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年纪稍大一点的人,想必都经历过亲人去世。跟自己朝夕相处的有血缘关系的亲人,因为病或年级大了的原因就这么离开了这个世间,从此不会再相见。亲人去世确实是一件让人很心疼很难过的事情,因为从此以后你再也见不到他了。
但是在现实中,或者是在电视剧里,大家可能会发现,如果有的人他的亲人去世之后,他并不会哭,也感受不到悲伤,这些人难道是没有感情的吗?是因为他们太冷血了所以不会哭也不会悲伤?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心理学家给出了一个人有说服力的原因。
首先我们可以确定的是,这种看起来没有悲痛的人,肯定不是冷血的人。心理学家说有一个词可以形容这个人在这个时候的心理现象,那就是心理情感隔离。通俗一点来讲,就是说当一个人他面对自己亲人离开之后,是没有办法接受这一个事实的。
在这种情况下有些人就开始头脑一片空白,心里也不愿意接受这个事情,所以不自觉的把自己与亲人去世这件事情给隔离开来了,这就被称为心理情感隔离。这种心理情感隔离并不是人们故意为之,而是一种本能的反映,是一种心理的状况。
其次就是每个人表达情感的方式都是不一样的,这个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有的人在面对悲伤的时候,他愿意把自己柔弱的一面给展示出来,于是放声大哭,让所有人都知道自己心里很难过。但是还有一部分人当他们面对悲伤的时候,并不愿意将这种悲伤展示给别人看,只想把悲伤留在心里,独自伤感。所以这些人表面上看起来不哭不悲,看起来很冷血,但是实际上内心早已崩溃,难受到不行,只是不愿表达罢了。
心理学家说,越是不愿表达,越是最脆弱的。那些愿意表现出悲伤的人,他们是与外在世界联系,他们愿意将自己的内心展示给世界看。可是这些有心理原因的人,他们只想掩藏自己的内心,让自己独自伤悲。这种伤悲其实是很难承受的,如果发泄出来反而心里会更好受一些。
所以如果大家有碰到那种亲人去世,但却看起来并不悲痛的人,不要觉得这种人太过于冷血,可能只是因为有心理情感隔离,再加上不喜欢表达内心。无论怎样,亲人是我们在世界上最亲近的人,所以在亲人们都还在世的时候,大家一定要好好珍惜与气人相处的每一天。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轻易不会说到死亡这个词,因为我们很忌讳这个词,甚至有时候为了不把它说出来,我们会用很多其他比较隐晦的词去代替它。可是我们的内心都明白,终有一天我们的生命会走到尽头,我们身边的亲人的生命也会走到尽头。
有人问:为什么人死后哭丧的时候,哭得越大声越好?因为这是对死者的一种极大的尊重,有着很多的因素。同时哭丧是我国丧葬礼俗的一大特征。哭丧典礼贯穿在丧仪的始终,大的场面多达数次。而出殡时的哭丧典礼是最受注重的。
那么,为什么有些人在亲人去世后,不哭也不悲?
在旁人看来,亲人去世,号啕大哭是正常的反应,说明这个人很悲伤,而不哭不闹的人通常被别人当作是冷漠之人,不哭的人就是心理变态或冷血?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有人曾经对这一群人做过调查研究,并表明这是一种心理自我防御机制。有的人可能要过一两个星期,甚至更久,他才会让自己放松下来,此时才有可能表现出悲伤情绪。
在心理学上人们称这种行为是"心理情感隔离"。这种情况的症状是,遇到非常令人震惊或极度悲伤的事情时,我们的大脑会潜意识地将情感和意识隔离开,即使手中的动作没有一丁点的停动,但是此时大脑已经处于空白的阶段,不愿意去接受事情的发生,随着时间的流逝,这样的情况会慢慢的消退。
这种情况的发生,也是因为大脑的自我保护功能,很多人在至亲离去的那一段时间,不想去面对,也不想去接受,所以就自我逃避这件事情的发生,以为自己不去相信这件事情,那么至亲就没有离开过他们,在心理学家看来,他们是没有安全感的人。
在亲人去世后,人们一般都会经历五个阶段过程,否认,愤怒,争取,悲伤还有接纳;从否认到接纳,这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事情。在听到亲人去世后,人们一般会对这件事情产生质疑,然后就会感到愤怒,愤怒过后稍微冷静的自己就会想能不能再争取一下,当这些事情都没有作用后,就会悲伤;悲伤过后就是接纳。
还有一些人是在经历过长久的病痛折磨离开这个世界,或者是遵循自然的规律正常死亡的,这类人的离开不会引起亲属们情绪的强大波动。因为他们已经有很长的时间来接受这个事实,这种方式的离开对他们来说反而是好事。
所以亲属们并不是不悲伤只是他们更愿意带着祝福的心态来看待这些亲人的离开。他们能够比较快地从不好的情绪中走出来,同时他们也能够体会到时间的短暂和生命的珍贵。所以他们会更加快,更加好地投入到自己的生活工作中。
每个人在面对这种生离死别时的反应是不同的。
其实对于人类、甚至大自然的万物来说,死亡永远都是一件不可抗拒的事情。只不过人类相比于动物,更有感情,在亲人离世的时候会显得格外悲伤,而哭正好又成为宣泄情绪的一种方式。但也不是所有人都是通过哭来表现自己的悲伤。
各有感情宣泄的方式,有的人哭得死去活来,甚至晕过去,可也有的人像个傻子似得不哭也不悲伤,反而平静的一个人在那儿发呆,像丢了魂一般,其实后者往往是最伤心难过的,他们接受不了这种死亡的事实,无法表达出内心的痛,整个人是空白的,才会如此平静。
结语:每个人都会有离开的时候,伤心是肯定的。但是生活还是要继续下去,可以逃避一阵子,但不能逃避一辈子。亲人是离开了,但是我们还要在这个世界生存,坚强起来,过去的已成过去,重要的是把握将来,打起精神让生活过得更好。
人类悲伤有两种,一种是情不自禁的悲伤,一种是内在淡定的悲伤?
