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长恨歌>表现了作者什么情感?

李白的<长恨歌>表现了作者什么情感?,第1张

长恨歌》的主旨是什么历来聚讼纷纭。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三种意见: 一、讽喻说。认为此诗是借李、杨之情事,暴露统治阶级荒*无耻,讽刺李隆基贪色误国,以致引发“安史之乱”。告诫最高统治者应引以为戒,免蹈覆辙。至于诗歌后半部分对绵绵长恨的描绘,也不是对李、杨表示同情,更不是歌颂,而是通过李隆基晚年失去一切的狼狈景象,隐晦而曲折地讽刺他荒*误国而终于苦果自尝。 二、爱情说。认为此诗的前半部分中,对李、杨荒*无度、废弃国事诚然有所讽刺和不满,但这不是主旨。全诗以大部分篇幅描写了两人的爱情遭遇,歌颂了他们之间的爱情。论者还认为,诗中所写的李、杨爱情,实际上已超越了历史事实而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作者通过这一爱情悲剧,歌颂了人们对爱情的坚贞和专一,反映出人们对美满爱情的追求和向往。尽管李、杨身为帝王贵妃但他们的这种爱情与人民的生活、与人民的感情是一致的。 三、双重主题说。认为这首诗一方面对李、杨荒*无度、招致祸乱作了明显讽刺,另方面对两人的爱情悲剧及彼此间的诚焉相思赋予了深切同情,而且更偏重于后者。整首诗,自始至终贯穿着两重性,贯穿着李、杨身兼爱情悲剧的制造者与承担者之间的冲 突。冲突的体现者主要是两个人物本身,而冲突的必然结果是人物的长恨。 三种说法中,我们认为“双重主题说”较为客观、中肯,符合于作品实际。此就三个方面再略作阐述或补充。 分析《长恨歌》的主题思想,首先必须注意:这是一首叙事诗,叙述的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李、杨早先的逸乐和后来的长恨,都是这个故事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且,这两者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早先的逸乐是导致后来贵妃丧生、彼此长根的显著原因,而长恨则是李、杨荒*误国、终于殃及自身的必然结果。所以,任意突出或忽视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将损害故事的完整性,将割断前后情节的内在逻辑和因果联系而使这一故事失去它本有的特殊意义,其评论当然也就难以符合作品实际和作者原意。 其次还应注意:这是一出经作者艺术处理过了的爱情悲剧,作为悲剧中的两个主人公,李、杨具有特殊的双重身份:一方面,他俩的荒*逸乐引发了安史之乱,从某种角度上说,也是悲剧的制造者;另方面,安史之乱的发生使他们死生异处,相见无期,自食其果,因而又是这一悲剧的承受者。评论《长恨歌》的主旨,必须顾及这一点,因为它是我们分析、理解作者对这一悲剧的是非态度和感情倾向的必要前提。 再次,也是最为重要的,是必须注意作者对这一悲剧的是非态度和感情倾向。《长恨歌》是一首叙事诗,但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在叙述李、杨爱情始末的过程中,作者融进了自己的感情,通过感情的媒介,表现了他对这一悲剧的是非评判。对李、杨之娱乐误国,作者显然是意在批评而语含讥讽的,这从“汉皇重色思倾国”、“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等语句中可明显看出。然而,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和悲剧的发生,作者对李、杨的态度也由批评讽刺转向怜悯同情。这从“君王掩面救不得”、“宛转蛾眉马前死”、“蜀江水碧蜀山清,圣主朝朝暮暮情”“到此踌躇不能去”、“不见玉颜空死处”、“英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等等等等大量饱含感情的描述中,可以获得非常明显而强烈的感受。诚然,作为悲剧的承受者,作者对李、杨深抱同情;作为悲剧的制造者,作者对李、杨又有所谴责。但是,作者的谴责自有其立足点,那就是李、杨的任意纵情,不仅贻误国事、危害社稷,也给他们自身带来了巨大的不幸,自食苦果,并非为了揭露批判统治者的荒*腐朽(尽管诗歌在客观上有此认识作用)。否则,作者何必化费那么多的笔墨着意铺写渲染李、杨两人的绵绵长恨 即使按“讽喻说”论者的说法,这是“通过李隆基晚年失去一切的狼狈景象,隐曲地讽刺”,那么,至少第四部分的整段描写就大可不必;而作者亦无须在字里行间倾注如此明显而又深切的同情了!

