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一段不平等的感情关系,两个人都不怎么快乐,因为一个人爱的太多,总想留住对方,然后拼了命的对对方好,明知道对方爱自己没有那么多,却还愿意迁就,退让,委屈求全,这样的爱情着实不怎么快乐,而另一个人呢,他其实也不快乐,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不爱对方,所以即使对方对他很好,但其实他也没有那么快乐。
但若是说这段感情里,到底谁更快乐一些,那么肯定是那个付出的人,为什么这么说呢,明明他付出的比较多,明明他退让的比较多,明明他都为了这段感情委屈求全了,为什么还说他付出的比较多呢,那是因为他爱那个人啊,如果你爱一个人,然后你又能跟自己爱的人在一起,你是不是觉得很快乐,是不是觉得即使对方没有那么爱你,你也觉得无所谓了,因为只要他愿意跟你在一起就行了。
你要的是对方愿意跟你在一起,至于他爱你有没有你爱他那么多,你相信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可以让他更爱你的,所以即使在这段感情里,你付出的更多一些也无所谓的,因为你愿意,为了自己喜欢的人,付出再多你也是愿意的不是吗,而若是一个你不爱的人,你跟他在一起,即使他让着你,即使他讨好你,可是你不喜欢他啊,所以你哪里会觉得快乐呢。
那个不爱的人,他也许只是想找个伴,也许只是不想一个人继续流浪了,所以他跟你在一起了,你爱他你发了疯的对他好,可他不爱你,所以即使你再怎么努力,他还是觉得无感,觉得没有幸福的感觉,所以他不快乐,他会很内疚,虽然享受着你的爱,但却并不会因此而觉得快乐。
前几天无意在一条中看到一段视频,让我这几天都若有所思。
故事的主人公叫曾美慧孜(听起来像是一个日本人的名字,但却是个大陆姑娘),是一个演员,而且是今年香港最佳女演员(没听过,正常),在这之前我这个**迷也没有听过,所以我很好奇她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呢?
这部让她获得最佳女主角的**《三夫》,讲的就是她的三个丈夫,属于分级片(各位男同胞,在国内是无法正式上映了),当然如果只是单纯的情色,那肯定也是没有什么意思了,毕竟毕竟比不过岛国片。
当然《三夫》我也没有看过,不过这个不重要,因为有时候让人记住的往往只有一两句话。
我问她你觉的自己的优势是什么?
曾美慧孜:我觉的自己挺普通,相貌上没有什么优势,有的只是忍耐力,而且我从来没有在生活中发过脾气(那是相当有修养了),因为我把所有的情感都用到了戏中(相当的专注)。
还有最让我感动的一句:戏比天大,她觉的自己生下来唯一的使命就是演戏,把戏演好,一辈子就做这么一件事情,可想而知她的决心和信心有多大。
我想一个人能找到自己的使命并为之奋斗,是幸运和充实的。
我也曾在想,做外汇交易是我的使命吗,说实话,我不知道,是真的不知道,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交易成占据了我相当一部分时间,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了。
至少我应该让这一部分时间里做到专注。
另外我始终觉的,做外汇交易,还是演戏,站在更高层面看,我始终觉的他们只是一个工具,修炼和完善自己的工具,让自己内心变的更加丰富和强大的工具。
接下来我想说一个交易中冷饭新炒的话题。
交易中因为对风险的认识,所以会变的比较保守。这样至少可以让自己不输。
但问题也随之出现,那就是会错过行情,甚至是大行情。
其实自己的风控已经做的不错了,只要自己按照这个节奏,保持下去就可以。自己其实并没有做错什么,但是行情会让我误以为我很low,从而影响自己的情绪,做出错误的判断。
对情绪的过滤,怎么样不让情绪影响到自己,有时候明明知道自己已经错过了行情,但是因为不想就这么错过了,不甘心就这么错过,情绪告诉我说:快追,快追啊,笨蛋。
而另一方面理智告诉我,不能追,如果只是暂时的回调还好,万一是反转,自己就可能套在了高点。
情绪又告诉我,不会的,应该已经成了趋势不会下来的,放心进去好了。
好吧,那我进了(快进,笨蛋,再不进场就晚了)
好了,好了,我进,我进。
等我刚进去没多久,发现回调来了(要是能等他回调的时候再开仓就好了)
慢慢回调的幅度越来越大,tmd越来越紧张,当时心里唯一的想法就是如果当初没有开仓就好了,阿西吧。
好,那么问题就来了,如果下一次还出现当自己错过了行情,你觉的还应该跟吗,或者说还会跟吗?
