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十二时辰的十二集全面播出以后,得到了很多粉丝的喜爱,当然也有人觉得电视剧有很多的不足,那么到底看这部电视剧的十二集,我们是一个什么样的心情呢?估计很多都有自己的一些感觉,我只能说一下自己的一些想法,其实长安十二时辰这十二集的内容明显有些空洞,特别是前面的几集,有些改编的令人不可思议,所以感觉心情有些失望。
我们知道长安十二时辰的小说里面有很多的场景都是唯美的场景,让我们有一种十分惬意的畅想,可是电视剧版的长安十二时辰失去了这个魅力,仅仅追求的就是一种画面的刺激,这点是我不能够接受的一个事情,而且主角的表演有些生疏,对白方面感觉总是有些不搭调,所以这部电视剧似乎颜值和演技都不怎么样,这是一个比较大的感触!
前面的十二集里面个人觉得后面的六集还算不错,演员似乎也开始进入状态,不过有些本该最后出现的一些角色,却提前在电视剧里面出现,而且直接告诉你这些角色的具体情况,这样就导致悬念少了很多,而且电视剧的布局,也出现了原来小说的区别,这是一个败笔!
总体来说长安十二时辰这个电视剧,整体来说还是不错,起码在画质方面,确实取得了电视剧的突破,这一点值得我们表扬,另外电视剧的后六集感觉开始紧凑起来,所以还是一部很值得看的电视剧!看完十二集之后,心情是失望夹杂一些期待!
闲来无事,翻出一本散文集。随手打开一页,正是一篇记念 父亲 的 文章 。当看到其中一句“父亲是一本书,做子女的也许要用一生的时间才能读懂”时,一阵锥心刺骨般的隐痛顿时刺上心头。屈指算来,父亲 离开 我已有六年了。这六年里,我无时无刻地不在 思念 着他。我甚至企求上苍能够给我一个机会,让我重新做一回父亲的 女儿 ,那样我必定将自己所有的孝心都给予他,让他成为世界上最 幸福 的父亲。然而上苍永远不会给我这个机会,我也只能在愧疚中缅怀父亲了。 父亲只是个普通工人,没有什么文化,但他出生的 家庭 曾经是很显赫的。他出生在江苏一个大户人家,属于书香门弟,祖上遗留了不少田地和房产,父亲儿时过着少爷般的 生活 。后来日本人来了,家产全部被抢光,家道中落、一贫如洗,全家被迫逃难到上海。为了一家人的生计,父亲 放弃 了学业,不到14岁就给人当学徒、做小贩……整日在外奔波劳累。解放后,父亲为了获得一份高收入,瞒着家人报名到外地油田会战支援石油建设,从此一别上海40余年。
父亲的家世我也是成人后才得知,但在我很小时候,我就知道他的成份是地主。在那个唯成分论的年代里,我好像天生就低人一等。别的孩子肆意欺负我,我不敢做丝毫抵抗,我怕他们骂我是“小地主”;小学每学期开学都要填成份,那是我最 伤心 欲绝的时刻。每次在我胆颤心惊地填上“地主”时,我都有生不如死的 感觉 。为此我曾经在心里恨过父亲很长时间,我恨他让我小小年纪就要承受那么多的屈辱和难堪!
