宁县一个古老的集镇,“无石不成班”的“石”即指这里,也泛指安庆及其所属各千艘。江西、福建、湖北等地客商纷纷在此设馆驻节。当时的石牌除本地居民外,大都是过往船帮和商户,在生存问题变得比较轻松的时候,他们开始构建自己的市井文化。

石牌当时可供表演的戏剧舞台多达800处,不仅有戏园、戏楼,还有花戏台。戏园,在石牌镇就有3家。上镇横街的长乐大戏院可容纳观众600多人,专供徽调、皮簧班演出。戏楼通常在祠堂内。祠堂戏楼通常只唱大戏,每年做冬至节、族内有人中举、升官以及族内官绅庆寿等,都要聘戏班在戏楼演出。此外,祠堂大修落成,也必邀班唱戏以示祝贺。《都剧赋》描述:“徽班日失丽,始自石牌”。表明安庆的徽班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辉煌,很多京剧前辈名伶都是这一带的人,因而有“无石不成班”的说法。

在石牌的弹丸之地涌现出了郝天秀、程长庚、杨月楼等多位开一代风气的色艺最优!”“无石(牌)不成班!”之说一时间广为流传。细心的京剧票友不难发现,京剧的唱腔中有很多字辞的发音是与北京方言不相同的,如果你对安庆地区的方言有所了解,就会发现, 这些字辞却与安庆方言里的发音一模一样。

安庆民国初期就有“民众”大戏院,当时全国京剧名角基本上都在此演出过,他们都带着“朝圣”的心情来安庆登台,戏剧大家曹禺到怀宁石牌镇,下车第一句话就是“我来朝圣”。京剧界老科班出来的人,不在安庆演上十天,不唱连本,在当时都被认为是没有发展前途的“角”。从安庆古镇石牌乡野间发源的徽剧,走出了古镇,走到了北京,徽班进京的辉煌历史光环至今还笼罩着古镇石牌。安庆是中国较早接受现代文明的城市之一,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同时安庆还是享誉世界,极具地方特色的戏剧——黄梅戏的故乡。程长庚纪念馆,位于安庆潜山县,馆内珍藏三百多件珍贵的实物和资料,再现了京剧艺术的发展兴盛历程。此外,还有程长庚故居供戏迷瞻仰。

苏唱街梨园

徽班进京的出发地在扬州,身怀绝技的优伶们,出发前一定要到位于苏唱街的梨园总局碰碰头,商量一下出发日程和演出剧目,并在那里一起摆个身段、甩两下水袖、扬几声珠圆玉润的歌喉。有时干脆排演几出折子戏,或是《游园》,或是《思凡》,声情并茂,婀娜多姿,那时的苏唱街,十分热闹。

苏唱街,是老扬州惟一保存下来的与戏班直接有关的街道。当年盐商徐尚志从苏州招徕昆腔艺人办起的扬州第一个昆腔班“老徐班”,就在这条街上。

1790年秋,为庆祝乾隆八旬寿辰,扬州盐商江鹤亭(安徽人)在安庆组织了一个名为“三庆班”的徽戏戏班,由艺人高朗亭率领进京参加祝寿演出。这个徽班以唱二簧调为主,兼唱昆曲、吹腔、梆子等,是个诸腔并奏的戏班。这次北京的祝寿演出规模盛大,从西华门到西直门外高粱桥,每隔数十步设一戏台,南腔北调,四方之乐,荟萃争妍。或弦歌高唱,或抖扇舞衫,前面还没有歇下,后面又已开场,群戏荟萃,众艺争胜。在这场艺术竞赛当中,第一次进京的三庆徽班即崭露头角,引人瞩目。三庆班的高朗亭是安徽安庆人,入京时才十六岁,演旦角,擅长二簧腔,技艺精湛。《目下看花记》称他:“宛然巾帼,无分毫矫强。不必征歌,一颦一笑,一起一坐,描摹雌软神情,几乎化境。”

四徽班进京

三庆班进京获得成功后,又有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等徽班进入北京,并逐渐称雄于京华的剧坛。这就是所谓的“四大徽班进京”。

共7张

历年新年京剧晚会片头

四大徽班各有所长,有“三庆的轴子,四喜的曲子,和春的把子,春台的孩子”的说法,轴子指以连演整本大戏著称,曲子指擅长演唱昆曲,把子指以武戏取胜,孩子指以童伶见长。

在捧旦之风十分火爆的京城,技艺不凡的高朗亭自然受宠。抵达北京后,他接替原三庆班班主余老四掌班,一做就是30多年,同时还担任了京师戏曲界行会组织“精忠庙”的会首,通过精忠庙对北京的戏班、戏园实行行政管理,他也成为梨园领袖。继高朗亭之后,程长庚、徐小香、杨月楼、刘赶三等人均任过此职。

至嘉庆初,徽班在北京戏曲舞台上已取得主导地位,据《梦华琐簿》记载:“戏庄演剧必‘徽班’。戏园之大者,如‘广德楼’、‘广和楼’、‘三庆园’、‘庆乐园’,亦必以‘徽班’为主。下此则‘徽班’‘小班’‘西班’,相杂适均矣。”

四大徽班进京献艺,揭开了200多年波澜壮阔的中国京剧史的序幕。

在京的各声腔剧种的艺人,面对徽班无所不能、无所不精的艺术优势,无力与之竞争,多半都转而归附徽班。他们中有京师舞台各声腔剧种的名优,如加入春台班的湖北汉戏名优米喜子、李凤林,加入四喜班的湖南乱弹(皮黄)名优韩小玉,加入三庆班的北京籍京腔演员王全福等,于是就形成了多种声腔剧种荟萃徽班之势。也因此,徽班在诸腔杂奏的过程中,从“两下锅”“三下锅”到“风搅雪”,逐渐侧重皮黄戏的演出。