你是哪一种呢?欢迎点击关注,留言交流。
中原焦点团队李桂芳坚持分享第436+612天20220117周一
心理学的三大流派
学习任何学派,都要非常了解经典流派,因为后面的都是前面的分支或衍生,如此才能站得高。 (少林武当峨眉)
一、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是华生创立的,由斯金纳、班杜拉、托尔曼等发扬光大。
(一),先驱:桑代克和巴甫洛夫(诺贝尔生理学奖)
1,桑代克受詹姆士的指导和影响(詹姆士奠定了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基本思想基础)。尝试错误说,通过尝试,错误会越来越少,行动中做很多尝试才会有更多的影响,注重实践!是教育心理学创始人。
创建了三大学习定律:①准备率,预习、预演,心理建设,有了心理准备会做的更好、会更好更快的适应。②练习律,练习多了就能更多掌握、能力是练出来的,感觉是泡出来的。③效果律(正向强化,但也不能给太多)。
2,巴甫洛夫, 1904年消化腺生理学研究获诺贝尔奖。
(二),经典条件反射
1,巴甫洛夫,
经典条件反射:巴普洛夫用狗做实验,每次给狗喂食前摇铃铛,使铃铛和喂食之间建立起联结,这样狗听到铃铛,即使不喂食也会分泌唾液。厌恶疗法应用了经典条件反射的原理,比如戒酒,喝酒前先吃催吐的药,喝酒就跟呕吐联系在一起,喝酒就吐,产生条件反射。
泛化、分化、兴奋、抑制
①泛化:从一开始对某一个东西有反应,到最后对其他东西都有反应。例如从讨厌同桌,变成讨厌全部同学、老师、学校。
分化:从全都行,变为只能某一个。比如几个月大的小孩子从谁都能抱变成只让妈妈抱。
兴奋抑制:神经性问题是由兴奋、抑制频繁发生导致的,保持平和心态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告诉你中奖1个亿,兴奋,又告诉你是假的,抑制,反复如此,就神经了。身体也是如此,一冷一热交替多了,就会感冒。
2,华生
创建了行为主义。刺激—反应说(s-r)、环境决定论。我给你一个刺激,你就有反应,完全否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比如孩子哭不要抱,以训练他独立入睡,所谓的延迟满足等等这些观点100年之前已经被否定,孩子需要更多的爱、关注、拥抱、抚触等,否则会出现非常多的“后遗症”。 越是早期,影响越深远。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是有很深的道理在的!
华生(现代广告心理学的鼻祖,1930年,年薪是7万美金)继承了桑代克的研究方法。八卦一下华生经历,环境决定论。守好边界。知道自己想要期待的是什么。
(三),操作性条件反射
操作性条件反射r-s,有了什么反应,就给予刺激。(自己摸索出来)
斯金纳(的老鼠)斯金纳箱:箱子里有按钮,饥饿的老鼠在里面乱跑,不小心碰到按钮,食物掉落。慢慢偶尔的奖励越来愈多,它就知道了按钮的作用。这是自己摸索出来的。斯金纳认为大多数行为都是操作性条件反射,是被强化的结果。有机体有更多的主观能动性。我们这样做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就可以继续这样做。(有效继续,无效改变)但在亲子教育中,总是无效继续,例如唠叨反复否定,如说你800遍了都不听。。其实却是在强化负向,强化问题。
斯金纳提出了强化惩罚和消退
①强化(为了使行为增加),正强化(给予想要的)和负强化(做的好了,撤掉不想要的、不好的);
②惩罚(为了使行为减少)做的不好惩罚(给予不想要的);做的不好,把奖励(想要的)撤掉。在生活中可以惩罚,但事先需要商量好。多用强化,特别是正强化,比惩罚可能更好,因为关注什么,什么就会变多。如果实在过分,当然也要适度惩罚。
③消退。对于不想要的东西不予理睬。比如孩子咬手指、尿裤子、挑食等好多行为,如果不是总管他的话,很快也就过去了。关注反而是强化,担心是诅咒。不关注是消退,家长自己忙起来,没有那么多闲工夫盯着孩子,孩子反而可能会好起来。要关注想要的、做到的。很多问题的出现是过于关注强化
(四),新行为主义:
1,托尔曼提出中间变量,任何的变化与很多因素有关。所以咨询中不要很快的给予指导、建议,要更多地了解他们的情况。
2,班杜拉提出社会学习论,人是在社会活动中成长的。教育的极致是行为的影响。人是在社会中是通过与社会的互动学习的
交互作用,人影响环境,环境影响人
自我调整:每个人可以自我调整,主观能动性。
榜样作用,自己做好榜样,足够尊重,足够欣赏,别光在口头上讲道理,在行为上做到最重要。修自己是无止境的课题。
观察学习:不一定亲自感受,观察别人也能学习。作为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听别人的故事,得到学习。
