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琅琊榜》的结局及其中主要人物的最后结局。

电视剧《琅琊榜》的结局及其中主要人物的最后结局。,第1张

大结局是平定了四方战乱,林殊死了,景琰登上皇位,也有了太子。

主要人物:

林殊:死。

景琰:登基。

霓凰:电视剧没有交代,林殊给他留了遗书称“吾妹”,想必是要劝他另择良人。

夏江:罪犯处死。

谢玉:流放期间被石头砸死。

誉王:为了求留下誉王妃和她肚子里的孩子,自尽。

誉王妃:表面上是追随誉王自尽,实际上是被梅长苏安排隐姓埋名远走异乡。

太子:降为献王,去了封地再不回京。

飞流:没有交代,没了长苏他不知道能撑多久,但是有蔺晨在,可能会去琅琊阁吧。

蔺晨:没有交代,按理继续做他的琅琊阁主。

宫羽:将林殊遗书送给霓凰,不知道是跟了霓凰还是自己离去回江左盟。

黎刚、甄平:没有交代,多半回江左盟管理江左事务,江左盟是宗主心血。

聂锋、夏冬:聂锋说话不清楚,但是夏冬多半能知道,夫妇合一可以带兵打仗。

卫铮:没有交代,按理是回药王谷当他的少谷主。

言豫津:立了战功回朝。

萧景睿:也是立了战功,但是因为身份尴尬,没有受赏。

蒙挚:一样是大统领。

庭生:被景琰收为义子,可以自由出入宫中给静妃他们请安,但是公公高湛对他不放心,怕对景琰儿子不利。

扩展资料

相关角色介绍:

1、梅长苏、苏哲、林殊

梅长苏,琅琊榜首,天下第一大帮江左盟宗主。本名林殊,原是大梁国赤焰军少帅,后因梅岭惨案,身中火寒之毒。经救治,林殊改名换面,蛰伏江湖。

为平梅岭冤案,梅长苏回到金陵,以病弱之躯涉入政权纷争。经过谋划,终一雪冤屈。梅长苏在国仇家恨、兄弟情义的漩涡中见招拆招,奏出“江左梅郎”赤子之心下的一曲慷慨悲歌。

2、霓凰郡主

大梁南境执掌十万边防铁骑的奇才统帅,二十七岁。 林殊(梅长苏)青梅竹马的未婚妻。时大梁南边的强敌楚国兴兵,负责南境防线的云南王穆深战死之后,霓凰临危受命,全军缟素迎敌,血战楚骑于青冥关,歼敌三万。从此,“霓凰郡主”代幼弟镇守南方,南境全军皆归于其麾下。

3、萧景睿

琅琊榜公子榜排名第二的温润公子,文武双全,名为谢家和卓家共同的儿子,实则莅阳长公主与大楚质子宇文霖之子。为人忠厚善良,仰慕林殊,视梅长苏为知己。

但他多样的身世掀开后,却是一片鲜血淋漓,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之后,仍然能够用一颗包容的心对待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琅琊榜

与很多人相反,我其实很喜欢看宫羽和梅长苏出现的戏,若有霓凰那就更棒了。

—— 不是我喜欢找虐,实在是宫羽就好比一面镜子,刚好反射出梅长苏对于霓凰的那些不同,以及一次次的破例。

首先我强调的一点是:宫羽VS梅长苏!宫羽VS梅长苏!宫羽VS梅长苏,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我从来也没有把霓凰和宫羽对比的原因是,这两个人根本没有对比的必要。

一个对于梅长苏/林殊来说是的爱人、是亲人。

另一个对于梅长苏/林殊来说是江左盟的一个属下、谢玉案的一颗棋子,也是其他女性仰慕者之一。

这个本质上就没有任何可比性怎么同日而语?可是我也说了为什么宫羽线不能删?