形成与传播

共15张

京剧

京剧前身是清初流行于江南地区,以唱吹腔、高拨子、二黄为主的徽班。徽班流动性强,与其他剧种接触频繁,在声腔上互有交流渗透,因此在发展过程中也搬演了不少昆腔戏,还吸收了啰啰腔和其他一些杂曲。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以高朗亭(名月官)为首的第一个徽班(三庆班)进入北京,参加乾隆帝八十寿辰庆祝演出。《扬州画舫录》载:“高朗亭入京师,以安庆花部,合京秦二腔,名其班曰三庆。”刊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的杨懋建《梦华琐簿》也说:“而三庆又在四喜之先,乾隆五十五年庚戌,高宗八旬万寿入都祝匣时,称'三庆徽',是为徽班鼻祖。”伍子舒在《随园诗话》批注中则更具体指出是“闽浙总督伍纳拉命浙江盐商偕安庆徽人都祝厘。”随后还有不少徽班陆续进京。著名的为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班,虽然和春成立于嘉庆八年(1803),迟于三庆十三年,但后世仍并称之为“四大徽班进京”。

经有过许多名称。计有:乱弹、簧调、京簧、京二簧、皮簧(皮黄)、二簧(二黄)、大戏、平剧、旧剧、国剧、京戏、京剧等。

孕育期

徽秦合流[3]

清初,京城戏曲舞台上盛行昆曲与京腔(青阳腔)。乾隆中叶后,昆曲渐而衰落,京腔兴盛取代昆曲一统京城舞台。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秦腔艺人魏长生由川进京。魏氏搭双庆班演出秦腔《滚楼》、《背娃进府》等剧。魏长生扮相俊美,嗓音甜润,唱腔委婉,做工细腻,一出《滚楼》即轰动京城。双庆班也因此被誉为“京都第一”。自此,京腔开始衰微,京腔六大名班之大成班、王府班、余庆班、裕庆班、萃庆班、保和班也无人过问,纷纷搭入秦腔班谋生。乾隆五十年(1785年),清廷以魏长生的表演有伤风化,明令禁止秦腔在京城演出,将魏长生逐出京城。[4]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继三庆班落脚京城后(班址位于韩家台胡同内),又有四喜、启秀、霓翠、春台、和春、三和、嵩祝、金钰、大景和等班,亦在大栅栏地区落脚演出。其中以三庆、四喜、和春、春台四家名声最盛,故有“四大徽班”之称。[4]

春台班进京时间,按汉调名家米应先于乾隆末年,在京曾担任春台班台柱时始,证明该班进京时间早于四喜和和春。春台班位于百顺胡同。[4]

四喜班于嘉庆初来京。徽戏、昆曲兼演、尤以昆曲为著,故有“新排一曲桃花扇,到处哄传四喜班”之语。该班位于陕西巷内。[4]

和春班于嘉庆八年(1804年)于李铁拐斜街组建。该班以武戏见长。道光十三年(1853年)解散。

“四大徽班”的演出剧目,表演风格,各有其长,故时有“三庆的轴子,四喜的曲子、和春的把子、春台的孩子”之誉。“四大徽班”除演唱徽调外,昆腔、吹腔、四平调、梆子腔亦用,可谓诸腔并奏。在表演艺术上广征博采吸取诸家剧种之长,融于徽戏之中。兼之演出阵容齐整,上演的剧目丰富,颇受京城观众欢迎。自魏长生被迫离京,秦腔不振,秦腔艺人为了生计,纷纷搭入徽班,形成了徽、秦两腔融合的局面。在徽、秦合流过程中,徽班广泛取纳秦腔的演唱、表演之精和大量的剧本移植,为徽戏艺术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4][5]

徽汉合流

汉剧流行于湖北,其声腔中的二黄、西皮与徽戏有着血缘关系。徽、汉二剧在进京前已有广泛的艺术交融。继乾隆末年,汉剧名家米应先进京后,道光年初(1821年),先后又有著名汉剧老生李六、王洪贵、余三胜,小生龙德云等入京,分别搭入徽班春台、和春班演唱。米应先以唱关羽戏著称,三庆班主程长庚的红净戏,皆由米应先所授。李六以《醉写吓蛮书》、《扫雪》见长;王洪贵则以《让成都》、《击鼓骂曹》而享名;小生龙德云善演《辕门射戟》、《黄鹤楼》等剧;余三胜噪音醇厚,唱腔优美,文武兼备,以演《定军山》、《四郎探母》、《当锏卖马》、《碰碑》等老生剧目著称。汉剧演员搭入徽班后,将声腔曲调,表演技能,演出剧目溶于徽戏之中,使徽戏的唱腔板式日趋丰富完善,唱法、念白更具北京地区语音特点,而易于京人接受。[4][2]

大破铜网阵 白玉堂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各大名班,均为老生担任领班。徽、汉合流后,促成了湖北的西皮调与安徽的二簧调再次交流。徽、秦、汉的合流,为京剧的诞生奠定了基础。[4]

形成期

道光二十年至咸丰十年间(1840-1860),经徽戏、秦腔、汉调的合流,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了京剧。其标志之一:曲调板式完备丰富,超越了徽、秦、汉三剧中的任何一种。唱腔由板腔体和曲牌体混合组成。声腔主要以二簧、西皮为主;之二,行当大体完备;之三,形成了一批京剧剧目;之四,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为京剧形成初期的代表,时称“老生三杰”、“三鼎甲”即:“状元”张二奎、“榜眼”程长庚、“探花”余三胜。他们在演唱及表演风格上各俱特色,在创造京剧的主要腔调西皮、二簧上和京剧戏曲形式上,以及具有北京语言特点的说白、字音上,做出了卓越贡献。[4]

第一代京剧演员中,尚有老生卢胜奎、薛印轩、张汝林、王九龄、梅兰芳等;小生龙德云、徐小香;旦胡喜禄、罗巧福、梅巧玲;丑杨鸣玉、刘赶三;老旦郝兰田、谭志道;净朱大麻子、任花脸等,他们为丰富各个行当的声腔及表演艺术,均有独特创造。后任“四喜班”班主的梅巧玲,勇于突破青衣、花旦的严格分工旧规,为旦角的演唱艺术开辟了一条新路。[4]

