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在之前的文章里,我说到中国最缺乏3种教育:性教育、爱的教育和死亡教育。中国孩子的爱情观,大部分来自于偶像剧,或者是从血和泪中学习的,而不是来自于父母,这是教育的失职。
有读者留言,希望我们再深入说一说爱的教育。在我看来,爱的教育分成两步,首先是对父母的教育——父母应该理解孩子每个阶段的爱情发展规律,知道怎样才是正确的引导方法,然后才能去谈对孩子的爱情观教育。
所以今天,我们就先来聊聊孩子的爱情发展规律吧。
一、孩子爱情发展的3个阶段
《孩子的小宇宙》这部纪录片,我已经提到很多很多次了,因为里面对孩子的纪录很真实,包括这群4岁孩子之间的“情感纠纷”。
这一天,4岁的礼顿藏着一个小心事——他喜欢上了一个女孩,美莲路。
一整天他都跟在美莲路身边,尝试博得对方的好感。他问美莲路:你可以嫁给我吗?
可是美莲路说:我要嫁给别人,那是我以前最好的朋友,他的名字叫丹尼尔。
礼顿问:为什么你要嫁给丹尼尔,不嫁给我呢?
美莲路回答:因为他很强壮,我已经亲过他了。
听到这个回答,礼顿露出了非常失落的表情。
而另外一边,男孩亚瑟也很伤心,因为自己喜欢的女孩,喜欢的却是另一个男孩。
节目里的心理学专家说:幼儿园里的浪漫关系,虽然看起来好像是过家家,但是心理学研究表明,4岁大的孩子,已经可以体验到爱情的情绪了。
我是非常能理解这一点的。幼儿园的时候,我也喜欢过一个小男孩,到现在还记得那个小男孩的名字呢。虽然那个时候不知道这种情绪是什么,但却非常清楚的记得,这种情绪和对其他朋友的情绪是不一样的。大家也可以回忆一下,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感觉。
儿童性教育专家胡萍把孩子爱情的发展分为了3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3到6岁左右,是孩子的“婚姻敏感期”。
这个时期的孩子,已经开始能体会到爱情的情绪了,有甜蜜、快乐,也有思念、痛苦、孤独、无助。对这些小小的孩子而言,情感中的各种酸甜苦辣都是非常真实,甚至波涛汹涌的。这种体验,是他们情感发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
他们可能会用一些看起来有点“幼稚”的方式去吸引对方的注意:翻跟头、拽头发……想要和对方玩角色扮演游戏,过家家、举办婚礼。但是,他们对感情、婚姻的认识还停留在:我可以和喜欢的人结婚,这样我们俩就成了最好的朋友,就像爸爸和妈妈那样。
第二个阶段是6岁到11岁左右。
这个阶段的孩子,对爱情的表达方式更接近成年人了。他们会希望独处,会传纸条、会采用送礼物的方式讨好对方,甚至想要购买昂贵的礼物。
第三个阶段是青春期。
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体验到性冲动,所以这个时期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帮助孩子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性冲动、整理爱情观、学会承担爱情的责任。
二、应对年幼孩子爱情的原则
一说到爱情,中国家长的脑回路一般是这样的:
中学以前孩子的爱情≈早熟≈以后会变坏
中学以后孩子的爱情≈性行为≈羞耻
我们需要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去理解孩子的爱情。
大家可以想一想,在人类的生命当中,每一项成年之后要使用到的能力,都需要从小开始练习。我们要从小练习语言,长大后才能成熟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要从小练习思维能力,长大后才能成熟的解决问题。
那么,经营爱情的能力也是如此。我们不能期望这项这么重要和复杂的能力,被压缩在青春期后的几年里密集的完成。它同样需要长期的体验和练习。
其实,人类的进化已经为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都设置好这个阶段的任务了,这样的情感发展规律,是被写入了DNA的。
像前面说到的4岁小男孩礼顿,他从吸引美莲路注意的过程中,学习到了勇敢去追求自己的情感;从被拒绝的失落中,学习到了怎么处理自己的情绪;从与美莲路过家家的过程中,学习了怎么和异性相处、分工、合作。
那么,当孩子告诉你他“恋爱”了,我们应该怎么应对呢?
