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长征> 圈出划横线句子中的一对反义词,说说它们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我是五年级的,帮帮忙!谢~

<七律·长征> 圈出划横线句子中的一对反义词,说说它们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我是五年级的,帮帮忙!谢~,第1张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首联开门见山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这是全篇的中心思想,也是全诗的艺术基调。它是全诗精神的开端,也是全诗意境的结穴。“不怕”二字是全诗的诗眼,“只等闲”强化、重申了“不怕”;“远征难”包举了这一段非凡的历史过程,“万水千山”则概写了“难”的内外蕴涵。这一联如高山坠石,滚滚而下,牵动着全篇,也笼罩着全诗。“只等闲”举重若轻,显示了诗人视自然之敌若梯米,玩社会之敌于股掌的统帅风度。“只”加强了坚定的语气,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它对红军蔑视困难的革命精神作了突出和强调,表现了红军在刀剑丛中从容不迫,应付自如,无往不胜的铁军风貌。首联是全诗的总领,以下三联则紧扣首联展开。 从首联开始,全诗就展开了两条思维线,构造了两个时空域,一个是客观的、现实的:“远征难”,有“万水千山”之多之险;一个是主观的、心理的:“不怕”“只等闲”。这样就构成了强烈的对比反衬,熔铸了全诗浩大的物理空间和壮阔的心理空间,奠定了全诗雄浑博大的基调。

颔联、颈联

颔联、颈联四句分别从山和水两方面写红军对困难的战胜,它是承上文“千山”和“万水”而来。诗人按照红军长征的路线,选取了四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地理名称,它们都是著名的天险,高度地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的“万水千山”。在毛泽东诗词中,有很多直书地理名称,且大多是用来表示行军的路线。例如『清平乐蒋桂战争』“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蝶恋花从汀洲向长沙』有“百万工农齐努力,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等等。这些都是工农红军军事活动的真实记录。那么,由此可看出毛泽东诗词是怎样与中国革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与其他诗词相比,以地名入诗的作法在该篇更为集中,所显示的空间距离也更大。尤为不同的是:上面所例举的四句词,要强调的是红军行军速度迅猛,气势不可阻挡,红军在画面中具有强烈的动感;而在该词中诗人则是围绕“红军不怕远征难”这个中心思想展开,强调红军对困难的蔑视,是红军指战员内心世界的呈现,所以描写红军是隐态的,借山水来反衬红军的壮举。“腾”、“走”两个动词使山化静为动,是红军精神的外显。一般说来,以地名入诗很难,地名多了很容易出现败笔。但毛泽东却运用得很成功,这不仅是他具备挫万物于笔端的诗才,更具备吐磅礴于寸心的诗情,同时也反映出毛泽东对祖国语言文字锤炼的功底。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一联是写山,也是写红军对山的征服。五岭、乌蒙本是客观的存在物,但当它进入诗人的视野,也就成了审美的对象。所以它不再是单纯的山,而是被感情化了的对象。“逶迤”、“磅礴”极言山之高大绵亘,这是红军也是诗人心中的山,极大和极小正是诗人对山的感知,这里重在小而不在大,愈大则愈显红军长征之难;愈则愈县红军之不怕。重在小也就突出了红军对困难的蔑视。通过两组极大于极小的对立关系,诗人充分地表现了红军的顽强豪迈的英雄气概。从艺术手法上说,这是夸张和对比。写山是明线,写红军是暗线,动静结合,明暗结合,反衬对比,十分巧妙。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一联是写水,也是写红军对水的征服。红军渡过金沙江和大渡河在长征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金沙江宽阔而湍急,蒋介石梦想利用这一天险围歼红军于川、滇、黔边境。1935年5月红军巧渡金沙江。如果说巧渡金沙江是红军战略战术最富有智慧、最成功的一次战斗,那么强渡大渡河则是红军表现最勇敢、最顽强的一次战斗。大渡河的险恶也不亚于金沙江,且有敌人的重兵把守,狡猾的敌人还拆掉河上泸定桥的木板,只留下十三根铁索。但是英勇的红军硬是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闯过了大渡河,粉碎了蒋介石企图使红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的阴谋。所以这两句所写的战斗都是具有典型意义的。“五岭”“乌蒙”两句通过红军的主观感受直接表现了红军的英雄气概,这两句则是通过写景来记事,通过记事来表现红军的英雄事迹。 颈联中的“暖”和“寒”这一对反义词,是诗人精心设计的两个感情穴位。“暖”字温馨喜悦,表现的是战胜困难的激动;“寒”字冷峻严酷,传递的是九死一生后的回味。两个形容词是精神的巨变,又是感情的裂变,含不尽之意于其中,显无穷之趣于其外,摇曳多姿,起伏跌宕,张驰有致。