——因为梅长苏这个人是和时间赛跑的人,他根本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儿女情长,去谈恋爱。

他的隐忍在一般人眼里很容易被误读成对霓凰的无情。

但是,宫羽线中梅长苏对于霓凰以外的其他女性仰慕者(比如宫羽)的态度,直接可以让我们去发现梅长苏对于霓凰的不同,而这种不同就是那些细微的爱的表达。

故事里的人个性不同、环境不同、背景不同自然造就了不同的对待感情的方式,是不能单一的、用统一的方式去评价情感的。

而特别是对待那些傲娇又孤僻的角色,这种不能一概而论的辨识方式尤为重要。

比如:我看2013版《一吻定情》就爱看植树对琴子发脾气,因为全世界只有他妈和琴子能让他变脸。

再如《交响情人梦》里面,如果不是自恋自傲的千秋少爷对于其他人的不屑一顾和对野田妹的一次次妥协做对比,谁看得出来千秋爱野田爱的如此深沉?

再比如没有七年时间梗的《何以笙箫默》里的何以琛就是个屁,为什么?

——因为如果没有七年时间轴作为基准线,就何以琛那个凤凰傲娇男你在当年那个时期看得出他痴情专一万年不变?

而且会觉得这么一个男人配得上当时可以称之为白富美赵默笙?

同理,如果没有宫羽作为殊凰恋的旁白,我们怎么知道梅长苏对待霓凰以外的其他女人是个什么态度?

——况且还是比较优秀和出色的仰慕他、对他无怨无悔的女人。

如果也和霓凰这样,那还有什么殊凰恋呢?台词说得再美也并卵用啊,到处留情的男人不靠谱啊!

殊凰恋最大的经典之处在于根本没有任何另外的女人可以插得进来。但是,这个插不进来不是你把宫羽姑娘删掉就万事大吉的啊!

那叫自欺欺人、不叫事实例证啊。那样直接就变成了根本没有其他女人爱上林殊。整个基调就变成了苏哥哥对霓凰的不同不是因为爱,而是因为无人可选,因为是未婚妻。

这哪里还是一生一世一双人,哪里还是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

在《琅琊榜》中胡歌饰演的梅长苏就是赤焰军少帅林殊,因在梅岭坠下悬崖之后身受火寒之毒导致容貌大变,完全没了昔日的模样,而12年后回到金陵城的林殊也一直以梅长苏的身份在宫中作为客卿存在。

从前是赤焰军少将军的威猛形象,如今是病恹恹常年只能围绕在火炉前的弱书生形象,从骨子到外表全都改变的梅长苏本应该很难被人认出来的,但是太皇太后和静妃只见了一面就认出梅长苏就是林殊。

为静妃和太奶奶能轻易认出林殊有两个不可忽视共因

两人与林殊都有特殊的亲属关系林殊的父亲林燮当年游历江湖时救了静妃,带她回林府后把她当妹妹一样对待。在静妃入宫前是林家的医女,两人关系情同姐妹。宸妃就是林殊的亲姑姑,推导出来,静妃也相当于林殊的姑姑,剧中林殊喊的是静姨。

林殊的母亲是皇上的妹妹,林殊和靖王、萧景禹、其他皇子互为表兄弟。皇上是他舅舅,太皇太后是林殊太姥姥,但各朝对位级称呼严宽不一,而且太皇太后比较喜欢小孩,特别是林殊,所以林殊称之为太奶奶。

如此亲近的亲属关系,可见两人都对小殊的情况特别了解,特别熟悉,这就为她们一眼认出小殊奠定了基础。

女人心细,女人的直觉准确也不讲道理与梅长苏亲近的女人,除了霓凰郡主就是静妃和太奶奶了。霓凰郡主和林殊曾是恋人,如果说她可以凭借女人的直觉认出梅长苏是林殊,那作为林殊的长辈,看着他长大的静妃和太奶奶,对小殊身上所带的一些气息就更熟悉了。