  《长恨歌》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代表作,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 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艺术形象的塑造,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对《长恨歌》的主题,历来有不同理解。有人认为意在讽喻,“讥明皇迷于色而不悟也”。[1]有人则认为这完全是一首爱情诗,“不过述明皇追怆贵妃始末,无他激扬”。[2]对这个问题的争论至今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笔者认为,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也正是诗人为这首长歌所取的诗题,即“长恨”二字。所谓“恨”就是遗憾、遗恨,对这一情感的全面理解,将有助于我们把握诗歌的深层意蕴。

  全诗以“惊破霓裳羽衣曲”为界,分为前后两大部分。前一部分从“汉皇重色思倾国”起,叙述安史之乱前,玄宗如何好色、求色, 终于得到了杨氏。而杨氏,由于得宠,鸡犬升天。作品反复渲染玄宗之纵欲,沉于酒色,不理朝政,因而 酿成了“渔阳鼙鼓动地来” 的安史之乱。这是悲剧的 基础,也是致“恨”之因,这一部分的讽喻意味是很明显的,甚至可以说是很辛辣的,讽喻论者的依据主要来自这一部分。后一部分具体描述 了安史之乱起后,玄宗的 仓皇出逃西蜀,引起了“六军”驻马要求除去祸国殃民的贵妃,“宛转娥眉马前死”,是悲剧的形成。杨氏归阴后,造成玄宗寂寞悲伤和缠绵悱恻的相思。诗以酸恻动人的语调,描绘了玄宗这一“长恨”的心情,揪人心痛,催人泪 下。玄宗借 道士帮助,于虚无缥渺的蓬莱仙山中寻到了杨氏的踪影。在仙景中再现了杨氏 “带雨梨花”的姿容,并以含情脉脉,托物寄词,重申前誓,表示愿作“比 翼鸟”、“连理枝”,进一步渲染了“长恨”的主 题。结局又以“天和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深化了主题,加重了“长恨”的分量。这是爱情主题说的根据。可以说,《长恨歌》既对唐明皇的荒*误国,杨贵妃以色邀宠有所批判,特别是在诗歌的开头;又对他们之间忠贞不渝的感情有所同情,甚至歌颂,特别是在他们的爱情发展成悲剧之后。对此,陈鸿的《长恨歌传》有很好的说明:“……质夫(白居易友)兴酒于乐天前曰:‘夫希代之事(指玄宗与举杨贵妃的故事),非遇出世之才润色之,则与时消没,不闻于世。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如何?’乐天因为《长恨歌》,意者不但感其事,亦欲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也。”不难看出,作品既包含着对主人公的同情,又隐含着对统治者的讽喻,较好的体现了最初的创作意图。对这一意思,我们从两个方面对此进行分析。

  首先,诗中的最后一节在铺写了李杨二人生死隔离思而不能乡间相爱而不能复聚的情况之后,诗人用“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这样两句意味深长的诗句结束了全篇。在诗人看来,一对彼此刻骨思念的情人遭遇这样的不幸,正是一个令人哀怜的悲剧。这对于这对情侣来说,以至对于后人来说,都只能为之遗恨千古悲叹不已,在诗中,作者也流露出对两位悲剧主人公的莫大同情。《唐宋诗醇》谓:“结处点清‘长恨’,为一诗结穴,戛然而止,全势已足,更不必另作收束。”在这点题之笔里,刻骨的相思变成了不绝的长恨,特殊的事件获得了广泛的意义,李、杨的爱情得以升华,普天下的痴男怨女则从中看到自己的面影,受到心灵的震撼。诗以“长恨”命题的意义,似乎正在于此。

