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清县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关于离永返永学生疫情防疫工作通告
当前永清县正处于疫情防控攻坚阶段,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速度更快、隐匿性更强,各地疫情防控风险依然较大、形势依然严峻,为保障广大学生身体健康、人员规范有序流动,满足学生考试、返乡、放假等需要,特将离永返永学生疫情防疫要求公告如下。
一、离永返永提前报备。离永返永学生需提前关注,注册、报备,如实填报相关信息,提前注册电子通行证。返永需提前确认返回地风险等级,返回地为中高风险地区的,进行远端劝解,非中高风险地区的抵达后按地方防控政策落实。需返永的学生,抵达目的地后由所在乡镇、村街、学生监护人或学校负责其安全及疫情防控监测工作。
二、离永返永全程防护。离永返永学生需提前规划好离永返永路线,尽可能简化行程、节省在途时间,减少疫情感染风险。乘坐有安全保障的交通工具,做好自我防护,全程规范佩戴口罩,尽量减少与同乘人员交流,保持距离,避免聚集。避免直接接触门把手、扶手等高频接触公共设施,接触后要及时洗手或用速干消毒剂清洁处理,下车后要及时更换口罩。
三、离永返永严格防控。离永返永学生确有考试、放假返乡等要求需准备好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行程码绿码、健康码绿码和电子通行证,核酸检测结果超过48小时的进行落地检。从中高风险地区或重点涉疫地区返永的,落地立即闭环转运,实行7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隔离管控措施;从其他低风险地区返永的,执行落地即出示相关证明的防疫政策,返回村街后,按照村街要求落实居家隔离或居家健康监测管控措施。居家健康监测期间坚持非必要不外出,不得进入公共场所,不得参与聚餐、聚会等聚集性活动。
四、离永返永加强监测。离永返永学生需时刻关注自己身体状况,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要第一时间向所在乡镇、村街报告,第一时间到发热门诊就医。
五、配合尽快接种疫苗。符合接种条件、无接种禁忌症的学生员工尽快接种疫苗;已接种过且符合接种“加强针”的师生员工,尽快进行加强免疫接种。
六、积极参与志愿服务。集中隔离或居家隔离、健康监测期满后,请积极配合村街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志愿参与网格管理、人员排查、宣传教育等防疫工作,为地方疫情防控尽一份责、出一份力。
永清县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2年6月5日
撰文|李岩
自优化防疫政策“二十条”“新十条”陆续出台后,各地生产生活秩序正在逐步恢复。
政知道注意到,今天,河南郑州、新疆乌鲁木齐、内蒙古呼和浩特等多地教育系统发布消息,公布中学返校复课计划。
多地推进返校复课
12月11日,“郑州发布”公号发布消息——
根据有关文件要求,结合郑州市疫情防控实际,经综合研判,决定自2022年12月14日起,全市普通高中按照自愿原则,分批有序、错时、错峰组织高三年级学生返校复课;
寄宿制普通高中落实封闭管理;
其他学段、年级暂缓返校,继续做好线上教学。
据中国新闻网12月11日消息,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发布消息称,包头市将安排全市中小学“错时、错峰”有序返校复课——
12月12日,包头市初三、高一、高二、高三年级恢复线下教学。其他年级教学方式暂保持现状,根据全市疫情形势适时调整。
尚在高风险区人员、健康码为红码人员、处于健康监测期的人员,以及近期有发热、咳嗽、乏力、鼻塞、流涕、咽痛、嗅觉减退、腹泻等症状人员,暂缓返校。对于暂时不能返校的学生,学校提供在线直播课堂教学,帮助学生完成学业。
考虑到学生刚从线上教学回归线下教学的适应期,学校须合理调整各学科教学计划,适当整合教学内容,适度放缓教学进度,循序渐进开展教学活动。
12月11日,据乌鲁木齐市教育局介绍,该市将按照“一校一策”的原则,先毕业年级再其他年级,分批、错峰、有序恢复线下教学。12月12日,全市高三和初三年级复学复课。
另外在此前几天,已有多地已开始推进学生返校复课——
12月8日,重庆市教委通知,重庆中心城区高三、初三年级12日前,其他年级19日前恢复线下教学;
12月9日,广州市教育局发布通知明确,自12月12日起,全市高二、高三年级以自愿为原则返校;
12月9日,沈阳市教育局发布全市中小学有序恢复线下教学的通知,12月12日起,该地分年级有序恢复线下教学。
12月9日,呼和浩特市教育局组织召开返校复课准备工作安排部署会议。会议称,高三、初三年级有序恢复线下教学,防控措施按相关政策执行,校外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入学校。中学其他年级、小学继续开展线上教学,幼儿园暂缓开学。
如何防止疫情风险?