首先理智会告诉你,不应该跟。
接着当理智过度到情感的时候,你又会觉得,应该看当时的情况(够圆滑),万一真的是趋势行情,我岂不是错过了。
第三个情绪给我的答案,是我可能还是会跟进去。
虽然有三个答案,但是问题的根源告诉我,当时我之所以会冲进去,是因为我怕错过,怕错过以为会出现的大行情。
所以这里面说到底还是心理问题,或者说价值观的问题。
比如我如果是遵守孙子兵法的价值观,先让自己利于不败之地,然后再进攻,那我就不会去跟。
无论行情以后是不是会出现趋势或者大行情,都让他随风去吧。
而如果你的想法是宁可做错,也不想错过,那下次大概率还是会跟进去。
所以可以解释为什么同样的技术面,会做出截然不同的判断。
内心的想法不同,判断自然不同。
所以要想长久的生存下去,关键在于内心有什么样的价值观,人们也称他为盈利系统。
而盈利系统的关键,我认为在于他的价值观,而价值观的关键在于你是属于防守型还是进攻型。
你看篮球比赛能打进NBA决赛的球队,都有一流的防守,靠的是防守反击才拉开比分。
但这一点往往是被我们忽略的,我们更看重的是那华丽的进攻(三分球,他在空中停留,漂亮的进了球,那是我们想要的)
但我发现,认识到未必自己就能做的到,要知行合一还是需要再平常事中多练习。
正所谓于小事得道,于小人成佛。
仁政的思想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孟子的一个著名论断《孟子·公孙丑下》中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这里的“畔”字通“叛”,是背叛、反对的意思这段话是说,对得道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对失道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的人少到极点时,就连亲戚都会反对他;帮助的人多到极点时,全天下的人都会顺从他拿全天下都顺从的力量,来攻打连亲戚都反对的人,要么不战,一战必胜
孟子在这里说的“得道”和“失道”的人,都不是指普通的个人,而是指一国之君一国之君既是战争的总指挥,也是政治上的领袖孟子通过论述战争胜负的问题,引出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观点,然而在孟子看来,“民心向背”对于战争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对于政治也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孟子说:“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意思是说,得天下必先得民,得民必先得民心所谓的“得民”,就是得到人民的支持、拥护和帮助所谓的“得天下”,是指通过施行仁政来“王天下”,而不是单靠武力来争夺天下仁政,是以德服人,使人心悦诚服,自动来归附;而以力服人,不能服人之心在孟子看来,得天下之道,即是施行仁政因为仁政,是“得其心”之政
那么,如何“得其心”,即如何行仁政呢孟子提出了“保民”的思想保民,就是关爱和保护人民,它要求君主做到“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就是人民所希望的,就替他们聚积起来,人民所厌恶的,不要强加给他们人民所希望的是什么呢,当然是富裕、幸福的生活孟子认为,这是行仁政的根本着眼点做到了这一点,然后民心归服、天下归服,是任何力量都阻止不了的
“战必胜矣”的主要原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酒在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酒入诗入词入曲,饮酒者入世出世离世。《酒狂》是富有男子气质的古琴经典曲目之一。学习《酒狂》已有一年多了,每次弹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关于《酒狂》的创作背景,两本曲谱中有若干记载。一个见于《神奇秘谱》,成书于明初洪熙乙巳(公元1425年),是现存最早的琴曲专集。书中讲到“籍叹道之不行,与时不合,故忘事虑于形骸之外,托兴于酗酒,以乐终身之志。”“岂真嗜于酒耶?有道存焉!”