华生的小罗伯特实验。这是心理学史上非常著名的一个实验,也是备受争议的一个实验。
二、精神分析
创始人弗洛伊德。心理学史上最伟大的人物。犹太人。 马斯洛和德沙泽尔也都是犹太人。犹太人是善于学习的民族。
1,心理结构理论:意识、前意识、潜意识,冰山理论
意识是我们能意识到的部分;口误、笔误、梦话,都是潜意识在起作用,潜意识被意识到就不是潜意识了。前意识是通过想,能够想到的。
精神分析是深层心理学,是在潜意识层面做工作,帮助当事人。发明了一些方法,比如梦的解析,梦是通向潜意识的康庄大道。绘画、沙盘、催眠等都是在潜意识层面做工作。自由联想是精神分析常用的工作方法;荣格、阿德勒都曾是弗洛伊德的学生,后都离他而去了。
荣格,分析心理学;阿德勒,个体心理学。 2,人格结构理论,本我、自我、超我。
本我,本能的我,非常强大,力比多,有本我我们才能活下来。本我遵循快乐原则。吃、喝、拉、撒、睡,一切为了快乐。
超我(道德我、良心我)遵循道德原则。超我管着本我。
自我遵循现实原则,在超我和本我之间起调节作用。自我调节不好,超我、自我的矛盾不可调和,出现神经症。刘老师像是在说单口相声。 落地易懂。
3,性心理发展阶段(固着)。
①口欲期0-1岁:满足吃,得到安全,没有得到很好的照料就会出现问题,烟瘾,酒瘾、贪吃、唠叨、表达欲望强都可能是口欲期没有被满足
②肛欲期1-3岁:希望自己能够控制自己的大小便,从而对世界有更多的掌控感、成就感。这个时候家长要求过于严格,肛欲期容易不过。家长适时放手,让他有自我掌控感;
③生殖器期,3-5、6岁:对生殖器有好感,对异性感兴趣,平和对待,不要有过激反应,过激反应才是伤害,不恰当的应对方式才是问题;
④潜伏期,5、6-11、2岁:性的潜伏,更多跟同性玩,男同学开始欺负女同学,来引起关注;
⑤生殖期,12岁以后:对异性感兴趣,青春期一直到成人。
大人要在相应的年龄适度关注,千万不要强化。给他们足够的空间,适度的放手,这样他会有更完善的人格。不然会成为妈宝男、妈宝女。养育的时候要适度放手。不要太精细。问题本身不是问题,过激反应才是问题。
4,治疗原则:①中立,几乎每个学派都非常看重。②节制,不谈自己,不做太多自我暴露。
③匿名,更多把自己隐藏起来,一块白板、一面镜子,避免投射和移情,提供一个理想化的环境。精神分析的分析里边,咨询师说话很少,这是对咨询师的考验,憋住不说话才是最难的。难(传统的学派显得更冷漠)(起到的作用,跟潜意识连接,更多的自我联想之后,变化通常就会出现)。
5,治疗目标,通过自由联想和解释,将潜意识意识化,重组基本人格。例如,一位来访者每天多次洗右手,不知道为什么,通过精神分析。小时候,邻居家吃午饭,叔叔非常猥琐地摸她右手。后来因为年纪小就忘了。长大后,在公交车上,被猥琐男碰到了右手,这个潜意识就被激活了,开始强迫洗右手。这就是通过精神分析将潜意识被意识化了。
精神分析的时间可能很长,几年、几十年都有。曾经有著名咨询师说,他的一位来访者和他说,如果要结束咨询,请提前五年告诉我。
6,常见心理防御机制。(防御是一种自我保护)。
①压抑:老板吵你,你压住火不发泄。
②认同:认同更高位置人的观点。明星、专家说得对。
③反向作用:明明吝啬,故意表现大方。明明喜欢,故意表现厌恶,故意找自己喜欢的人的茬。缺少啥掩饰啥。
④移情:(反移情是咨询师卷入)。正移情(好的情感)、负移情(不好的情感);来访者将生活中对某人的情感转到咨询师身上。例如觉得咨询师像前男友一样善良、懂我。精神分析认为有移情意味着咨询真正的开始。 ⑤投射:他自己这么想的,却以为别人在怎么想;我以为的你以为。如,一男一女,互相注视。女的问你在想什么,男的说跟你想的一样,女的给男人一巴掌,说流氓!这就是投射。投射就是将自己的想法认为别人是这么想的。比如苏东坡和佛印的故事。
⑥置换叫转移,被老板吵你会压抑自己,回家吵媳妇、孩子,踢猫效应;压抑,憋着,憋的时间长了也会出现问题;
⑦合理化:让自己接受,自我安慰。比如公交车上,你确实累了,上来一个上年纪的人,你给自己找个能接受的借口,比如我今天太累了,他年纪不够大,很健康等等。
⑧情感隔离:有点像否定。情感没有出来。比如孩子死了,依然像之前一样给孩子送饭,不是逃避,不是意识到不敢承认,而是像打了麻药,没有了情感反应。
⑨退行:本来成年了,表现得却像孩子。比如大人钱包丢了,像孩子一样坐在地上打滚哭。退行是精神分析术语,情绪崩溃是状态的描述。
⑩升华,把不好的行为变成对社会有用的。喜欢打架,去行侠仗义,或者去练拳,比赛,获得奖杯等。
三、人本主义。马斯洛和罗杰斯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自我实现)
罗杰斯:来访者中心疗法
治疗的条件:①真诚一致、②无条件积极关注、③同感理解。非常重要,很难达到,做不好,做不到,说明做的还不够。一小步的行动加持续不断的练习!