第一原则:尊重
《零零后》这部纪录片很多人应该都看过,其实它的背后还有一个美丽的故事。
幼儿园里有一个小女孩叫依依,她很喜欢常驻幼儿园跟踪拍摄的摄影师刘德东。在刘德东结束拍摄要离开幼儿园的时候,依依对他说:“等我上小学了,就变成了大女人,那个时候我会穿漂亮的裙子,你就不认识我了。”刘德东真诚的回应说:“依依,你变成蝴蝶我也认识你。”
离开两个月后,刘德东回到幼儿园看望孩子们,依依却不肯去见他。她坐在楼梯上矜持的等待。等了很久,她突然要幼儿园的贺老师带她到楼上换裙子,贺老师明白她的心思,带她上楼拿裙子。这时依依却哭了起来,一边哭一边说:“来不及了!来不及了!”幼儿园的园长看到了这一幕,立刻赶下楼去把刘德东找来。
读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挺感动的,因为这几个成人对依依充分的尊重。
在说到孩子的情感时,我们需要理解两件事。
一是他们尽管年纪很小,经历的感受却是真实而深刻的;二是孩子们只是在体验感情,他们的感情并不必遵循成年人的标准。在未来,他们会从父母的示范和教养中,慢慢构建起正确的爱情价值观。
所以,不要嘲笑孩子:“羞羞脸,这么小讲什么喜欢不喜欢"、“哎哟这么小的孩子还会伤心啊”;
不要否定孩子:“你怎么喜欢这样的男孩子,脏兮兮的淘气死了”、“你长大以后就不会喜欢他了”;
不要取笑孩子:“小花花公子,今天喜欢这个明天喜欢那个”。
我们要做的,只是认真的倾听、真诚的回应——倾听孩子的想法,为他们感到开心,询问他们需要什么帮助,在他们沮丧、失望的时候耐心安慰和陪伴。
从小在父母这里得到尊重和回应的孩子,长大后才会把自己的感情生活告诉你,不是吗?
第二原则:不提前唤醒
我曾经看过一个新闻,有个幼儿园为一群孩子举行“集体婚礼”,大概是为了践行先进的教育理念吧。但我很不赞同这样的做法,包括很多家长喜欢开孩子的玩笑:“你们以后做老公老婆好不好啊”、“你喜不喜欢他啊”,都是不合适的行为。
每个孩子的情感发展不一样,就像我在关于性教育的文章里写到的一样,有问必答、有问才答,不要提前唤醒孩子的好奇心。
第三原则:告诉孩子行为的界限
尊重孩子不等于顺从孩子所有的行为。其实每个阶段,我们都有机会对孩子进行正确的爱情观教育。
比如,4岁的孩子可能会跟你说:“明明要我和他结婚,所以我要和他举办婚礼了。”这时我们可以告诉孩子:“别人说的都不算,你要和你自己喜欢的人结婚。”
比如,我们可以告诉8岁的孩子:“这个女孩拒绝你了,你要尊重她的选择。”
当然,我们更需要告诉步入青春期的孩子,爱情的责任、性行为的后果和保护自己的重要性。
爱情教育,不是鼓励或者禁止孩子的爱情,而是在尊重的基础上,告诉孩子在爱情中的权利和责任。对此避而不谈,让孩子无知也无畏,才是我们的失职。
关于三四岁宝宝的教育方法
关于三四岁宝宝的教育方法,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是很多家长们都关注的一个问题,如果不对孩子进行教育的话,孩子是很难长大成人,甚至成才的。下面是关于三四岁宝宝的教育方法。
三四岁宝宝的教育方法11、家长要给孩子做好榜样。
孩子3岁了,模仿能力很强,这时,家长想教育好孩子,需要从自身做起,比如吃饭不看电视、不多说话,早睡早起等,孩子看到家长的做法,也会跟着学习。
2、 多让孩子参与实践。
3岁的孩子动手能力很强,在教育孩子时,要多让孩子参与实践,比如让孩子自己拿碗筷、搬凳子等,要让孩子体验到动手的乐趣。但是一些危险的事情,比如拿热水杯等就要小心了,大人必须帮忙。
3、多通过游戏教育孩子。
3岁左右的孩子非常喜欢游戏,通过游戏教育孩子,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适合那些不喜欢被管教的孩子,通过比如模拟厨房等游戏,让孩子学会做家务等。
4、多鼓励孩子学习。
在教育孩子时,应多进行鼓励,孩子会不断的增强信心的。鼓励应该多种多样,比如一个翘大拇指的手势,一个糖果,一个苹果等等,通过鼓励,孩子会喜欢你的教育方式,能更加配合的去做。
5、爸爸妈妈要配合教育孩子。