《同光名伶十三绝》是京剧史上的一幅名伶彩色剧装写真画,由晚清民间画师沈蓉圃绘制。他参照了清代中叶画师贺世魁所绘《京腔十三绝》戏曲人物画的形式,挑选了清同治、光绪年间(1860至1890)京剧舞台上享有盛名的十三位演员(程长庚、卢胜奎、张胜奎、杨月楼、谭鑫培、徐小香、梅巧玲、时小福、余紫云、朱莲芬、郝兰田、刘赶三、杨鸣玉),用工笔重彩把他们扮演的剧中人物描绘出来,显示了作者的深厚功力。此画于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由进化社朱复昌在书肆收购,经缩小影印问世,并附编《同光名伶十三绝传》一册。[4]

成熟期

1883年一1918年,京剧由形成期步入成熟期,代表人物为时称“老生后三杰”的谭鑫培、汪桂芬、孙菊仙。其中谭鑫培承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各家艺术之长,又经创造发展,将京剧艺术推进到新的成熟境界。谭在艺术实践中广征博采,从昆曲、梆子、大鼓及京剧青衣、花脸、老旦各行中借鉴,融于演唱之中,创造出独具演唱艺术风格的“谭派”,形成了“无腔不学谭”的局面。二十年代后的余叔岩、言菊朋、高庆奎、马连良等,均在宗“谭派”的基础上发展为各自不同的艺术流派。汪桂芬,艺宗程长庚,演唱雄劲沉郁,悲壮激昂,腔调朴实无华,有“虎啸龙吟”的评道。他因“仿程可以乱真”,故有“长庚再世”之誉。孙菊仙,18岁时选中武秀才,善唱京剧,常入票房演唱,36岁后投师程长庚。他噪音洪亮,高低自如。念白不拘于湖广音和中州韵,多用京音、京字,听来亲切自然。表演大方逼真,接近生活。“老生后三杰”师承各有侧重,艺术风格各异,从全面权衡,谭鑫培文武昆乱不挡,艺术造诣及对京剧的发展,远远超过汪、孙。光绪年间,谭鑫培被称为“伶界大王”,在剧界地位,如当年之程长庚。[4]

咸丰十年(1861年)京剧始入宫廷演出。当年五月初六起至月末,分由三庆班、四喜班、双奎班及外班(京剧班)演出。光绪九年(1883年),慈禧五旬寿日,挑选张淇林、杨隆寿、鲍福山、彩福禄、严福喜等18人入宫当差,不仅演唱,且当京剧教习,向太监们传授技艺。自此,清宫掌管演出事务的机构“升平署”,每年均选著名艺人进宫当差,结止宣统三年(1911年),计有谭鑫培、杨月楼、孙菊仙、陈德霖、王楞仙、杨小楼、余玉琴、朱文英、王瑶卿、龚云甫、穆凤山、钱金福等生、旦、净、丑的名家150余人曾入宫。由于慈禧嗜好京剧,加之京剧名家频繁在宫中献艺,声势日强。同期,位于大栅地区的广德楼、三庆园、庆乐园、中和园、文明园等戏园、日日有京剧演出,形成了京剧一统的局面。京剧成熟期,除“老生后三杰”外,生行:许荫棠、贾洪林;武生:俞菊笙、杨隆寿;净行:何佳山、黄润甫、金秀山、裘桂仙、刘永春等;小生:王楞仙、德珺如、陆华云;旦行:陈德霖、田桂凤、王瑶卿、朱文英;丑行:王长林、张黑、罗百岁、萧长华、郭春山。这一时期,旦角的崛起,形成了旦角与生角并驾齐驱之势。武生俞菊笙,开创了武生自立门户挑梁第一人,他被后人称为“武生鼻祖”。上述名家,在继承中有创新发展,演唱技艺日臻成熟,将京剧推向新的高度。[4]

鼎盛期

1917年以来,京剧优秀演员大量涌现,呈现出流派纷呈的繁盛局面,由成熟期发展到鼎盛期,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为,梅兰芳、余叔岩。[4]

京剧四大名旦

1927年,北京《顺天时报》举办京剧旦角名伶评选。读者投票选举结果:梅兰芳以演《太真外传》,尚小云以演《摩登伽女》,程砚秋以演《红拂传》,荀慧生以演《丹青引》,荣获“四大名旦”。“四大名旦”脱颖而出,是京剧走向鼎盛的重要标志。他们创造出各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形成了梅兰芳的端庄典雅,尚小云的俏丽刚健,程砚秋的深沉委婉,荀慧生的娇昵柔媚“四大流派”,开创了京剧舞台上以旦为主的格局。武生杨小楼在继俞菊笙、杨月楼之后,将京剧武生表演艺术发展到新高度,被誉为“国剧宗师”、“武生泰斗”。老生中的余叔岩、高庆奎、言菊朋、马连良,20年代时称“四大须生”。同期的时慧宝、王凤卿、贯大元等也是生行中的优秀人才。30年代末、余、言、高先后退出舞台,马连良与谭富英、奚啸伯、杨宝森称之“四大须生”。女须生孟小冬,具有较高艺术造诣,颇有乃师余叔岩的艺术风范。[4]

1936年秋,北京大、中学校爱好京剧者及广大观众给各报写信,倡议进行京剧童伶选举。时富连成社社长叶龙章与北平《立言报》社长金达志商妥,由该报发表通告,专门接待各界投票,逐日在报上发表投票数字,并约请“韵石社”几人来报社监督。规定投票日期为半月,到期查点票数中华戏曲学校和富连成社负责人及《实报》、《实事白话报》、《北京晚报》、《戏剧报》亦派人当场查验票数。选举结果,富连成社李世芳得票约万张,当选“童伶主席”。生部冠军王金璐,亚军叶世长;旦角冠军毛世来,亚军宋德珠;净角冠军裘世戎,亚军赵德钰;丑角冠军詹世甫,亚军殷金振。选举结束后,于虎坊桥富连成社举行庆祝大会,并于当晚在鲜鱼口内华乐戏院举行加冕典礼,由李世芳,袁世海演出了《霸王别姬》。[4]