自新冠疫情出现以来,学校和养老院等人员密集场所一直被视为疫情防控重点。政知道注意到,前述几地的返校复课计划中,并未放松防疫,各地相继出台具体细则。
郑州市规定,返校的师生员工,需提供入校前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绿码进入校园。
包头市通知要求,各学校科学制定返校复课工作方案、疫情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对校园室内外环境实施全面消杀,安排师生员工有序返校。
此外,返校前全体师生员工须提供本人及其共同生活居住人员的48小时1次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及健康码。师生员工共同居住人须签署《疫情防控承诺书》,做好每日健康监测,学生上下学尽量避免乘坐交通工具,最好采用走路、骑单车、家长接送等方式。
12月9日,乌鲁木齐市教育局还发布了致学生家长的公开信。
信中提到,返校复课并不意味着零风险。教育部门和学校对校园进行了专业全面的消毒,储备了防疫物资,开展了防疫教育培训,合理安排了住宿餐饮。学校的安全、学生的安全,根本上取决于我们每一位跟学生密切相关的家长及教职员工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防护。
此外,据《羊城晚报》报道,广州市多所中学负责人介绍称,一周内以班级为单位,出现5例及以上或达到班内人数10%的阳性感染者,该班级将停课5天。
师生核酸检测专场
12月9日,钟南山院士接受媒体采访时也回应了学生返校复课问题。
钟南山受访
他建议,从学校和孩子个人防护来说,要充分鼓励孩子接受全程疫苗接种,这是最核心的问题。有了全程疫苗的接种,复课更安心。此外,可以做抗原检查,抗原检查是比较准确的。
根据政知道梳理,郑州市、广州市、重庆市、辽宁沈阳市还特别提到,根据自愿原则返校复课。此外,多地返校复课通知中,均提及学生及学校员工需持有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
有关解决学生核酸检测需求的问题,光明网刊文称,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在校内设置核酸检测点,供学生检测。广东实验中学在校内校外分别设置检测点,本来就在校内的高三学生在校内进行检测,高二学生在校外检测点进行检测。此外,广州市分区设置了多个师生核酸检测专场:
越秀区5个、海珠区10个、荔湾区9个、天河区11个、白云区10个、黄埔区2个、花都区11个、番禺区17个、南沙区11个、从化区6个、增城区23个
资料|中新网光明网《羊城晚报》等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北京青年报独家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重庆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关于中心城区
恢复常态化核酸检测的通告
10月8日至21日,为应对多起突发疫情,我市中心城区相继开展7轮社会面核酸筛查。为持续巩固疫情防控成果,结合我市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在中心城区恢复常态化核酸检测。现就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中心城区常态化核酸检测的恢复起始时间为10月23日,检测频次为7天1检。
二、中心城区常态化核酸检测的地域人员范围为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两江新区、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的市民群众。
二、参加中心城区常态化核酸检测请携带身份证、外籍身份证明等有效身份证件或出示“渝康码”,可择时就近就便在中心城区或市内其他核酸采样点进行核酸采样。
三、在10月23日至29日7天时间内未进行核酸采样人员的“渝康码”,将在10月30日0时被集中赋橙色弹窗。“渝康码”系统将根据每人最近1次核酸采样时间决定是否弹窗,若最近一次核酸采样时间超过“7×24”小时,应尽快再次核酸采样,一旦超过“8×24”小时“渝康码”将被弹窗。橙色弹窗人员进行1次核酸采样即消窗。已有白底黑字弹窗、红码、黄码不变。
四、高、中、低风险区和临时管控区域内人员,集中隔离、居家隔离或居家健康监测人员、20类重点监测人群,以及大中小学生按相关规定进行核酸检测,计入常态化核酸检测。行动不便人员及婴幼儿可不参加常态化核酸检测。接种新冠病毒疫苗不满48小时的人员,暂不进行核酸检测。
五、参加核酸采样期间,请服从工作人员引导,做好个人防护,全程佩戴口罩,保持一米以上距离,防止交叉感染。黄码人员请到专门设置的采样点或采样通道采样。