记得有一次父亲回上海探亲,给我带回一件祖 母亲 手缝制的缎子夹袄,夹袄上还有祖母用金线精心绣制的花边。当我穿着这件新衣服上学时,同伴们嫉妒得眼珠子都要瞪红了。他们一边朝我吐口水,一边骂我是“小地主”。我一路哭着跑回家,将那件衣服狠狠地扔在地上,再用力地踩上几脚。父亲让我捡起来,我倔强地就是不捡,父亲气得扬起手要打我。我一边哭,一边叫嚷着:“谁让你不是贫农?你为什么是地主?如果有贫农愿意要我,我现在就不做你女儿!”父亲扬起的手慢慢地又放了下来。那一时刻,我分明看见父亲的眼角里含着 眼泪 。
在儿时的记忆中,父亲是很严厉的。他对我的要求非常严格,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 女孩 子从小就要受规矩。”他像培养一个大家闺秀般地培养我,我说话、走路、坐卧、吃饭乃至端碗的姿势都必须按他的要求去做。小时候,他经常把我关在家里,让我背《三字经》、《增广贤文》、《弟子规》、《千字文》等古文。而只比我大一岁的 哥哥 ,父亲却放任他在外面 自由 自在地玩耍。于是,这样一幅画面便在我脑子里永久定格:父亲拿着一把尺子,我像个受戒的小和尚一样恭恭敬敬站在他面前,一字一句地背:“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背不出来,父亲手里的尺子就高高扬起,而此时哥哥正躲在一旁幸灾乐祸地偷笑。经常是我一边背、一边哭。那时的我心里想的就是:我怎么命这么苦啊?有个地主 爸爸 ,让我受这么多的臭规矩。如果我有个贫农爸爸,保证我再不会背什么“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了。
我渐渐长大了,地主成分已经对我的生活构不成丝毫影响。长大了的我发现父亲是很疼爱我的,我开始心安理得地 享受 他给予我的一切。记得上技校时的一个冬天的傍晚,寒流来临,气温骤降。父亲担心我的被褥太薄,骑着自行车走十几里路来给我送厚被褥。途中天降大雨,父亲怕被褥淋湿,脱下雨衣盖在被褥上,自己则冒雨前行。当他来到我的宿舍时,嘴唇都冻乌了,一时连话都说不出来。我当时正沉迷于一本小说中,只顾躺在床上,连句问候的话也没对父亲说,更不用说去送送他了。
有句俗语说:“年轻时犯的错,上帝都会原谅。”而我对父亲犯的错,假如真有上帝,我想他肯定不会原谅我。在父亲活着的有生之年,我从未给他买过任何东西。我送他的唯一礼物:一双羊皮手套还是我在技校参加法律竞赛获得第一名的奖品。当我把手套拿给父亲时,他眼睛都笑眯了,连声夸赞:“还是女儿好,女儿有出息。哪像儿子,一点用都没有。”他戴着那双手套坐单位的值班车,有座位他不坐,偏要站着。他故意抓着上面的栏杆,让车上所有人的目光都盯着他戴着手套的手。当有人夸他的手套漂亮时,父亲立刻得意洋洋地说:“这是我女儿奖的,我那个女儿可有出息了,别人都叫她才女呢。我女儿文文静静的,一点也不像别人家的女儿疯疯颠颠的。”父亲的话引起了很多人的反感,而他仍旧兴奋地自顾自说下去。连母亲都看不下去了,对别人说他太 虚荣 。唉,一双羊皮手套就能引起父亲那么多的 满足 。可惜我对此认识得太晚了!
我参加工作后,父亲就一直在山东会战。退休后,他被反聘留在山东继续上班。这其间,我结婚成家,生孩子,一心只围着自己的小家转,父亲被我渐渐地淡忘了。只在逢年过节,我收到父亲托人带给我的礼物:毛呢大衣或羊皮靴时,我才会想起原来他还在山东。97年,退休已经5年的父亲终于回到湖北,回来后他就再也没有起来:胃癌晚期。在他住院的那段时间,我每去一次医院, 心灵 上就要受一次煎熬,我 后悔 自己对他的关爱太少。坐在父亲的病床前,我问他:“爸爸,我真的不是个好女儿,你怪不怪我?”父亲笑着说:“傻孩子,爸爸怎么会怪你呢?从小到大,你都是爸爸最 喜欢 的孩子。你哥哥就说爸爸偏心,爸爸是偏心,爸爸就是喜欢你比喜欢他多!”