教育孩子看似妈妈更有优势,孩子更喜欢妈妈,但是爸爸对孩子“爱”的价值观的确认、个性的均衡发展以及身份的确认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因此教育孩子时,爸爸妈妈要配合好,最好一起和孩子玩耍、做游戏、演故事等等,如果经常只和妈妈呆在一起的孩子,个性比较敏感,对新环境的适应时间比较长。相反,如果只和爸爸互动比较多的孩子,则会比较勇敢,喜欢探索新事物,个性上会更加的独立和自信。所以爸爸妈妈配合好了,有助于子女的全方位发展。
三四岁宝宝的教育方法2智商方面:
1、早期阅读: 每天和他一起看一篇故事,用家里的大狗考利或者再去买一些以为主的故事书。故事要短小精悍,讲故事的时候注意加入一些形容词或者成语,丰富他的语言能力。给他讲故事的同时要求他复述,或者让他自己看着画面编故事。无论他编的是什么,都要鼓励他说下去,刚开始时可以帮助他一起编。
2、增加知识面:可以通过在路上看到的任何事物来增加他的知识面,如各种动植物和建筑的名字,各种商店的用处,以及看着天空给他讲一些天文学方面的知识。
3、角色扮演游戏:和他一起玩看医生,来客人了,去家乐福购物,警察叔叔抓坏蛋等游戏,自己编一下游戏内容,稍微丰富一点。你和宝宝一人扮演一个角色,如看医生的游戏,一个扮医生,一个扮病人。平时教他注意观察所扮演的这些角色。
4、配合幼儿园的课程,复习学过的儿歌,唐诗和英文单词。
情商方面
1、品质的培养:每天抽一定时间和他聊天,让他讲讲幼儿园的生活,然后灌输一些好的品德。也可以通过读故事的方式灌输,一个故事讲完后用简单的话总结这个故事所体现的那些好的品质。不断重复,加强印象。
2、独立自主能力的培养:让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提供机会让他决定一些事情,比如穿衣服给他两件衣服,让他自己选择喜欢的;出去玩可以让他选择玩的地方。平时他要自己做事情,尽量不要拒绝,如果要拒绝,需要告诉他原因,并对他的这种热情给予肯定。
3、以赞赏教育为主,多表扬,多鼓励。不要打孩子,那是最伤害孩子心灵的。不要讲粗话,注意以身作则。
4、爱心和同情心的培养:利用一切机会灌输他必须具备爱心,知道关心别人,同情弱者。这点你可以看宝宝主页上的一篇成长日记“爱心的培养”。比如小郭问我要衣服的时候讲了那个孩子的故事,他只有一岁,妈妈不要他了,自己走掉了,我就把这个孩子的故事告诉了他,让他自己去把那包衣服给小郭。平时在路上看见乞丐也可以对他说说他们很可怜之类的话。还可以要他爱护动物和植物。
三四岁宝宝的教育方法3一、不要嫌烦
首先父母一定要接受幼儿这阶段的多话现象。语言的发达必须经过“听与说”的阶段才能完成,所以大人应为小孩确立正确的说话典范,同时也要当幼儿忠实的听众。尤其是不要抑制幼儿说话的欲望,父母对他们的话要表示关切,请多制造些愉快气氛;而例如“罗唆!”“闭嘴!”等禁止小孩说话的态度是最不应该的。如果家中有客人,大人耽心他们会影响谈话时,可先告诉他:“等一下再听你说好不好?”让他养成等待的习惯。以上的说法并非要父母随时陪在孩子身旁,只要每天抽出三四十分钟耐心地陪他就够了,其余的时间妈妈可以一面工作一面应和说:“原来这样呀!”并注意着他的眼睛,让他知道你对他的话是有反应的。这虽然只是非常简单的反应,但已令孩子相当满足了。
此外,在母亲为晚餐忙碌时,由父亲代为陪伴孩子也是个好方法,这时候父亲不妨把外界有趣的见闻告诉幼儿,更能满足小孩的好奇心以增进父子(女)间的情感。话再多的4岁孩子,在外面就不能像在家里那么健谈了。尤其是面对陌生环境时,这种倾向就更加明显,这时候大人也许马上急躁地说:“在家不是讲得很好吗?现在怎么搞的?” 这种现象,与其说是孩子本身存在的语言问题,不如说是社会性的问题。只要让他们习惯不同的人和环境,自然就可以慢慢克服这种障碍了。