人本主义理论有着超级的影响力。后现代的心理学治疗原则基本上都受到罗杰斯治疗理论的影响。
感觉自己有时候就很冷血。
对那些可怜的人可能会有一丝的同情,随之而来的就是无所谓,世界上可怜的人太多了,然后就无所谓啦。反而可怜的小猫小狗更让我愿意帮助,可能他们不会说话,更不会觉得会被他们反咬一口吧。
对亲人(家人还好),其他亲戚就一般般,没有任何共情的感觉,他们的各种遭遇也只有一丝丝感觉吧。记得我奶奶做手术的时候,我就问我爸,为啥这么多人都在外面等着,浪费时间,而且还假作关心。我爸当时就说了我一顿,说的什么忘了,大概就是不懂得亲情之类的。
对其他人,其实我更多在乎的好像是利益的平衡,利益不平衡了,关系就会破裂一点。我总是防备心很重,想的可多,把别人想的也很坏。有时候也觉得自己挺自私的,但是又觉得大多数人都是自私的就觉得还好。可能也是给自己找理由吧,有时候想到大家都是自私的,就会原谅一些人对自己做的事情,也会原谅自己对别人做的事情。
冷血就冷血吧,无所谓,我感觉什么都无所谓了,除了健康吧(生了一场病,就领悟到健康比什么都重要)。其实,说实话,我也挺害怕被别人觉得自己冷血的,所以大多数,我内心毫无感觉,却不得不去。(我看上面有人回答说冷血的话就不要让其他人有期待啥的)其实吧,我并没有想让别人有啥期待,我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有时候做了啥,别人竟然会对我有期待。而且,说实话别人的期待让我很难受。我的初衷是不想让别人看出我冷血,说我冷血,但我也不想装作热情,热心之类。做事我是有个度的。
想到什么写什么好了,可能有点跑题。前一阵子,遇到一个可喜欢我的人,可是她的喜欢吓到我了,我立刻就分手了。因为我觉得我是个挺坏的人,一直在阴暗里这种吧,我知道自己的本质与劣性。所以看到那样一腔的喜欢我特别害怕,我觉得坑害不起她,为什么会觉得是坑害她这个词咧,我也不知道,就分手了。
其实分手后自己反而觉得很放松,有时候又有点后悔,可是长痛不如短痛,我怕以后我会伤那个人更深,我自己无所谓啦,我感觉现在很少有事情能伤到我了所以啊,还是自己吧,自己也挺好的。
感觉我这种人,不配拥有那些。自己就挺好的,和那样的自己相处,抱着这样的自己,一步一步继续走着这场人生。
分手对于大多数人都是一种极其复杂的感受,可能有失落、悲伤、愤怒、痛苦等各种情绪。
虽然分手后可能会经过一个短暂的期间,但有些人在分手很久以后仍然会感到难过。
下文将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一、分手的感受
1 失落感:恋爱关系结束后,往往会让人感到失去了某种东西,甚至可能失落感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2 悲伤感:分手会带来强烈的悲伤感,特别是对于那些最初对这段恋情抱有美好期待的人们。
3 焦虑感: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对于自己的生活和归属感的问题,往往会产生或者加剧焦虑。
二、分手后为何难以释怀
1 因为未能解决心理问题:有些人会通过一些方式来逃避心理上的痛苦,而没有真的去解决问题,导致在长时间内不能够彻底地放下感情。
2 因为回忆:人们有着强烈的记忆情结,往往会因为怀念曾经的美好瞬间,而不断地回忆起这段感情,从而让自己更难以释怀。
3 因为未能找到新的生活重心:分手后如果没有建立新的生活重心,原有的生活轨迹可能会一直保留下来,对于分手后的人来说,对旧生活和过去的依赖感可能会让他们在未来的日子内更加难以释怀。
总之,分手是一种极其复杂的体验,人们需要正视自己的感受并且寻求减轻负担的方法。许多人会因为未能解决心理问题、回忆和未能找到新的生活重心而长时间地难以释怀。
要真正摆脱过去的困扰,需要积极应对、主动思考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不断发掘新的事物和兴趣点,不放弃对新生活的探索。
从心理角度看孩子不上学,厌学拒学的儿童和青少年已经成为个大、中城市人数不断增加的事实。
家庭教育中,越来越多的儿童、青少年从不喜欢学习到讨厌学习,从不想去上学到拒绝上学,父母再凶狠的责骂、老师再充分的道理、同学在热情的呼唤也无法打开这些孩子的心门,厌学拒学已然成为摆在家庭、学校和社会面前的一道难题。
那么孩子的厌学是如何开始的呢?