病中的父亲话特别多,每次我去看他,他都要唠唠叨叨说上半天。他对我说:“你小时候生了一场大病,差点就死了。医生说你没救了,不准备管你了,忙着去斗私批修。你 妈妈 没办法,跑来找我。我正在上班,一听就急了。我跑到医院,逼着医生抢救你。我说如果你们救不活我女儿,我就跟你们拼命,医生吓坏了。后来又说要给你输血,我二话没说就让医生抽血。那时我刚下夜班,头昏得厉害。”听着父亲的叙述,儿时的往事如**一样在我脑海里放映:上小学时,每逢下雨天,父亲都会到学校接我。怕雨水溅湿了我的裤脚,就一路背着我回家。路上还边走边说:“有谁要小女孩啊?我家卖小女孩。我的女儿又聪明又漂亮,你们买不买呀?”趴在父亲背上的我就连声高叫:“不卖,不卖!要卖就卖哥哥。”父亲接着又说:“你哥那个臭小子,没人要的!”说这话的时候,他根本就没注意到哥哥就走在他身旁。
还记得有一次,大概是我四五岁的时候吧,我在水渠边拔野花,一不小心掉进水渠里。水流湍急,一下子将我冲出好远。父亲当时正在很远的地方,他突然感到胸口一阵疼痛,预感到我要出事,于是就拼命地往前蹬着自行车,一把将我从水里捞上来。我上来时已经昏迷不醒了,他再晚来一步,我恐怕就不在人世了。
在父亲 生命 的最后日子里,他已经有些神智不清了。有时我去看他,他都感觉不到我的存在。然而在父亲的追悼会上,哥哥含泪对我说了这么一件事:父亲临死前两天,突然回光反照。他把哥哥叫到身旁,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你一直说爸爸偏心,爸爸是偏你 妹妹 ,所以你妹妹才那么任性。你妹妹有得罪你的地方,你不要怪她,要怪就怪我,是我把她给宠坏了!以后你一定要多照顾你妹妹,你是哥哥,你妹妹有事你一定不能不管。”啊,父亲,我深深挚爱的父亲,你让我怎么报答你对我那如海洋般深隧的爱呢?
写到这里,我已是泪流满面。父亲是一本书,我做女儿的就是一位读者,我想我只能用一生的时间细心地去读这本书,才能够品尝出这本书中的酸甜苦辣,才能够 感悟 到其中所蕴含的 人生 真谛!
七夜谈 作者:十四阙
七夜谈之一《朝夕》
(众人眼里**和二公子在一起一定幸福,却不知大公子和**已有怎样的纠葛,看完后有点小小的伤感,但是结局不能说不好,这是大结局中的剧之一)
也许,我们所最终期盼着幸福的终结模式,不过是和心爱的人长厢厮守,朝朝夕夕。
——题记
“现在,”他抬起头,望着我,一字一字道,“请让我陪你。生前不愿看你,不能唤你,不舍怜你,不敢爱你,现在,请让我一一补回来。”
我静静地站了很久很久,最后,伸出手,抚上他发,“傻瓜。”
我和他,原来都是傻瓜。
七夜谈之二《破城》(是悲剧,但也只是大结局的剧之一)
颜烁,你我今生果然无缘。生前,我先为青子伤情,不愿嫁人,后为国仇所阻,不能成亲;而今,又人鬼殊途。即便你能见我,即便你能唤我,你又如何能复活我?即便复活,我父死于你军枪下,我母又溅血军前,这么大的仇恨,我焉能忘又焉敢忘?
“童童……”
如果这世间从无战争;
如果这世间再无门第之分;
如果我没有死……
颜烁,我们的结局一定不会是现在这样。可是,现在,一切都已来不及了。
我转过身,小兰哭着唤我:“**,不要走!**——”
“傻瓜。”我扬起唇角,轻轻笑,“忘了我跟你说过的,人只要活着,就一切都有希望。好好活着。”
“**!**!”
我装作不闻,任由身后,一声声,渐行渐远。
八
有脚步声自远而近。
回眸,白衣人负手,对我淡淡一笑。
“你是谁?”
“大夫。”停一停,补充,“不仅医人,也医鬼。”
我忍不住莞尔,抬袖捂住额头,睨着他道:“那么,我头上的伤,什么时候会好?”
“这要看你想什么时候好。”
“什么意思?”
白衣人的眼眸闪了几下,悠悠道:“你知道的,小兰已有身孕,八个月后她将诞下一名女婴,你如果愿意,可投胎她腹,下一世,与他们再续前缘。”
这个提议的确诱人,然而,我望着十里长街,风烟里,无数影子重重,飘来飘去。这些亦是鬼魂,同我一样死于战乱,只是,我比他们幸运,因为我死后,颜烁在我跳下去的地方修筑了墓碑,让我起码有家可归。而青子的怨恨,和白衣人的承诺,更是让我脱离了坟墓的禁锢,可以自由出来行走,与活人说话。可这些亡魂们,飘渺于天地之间,无处可去,无所依靠,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进入轮回。
“你是大夫?”
