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长征> 圈出划横线句子中的一对反义词,说说它们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我是五年级的,帮帮忙!谢~

<七律·长征> 圈出划横线句子中的一对反义词,说说它们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我是五年级的,帮帮忙!谢~,第1张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首联开门见山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这是全篇的中心思想,也是全诗的艺术基调。它是全诗精神的开端,也是全诗意境的结穴。“不怕”二字是全诗的诗眼,“只等闲”强化、重申了“不怕”;“远征难”包举了这一段非凡的历史过程,“万水千山”则概写了“难”的内外蕴涵。这一联如高山坠石,滚滚而下,牵动着全篇,也笼罩着全诗。“只等闲”举重若轻,显示了诗人视自然之敌若梯米,玩社会之敌于股掌的统帅风度。“只”加强了坚定的语气,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它对红军蔑视困难的革命精神作了突出和强调,表现了红军在刀剑丛中从容不迫,应付自如,无往不胜的铁军风貌。首联是全诗的总领,以下三联则紧扣首联展开。 从首联开始,全诗就展开了两条思维线,构造了两个时空域,一个是客观的、现实的:“远征难”,有“万水千山”之多之险;一个是主观的、心理的:“不怕”“只等闲”。这样就构成了强烈的对比反衬,熔铸了全诗浩大的物理空间和壮阔的心理空间,奠定了全诗雄浑博大的基调。

颔联、颈联

颔联、颈联四句分别从山和水两方面写红军对困难的战胜,它是承上文“千山”和“万水”而来。诗人按照红军长征的路线,选取了四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地理名称,它们都是著名的天险,高度地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的“万水千山”。在毛泽东诗词中,有很多直书地理名称,且大多是用来表示行军的路线。例如『清平乐蒋桂战争』“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蝶恋花从汀洲向长沙』有“百万工农齐努力,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等等。这些都是工农红军军事活动的真实记录。那么,由此可看出毛泽东诗词是怎样与中国革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与其他诗词相比,以地名入诗的作法在该篇更为集中,所显示的空间距离也更大。尤为不同的是:上面所例举的四句词,要强调的是红军行军速度迅猛,气势不可阻挡,红军在画面中具有强烈的动感;而在该词中诗人则是围绕“红军不怕远征难”这个中心思想展开,强调红军对困难的蔑视,是红军指战员内心世界的呈现,所以描写红军是隐态的,借山水来反衬红军的壮举。“腾”、“走”两个动词使山化静为动,是红军精神的外显。一般说来,以地名入诗很难,地名多了很容易出现败笔。但毛泽东却运用得很成功,这不仅是他具备挫万物于笔端的诗才,更具备吐磅礴于寸心的诗情,同时也反映出毛泽东对祖国语言文字锤炼的功底。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一联是写山,也是写红军对山的征服。五岭、乌蒙本是客观的存在物,但当它进入诗人的视野,也就成了审美的对象。所以它不再是单纯的山,而是被感情化了的对象。“逶迤”、“磅礴”极言山之高大绵亘,这是红军也是诗人心中的山,极大和极小正是诗人对山的感知,这里重在小而不在大,愈大则愈显红军长征之难;愈则愈县红军之不怕。重在小也就突出了红军对困难的蔑视。通过两组极大于极小的对立关系,诗人充分地表现了红军的顽强豪迈的英雄气概。从艺术手法上说,这是夸张和对比。写山是明线,写红军是暗线,动静结合,明暗结合,反衬对比,十分巧妙。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一联是写水,也是写红军对水的征服。红军渡过金沙江和大渡河在长征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金沙江宽阔而湍急,蒋介石梦想利用这一天险围歼红军于川、滇、黔边境。1935年5月红军巧渡金沙江。如果说巧渡金沙江是红军战略战术最富有智慧、最成功的一次战斗,那么强渡大渡河则是红军表现最勇敢、最顽强的一次战斗。大渡河的险恶也不亚于金沙江,且有敌人的重兵把守,狡猾的敌人还拆掉河上泸定桥的木板,只留下十三根铁索。但是英勇的红军硬是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闯过了大渡河,粉碎了蒋介石企图使红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的阴谋。所以这两句所写的战斗都是具有典型意义的。“五岭”“乌蒙”两句通过红军的主观感受直接表现了红军的英雄气概,这两句则是通过写景来记事,通过记事来表现红军的英雄事迹。 颈联中的“暖”和“寒”这一对反义词,是诗人精心设计的两个感情穴位。“暖”字温馨喜悦,表现的是战胜困难的激动;“寒”字冷峻严酷,传递的是九死一生后的回味。两个形容词是精神的巨变,又是感情的裂变,含不尽之意于其中,显无穷之趣于其外,摇曳多姿,起伏跌宕,张驰有致。

末联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是对首联的回应。开端言“不怕”,结尾压“更喜”,强化了主题,升华了诗旨。“更喜”承上文而来,也是对上文的感情收束。红军过五岭、越乌蒙、渡金沙、抢大渡,从敌人的重围中杀出一条血路,自然令人欣喜。而现在,红军又翻岷山,进陕北,胜利大会师已为时不远,战略大转移的目的已基本实现,与前面的种种喜悦相比,它自然更胜一筹。“尽开颜”写三军的欢笑,这是最后胜利即将到来的欢笑,以此作结,遂使全诗的乐观主义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兀现。

不知道这些能不能帮到你

鲁迅的父亲思想开明,然而官场失意,性格逐渐变得伤感忧郁。对于鲁迅的教育,他十分重视,从不懈怠,(从鲁迅朝花夕拾中的文章可以了解到),并且十分严厉。鲁迅曾回忆到:童年因为父亲失去了很多乐趣,但仍感激家父的严。

当我们深入到《春》的艺术境界中时,我们会为那美丽的春光所陶醉,会为那洋溢的诗情所感染,会为那盎然的生机所激励。春,会在我们的心灵中幻化出一派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景象。

《春》所描绘的景物充盈着跃动的活力与生命的灵气。“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当人在观照外物的时候,他的情感就会投射到外物中去,使外物也好像有了人的感情。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将这种现象称之为“宇宙的人情化”,他说:“移情的现象可以称之为‘宇宙的人情化’,因为有移情作用,然后本来只有物理的东西可具人情,本来无生气的东西可有生气。”你看,在朱自清先生的笔下,春天的“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太阳的脸也红起来了;“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作者用心灵去感受春天的景物,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其中,通过比喻、拟人等艺术手法,使景物变得鲜活生动,形象逼真。朱自清先生曾经说过:“‘逼真’等于俗语所说的‘活脱’或‘活像’,不但像是真的,而且活像是真的。”可以说,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达到了这样的艺术境界。

《春》描写细腻,富于情致。盼春,是文章的开端。作者写道:“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连用两个“盼望着”,可见期待春天来临的心情是多么殷切。东风来了,报告了春天的消息,你听,那春天的脚步声近了。短短的十几个字,就将作者殷切而又喜悦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作者细致地观察了初春的山、水和太阳。“山朗润起来了”,写积雪消融、春光明媚、嫩草新绿,显得格外清爽和滋润。“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将太阳拟人化,既表现了春天太阳的温暖,抓住了春阳的特征,更表现了春天太阳的内在神韵。写初春的山、水和太阳,是从大处落笔,勾勒出一个总的轮廓,为下文细致的描绘张本。在下面的文字中,作者就从春草、春花、春风、春雨、春天里的人们等几个方面来描绘春天的景象。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钻”字用得何等传神;“嫩嫩的,绿绿的”,“草软绵绵的”,又是何等简洁而富有质感地写出了初春草的特点。