四岁宝宝和同伴的社交生活一旦顺利进行,粗话或令人不能接受的字眼就会经常脱口而出,这时候大人不要太在意;若因社会化禁止他们说粗话而干涉他们的交往,反而等于禁止了他们的生活。当四岁宝宝第一次说粗话时,父母不妨对他说:“这句话不好听,不应该这么说哦!”然后教导他正确的说法;如果以后 再听到他说粗话就故意闷不吭声,让他以为这种话无法与大人沟通,自然而然就会改掉了;如果大人因此大惊小怪反而会造成反效果。总之,幼儿是不断在学习新词汇的,只要家人使用正确的语言方法,粗话的新鲜感很容易就消失了,大人不用太在意。
二、正确对待孩子的自言自语
4岁左右的孩子往往会自言自语,了解有关孩子心理发展知识的父母都知道,这种自言自语是孩子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这种现象又被称为“自我中心言语”,是孩子语言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平时我们用于交流的话被称作外部语言,而不出声的在头脑中用以思考的话则是内部语言。对于孩子来说,他们己具备了一定的外部语言,但还没有形成内部语言。这样当他们思考问题时,往往要借助外部动作或语言的帮助。自言自语是孩子从外部语言向内部语言过渡的形式。孩子在游戏时,一边做动作,一边说话,用语言补充行动,用语言指导行动。孩子自言自语时,往往不需要别人回答,当他们想出办法时,还会自言自语他说出。因此,当大人听到孩子自言自语时,大可不必担心,也不要厌烦,更不要阻止孩子的自言自语。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自言自语现象将逐渐消失。
三、让孩子从小就接受音乐教育
让孩子从小就接受音乐教育,并非是让他们将来都成为歌唱家或演奏家,其目的是使孩子通过与音乐交朋友,能够快乐、健康地成长。音乐是一种美的事物,最适合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孩子能够在学习音乐中找到乐趣,开发智力,陶冶情操,学会发现美、感受美。在弹奏乐器时,需要孩子动手、动脑,运用多种感觉器官,这就发展了孩子的观察力、记忆力、理解力和创造力。通过持之以恒的练习,还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非智力品质,从小树立不怕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培养其顽强的毅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艺术修养,并形成良好的性格。对于3 岁宝宝而言,音乐启蒙主要是提供良好的家庭音乐环境,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如可以用丰富多彩的乐曲陪伴孩子的不同活动,轻松愉快的抒情乐曲伴随孩子起床和进餐;节奏明快的进行曲伴随孩子游戏;优美安静的摇篮曲伴随孩子入睡。此外,还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简单的乐器,让他们在弹奏中感受音乐美,还可常带孩子去参加一些轻松活泼的演奏会或文艺晚会等。总之,通过各种方式让孩子生活在一个充满音乐的环境之中,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和音乐交上朋友,并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培养孩子的耐性
孩子对一切事物都感兴趣,一句话、一张、外界一点点新鲜的刺激都会吸引他的注意力,所以容易形成兴趣改变得快、耐性及坚持性差等习惯。一个人要想在事业上获得成功,不仅需要有聪明才智,还需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因此培养孩子克服困难、坚持努力的精神是很重要的。 培养孩子的坚持性,需要耐心地引导。父母可用亲切的语言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他所做的事情上,避免分散注意力,使他坚持完成所进行的活动。比如,孩子画画只画了一半就想离开,父母应提醒孩子:“画完了你给我讲讲画的是什么呀?”孩子一听父母要看画,就会画完。
