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保持公民道德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道德是有立场和方向的。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必须始终保持社会主义方向。道德是历史的产物,只有与社会发展进步的方向一致的道德,才能构成推动历史发展的精神力量。在当代中国,道德建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就要求: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社会主义道德观,倡导共产主义道德。只有以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引领社会文明进步,倡导共产主义道德,才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同向同行。二是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动力,为人民服务是中国***的根本宗旨。只有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才能更好地实现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的有机结合。三是坚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在当前历史条件下,只有倡导把国家、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充分尊重和维护个人的正当利益,才能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和个人的和谐发展。四是坚持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在道德养成过程中,唯有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人民、心中有祖国,才能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才能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道德是有价值取向的。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民精神家园的价值追求和价值定位,也是人们在生活中调节人际关系和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伦理规范。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规范社会日常道德和中国人民精神生活的基本价值框架。只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贯穿到道德建设各方面,坚持贯穿结合融入、落细落小落实,融入日常生活,使之成为人们日用而不觉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主流价值建构道德规范、强化道德认同、指引道德实践,才能引导人们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作用。
坚持在继承传统美德中创新发展
道德是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性的。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必须坚持在继承传统美德中创新发展。我们应该自觉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继承我们党***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革命道德,适应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积极推动中华传统美德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发扬光大我们党***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革命道德,不断增强道德建设的时代性实效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精神力量。
坚持提升道德认知与推动道德实践相结合
道德是善良动机和效果的统一。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必须坚持提升道德认知与推动道德实践相结合。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又要以先进模范的示范作用引领道德风尚,更要提倡每个人持之以恒的道德实践。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鼓励人民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各类群众性创建活动,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实践能力,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