六、在中心城区进入人员密集、空间密闭,容易发生聚集性疫情的公共场所时,需持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没有智能手机的中小学生凭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纸质版或学生标识可不查验“渝康码”。行动不便人员和婴幼儿等,同行人员应持规定时限内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积极配合查验。出现可疑症状时及时向单位或社区报告,及时就医。
七、为确保早发现、早处置,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疫情的底线,请广大市民群众积极支持和主动参加中心城区常态化核酸检测,以及因疫情防控需要必须做的核酸检测,切实做到应检尽检,不恐慌、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对无正当理由拒不进行核酸检测、妨碍疫情防控、扰乱公共秩序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依法追究其相应法律责任。
特此通告。
重庆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2022年10月23日
受区外输入性病例影响,11月2日大足区发现第1例区外关联感染者以来,截至11月10日20时,我区已累计报告感染者263例,其中确诊轻型病例123例、无症状感染者140例,除石马镇首例、宝顶镇阳性病例外均在隔离管控人员中发现。
目前疫情处置工作:
一是做好快速流调追阳。在市级专家组指导下,及时优化追阳、转运机制,采取“三公力量+镇村干部”的“专群协作”模式,全力以赴溯到源、找到人、切断链、管住面。截至目前,累计追踪到密接3267人、次密接928人,均已落实分类管控措施。
二是高效全面开展核酸检测。11月2日以来,已在全区范围内连续开展四次扩面核酸检测,累计检测290万人次。11月10日大足区将开展第五轮扩面核酸检测。
三是稳妥处置大足一中疫情。迅速成立指挥部并组织医疗、院感、心理、消毒等专业精干力量进驻学校,科学分类精准管控,精心组织转运隔离。对风险传播的重点区域,以寝室为单位分区域上门检测,避免交叉感染。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组建“美丽心灵”辅导团,进驻隔离点疏导学生情绪。开展“隔离不隔爱”关爱活动。
目前集中隔离和定点医疗机构治疗的学生总体心态平和、积极配合,家长也理解支持,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总体平稳。
四是持续加强社会面管控。严控“聚集性”,管好“流动性”,暂停举办促销、培训、会议等聚集性活动。继续加强学校、医院、养老院等重点场所防控措施,暂停了麻将馆、KTV、茶楼、**院等人员密集、空间密闭娱乐场所营业。对公共场所严格落实渝康码查码验码、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入内等措施。强化物资保障供应,确保量足价稳,全区社会大局平稳有序。
当前,大足区疫情防控工作有序开展。接下来,将从紧从快从细抓好应急处置工作,努力在最小的范围、以最快的速度、用最小的成本控制住疫情,坚决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教育# 导语为进一步做好校园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广大师生生命健康安全,对全国中小学生进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教育。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 教育频道!
1新冠疫情防控知识教育中小学生
1校园内六坚持:坚持佩戴口罩、坚持一米距离、坚持课间运动、坚持错峰如厕、坚持七步洗手。
2按照指定路线进出学校和教室:上下楼梯尽量不触摸楼梯扶手,靠右有序上下楼。
3课间提醒:课间佩戴口罩、杜绝课间追逐打闹,同学之间保持安全社交距离,不搂抱、不串班。
4卫生注意事项:教室保持通风和卫生清洁;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注意个人卫生;错峰如厕后及时洗手,注意手部卫生。
5随时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若出现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或者其他身体不适,及时向任课老师及班主任老师报告。
2新冠疫情防控知识教育中小学生
1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
此次流行的冠状病毒为一种新发现的冠状病毒,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命名为SARS-Cov-2。因为人群缺少对新型病毒株的免疫力,所以人群普遍易感。
2新冠肺炎由什么引起?
