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的含义

暮春的含义,第1张

暮春的意思:指春季的末尾阶段,即农历三月,此时雨水较多。

词语:暮春

拼音:mù chūn 

一、暮春基本释义:

春天最后一段时间,指农历三月。

二、暮春引证解释:

春末,农历三月。

杨朔《木棉花》:“北方才是暮春,你在这儿却可以听见蝉、蛙,以及其他不知名的夏虫在得意地吟鸣。” 

三、暮春用法示例:

1、在谷雨节气内就是暮春了,也表明春季就要结束了。

2、暮春时节,公园里的黑水鸡表演凌波微步,紫红色的鸢尾花赏心悦目。

扩展资料

暮春近义词:晚春、残春

一、晚春

词语:晚春

拼音:wǎn chūn

释义:春季最后的一段时间。

示例:

1、晚春时节,我们相约一道去郊外踏青。

2、很久以前的一个晚春,一队战车轰隆隆坟驶过一片平原。

二、残春

词语:残春

拼音:cán chūn

释义:指春天将尽的时节。

示例:

1、这首诗情感十分哀伤,通过对残春的描写,抒发了自己的像残春一样无奈的心情。

2、窗外的风雨报告残春的运命,丧钟似的音响在黑夜里叮咛。

-暮春

诗的第一句中的“谷口”二字,暗示了“故山草堂”之所在;“春残”二字,扣题中“暮春”;以下云云皆称“归”后的所见所感,思致清晰而严谨。谷口的环境是幽美的,可以想见,春到谷口,当更具一番景色。然而,此番归来却是“春风三月落花时”,眼前是黄鸟稀,辛夷尽,杏花飞。所以诗说“辛夷花尽杏花飞”。一“稀”、一“尽”、一“飞”,三字一气而下,渲染出春光逝去、了无踪影的调零空寂的气氛。

然而,也正是由于这种景象,才使得诗人欣喜地发现了另一种可贵的美——窗前幽竹,兀傲清劲,翠绿葱茏,摇曳多姿,迎接它久别归来的主人。这就使诗人以压抑不住的激情吟诵出:“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怜”者,爱也。爱的就是它“不改清阴”。“不改清阴”,简练而准确地概括了翠竹的内美与外美和谐统一的特征。钱起正以春鸟、春花之“改”——“稀、尽、飞”,反衬出翠竹的“不改”。诗人爱的是“不改”,对于“改”当然就不言而喻了。

诗也可以说有在言中者,有在言外者。“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用由人及物、由物及人的写法,生动地抒发了诗人的怜竹之意和幽竹的“待我”之情,在这个物我相亲的意境之中,寄寓了诗人对幽竹的赞美,对那种不畏春残、不畏秋寒、不为俗屈的高尚节操的礼赞。所以它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美的感染,而且它那深刻的蕴涵,令人回味无穷。

此诗记诗人在暮春时节返回故山草堂的所见所感。钱起的故山草堂在蓝田的谷口,故以“谷口”开篇点明故山草堂的所在。“春残”紧扣诗题“暮春”,也为下面的叙写打下铺垫。黄莺鸟声稀、辛夷花飞尽、杏花乱纷纷,虽都是在写春残景色,但又是在为后二句的出场作为陪衬。正是在暮春时节,鸟语已稀,花香将尽的时候,才会突然间感觉到幽竹以清阴迎我归来的可爱。这里诗人用了对比与拟人的两种手法来突出幽竹的使人怜爱。对比是以鸟声稀等春光将舍我而去的凋零景象与幽竹撑一伞绿葱葱的清阴来迎我而构成的,“稀”、“尽”、“飞”三字一串而下,写出了春将逝去的感伤,而“幽竹”、“清阴”与“待我”则写出了尚有幽清之境迎我的欣喜。拟人则是诗人赋予幽竹以人的品格和情感,“不改清阴”是说幽竹具备始终如一忠于朋友与主人的品性。“待我归”是说幽竹保持着一竿绿阴等待我归来的亲情,“不改”与“待我”四字让人顿感一股真气扑面而来。钱起正是以我的“怜”和竹的“待”将物我之情贯通起来,创造了一种物我相亲的画意诗境。

竹在中国文学中一直是被士大夫当作朋友来看待的。魏晋时期的名士造园而求清名,总要栽上翠竹来作为清逸的象征。《世说新语》载王子猷暂寄居别人的空宅里,也下令种竹,有人问说:“你不过暂住而已,还那么劳神费心干什么?”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王子猷是将竹当作朋友来看的,故直呼竹为“君”。

宋代大诗人苏轼也有诗说道:“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竹之所以有高洁、清逸、淡泊之名,是因为它有坚贞孤傲之意。早在南朝梁时,诗人江淹就有诗赞松竹的傲霜凌雪仍持凌云之志,其《效古》诗中道:“宁知霜雪后,独见松竹心。”以后松、竹、梅就逐渐成为不畏严寒、不为俗屈而保持贞刚之气的象征,而被文人称为“岁寒三友”。《红楼梦》中清雅脱俗、孤标傲世的林妹妹在大观园里住的就是千百竿翠竹遮映的潇湘馆。此诗中钱起将竹拟人化、亲情化,亦是将竹视为知己朋友甚至家中亲人的。

幽竹作为真正的朋友总是默默地守候在我们身边,它没有浓艳的色彩,也没有往你耳边灌虚情假意迷魂汤的高调,但它却不管你是荣华富贵还是退守清贫,都以一身清阴等待着你,守护着你,为你忧而忧,为你乐而乐。正是这“不改清阴”真情永在的幽竹,才会成为人生的真正知己。在我们的人生过程中,考察朋友、结交知己又何尝不会有这番经历呢?