坚持发挥社会主义法治的促进和保障作用
道德与法律是相辅相成的。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必须坚持发挥社会主义法治的促进和保障作用。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要发挥法治对道德建设的促进和保障作用,把道德导向贯穿法治建设全过程,及时把实践中广泛认同、较为成熟、操作性强的道德要求转化为法律规范,推动社会诚信、见义勇为、志愿服务、勤劳节俭、孝老爱亲、保护生态等方面的立法工作。发挥司法裁判定分止争、惩恶扬善功能,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鲜明道德导向、弘扬美德义行,把社会主义道德要求体现到立法、执法、司法、守法之中,引导人们增强法治意识、坚守道德底线,以法治的力量引导人们向上向善。
坚持积极倡导与有效治理并举
道德建设需要自律和他律的结合。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必须坚持积极倡导与有效治理并举。只有既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又加大突出问题整治力度,才能达到树立新风正气、祛除歪风邪气的社会效应。为此,首先要坚持重在建设、立破并举。譬如,加快个人诚信、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征信体系,健全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开展诚信缺失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让诚信的人得到社会褒奖,让失信的人付出代价。其次要遵循道德建设的规律。譬如,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就要遵循不同年龄阶段的道德认知规律,而不同职业的公民道德建设则要创建适合职业特点的道德实践活动。再次要营造见贤思齐的氛围。精心选树时代楷模、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综合运用宣讲报告、事迹报道、专题节目、文艺作品、公益广告等形式,广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和突出贡献,让道德模范、先进人物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只有这样,才能形成道德建设的良好氛围,树立新时代鲜明的价值取向,彰显社会道德水平的高度。
浅谈小学生如何开展感恩教育
摘要:感恩教育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从认知层面、情感层面、实践层面,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学生进行识恩、知恩、感恩的教育,使学生知恩于心,报恩于行。学会感恩就等于架起了做人的支点,在积极开展“八荣八耻”教育的今天,我们更好认真搞好感恩教育作为荣辱观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以“感恩报德”为荣,以“忘恩负义”为耻,努力营造一种全民知恩图报的良好社会氛围,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关键字:感恩教育 感恩意识 实践 德育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道德律,然而当今感恩意识的缺失已是普遍现象,应引起广泛的关注。感恩教育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从认知层面、情感层面、实践层面,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学生进行识恩、知恩、感恩的教育,使学生知恩于心,报恩于行。
一、感恩教育的内涵诠释
什么是感恩教育?陶志琼博士提出“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我认为,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遵循德育规律,通过有效的方法与手段引导受教育者培养感恩意识,在个人和社会许可的范围内报恩于行的系统活动过程。笔者将感恩教育定位为德育,是思想道德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感恩意识是需要培养的,教育者要引导学生逐渐养成感恩的心态和习惯,使感恩成为自觉的思维意识和行为习惯作为个人个性品质的组成部分而恒久地存在,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常怀感激之心和致谢之情。要在个人的条件允许,符合社会规范的情况下报恩和施恩。
二、感恩教育实施的必要性