“是的。”
“管生亦管死?”
“是的。”
我的声音悠悠,“那么,收不收徒弟?”
他怔了一下,继而明白了我的意思,露出惊讶之色。
远处,天水一线,红霞万里,又是黄昏。残阳落日下,破败的城池虽然萧索,但却崭露出了复苏的迹象。
我的死亡是场悲剧,世界上这样的悲剧并不只我一桩,所以,我希望能为他们做些什么,不让青子和我的悲剧,再次发生。
“收我当徒弟吧。”我对白衣人笑,用一种云淡风轻的神态,“旅程寂寞,何不带我同行?”
他望着我,时间长长。
当黄昏最后一缕阳光也终于敛尽时,他终于开口:“我的名字叫轻尘。”
“师父在上,受徒儿童童一拜。”我跪下去,看见远处,一盏明灯悠然升起,点亮了黑夜。
宛如宿命。
宛如燕城的明日。
亦宛如,轻尘和他的竖琴。
轻尘在玉琴。
七夜谈之三《成碧》(很好的结局)
朱荇在这里,世界上不会有两个朱荇,所以,从一开始,他就知道,我是假的了。可他不说,居然陪我做戏,那些深情的凝视,那些温柔的关怀,那些宠溺的笑容……假的!通通都是假的!而我竟然为那样的假象所蒙蔽,放弃了我的一切!
阿碧……没错,我不叫朱荇,我叫阿碧,贱女阿碧,被母亲遗弃,被收养者觊觎,被人犯拐卖,被主人打骂,被师兄下毒,现在,还在被师父利用……这才是我的人生。我不是那个幸运的盲女阿碧,虽然她也出身风尘,但白玉无暇,虽然她双目失明,但得遇良人。也许,我唯一比她好的地方只在于她已经死了,而我还活着。可是谁又能说,我这样的活着,就一定比死更好?
“我所说的没有,并不是指结束,而是开始。”
“开始?”
“是的,开始。”他的力度转轻,改为揽住我的腰,一字一字道,“一切都没有变,三天后,是我们的大婚之日,而你,是我的妻子。”
我呆住,僵了半天,然后失笑:“你傻了吧?看清楚点,我不是朱荇,我是阿碧,杀手,要杀你的杀手啊。既然游戏已经揭穿,就没有再玩下去的必要了。早点结束,于你于我都有好处。”
“你在害怕。”他轻轻道。
我心中一悸,却板起脸,“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你不想我死,所以在最后一刻阻止了我继续喝那杯毒茶,你对我有情,你不敢承认,也不敢面对,所以企图以死逃避。为什么你们一个两个都是如此?”宫七脸上露出了悲伤之色,指着棺中的朱荇道,“她畏惧强权,不敢与我共同面对,所以选择怯懦的死亡,她从来不曾想过我的感受,不曾想我失去她会有多么痛苦……当我欢欢喜喜的穿着吉服走进洞房时,看见的却是原本要携手一生的妻子倒在床上七窍流血的模样!我做错了什么?为什么要遭受这样的打击?”
我怔住了。
他上前一步,紧抓我手道:“她死了,但你还活着;她胆小懦弱,但你不是她,你不一样!你自信坚强,为什么不肯活下来?不许逃避!我不许你逃避!”
我的眼泪一下子掉了下来,颤抖的摊开双手:“活下去……西君啊,你看看我,且看我这双手,沾满血腥,我还能算是一个人吗?”
“所以,更应该活下去。”他将我的手合拢,包住,柔声道,“你以前做了很多错事,如果你感到后悔,那么今后就用做好事去弥补。你做一件坏事,就用做十件好事去弥补。你才十七岁,错了十七年,以后还有八十三年可以重新来过,为何轻言死亡?”
我哽咽而几不能言:“我、我……我没能杀得了你,夜盟不会放过我的,而江家也不会放过你的,事情走到这一地步,后面已是无数个麻烦,我……”
“所以,你更应该活着,然后走下去,”他说到这里停了一停,将我的手贴上他的胸口,“和我一起。将来的风风雨雨,我们两个人一起面对。别想一个人逃,别想再丢下我。”
“可我……”我终于说出最关键的所在,“我不是朱荇啊……”
他长长的叹了口气,最后扬唇一笑,“我知道。从一开始,我就知道你是谁。”
冰窖中,水晶灯里灯光闪烁,映上他的脸庞,那是玉一般高洁的存在。
为什么像我这样的人能得到这样的救赎呢?根本不配啊,我不配,我不配!