春天里的花更美。那花儿开得多么热烈:“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那花儿的色彩多么美丽:“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那花儿的味道多么怡人:“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还有野花呢,“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古木阴中系短蓬,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当春天的阳光照临大地,杨柳吐出了新绿,微风轻拂,吹到人们的脸上,是那样温暖柔和,已经感觉不到一丝的寒意了。作者以“吹面不寒杨柳风”引起对春风的描写,接着撷取了一个生活化的令人倍感亲切的比喻“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写尽了春风的气韵神情。然后,作者又以极细腻的笔触,写春风的味道:“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最后是写春风中的乐音——鸟儿的宛转的曲子和牛背上牧童的短笛。“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作者通过细腻的感受,运用生动的笔墨,将难以状写的春风写得神韵透彻。

作者写春雨,先写春雨的特点:“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然后写雨中的景致,描绘出一幅宁静优美的水墨春雨图。

春景如此,春天里的人们是怎样的呢春天来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写出“蛰伏”了一冬的人们迎来风和日暖的喜悦。人们充满了希望,因为“‘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的最后,作者用三个比喻总写春天。春天是新的,春天有旺盛的生命力:“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是美的,是活泼生动的:“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是健壮有力的:“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从刚落地的娃娃,到小姑娘,到青年,文章描写的顺序也耐人寻味,写出了不同时段的不同景象。

《春》的结构严谨精美,作者先总写春天,继而又分几个方面细描细绘,最后又总写,以收束全文,画龙点睛。文章以“脚步近了”始,以“领着我们上前去”终,起于拟人,结于拟人,其构思布局、修辞润色,颇具匠心。至于语言的秀雅清新、朴实隽永,则更能令人感受到那“味道极正而且醇厚”的情致。

赏析2 春的赞歌 读朱自清的散文《春》 (吴周文)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朱自清以他的新诗踏上了文学道路,后又努力从事散文创作,为建立崭新的白话散文作出过很大贡献,成为现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的散文作家。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引》中说过:“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要算他。”

《春》,就是这样满贮诗意的一个名篇。

这篇散文以诗的笔调,描绘了花卉争荣、生机勃勃的春天的图画,赞美、抒唱春的创造力和带给人们以无限希望,从而激励人们在大好春光里辛勤劳作、奋然向前。这篇作品可以说是一首抒情诗,一幅风景画,是一曲春的赞歌。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这个起笔,抒写了盼春的热切心情,为全文定下了活泼、轻快的抒情旋律和诗的氛围。接着,作者抓住春天的主要特征,粗略地勾勒了春天的轮廓画:“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由于抓住春天的特征来点染,给这幅轮廓画抹上了一种迷离的色彩,创造了一个动人的意境,引起读者对春的热烈向往:春天,该是怎样的美妙啊!

然后,作者从容不迫地“推”出五幅“特写”,细致描写春天的动人景象。先写草,“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突出草的“嫩绿”,描写春天绿草如茵的情景。次写花,“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突出花的“争相斗妍”,画出春天百花盛开的繁荣景象。第三幅画写春风,着力刻画春风的“温馨”“鸣唱”,描绘出春风送暖的胜境。第四幅画面写春雨,渲染春雨“轻柔”“湿润”,画出夜雨和郊外的美丽画面。最后,画出了一幅迎春图: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这里笔墨不多,但写出“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迎春的一片欢乐景象。人们像赶趟儿似的都出来了,舒活筋骨,抖擞精神,在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几幅风景画交相辉映的绮丽春色中,“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充满了无限的活力和希望。如果说前四幅画是侧重写自然界的“春”(其中也有穿插写人的活动的),那么第五幅画是集中笔墨写人勤春早的“春”。

最后,作者禁不住对春天引吭高歌了: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这个结尾奇崛,颇俏。作者在完美地制作了春天的画卷之后,纵情地对春天予以赞美,进一步揭示春天有不可遏制的创造力和无限美好的希望。三个形象化的比喻,渐次排比,气势迭起,戛然有力地归结全文。

《春》在艺术表现上具有鲜明的特色。

一是诗情与画意的结合,和谐地创造情景交融的境界。作者对春天深沉赞美的感情,不是直抒胸臆地“直说”,而是通过含情的画笔,描绘春天的各种风景画来抒写的,赋予各种景物以鲜明的感情色彩。如对花的描写,既绘形绘色地描绘了各种果树的花,又这样描绘盛开的野花:“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作者赏花的欣喜之情,倾注在字里行间,一切“景语”都是“情语”。由于感情的倾注,这些小野花儿都仿佛变成了富于感情的活灵灵的小动物了,内在的诗情与外在的景物和谐地交融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画面的境界也因之抹上了一层浓郁的抒情色调。

二是结构严密,层次井然中见跌宕变化。作品根据揭示主题和抒情的需要,一共制作了五幅画面。画面之间连接自然、紧凑,并以前四幅画面作为第五幅画面的铺垫、烘托,从而开拓意境,揭示题旨。在揭题后,最后奇峰突起。文章层次清楚,脉络分明,而又有变化。

三是语言朴实、隽永。朱自清善于提炼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口语。他的散文语言具有清新朴实的特点。如写草“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如写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这些短句浅语都是从口语中来。从达意说,平易好懂,从修辞说,经过作者的艺术加工之后,节奏明快,不平淡,有浓厚的抒情味。作者还善于运用奇妙的比喻,增强语言的情味。如写春风拂面,说“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如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等,这些比喻新颖、贴切,不落俗套,富有表现力,蕴藉深厚,句外有意,朴实清新中有隽永的意味。

《春》,没有作者创作初期诗文的那种淡淡的哀怨的色调,而是鲜明地表现出格调的新鲜和情绪的欢快,是一篇有风格演变痕迹的散文。本文大致写于1928年到1937年期间。这个时期,正是作者彷徨苦闷而埋头于古典文学研究的阶段,因此,对于春天只能作田园牧歌式的抒唱,不可能在作品中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精神。至于在中国***领导下广大人民群众心灵深处的“春天””,当时作者也就无从揭示与歌唱了。朱自清(1898.11.22—1948.8.12)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幼年在私塾读书,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1912年入高等小学,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2月写的《睡罢,小小的人》是他的新诗处女作。他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参加者,受五四浪潮的影响走上文学道路。

1 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一带教中学,积极参加新文学运动。1922年和俞平伯等人创办《诗》月刊,是新诗诞生时期最早的诗刊。他是早期文学研究会会员。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这时还写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优美散文。

1925年8月到清华大学任教,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创作则以散文为主。1927年写的《背影》、《荷塘月色》都是烩炙人口的名篇。1931年留学英国,漫游欧洲,回国后写成《欧游杂记》。1932年9月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随校南迁至昆明,任西南联大教授,讲授《宋诗》、《文辞研究》等课程。这一时期曾写过散文《语义影》。1946年由昆明返回北京,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

北京解放前夕,患胃病辞世。

  今夜微风轻送,把我的心吹皱。神马妖风这样厉害。不不,那是情感的和风,只有深深地陶醉在情感世界的人才能体会得到。曾几何时,另一阵风,一阵“质量万里行”的飓风刮遍大江南北,一曲曲质量之歌被唱响。“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你能分辨这变幻莫测的世界”求完美,求质量,究竟哪个是真,哪个是假?!“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纷扰、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商品质量,生活质量,生命质量……情感的质量该如何来认识呢?情感是一种意念,是人们意识活动的产物,是一个看不见的无形的“产品”,是一项不是工程的“工程”。情感这种“产品”的优劣程度即情感质量该如何来评判呢?