培养孩子的耐性要循序渐进。孩子可能学习一会儿就烦躁不安了,这时不要强迫孩子,而要用游戏的方法吸引孩子,使他坚持下去。开始时可以短一些,等孩子对学习有兴趣了再逐渐延长时间。对孩子的学习内容主要看孩子是否感兴趣,父母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孩子感兴趣的活动容易获得成功,成功给孩子带来继续坚持的动力。这样的活动,孩子会更自觉地坚持。
五、看图说话
看图说话能丰富孩子的知识,又能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是锻炼孩子语言表达的好方法。当你打算给孩子讲述某一本书的内容时,最好事先把它看一遍,熟悉其中情节。可以用语言吸引孩子的的兴趣,如“你看,这儿有一本好书,你想看吗?”或者让孩子自己发现它,这时你再开始给他讲述书中的故事。父母讲述故事时,语言尽量形象、生动,可以适当加些动作,一次讲述内容不要太多,以免孩子失去兴趣。同一个故事可给孩子重复讲许多遍,他们仍会听得津津有味,边讲故事边让孩子翻页或者用手指图画,更便于他理解故事内容。逐渐地,孩子就能讲述自己熟悉的故事。
对于单张的,可以先让孩子观察,然后让孩子把所看到的画面用语言讲给你听,这时孩子就需要运用他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了。父母可以采取提问方式:“这幅画上有些什么?”、“他们在干些什么?”等,孩子讲述内容会增多。孩子讲得不好时,不要训斥他。可以从易到难,开始讲好一两句话就行了。孩子若讲话不分先后顺序,或不断重复多余的话,如“然后、然后……”,或者一句说不完就急着说下一句,父母应耐心些,给孩子做正确的示范,让孩子模仿,提醒孩子先想好了再讲。逐渐地,孩子会越讲越好。
六、游戏就是学习
许多父母认为,应从 3岁开始让孩子学到尽可能多的东西,游戏是浪费时间,因此尽量压缩孩子的游戏时间。从教育学角度看,这无疑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事实上,游戏是孩子与外界交流的方法,游戏的过程,是孩子探索和实验的过程,在游戏中,慢慢地了解及建立人与外界的关系。孩子游戏过程,就是他们的身体、社会性、智慧及创造力等方面的成长过程,因而,每个孩子都需要游戏,以促进各方面的健康发展。
佳宇和佳美在玩看病的游戏,佳宇穿着白大褂,手拿听诊器,郑重其事他说:“你得了感冒,比较严重,没关系,吃点咳嗽糖浆,过几天就会好的。另外,你要注意休息,不要再到外面乱跑。”在游戏中,台词全由孩子自己编出来,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是何其丰富。同时,游戏也可帮助孩子发展其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对孩子而言,游戏就是学习。 游戏是孩子成长过程不可缺少的部分,应该充分重视游戏的价值。父母应积极创造条件,让孩子多参加有意义的游戏活动。
七、引导孩子进入科学境界
四岁宝宝童的科学教育,并不在于教授科学原理,而是透过实际的生活经验,引导孩子建立观察自然、爱护自然、探索自然的正确态度,进而启发其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孩子在此时,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喜欢运动、游戏,正确科学的启蒙教育,不仅可以开启孩子的智力,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还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品质。 孩子对科学产生兴趣,往往出自偶然的发现。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有意的安排与引导,可以激发孩子探索科学世界奥秘的兴趣,并帮助孩子掌握基本的探索科学的方法,有利于孩子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八、开始帮助他们掌握分类和对应的概念