末联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是对首联的回应。开端言“不怕”,结尾压“更喜”,强化了主题,升华了诗旨。“更喜”承上文而来,也是对上文的感情收束。红军过五岭、越乌蒙、渡金沙、抢大渡,从敌人的重围中杀出一条血路,自然令人欣喜。而现在,红军又翻岷山,进陕北,胜利大会师已为时不远,战略大转移的目的已基本实现,与前面的种种喜悦相比,它自然更胜一筹。“尽开颜”写三军的欢笑,这是最后胜利即将到来的欢笑,以此作结,遂使全诗的乐观主义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兀现。

不知道这些能不能帮到你

越调·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系列:元曲精选-经典元曲三百首

越调·天净沙·秋思

枯籐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一]。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二]。

注释

[一]古道:古老的驿路。李白《忆秦娥》词:「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张炎《念奴娇》词:「老柳官河,斜阳古道,风定波犹直。」

[二]断肠人:指飘泊天涯、百无聊赖的旅客。

赏析

开头两句「枯籐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就给人造成一种冷落暗淡的气氛,又显示出一种清新幽静的境界,这里的枯籐,老树给人以凄凉的感觉,昏,点出时间已是傍晚;小桥流水人家使人感到幽雅闲致。12个字画出一幅深秋僻静的村野图景。古道西风瘦马,诗人描绘了一幅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意境,为僻静的村野图又增加一层荒凉感。夕阳西下使这幅昏暗的画面有了几丝惨淡的光线,更加深了悲凉的气氛。诗人把十种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巧妙地连缀起来,通过枯,老,昏,古,西,瘦六个字,将诗人的无限愁思自然的寓于图景中。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是点睛之笔,这时在深秋村野图的画面上,出现了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牵着一匹瘦马,迎著凄苦的秋风,信步漫游,愁肠绞断,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透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恰当地表现了主题,这首小令是采取寓情于景的手法来渲染气氛,显示主题,完美地表现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与此曲感情比较相似的还有杜甫一首诗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马致远一曲小令,短短28字,意蕴深远,结构精巧,平仄起伏,顿挫有致,音韵铿锵,直贯灵心。其四射的艺术魅力,倾倒古今多少文士雅客,骚人才子。曲中意味,既「深得唐人绝句妙景」(《人间词话》),又兼具宋词清隽疏朗之自然,历来被推崇为描写自然的佳作,堪称"秋思之祖"(《中原音韵》)更被王国维称赞其秋思为小令之最佳者。它勾画了一幅浪迹天涯的游子在深秋黄昏时刻孤寂无依的悲凉处境和思念故乡的愁苦心情。你看: 夕阳下, 乌鸦归巢, 小桥边,农人回家; 而荒凉古道上, 瑟瑟秋风中, 我们的主人公却是疲人瘦马,踽踽独行,夜宿何处, 明日何往?