当前,感恩意识的缺失非常普遍。现代社会已经成为“独生子女时代”,“四位老人、两位父母和一个孩子”的“421”家庭模式成社会的主导,对独生子女的娇惯和溺爱,滋长了孩子们的自我意识,一切活动都以自己为中心,在家中是“小皇帝”,在学校则目空一切,眼中只有自己,形成了只知道“我该怎么样”,不知“该我怎样”;只知“我要什么”,不知“要我什么”;不知尊师敬长,关爱他人。现代教育强调让孩子们“张扬个性,自主成长”,但这绝不是让孩子们自觉成长,过于强调个性的凸显而忘本,容易使孩子们失去起码的道德准则和历史责任感,为所欲为。很多孩子在大把大把的浪费时,早已经忘却了“粒粒皆辛苦”,把父母为之的付出看得理所当然,他们记得住自己的明星、偶像,却记不住自己父母的生日;他们知道麦当劳、肯德基价格却不知父母的疾苦。自私自利,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奉献,这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教育来说,是多么的危险,多么悲哀啊,难道还能够说我们的教育是成功的吗?
为了我们的民族,为了我们“礼仪之邦”千百年的荣誉,我们必须教育我们的学生学会感恩,培养他们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优良的心理品质;培养他们的乐观向上的心理素质。让学生学会感恩,培养学生的感恩品质。教育必须以学生的“成人”为出发点,让学生“成才先成人”,努力培养“有德又有才”的接班人。“亡羊补牢”,感恩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迫切需要,是学校教育的根本出发点之一。
三、感恩教育的实践体验
感恩并非生而知之、与生俱来的,需要教育的导引和环境的影响,使受教育者形成一种感恩的心态、品质和责任,进而外显为感恩的行为。心理过程决定着人的行为,这一过程可以分解为认知过程、情感过程,进而外化为人的实践行为。心理学家也大多把思想品德结构看作是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要素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有机统一体。
(一)明确“感恩”教育的重要性。
从认知层面点拨学生识恩、知恩。道德认知是对外部规则的建构,感恩意识前提是要让学生了解“恩”,体会“恩”,要让学生认识到他们所获得的一切并非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大而言之,大自然的赐予、社会的氛围、祖国的培养;小而言之,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导、大众朋友的帮助和付出,点点滴滴都是好无功利的给予。教育者可以通过品德与社会、语文等教材,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挖掘教材里蕴涵的感恩思想,利用传统美德教育,把感恩教育融入到教材中去;通过情境再现、故事讲述、踏访遗迹、查阅资料、唤醒记忆、换位思考等途径,点拨学生知恩,引导学生去捕捉日常生活中受到的恩惠。
(二)培养“感恩”教育的感恩意识。
从情感层面培养学生感恩意识。“情感使人的道德认识处于动力状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统一。” 感恩教育是一种情感活动,实施感恩教育要做到以情动情,以情感人,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感受他人恩惠和欲求报恩是一个人道德行为发生的重要情感基础” ,可以通过开展发表感恩宣言、感恩演讲、写感恩家书、感恩征文等一系列活动,引发学生的认同共鸣,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感。培养学生树立感恩意识,从个人而言,会使其心胸恬淡,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从社会而言,会促进整个社会的文明和谐。
(三)参与“感恩”教育的实践活动
从实践层面引导学生感恩于行。“道德行为是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具有道德意义并能进行道德评价的利他行为或亲社会行为。” 实施感恩教育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感恩的道德意识,让学生知恩于心,感恩于行,能用实际行动来报答父母,回报师长,报效祖国,回馈社会。要引导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报恩,不能越过社会道德和法律许可的范围。要知恩图报,又要施恩不图报。教育者要注意言传身教,用高尚的人格魅力教育影响学生。王阳明曾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教育者要积极引导,教育学生将感恩意识化为行动,从小事做起,将感恩之行落实在日常行为之中。譬如开展感恩活动进家庭、进学校、进社区活动,具体可以设计“为父母洗一次脚”、“为老师敬一杯茶”、“为长者让座”、“扮靓自然”等活动。使学生懂得感恩是做人之本,是快乐生活之源,使感恩之行成为自然之举。
(四)体验“感恩教育”的真实情感
结合节日,开展活动。如国际“三八”节、母亲节、父亲节、端午节、重阳节、教师节……这些节日都是对学生进行传统道德教育的良好素材。在庆祝今年的“三八妇女节”时,我班开展了“感谢妈妈”的活动。活动中,孩子给妈妈的一句关心体贴的问候,一杯饱含真情的热茶,一张感人至深的贺卡,无不演绎着人间亲情的温暖。学做父母,体验辛劳。通过亲身体验的活动,学生们从真实的感知,深深体会到父母的伟大与艰辛,从而将“感恩”内化为心灵深处的情感,并且从内心深处迸发出孝敬父母的情怀与欲望!
(五)实现“感恩”教育的知行合一