 先来谈谈与之相关的另类方面的质量。生活质量,含有高度的物质成分,只有经济上去了,衣食住行文化旅游就医等才谈得上高水平高质量,生活质量相应地才说得上高。生命质量侧重于人生价值的实现,看其对社会做出贡献的大小。光有生活质量,缺少事业,是谈不上生命质量的。生命质量最高的人,当数各类大“家”,科学家、发明家、思想家、作家、政治家、工程师、艺术家、企业家等等,正是这各种各类的“家”们引领着人类向前进。他们才是人类的宝贝,人类的精英,各民族真正的脊梁。在经济大潮面前,作为生产的组织者管理者,生活质量、生命质量都高且生活中光环四射的当数企业家,他们是国家主要的纳税人,是国家的财神,看上去深受人们的敬仰、追捧,他们的情感质量用不着多说。

 设想一下吧。假如真有一个“装在套子里的人”(俄罗斯小说),老是把自己的思想行为时时刻刻蒙蔽在自己设置的套子里,涉人处事诚惶诚恐,战战兢兢,畏畏缩缩,与人隔膜,即便他生活在喧闹繁华的都市,结果也是与世隔绝,即便衣食不愁,这样的生活质量高还是不高呢,勿容置疑,肯定不高的。缺乏什么呢,情感质量。看来,情感质量是物质条件所不能取代的,情感质量是构成高水平的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元素。如果,人与人之间充满猜疑互相不信任普遍地缺乏诚信,甚至人们的真诚热情友善往往被居心叵测者利用,世道奸险,处处狡狯欺诈,在这样的氛围下,大众化的情感质量必定是很低的。为了寻求自我保护,人们不得不收束自己的情感,表现为待人接物麻木不仁,极度冷漠。扶持病人遭受不白之冤,善良者老是吃亏受害,好人举步维艰,谁还敢来倡善举呢。再如“皇帝的新装”里面的懂事的大人,情感被压抑,不敢说真话,天真无邪般的纯洁可能被利用被打击,人与人之间疑虑戒惧处处是陷阱,身处这样的氛围情感质量又怎么能高,生活又怎么能充满阳光。相反,生活很不完美,日子过得挺沉重。因而幸福感不强,幸福指数上不去。

 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那是一种悠然恬淡清雅,对红尘的看破,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与上文的假设自是大大的不同。然而他为什么会这样呢。他的情感世界与他先前的生活圈子格格不入吗?红楼梦中的妙玉为啥要出家?是因为她的情感质量不高吗?情感质量与个人情感的多少有啥关联,究竟情多好还是情少好呢?多情者,对感情十分重视,把自己的感情质量看得特别重要,把感情占据生活份额的比例看得很大。感情丰富易动情,“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善感多愁,易为外界所“感染”。处理事情,往往以“情”为中心,过分重视情感的亲疏远近,过分主观,失之偏颇。情少者,待人接物显得冷漠,处理事件冷静,稳重,平心静气,较客观,但是看似不近人情。法海和尚,一味地依据理法办事,惹人生厌,真个是“水漫金山怪罗汉”!那不是性情中人干的事。

 情之多少,若依据性别而论,普遍地,大概女性的情感较为丰富,对情感更加重视,感情的重量在生活中占据了更大的比例。牛郎穷愁潦倒得那样恼火,织女仍然要下嫁。多么了不得的爱情,那是珍视感情啊。女人更加看重情感质量,而情感往往很不如意,所以女人的悲剧往往产生于对情感质量的过分追求,多情总为无情苦。情感质量是幸福的源泉之一。幸福是一个主观的话题,那是一种体念,一种感觉。你觉得幸福就幸福,觉得不幸福就不幸福。织女过的穷日子,又遭受王母的无端迫害,然有了爱情的滋润,她仍然觉得很幸福。“女人是感情的动物”,对于幸福的回答,多数可能倾向于自身对情感质量的体念。其幸福感,除物质条件外,很大程度取决于其情感的被尊重程度,其人格被尊重的程度。所以,我想,女子的最需要,当是“尊重”二字。女人心思细腻,对感情的洞察力很敏锐,期望自己的感情更受重视。考虑问题,容易站在感情的立场,因而容易被情字冲昏头脑,为情所蒙蔽。为人母亲者,易对子女过分慈爱近乎溺爱,对子女的错误包庇迁就纵容。正所谓慈母出败子。恋爱中的女子,因为掉进了爱河,一个不小心就极可能变成蠢婆。相反,男性考虑问题则更冷静,更理性,更全方位。

 有情胜于无情,究竟情多好还是情少好,若是着眼于自己情感质量的提高,情则需要理性的驾驭,要用理智和坚强去约束。若任由那感情的潮水信马由缰,闸门一开一发而不可收,感情放纵,那么,感情的天空就很可能会泛滥,变成滥情。“蓝色的多瑙河”变成了滔滔的尼罗河,失去的是迷人的蓝色,得到的是讨厌的苦涩。滥情就像烂市。这种感情就不可贵了。物以稀为贵,因多而便宜。滥情是对自己感情的践踏,自己作践自己,所以无情固然不好,情太多亦不好。苦恼了别人也苦恼了自己。治疗之法是解铃还需系铃人,靠自己去收敛去约束。把握好情的分寸,理智地对待别人的感情,理性地释放自己的感情。冷静而不冷漠。但是如果把感情当做资本进行投资,那是很冷静的了,然而容易掉进别人设下的陷阱。央视法制讲堂栏目主持人曾经说过这么三句话,“不要把婚姻当做福利饭票”“不要把婚姻当做达成希望的快餐捷径”“千万不要把人生带上过多地功利色彩”堪为警世恒言。“温存未必就是体贴”,那有可能就是陷阱。

 情感质量的高低是有条件的。自身经济条件、容貌、事业、修养等是自身的条件。社会的大环境大气候是外在条件,每个人在社会这个大环境大气候背景下面生活,如果生活中到处充满了欺骗,个人的情感受欺骗的机会将大大增多。健康部分地取决于心情,情感质量只能是部分地取决于自身,更多地是取决于自身感情的对象,取决于生活的时代氛围。

表达了作者珍惜时间的思想感情

谈起朱自清的《匆匆》,不由使人想起高尔基咏物言志的名篇《时钟》。尽管格调各异,但两位作家不谋而合,抓住人们日常习见而又易于忽略的物象,或寄情述怀,或生发议论,感叹韶华易逝,人生短促,亟需珍惜时间,爱惜生命,有所作为。

《匆匆》写于1922年3月,时当五四运动落潮之际。朱自清面对令人失望的现实,心情苦闷,念旧、低徊、惋惜和惆怅之情不能自己。但朱自清毕竟是一个狷介自守、认真处世、勤奋踏实的人,虽感伤而并不颓唐,虽彷徨而并不消沉。他在1922年11月7日致俞平伯的信中曾披露了自己矛盾的思绪:“极感到诱惑底力量,颓废底滋味,与现代的懊恼”,“深感时日匆匆到底可惜”,决心“丢去玄言,专崇实际”,实行“刹那主义”。俞平伯曾评论朱自清的“这种意想,是把颓废主义与实际主义合拢来,形成一种有积极意味的刹那主义”,这种刹那观“在行为上却始终是积极的,肯定的,呐喊着的,挣扎着的”(《读〈毁灭〉》)。了解朱自清写作《匆匆》时的心态,有助于把握作者对光明流驶而触发的独特审美感受。