都还不得而知。这又怎不叫他愁肠寸断、倍思故乡! 全曲不著一"秋", 却写尽深秋荒凉萧瑟的肃杀景象; 不用一"思", 却将游子浓重的乡愁与忧思写得淋漓尽致。正所谓:「不著一字, 尽得风流。」 「枯籐老树昏鸦,」 小令伊始,由近处着笔,「在一株枯籐缠绕的老树枝头,几只乌鸦守在巢边『哇哇』怪叫」,就将一幅萧瑟肃杀的深秋景致展现在读者眼前,紧紧扣住了读者的心弦。 「籐」、「树」、「鸦」,本是郊野司空见惯的景物,并无特别之处,可一旦与「枯」、「老」、「昏」结合匹配,一股萧瑟肃杀之气立即从字里行间油然升起,笼罩在读者心头,再加上平仄的转换与音韵的配合,「平平—仄仄—平平—」,两字一顿,语调由低转高,再由高转低,「枯、老、昏」依次递进,紧压过来,让人顿感气息闭塞,真有喘不过气来的感觉。 「小桥流水人家,」诗人笔锋一转,读者的视线也跟着带向远方,一组充满和平安详生活气息的图画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高度紧张的情绪也因此一缓,长长地吐出一口气来。这既是对远处风景的诗意描绘,也表现了漂泊的诗人对悠闲恬静的田园生活的向往与渴望。在平仄的运用上,采用了「仄平—平仄—平平—」的组合方式,语调也因平仄的转换而显得欢快与和缓起来。「小桥流水人家」也因此而成为描写诗意的田园生活的千古绝句。 「古道西风瘦马。」诗人笔锋一收,又将我们从美好的憧憬与向往中拉回到无奈的现实里来:古道萧索、西风凋零、瘦马宛然,无论情愿不情愿,喜欢不喜欢,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浪迹天涯的孤行苦旅还得继续。「仄仄—平平—仄仄—」,音声一变,气息也由舒缓再次转为短促,显示出诗人的激愤的情绪,我们的心情也不由自主地跟着紧张起来。 「夕阳西下—,」「平平平仄——」我们的心再次被诗人揪起来:落日西逝,暮霭笼罩,颠沛劳顿的诗人今夜会宿在何处?明日还将去往何方? 「断肠人在天涯。」 诗人此时愁苦之情溢于言表,是一种浓浓的离愁才下眉头,又上心头,所以「仄平平—仄平平——」诗人发出一声仰天浩叹,就此作结。 「伤心的旅人,在遥远的异乡漂泊流浪。」是伤心?是孤寂?是悲哀?是无助?还是无奈?又似乎是兼而有之。这既是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感怀与嗟叹,也是对当时黑暗现实的有力质问和无情揭露。整首小令初看起来,纯用白描手法,仔细揣摩,却又满是比喻象征。用词之精炼准确,结构之精致巧妙,寓意之深刻广泛,实为罕见。

这首小令寓情于景,生动的表现了一个长期流落异乡的人的悲哀。这首小令句法别致,前三行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一共列出九种景物,言简而义丰。 「断肠」二字为诗眼。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这首小令寄情于物,把凄苦愁楚之情,通过众多自然景物的鲜明形象,浓重的深秋色彩,刻画得淋漓尽致。

句意:枯籐老树昏鸦,

枯萎的籐蔓,垂老的古树,一只无精打采的乌鸦,扑打着翅膀,落在光秃秃的枝桠上。

首句就给读者展示了一幅秋天毫无生气的萧索景象,恰与游子悲凉的心境相吻合。

小桥流水人家,

纤巧的小桥,潺潺的流水,温暖的茅屋,安谧而温馨。

第二句的画面转为明净。这样生意盎然、充满人间温情的家的景象,会激起游子怎样的情感呢?是向往吧,但向往过后更添悲凉——因为他只是过客,这一切不属于他。

古道西风瘦马。

荒郊古道上,一匹瘦马载着游子,冒着凌冽的西风踟蹰而行。

第三句这幅悲凉的画面,让读者可以想见马上的游子凄苦的神情。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夕阳西下,何处是归宿?哪里是家乡?念及此,天涯漂泊的游子怎不愁肠寸断!