学生的品德往往是通过言行加以体现,而光说不做也是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因而必须做到知行合一,让学生在具体的真实的生活环境中去活动、去冲突、去体验、去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和良好的行为模式,让他们在“亲近自然、融入社会和认识自我”的实践活动中获取道德的发展。为此,请学生围绕与“感恩”主题有关的以下几个方面自主地、真诚地、卓有成效地开展实践活动。
(六)内化“感恩教育”的本质意义
让“感恩”迁移到尊师爱生上,迁移到爱班爱校上,迁移到爱社会上,迁移到爱党爱国上针对性的实践与探索,使“感恩”活动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并内化学生的品质,真正做到“一日学孝,终生行孝”。
人生的杠杆是精神,精神的支点是感恩,只有有了感恩的思想,人才能焕发出无穷的力量。教育之“育”,应该从尊重生命开始,使人性向善,使人胸襟开阔,使人唤起自身身上的美好“善根”。在积极开展“八荣八耻”教育的今天,我们更好认真搞好感恩教育作为荣辱观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以“感恩报德”为荣,以“忘恩负义”为耻,努力营造一种全民知恩图报的良好社会氛围,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青少年羞耻心培养问题的道德视角
摘 要本文从道德教育的视角,结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对青少年学生羞耻心的培养问题进行了探究。提出了具体的培养措施和策略,即立足道德认知水平的提高,在道德意识的建构中培养羞耻心;着眼于道德情感的激发,在具体的情境中强化青少年的羞耻心;通过道德意志的有计划磨练,从内心深处落实青少年的羞耻心;铺设道德实践活动平台,在实践中升华青少年的羞耻心。
关键词道德教育 羞耻心理 培养
孟子说过“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无恻隐之心,非人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羞耻心是指个体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谴责自己的行为、动机和道德品质所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是一定的道德准则在自我意识中的反映。它表现为个人在违反道德准则时良心会受到责备,产生羞愧、内疚等心理,并力图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或形象。青少年羞耻心教育是指有目的地激发和培育学生的羞耻心,培养羞耻感,进而促进整体道德水平提高的教育活动。羞耻心培养应该成为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结合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和多年的德育工作经验,笔者认为对青少年进行羞耻心培养应该从个体道德发展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出发,遵循道德教育的普遍规律,结合青少年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从青少年道德发展的知、情、意、行四个方面着手。
1.立足道德认知水平的提高,在道德意识的建构中培养羞耻心
道德认知是人们对是非、善恶、荣辱的认识、判断和评价。比较固定的道德认知自然而然地成为青少年学生确定他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与行为准则的重要标准和依据。羞耻心的培养与道德认知的内容和水平关系密切。一般地,在青少年学生道德发展的早期阶段,他们获得一定的道德认知的途径主要是借助成人的教育和引导,知道哪些事情该做,做了会得到表扬;哪些事情不可以做,做了就要受到批评。一旦做了不该做的事情就会觉得丢人、不好意思、感到害羞,这是一种处于原始状态的羞耻心理,它经过实践的沉淀,会促使学生对是非、善恶、荣辱的行为准则有一个初步认识,并基本上能够按照成人的要求行事。所以,道德认知的建构是一个发展和变化的动态过程,也是羞耻心培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一方面,一定的道德认知水平和能力为培养学生羞耻心提供必要的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已经初步形成的羞耻心理也起着推动道德认知进一步发展的作用。
这给教师的教学提出了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即进行羞耻心培养时必须灌输给学生最基本的道德常识,引导他们学习最基本的道德规范,让学生懂得什么是道德的,为什么要讲道德;哪些道德规范应该遵守并倡导,哪些应该反对并唾弃。这里要注意的问题是教师要选择怎样的教育方式方法开展教育活动。因材施教是一个重要的原则,优选适宜的教学方法是一条重要途径。教师既可以充分利用正
个体道德认知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难解的问题,这主要缘于个体道德认知发生过程中的个体道德认知与真实世界的联系被割裂,或将个体认知结构发展与真实世界的关联置于静态发展状态。背景关联世界是认知结构与真实世界联系的中介,处于动态发展状态,它的提出对于道德问题的解决和道德质疑的回答有很大的价值。