时间,它既看不见,又摸不着,但却又实实在在地在人们身边无情而匆匆地流逝。朱自清以他丰富的想象力,形象地捕捉住时光逝去的踪迹。文章起首,作者描绘了燕子去了来,杨柳枯了青,桃花谢了开的画面,以自然物的荣枯现象、时序的变迁作渲染,暗示时光流逝的痕迹。作者由此想起自己二十四年共八千多个日子像“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无影无踪,“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作者再进一步,具体而微地刻绘了在日常生活中吃饭、洗手,上床乃至叹息的瞬间,时间就此“逃去如飞”,自己过去的日子犹如“被微风吹散了”的“轻烟”,“被初阳蒸融了”的“薄雾”那样消逝。作者深感既然“来到这世界”,就不能“白白走这一遭”,层次井然地揭示了题旨。朱自清珍惜寸阴的思想无疑与古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诗句,和“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箴言的精义暗合,但因朱自清“于人们忽略的地方,加倍地描写,使你于平常身历之境,也会有惊异之感”(《“山野掇拾”》),这一写法就使空灵而抽象的时间概念化为具体的物象,给人以真切的质感和强烈的流动感,仿佛成为人们朝夕与共的伴侣,鲜活灵动地呈现于读者面前。

引人注意的是,在时间的悄然流动中,在仅只六百余字的短小篇幅内,朱自清运用多种修辞方式,委曲尽致地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让读者清晰地把握住他的意念流动的脉络。文章开头,作者以三个排比句来描写春景,把燕子再来,杨柳再青,桃花再开,跟与之相反的“日子一去不复返”相映衬,使人想起时光的流逝,引动思绪,点出题眼,以抒情性的设问句式,提出时间是被人“偷了”,还是“自己逃走了”的问题,深感时不我待。然后,在第二、三段,紧接着前面的设问,引出另外的问题,作者把自己过去生命时间的流喻作一滴水,把大自然“时间的流”比作大海,以渺小和浩瀚两相对比,抒发了伤时而又惜时的感喟。在时光来去匆匆中间,以拟人化手法,赋予时光的象征太阳以生命,说太阳在自己身旁悄声地挪移,伶俐地跨过,轻盈地飞去,作用为此而感到茫然和惶恐。他借饶有情味的太阳之匆匆出没,寄托奔涌的情思,深化题旨。最后在第四段内,作者全用设问句来追寻自己过去生命”游丝样的痕迹”,显示了对生命价值的严肃思考和对生活执著的追求,并以“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作结,与开头反复和呼应,表现了难以平静的心情。作者一方面发挥奇妙的想象力,另一方面充分运用多种修辞方法,特别是用贯穿全篇的十一个设问或反问句,作为情绪发展的线索,借有限的物象,展示无限的思绪,并借助于精巧的构思,把“磅礴郁积,在心里盘旋回荡”已久的感情加以极尽“层层叠叠、曲折顿挫之致”(《短诗与长诗》)的表达,叩人心扉,耐人吟味。

朱自清凭籍对客观事物的精微观察和体验,以流动的传神的笔触,通过融情入景的写法,显示了绘画的美和诗意的美。譬如,他笔下的太阳,已非通常的自然景物,而是作者创造的一种艺术形象,是作者将主观感情和客观外物融合而成的主客观统一体,形神兼备,情韵独特。语言具有节奏感和旋律感,在朴素平淡中散发出浓郁的抒情气息,达到富于诗情画意的美学境界。全文以格调、词藻、情意和风神的美,深深吸引着不同时代的读者。

朱自清以“匆匆”为题来抒写时间是难得而易失的感受,这题目本身既蕴含有浓冽的情味,又潜隐着生活的理趣。他是大学哲学系毕业生,往往情不自禁地以哲人的眼光观察和思索社会人生问题,在不少散文中以诗人一般的抒情笔调描写日常生活,蕴理于情,使作品带有哲理意味,意蕴趋于深厚。在本篇中,作者对时间问题的思考,围绕着人生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进行探索,在其间流露的寂寥惆怅而又激情难抑、苦恼彷徨而又切实追求的矛盾心情,固然代表了“五四”时期追求进步,一时又找不到出路的青年知识分子较为普遍的心理状态,反映了时代情绪,但他那种珍惜寸阴、热爱生活、励志向上的人生态度,更给广大读者以启迪,由此引发联想,在生活和工作中只有捕捉住现在,才能把握住未来。由于朱自清努力追求生活的真趣,萌生了新异的感受,作品就会富于理趣,警世醒人。

《匆匆》的格调委婉、流畅、轻灵、悠远。全文篇幅短小,结构较为单纯,句式大多简短,燕子、杨柳、轻烟、微风、薄雾、初阳、蒸融、游丝等词语飘忽灵动,意境清隽淡远,通篇显得和谐匀称,融洽得体,而这一切又是与作者为寻觅时光流逝的踪迹,以表现思想情绪的微妙流动相一致。 回答者: 冷大虫 | 四级 | 2007-4-13 20:39

《匆匆》一文是朱自清先生早期的作品。文章以哀婉的笔调抒写了一个旧时代文人处于一个动乱的年代里,面对“逃走如飞”的匆匆时光而产生的那种无奈与怅惘。

文章用语讲究:一是巧用修辞,将空灵而又抽象的时间化为可视可感的物象。二是句式的整散结合,加上口语叠词的运用,读来很有音乐的节奏美,典雅至致。 回答者: dingwenting8 | 六级 | 2007-4-13 20:40

对父亲的爱 回答者: UnderHell | 二级 | 2007-4-13 20:41

让我们珍惜现在的大好时光! 回答者: zhzhyuan96 | 一级 | 2007-4-13 20:44

表达了作者恨时光太短,不能重新来过,表达了作者在时光面前的困惑、难过,无奈与最后在时光不复返中的觉醒。 回答者: 634489363 | 一级 | 2007-4-13 20:44

吾辈更应惜秒阴——《匆匆》试析

刘心爽

鲁迅先生在评价“五四”以来文学创作的成绩时,曾有过这样独到而精辟的见解:(“五四”以来)“散文小品的成功,几乎在小说戏曲和诗歌之上。”朱自清先生就是“五四”以来灿若群星的散文作家中成就杰出的一位。他的别开生面、诚挚感人的散文作品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具有历久不衰的艺术生命力。《匆匆》就是其中之一。《匆匆》所借以抒情的具体物象是极难把握,极难表现的虚无缥渺的时光。然而作者的生花妙笔却能赋予这一“无形物”以具体可感、栩栩如生的形象,而且藉此淋漓酣畅地抒发了作者满腔情怀。

文章运用了诗的托物起兴的开头方法。“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一气呵成的三个排比句,诗意浓郁。以有规律可把握,有踪迹可寻觅,去而复返,失而复得的燕子、杨柳、桃花来借物起兴,反衬匆匆飘逝,无迹无痕的“时光”。紧接着是一连串四个设问,问而不答,但读者稍假思索,却自可得出答案。这种表现方法新颖别致,同时也耐人寻味。从语言风格上看也是飘忽即过,如白马过隙,如匆匆一瞥。这一段说得明白晓畅,去又略带几分朦胧含蓄,开始表现出一种统摄全文的轻灵的意境来。