第四句 收束中表现了游子思乡的悲凉情感。

京剧的剧作,大多含有一种亦悲亦喜、悲喜交锴的情感结构。《红鬃烈马》系列故事剧目中,头本《彩楼配》是一个短暂欢喜的开局,又是一个长期悲情故事的铺垫;从二本《三击掌》起到四本《母女会》,把王宝钏为守情守志所付出的痛苦代价一步步放大,制造出悲情的格局;从五本《赶三关》起,故事由悲情转向欣喜,直到七本《算粮》,王宝钏的痛苦付出得到了一步步回馈;最终进入八本《大登殿》,以传统价值观所认定的一家团聚并消弭矛盾为结束,妇人一个“ 皆大欢喜”大团圆的固定模式之中。悲喜交错的情感结构,并不是由京剧所开创的,而是从传统戏曲作品乃至多种文学艺术作品中直接继承来的。初步总结,这种情感结构在传统戏曲作品中,可以辨析出大团圆式、悲喜场次交替式以及人物心理的悲喜交集等存在方式。

 

大团圆是戏曲剧作一向采用的结尾方式。当戏曲演出形式完整成形后,不论是早期相对粗糙的南戏还是精品辈出的元杂剧,在展示一个充满悲情离绪的故事时,都要最后归结到大团圆的结尾,构成悲、离的情感向欢、合情感的归结与收束。比如现存最早的南戏剧本《张协状元》,比如王国维先生所说“ 即列人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的《窦娥冤》与《赵氏孤儿》,当剧中主人公经历了严重的人生苦难之后,总是在剧情收尾处由掌握着相应权力的贵人乃至亲人出面,来主持公正,给予受冤者受害者一个道义上的昭雪,或者生活处境上的补偿。继承这样的传统,京剧作品中的《窦娥冤》,在结尾处也安排了六月降雪后窦天章赶来平冤的情节。改编于《金锁记》的《六月雪》,结局处更表现出良好的民间意愿,让窦娥嘁冤时六月降雪,于是场外有一位路过的窦太师派人来传话,阻止了行刑,窦娥得以保全性命。

结尾的作用是:

1、概括总结,收束全文;

2、升华主题:在收尾时,对题目或开头说的话加以发挥或强调,使文章一脉相承,结构紧凑,起到升华主题的作用;

3、提出建议,满怀期待。结尾时表示感召或期待,要有启发性和感染力;

4、借意抒情:意未尽,言已止;余味无穷,耐人深思。

  今夜微风轻送,把我的心吹皱。神马妖风这样厉害。不不,那是情感的和风,只有深深地陶醉在情感世界的人才能体会得到。曾几何时,另一阵风,一阵“质量万里行”的飓风刮遍大江南北,一曲曲质量之歌被唱响。“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你能分辨这变幻莫测的世界”求完美,求质量,究竟哪个是真,哪个是假?!“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纷扰、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商品质量,生活质量,生命质量……情感的质量该如何来认识呢?情感是一种意念,是人们意识活动的产物,是一个看不见的无形的“产品”,是一项不是工程的“工程”。情感这种“产品”的优劣程度即情感质量该如何来评判呢?

 先来谈谈与之相关的另类方面的质量。生活质量,含有高度的物质成分,只有经济上去了,衣食住行文化旅游就医等才谈得上高水平高质量,生活质量相应地才说得上高。生命质量侧重于人生价值的实现,看其对社会做出贡献的大小。光有生活质量,缺少事业,是谈不上生命质量的。生命质量最高的人,当数各类大“家”,科学家、发明家、思想家、作家、政治家、工程师、艺术家、企业家等等,正是这各种各类的“家”们引领着人类向前进。他们才是人类的宝贝,人类的精英,各民族真正的脊梁。在经济大潮面前,作为生产的组织者管理者,生活质量、生命质量都高且生活中光环四射的当数企业家,他们是国家主要的纳税人,是国家的财神,看上去深受人们的敬仰、追捧,他们的情感质量用不着多说。