《太古遗音》里写道:“盖自典午之世,君暗后凶。”“一时士大夫若言行稍危,往往罹夫奇祸。”“是以阮式诸贤”“镇日酩酊”“庶不为人所忌”。
阮籍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用现在的话说,大概就是放荡不羁的,有才华的耿直boy。他好恶分明,对喜欢的看得上的人就用正眼看,对看不上的人就直接一个白眼,简称青白眼。喝酒的狂妄更是不用说:为了喝步兵厨房的佳酿去当了步兵,在酒肆喝酒一直不付钱让老板娘等了一晚……
作为竹林七贤之一,阮籍为何终日酩酊,荒诞猖狂?为何他在年少时雄心勃勃坚持儒家入世思想,后来又追求道家的隐世?这主要是与他在少年和中年时经历的两场政治动荡有关吧。他11岁时,魏主曹丕上演了一出汉帝禅位,自己登基的大戏。50多岁左右的时候,曹氏和司马氏之间的政治斗争异常激烈。奸诈的司马氏残杀了大批名士,好友嵇康更是被司马昭杀害。年少的志向已与现实相差甚远。嵇康死后,司马昭想把阮籍拉到自己的阵营,那阮籍肯定是不肯的。为了反抗司马昭,他连醉60天。直到后来司马昭以阮籍的妻儿相逼,阮籍才不情愿地在醉酒中一挥而就,完成了司马昭期望的《劝进表》。
如此看来,琴曲《酒狂》真是阮籍的真实写照。我一开始听到这个曲子的时候,还不知道创作背景。我就觉得是一首奔放的曲子,和脑海中那些婉约的古琴曲完全不一样!虽然节奏明显,但强弱音的分配非常神奇,真切地营造出了一种头重脚轻的醉酒的感觉。期间又有模拟碰碰酒杯的清脆连音,展现出了觥筹交错的画面。在一番畅饮过后,一切回归平静。这看似是一个欢快的聚会故事。
当我进一步了解曲子背后的故事后,听出来的味道就有点改变了。原来我一开始感受到的欢聚只是表层。简短的句子总是进行不久,就出现强烈的停滞。曲调到达高出后又迅速下行,仿佛有步步受阻的感觉。最后的羽音又似乎是声声叹息,表现了内心的沉闷苦恼与无奈。
每当弹这个曲子,我都一直在思考:我们对琴曲所表现的含义与意境,是要延续原来的表现,还是要有新解?我觉得两者皆可,不妨多尝试一下。喝酒时可以带着多种情感:欢乐、忧伤、惆怅、悲哀…怀着什么样的心情,就能把《酒狂》弹出什么意境。
当时我练了两个谱子:两种的指法,一种节奏。第一个谱子的指法练了无名指的力量,主旋律的右手指法是“打挑 打挑 打挑 撮”。第二个谱子是让右手弹起来更方便稳固的谱子,右手指法做了小小的调整:“勾挑 勾挑 勾挑 撮” 。
第一个谱子是比较古朴的版本,我发现无名指的力量在练习了之后是有一定提升。但是问题是这个指法使得右手悬在弦上,而且弹不快节奏——总的来说就不太稳。
后来,琴馆老师建议我调整主旋律的指法,让右手能一直稳固地在三、六弦上方。毕竟“勾”这一基本指法练得比较熟,力量也比较有把握。只是在演奏时,右手没怎么动,可能会略显呆板。
最后收尾时,右手还有个指法有一定的技巧性。叠涓:食指不主动用力,中指在食指触弦时就做好准备。手臂放松,手腕紧张,整只手臂往后。中指下落时食指抹出声音,中指弹的位置要和食指弹的位置要基本相同,紧接着中指勾弹出的声音,食指让位,提起来。这一指法表现了流水声,别有一番韵味。
在节奏上,我练的是姚丙炎版的酒狂,节奏干脆鲜明,逐渐进入醉酒的状态。龚一先生的节奏充满变化,一开始就醉得不省人事了。姚丙炎打谱的节奏更适合初学者练习。
酒中之道,依然在绵延流传。阮籍一狂就是千年。
严羽(1090-1140)是南宋初期的文学家和诗人,他的诗歌作品以其清新淡雅、含蓄典雅的风格著称,并广泛影响了后世文学。严羽提出的“诗道妙语”创作阶段论是他在文学创作中的一种创作方法和理论。
严羽的“诗道妙语”创作阶段论包括三个阶段:悟道、感道、得道。
第一阶段,悟道。悟道是诗人通过学习和领悟,认识道理和思想,寻找灵感和创作素材的过程。严羽认为诗人必须通过对古典文化和哲学的研究和探索,才能对自己的创作产生启迪和灵感。在这个阶段,诗人需要精通文化和哲学,对社会和自然界有深刻的认识和感悟。
第二阶段,感道。感道是诗人通过对自然、社会和人类生活的观察和体验,以及对自己的情感、思想和心理的感受,寻找灵感和表达方式的过程。严羽认为,诗人应该对自然、人情、历史、艺术等方面的事物有深刻的理解和感受,才能把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融入到诗歌中。
第三阶段,得道。得道是诗人在经过前两个阶段的悟道和感道之后,将所悟所感,通过诗歌的艺术手法和表达技巧,形成完美的诗歌作品的过程。严羽认为,诗歌不仅要有思想性和艺术性,还要有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诗人需要通过严谨的创作态度和技巧,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表达出来,形成具有艺术性和价值的诗歌作品。
总之,严羽的“诗道妙语”创作阶段论,强调诗人在创作中应该注重对文化和哲学的研究和认识,注重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和理解,以及注重对诗歌艺术表达的技巧和技术的把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