01 从父母的焦虑开始
进入小学,孩子成长的比拼正式拉开大幕,起跑线的高低之争让父母们不得不尽责尽力:每晚盯着孩子的功课,对开小差、写错字、算错题这些行为立即纠错指正,布置额外的课外练习,严格控制孩子玩的时间,对各种课外辅导班格外热衷,和学习相关的道理经常灌输,孩子的成绩和表现俨然成为了父母情绪的晴雨表……被教育控制的父母们逐渐失去了对孩子原始的爱。
父母们如此焦虑,那么孩子们感受到的是什么呢?
“我讨厌做功课,妈妈每天坐在旁边监督我,还总批评我,一会儿说我慢一会儿说我不认真,烦死了!”
“每次测验考试,一看到我就问:考了怎么样啊?她们根本不关心我这个人,只知道关心我学习!”
“学习不就是不停地做功课和考试!考得好,他们就高兴,考得不好,他们就不高兴!”
“我总是不能让他们满意,考了99分,妈妈会说你怎么不考个满分啊!”
“我觉得学习好像是爸爸妈妈的事,不是我的事,反正什么都由他们安排、决定,我只要做就好了!”
“考试成绩出来了,妈妈就会问,谁谁谁几分啊,有几个100分啊,就知道比来比去,真讨厌!”
“我跟妈妈说我好累,妈妈说累什么啊,你这个年纪不就好好学习吗,现在轻松以后你后悔也来不及!”
当孩子放学到家,父母问的第一句话就是:“今天考几分啊?第几名啊?最高分几分啊?”这会让孩子也越来越关注结果,小小年纪就充满着竞争感和焦虑感,一旦没有别人好就压力山大;
当孩子状态不好父母还逼着写作业,孩子对学习仅存不多的兴趣也被磨没了;
当孩子碰到难题不知所措,父母却批评孩子不认真不努力时,孩子的委屈和愤怒转换成的是对学习过程的痛恨;
当孩子考得不好心情低落,父母却一脸嘲讽“谁叫你平时不好好学!”,父母阻隔了情感的流动,孩子已经无法体会到真切的爱。爱是人成长最重要的内在动力,当爱缺失,成长会变得没有方向和力量。
父母们的高焦虑和高期待转化成对孩子们的高压、高控,深怕自己晚行动,孩子就要落后,而这种弥漫性地焦虑也在很大程度上传递给了我们的孩子,让孩子们把学习和痛苦联系在一起,日积月累后,也许孩子就会以厌学、拒学作为对学习无奈而沉重的回应。
02 从孩子否定自己开始
越来越多的孩子在对学业成就和未来成功过度关注的社会大背景下纷纷倒下。孩子们感受到学习的过程痛苦而无趣,父母们的倾力安排让孩子们失去了对自己的掌控感(一个人长期无法获得掌控感容易变得悲观抑郁);
孩子们感受到哪怕自己已经很努力了、成绩考得已经很好了,父母们却依然不满意,学习结果带来的总是挫败感和自责感,似乎只有100分、前3名才能让父母们喜笑颜开,孩子们越来越体会不到学习所带来的成就感。
没有掌控感和成就感,越来越多的孩子在学习上无法感受到自我价值,更多地感受到的是被评判、被要求,感受到的是父母们有条件的爱。
这份包裹了各种条件的爱犹如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会让孩子去做让父母满意的事,另一方面当孩子总是做不到的时候,就会产生持续的内疚感和挫败感,从而让孩子失去积极的内在学习动力,进而开始不断否定自己,觉得自己不值得别人爱、自己笨、自己没有能力,甚至自己不是学习的料。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内在不断否定自我的声音会转化成孩子长期低落的情绪、越来越糟糕的成绩、越来越疏离的同学关系,越来越多的掩饰和情感隔离。
一个小学期间年年都得第一的孩子,进入重点中学后,面对几次考试的失利变得非常沮丧,觉得自己不行了,其它同学都比自己牛。父亲对他说:“下降是暂时的,没关系,下次会考好的!”孩子听了父亲的话,内心压力更大了,安慰的背后,孩子清清楚楚地看到的是父亲对成绩、对结果的重视,孩子觉得下次可能还会让父亲失望。
在巨大压力面前,这位从小‘只能上不能下’的孩子被击垮了,他不愿再去学校,他用‘不愿学习’来挽回自己的尊严。
03 从家庭缺失爱开始
有这样一个家庭:爸爸和妈妈长期感情不和,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更是存在很大分歧,经常当着孩子的面不加控制地争吵,孩子有时因为害怕而大声哭泣,可正在气头上的父母却因为心烦而对孩子大发脾气,呵斥孩子,让孩子变得更加恐惧。
有时候为了让自己想法在家里得到实施,父母中的一方或双方又都来讨好孩子,或是在孩子面前诋毁另一方。在这样忽冷忽热近似分裂的环境里,这个孩子到了小学以后,根本无心学习,成绩倒数,个性胆小懦弱,害怕人际交往。
后来,父母觉得孩子问题越来越严重才来咨询,可就算在咨询中,他们还再互相指责谩骂,都没有意识到就是他们共同营造的可怕的家庭氛围害了这个孩子。
每一个孩子都希望自己的父母相亲相爱,希望父母无条件地爱自己。在爱温暖流动的家庭中孩子可以安心地做自己、发展自己,而在爱无法流动的家庭中孩子充满着不安全感、不信任感和深深的恐惧感,试问一个长期心神不宁的孩子如何去好好学习?