  其次,我们还应看到另一方面。《长恨歌》写的不是一般的爱情,它是封建帝王和获取专宠地位的贵妃之间的“爱”。这种爱在宫廷内即表现为“重色”和邀宠。白居易在谈及自己的创作经验时曾说:“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3]因此,在重视结句的同时,我们同样不应忽视对作品首句的分析。首句“汉皇重色思倾国”,可谓一语双关。“思倾国”,果倾国。正如古人所说:“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自是有银河。石壕村中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的确,在漫长的封建时代,夫妻离散,有情人难成眷属的爱情悲剧举不胜举,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之所以打动人心,还因为主人公的特殊身份。正是这种特殊性,从而使作品具有了与众不同的历史意义。我们不能不说,安史之乱这场浩劫的发生,与唐玄宗宠爱杨贵妃,贻误政事,有很大关系。因此,诗人在描写这个悲剧故事的时候,就不可避免的涉及到悲剧发生的原因。在白居易看来,唐玄宗过分地宠爱杨妃,不理朝纲,(“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任用非人,(“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都是作为一个君主所不应该的事,对此他不能不有微辞。诗中当写到这方面的时候,诗人也毫不掩饰的流露出不满情绪。众所周知,白居易的创作主张是“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通过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即使是这样一篇表现爱情的作品,也还是闪现着作者“有补于治世”的思想。个人行为而引发了国家的不幸,这里的“长恨”,是否也包含着对这种不幸所产生的深深的遗憾与痛悔?正如南唐后主李煜的词句,“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谁又能说清,这“恨”究竟是对自身遭遇的叹息,还是对国势破败的感慨?

  另外,在对作品主题进行探讨时,我们还不应忽视作者本人的经历对本诗的创作所产生的影响。在《长恨歌》中,尤其是作品的后半部分,那些情深意切的诗句,不是有过亲身体验,是很难凭空想象出来的。在艺术创作中,作者不可避免的要投入自己人生的情感体验,这是很正常的。著名的唐传奇《莺莺传》,不就是与白居易同时的元稹根据自己的经历创作的吗?研究表明,贞元二十年(804),白居易在长安任校书郎时,有徐州之游,并曾到节度使张愔家赴宴。席间,张愔善歌舞、雅多风态的爱妓眄眄(即关盼盼)出以佐宴,为此白居易赠诗二句(诗曰:“醉娇胜不得,风袅牡丹花。”)从白居易以后所写《燕子诗三首》来看,关盼盼这个多情多义的女子当给白氏留下了深刻印象。另外,白氏年轻时家居徐州符离,曾与当地一名年方十五、六的女子湘灵相恋。白氏33岁时全家迁往长安,这就意味着不得不与正在热恋着的湘灵“生离别”。两年后在他写《长恨歌》时,这段恋情是不会忘记的。因此,正如有些论者所说,诗中“还有作者因与自己所爱女子不能结合而产生的深挚恋情、憾恨之情的投射”,[4]需要指出的是,有人根据白居易的这些经历,断定《长恨歌》表现了作者对旧日情人的怀念,或者是对往日情感的寄托,这显然是过于牵强了。白居易在写《长恨歌》时,特别是在刻画杨玉环形象时,可能有湘灵,甚至还可能有关盼盼的影子,但这毕竟是三个很不相同的女性,白居易对她们的感情投入和思想评价的侧重点是很不一样的。《长恨歌》不仅是成功地写了爱情,首先是成功地写了帝、妃之间的爱情,如果作者过多地借以宣泄作为平民的自身的爱情悲剧,那么读者今天看到的《长恨歌》就不一定有这样深刻的意义了。但我们也可以说,在表现李、杨爱情悲剧的同时,作者多多少少地甚至是无意识地的也宣泄了自己在人生经历中的憾恨之情。由此看来,“长恨”者又何止是唐玄宗一人呢?

  对同一部作品见仁见智的争论,在文学史上是屡见不鲜的,正如人们常说的:“说不清的作品未必是好作品,但好作品又往往是说不清的。”《长恨歌》作为一首伟大的作品,其主题的复杂性是完全可以理解。在我看来,本诗至少从同情悲剧遭遇、感慨国事、个人经历与情感的投射这样三个角度体现了这种绵绵无绝期的“恨”。

  文学作品的意义是在读者解读的过程中生成的,我的这种理解也许是偏颇的浅薄的,但毕竟是一得之见。不妥之处,望识者斧正。

  注释:

  [1] 唐汝询《唐诗解》转引自《文史知识》1983年第7期

  [2] 参见赵翼《瓯北诗话》

  [3] 白居易《新乐府序》参见《隋唐五代文论选》

  [4] 参见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 第四编 隋唐五代文学

《长恨歌》的主题:

(1)爱情说,作品主要描写了李隆基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歌颂他们的爱情;