 设想一下吧。假如真有一个“装在套子里的人”(俄罗斯小说),老是把自己的思想行为时时刻刻蒙蔽在自己设置的套子里,涉人处事诚惶诚恐,战战兢兢,畏畏缩缩,与人隔膜,即便他生活在喧闹繁华的都市,结果也是与世隔绝,即便衣食不愁,这样的生活质量高还是不高呢,勿容置疑,肯定不高的。缺乏什么呢,情感质量。看来,情感质量是物质条件所不能取代的,情感质量是构成高水平的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元素。如果,人与人之间充满猜疑互相不信任普遍地缺乏诚信,甚至人们的真诚热情友善往往被居心叵测者利用,世道奸险,处处狡狯欺诈,在这样的氛围下,大众化的情感质量必定是很低的。为了寻求自我保护,人们不得不收束自己的情感,表现为待人接物麻木不仁,极度冷漠。扶持病人遭受不白之冤,善良者老是吃亏受害,好人举步维艰,谁还敢来倡善举呢。再如“皇帝的新装”里面的懂事的大人,情感被压抑,不敢说真话,天真无邪般的纯洁可能被利用被打击,人与人之间疑虑戒惧处处是陷阱,身处这样的氛围情感质量又怎么能高,生活又怎么能充满阳光。相反,生活很不完美,日子过得挺沉重。因而幸福感不强,幸福指数上不去。

 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那是一种悠然恬淡清雅,对红尘的看破,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与上文的假设自是大大的不同。然而他为什么会这样呢。他的情感世界与他先前的生活圈子格格不入吗?红楼梦中的妙玉为啥要出家?是因为她的情感质量不高吗?情感质量与个人情感的多少有啥关联,究竟情多好还是情少好呢?多情者,对感情十分重视,把自己的感情质量看得特别重要,把感情占据生活份额的比例看得很大。感情丰富易动情,“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善感多愁,易为外界所“感染”。处理事情,往往以“情”为中心,过分重视情感的亲疏远近,过分主观,失之偏颇。情少者,待人接物显得冷漠,处理事件冷静,稳重,平心静气,较客观,但是看似不近人情。法海和尚,一味地依据理法办事,惹人生厌,真个是“水漫金山怪罗汉”!那不是性情中人干的事。

 情之多少,若依据性别而论,普遍地,大概女性的情感较为丰富,对情感更加重视,感情的重量在生活中占据了更大的比例。牛郎穷愁潦倒得那样恼火,织女仍然要下嫁。多么了不得的爱情,那是珍视感情啊。女人更加看重情感质量,而情感往往很不如意,所以女人的悲剧往往产生于对情感质量的过分追求,多情总为无情苦。情感质量是幸福的源泉之一。幸福是一个主观的话题,那是一种体念,一种感觉。你觉得幸福就幸福,觉得不幸福就不幸福。织女过的穷日子,又遭受王母的无端迫害,然有了爱情的滋润,她仍然觉得很幸福。“女人是感情的动物”,对于幸福的回答,多数可能倾向于自身对情感质量的体念。其幸福感,除物质条件外,很大程度取决于其情感的被尊重程度,其人格被尊重的程度。所以,我想,女子的最需要,当是“尊重”二字。女人心思细腻,对感情的洞察力很敏锐,期望自己的感情更受重视。考虑问题,容易站在感情的立场,因而容易被情字冲昏头脑,为情所蒙蔽。为人母亲者,易对子女过分慈爱近乎溺爱,对子女的错误包庇迁就纵容。正所谓慈母出败子。恋爱中的女子,因为掉进了爱河,一个不小心就极可能变成蠢婆。相反,男性考虑问题则更冷静,更理性,更全方位。