第二段,紧扣“匆匆”落笔,“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是扪心自问,也自然地开始将“我”融入文中,以“我”的生活为叙写内容了。“八千多日子”是转了半个圈子的记实。作者生于一八九八年,至写作该文的一九二二年,共度过了二十四个春秋,每年365天,共8760天,也正是作者概说的“八千多日子”。“象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是生动的比喻,是为了进一步烘托、渲染“匆匆”的气氛。而结尾的“头涔涔而泪潸潸”作者因岁月流逝,壮志未酬而空虚惆怅的内心世界的敞露。这是感情的表白,却不是直抒胸臆,而是化意于事,写自己念及光阴虚度时诚惶诚恐的表现。“头涔涔”是极言作者因猛省自己蹉跎岁月,深感愧赧,而额头上汗流如注:“泪潸潸”却是表现作者因光阴虚度,无所成就而泪水纵横。言为心声,形为意表。外貌若此,心情如何自然不言而喻了。这一段言约而事丰,可谓着墨不多儿尽得风流。

时光的流逝是每一个人都亲身经历的,但可以说大都司空见惯,熟视无睹。怎样才能使人们对此有具体形象的感受呢?于是第三段作者围绕“我”的一天日常生活,从人们都必须亲身经历的琐事入手,浓墨重彩地描绘时光的匆匆流逝。朱自清曾这样说过:(写文章应)“于人们忽略的地方,加倍地描写,使你于平常身历之境,也会有惊异之感。”这一段描写就是他这种创作理论的实践,堪称为精雕细琢,针脚绵密的“加倍”描写。请看“日子从水盆里过去”,“日子从饭碗里过去”,“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这些具体且略带夸张的描写已够新颖,“加倍”了,但接下去的描写则更为别致,夸张的意味也更浓了。“伸手遮挽时,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这样的描写的确让人从熟悉的生活中“辨出许多新异的滋味”。而最末的“我的掩着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更是出神入化之笔了。叹息不过在短暂的几秒钟内,而此间内,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时光却连照面也不打,就仅以轻盈的身影一晃而过。这里夸张的描写加倍用力。而时间转瞬即逝的特点也藉此而神韵全出。朱自清笔下的“时光”正如置放在显微镜下的观察物,经过几百倍乃至上千倍的扩大,至细至微处也清晰可辨,历历在目,这一段是全文最着力的部分,作者为了更加显豁地表现时光的迅忽,描写是步步紧逼,越来越匆匆。一开始,借以表现时光流逝的事物所绵延的时间还比较长,如“早上起来”、“洗手”、“吃饭”、“默默时”,与此相对应的时间的流逝也还不是十分迅疾,而只是“挪移”,“过去”。接下去用以比喻的现象经历的时间更短促,时光的飞逝也更迅捷,由“挪移”、“过去”进为“跨过”、“飞去”、“溜走”,直至最后的“带着影子闪过”。这种步步逼紧,越发匆匆的描写,不仅形象地表明了时光须臾即逝的特点,而且使读者的感受由浅入深,体验由淡渐浓,不由自主地进入作品所创造的意境中去,强烈的“惊异之感”油然而生。

散文是一种需要浓郁感情的文体。散文中叙事写景的目的全在于抒情。以上几段,作者运用饱含感情的语言,细致刻划了时间逝去的踪迹,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微妙的情绪。此即是“五四”时期一部分带有进步倾向的知识青年不满现状有所觉醒却尚未找到正确出路,既显得苦闷彷徨,又不甘沉沦寂寞,希翼有所作为的一种典型的思想感情。但这种感情的显现是蕴含在事实的叙写中的,即所谓“即事以明理,写实以寓意”。因此,从行文看,写实,写时光“匆匆”还是主要内容。

但随着文章的进一步展开,作者浓郁的感情逐渐由在山间林中缓缓流淌的涓涓细流而汇聚成不可遏制的洪涛,喷涌而出了。引文也一变由写实为主,在字里行间让感情缓缓显露而为直抒胸臆——让感情的洪涛飞瀑流泉般直泻而下。请看,第四自然段一连串六个设问句如江河奔涌,一泻千里,淋漓酣畅地表达了作者爆发出的感情的巨澜。这六个设问句密密相联,环环紧扣。第一句首先问道:“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我能做些什么呢?”马上答曰:“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紧接着扣紧“徘徊”又设疑问:“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这实际上是“除徘徊外,什么也不剩”的反诘句式,突出地表现了作者惆怅、伤感的心境。第三句扪心自问:“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第四句又进一步强调:“我何曾留着象游丝样的痕迹呢?”游丝样细微的痕迹都未留,可见生活平庸之至了。毫无“痕迹”正是作者苦闷所在。第五句设问连用两个“赤裸裸”把作者的苦闷、彷徨表露得更加显豁。而最后的“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却又表现了苦闷彷徨中的不甘沉沦。因为既“不能平”当然是不能这样的生活了,那么当然是有所希翼了。

这一段抒发了作者叹岁月空掷,恨碌碌无为的苦闷与惆怅;盼有所作为,想生活增辉的热望与渴求。感到真挚而强烈。但从字面上看,一串设问轻轻巧巧,无只言片字的慷慨激昂语,感人的力量成功地表现在不显力量上,然而却感人至深,魅力无穷。这一段以抒发情怀为主,却决不空泛,而是紧扣触发感情波澜的具体物象,实实在在无半点漂浮。六个设问句都是同时光的匆匆流逝而发的喟叹。而且在设问以抒情的同时,还随手点染,对飘忽而过的时光以形象化的描写。“逃去如飞”是生动的形容,“如轻烟,被微风吹散;如薄雾,被初阳蒸融。”更是随物赋形的传神描绘。

全文最后的收束,重复第一段中的关键句,点明题旨,突出“匆匆”, 而且使文章结构显得严谨缜密。

纵观全文,篇幅极短,总共不过五百字左右,却形象地刻划了时光转瞬即逝,飘忽而去的特点。在这样的描写中巧妙而自然地裸露了作者的内心世界。传神地写实和感情的抒发二者通过精巧的结构,朴素清新的语言和谐地融为一体,构成了一种统摄全文的“轻灵”美的意境。全篇轻轻悄悄,自然天成,却能发人深思,耐人寻味,具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的确是不可多得的散文杰作。在艺术上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在思想上也不无可取之处。虽然文中所反映的思想感情不是高亢的,比较低落,抑郁,但却绝不颓废、消沉。它在对旧时代青年的孤寂、凄凉的思想感情的表现中包含了对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现实的揶揄和批判,显然具有进步意义。而且通过作家的“加倍”描写,使我们从“平常身历之境”中万分地惊异时光的流逝,也可大受启迪的。董老说:“古云‘此日足可惜’,吾辈更应惜秒阴。”我们读过此文,所受到的教益不也正是

一首成功的好诗一定有独到的艺术手法和技巧鉴赏古诗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赏析诗歌的艺术手法和技巧,这一考点既是古诗鉴赏的重点,又是古诗鉴赏的难点

艺术技巧的鉴赏一般包括三个方面:表达方式的评析,艺术手法的赏析,修辞手法的体味

一,表达方式的评析

表达方式包括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四种所谓表达方式的评析就是指能辨析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以及所起到的作用

1,记叙在作品中对人物,事件的交代和介绍如"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孟浩然《过古人庄》),"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王维《观猎》)"越王勾践灭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李白《越中览古》)等

2,描写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环境等的形态,特征作具体生动的描绘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睹其物,如临其境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李白《登金陵凤凰台》)等

3,抒情在作品中抒发主观感受,表露自我感情如"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塞下曲》),"同是天涯沧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等

4,议论在作品中直接阐述观点,表明态度如"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江东弟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牧《题乌江亭》)等