由SARS-Cov-2冠状病毒引起,WHO将SARS-Cov-2感染导致的疾病命名为COVID-19,其中多数感染可以导致肺炎,就称之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
3新型冠状病毒病原学特点是什么?
冠状病毒为不分节段的单股正链RNA病毒,由于病毒包膜上有向四周伸出的突起,形如花冠而得名。
该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30分钟、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氯己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
4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源是什么?
目前所见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
5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由于在粪便及尿中可分离到新型冠状病毒,应注意粪便及尿对环境污染造成气溶胶或接触传播。
6新型冠状病毒的易感人群是什么?
人群普遍易感。
7什么是飞沫传播?
飞沫:一般认为直径>5um的含水颗粒,飞沫可以通过一定的距离(一般为1米)进入易感的黏膜表面。
飞沫的产生:
(1)咳嗽、打喷嚏或说话;
(2)实施呼吸道侵入性操作,如:吸痰或气管插管、翻身、拍背等刺激咳嗽的过程中和心肺复苏等。
8什么是接触传播?
直接接触:病原体通过黏膜或皮肤的直接接触传播。
(1)血液或带血体液经黏膜或破损的皮肤进入人体;
(2)直接接触含某种病原体的分泌物引起传播。
9什么是气溶胶传播?
气溶胶传播是指飞沫在空气悬浮过程中失去水分而剩下的蛋白质和病原体组成的核,形成飞沫核,可以通过气溶胶的形式漂浮至远处,造成远距离的传播。
10什么是密切接触者?
与病例(观察和确诊病例)发病后有如下接触情形之一者:
(1)病例共同居住、学习、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触的人员;
(2)诊疗、护理、探视病例时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与病例有类似近距离接触的人员;
(3)病例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陪护人员;
(4)与病例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人员;
(5)现场调查人员调查后经评估认为符合条件的人员。
11新冠肺炎患者有什么临床表现?
基于目前的流行病学调查,潜伏期1至14天,多为3至7天。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肌痛和腹泻等症状。部分儿童及新生儿病例症状可不典型,表现为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或仅表现为精神弱、呼吸急促。轻型患者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等,无肺炎表现。从目前收治的病例情况看,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老年人和有慢性
基础疾病者预后较差。儿童病例症状相对较轻。
12在临床上怎样识别观察新冠肺炎病例?
疑似病例:
结合下述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综合分析:
1流行病学史:发病前14天内有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或其他有病例报告社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发病前14天内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核酸检测阳性者)有接触史;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或来自有病例报告社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聚集性发病(2周内在小范围如家庭、办公室、学校班级等场所,出现2例及以上发热或呼吸道症状的病例)。
2临床表现:发热或呼吸道症状;具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影像学特征;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计数正常或减少。
有流行病学史中的任何一条,且符合临床表现中任意2条。无明确流行病学史的,符合临床表现中的3条。
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同时具备病原学或血清学证据之一者: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病毒基因测序,与已知的新型冠状病毒高度同源;血清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M抗体和IgG抗体阳性(血清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G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或恢复期较急性期4倍及以上升高)。
13新冠肺炎的临床分型有哪些?
分为轻型、普通型、重型和危重型。
14新冠肺炎如何鉴别诊断?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轻型表现需与其他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相鉴别;新冠肺炎主要与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其他已知病毒性肺炎及肺炎支原体感染鉴别;还要与非感染性疾病,如血管炎、皮肌炎和机化性肺炎等鉴别。
15新冠肺炎有哪些防控措施?
(1)标准预防措施;
(2)空气传播预防措施;
(3)接触和飞沫预防措施:勤洗手,出门戴口罩;
(4)房间通风换气;
3新冠疫情防控知识教育中小学生
1洗手在预防呼吸道传播疾病中有什么作用?