 有情胜于无情,究竟情多好还是情少好,若是着眼于自己情感质量的提高,情则需要理性的驾驭,要用理智和坚强去约束。若任由那感情的潮水信马由缰,闸门一开一发而不可收,感情放纵,那么,感情的天空就很可能会泛滥,变成滥情。“蓝色的多瑙河”变成了滔滔的尼罗河,失去的是迷人的蓝色,得到的是讨厌的苦涩。滥情就像烂市。这种感情就不可贵了。物以稀为贵,因多而便宜。滥情是对自己感情的践踏,自己作践自己,所以无情固然不好,情太多亦不好。苦恼了别人也苦恼了自己。治疗之法是解铃还需系铃人,靠自己去收敛去约束。把握好情的分寸,理智地对待别人的感情,理性地释放自己的感情。冷静而不冷漠。但是如果把感情当做资本进行投资,那是很冷静的了,然而容易掉进别人设下的陷阱。央视法制讲堂栏目主持人曾经说过这么三句话,“不要把婚姻当做福利饭票”“不要把婚姻当做达成希望的快餐捷径”“千万不要把人生带上过多地功利色彩”堪为警世恒言。“温存未必就是体贴”,那有可能就是陷阱。

 情感质量的高低是有条件的。自身经济条件、容貌、事业、修养等是自身的条件。社会的大环境大气候是外在条件,每个人在社会这个大环境大气候背景下面生活,如果生活中到处充满了欺骗,个人的情感受欺骗的机会将大大增多。健康部分地取决于心情,情感质量只能是部分地取决于自身,更多地是取决于自身感情的对象,取决于生活的时代氛围。

文章开头起埋下伏笔作用,结尾起总结作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蕴含着作者含蓄而深刻的情感。文章开头作者说:“我早已想写一点文字,来记念几个青年的作家。这并非为了别的,只因为两年以来,悲愤总时时来袭击我的心,至今没有停止,我很想借此算是竦身一摇,将悲哀摆脱,给自己轻松一下,照直说,就是我倒要将他们忘却了。”结尾作者又说:“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对照这两处不难看出,文中所谓的“忘却”,实际上是“摆脱”“搁置”的意思。也就是将战友牺牲带来的无比悲痛的情绪暂时搁置一边,把情绪从始终支配着自己的悲痛中摆脱出来,化悲痛为力量,以更有效的战斗来纪念死者。而对于反动派杀害烈士的这笔血债,对于战友为革命而牺牲的光辉业绩,作者却是永远不会忘记的。因此,作者坚信,只要生者努力奋斗,“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因此,“为了忘却”实际上是“为了战斗”,而唯有战斗,才是对烈士的最有价值的纪念。从文章的标题和开头、结尾的文字可以看到:第一,鲁迅不愿停留在悲愤中,希望摆脱悲愤的心情;第二,革命的道路正长,不如化悲愤为力量,更多地为革命而工作;第三,标题反映了作者深切的感情、坚强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心。

这首诗是写诗人在西行途中,偶遇前往长安的东行使者,勾起了诗人无限的思乡情绪,也表达了诗人欲建功立业而开阔豪迈、乐观放达的胸襟。旅途的颠沛流离,思乡的肝肠寸断,在诗中得到了深刻的揭示。

“故园东望路漫漫”,写的是眼前的实际感受。诗人已经离开“故园”多日,正行进在去往西域的途中,回望东边的家乡长安城当然是漫漫长路,思念之情不免袭上心头,乡愁难收。“故园”,指的是在长安的家。“东望”是点明长安的位置。

“双袖龙钟泪不干”,意思是说思乡之泪怎么也擦不干,以至于把两支袖子都擦湿了,可眼泪就是止不住。这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思念亲人之情,也为下文写捎书回家“报平安”做了一个很高的铺垫。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这两句是写遇到入京使者时欲捎书回家报平安又苦于没有纸笔的情形,完全是马上相逢行者匆匆的口气,写得十分传神。“逢”字点出了题目,在赶赴安西的途中,遇到作为入京使者的故人,彼此都鞍马倥偬,交臂而过,一个继续西行,一个东归长安,而自己的妻子也正在长安,正好托故人带封平安家信回去,可偏偏又无纸笔,也顾不上写信了,只好托故人带个口信,“凭君传语报平安”吧。这最后一句诗,处理得很简单,收束得很干净利落,但简净之中寄寓着诗人的一片深情,寄至味于淡薄,颇有韵味。岑参此行是抱着“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的,此时,心情是复杂的。他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胸襟,柔情与豪情交织相融,感人至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81146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8
下一篇2023-08-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