原本应该是父母给予孩子积极稳定的情感和精神支持,而在家庭氛围压抑冷漠、父母剑拔弩张的家庭里孩子根本不敢真实地表达情绪和感受,孩子带着超出年龄可承受的巨大负面情绪,如何有力量去面对学习中的困难和挑战?
一个孩子长期感受不到来自家庭最基本的快乐、满足和幸福,你要她/他如何去构想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又如何有动力成为更好的自己?孩子会被强大的无力感拉进心灵的深渊,最后也许一根稻草压下来,厌学拒学可能就成为了孩子的一种呐喊。
如果一切可以重新开始,希望天下所有的父母们放下焦虑,让孩子感受到无论是好的表现还是不好的表现父母都是爱我的;
希望天下所有的孩子们都觉得自己是好的、是有能力、有潜力的、是值得被人爱的;
希望天下所有的家庭都充满舒服温暖的爱、充满欢声笑语。
那么,也许厌学就不再存在。
愿每一个人都能焕发出七彩的光芒。
在温暖的阳光下,每个生命都会焕发出内心七彩的光芒!我们内心拥有什么颜色,
我们眼中的世界就会焕发出什么色彩,我们的内心拥有七彩世界,我们的生活就有七彩阳光芒!
怎样排除歌唱心理的压力
歌唱心理压力是指歌唱环境与对象的客观要求导致的生理变化与情绪的波动。这种压力分积极的和消极的两个方面。若是积极的要给予保护和培养;消极的则需要进行心理调整,设法解除心理矛盾,突破心理障碍,保持心理平衡。下面我整理了介绍怎样排除歌唱心理的压力的相关资料,大家不妨参考下。
例如:有的人唱歌怕人听,人一多就紧张,上声乐课怕 人听课,上台怕观众,这种心理压力就是消极性的。但有的是听众越多歌唱欲望就越高,发挥得也越好,于是掌声热烈,而歌唱者借助掌声的激励,情绪更高,这种良性循环的心理状态就是积极的。
心理压力的缘由和排除方法如下:
(1)压抑。每个人的性格心理不同,对事物的反映和处理方法也不同。先天式的——祖传的、血统型的,被称“原 始”型的性格心理;若是后天经历造成的,则称为“纯粹”型的性格心理。在演唱中有先天性的恐惧心理,也有后天性的;有先天性的开放心理,也有后天性的。但两者是可以转换的。例如有的演员,从学唱到上台从来就没怕过人,但有那么一次意外的心理障碍导致的压力,结果唱砸了,观众鼓了倒掌,从此一提上台就憷,这 就是积极的心理压力转换成消极的心理压力。这是由于大脑储存在记忆中的反射作用所致,我们称它是“纯粹的压抑”。先天的“原始压抑”可以逐步进行心理调整,在老师的帮助下多进行试探性的实践行为,从而积累积极性的心理素质。客观环境很重要,例如老师的鼓励,同学们的帮助,当他们上台唱歌时,大家多鼓掌喝彩,使他们感受到上台唱歌的乐趣,掌声对其也是莫大的荣誉,于是心理压力转换了,光想上台,自然就不怕观众了。
(2)文饰作用。可以经常为自己歌唱中的错误找到理由,以求得较少的谴责。例如我们常常听到某人没唱好,下台就先解释“弄错调了……”“伴奏没合好……”“这几天嗓子不舒服……”等文饰自己的语言。用这种方法来减轻自己的心理压力是可以的,但不可养成文过饰非的习惯,还是要认真总结经验,争取以后演唱的把握性更高。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中称为“自我能接受”“超我能宽恕”“以虚掩实”,借以保持内心安宁的心理技术。
(3)升华。指通过潜意识的冲动,使自己消极的心理压力转换成积极的心理压力。例如在歌唱学习和实践中,学生有各种指导思想,有的想当歌唱家出人头地、挣大钱、尽情享乐。若这样的人一旦失败,他的精神就会彻底崩溃。但若从心理上治疗,可以用升华的`方法。那就是要 他认识到自己是个人才,努力下去可以当歌唱家,这不是坏事;出人头地是自己刻苦努力、国家培养的结果,不是等来的,要争当一流人才,没锗;挣大钱、尽情享 乐,错误在于自私,应学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优秀民族传统思想。这样使其思想得以升华,心理得以调整,保持他的奋斗精神,继续登攀。
(4)投射。心理投射分外射和里面射,产生于转嫁罪责的心理。外射是典型的掩盖自己错误的技巧,这种人犯了错误 常常责备别人或推到客观原因上。例如:不小心把杯子摔碎了,他不检讨自己,而是责怪杯子放的不是地方或杯子这么不结实。有的人帮别人试唱新作品,没唱好, 立即就说:“写的什么呀,怪里怪气的!”这都属心理外射。
里面射与外射相反。演唱者是将一切里面射于自己,例如没唱好歌,哭、自责,骂自己不是材料,甚至打自己。犯了严重错误或受了极大委屈的人,往往会造成精神分 裂,或自残、自杀,以此减轻自己心理上的压力。这种现象多发生在性格过于内向的人身上。但引导得好,里面射心理活动过程会变成一种积极因素。例如敬仰先辈、 尊重上级、谦虚待人等。但无论外射和里面射都要注意它对社会破坏性的一面,利用内外互射的补充去维护个人的尊严和社会的公德。例如一位同学声乐汇报没唱好很 难过,埋怨别人,另一位同学可以对他说:“不要难过,我也没唱好,咱下次再来,想开点!''那么后者用里面射心理调整了对方的外射心理。