女人的细心、女人敏感的天性,女人准确到可怕又不讲道理的第六感有时候真的是神助攻,所以她们都很容易认出梅长苏就是林殊。

某些特殊细节揭开各自认出林殊的真相

静妃——《翔地记》的蛛丝马迹猜测和围猎的当面确认以静妃与林家的关系,不难推出静妃应该是看着林殊长大的。加之她心思细腻对林殊的习惯和爱好都有所了解,林殊虽然容貌大改,体格变弱可是还是有一些习惯无法改掉。

梅长苏在一个偶然的情况下自己所作批注一本叫《翔地记》的书被靖王借去看了,书中所作批注笔迹虽已经全改了,可是为了避讳自己母亲的闺名,书写时还是刻意减少了笔画。

静妃久居深宫,知道有位苏先生帮助靖王夺嫡,对这位麒麟之才也是相当好奇,一次谈到某种药材时,靖王提起了苏先生的那本《翔地记》,也引起了静妃的好奇之心,借来看后发现了其中的秘密,基本相信了梅长苏就是林殊,因而之后做的糕点全部避开榛子,就因为小殊对榛子过敏。

后来在围猎替梅长苏把脉时发现他身中火寒之毒,医术高明又曾在琅琊阁待过,学习过不少奇难杂症的静妃一下子就明白了一切真相,知道他为何容貌大改,便抱头痛哭。此时她也算是完全证实了自己之前的猜测,确认了梅长苏就是林殊。

太皇太后——亲人之间斩不断的特殊感觉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看着某些特殊的习惯,影子轮廓,听走路的声响,甚至某种气息就知道这人是谁。

从前放学回家,当时我并没有出现在我妈的视线内,我妈隔着屋子就说锅里做好了饭赶紧吃完写作业去。我就特别好奇问了我妈为什么能确定外面的人是我,我妈给我的答复是化成灰也认得出你。

就像《三生三世枕上书》里夜华凭借闻扇子和敲手指这两个动作基本确认白浅就是素素一样。剧中的太皇太后已年过古稀,耳聋眼花,看人都看不清楚,却在梅长苏到她身边之后拉着梅长苏手,不停地念着“小殊,小殊”,还拿出林殊最爱吃的点心给他吃。

小殊曾是太奶奶最喜欢的孩子,从前总是护着他,对他特别疼爱,我相信亲人之间是存在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太奶奶就是凭借这种熟悉度认出小殊的。

还有,年事已高的太奶奶因为赤焰案的刺激一直有点神志不清,类似于当下的阿尔兹海默症,患上这种病的人对当下的事情记不清,对越久远的事情越是深刻,就像《都挺好》里苏大强失忆后依然记得要给明玉买练习册是一个道理。

所以她对从前小殊的熟悉度更加深刻,反而能直接透过现象看本质,完全不被小殊改头换面的外表所影响,一下子认出梅长苏就是林殊。

不知道你每一次看到他们相认是不是都忍不住眼泪呢?

这样一部以声张正义为主线,保家卫国为情怀的大格局的剧,却安排一场场旧人与这个“地狱归来,不可久留”的梅长苏相认的剧情,我想一是温暖了剧情,时隔多年竟然还能有人保持对林殊的记忆,侧面展示什么才是正义。二是传达一种信息,即使再聪明的人也不可能将自己完全伪装成另一个人吧。

《琅琊榜2》昨晚又更新了两集。孙淳、黄晓明和刘昊然祭奠无字牌位的这场戏令人眼眶湿润。那些曾经鲜活的面孔仿佛再次浮现在眼前。黄晓明解读了这无字牌位的内涵,虽然他说得比较隐晦,但我们还是可以从中读出四层含义。

