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曲靖农村丧事唢呐都吹的什么曲子

云南曲靖农村丧事唢呐都吹的什么曲子,第1张

封丧调,出纸调,悬白调,迎后家调,迎纸扎调,

接亡调,发丧调,起棺调,出殡调,孟姜女,三象拨,白鹤调,青松调,指路调,孝子贤孙哭亡调,亡公调,亡母调,谢孝调,这就是云南曲靖农村传统的丧事唢呐

唢呐丧事出殡专用曲有:《哭五更》、《哭皇天》、《青天歌》、《一枝花》、《哭别曲》、《大佛调》、《汉吹曲》、《大出殡》、《千张纸》、《哭七关》、《苏武牧羊》,《烟花叹》等。

一、

《哭五更》是一出地方曲艺品类,在全国各地有各种版本,通常是讲述旧社会的新娘哭嫁词,种类繁杂,说唱起来清冽沉郁同时又哀婉动人,这实属底层民间的“口白生活”。

二、

《青天歌》为道家北七真丘处机所创作作品,出自《磻溪集》,自问世以来,历来受到修道者的重视,元末混元子(王道渊)做《青天歌注释》,明代陆西星做《青天歌测疏》。

三、

《一枝花》是元代戏剧家关汉卿创作的一首带有自述心志性质的套曲作品。这套曲子用本色、生动、诙谐、夸张的语言,以大胆而又夸张的笔调,熟练地发挥了散曲形式的特点。

出殡吹唢呐的由来:

唢呐是中国历史悠久、流行广泛、技巧丰富、表现力较强的民间吹管乐器。它发音开朗豪放,高亢嘹亮,刚中有柔,柔中有刚,深受广大人民喜爱和欢迎的民族乐器之一,广泛应用于民间的婚、丧、嫁、娶、礼、乐、典、祭等仪式伴奏及吹歌会、秧歌会、鼓乐班和地方曲艺、戏曲的伴奏。

丧事吹唢呐,是对死者的思念,一般是在起灵时吹和去墓地的路上吹,到下葬时也要吹。

是《春蚕》、《秋收》、《残冬》。

《春蚕》发表于1932年,讲述的蚕丝业在农村引发的破产潮,农民辛辛苦苦一年养蚕到生产蚕丝销售,到最后却入不敷出。

《秋收》发表于1933年的《申报》,讲述农村人种植稻谷,却因米价暴跌而债上加债,最终引发抢粮风波的故事。

《残冬》讲述的是农民辛辛苦苦忙碌一年,却背了一身债,残酷的现实逼得他们无法生存,最终都不断觉悟站起来反抗压迫的故事。

三部作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给我们描述了一幅幅生动形象、发人省醒的画面,故事讲述的场景和人物都是在农村,因而合称为“农村三部曲”。

古宅

歌曲,如父亲,母亲,一壶老酒,人间第一情,一剪梅,黄土高坡,等等。戏曲,如二人台卖菜,走西口,黄梅戏,最受欢迎的还是晋剧,由于我们这里是张家口市农村,地处晋冀蒙交界地,人人都喜欢听晋剧,一到有白事吹唢呐的,看热闹的男女老少都要点播山西梆子。

有《哀乐》、《哭五更》、《一枝花》、《青天歌》、《祭灵》

1、《哀乐》

《哀乐》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首任团长罗浪,根据北方一首民间吹打乐曲调改编而成的,他在降E小调的基础上,于全曲最强音处采用临时转大调手法,使曲调在呜咽、悲哭之后又激昂而坚决。

2、《哭五更》

《哭五更》是一出地方曲艺品类,在全国各地有各种版本,通常是讲述旧社会的新娘哭嫁词,种类繁杂,说唱起来清冽沉郁,同时又哀婉动人。

3、《一枝花》

《一枝花》是任同祥先生根据山东的地方戏和其它民间音调编写的一首唢呐独奏曲,歌曲旋律欢畅热情,节奏明朗活跃,气氛炽烈欢腾,与前面凄楚的音调形成强烈对比。

4、《青天歌》

《青天歌》道家北七真丘处机所创作作品,出自《磻溪集》,自问世以来,历来受到修道者的重视,元末混元子(王道渊)做《青天歌注释》,明代陆西星做《青天歌测疏》。

5、《哭丧歌》

《哭丧歌》是丧礼仪式中少不了的演唱形式,它是陕西南部一带的风俗习惯。哭丧歌伴奏的乐器是鼓和锣,或边敲边唱,或唱一段再敲打一定的套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75022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8
下一篇2023-12-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