我跌坐于地,捂住脸开始哭。他没再说话,只是在一旁坐下,然后伸出一只胳膊搂住我,将我拉入他怀中,轻轻拍抚。
那一日,我哭了很久很久,将毕生的委屈通通哭出。从此,再不留恋,再不流泪。
七夜谈之四《无衣》(很没很凄婉)
滴水成冰的战场上,一衣之恩,便足以令我铭记千年。
可是谁知,原来我早该遇见你,在我最风光也最悲伤的时候。
——题记
七夜谈之五《有狐》(前世不能在一起,那么来世吧)
越日,山下沈家村有张、王两氏,比邻而居,同时诞一子一女,子取名守,女取名留。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十
“喂!你为什么要抢我的蝴蝶?那只蝴蝶是我抓住的!快还给我,快还给我!”女童伸长了手臂拼命去抢,奈何男童比她高了一个头有余,无论她怎么跳都够不着。
男童哈哈大笑:“就不给就不给,你能拿我怎么着?”
女童跺脚骂道:“你欺负我,我去告诉张婶!”转身刚要跑,不期然地撞到一个人。
那是个宛如冰雪铸就般的白衣少年,看似冷漠,但望着她时,眼中就溢满了温柔:“你喜欢蝴蝶?”
“嗯。那只蝴蝶,明明是我先抓住的啊……”女童好生委屈。
少年伸出一根手指,男童手里的蝴蝶突然就离了手,飞过去停在他的指间。
男童女童全都瞪大了眼睛。
少年将蝴蝶递给女童:“给你。”
女童又惊又喜,雀跃道:“啊!谢谢!”
男童不满,叫道:“喂,你是谁?为什么要帮她?”
“我是谁?”少年眸光流转,有着世间最美的一双眼睛,然后握住女童的手,直起身来,“我是她的守护者。”
“哈?”男童傻眼。
女童抬头道:“大哥哥,什么是守护者?”
“守护者就是……会一直陪着你,保护你,帮你实现任何愿望,让你永远开开心心的意思。”
“哇,那不是和菩萨一样厉害?”
“是啊。你愿意吗?”
“当然愿意啦!我正想找个帮手,帮我好好教训那个臭小守呢!”
男童瞪眼:“什么?我是臭小守,你还是丑小留呢!”
女童立刻转向少年求助:“大哥哥……”
少年手指一指,男童的帽子就被风吹走了,吓得他连忙跑过去追:“啊,帽子帽子!等等,等一等,那可是娘刚织好的帽子啊……等一等……”
女童扑哧一声笑出来。
少年温柔的望着她:“开心嘛?”
“嗯!”停一停,补充,“大哥哥,你真好。”
少年静静的望着她,最后一笑。
虞姬,你的前世充满不幸。但是,我保证,你的这一世,会过的比世间任何一个女子都要开心得意。
你终会幸福。
与庄唯一起幸福。
“虞姬,对不起!我替我娘跟你说对不起,你不要消失,不要消失,我以后都听你的话,永远伺候你,让你高兴,让你笑,让你过的比任何人都要好……”
阳光照在少年身上,地面上拖出长长的影子,有尾巴轻轻的摇。
那是,最终所谓的幸福。
七夜谈之六《仙劫》(这里才开始所有故事的总结,上述故事都有出现,还是不错的结局)
五
我是不是天下最笨的妖精我不知道。
但我肯定一件事——我肯定是天下最倒霉的妖精。
因为,我的天劫,不是什么五雷轰顶,而是,遇到这样一个恐怖下贱无耻阴毒的人类啊啊啊啊啊啊……
七夜谈之七《千年》
一
我是一株修炼千年的桃树。
总而言之,又一个千年过去后,这一世,我还是变成了一个女孩子,因为考虑到我的爱情实在是太伟大也太震撼了,所以我把它写了出来,决定和大家分享,顺便让大家也感动感动。
虽然这一世我还没遇见钟于,但我肯定我最终还是会跟他在一起的。
对了,忘了说——这一世,我的名字叫十四阙。
谢谢收看七夜谈系列,拜拜。