孙淳黄晓明刘昊然祭奠无字碑

孙淳饰演的长林王萧庭生,先是介绍了这块无字牌位的背景,“是先帝钦制,赐我长林王府供奉的”。这句话里的“先帝”,显然指的就是王凯在《琅琊榜》中饰演的萧景琰,但请大家注意孙淳台词里的措辞——先帝钦制。这也就是说,这块无字牌位是王凯饰演的萧景琰当年亲手制作的,是限量款,而不是交给内廷司打造的流水线产品。从这句话里就能看出,王凯饰演的萧景琰对这块无字牌位所寄托的巨大情感。

黄晓明解读无字牌位内涵

接下来,黄晓明饰演的长林王府世子萧平章,复述了这块无字牌位的情感内涵:“世间英灵无数,并非人人后世留名。此牌位虽无字,情义却在心。但凡心中想祭之人,或是师长、或是先辈、或是故友,或是大梁战旗下的每一个亡魂,皆可祭拜于此位之前,以安忧思,以念长情”。

黄晓明的这段台词,首先解释了这个牌位为何无字——是因为这个牌位所要承载的哀思包括了太多人,因此无法全部写在上面。同时,黄晓明也大概指出了这块牌位索要祭奠的人包括“师长、先辈、故友和军中亡魂”这四个方面。

胡歌在《琅琊榜》中饰演梅长苏

黄晓明口中的“师长”应该指的就是《琅琊榜》的男主角——由胡歌饰演的《琅琊榜之天下十大公子榜》榜首——梅长苏。萧庭生对梅长苏一直口称先生。当年,梅长苏把萧庭生从掖幽亭里解救出来,不仅教他学习文化知识,还让飞流教他学习武艺。当时光来到几十年后,《琅琊榜2》里的老年蔺晨也暗自评价萧庭生,“论起军阵之才,他倒是有几分当年那个人的风采”。“当年那个人”指的就是梅长苏。

在《琅琊榜》大结局中,胡歌饰演的梅长苏给刘涛饰演的霓凰郡主留下的那句“此生一诺,来世必践”,竟然是两人最后的告别。虽然网上有《琅琊榜》另一个大结局的视频——梅长苏并未战死,而是回到琅琊阁隐居了起来。但就凭梅长苏当时的身体状况来说,即使归隐也很难长寿。

《琅琊榜》中的祁王萧景禹

黄晓明所说的第二个含义“先辈”,指的首先是含冤死于狱中的昔日皇长子——祁王萧景禹及其王妃。孙淳饰演的萧庭生,是祁王妃的遗腹子。萧景禹当年被奸臣构陷,卷入所谓赤焰军谋逆一案中,被他的父皇萧选赐死。

萧景禹生前为大梁国培养了多位青年才俊,胡歌饰演的林殊和王凯饰演的萧景琰便是杰出代表。此外,陈龙饰演的蒙挚和刘涛饰演的霓凰郡主,包括《琅琊榜之天下十大公子榜》排名第二的萧景睿和排名第十的言豫津,小时候也与林殊和萧景琰是密友,他们都是萧景禹看着长大的国之栋梁。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黄晓明的台词中,“师长”位居“先辈”之前,可见在萧庭生及其后人的心中,梅长苏的再造之恩已经排在了生身父母之前。

除了祁王夫妇之外,王凯饰演的萧景琰、刘涛饰演的霓凰郡主和陈龙饰演的蒙挚也是可以被列入“先辈”序列的。萧景琰早已驾崩,霓凰郡主和蒙挚此时应该也都已去世。他们当年都曾为延续祁王血脉立下过大功,都是萧庭生的先辈恩人。尤其蒙挚还是萧平章妻子的叔祖父,更应在被祭奠之列。

此外,先辈的序列中还应该包括萧景禹的父皇萧选和母妃宸妃。虽然萧选曾经犯下大错,但毕竟是萧庭生的亲爷爷。这些人虽然都已经进入了大梁国的皇家宗庙,但对于萧庭生一家来说,意义非凡。