童伶选举结束后,仍由《立言报》主持,选出李世芳、张君秋、毛世来、宋德珠为“四小名旦”,“四小名旦”联抉于长安、新新两家戏院演出了《白蛇传》和《四五花洞》,以示祝贺。[4]

流派纷呈,人才济济,是京剧鼎盛期的又一标志。这一时期除杨派(杨小楼),以旦角划分的梅派(梅兰芳)、尚派(尚小云)、程派(程砚秋)、荀派(荀慧生)外,旦角中还有筱派(筱翠花)及宋派(宋德珠)、张派(张君秋);老生行中的余派(余叔岩)、高派(高庆奎)、言派(言菊朋)、马派(马连良)、奚派(奚啸伯)、杨派(杨宝森)、新谭派(富英);净行中的金派(金少山)、侯派(侯喜瑞)、郝派(郝寿臣)以及50年代后产生的裘派(裘盛戎);小生行中的姜派(姜妙香)、叶派(叶盛兰);老旦行中的龚派(龚云甫)、李派(李多奎);丑行中的叶派(叶盛章)等。同期尚有众多京剧表演艺术家,如生行中的王凤卿、孟小冬、时慧宝、王又宸、李洪春、谭小培、李万春、李少春、高盛麟等;旦行中的阎岚秋、徐碧云、朱琴心、赵桐珊、雪艳琴、新艳秋、章遏云、金少梅、碧云霞、琴雪芳、王玉蓉、言慧珠、童芷苓、梁小鸾、吴素秋、赵燕侠、杜近芳等;小生中的金仲仁、茹富兰、程继先;丑行中的郭春山、慈瑞泉、马富禄、张春华等。

共4张

当代著名演员

2010年11月16日京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名词解释

工尺,戏曲音乐名词。泛指戏曲曲谱上曲词右侧所注音阶符号。我国传统民族音乐,以“合、四、上、尺、工、凡、六”等字作为音阶的符号,相当于西洋音乐的“1234567。习惯上把这些符号统称为“工尺”。有的曲谱,曲词旁只注板眼(拍子),不注工尺。有工尺的曲谱,名为工尺谱。

盖叫天 花蝴蝶

板眼,戏曲音乐名词。传统唱曲时,常以鼓板按节拍,凡强拍均击板,故称该拍为板。次强拍和弱拍则以鼓签敲鼓或用手指按拍,分别称为中眼、小眼(在四拍子中前一弱拍称头眼或初眼,后一弱拍称末眼)。合称板眼。

过门,京剧音乐名词。指在唱句与唱句之间,唱段与唱段之间的间奏音乐。唱句与唱句之间常用小过门儿,唱段与唱段之间常用大过门。但由于板式不同,亦有不少例外,并无固定模式。

挂儿,京剧音乐名词。挂儿是“过儿”的谐音,专指在唱段与唱段之间的大过门,一般多指华彩的间奏音乐。在唱句与唱句之间的小过门不称挂儿。

垫头,京剧音乐名词。指在乐汇与乐汇间起搭桥作用的旋律称为垫头或小垫头,亦名桥。垫头旋律较短,一般只有二、三拍,起前后衔接作用。

行旋,京剧音乐名词。指在演员表演动作或对话、独白时的衬托音乐。行旋多为曲牌或简单旋律的反复演奏,主要起烘托气氛的作用。

调门,指演员歌唱时的音高。凡用弦乐器伴奏,都根据演员嗓音的高度自由定调。京剧调门,一般以正宫调为适度,最高的唱乙字调,最低的凡字调,俗称趴字调。同一剧中,两个主要演员音高不同,有时互相迁就,有时临时长(提高)调门或落(降低)调门。

调面,演员唱的音高与伴奏乐器(胡琴、笛子等)的音高相同,叫做调面。意思是按照“调门”的表面歌唱。调面系针对调底而言。在一般情况下,演员都唱调面。

调底,演员唱的音高比伴奏乐器(胡琴、笛子等)的音高低八度,叫做调底。意思是按照调门的底音歌唱。调底系针对调面而言。京剧的某些唱腔,如娃娃调的腔调经常翻高,如将调门定高,演员嗓音不及,如将调门定低,乐器音量有过小,乃采用调底的唱法,把乐器定高八度,演员以低八度的音来歌唱。

定弦,指弦乐器(胡琴、阮等)定“调门”的高低。一般都以笛子作为定弦的标准。

乙字调,京剧音乐名词。工尺谱所用调门之一。定弦时,以笛子小工调的“乙”音(开启第五孔,吹高音),定胡琴的“工”音(西皮调外弦的敞弦)。乙字调为京剧的最高调门。

工正调,亦作正宫调。京剧根据笛的音高定胡琴的调门,西皮外弦与笛正宫调的工音同高的称为正宫调。比正宫调高出一度的称乙字调,高出半度的称工半调,比正宫调低一度的称六字调,低半度的称六半调,低二度的俗称趴字调。

工半调,京剧调门之一。略高于正宫调,略低于乙字调。定弦时比照笛子的正宫调定音而略升高。

软工调,京剧调门之一。略低于正宫调,而较六字调稍高。定弦时比照笛子的正宫调定音而略降低。

六字调,京剧调门之一。定弦时,以笛子小工调的“六”音(六孔全闭,吹高音),定胡琴的“工”音(西皮调外弦的敞弦)。六字调为京剧中低于正工调,高低适度的调门。

趴字调,亦作扒字调。京剧调门之一。凡低于六字调一度以上的统称趴字调。

走边,“走边”的来源一说源于晋剧《白虎鞭·走边》中的舞蹈身段;一说是因为凡走边的人物因怕人看见而多在墙边、道边潜身夜行,故而称“走边”。一般来说,《恶虎村》的黄天霸走边最难。《夜奔》的林冲走边最累,《蜈蚣岭》的武松走边最吃功夫。