正确洗手是预防腹泻和呼吸道感染的最有效措施之一。国家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WHO及美国CDC等权威机构均推荐用肥皂和清水(流水)充分洗手。
2七步洗手法的口诀和要领
(1)内:手掌相对揉搓;
(2)外:手心揉搓手背;
(3)夹:掌心相对,手指交叉揉搓;
(4)弓:弓起手指,双手互握,揉搓骨头突出部位;
(5)大: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拇指转动揉搓;
(6)立:五指并拢,将指尖立于另一掌心处,旋转揉搓;
(7)腕: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腕部,并旋转揉搓。
3哪些时刻需要洗手?
(1)传递文件前后;
(2)在咳嗽或打喷嚏后;
(3)在制备食品之前、期间和之后;
(4)吃饭前;
(5)上厕所后;
(6)手脏时;
(7)在接触他人后;
(8)接触过动物之后;
(9)外出回来后。
4旅途在外没有清水,不方便洗手,怎么办?
可以使用含酒精消毒产品清洁双手。人冠状病毒不耐酸不耐碱,并且对有机溶剂和消毒剂敏感。75%酒精可灭活病毒,所以达到一定浓度的含酒精消毒产品可以作为肥皂和流水洗手的替代方案。
5如何正确使用口罩?
(1)不管是一次性口罩,还是医用口罩,都是有正反面的。就拿一次性口罩来说,大部分颜色深的是正面,正面应该朝外,具体请阅读口罩包装上的说明书;
(2)注意带有金属条的部分应该在口罩的上方,不要戴反了。分清楚口罩的正面、反面、上端、下端后,先将手洗干净,确定口罩是否正确之后,将两端的绳子挂在耳朵上;
(3)将口罩佩戴完毕后,需要用双手压紧鼻梁两侧的金属条,使口罩上端紧贴鼻梁,然后向下拉伸口罩,使口罩不留有褶皱,覆盖住鼻子和嘴巴。
6口罩使用注意事项
(1)在新冠肺炎流行期间,非医疗高风险的一般工作人员建议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并可适当延长口罩使用时间,反复多次使用。口罩专人专用,人员间不能交叉使用。口罩佩戴前按规程洗手,佩戴时避免接触口罩内侧。口罩脏污、变形、损坏、有异味时需及时更换。
(2)口罩被呼吸道/鼻腔分泌物,以及其他体液污染要立即更换。
(3)如需再次使用的口罩,可悬挂在洁净、干燥通风处,或将其放置在清洁、透气的纸袋中。口罩需单独存放,避免彼此接触,并标识口罩使用人员。
(4)医用标准防护口罩不能清洗,也不可使用消毒剂、加热等方法进行消毒。
7特殊人群如何佩戴口罩?
(1)孕妇佩戴防护口罩,应注意结合自身条件,选择舒适性比较好的产品;
(2)老年人及有心肺疾病慢性病患者佩戴后会造成不适感,甚至会加重原有病情,应寻求医生的专业指导;
(3)儿童处在生长发育阶段,脸型小,选择儿童防护口罩。
4新冠疫情防控知识教育中小学生
科学佩戴口罩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进入人员较为密集或通风不良的场所、到医院就诊以及出现呼吸道症状时,应自觉佩戴口罩。口罩佩戴要规范,让口罩紧贴面部、遮住口鼻。
保持社交距离
减少前往人群密集或相对密闭的场所,在公共场所内自觉与他人保持社交距离,尤其要避免与有呼吸道症状的人员近距离接触。
注意个人卫生
外出回家、饭前便后、触摸公共物品后,都要及时用流动水加肥皂或洗手液洗手,切勿用脏手触摸眼口鼻。咳嗽、打喷嚏时尽量避开他人,用纸巾或弯曲的手肘遮挡口鼻,使用后的纸巾立即丢弃并洗手。
谨记食品卫生
始终遵循生熟分开的原则,接触生鲜食材前后要及时洗手,未洗手不触摸眼口鼻;肉蛋海鲜类食物一定要烧熟煮透。
定时开窗通风
经常开窗通风,能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降低疾病传播风险,至少每日通风2次、每次30分钟以上。天气转凉,气温日渐降低,开窗通风时也请注意保暖,避免感冒。
做好健康监测
5新冠疫情防控知识教育中小学生
一、冠状病毒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类病毒。
世界卫生组织将此次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
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多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和腹泻等症状。重症患者多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等。值得注意的是重型、危重型患者病程中可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轻型患者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等,无肺炎表现。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三、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主要传播途径为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