(5)移置。在心理学中是指一种精神宣泄替代另一种精神宣泄。调整这种心理的技术是“反精神宣泄”,就是自我或超我的对冲动的抑制。它的方式有“移换”“替代”“填补”“赎罪”等。
①移情,又叫移换,把宣泄的对象转移。例如:想打小孩,而又极力克制自己,结果没打小孩,而是打枕头;演唱出了错误,原因是伴奏弹错了谱子,真想骂他几句,但克制了自己,但这种愤怒的心理实在无法忍受,那么就把谱子撕了,以减轻心理压力。
②替代,是移情的另一种形式。在无法达到自己所需所爱的目的时,移换心理,找一个替代的对象或方式去减轻心理压力。例如学生崇拜某一位老师,而得不到他的教诲,学生会听他的录音,看他的录像,或找一位与那位老师学术相当、观点一致的老师指导。
③填补,是替代的另一种方式。它是指已获得了自己所需所爱的对象后而又失去的心理压力,用填补技术减轻这种压力。
④赎罪,我们也可把它视为是一种特殊的替代或填补心理机制。借助它,使潜意识的过错获得“超我”的宽恕而减轻心理压力。如采取自我批评(忏悔)、自我牺 牲、苦修(出家)、捐献(献血捐款)、造福他人(慈善事业)等多种形式赎罪。例如小孩子犯了错误,会突然勤快起来,主动扫地、洗碗等,以此赎罪来减轻自己 的心理压力。
(6)代偿。这种心理机制是指因有某种生理缺陷或历史上有污点,为了生存并减轻心理压力而从事力所能及并有希 望出成就的事业进行心理代偿。例如声乐系的学生声带严重病变,被嗓音医生诊断为不能从事演唱职业,但他又酷爱音乐艺术,那么他可以改学理论作曲专业、钢琴 专业或器乐专业,以代偿的方法减轻心理压力。又如我们歌唱者非常喜欢一首歌,但自己的音高达不到,可以移低一两个调演唱,这种方法就包含代偿因素。这方面 的例子很多。
(7)象征化。指被象征的事、物或人。在表演艺术中有许多时候是采用了象征化的心理方式去做某件事。有的同学 上台紧张,老师说:“你只当台下无人,或台下全是椅子,等等。”这就是采用了象征化方式诱导。又如歌剧演员唱到悲哀处,伤心至极,泪如泉涌,这是演员无形 中采用了象征化调动了自己的感情。我们演唱《牧歌》,尽管你没到过内蒙古大草原,但你可以根据**、小说描绘的大草原想象一番,使自己的视野开阔、歌声悠 远。
(8)幻想。多发生在少年儿童及青年人身上,幻想与理想中间穿插着“想象”与“实际”。幻想对人类的重要性在 于没有幻想就没有理想,就没有未来的成功。幻想可以使科学家发现某个奥秘,可以激发和启迪诗人和艺术家的灵感。借助于幻想方式我们可以调动自己去做许多事 情。例如某个歌唱者幻想着有那么一天,自己成为一个歌唱家,掌声、喝彩、鲜花簇拥着自己,报刊、电台、电视台到处传扬着他的成功。于是他就着手去实现这个 幻想。当他虚度年华,一事无成时,那么幻想就是空想。当他真的成功了,那么可以说他最初的幻想就在他付诸行动时即转化为理想了。因此幻想虽不能解决实际问 题,却对人在奋斗过程中存在着不可估量的价值。但不满现实,好高骛远,想入非非,幻想不但不能成为现实,反而会损害身心健康,有的甚至造成精神分裂。
(9)认同。有这种“认同”心理的人,往往是心中有一个崇拜的偶像。例如:他非常崇拜贝多芬,首先在发式上先 模仿,然后想象一番贝多芬的脾气、生活方式、作曲习惯等。有的人个头、头顶长得像列宁,而他又十分崇拜列宁,那么他无形中学列宁说话、走路、手势、姿态 等。这种认为自己同崇拜人物相似的认同心理,在生活中司空见惯。如儿子仿父,女儿仿母,因为他们崇敬父母。有这种心理,可以使许多传统得以继承,使许多事 物得以流传。我们歌唱的流派形成与“认同”心理就密切相关。
除以上九种心理压力,我们还介绍以下十种心态:
(1)转向反对自身。当声乐课没上好,或汇报、演出不成功时,往往会产生心理矛盾,用“里面射”法去责怪自己, 因为老师无错,又是自己尊敬的人,而演出是自己忘了词没唱好,既不能埋怨伴奏,又不能责怪观众,只好把愤怒向自己发泄,有自悟、自罚等方法,然而其中还包 含着对客观的怨恨。有一寓言故事:祖父因故怒责其孙,其子心痛,于是愤而自打耳光。祖父问之:“何故”子答日:“尔责吾子,吾责尔子,何足怪哉!”有的 人生气不吃饭,就是这种心理的反映。
(2)反向形成。也可称为“反应形成”。这种心理机制是产生两面派的根源。反向形成指反作用的形成。这种反转 机制,将潜意识中某种不应有的本能冲动,转化为表现十分强烈的而能被社会所允许的相反形成。一个道德败环的人可以伪装得道貌岸然。一个人听某人唱歌,心里 承认对方唱得不错,但出于妒忌心理,他可以说:“唱的什么呀,太业余!”本来他很喜欢这首歌,但因能力所限而唱不好,于是说:“这首歌一般化,我最讨厌这 样的歌。”有些人总是设法把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隐藏起来,甚至以合法化的手段去办犯法的事。在一些声乐比赛中,不同选手的音响效果不同,那就是有人在不知 不觉中做了手脚。但做这样事的人,一旦有人问起他是怎么回事,他可以说是电压不稳、磁带效果不同,等等,都属此种心理。