趟马,由于京剧中多以马鞭来代替马,或作为骑马的象征,因此凡手持马鞭挥舞着上场后运用圆场、翻身、卧鱼、砍身、摔叉、掏翎、亮相等技巧连续做出打马、勒马或策马疾驰的舞蹈动作的组合就是京剧的趟马。[4]

艺术特点

介绍

京剧舞台艺术在文学、表演、音乐、唱腔、锣鼓、化妆、脸谱等各个方面,通过无数艺人的长期舞台实践,构成了一套互相制约、相得益彰的格律化和规范化的程式。它作为创造舞台形象的艺术手段是十分丰富的,而用法又是十分严格的。不能驾驭这些程式,就无法完成京剧舞台艺术的创造。由于京剧在形成之初,便进入了宫廷,使它的发育成长不同于地方剧种。要求它所要表现的生活领域更宽,所要塑造的人物类型更多,对它的技艺的全面性、完整性也要求得更严,对它创造舞台形象的美学要求也更高。当然,同时也相应地使它的民间乡土气息减弱,纯朴、粗犷的风格特色相对淡薄。因而,它的表演艺术更趋于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最大限度地超脱了舞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以达到“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表演上要求精致细腻,处处入戏;唱腔上要求悠扬委婉,声情并茂;武戏则不以火爆勇猛取胜,而以“武戏文唱”见佳。

蔡明、郭达郭冬临经典小品《过年》台词郭冬临:兰花!兰花?

蔡明:哎,来了,来了。啊,哎呀,这是谁呀?呓,大力。

郭冬临:兰花!

蔡明:你咋来啦啊?

郭冬临:我接你回家过年呀!

蔡明:嘘!

郭冬临:咋啦?

蔡明:俺不是给你去信了吗,过年俺回不去。

郭冬临:呓,你要不写信我还不来呢。

蔡明:为啥?

郭冬临:你说你过年回不去了,你又不是值勤的解放军,你又不是值班的工人,你一个保姆给人家洗衣裳做饭,你还冒充革命工作需要了。

蔡明:那郭大爷刚出院,孤孤单单的一个人,扔下他俺不放心。

郭冬临:那扔下我你就放心。你说咱俩结婚才半年,新房还没暖和热了,你就出来打工了,好几个月都没见面了,我年轻无所谓,俺爹俺妈想媳妇想的受不了了。

蔡明:呓,你说你自己想不就中了,俺还不知道你那点出息。

郭冬临:兰花。

蔡明:干啥?

郭冬临:我想跟你对个火。

蔡明:我就知道你要弄这。有人!

郭冬临:哪?吓我一跳。

(咳嗽声)

郭冬临:真有人?这,这是谁呀?

蔡明:郭大爷呗,还能有谁。

郭冬临:呓,郭大爷也是,你早不咳嗽,晚不咳嗽,你这个时候咳嗽!哎,兰花!

蔡明:嗯。

郭冬临:活还没对着呢,接着对。

郭达:兰花呀,来给我对个火。

郭冬临:怪不得不想回家了,这找到对火的了?

蔡明:你瞎说啥呀。郭大爷。

郭达:嗯。

蔡明:你又想抽烟了吧。

郭达:嗯。

蔡明:大夫说了不让你抽烟,不许抽啊。

郭达:中,中中中。

郭冬临:吓我一跳。啊?中!

蔡明:嗯。

郭冬临:郭大爷是咱老乡呀?

蔡明:可不是呗。

郭冬临:说话可方便呢。

蔡明:可是呢。

郭达:兰花呀,你在门口跟谁说话呢?

蔡明:跟一个卖白菜的。

郭冬临:呓,咋

郭达:哦。哎兰花呀,一会街道要给咱们送白菜来,你不要买了啊。

蔡明:嗯。

郭冬临:你咋说我是卖白菜的?

蔡明:那要说你是俺丈夫,郭大爷非得让俺跟你回去不行。

郭冬临:那不正好啊。

蔡明:啥正好?俺走了郭大爷咋办呀?我跟你说啊,进屋以后,约法三章。第一,不许说你是俺丈夫。

郭冬临:中。

蔡明:第二,不许说俺是你媳妇。

郭冬临:中。

蔡明:第三,不许说咱俩是两口子。

郭冬临:这不一样呀!

蔡明:一样就一样,走,进屋吧。走呀。

郭冬临:兰花呀好久

郭达:兰花呀。

蔡明:哎。松手。

郭冬临:啥?

蔡明:你松手。

郭冬临:哦。

郭达:这个卖白菜的跟着你干啥呀?

蔡明:卖白菜哦,呵呵,他,他不是卖白菜的。他是俺的一个老乡。你说话呀。

郭达:哦。

郭冬临:俺俩不是两口子。

郭达:来抽烟吧。

郭冬临:呓,我不会抽。

蔡明:他不抽烟。

郭达:不抽烟?

蔡明:嗯。

郭达:我刚才在门口听你们老说对火,对火的。

蔡明:他他名字叫对火。

郭达:哦。对火呀。对火?对火!

蔡明:叫你呢。

郭冬临:叫我?

蔡明:叫你。

郭冬临:哦呓,我叫对火。

郭达:来,来。对火呀,你坐下啊。啊我说对火呀。

郭冬临:呵呵,郭大爷。

郭达:这名字他真别扭呀。找兰花有事呀?

郭冬临:对啊,没事呀。

蔡明:没事,没事呀。呵呵,他是来给俺捎个口信的。

郭冬临:对。

郭达:是家里边让你回去吧。哎呀,我早就说了让你回家过年吗。

蔡明:哎呀,不是,不是呀!家里面说了不让俺回去啦。

郭达:不用让你回去啦?

蔡明:嗯。

郭达:哎呀,你这刚结婚半年多,那你爱人就不想你呀?