(2)讽喻批判说,白居易通过这个爱情悲剧批判唐玄宗好色误国。

(3)双重主题,在诗歌的前半部分批判的意味比较明显,后半部分中诗人对李、杨爱情悲剧的同情、对他们爱情的歌颂和惋惜远远大于批判

《长恨歌》写作的社会背景

白居易生活的中唐时代,民间喜于谈论玄宗与贵妃的故事,“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元稹《行宫》)“洛阳昼夜无车马,漫挂红纱满树头。见说平时灯影里,玄宗潜伴太真游。”(元稹《灯影》)不仅如此,据说,平定叛乱后,当唐明皇避暑回来的时候百姓都是哭着欢迎他回来的,由此可见当时的百姓对于李杨的爱情悲剧是同情的,宽容的白居易写作《长恨歌》的地点在周至,而马嵬就在附近,当地肯定流传着有关李杨的爱情说,那么,白居易也一定受到了民间传说的影响。而且,当时的唐朝经济有所发展,市民阶层兴起,这一新兴的力量,追求感官的享受,张扬个性价值,显示其个性意识,与封建文人放荡不羁的浪漫天性有某种程度的吻合,对于胸怀远志而官职卑微的白居易来讲,

这无疑是一种影响其创作的推动力。《长恨歌》蕴含了人们对理想爱情和美好愿望的追求,尤其是在安史之乱平反后,割据,藩镇势力勃兴,战乱不已,人们生活极度痛苦,而越是处于痛苦之中,人们对于美好生活,尤其是对幸福安逸的爱情生活的追求也就越强烈。 百年以后,唐末战乱,唐僖宗又像玄宗一样带领皇室入蜀避难,途径马嵬坡时有感而赋诗云:“马嵬杨柳绿依依,又见鸾舆幸蜀归。泉下阿环应有语:这回休更罪杨妃。”唐僖宗已代杨妃说了冤魂的不平之恨了。

由此可知,这肯定是一首同情李杨情感悲剧的爱情感伤诗。

白居易的写作角度

《长恨歌》之所以流传至今自然是因为它是一首好诗,而一首好诗自然是融入了作者的感情的。白居易怎么能把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写得如此传神呢?让人回想起他与青梅竹马湘灵的感情故事了。 “娉婷十五胜天仙,白日嫦娥旱地莲。何处闲教鹦鹉语,碧纱窗下绣床前。” 《邻女》;“泪眼凌寒冻不流,每经高处即回头。遥知别后西楼上,应凭栏干独自愁。” 《寄湘灵》;“夜半衾裯冷,孤眠懒未能。笼香销尽火,巾泪滴成冰。为惜影相伴,通宵不灭灯。” 《寒闺夜》这些,都是白居易描写他的初恋情人的诗句。 人生最痛苦之别莫过于生离别。若是死离别,时间还可以逐步把痛苦减轻,然而生离别会让人一辈子挂念和痛苦。白居易少年时和东邻之女湘灵姑娘长期相爱,感情非常深厚。由于封建礼教森严,双方皆不敢将关系公开,只有暗暗地往来,以至于双方的父母都不知道。后来白居易因生计所迫离开符离时,双方都发誓永远相爱,不负少年之约。只是,最后碍于封建礼仪,两人最终没有在一起,只能做一对相爱却不能相依的无花果。 不难发觉,白居易的故事与李杨的故事是何其的相似啊。我们可以大胆的推测:《长恨歌》感伤的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情殇,同时也是白居易在缅怀自己未遂的爱情啊! 都是爱过的人哪,怎会不能体会爱一个人却无法相伴终老这萦回不休的惆怅之情呢?所以,白居易他懂得唐玄宗,也同情唐玄宗,在唐玄宗与杨玉环身上,他找到自己与湘灵的影子,所以,他借题发泄对自己爱情的悲哀与感伤,对唐玄宗,白居易只有深深的同情,对爱人离去的深深感伤。即使唐玄宗有错,不该为美人而荒废朝政,可是他与杨贵妃之间的爱情没错啊。从这一方面想,也足以证明这是一首爱情感伤诗。

《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诗的主题是“长恨”。

中心思想

1、爱情主题说。是颂扬李杨的爱情诗作。并肯定他们对爱情的真挚与执著;

2、政治主题说。认为诗的重点在于讽喻,在于揭露“汉皇重色思倾国”必然带来的“绵绵长恨”,谴责唐明皇荒*导致安史之乱以垂诫后世君主;