近年来,“渣男”一词被频繁提起,提起渣男,咬牙切齿者不在少数。但是文人大家中的渣男操作,更是让我们叹为观止。民国时期以37岁高龄嫁人的毛彦文就是深受渣男伤害饱受情伤的一位典型代表。
毛彦文一生颇具有传奇色彩,她年少读书后又出国留学攻读硕士学位,成为当时少有的高级知识分子,回国后留在大学任教。后半生投入慈幼事业,为中国的慈善事业和文化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但是就是这样一位知书达理的杰出女性,却先后被两任渣男伤害,感情之路一波三折,最终却在一个年近古稀的、大他33岁的老人身上找到了归宿,一辈子只过了3年幸福的婚姻生活,令人唏嘘。
1898年,在浙江一位乡绅之家,诞生了家里的第二位孩子,是一个漂亮可爱的女娃娃。家里面的男主人,是一名成功的商人,女主人是一位大家闺秀,容貌秀美,温柔聪慧,二人为女孩取名毛彦文。受父母基因影响,毛彦文从小就冰雪聪明,长相可爱,很惹人喜爱。生意场上有一个合作伙伴叫方耀堂,有一次来毛家拜访时,他见到了只有几岁的毛彦文,觉得这孩子聪明伶俐娇俏可人,于是就为自己的长子向毛华东提亲,毛彦文的父亲毛华东觉得彼此两家知根知底,好友的长子也是一表人才,于是欣然答应。
殊不知,就是这样一桩婚事成为毛彦文一生的情感波折的开端。
后排穿白衣的为毛彦文
随着年龄的增长,家境殷实颇受父母宠爱的毛彦文,开始在毛氏宗祠的创办的“西河女校”学习,因为成绩优异,被保送到杭州女师讲习科学习,在那里毛彦文接受到新式教育,渐渐对父亲包办的婚姻产生了不满。
而且随着毛彦文对新知识新思想的追求,毛彦文与她青梅竹马的表哥朱君毅渐生情愫,朱君毅年长她四岁,从小对这个小表妹爱护备至,毛彦文也对这个在清华学堂求学的表哥十分喜爱,认为他是世上最有学问、最可靠的人,是一个值得托付终身的翩翩君子。但正是这位初恋朱君毅表哥影响了毛彦文的一生,从学业到婚姻,乃至一生的情感走向,带给毛彦文的是刻骨铭心的伤害和打击。
在方家催婚之后,朱君毅怂恿毛彦文逃婚,劝说她要勇敢追求自己的真爱,为二人的爱情做出一个决断。十几岁的毛彦文自以为终身有托,毅然决然的逃了婚。此事在当地引起了轩然大波,街坊四邻闲言碎语纷至沓来,还有好事者竟然写成了小说《毛女逃婚记》,将毛彦文的名誉贞洁推向风口浪尖,成为众人茶余饭后的笑料,让毛彦文的父母大失颜面,不堪其扰。
前排坐着的是毛彦文
而方家也争吵不休,誓要讨回一个说法。而此时教唆毛彦文逃婚的朱君毅早已被这阵仗吓得逃回了北京,没有给毛彦文留下只言片语。本想与初恋站在一起据理力争勇敢反抗包办婚姻的毛彦文彻底傻眼,只能在众人异样的眼光中默默垂泪。无奈之下,毛彦文的父亲毛华东只得上门赔罪,解除与方家的婚约,让毛彦文与朱君毅订了婚。
本以为事情发展到如此就是皆大欢喜,有情人终成眷属,但是朱君毅却是彻底的暴露了他的渣男本质。两人在江山举行完订婚仪式后的第二年,朱君毅赴美留学,毛彦文则去了表哥为她选定的一所教会学校湖郡女校上中学,想要多学一些英文让两人之间有更多的话题。于是两人开始了长达六年的越洋通信,约定两星期一封信,一开始朱君毅尚能遵守诺言,最后两年朱的信常常一个月一封,甚至两个月一封。
而毛的信则不止两星期一封,几年来的思念已经让她的心意如被风吹起的帆一样,整颗心满满胀胀,每封信的字字句句都在表达着自己对朱君毅的思念。希望爱人能早日回来完婚,过上相夫教子的幸福生活。