蔡明:他一点儿都不想我。对吧,对火。

郭冬临:对,她爱人年轻,无所谓。他爹他妈想媳妇,想的受不了啦。

郭达:他爹他妈想的受不了啦?你这个小伙子还没结婚吧。你还体会不到呀!

蔡明:啊,俺丈夫说啦。让俺呀,陪着你老人家过年。他那个人呀,心眼儿可好啦!特别厚道、特别会关系人。你说话呀!

郭冬临:俺俩不是两口子。

郭达:哎呀,你在那叫唤啥呢吗?

(3号郭大爷,白菜来了。)

蔡明:哦,知道了。

郭冬临:郭大爷

蔡明:对火!

郭冬临:嗯,啥事?

蔡明:搬白菜去。

郭冬临:我以为让我对火呢。

郭达:兰花,你过来,兰花呀!

蔡明:哎。

郭达:我给你说个事。

蔡明:嗯。

郭达:兰花,我看你这个老乡,对你没按好心呀。

蔡明:嗯?

郭达:他老是对你眉来眼去呢。我看他老想对你动手动脚呀。

蔡明:郭大爷,他可是个好人。

郭达:好人?

蔡明:嗯。

郭冬临:郭大爷,这白菜放哪呀?

蔡明:啊你就放在门口吧。

郭冬临:行,兰花,你说放哪就放哪。我的好兰花。

郭达:你说说,这象个好人吗这个。兰花呀,你出来半年多了,你得多个心眼呀。啊!你呀,了解他不了解呀。

蔡明:俺俩不是两口子。

郭达:对吗,这还是不了解吗啊!人心隔肚皮,你还是得多防者点儿啊。不能再给他好脸啦。你笑啥呢?你听见了没有?

蔡明:听见了。

郭冬临;郭大爷,那白菜都放好了。

蔡明:呓,看你累的这一头汗。

郭达:嗯嗯!!

蔡明:一头汗俺也不给你擦。

郭冬临:咋啦?兰花!郭大爷。

郭达:对火呀,

郭冬临:嗯。

郭达:你搬白菜辛苦啦!

郭冬临:没事呀,这点人头活。

郭达:这一百块钱你收下。

郭冬临:这是干啥?

郭达:买张火车票就回去吧。

郭冬临:呓!

郭达:一路平安。

郭冬临:俺回去哪能用你的钱呢。俺走了我上哪呀?兰花! 蔡明:哎。

郭达:你咋又回来啦?

郭冬临:没事呀,兰花。

蔡明:嗯。

郭冬临:咱俩说点儿事,走进屋。

蔡明:嗯。

郭达:进屋?!你站住,我给你说,兰花可是个好闺女,你不要再来纠缠她。这大过年的,你别弄一身伤。

蔡明:郭大爷,你不知道呀。

郭达:你别说话,我过来的人我啥不知道呀。你出去。

郭冬临:郭大爷,你别开玩笑。

郭达:出去!

郭冬临:干啥呀你。

郭达:你出去!!

郭冬临:干啥呀!俺大老远的来看看俺媳妇,跟她多说两句不行呀!

郭达:啥?是媳妇?

郭冬临:你不相信,你问她!是不是。

蔡明:俺不是。

郭达:她说不是。我一看你,早就看出你想占便宜啦。我一看你不象个好东西!

郭冬临:兰花。

蔡明:嗯。

郭达:你别叫她。

郭冬临:不是,郭大爷。

郭达:你别叫我。

郭冬临:你干啥?

郭达:我,我抽你

蔡明:郭大爷,他真是俺的丈夫。他叫高大力。

郭达:你不是说他叫对火吗?啊!

蔡明:哎呀!

郭冬临:对火,那是俺小两口儿,开玩笑的一句话。

郭达:呵呵呵呵呵呵

郭冬临:干啥?

郭达:对火呀,不不,大力呀!来来来,你看这,大爷认错人啦。把你当了坏人了。

郭冬临:没事呀。

郭达:哎呀,你看,你这个小伙子呀,猛一看呀不象个好东西,可是越看呢就越象个好东西。呵呵呵呵,你看这个孩子长的,长的这个确实啊。确实没有啥严重的缺陷呀。呵呵呵呵!哎呀,兰花呀,你咋不早说了吗啊!哦,我明白了,大力是来接你回家过年的,你不愿意走,是不是?哎,你这个闺女呀!快收拾收拾跟大力回去吧。走呀!你听见了没有呀!你再不走,我就生气啦。

蔡明:呜~~

郭冬临:咋啦?兰花。刚才说的好好的,你咋哭啦?兰花,兰花!

蔡明:都怨你。我不让你说是俺丈夫,你偏说。计划全让你跟打乱了。

郭冬临:我不想说的呀,可是这郭大爷

郭达:兰花呀,快点儿跟大力回去吧。大爷没事,你放心啊。呵呵呵呵

蔡明:大爷,俺能放心吗。你刚出院,大夫说了,身边不让离开人。你孩子在国外回不来,身边一个亲人都没有,衣服谁洗?肉谁炖?饺子谁包?孤孤单单的,你可咋过这个年吗。大爷,俺虽然不是你的亲闺女,可你带俺比亲闺女还要亲。俺能扔下自己的老人不管吗?

郭达:好闺女,兰花呀,可你这是跟大力刚结婚,这是第一个团员年呀!小两口不能分开。

郭冬临:郭大爷,别说了。兰花,你过来。这是俺爹给你带的,这是俺娘给你带的。那我就一个人先走啦。你陪着郭大爷好好过个年啊。听话。郭大爷,我就先走啦,兰花陪着你过年,没事呀。你老多保重,我给你拜个早年。你老万事如意。

郭达:大力,你回来。兰花呀,大力你也回来。你们看这样好不好呀,大力呀,你要是不嫌弃我是个累赘的话,我跟你们一块都乡下过年去,中不中呀?

郭冬临:你说啥?

郭达:不行,就算了。

郭冬临(蔡明):呓!太好了呀!