3、双重主题说。认为它是揭露与歌颂统一,讽谕和同情交织,既洒一掬同情泪,又责失政遗恨。究竟如何,还需从作品本身去分析。

《长恨歌》创作背景

唐宪宗元和元年(公元806年),白居易任盩厔(今西安市周至县)县尉。一日,与友人陈鸿、王质夫到马嵬驿附近的仙游寺游览,谈及李隆基与杨贵妃事。王质夫认为,像这样突出的事情,如无大手笔加工润色,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没。

他鼓励白居易:“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何如?”于是,白居易写下了这首长诗。因为长诗的最后两句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所以他们就称这首诗叫《长恨歌》。陈鸿同时写了一篇传奇小说《长恨歌传》。

《长恨歌》赏析简短

诗人在这首七言古诗中,将叙事、写景和抒情和谐交融在一起,故事曲折动人,情感缠绵悱恻,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读来荡气回肠。诗人没有直抒“长恨”之情,而是将它融入了叙事中,通过烘托、渲染等,使 “长恨”之情逐层深入,使 人对这两个字体会更加深刻。

以上就是我整理的《长恨歌》中心思想,感谢阅读。

《长恨歌》的爱情主题思想 诗的主题是“长恨”。文章开篇就叙述了安史之乱前,唐玄宗如何重色、求色,终于得到了“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杨贵纪。贵纪进宫后恃宠而娇,不但自己“新承恩泽”,而且“姊妹弟兄皆列士”,反复渲染唐玄宗得贵妃后完全沉湎于歌舞酒色。开卷首句既提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又唤起和统领着全诗。然后写安史之乱,玄宗逃难,被迫赐死贵妃,写出了“长恨”的内因,是悲剧故事的基础。诗人有意将因玄宗荒*误国所造成的安史之乱进行了淡化处理,对二人的生离死别则着意形容,读者受到的是悲剧气氛的感染而不是历史的理性批判。诗人通过这一段宫中生活的写实,不无讽刺地向我们介绍了故事的男女主人公:一个重色轻国的帝王,一个娇媚恃宠的妃子。诗人具体的描述了安史之乱发生后,皇帝兵马仓皇逃入西南的情景,特别是在这一动乱中唐玄宗和杨贵妃爱情的毁灭。“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写的就是他们在马嵬坡生离死别的一幕。从“黄埃散漫风萧索”至“魂魄不曾来人梦”,描述了杨贵妃死后,唐玄宗在蜀中的寂寞悲伤还都路上的追怀忆旧,行宫见月,夜雨闻铃,是一片“伤心色”和“断肠声”。长安收复以后回朝时,重过马克,“不见玉颜空死处”。回宫后,池苑依旧,物是人非,缠绵悱恻的相思之情,使人觉得荡气回肠。从“临邛道士鸿都客”至“此恨绵绵无绝期”,写道士帮助唐玄宗寻找杨贵妃,重在表现杨妃的孤寂和对往日爱情生活的忧伤追忆。诗人运用浪漫主义手法,上天入地,“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后终在虚无缥渺的仙山上让贵妃以“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的形象再现于仙境。托物寄词,重申前誓,照应唐玄宗对她的思念,进一步深化、渲染“长恨”的主题。诗歌的末尾,用“开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结笔,点明题旨,回应开头,给读者以联想、回味的余地。 “汉皇重色”是题旨,自是讽刺,之所以长恨, 正是由于“人非草木皆有情”。由情而生恨,无此情则无此长恨。对情的描写正是对恨的反衬。其情愈深,陷得越深,其恨也愈浓,愈重,愈久。作者把封建统治阶级的头子想像为和他们自己一样的普通人,一个有爱欲、有苦恼、有错误、有缺点的人情味十足的痴情皇帝,简直同一般爱情故事中的主人公并无差别!他们从另一角度把皇帝理想化了,理想化的皇帝应该和百姓一样是有血有肉的人,不是神!而白居易从民本思想出发,有条件、并且有所扬弃地接受了城市居民的这种对唐明皇的理想化,这样完成了对唐明皇形象的塑造。诗以酸恻动人的语调,描绘了玄宗这一“长恨”的心情,揪人心痛,催人泪下。 情缠绵悱恻,书恨我们看到,(长恨歌》中的李、杨爱情故事,由于采用了民间的私誓情节,明皇、贵纪两个形象也具有了普通男女的思想感情。人皆有情,君王也与普通人一样有情,一样为色所迷。所以,当《长恨歌》转向描写此种“色”、“情”时,便无法贯彻对唐明皇的批判,而变成对这位具有普通人性的多情男女的赞叹。诗中,“重色”已不再具有任何贬义,作者不过用他所知的宫廷生活营造出外在的环境,淡化其客观效果并进行艺术处理,而将一个按照普通人的思想感情逻辑行动的唐明皇形象放人其中。当然,这也反映了男权社会中自然形成的男子中心观念,而《长恨歌》中的杨贵妃形象则是一个在这种观念支配下产生、同时又反映着男人们的复杂欲望心理的美妇形象。这一形象首先在描写方式上与传统和民间作品中的美妇形象接上了榫:与身份很俗但形象很高雅的琵琶女相反,贵妃的形象描写反而采取了极俗的方式,一直写到“温泉水滑洗凝脂”,如此处理,其实是在按照民间美妇作品的方式塑造杨贵纪这一形象,《长恨歌》的主题也就不期然而然地发生了变化。“女色祸国”实际上主要是封建史家的观念,民间传说中缺少这样一种故事类型,例如妲已、褒姒的故事,便没有一种民间流传形式。相反,某些可能具有这种因素的故事,在民间流传中主题却发生变化,女主人公并没有被视为“祸水”,杨贵妃形象便是一个典型例子。民间作品中的美女形象,历来都是人们所崇拜的对象,能以自己的聪敏智慧战胜凌辱者,如《陌上桑》中的秦罗敷, 《羽林郎》中的酒家女,甚至《木兰从军》中的花木兰等。杨贵妃的形象无法塑造成这样,但民间传说却让她成为蓬莱仙女,这等于完全免去了她应负的任何政治或道德责任。世代读者对贵妃形象也颇有争议,一种倾向满怀怜惜热爱之情,而一种倾向则要求追究她的政治责任,甚至遭到宋人的“理性”批评。而诗人在这一点上作出了最大胆的创造,实难能可贵。杳杳无穷。文字哀艳动人,声调悠扬宛转,千古名篇,常读常新。