分类是按一定标准将物品进行分组归类,它是儿童掌握数、空间、规则等概念的基础。父母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发展孩子的分类能力。如将买回的蔬菜、水果、干果分类;将洗完的衬衣、内衣、外套、裤子等分类;洗碗时将碗碟分类放置,等等。这种分类活动与孩子生活接近,他们很愿意做这种分类活动。 对应是把相关的事物进行配合。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可让儿童进行对应的活动。如一张桌子前摆一把椅 子,一个碗上摆一双筷子,每双鞋的左右脚对应等。这些活动为掌握数的概念提供了丰富的感性经验。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情境和活动,帮助儿童学习掌握分类和对应概念,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九、保持温馨的家庭环境
家庭房间、家具布置整洁美观,舒适宜人,有利于陶冶孩子的情操,也能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家人之间要和睦相处。和睦温馨的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影响较大,每个家庭成员都要自尊、自爱、自重,严格要求,互敬互爱,按照正确的道德规范办事,子女就能在和谐的家庭生活中学会如何做人,如何爱人,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这种家庭中成长的孩子,一般性格比较开朗、活泼上进、心地善良,具有优良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大人因某些事件要争吵时一定要避开孩子。
小孩子要耐心的好好的引导,再温顺的孩子也有叛逆的一面哦!
一、因为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发脾气。由于家长的溺爱,有的孩子稍不如意便大哭大闹,家长决不要让步和造就,不然会助长孩子的脾气。最简单的办法是把他单独放在房间里,作短暂的隔离,冷落他一会儿,让他有时间冷静下来重新考虑下一步怎么办。即使在外面也一样。如此反复几次,孩子就会感到自己发脾气、哭闹都毫无意义,得不到家长的注意,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慢慢地就不再乱发脾气了。每次发作平息后,家长要记住为孩子讲道理,及时进行下面教育。要告诉孩子刚才的行为是不好的,采取发脾气的办法要挟父母满足自己的需求,是达不到目的的。要让孩子知道父母还是爱自己的,只是不爱自己的撒泼行为。这样既可以教育孩子今后不再乱闹,也可以避免孩子疏远父母的亲情。
二、由于受忽视而乱发脾气。对于这样的孩子,要安抚他们并转移注意力。孩子越小,情感越不稳定,注意力也越容易转移。当发生不愉快时,要采用活动转移法,让他们在游戏活动或体育活动中宣泄内心的紧张。比如,孩子想妈妈了,而妈妈加班还未回家,孩子委屈得不得了,乱扔东西,怎么劝都不行。这时,家里人可以有意识地提起孩子平时最感兴趣的一件事,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例如,给孩子讲个爱听的、好玩的故事,或者带孩子去玩最喜爱的荡秋千游戏,等等。一定要从爱心出发,从感情上安抚他,哄劝孩子不哭;要有耐心,千万不要训斥指责,更不能动怒打骂。否则,孩子的脾气只会愈演愈烈。