郭达:呵呵呵呵,我这几十年都没有回过老家了,我正想回去看一看呢。

郭冬临:赶快收拾收拾,还能赶上火车。

蔡明:哎!

郭冬临:郭大爷,太好了!现在农村变化可大啦啊,空气可新鲜,哎呀,可热闹了,还让放炮呀!

郭达:是呀,那咱们准备准备吧。

郭冬临:准备啥!家里啥都有。哎呀,快走呀!

郭达:那兰花。

蔡明:嗯。

郭达:咱回家过年。

郭冬临(蔡明):回家过年啦~!

郭德纲如今可谓是“苦媳妇儿熬成婆”,终于成了“大红人”,但随之而来还有无尽的“黑言黑语”,就比如网上一直流传着一句话,“吃一口唐僧肉长生不老,骂一句郭德纲大红大紫”。

因此网上对郭德纲的谩骂声从来没有停止过,不过事情一直都有两面性,还有人说“郭德纲拯救了相声,相声又拯救了京剧”,一句话便把郭德纲捧上云端,表面看是在夸赞郭德纲,但内容却像是在给他树敌,这不京剧行业有人听见这句话,就开始怒批郭德纲根本不懂京剧。来看看这是怎么回事。

都知道,郭德纲不仅会相声的说学逗唱,随便来一曲京剧也不在话下,在德云社有一位小孩深受老郭的喜爱,这个人就是他的义子陶阳,陶阳应该不少人听过这个名字,因为德云社弟子唱《画扇面》时总是掉链子,只有陶阳一出场,才把这条链子捡起来,而且他还被称为“京剧神童”,因为他只要学过一遍再唱,就立马能唱出独特的韵味。

郭德纲为他还特地创办了麒麟京剧社,搭建一个唱京剧的平台,也旨在弘扬京剧艺术,为此有人开始挑拨是非,认为郭德纲这是跨行业抢别人的饭碗,却不知道刚开始并没有多少人来他这里听京剧,但老郭仍然坚持着没有关门的想法,直到后来才慢慢热络起来。

尽管如此,也只是自负盈亏,卖出的票价和一场戏的成本根本不成正比,甚至可以说是在往里贴钱,因为老郭有时会请一些京剧名家来表演,这些京剧专业人士的出场费可能都比上全场的票了,所以郭德纲应该真的只是很喜欢京剧,哪来的抢饭碗一说呢,再者人家有个德云社赚钱,还差这点儿吗?

但京剧名家王瑜佩瑜看到网上的评价坐不住了,发声怒批郭德纲京剧轮不到你来弘扬,王佩瑜在京剧界的地位可谓非同一般,他甚至被业界誉为“当代孟小冬”。对于这样的京剧专业人士来说,王佩瑜认为郭德纲根本就不懂相声,一张嘴就是一股评剧梆子味,一个京剧票友何谈救活了京剧。

确实弄专业方面,郭德纲肯定不如人家专业学京剧的正宗,所以说相声救活了京剧,有些夸大了,而且这样说,直接否认了为京剧奉献一生之人的努力,但又不能说京剧被观众们重新喜欢上,其中没有相声的辅助,毕竟如果不是相声重新火起来,德云社说相声时唱了那么几句京剧,现在有几个人会去听京剧呢?

如果问你认识王佩瑜吗?你可能说认识,但如果问你知道他的京剧吗?你可能会说他还有京剧?当下的时代,传统戏曲局势甚微,想要完整地传承下去,可以说举步维艰,现在又会有几个年轻人愿意去听呢,单说相声行业能被郭德纲重新带火,都是经历了几番风雨才有如今的成绩,而这可能还是因为里面有观众感兴趣的段子,大家可能才听得津津有味,但说到京剧,想必一般人还欣赏不来。

可见传统曲艺文化的传承和弘扬需要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否则一切都是白谈,郭德纲和王佩瑜用自己的方式去传承,可能老郭可能偏向 娱乐 ,王佩瑜肯定是偏向专业,所以王佩瑜会怒批郭德纲,还有一点可能也是怕老郭的不专业会将向京剧带偏,但其实他的担心似乎有些多余,因为如果观众对京剧连兴趣都没有,你还能怎样带偏京剧呢?现在还是要先激发观众对京剧的兴趣,大家才会去看,你们认为呢?

京剧《卖水》一剧,源出于山西蒲州梆子《火焰驹》中的一折,由中国戏曲学校1961年移植改编。

这出小戏,表演形式欢快活泼,已经成为当今京剧舞台上常见的花旦戏之一。不少京剧票友,以至于少儿爱好者也愿意学习此剧。

《卖水》唱词:

(南梆子)行行走,走行行,信步儿来在凤凰亭。

这一年四季十二月,听我表表十月花名:

正月里无有花儿采,唯有这迎春花儿开。

我有心采上一朵头上戴,猛想起水仙花开似雪白。

二月里,龙抬头,三姐梳妆上彩楼。

王孙公子千千万,打中了平贵是红绣球。

三月里,咿哪咿呀呼哪咿呀呼哪呼嘿,是清明,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四月里,麦梢黄,刺儿梅开花长在路旁。

木香开花在凉亭上,蔷薇开花朵朵香。

(垛板)五月五正端阳,石榴花开红满堂。

**苦把郎君盼,相公你,相公你快快到兰房。

六月里,是伏天,主仆池边赏白莲。

身处泥中质洁净,亭亭玉立在水间。

(流水)七月里,七月七,牛郎织女会佳期。

喜鹊搭桥银河上,朝阳展翅比高低。

八月里,是中秋,桂花飘香阵悠悠。

嫦娥不愿在寒宫守,下凡人间把幸福求。

九月里,九重阳,**登高假山上。

枝黄叶落西风紧,五色傲菊抗严霜。

十月里,是寒天,孟姜女送衣到长城边。

千里寻夫泪满面,冬青花开叶儿鲜。

十一腊月没有花采,惟有这松柏实可摘。

陈杏元和番边关外,雪里冻出腊梅花儿开。

清早起来什么镜子照?梳一个油头什么花香?