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

《长恨歌》共分四层。 

第一层:从“汉皇重色思倾国”到“尽日君王看不足。”叙述安史之乱前,唐玄宗如何重色、求色,终得杨贵妃。杨入宫后眉上邀宠、恃恩而骄,家人皆得封赏,鸡犬升天,玄宗沉湎歌舞酒色,不理朝政,过着荒*无度的生活。

首句“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开门见山,直接指出唐玄宗是个好色、求色的君王,为杨贵妃登场、受宠做好了铺垫,统领全文,是故事展开的引子。“汉皇重色思倾国”只七个字,就指出了安史之乱的导火索,揭示了故事的悲剧根源。言简意赅。值得品味。“御宇多年求不得”紧承上句,用七个字,把一个要美人不要江山的君王形象跃然纸上。笔墨经济。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这句诗是说:杨家有一个姑娘刚刚长大,养在深深的闺阁,还没有被人赏识。其实不然,据《新唐书·后妃传》,杨贵妃(小名玉环杨玄琰女)幼养于叔父家。初为玄宗子寿王之妃。开元二十四年玄宗武惠妃死,人言玉环资质超群,遂召纳禁中。为掩人耳目,先出为女道士,为寿王另娶韦氏,然后杨氏入宫得宠。为得美色不择手段,霸占儿媳,真是寿星老尿炕——老没出息。

作者将杨玉环写成以“处女”入宫,一则是“为尊者避讳“再则,是要让他们的爱情建立在纯洁真挚的基础上,这样似乎更完美,为以后的爱之深、情之切奠定基础。这是作者有意的安排。“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美妙绝伦的杨玉环,终于来到皇上身边,她回眸一笑,就生出百般妩媚、千般娇羞;相形之下,六宫中的美人全都黯淡得没有光辉。

”一笑百媚生“把杨玉环风情万种,诱人的魅力,刻画得入木三分。这里写杨的美艳,一是呼应前文的,重色,求色。再则为后文写她受专宠作铺垫。“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这四句诗写玉环初受君王赐恩,温泉沐浴,得宠而骄。“滑”字用得极好,是华清宫水的特征,也是杨妃肌肤的特征,同时形象地呈现出晶莹水珠与光洁皮肤互映的情状,用”凝脂”形容杨妃的皮肤光滑滋润,十分恰当。