三、由于不被理解而发脾气。3岁以上的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对某一件事也有了自己的看法,家长一定要给孩子提供充分表达内心想法的机会。有时候当孩子喋喋不休地向家长讲述某件趣事时,家长们却常因忙于自己的事情,漫不经心的点点头或哼哼两声,那么孩子会十分恼火的。所以,家长不妨暂时放下手中的事务,以专注的神情倾听孩子的话语,以欣赏的态度理解孩子的话语,并饶有兴趣地和孩子聊一聊,说一说,那对孩子将会是莫大的支持和鼓励。
四、因为不能延迟满足而发脾气。多数学龄前阶段的孩子对于自己想要吃的或想要玩的东西根本没有耐心多等待一会儿,尤其对于就在眼前的诱惑物。曾经有过一个心理学实验,要求幼儿等待15分钟作为取得好吃的糖果的条件,否则,只能得到不好吃的糖果。结果,幼儿的表现依实验条件不同而变化;糖果不在眼前时,幼儿坚持等待的时间最长;有一种糖果(好吃的或不好吃的)在眼前时,幼儿能等待的时间减半;两种糖果都在眼前时,幼儿能等待的时间最短。说明幼儿对眼前的诱惑物不易抵制,自制力比较弱。因此,作为家长,一定要有意识地在平日里训练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从一件件小事做起,不要让孩子学得,只要是我想要的,爸妈都会立刻满足,形成一种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感觉。这样当孩子偶尔不能如愿以偿的时候,就容易大发雷霆。
除了以上针对孩子的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之外,家长还要注意自身的言行。家长的言行是孩子行为的一面镜子。
一、家长的教育态度要一致。当孩子发脾气时,千万不要在成人中间形成几派,有人不理睬,有人去哄劝,有人离孩子而去,还有人跑到孩子面前讨好,更不要当着孩子争论。成人彼此之间一定要沟通好,一旦孩子发作,全家人采取一致的态度。否则他就会更加哭闹不止。
二、家长切记自已不要经常发脾气。有一次在商场的玩具部我看到了惊心动魄的一幕。有个妈妈突然抬高声音说:“上个星期刚买过,又要买。”俨然在告诉大家,我的孩子不讲理,我不给他买的原因是刚买过,不是不给他买。我觉得这个妈妈有点心虚,不给孩子买玩具有什么丢脸的?不买就是不买,给孩子讲清道理就行了。可她的方法有点走样,而孩子又非要不可,她就拖着孩子向外走,孩子则闹着往里拽。妈妈脾气大发,啪啪打了孩子两下,孩子哇地哭了起来。于是,这个妈妈不上分说拖着哭着的孩子慢慢消失在人群中了。有了这么一个好发脾气的妈妈,不想让孩子发脾气都难。
因此,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不乱发脾气,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氛围,让孩子保持积极情绪,控制不良情绪的爆发。
亲,对于父母而言,四岁这个年龄却是最令他们头痛了。与3岁或5岁的时候相比这下,4岁儿童最不温顺;由于他们正处于所谓“精力旺盛年龄”,身体的一切机能都生气勃勃地向各方面开始发展。
4岁孩子的确是精力充沛,但并不像大人认为那样是反抗意识强烈,反而十分喜欢与人亲近地接触社交生活;只不过富有傲慢、自信和独立的反抗意识而被人认为喜欢反抗。
此外,4岁孩子非常喜欢任何事都尝试,不论是锤子、剪刀、秋千或三轮车,他都可以自如地玩耍或使用。例如常看见他披着花衣服模仿电视上的明星唱歌,或是和同伴玩扮家家酒。
首先,父母要接受四岁孩子多话的现象,不要嫌烦。
其次,父母要了解孩子内外的差异,在家话多,在外腼腆,尤其是陌生环境,要帮助孩子习惯不同的人和环境。
第三,不要太在意孩子的粗话,冷静地对待,循循善秀,如果大惊小怪反而会适得其反。
身心独立、手脚灵活的4岁幼儿,大人可从他的生活习惯上看出成长、进步的状况,这段时期即是所谓的“完成期”4岁幼儿有难以应付的倾向,但对于事物的尝试很热衷,只要父母细心地加以指导,就可以培养他的独立性。
以上几点,希望可以帮到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