四、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潜伏期1—14天,多为3—7天。
五、目前尚无特效药,主要为对症治疗。
六、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保持室内和周围环境整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至少通风2次,每次10—15分钟。
七、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不随地吐痰,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遮掩口鼻,来不及或临时找不到纸巾时,可弯曲手肘后,再遮掩口鼻。
八、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走亲访友、聚会、聚餐等活动,倡导文明健康用餐,使用公筷公勺。如果外出、去人流密集等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应科学规范佩戴口罩,与人交流沟通和排队时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减少接触公共场所的公共物品和部位。
九、不要接触和食用野生动物,避免与畜禽接触。处理生食和熟食等的切菜板、和存放用具要分开,处理生食和熟食之间要洗手。失误煮熟煮透,尤其是肉类、蛋类要彻底煮熟后食用。
十、加强体育锻炼,营养均衡,睡眠充足,劳逸结合,可有效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十一、如有发热、乏力、干咳等症状,请佩戴口罩前往医院发热门诊就诊。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十二、增强社会责任感,每个公民都是防控疫情的第一责任人。
中小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
一、组织保障和制度要求
加强组织领导。学校成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各岗位职责明确,任务到人。多校址办学的中小学校,每校址必须指定明确的疫情防控工作责任和工作联络人。
2加强联防联控。教育部门和学校加强与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就近定点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沟通协调,配合属地街道、社区等有关部门积极开展联防联控,卫生健康部门加强专业指导和人员培训,形成教育、卫生、学校、家庭与医疗机构、疾控机构“点对点”协作机制。
3落实学校主体责任。学校应围绕关键环节和重点措施,制订专门的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应急处置预案和工作制度,包括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晨午检制度、因病缺勤追踪登记制度、复课证明查验制度、健康管理制度、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制度、通风消毒制度、环境卫生检查制度和免疫预防接种查验制度等。做好应急演练,与当地医疗卫生机构做好沟通衔接。
4做好保障物资储备。根据学校规模、学生及教职工数量,结合应急方案储备足够数量的疫情防控物资,包括消毒设备、消毒用品、口罩、手套、非接触式温度计、洗手液等。
5校园内清洁消毒。开学前对学校环境和空调系统进行彻底清洁,并开展预防性消毒,教室、食堂、宿舍、图书馆等公共场所开窗通风。
二、人员管控要求
1登记排查入校全体人员。提前掌握教职工和学生健康状况,建立健康状况台账,做好健康观察。要求所有师生员工做好入校前至少14天的自我健康监测和行踪报告,并如实上报学校。对有发热、咳嗽、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症状的人员,应督促其及时就医,暂缓返校,严禁带病上课、工作。
2开展每日健康监测。加强对教职工和学生的晨午检,住宿学生增加晚检,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重点监测学生和教职工有无发热、咳嗽、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症状,对因病缺勤的教职工和学生要密切跟踪其就诊结果和病情进展。有条件的学校可使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报告、监测。