暮春

寂寞园林三月时,客中几度见春归。

柳眉绿皱莺无语,花脸红销蝶懒飞。

节物暗催双鬓老,功名长与寸心违。

百年身世成何事,回首西山又落晖。

翻译

三月暮春时节,芳草凋谢,只有落花知道(作者的)欢喜和悲愁春风将尽,白色的柳絮随着春风飘飘,夕阳独木,只有杜鹃鸟的苦啼

作者

黄庚,字星甫,号天台山人,天台(今属浙江)人。出生宋末,早年习举子业。元初“科目不行,始得脱屣场屋,放浪湖海,发平生豪放之气为诗文”。以游幕和教馆为生,曾较长期客越中王英孙(竹所)、任月山家。与宋遗民林景熙、仇远等多有交往,释绍嵩《亚愚江浙纪行集句诗》亦摘录其句。卒年八十馀。晚年曾自编其诗为《月屋漫稿》。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关诗文。

黄庚诗,以原铁琴铜剑楼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错诲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诗十馀首。

从题目就可以得知,《春暮西园》是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这是明代诗人高启所创作的一首写景诗,诗中将春天的许多景色都描写了出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春暮西园》

明·高启

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

译文

在绿水盈盈、芳草萋萋的美景里,春天的美丽的光景仿佛快要从春雨中走过的样子。

而在这暮春时节里虽然农人家的花快要落尽了,但菜畦地里今天来的蝴蝶分外的多。

赏析

这是一首田园诗,诗中描写的是晚春时景。首句从视觉和嗅觉两个角度描绘了绿水盈盈、芳草萋萋的春天美景。次句点明春天的气候特点以及春色将尽的情景,从春天的多雨更衬托出阳光的可贵。

第三句进一步说明已是暮春时节,“知”字表明“花落尽”是作者的推测,为虚写。末句暗点西园,诗人并不会因为春光逝去而感到悲伤,反而觉得充满了生机。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动静结合,通过对晚春景色的描写,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暮春柳”,咏柳,突出一个“暮”字,一者指春天将尽暮春时节之柳;二者指柳树岁长,已经近暮年;三者指日近黄昏,暮色中之柳全篇紧紧扣住“暮”字来作文章

上片首句点明了时间是黄昏,暮色将临时柳树之景“一片残阳,映几处,河桥晴色”,残阳夕照下,河桥边,暮色中的柳树青青河桥边的柳树,乃是古人惜别的见证、离人的赠品,所以词人“问当日,征衫别泪,为谁沾湿”由眼前的柳色,想到了离别的场景,由离人的泪水想到了离别的情人,使人从中得知,此柳经过离别的往事,有过伤心的的经历,饱经沧桑再不是不谙世事的新枝嫩芽之柳了紧接两句,词人描写了柳树在暮春天气里,悲凉愁苦的形象,“暮雨半梳魂欲断,绿阴如幄愁无极”,暮春晚雨无情地洒在柳树的枝叶上,浇得它不堪忍受,悲苦之极;繁密的柳叶,绿阴如盖无有边际,蕴愁情无穷,似乎在每一片树叶、每一寸绿阴里都有深深的愁苦之情,这暮春之柳怎能不魂断愁极作者以愁情写春景,赋予了暮春初夏时节的柳树以愁苦不堪的情思在词人看来,此柳已经是“减风流,不似斗腰支,初相识”,早已不是身材苗条、腰肢柔细、初春时节新柳那美丽诱人风姿神态了

上片写暮春柳的外在形象,重在写景;下片写暮春柳的今昔遭际,重在抒情

“章台路,春狼藉,灞水岸,烟斜织”,连用两典写出了暮春柳昔盛今衰、昔欢今悲的情景

章台路,指章台街,汉代长安城一条热闹的街道,后世多以此指倡家居集之地此句典出唐许尧《柳氏传》韩与柳氏的故事此处暗含情人欢聚之意;灞水,指长安城东部的灞水河《三辅黄图》载:“灞水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此处指亲人离别之事暮春之柳孤独寂寞,曾经在它身边发生过的欢聚、别离之往事已经一去再不重见了然而,柳树不能甘心寂寞,它依然痴心地期待着“盼香尘依旧,钿车金勒飞絮影随风上下,离人望断江南北”,重新回到昔日繁盛、欢闹之时,再看到香尘飞动,人潮如流,男子潇洒,女士风流;钿车,指女子乘坐的嵌有宝石、华美的车;金勒,指装饰着金银之物的马,柳絮随风飞扬,柳枝在风中飘动,江南江北,遥遥阻隔,离别的离人只有盼望期待难以团聚暮春柳祈盼的昔日盛况再不重现,于是心头涌起绝望的担忧,“怕重来,剩有乱蝉嘶,千条碧”,“怕重来”,是它的心声,然而偏偏要来蝉嘶鸣,有诉恨的寓意,可以想象,春心夏至,等待着柳树的只有乱蝉嘶鸣,无穷无尽的痛苦,暮春之柳的命运悲惨无疑,暮春之柳的哀叹,愁苦之情怀于此尽现

自古咏物为抒情,“咏物之作,在借物以寓性情,凡身世之感,君国之忧隐然蕴于其内,斯寄托遥深,非沾沾焉咏一物矣”(沈祥龙《论词随笔》)毛先舒此咏暮春柳寄寓了深刻的身世之感,借柳之遭际,抒发今不如昔、人事已非的感慨,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暮春之柳的形象之中,不直露,不突兀,婉委曲折他善于抓住所咏之物的特性,使之人格化,构成了一个完整、生动的艺术形象最后,以柳树的自叹作为结束,发人深思,余味悠然,且更加完整了暮春柳的形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81039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8
下一篇2023-08-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