黄晓明台词里的第三个序列“故友”,应该指的是萧庭生当年结义的两位兄弟,大哥路原和三弟林深。他们都是梅长苏从掖幽亭里救出来的稚子,后来三人成为像当年林殊与萧景琰那样情同手足的兄弟。路原和林深已经相继去世,而且林深还是萧庭生二儿子萧平旌的未来岳父。

看完的《琅琊》的小伙伴,都知道作为一部历史题材优秀的电视剧,在其中有很多让我们赞口不绝的故事情节,也有很多智慧超群的人物。首先,当属“江左梅郎”梅长苏,还有少阁主蔺晨、誉王、秦般若、言阙、纪王、静妃等。

其中就有三人智慧超群,看似简单实则都是个顶个的的顶级大佬。

一、梅长苏(胡歌饰)本远在江湖,却名动帝辇。

江湖传言:“江左梅郎,麒麟之才,得之可得天下。”作为天下第一大帮“江左盟”的首领,梅长苏“梅郎”之名响誉江湖。然而,有着江湖至尊地位的梅长苏,却是一个病弱青年、弱不禁风,背负着十多年前巨大的冤案与血海深仇,就连身世背后也隐藏着巨大的秘密。 原来,十二年前,南梁大通年间,北魏兴兵南下,赤焰军少帅林殊随父出征、率七万将士抗击敌军,不料七万将士因奸佞陷害含冤埋骨梅岭。林殊从地狱之门拾回残命,历经至亲尽失、削骨易容之痛,化身天下第一大帮江左盟盟主梅长苏。

梅长苏被称为麒麟才子,占据琅琊榜榜首多年,梅长苏的智慧自不言而喻;神机妙算,巧舌如簧,多智而近乎妖。赤焰冤案发生后十二年,梅长苏以一介白衣之身返回帝都,化名苏哲,虽武艺尽失,但“江左梅郎”梅长苏有着翻云覆雨的手腕。,卧薪尝胆,忍辱负重,做了许多万全的准备,才开始执行这个复仇大计。进京一年多,他先是假意协助誉王,暗中扶持靖王。经过一番谋划,终于见到太子废黜,誉王自尽,靖王千里救父,而后万从归心般地,终于登上太子之位。

二、蔺晨,琅琊阁少阁主,其父是琅琊阁老阁主。

蔺晨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琅琊阁的少阁主,是梅长苏的至交。林殊身中火寒之毒,在他经历挫骨削皮的痛苦拔毒过程时,是他的好朋友蔺晨一直陪伴在其左右,并用尽毕生所学帮他续命。与此同时,当梅长苏在金陵城中搅弄风云时,也是蔺少阁主在后方运筹帷幄,助他成功。

蔺晨胆大心细,而且善良到可以牺牲自己的时光,交付朋友。他对飞流的方式绝无可能仅仅是调戏。医术高明的他肯定是通过调戏的假象来调养飞流的心性。蔺晨虽然洒脱不羁,却能轻松打理组织庞大,管理精细的琅琊阁。要知道琅琊阁不仅通晓本国之事,还对国外的事了如指掌,对阴谋隐秘之事了如指掌。

三、静妃,靖王之母。

静妃,靖王之母,医女出身,精于药疗。当年曾为林帅所救,结为兄妹,后为照顾被封为宸妃但体弱多病的林乐瑶(林燮之妹)入宫,与宸妃林乐瑶情同姐妹。 在皇宫内外纷繁复杂的事件和人物关系中,一个安安静静的医女,一个普通的嫔妃,却能外安其子靖王,内拒皇后和越贵妃,于刀尖火海之间游刃有余。

梅长苏本远在江湖,却名动帝辇。江湖传言:“江左梅郎,麒麟之才,得之可得天下。”作为天下第一大帮“江左盟”的首领,梅长苏“梅郎”之名响誉江湖。然而,有着江湖至尊地位的梅长苏,却是一个病弱青年、弱不禁风,背负着十多年前巨大的冤案与血海深仇,就连身世背后也隐藏着巨大的秘密。