(3)情感隔离。在艺术创造中这种心理调适很有作用。如相声演员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把观众逗得笑声不止,前 仰后合,但他本人却一点不笑,将他的状态与情感隔离开来。有经验的演员,在唱到伤心处,含泪不落,继续陈述悲惨的情节,这说明他情感隔离的能力很强。而有 的演员却做不到,哭得语不成声,无法继续演下去,这说明他不会调适自己情感隔离的心理。
(4)人格分离。歌剧中常常运用这种心理机制,演员的自我和角色的他我,是两个人的重叠,有时需要深入角色, 忘掉自我,有时需要跳出他我,意识到自己是在演戏。在生活中也常出现这种心理状态的人,多见于癔症患者,突然间变成了另外一个人。我们歌唱中会遇到不入情的时候,就要使用人格分离心理,把自己变成歌中某个情节或某种情绪的人。例如:在演唱《父老乡亲》这首歌时,你完全可以把自己变成那个被“小米饭养大的 人”,你会更加热爱父老乡亲。
(5)否认。对面前发生的不利于自己的现实加以否定,以减轻心理压力。人死了还认为他还活着,东西丢了认为放到什么地方去了,歌唱错了则认为这样唱比那样唱好听,等等。
(6)妥协形成。这是一种病理性心理防御机制。当他的欲望不能满足时,力求得到部分满足,例如一位同学没有被 选拔去唱独唱,却让他去排二重唱或小合唱。那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思想就是“妥协”心理形成的象征。有的人由于在舞台上演出失败,那么他看见舞台血 压就高,于是他就远远离开舞台,尽量消除诱发这种潜意识中储存的痛苦因素。“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其中就包括妥协成分。
(7)转换。是指心理与躯体的转换。例如:某人听到了一个不幸的消息,会突然昏倒;有心脏病的人不能突然听到 喜讯;有肝病的人不能生气、发怒。这都是心理转换的病态。一个嗓音正常的人,突然接到“今天晚上演出”的通知,他会立即感到嗓子发紧,不舒服。多半歌唱者 在比赛前、演出前、考试前嗓音不适,但事后却感到歌唱非常轻松。因此如果没什么实质性的病变,千万不要因转换心理造成的紧张,而放弃歌唱机会,一定要理智 地去调适心理的转换,使自己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之中。
(8)抵消。这是一种潜意识心理机制。就是利用各种办法在心理上消除过去的罪恶、错误、不愉快,等等。如有的 人祈求神明的宽恕,有的人向对方赔礼道歉,有的人决心“洗手不干”,等等,都是这种心理反映。有的人甚至为了“抵消”而自残、自杀。某人的自行车丢了,马 上说:“破财免灾。”就是带有转换心理的抵消表现。我们常说:“从哪里跌倒,还从哪里爬起来。”就是一种积极的抵消心理。如果你在北京音乐厅没唱好,还去 那里再唱,把影响挽回,这种心理行为,就是想抵消上次的损失。
(9)退行。这是一种严重的病态心理和消极的失常行为。在生活中遭受到严重挫折后,不言、不语、不吃、不睡, 或大量饮酒麻醉自己以求得心理上的解脱。遇事绕着矛盾走,整天把自己封闭起来不见人,如出家当和尚,或远离故乡,避开故地、亲人,甘愿孤独地生活。这在歌 唱心理中也常见,如一次失败永不登台,或者强行改行洗手不干。
(10)阻抗。是一种病态心理。当心绪不良时,光想发火,什么事也不想干,对别人的劝说听不下去,甚至不回答任何人的提问,沉默、淡忘,拒绝一切合作、配合,等等。
以上十种情况是日常多见的,为了清除这些人的心理障碍,必须利用引导、疏泄、劝慰、保证、支持、鼓励、兑现、许诺等心理学方法使他们的身心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
;小的时候,大家都会对自己的妈妈大声喊:我长大之后,一定要对自己的孩子好,才不要像你这样。
长大之后,我们习惯想:算了,这是自己的孩子,没有打死就行。
上面的内容可能有点夸张,但比较现实,这是因为孩子和父母的立场不同。当你的孩子长大了,他不一定懂你现在的做法;但是,当你的孩子为人父母之后,他就会理解你,哪怕仍然不认为你做的对,但他还是会理解你。
另外,你其实已经在反省,我可以断定:你不是一个坏妈妈。
打字不容易,望采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