“恩泽”有两意:一指皇帝宠幸,二指云雨欢会。写云雨欢会,不带色情,而以含蓄丽辞状之,是高明处。“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写李、杨的爱情如干柴烈火,欢情浓烈,求爱弃政。这正是爱情悲剧的内因。“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前两句写李、扬感情深厚,形影不离,难舍难分。

后两句,用“三千”“一身”作比较,充分写出杨妃得宠之专、受宠之深,采用的是夸张修辞方法的递减法,达到了极好的效果。“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在那豪华的皇宫内院,她悉心修饰,夜夜对君王刻意奉承。玉楼上酒宴之后,她的醉态更加妖艳动人。玄宗面对美人早已神魂颠倒,失去了理智,不论功过、有才无才对杨的家人胡乱封官,为以后的安史之乱埋下了祸根。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在封建时代,是重男轻女的。杨妃的得宠,居然改变了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的观念。白居易如此写,目的很明确,仍是为了显示玄宗对杨妃的宠爱之至,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影响。“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进一步描述玄宗沉湎歌舞酒色,寻欢作乐,不理朝政,过着糜烂的生活。这也是李、扬纵情欢乐的顶峰。 

以上浓墨重彩,反复渲染,玄宗得玉环后,纵情欢娱沉湎歌酒色之中,是为以后的故事情节发展作铺垫。诗中对玄宗“日高起”、不早朝”、“夜专夜”、“看不足”的行为描写。是为了反衬后面的乐极生悲,暗示重色倾国,是导致安史之乱的必然的结果。

第二层:从“渔阳鼙鼓动起来”到“回看血泪相合流”。写安史之乱,给李、杨的爱情造成悲剧的结局。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紧承上文,诗人笔锋一转,用“动起来”“惊破”预示战争即将爆发,事态的严重性。至此,全诗的节奏和笔调,顿时由缠绵婉转,变为紧张和严肃,与上文的欢乐情态形成鲜明的对比。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这几句诗写玄宗带领贵妃,及随从仓促逃亡的情形。“行复止”,“百余里”说明士兵不受约束。不情愿随行。反映出军心不稳、人心涣散,含蓄地烘托出兵变即将发生时的气氛,预示着悲剧的高潮即将出现。“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六军不肯向前,君王也无可奈何,只好让美人在马前缢死。

“六军不发”,要求处死杨贵妃,是愤于唐玄宗迷恋酒色,祸国殃民。诗句以替罪羊之死,委婉含蓄地抨击了唐玄宗。诗人对杨妃的死没有过多描述,从简处理,一带而过,详略得当,值得借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玄宗面对此状,束手无策。只能用衣袖遮住自己的面孔,怎奈无法挽救;只好回头眷顾,禁不住血泪交流。

“救不得”,不是不想救,而是救不了,是无助与无奈。既曰“掩面”,又曰“回看”,好像矛盾?其实,“掩面”是不忍见其死,“回看”是不忍无情地离去。这里,一“血”一“泪”,一死一生,衬托出凄惨、痛苦、万般无奈的情状。这一段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玄宗与杨妃的生离死别,既不忍割舍,又无法挽救的矛盾心理。

安史之乱,玄宗逃难,被迫赐死贵妃,写出了“长恨”的内因,是悲剧故事的基础。贵妃的死,在整个故事中,是一个关键的情节。此后,他们的爱情才成为悲剧。 

第三层:从“黄埃散漫风萧索”至“魂魄不曾来入梦”。写杨贵妃死后唐玄宗刻骨铭心的思念。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这几句是景物描写“风萧索”是说秋风萧瑟凄凉,借指玄宗此时的心情,“无光”与“薄”互文,渲染气氛,以衬托人物的心境。“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蜀江一片碧绿,蜀山一派青葱,日日夜夜触动着君王的相思之情。用美景衬哀情。上句写连绵不断的碧水青山,下句写李隆基的内心世界。以美丽的自然景色,反衬回肠荡气的相思之情。“朝朝暮暮”,用循环往复的动态变迁,衬托李隆基内心的孤寂与苦闷。“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在行宫里望月亮,是一片伤心之色;空山夜雨里,听铃铛声响,是令人断肠的哀音。这两句诗不直说唐明皇伤心断肠,而以悲凉之景,烘托人物的痛苦悲情,曲尽其妙。“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战乱平定后,时局好转,君王起驾回京,路经赐死杨贵妃的马嵬坡,徘徊留恋,不忍离去。