原来,十二年前,南梁大通年间,北魏兴兵南下,赤焰军少帅林殊随父出征、率七万将士抗击敌军,不料七万将士因奸佞陷害含冤埋骨梅岭。林殊从地狱之门拾回残命,历经至亲尽失、削骨易容之痛,化身天下第一大帮江左盟盟主梅长苏。

十二年后,梅长苏假借养病之机、凭一介白衣之身重返帝都,从此踏上复仇、雪冤与夺嫡之路。面对曾有婚约的霓凰郡主、旧时的挚友靖王萧景琰以及过去熟悉的所有,他只能默默隐忍着一切,于看似不经意间,以病弱之躯只手掀起波波血影惊涛,辅佐明君靖王登上皇位,为七万赤焰忠魂洗雪了污名。

然而由于梁武帝晚年的昏乱治理,南朝境内纷乱四起,已代北魏而立的东魏趁机兴兵南下,朝中一时竟无人能够领兵。为解国难,梅长苏不顾身体病弱,毅然束甲出征,仅用三个月时间,带领大梁军队一举平定北境狼烟,还大梁以和平安定。而此时的梅长苏,也煎熬尽了自己最后的一点心血,在沙场上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扩展资料:

角色介绍——

1、梅长苏、苏哲、林殊 演员 胡歌

梅长苏,琅琊榜首,天下第一大帮江左盟宗主。本名林殊,原是大梁国赤焰军少帅,后因梅岭惨案,身中火寒之毒。经救治,林殊改名换面,蛰伏江湖。为平梅岭冤案,梅长苏回到金陵,以病弱之躯涉入政权纷争。经过谋划,终一雪冤屈。梅长苏在国仇家恨、兄弟情义的漩涡中见招拆招,奏出“江左梅郎”赤子之心下的一曲慷慨悲歌。

2、霓凰郡主 演员 刘涛

大梁南境执掌十万边防铁骑的奇才统帅,二十七岁。 林殊(梅长苏)青梅竹马的未婚妻。时大梁南边的强敌楚国兴兵,负责南境防线的云南王穆深战死之后,霓凰临危受命,全军缟素迎敌,血战楚骑于青冥关,歼敌三万。从此,“霓凰郡主”代幼弟镇守南方,南境全军皆归于其麾下。

3、靖王(萧景琰) 演员 王凯

萧景琰,皇七子,三十一岁。军中素有威望的大将军,战功累累、靖边有功的成年皇子,林殊最好的朋友。一直坚信大皇兄与林家是被冤枉的,因此被父王冷落了十二年,但无论面对再多的不公与薄待,他也不愿软下背脊,只是默默地接受一道道的诏命,远离皇权中心,甘于不被朝野重视,只为了心中一点孤愤,恨恨难平。

4、蒙挚 演员 陈龙

禁军大统领,大梁第一高手,琅琊榜高手榜排名第二,三十七岁。京畿九门,掌管五万禁军的一品将军。深受梁帝信任,正直英勇,忠君爱国。曾是林燮(梅长苏之父)麾下一员,后被迫离开赤焰军,也因此在赤焰冤案中未受牵连。

一部琅琊榜风靡大江南北后,其续部以风起长林为名上映后,却反映平平。或许是第一部情节太过诡异,抽丝剥茧,丝丝入扣,引人入胜;所以基本属于正说的二部,很难再吊足人们的胃口。但一部应该完全属于戏说,或者说完全是一个江湖,再或者说就是一部别样的武侠吧。哪个男男女女没个武侠梦呢?!风起长林则不同,这里有武侠,但讲述的其实是朝政,所以也可以说是一部宫廷剧,只不过江湖无处不在而已。

古装剧琅琊榜之风起长林,讲了哪些道理?