道德认知 背景关联世界 真实世界
一、问题的提出
个体道德认知发展状况与社会道德要求符合程度低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尤其在社会转型、虚拟化生存、文化全球化等复杂社会环境的影响下,长期的政策干预、舆论宣传及学校教育改革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个体道德认知发展状况不良的问题。就目前情况看,个体道德认知发展主要存在的问题表现为:
道德认知偏离真实生活世界问题。学生的道德认知仍然停留在书本层面,学生能记住书本上的道德理论,但是这种基于识记要求的知识并没有与学生已有认知结构中的真实生活世界联系起来。学生将道德理论知识错误的认识为是考试内容,而不是真实生活中普遍适用的真理。随之而来的,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表现为嘴上夸夸其谈,观念并未认同;存在道德认知冲突,对书本上道德理论与生活世界的不一致性存在较大的质疑;遇事缺乏正确的做事原则和应有的道德判断能力。
道德认知缺乏恒长性的问题。这是个体道德发展中的老大难问题,突出表现为个体在某一时间段能对一些社会问题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并付诸行动,但可能在极短的时间间隔之后,就可能改变了原有道德认知,并且不能继续保持先前已经产生的道德行为。
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断裂问题。个体道德发展过程中最为严重的问题是知行断裂问题,即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严重断裂。知行断裂常常表现为有道德认识无道德行为;部分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矛盾冲突等。各年龄阶段在这一问题上的表现是不同的,但在一些问题上有较大的共同性。
对于以上问题,为数不少的理论研究者进行了多种形式的理论阐释和归因,将问题的原因主要归结为三个方面:一是环境的影响,即社会和家庭复杂环境的干扰。强调道德认知问题的存在源于我国所处特殊的社会转型时期,各种文明、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交织在一起,从而造成了个体思想意识的多元化倾向,产生了一定的理想与信仰的迷失和茫然。另外提出家庭的不良影响也是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认为子女的问题恰恰是父母道德作风的不良示范引起。二是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包括德育目标过于理想化,德育模式方法缺乏科学性,教师素质不高以及德育评价的去人性化等问题。三是道德主体的问题。这一原因的提出是将个体道德发展的不畅归结为个体的道德认知结构的不完善,主观意志情感的不坚定等因素。
从理论上讲,以往研究的理论阐释对问题的症结具有较强的解释力,然而从实际的效果来看,已有理论并没有有效缩短个体道德认知发展的状况与目标理想之间的巨大差距。要真正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改变思考分析的视角,挖掘问题存在的内在机制,以期寻找到解决问题新途径和新方法。
二、道德认知与背景关联世界
1道德认知的内涵及产生机制
什么是道德认知?在给道德认知下定义之前,先弄清认知的涵义。认知有广义与狭义两种含义。广义的认知与认识同义,它是指人脑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与联系,并揭露事物对人的意义与作用的心理活动。现代认知心理学强调认知的结构意义,认为认知是以个人已有的知识结构来接纳新知识,新知识为旧知识结构所吸收;旧知识结构又从中得到改造与发展。狭义的认知是指记忆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又叫再认,指过去感知过的事物重新出现时仍能认识。道德认知的“认知”,取其广义的概念。
道德认知就其实质而言,应该是主体对社会道德现象的认识、知觉、体会、理解、把握。因此,道德认知的对象必定是社会道德现象及其本质。这正是我们讨论道德认知内容和形式的基本前提。
那么道德认知是如何发生的呢?从产生机制上讲,本文认为道德认知的产生主要来自于主客体的相互构建的过程。也就是主体的认知结构与真实世界的相互构建而产生新的道德认知。换句话说,道德认知的产生既离不开主体的认知结构,也离不开真实世界,同时重要的因素是认知结构和真实世界两者之间是处于动态的关联关系,即背景关联世界。背景关联世界是影响道德认知产生、发展以及由认知转换为道德行为的重要因素。
2背景关联世界
“背景关联世界”即Background Contexture World(简称“BCW”)。它包含着事物、事件发生的来龙去脉,关联的同构、同态,网络的关联建构的概念。道德认知的背景关联世界则是指道德认知主体在实现道德认知必须依赖的特殊环境,这一环境是由道德主体已有的认知结构背景、关于事物与事件的信息输入及两者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动态联系构成的。这里使用“世界”这个词,表明这是一个与我们要提出的另一个概念即“真实世界”相对应的概念。我们将从真实世界的定义开始讨论背景关联世界及认知结构等。
(1)背景关联世界与真实世界