3相关人员风险排查。建立学生及其共同生活居住的家庭成员及相关人员健康状况和风险接触信息报告制度,每日由家长向班主任报告。学生或共同生活人员出现发热等可疑症状时,要及时、如实报告学校,并送医就诊。
4加强巡查。学校应每日开展校门口、食堂、厕所、教室、宿舍等重点区域、重点岗位、重点环节的巡查,发现潜在风险并及时通报和督促整改。
5控制校内人员密度。学校实行相对封闭的管理措施,错时安排校内各班级作息,在入校离校、课间休息、用餐、如厕、进出宿舍等环节加强对学生的组织管理,人与人之间保持安全距离,所有可能引起人员排队聚集的场所均设置1米线,引导学生不追逐打闹、不握手、不拥抱。
6严格控制聚集性活动。可通过错峰开会、网络视频或提前录制会议材料等方式召开学生会议,适当开展网络教育课程或线上展示交流活动,确需开展现场活动的,需按规定向学校相关部门申请。
7开展健康教育与技能培训。将新冠肺炎及传染病防控知识与技能等纳入开学第一课内容,让学生和教职工掌握相应知识和技能,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做好自我防护。通过微信、校园网、校讯通等多种途径将相关知识技能信息推送给师生和家长,提高师生、家长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意识和应对能力。
8加强师生员工心理疏导。关注师生员工的心理状况,通过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开设心理咨询、公布心理求助热线等方式给予适当心理援助。对未能及时开学的师生员工,更要做好心理疏导。
9加强家校联动。提醒家长加强自我防护,避免不必要外出活动,做好亲子沟通。学生在校外出现发热等可疑症状,家长要及时、如实报告学校,并送医就诊。在学校正式通知返校前,不得提前返校,安心居家,做好线上教学或学习、返校前物资准备。
10勤洗手。随时保持手卫生,餐前、便前便后、接触垃圾后、外出归来、使用体育器材、电脑等公用物品后、接触动物后、触摸眼睛等“易感”部位前、接触可疑污染物品后,均要洗手。采用正确洗手方法用流动水和洗手液洗手,也可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
11科学佩戴口罩。学生应随身备用符合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标准或相当防护级别的口罩;低风险地区校园内学生不需佩戴口罩。口罩佩戴应遵循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印发《公众科学戴口罩指引》原则。
12加强近视防控。疫情期间,学生户外活动减少,电子产品使用过多,增加近视发生和进展的风险,师生家长要引导学生注意做好近视的防控。适当科学运动,平衡营养膳食,安排好作息,提高机体免疫力。
13途中防护要求。上、下学途中要坚持家庭、学校“两点一线”,避免不必要外出活动。最好采取步行、自行车、私家车方式上下学,乘坐公共交通或校车时应注意个人防护,不与他人交谈,与他人保持合理间距,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物品。上学到校或下学到家应及时洗手。
14对住校生要求。在疫情防控期间不得出校,如必须出校,须严格履行请假程序,并告知家长,规划出行路线和出行方式。外出时,按相关规定做好个人防护和手卫生。
15注意工作人员防护。老师授课时不需戴口罩,校门值守人员、清洁人员及食堂工作人员等应当佩戴口罩。食堂工作人员应穿工作服,并保持工作服清洁和定期洗涤、消毒。妥善保管消毒剂,标识明确,避免误食或灼伤。清洁消毒人员在配制和使用化学消毒剂时,应做好个人防护。
16鼓励具备条件的中小学校教职工开学前自愿接受核酸检测。
三、重点区域防控要求
1校园门口。实行校园相对封闭式管理,全面梳理所有进校通道,校外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校,师生进校门一律核验身份和检测体温。通过实行错时上下学、划定1米等候线等方式,避免人员聚集。校园封闭管理要做到专人负责、区域划分合理、人员登记排查记录齐全。
2临时等候区。在校门口就近设置临时等候区,入校排查时若出现发热等可疑症状,应由专人带至临时等候区,复测体温,及时联系家长,做好基础防护后,按规定流程送发热门诊。定期常规消毒,若有可疑病例或发热人员进入,需在专业部门指导下进行消毒处理。
3教室。有条件的学校应保证学生一人一桌,每名学生前后左右间距保持1米,对学生人数较多的班级可分班教学或错时上学,调整教学时间和学生行进路线,避免人员聚集,做到学习、生活空间相对固定,接触人员清楚。
4食堂。实行学生错峰就餐,开餐前半小时完成就餐区域桌椅、地面及空气消毒,并通风换气,就餐排队时与他人保持1米距离,应遵循分时、错峰、单向就餐的原则,避免扎堆就餐、面对面就餐,避免交谈。餐前餐后必须洗手。加强餐具的清洁消毒,重复使用的餐具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就餐人员要做好餐余垃圾的清理、分类和投放。做好食品留样,专人管理,严格执行消毒时间、程序,制定就餐、消毒等管理台账。