这四种表达方式在具体运用时并不是完全割裂的,而是经常交融在一起,我们需要注意这一点,如"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一句,融合了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四种表达方式

二,艺术手法的赏析

1,有关描写的艺术手法:从描写角度看,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从描写用笔看,有工笔和白描;从描写的内容看,有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

2,有关抒情的艺术手法:抒情的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古诗词大多借助景物来抒情,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景与情的关系通常有四种: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

3,衬托手法:涉及到正衬和反衬

4,对比手法

5,赋比兴手法

6,用典

7,虚写与实写

8,象征手法

(以上内容详看附录)

三,修辞手法的体味

古诗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对偶,设问,反问,双关等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能辨别这些修辞手法,并能分析他们的艺术效果

(以上内容详看附录)

附:艺术手法和修辞手法例析

1,比兴手法:赋比兴是对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的诗歌表现手法的总结其后的诗歌继承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赋,就是详细地叙事写景,并表示出作者的态度如《诗经·伐檀》中,"砍砍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缠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狟兮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描写一群伐木的奴隶替奴隶主砍伐檀木制造车子,在艰苦繁重的劳动中联想到奴隶主不劳而获,抑制不住内心的愤怒比,就是把一物比作另一物《诗经·硕鼠》把奴隶主比作大老鼠,用的就是比的手法兴,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如《诗经·伐檀》中的"河水清且涟漪"就属于"兴",它引出了下面的叙述"兴"和"比"常常联系起来在一篇诗中运用如《孔雀东南飞》开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既是"兴",又是"比"

2,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发自己的感情,就是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通过对某些事物,某个问题的叙述,描写或议论,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感情,就是间接抒情中国古典诗歌追求含蓄,所以往往是间接抒情,达到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景中寓情,情景交融是古典诗歌常用的手法是否情景交融,是判断古典诗歌有无意境的标志;而是否有意境,又是判断古典诗歌是否为上乘之作的标志如张可久《[双调]清江引·秋怀》: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 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诗人紧紧把握题意,用西风,北雁,红叶,黄花,芭蕉,雨声,点染成一幅萧瑟的秋景又因"西风"的到来而联想到"归期"的未卜;因"芭蕉雨声"而烘托出自己的功名未就,辗转反侧的愁思句句是写景,句句又是抒情,情和景高度的统一起来

作者: chenmenzhe 封 2006-7-19 20:39 回复此发言 删除

--------------------------------------------------------------------------------

2 鉴赏诗歌的艺术技巧

3,象征手法:象征是借助事物间的联系,用特定具体的事物,寄寓某种精神品质或抽象事物的修辞方式象征是一种托物言志的表达方式,借助具体外物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志愿如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是一首比较浅易直白的托物言志诗,其中"清白"二字,不只是对所咏之物外形特点的吟咏,也是对其神韵,品格的高度概括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心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石灰就象征歌咏诗人光明磊落的襟怀和崇高清白的人格

4,,虚写和实写:虚写,不是写眼前的实景,而是写想象中的景象文艺作品在写到比较复杂的情形时,往往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使作品的结构更加紧凑,形象更加鲜明,容量更加丰富如王昌龄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就是虚写,写的是想象中的景象,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漫;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延千里的隐隐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试想,若不用虚写,怎能展现如此阔大的景象 这种大处落墨的环境描写,为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实写,不言而自明,就不展开分析了

5,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如汉乐府《陌上桑》对秦罗敷的描写:头上倭堕髻,耳着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梢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前四句是正面描写,后八句是侧面描写前四句夸张的写罗敷的服饰之美,是为了衬托人物的高贵和美好至于罗敷具体怎么美呢 是很难描绘的于是作者笔势一荡,不直接写罗敷本身,而去写周围的人为罗敷所吸引的神态,通过侧面描写,给人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你想她怎么美,她就有多么美

6,用典:古典诗歌中常常引用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这就叫作用典使用典故使诗歌的内容更加丰富如1996年高考诗歌鉴赏所选的一首元曲,阿鲁威的《[双调]折桂令·咏史》:问人间谁是英雄 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 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这首诗主要使用的手法就是"用典"对用典的诗,需要理解典故的含义才能读懂诗最典型的是课文中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成功地运用了五个典故

7,衬托:利用事物间近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些事物的艺术手法利用事物的近似条件来衬托另一事物,称正衬;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另一事物,称反衬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都是以动衬静的反衬

8,对比 :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运用对比,或使对立的事物的矛盾鲜明突出,揭示本质,给人深刻启示;或使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互相映衬,相得益彰,给人深刻印象如高适的《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以战士死在沙场与将帅纵情声色进行对比,形象鲜明,揭露深刻再如"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李绅《悯农》),"无闲田"与"犹饿死"形成惊人的对比,揭露出尖锐的阶级矛盾

9,设问:故作无疑之问,然后自己回答;或者故作疑问,自己不答,让读者去思索体会如杜甫《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开头一句,以问引起祠堂何处 锦官诚外,数里之遥,远远望去,早见翠柏成林,好一片蓊蓊郁郁,气象不凡——那就是诸葛武侯祠所在了这第一联,开门见山,洒洒落落,而两句又一问一答,自开自合

10,比喻:通过两类不同事物的相似点,用乙事物来比甲事物如李贺的《马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对于比喻,尤其要弄清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点把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是一种相似联想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这幅战场景色,一般人也许只觉悲凉肃杀,但对于志在报国之士却有异乎寻常的吸引力钩,是一种弯刀,从明亮的月牙联想到武器的形象,也含有渴望参加战斗之意把一物比作另一物,是根据立意的需要,所以,我们对比喻的理解,也必须考虑到诗歌的主题

作者: chenmenzhe 封 2006-7-19 20:39 回复此发言 删除

--------------------------------------------------------------------------------

4 回复:鉴赏诗歌的艺术技巧

11,比拟: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包括拟人和拟物使事物人格化,使无生命的东西活跃起来,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能启发人联想,使人倍感生动有趣同时,还可以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如可以使可爱者更活泼可爱,使可憎者更可恶"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杨万里《暮热游荷上》),通过对塘中荷花的拟人描写,写出了荷花娇羞,鲜嫩的情态,写得新鲜活泼,情景交融,很有情趣"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作者把无形,无量的愁苦化成有质有量的东西,并且用船来载,运用了拟物的修辞手法,把人物的内心世界写得淋漓尽致

12,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的本来名称,而借用和该人和该物密切相关的人或物的名称去代替用借代的手法可以突现描写对象的特征,引发读者联想,使其获得鲜明深刻的印象如李贺的《南园》: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吴钩",古代吴地生产的一种弯刀这里代指精良的武器"带吴钩"指从军的行动,身佩军刀,奔赴疆场,那气概多么豪迈

13,对偶:对偶也叫对仗,是指把字数相等或大致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相关的两个句子或短语对称地排列在一起对偶可以使表达的意思更加充分,更加明确;使音律显得抑扬顿挫,节奏鲜明,和谐悦耳从结构上看,对偶分为严对和宽对两种严对要求上下句字数相等,结构相同,词性一致,平仄相对,不能重复用字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前者是五言律诗中的五,六句,后者是七言律诗中的五,六句律诗中的第二联(三,四句)和第三联(五,六句)都必须是对偶句这两例完全符合严对的要求,形式整齐,韵律和谐,抑扬顿挫,琅琅上口我国古典诗歌中的律诗讲究平仄相对和词语的对仗,所以多用严对宽对要求不那么严格宽对不用在律诗中,而是用在散文和骈文中从上下句在意义上的联系看,对偶基本上有三种:正对,反对和串对正对,上下句的意思相同相近或相补相衬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两个对偶,意思互相补充,描绘了从室内向外观察到的草堂景色反对,上下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如"梅须逊雪三分白,雪须输梅一段香"串对(流水对),上下句的意思相关相连(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前者由假设关系相连,后者是承接关系