1922年,朱君毅回国受聘到南京东南大学任教,毛彦文也于秋天转学到南京金陵女子大学。二人距离拉近了,心却远了。不久朱君毅就提出了退婚,他在退婚信中列出了三条理由:没有真正的爱情;近亲不能结婚;性情不合。而真实的原因则是他爱上了一个女中学生。毛彦文对他来说已经老了,而且接受了新式教育的毛彦文思想独立,有自己的见解,让他感到难以掌控。
收到退婚书的毛彦文觉得天都塌了,从幼年到青年二十多年间,表哥朱君毅一直都是毛彦文所有的情感寄托,为他逃婚,为他读大学,为他学习英文,从未想到会有这样的结局。毛彦文与朱君毅的婚变在当时闹得沸沸扬扬,惊动了不少名流,陶行知、朱经农都曾出面调解,但是情已逝泪难收,后来在张伯苓等人的见证下二人最终签署解除婚约协议,直至朱君毅离世,二人再没有见过面。
遭受了感情重创的毛彦文从此对风花雪月失去了兴趣,虽然身边不乏追求者,但都被她委婉拒绝。在众多追求者之中,有一人最有名,也最高调,这个人就是大学者吴宓。吴宓是朱君毅的同窗好友。当时毛朱二人正值热恋时期,吴宓有一次偶然看到毛彦文给朱君毅写的信,言辞有理,行文之间颇有文采,因此心生好感,但是已经心有所属,自己也已成婚,于是将心意按下不提。
吴宓和妻子儿子的合照
但是后期毛朱二人情感破裂,解除婚约,吴宓不顾已有妻儿又起了想要追求毛彦文的心思,并且大张旗鼓的写情诗求爱,这一行为让当时教育界广为震惊,毛彦文也很反感,不仅如此,吴宓还多次以各种理由接近毛彦文,这一行为大大伤了妻子陈心一的心。要知道陈心一和毛彦文也算闺中密友,放到现在也算是“老公婚内出轨闺蜜”。最后她忍无可忍,二人协议离婚。
而此时知晓吴宓离婚的毛彦文面对吴宓的苦缠心有所动,答应可以先从朋友试一试。可笑的是,吴宓此时竟又犹豫不决,更为过分的是他转头又向别的女人示爱,毛彦文大怒,出国留学,从此再未有所回应。
1931年,毛彦文从美国密西根大学留学归国,执教于上海的两所大学。彼时毛彦文已三十三岁,却仍单身,这样一位有才有貌有能力的现代女性引起了名流熊希龄的关注,熊希龄是前国务总理,慈善家、实业家,地位显赫。当时他的夫人已经去世,事业方面逐渐力不从心,希望有一个贤内助能帮扶自己,相互扶持。
而经历过负心汉和花心男带给她的两次情伤之后,毛彦文对男女之情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她认为:“长我几乎一倍的长者,将永不变心,也不会考虑年龄问题。况且熊氏慈祥体贴,托以终身,不致有中途离(指妇女被遗弃)的危险。”
于是在委托多人提亲和熊希龄自己情真意切的求婚之后,毛彦文也逐渐被打动,觉得二人在事业和追求方面目标一致,有不少话题,于是1935年2月9日二人在上海西藏路慕尔堂举行了婚礼,两人年龄虽然差距33岁,但婚后两人相亲相爱,毛彦文辞去教职,专心辅助熊希龄经营香山慈幼院。
从熊氏婚后写的许多诗词可以看出,熊对毛彦文十分宠爱。但是可能天妒红颜,这段美满的婚姻仅仅维持了三年,熊希龄就骤然离世,留给毛彦文的只有曾经夫唱妇随共同投身慈善事业的美好回忆。
1999年10月,半生飘零投身于慈幼事业的毛彦文在台北逝世,也没有留下自己的儿女。也许毛彦文的英文名字“海伦”就注定了她的一生感情经历饱受波折。海伦因为自身美貌而引得两城十年纷争,而毛彦文这一生因为追求心中所爱与青梅竹马逃婚而被耻笑,又因为渣男的变心而痛苦半生,最后因向往平淡幸福的生活而栖息在护她敬她的熊希龄身边,虽然没有一起走到生命的尽头,但是曾经相守过也算是求仁得仁了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