脸上擦的是什么花粉?口点的胭脂是什么花红?

(数板)清早起来菱花镜子照,梳一个油头桂花香,

脸上擦的桃花粉,口点的胭脂杏花红。

(流水)什么花姐?什么花郎?什么花的帐子?什么花的床?

什么花的枕头床上放?什么花的褥子铺满床?

(数板)红花姐,绿花郎。干枝梅的帐子、象牙花的床,

鸳鸯花的枕头床上放,木樨花的褥子(散板)铺满床!

扩展资料:

《卖水》是由刘长瑜、萧润德主演的一出京剧剧目。

《卖水》根据蒲州梆子《火焰驹》中的《卖水》一折改编。

京剧《卖水》的主要情节:的故事大意是:宋代,兵部尚书李寿长子李彦荣,领兵至边关御敌,奸臣诬其通敌,李寿遂以知情不报入狱,全家被查抄。

次子李彦贵被逐出门,向岳父礼部尚书黄璋求救,黄璋不加怜恤,反趁机悔婚。李彦贵生活无着,卖水为生。黄璋之女黄桂英,久慕李家忠良,不允退婚,几度与父争吵,为此不悦,终日闷坐绣楼。

丫环梅英施计让**桂英和李公子彦贵花园相会,名曰请**赴花园赏花,并报以花名予其取乐解闷。适逢李彦贵卖水花园外,梅英遂上前代桂英倾述衷肠,并引李彦贵入园与黄桂英相会。

1960年,京剧演员谢锐青观摩了研习班同学蒲剧演员王秀兰的蒲剧《卖水》后引起了极大兴趣,随后向王秀兰学习此戏,王秀兰把表演要领一招一式都教会谢锐青。

中国戏曲学校史若虚校长在听取谢锐青的汇报和建议后,即安排剧作家杨赫先生按照京剧的特点整理改编剧本,黄金陆先生作音乐设计,史若虚先生亲自作唱腔设计。

1961年中国戏曲学校将蒲剧《卖水》移植改编为京剧《卖水》,作为大师姐的谢锐青,毫不保留地教会了小师妹刘长瑜。

王秀兰,曾在一次晚会上演出了《卖水》,谢锐青观摩后引起了极大的兴趣,表示想向王秀兰学习此戏,王欣然允诺,遂把这出戏表演的要领一招一式地教会了谢锐青。谢锐青学会了这出戏之后,即向戏校的史若虚校长建议,把蒲剧《卖水》移植改编为京剧,教给才毕业不久刚参加实验剧团工作的刘长瑜来排演,以推出新人新戏。

史校长认为这个建议很好,即安排了:由剧作者杨赫按照京剧的特点,整理改编剧本;请音乐科的黄金陆老师做音乐设计。

他让谢锐青研究戏里梅英的身段动作造型,尝试运用“退步圆场”,并且适当地借鉴传统花旦戏里特有的“晃摇肩膀”的程式,毫不保留地教给了小师妹。

刘长瑜在她的《自述》中回忆起此事,说:“我演的成名作《卖水》,是谢锐青老师教我的,她是跟王秀兰学的”,“谢锐青看完后回来和另外二人重新编排,一夜的功夫就编出来了,当时我也在一旁,但是迷迷糊糊的似睡非睡,第二天就开始排,五天后就上台演了”,“《卖水》在北京演完后特轰动,后来到上海、武汉也都挺轰动”。

年轻的刘长瑜演出《卖水》后,一炮而红,此戏也逐渐成为她的保留剧目之一。全国有许多剧团纷纷学演,俨然相当于京剧的传统戏。

京剧《卖水》以丫环梅英为主角,着重表现了她的心地善良、聪明伶俐。

特别是表演“表花”时载歌载舞,眼神灵动、嗓音甜脆,配合扇子、手绢的表演,活画出天真可爱的小丫环形象。

这出小戏,表演形式欢快活泼,把传统花旦戏里特有“退步圆场”“晃摇肩膀”程式表演达到了极致,深受广大观众喜爱,已经成为当今京剧舞台花旦戏代表作之一。

参考资料:

-卖水

喜欢听戏的戏曲爱好者要叫票友,因为他们不仅买票,还积极支持自己喜欢的角色,甚至还能演。当然可以叫作有票的好朋友。

当然,票友是戏曲界的行话,他们不靠戏曲赚钱,只是为了爱好而奔波。

票友是指那些非常喜爱演艺的人,可是他们不是以此为生,并且常常不收费用。在票友的世界唱演,就讲究一个“玩”,互相开心一下。就好比玩天黑请闭眼的桌面游戏,别人请你去玩个游戏,你肯定不向邀请人收钱的,收了就不叫游戏叫被迫营业。昔日名人也有很多,如同仁堂的经纪人周子衡、银行老板冯耿光、生理学家刘曾复等,范围可以出乎意料的广。

相传在乾隆年间,有一种特别的曲子是由八旗弟子创作的,人家八旗弟子不差钱,拿着君王发的“龙票”,上面写着“发给XX票房”的字样,就可以到处唱戏,发爱心。他们就是最早的票友,用这个方式玩了相当一段时间后,他们换了种方式继续过瘾,玩的相当开心。但是性质没有变,还是不收钱,还是在为爱好而奔波,这个名称就被传了下来。

当然,如果票友水平够高,又想赚点钱,那么随时都可以找机会去转成演员或者真正的表演者。

票友和专业演员还是有所区别的,票友基本半路开始。

票友和专业演员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专业演员都是走正规系统训练,从小就练基本功。票友就不一定了,可能很小开始玩,也可能都成大龄青年了,才发现自己有那么个爱好,然后靠自己的天分学习或者像专门的演员学习。而且票友是绝对不能唱营业戏,这是有行规在那,只能参加一下堂会戏、义务戏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74466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8
下一篇2023-12-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