14,夸张:故意夸大或缩小表达对象的某种特征或品格,以增强话语的表现力夸张可以强烈地表现作者对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的感情态度,或褒或贬,或肯定或否定,从而激起读者强烈的共鸣也可以引发人们的联想与想象,有利于揭示事物的本质如学龄前儿童都会背诵的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就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瀑布飞泻而下的壮观景象,饱含了诗人对大自然神奇伟力的赞颂

15,抑扬: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的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的目的抑扬按形式可分欲扬先抑,欲抑先扬两种举个欲抑先扬的例子如李商隐的《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诗的前两句从正面着笔,丝毫不露贬意,仿佛热烈颂扬文帝求贤若渴,虚怀若谷,和对贾生的赞叹可是读了后面两句,才恍然大悟,原来郑重求贤,虚心垂询,推重叹服,乃至"夜半虚席",不是为了寻求治国安民之道,却是为了"问鬼神"的本原问题!这究竟是怎样的求贤,对贤者又究竟意味着什么啊!讽刺辛辣,感慨深沉,非抑扬而不能达到此效果

一,诗歌形象的分类

形象是诗歌中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要素诗歌形象是指诗人借以表达思想情感的具体可感的物象或画面,它可以是人,也可以是花,草,虫,鱼等物高考主要考查对形象的识别,对其象征意义的感悟,对其特征的把握,对其社会价值的认识等

对诗中形象的理解和分析是诗歌鉴赏的要点诗歌中的形象大致有三类:①诗中的主人公形象如《诗经·静女》刻画了一对青年恋人的形象,男青年的热烈痴情,淳朴憨厚,女青年的漂亮活泼,伶俐俏皮靡不毕现唐代诗人张志和在《渔歌子》中塑造了一个斜风细雨不须归的从容自适的渔父形象②诗人自己的形象如《山居秋暝》,通过山村清幽明丽的景色的描写,我们也窥见了诗人闲适超逸的隐者形象③诗歌中所描写的景与物(意象)比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城之类,都是诗中的形象例如杜牧的《山行》,写山中景色,有山路,人家,白云,红叶等景物,都构成了形象,且以枫林中经霜的红叶最具神韵这些形象倾注着诗人的思想和情感,因此只有真正理解了诗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领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作者: chenmenzhe 封 2006-7-19 20:40 回复此发言 删除

--------------------------------------------------------------------------------

5 回复:鉴赏诗歌的艺术技巧

具体言之,古诗中常见的形象有以下几类:

①豪放洒脱的形象

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圣贤的思想,也反映了李白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②青衫泪湿,忧国忧民的形象

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人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

作者: chenmenzhe 封 2006-7-19 20:41 回复此发言 删除

--------------------------------------------------------------------------------

6 回复:鉴赏诗歌的艺术技巧

具体言之,古诗中常见的形象有以下几类:

①豪放洒脱的形象

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圣贤的思想,也反映了李白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②青衫泪湿,忧国忧民的形象

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人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其忧国忧民的精神可见一斑;白居易的"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瑟琶行》),这一"泣"字与"湿"字大大拓宽了诗的意境

③归隐田园,钟情山水的形象

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饮酒》),写的就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说明诗人安贫乐道的思想;王维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过故人庄》),诗中描写了山村风光和朋友欢聚的生活场面,像一幅田园风景画,使人乐而忘返

④爱民惜才的形象

龚自珍的"我劝天公重抖搂,不拘一格降人才"(《己亥杂诗》),其对人才的渴求,毫无遮拦地表现在字里行间

⑤儿女情长的形象

李商隐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描写了暮春时节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表达了对忠贞不渝的爱情的歌颂

二,如何鉴赏诗歌形象

第一步:感受客观生活图景

①了解物象的性质:乌鸦象征着凄凉,柳和送别有关,浮云象征着游子等等通过看物象的性质把握诗人的感情主旨

②调动自己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官,联系生活体验,展开联想和想像,感受生活图景的性质

③分析写景用了哪些技巧,是直接描写还是间接描写,是粗线条白描,还是浓墨重彩,精雕细刻,有没有铺垫,衬托等

第二步:体会感情

①体会作者所抒发的感情的基调是"乐情"还是"哀情",是积极乐观还是消极悲观,格调是高昂还是低沉,对事物是褒还是贬

②具体抒发了什么感情,为什么

③采用了什么抒情方式

第三步:体会形象对读者的感染作用

是轻松愉悦,心旷神怡,还是惊心动魄,热血沸腾,或是慷慨悲歌,勇气倍增等

一,结合已学的诗歌,了解诗人所抒发的思想情感

诗歌,无论是写景还是叙事,无论是咏物还是怀古,都会寄寓着诗人一定的思想感情,对诗歌内容情感的感悟是诗歌鉴赏的重点古诗词中所抒写的思想感情非常宽广,涉及最多的是以下几方面:

1,忧国忧民

战乱离散的痛苦:杜甫《春望》

同情人民的疾苦: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反映社会黑暗,揭露统治者腐朽: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表达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林升《题临安邸》:"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表达对山河沦落国破家亡的痛楚:陆游《示儿》,文天祥《过零丁洋》

揭露统治者的横征暴敛穷兵黩武:杜甫《兵车行》

2,建功报国

保家卫国的决心,建功立业的豪情:"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陆游《书愤》

贬官谪居的怨恨,仕途失意的苦闷: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怀才不遇的寂寞,报国无门的激愤: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年华消逝的感慨,壮志难酬的悲叹:苏轼《水调歌头·赤壁怀古》

3,思乡怀人

天涯羁旅的愁思:孟浩然《宿建德江》,温庭筠《商山早行》

思亲念友的孤独: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边关征夫的思乡: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闺中怨妇的怀人:王昌龄《闺怨》,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李白《乐府》(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依依惜别的深情: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李白《赠汪伦》

情深意长的勉励: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4,超尘脱俗

寄情山水的悠闲,退隐田园的淡远: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

厌离官场的险恶,归耕隐居的自在:陶潜《归园田居》

5,生活杂感

昔胜今衰的沧桑,时事变迁的感慨: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

作者: chenmenzhe 封 2006-7-19 20:41 回复此发言 删除

--------------------------------------------------------------------------------

7 回复:鉴赏诗歌的艺术技巧

青春易逝的伤感,时不我予的焦虑: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告慰平生的喜悦: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二,理解不同题材的古诗所表达的不同内容

要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就要涉及古诗的题材分类,因为不同的题材决定了古诗所表达的不同的思想内容古诗按题材分可分为:山水田园诗,边塞诗,托物言志诗,怀古咏史诗,送别诗,羁旅还乡诗等

1,山水田园诗(写景诗)

以歌咏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描写美丽,清新的自然景色为题材的诗歌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代表人物主要有谢灵运,陶渊明,孟浩然,王维,范成大,杨万里等

鉴赏山水田园诗,注意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掌握:

①,把握诗歌意象如白居易《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枫叶","荻花","秋"三个意象不仅点明了景物,时节,还通过这三个意象特有的属性渲染了送别时的环境氛围和诗人忧伤的情绪