对于人类观察者而言,真实世界可视为一切可能世界的总体,可以是精神、非精神的世界;可感知的、不可感知的世界;可为系统的、结构的和自生的世界,与人可能发生关联和根本不可能发生关联的世界等等。而对于人类的认知和认知过程而言,不仅受真实世界无穷大数量级的制约,也受到我们的感觉器官和测量工具的制约,我们的认知也有赖于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即所谓背景前提。
因此,不存在一个可以理解整个真实世界的生物系统和人工的技术系统,我们的感觉器官和测量工具仅能对真实世界的一部分做出反应。我们人类的感觉世界既只是真实世界的一部分,也只代表生物界的一部分。而认知是这样一种过程:已有的认知经验、已有的在当时条件下无可置疑的常识、信念和方法构成的背景知识,和在真实世界中关于事件与事物的信息输入的关联作用,共同决定了我们的认知,即我们将可能认识到什么。因此,人类的认知及认知过程被限定一个建构中的背景关联世界里。
(2)背景关联世界与认知结构
所谓认知结构,就是学习者头脑里的知识结构。个人的认知结构是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同化作用,在心理上不断扩大并改进所积累的知识而组成的,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一旦建立,又将成为他学习新知识的极重要的能量或因素。
背景关联世界与认知结构的区别在于,认知结构是认知主体的认识问题的知识结构,虽然可以通过同化、顺应等过程不断的扩大发展,但相对于瞬息万变的真实世界来说,认知结构的发展还是滞后和静态的,单纯从个体的认知结构出发考虑问题,就使道德认知的结果成为一种可能,从而忽视个体的认知结构与真实世界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多种可能性。背景关联世界包含了认知结构与真实世界联系时产生的多种可能性。
(3)背景关联世界的特性
背景关联世界包含着事物、事件发生的来龙去脉,关联的同构、同态,网络的关联建构等。人类的认知过程是在由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即包括事实及理论的背景知识,和获取的关于事物与事件的信息输入的关联作用下不断建构的背景关联世界中实现的。认知起因于有效地和不断地建构,建构了背景关联世界的结构,也构造了新的认知模式,背景关联世界对认知起着中介作用。背景关联世界有一些特性包括,关联产生具有不确定性,即何时产生关联,产生怎样的关联不确定;关联存在时间的不稳定性,受个体情感、意志因素的影响;关联对于原有认知结构能产生重要影响,能够改变个体原有的认知结构。
三、个体道德认知问题归因
道德认知是对社会道德现象的认知,这与对一般事物的认知相比,道德认知的困难程度,认知的稳定性,知行断裂的状况都要严重的多。过去的归因分析只是比较笼统说明问题的原因,比如真实世界的改变、学校德育工作的薄弱,对问题产生的内在机理论述很少,不利于从真正意义上解决问题。
1关联构建被忽视
在个体道德认知形成过程中,个体背景关联世界的构建经常被忽视。如果只注重了道德知识的输入,不重视帮助个体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结果个体的已有的知识信息尤其是关于个体生活原则的信息并没有同新信息建立有效的关联,新信息只停留在个体的短时记忆当中,不能被个体的认知结构所接受,也无法影响个体的认知结构,个体难以在道德认知方面实现成长。
2关联构建不真实
出现道德认知问题的原因之一,即是道德个体在道德认知形成的过程当中形成的关联与实际不符。如果呈现给个体的都是社会美好的一面,回避真实存在的社会问题,结果当个体面对真实的社会生活时,在虚假背景关联世界中形成的关联必然会消失,个体在道德认知就难以保持恒长性甚至出现倒退现象。
3关联构建不科学
要建构科学合理的关联性必须要充分了解个体的认知结构,加强相关情感意志的培育和适当有效的强化。在没有把握个体已有的认知结构的情况下,建立起来的关联极有可能是一种伪关联,会给人以假象,以为个体实现了良好的道德认知,而事实可能完全相反。另外,忽视了意志情感的培育和适当的强化,新信息与旧有信息的关联会不断弱化,尤其是个体每天面对着数量极大的负面信息,这些负面信息都在干扰着已构建好的背景关联世界,一旦关联瓦解,个体又缺乏较好的意志品质,那么个体就很可能改变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甚至走向相反的方向。
4关联构建静态化
构建好的关联必须具有良好的动态适应性,能够最大程度适应于各种环境条件及各种问题。但关联只是基于一种条件下适用,不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个体的道德认知就很难维持,并保证道德行为的稳定性。
基于以上讨论,有必要重新审视学校工作中采用的德育方法。以往我们采用的德育方法主要有:说理教育法、榜样示范法、实际锻炼法、情感陶冶法、自我教育法、品德评价法等。反思这些德育方法,这些方法建立的出发点是教师如何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而没有从道德认知发生的机制去构建方法体系。除了实际锻炼法以外,其它的方法都没有从建立个体的认知结构与真实世界的关联来着手,只是注重外在的刺激和影响。如果我们不能帮助学生在道德发展过程中建立必要的关联,德育工作缺乏实效性就是必然的结果。
参考文献:
[1]窦炎国论道德认知[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2]赵愚人类认知的背景关联世界[J]求是学刊,1992,(4)
[3]鲁洁王逢贤主编德育新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