5饮用水设备与洗手设施。饮水设施应每天进行必要的清洁工作,每天对出水龙头至少消毒一次。要确保操场、厕所、食堂、宿舍等场所或附近洗手设施运行正常,原则上中小学校每40-45人设一个洗手盆或06m长盥洗槽,并备有足够数量的洗手液、肥皂等,也可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或感应式手消毒设施。
6学生及教职工宿舍。寄宿制学校学生宿舍不应设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每个宿舍居住人数原则上不超过6人,人均宿舍面积不少于3平方米;学生宿舍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设置通风设施。加强对教职工和学生宿舍的清洁通风,一般每天开窗通风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每天对宿舍地面、墙壁、门把手、床具、课桌椅等物体表面进行预防性消毒,消毒后要保持宿舍内外的环境卫生保洁,每天专人巡查清扫并进行登记。寄宿制学校应建立学生宿舍专人负责制,严格学生宿舍楼门管理,实行凭证出入和体温排查。
7厕所。学校厕所由专人管理,设置符合标准的便器。落实厕所保洁措施,保持空气流通,及时清洗地面,做好包括水龙头、门把手等重点部位的消毒,增加冲洗和消毒频率。厕所的洗手设施应完备,宜配洗手液,有条件的使用感应式水龙头、擦手纸或干手机。
四、环境卫生要求
1开展校园环境整治。对学校进行彻底清洁,加强校园内教室、食堂、宿舍等学生重要聚集场所和洗手间、洗漱间的保洁和消毒,彻底清理卫生死角。认真做好学校室内外的环境卫生。正常情况下,以清洁为主,日常预防性消毒为辅。
2加强通风换气。各类学习、工作、生活场所要加强通风换气,每次通风时间不少于30分钟,每日不少于3次。除特殊天气情况外,教室、办公室应保持全天开窗通风。如使用空调,应当保证空调系统供风安全,保证充足的新风输入,所有排风直接排到室外。
3做好清洁消毒。加强物体表面清洁消毒。应当保持教室、宿舍、图书馆、学生实验室、体育活动场所、餐厅等场所环境卫生整洁,每日定期消毒并记录。对门把手、课桌椅、讲台、电脑键盘、鼠标、水龙头、楼梯扶手、宿舍床围栏、室内健身器材、电梯间按钮等高频接触表面,可用有效氯250-5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喷洒或擦拭,也可采用消毒湿巾进行擦拭。应当加强学校食堂、浴室及宿舍等重点场所地面的清洁,定期消毒并记录。可使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4加强垃圾分类管理。校园垃圾做到日产日清,分类收集并及时清运各类垃圾。日常使用废弃口罩按生活垃圾处理。做好垃圾盛装容器的清洁和消毒工作,可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剂定期对其进行消毒处理。
五、出现疑似感染症状应急处置
1教职工或学生每日入校前如出现发热、咳嗽、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向学校报告,采取居家观察或就医排查等措施。
2教职工或学生中如出现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学校应立即启动应急处置机制,在专业机构指导下采取相应疫情防控处置措施,并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密切接触者的排查管理。对共同生活、学习的一般接触者要及时进行风险告知,如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时要及时就医。
3在校期间,教职工或学生如出现发热、咳嗽、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症状,应当立即上报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时间采取隔离,严格按照“点对点”协作机制有关规定及时去定点医院就医。尽量避免乘坐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前往医院,并全程佩戴口罩。
4学校要安排专人负责与接受隔离的教职工或学生家长进行联系沟通,掌握其健康状况。教职工和学生病愈后,返校要查验复课证明。
六、境外师生返校要求
1境外师生未接到学校通知一律不返校,新生不报到。
2境外师生返校前确保身体状况良好,返校途中做好个人防护和自我健康监测。
3入境后严格执行当地规定进行核酸检测和隔离医学观察,每日健康监测并填报健康卡,解除隔离后且身体健康方可返校学习和工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