②,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 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感情,是中国古典诗的一大特色,山水田园诗更是如此自然景物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带上了诗人的感情色彩情景交融的手法有融情入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等"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就是一首融情入景,景中含情的好诗烟花含愁,孤帆载憾,天际碧水带走诗人的无尽思念诗人的惜别之情,从每一个画面中渗透出来

③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 一般地写景诗,字里行间透出的情感都是比较容易把握的,但一些表面上纯粹是写景的山水小诗,就不那么好理解了这就要求我们对作者的身世,当时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即知人论世,才可能准确地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出的情感这里牵涉到一个感情寄托的问题,分析诗歌,应认真判断感情寄托的深浅,切忌随意拨高作品的思想内涵

④,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 山水田园诗写景的方法很多,鉴赏时主要注意写景的常见方法和技巧 首先,留意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高,低,俯,仰的变化 再次,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如绘形,绘声,绘色最后,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如虚实结合("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以动衬静("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明,暗对比("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以小见大("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粗笔勾勒和细部描绘相结合("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与"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比兴手法的运用

2,咏物言志诗

咏物诗的特点在于托物言志古人很喜欢咏物,大自然的万物,大至山川河流,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的对象,都可以寄托诗人的感情由于作者的经历遭际,情趣爱好以至对事物观察的角度,认识的深浅不同,同一事物,往往会有不同的感受,表达出不同的感情来唐代有三位诗人都写过咏蝉的诗,被诬入狱的骆宾王,发出的是"雾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的"患难人"的心声;仕途蹇滞的李商隐,感叹的是"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的"牢骚人"的遭际;而身居高位的虞世南,表达的却是"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的"高贵人"的志得意满他们都抓住了蝉鸣高远的特点,却都揉进了自己的不同感受,表达了自己独特的感情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咏物诗都含有作者明确的寄托,但不管有没有寄托,一首好的咏物诗,总是以其生动的形象和强烈的美感吸引读者,而且有意无意地,或深或浅地透过所咏之物,或流露作者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理想,或隐含生活的道理

3,边塞征战诗

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成为唐代这个诗歌大国的一朵奇葩当然,我们所指的边塞诗,范围要大一些,凡是表现军旅生活的诗作都归为这一类

鉴赏边塞诗,要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即把握时代特征 边塞诗是时代的产物,最能体现国运兴衰,所以,如果能对作者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对体会作品的内容和作者的感情是大有帮助的盛唐时期,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王昌龄)……豪迈,勇敢,一往无前到了中晚唐,国势开始衰微,虽然诗人们也仍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不免夹杂着几多悲壮,几多忧伤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到了宋代,国家在民族斗争中一直处于劣势,外辱不断,国难当头,可统治者却软弱无能,边塞诗中流露出来的感情,更多的体现为报国无门的愤懑和归家无望的哀痛,如陆游"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和范仲淹"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尽管仍洋溢着一股爱国热情,但和盛唐时代的边塞诗相比,更多了一些凄凉,一些惆怅

作者: chenmenzhe 封 2006-7-19 20:41 回复此发言 删除

--------------------------------------------------------------------------------

8 回复:鉴赏诗歌的艺术技巧

4,怀古咏史诗

我国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江山胜迹,人物风流尽管历史如大浪淘沙,但无数前人在历史舞台上叱咤风云,留下多少辉煌业绩,令人钦佩仰慕;留下多少经验教训,让人唏嘘感慨于是以历史故事,古人事迹为题材的怀古咏史之作便产生了,出现了像刘禹锡,杜牧等卓有成就的咏史大家咏史诗多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或喟叹朝代兴亡的变化,或感慨岁月倏忽变幻,或讽刺当政者的荒*无耻,从而表现作者阅尽沧桑之后的沉思,蕴涵了深沉的伤今怀古的忧患意识刘禹锡的《乌衣巷》,《石头城》等;杜牧的咏史名篇有《泊秦淮》,《过华清宫绝句》,《题乌江亭》等鉴赏咏史诗要揣摩作者写这段历史,这个古人的意图所在后代作家对尘封的往事发思古之幽情,一定有现实的原因或者是触发感慨的媒介辛弃疾登上京口北固亭,从历史上孙权,刘裕以京口为基地坚持抗击北方劲敌,联想到南宋小朝廷在风雨飘摇中苟且偷安,这京口北固亭就是触发诗人感想的媒介南宋小朝廷的苟且偷安,自己的报国无门,也就是诗人引发诗思的现实原因

最主要的是我们在鉴赏古诗时,要仔细推敲作者的态度和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诗人们由于不同的艺术技巧,不同的历史观和人生观,对于同一历史题材,可能从不同角度去反映诗家怀古咏史,大致有这么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的思考诗人自己并不置身其中,如杜牧和王安石都写过《题乌江亭》,杜牧为项羽自刎而惋惜,"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然而王安石却意识到项羽失败是历史的必然,"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第二种情况是把史实和现实联系在一起,或是感慨个人遭遇,或是抨击社会现实苏轼的《赤壁怀古》和辛弃疾的《京口北固亭怀古》就是如此第三种情况是只抓住历史的一些影子,故意借题发挥,如

参考资料:

诗词文化吧

回答者:chenmenzhe - 进士出身 九级 10-19 17:14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一至四节句式结构基本相同,形成复沓,构成对称的乐章,将心中的爱以一幅幅四月天丰美的画面作比,节奏明快"排比的句式将画面连接,情感如水面涟漪层层叠叠荡漾起伏,

作品不仅美而且易于吟咏,朗朗动人"诗的第五节/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收束的乐章,以抽象的爱、暖、希望来比喻心中的你,极尽盛赞,美不胜收“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与诗的开篇呼应,重复中有变化,诗情回旋而流转,毫无滞涩之感。

作为诗歌最为形式化的表达上,此诗的节奏、韵律与语词的选取都处于语词的中性状态,没有大红大紫、纯黑纯白的俗艳与锋利,在声音上,也是温和的、静雅的,甚至走向旖旎和慵懒;

十一个“你”字,既突出了主题,又起到了“衬韵”的作用,在诗歌运行的过程中,“你”字的每一次出现,就像乐队演奏中的节点,以“频率”的方式突出了“我”的指向,这是一种形式美感与内容美感的深层次结合,是一种尚未被人们研究和认识的精妙之处。

歌颂四月天,其实都是在向“你”倾诉,全诗只有一处破折号,这一处破折号写着:“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什么样的希望呢?联系林徽因的知识背景,我们会更加明确这首诗艳丽的画面背后,有着理性主义表达的节制和书写的雅致,完全能够体现出古典英国诗歌的高贵气象。

扩展资料: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民国时期诗人林徽因的经典诗作,最初发表于《学文》一卷一期(1934年4月5日)。作品将内容与形式完美地结合,将中国诗歌传统中的音乐感、绘画感与英国古典商籁体诗歌对韵律的追求完美地结合起来,是一首可以不断吟诵、可以不断生长出新意的天籁之作。

这首诗发表于1934年4月的《学文》1卷1期上。关于这首诗有两种说法:一是为悼念徐志摩而作,一是为儿子的出生而作,以表达心中对儿子的希望和儿子的出生带来的喜悦。

梁从诫先生在《倏忽人间四月天》中说:“父亲曾告诉我,《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母亲在我出生后的喜悦中为我而作的,但母亲自己从未对我说起过这件事。”对于这首诗的创作意图,梁先生说得很客观。故这首诗一方面是一首情诗,是为已在天国的徐志摩而作。

另一方面,林徽因是一个母亲,有着对孩子强烈的母爱,为孩子写一首这样轻快灵动的诗也是是绝对可能的。

参考资料: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75655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7
下一篇2023-08-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