风起长林,风起于青萍之末,风起于长林军长林王府。一支长林军,扼守北境,护国长治久安!一面长林王,忠肝义胆,铁血以振朝纲!长林精神,长林气度,就是长林之道……

萧平旌能够振臂一呼应者云集,背后是父兄萧庭生萧平章积累的名节,也是梅长苏林殊家国情仇积累的信仰,更是长林精神长林旗号带给世人的心灵慰藉。这个世上还有比天道比老天爷更让人放心的吗?要不荀安如怎么会殉道?只不过萧平章看上去更像是道本身,萧庭生则更像鸿钧老祖,已经不是与天地同寿一个级别了……

爱情观的道理

风起长林有两段完整的爱情的描述,分别来自平章和蒙浅雪、平旌和林奚,结局一悲一喜,但有着相似的爱情观,那就是爱、绝不是束缚的借口,而是认同和尊重。平章救了弟弟、保卫了边境,却不得不牺牲自己,蒙姐姐崩溃了,她终归是个以夫为天的女子,平章的离开对她而言无疑是天的塌陷,她哭着跪下来,磕头行礼,请求平章不要留下她一个人,可又随即明白,即使平章可以留下来,那么以后怎么办,他会日日困扰,一辈子活在自责里,比起留下来陪自己,更不愿看到的是他每天不开心啊。

对于蒙姐姐而言,她希望平章做想做的事,哪怕对自己而言无比残忍,也愿意支持并陪伴他。于是蒙姐姐收起眼泪,穿上一身战衣,陪伴平章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两人跪在地上分别的情景像极了梅长苏选择奔赴战场时,和霓凰永别的场面。

相比大哥大嫂的爱情,平旌和林奚的感情则少了些波澜壮阔,更像一条小溪,缓缓静流,途经礁石、险滩,磕磕绊绊却不曾干涸。平旌肩上的家国责任和林奚向往的江湖生活,注定存在着天然冲突,但二人在这样的冲突面前,从来表现的非常成熟,不曾强求。两人都具备独立的爱情观,因为懂得,所以尊重对方的信念和选择,同时也尊重自己的。我不会以爱之名束缚你,亦不会束缚住自己,绝不会试图改变彼此。

朋友之道的道理

全剧关于情义有很多着墨描写,没有刻意区分强调朋友之义,印象最深的只有一小段关于友谊的刻画,篇幅虽短却足以给剧本提亮,是借琅琊阁蔺九传达出来。蔺九长在琅琊山,性情沉稳,待人接物面色从不波澜,平旌远离朝堂回归琅琊山后的情节里,蔺九出场的次数多了一些。东海之战后,作战过程疑点颇多,琅琊阁收集了各方信息,蔺九把和东海之战相关的信息全部单独梳理记录了下来,只是为了需要之人多准备一些。

看到这才让人恍然大悟,原来这个一直看上去冷淡的人,心里一直把平旌看作朋友,他既做一个不参与世事的旁观者,又暗暗关心着朋友的事,尽管不说一言一语,但心里却十分懂他,知道平旌一直记挂社稷,迟早会需要这些数据。平旌真的来找蔺九要关于东海之战的信息,蔺九也只是淡淡说一句,跟我来吧,早就准备好了,依然看不出一丝波澜。

蔺九从头至尾清清冷冷,但这个看上去清冷的人物却鲜活了起来,堪称惊艳之笔。旁观不等于无为,琅琊阁虽与世无争,但同样充满情意和温暖,有的人虽然看上去通透世事,漠不关心一切,其实心底一直守护着最简单诚挚的情感,让人不禁想起琅琊阁主蔺晨年轻时和梅长苏的友情亦如是。为友之道,平日或许不去打扰你,但却在默默关心你,尽管私心希望你一世安稳,远离纷扰,但绝不阻挠你做的任何决定,而身为朋友所能做的,就是尽一切可能帮助你,用实际行动支持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75878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8
下一篇2023-08-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