马嵬坡下,杨妃葬身之处,空有荒凉的泥土,再也见不到她美丽的容颜。物是人非,触景生情,一个“空”字极写玄宗的失落感,蕴含着唐玄宗悲哀、痛苦的回忆和无尽的思念之情。“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君臣默默对视,伤心的眼泪,打湿了衣裳。“尽”字形容玄宗无比的伤痛。向东远望长安城,信马游缰,任它前行,即将回到失而复得的京城,本该快马加鞭,心情理应是快乐的,然而玄宗怅然若失,意趣全无,只因美人已去,其他一切似已无足轻重,可见杨妃在玄宗心中的地位是多么高贵。

正所谓“不爱江山爱美人”。“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回到宫中,水池庭苑依然如故;太液池的荷花、未央宫的杨柳,还是那样娇媚动人。那荷花就像贵妃美丽的面容,柳叶就似她的双眉,面对此景,叫人如何不伤心落泪?景色依旧,人已去,触景伤怀,徒增悲伤。写玄宗对贵妃感情的深厚。

“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以春与秋代指一年时光。诗人以时光和景物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把秋天与春天进行近距离地观照、对比,使李、杨前后境遇的大起大落,更为鲜明地表现出来,给读者以更强烈的心灵震撼。”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这两句用凄凉的气氛、环境,烘托出玄宗居处的荒凉冷落和后期生活的痛苦孤独、百无聊赖。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随着时间推移,并没有减轻玄宗对贵妃的思念。而是越来越甚,竟然夜不能寐。这几句诗写出了失去贵妃后,玄宗孤独、寂寞和苦闷的心情。 

第四层从“临邛道士鸿都客”至结束。写玄宗派方士觅杨贵妃之魂魄的过程及杨贵妃化仙后托道士将信物、密誓归报皇上,表达她绵绵无尽的相思,和对往日爱情生活的忧伤追忆。“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为感君王展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紧接上文玄宗对贵妃相思,现实中不能见到,希望在梦中寻得芳容,诗人用浪漫主义手法,展开想象的翅膀,令道士去寻杨妃的魂魄。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这几句诗,是具体描写“殷勤觅”的情状,诗的前二句运用动词“排”、“驭”、“奔”和“升”、“入”、“求”。句式于整齐中求变化,显得张弛有节、缓急有序。尽管道士用了全身的法数,还是找不到杨妃的踪迹。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在寻觅希望即将破灭之际,用“忽闻”,把希望的火焰点燃,使文章叙述顿起波澜。而由“忽闻”转入肯定性叙述,点逗出“仙山”后,复接以“虚无飘渺”之词再作跌宕,然后正式推出具体实在的“玲珑”、“楼阁”和“仙子”,使得诗意曲折有致,并伴随着终有所得的惊喜。给人以柳暗花明的感觉。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写道士来到仙界,通过侍女廪报见到了杨妃,暗示了,贵妃在仙界的地位。“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听说汉家天子派来了使者,九华帐里的她从梦中猛然惊醒。“惊”,既指杨妃由梦而醒,也意味着方士的到来事出意外。“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披起衣服,推开枕头,走出床帷,激动得来回走动不停,一路上把珠帘银屏层层打开。

上句七字之中竟有四个动词(揽、推、起、徘徊。),层次感很强地展示出杨妃接连不断的行动,透露出她在仙界朝思暮想的殷切期待和由于消息突然传来而表现出的惊喜,以及由惊喜带来的不知所措,描写逼真而传神。这几个动词的连用效果很好,是值得学习的。“云髻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这两句写贵妃的激动,惊喜,“不整”是顾不得整。

“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诗人借助想象,看到了贵妃的衣袖在风中飘举,想起了当年曾为君王表演《霓裳羽衣舞》时一样妩媚动人。让杨贵妃的形象在仙境中再现。她风采依旧,但已是亡魂,恒在的美丽,掩饰不住人世变迁的哀伤。“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写杨妃珠泪潸然之貌。前句直接描绘,后句间接描绘。

这两句诗把杨妃深刻的内心痛苦,与绝世的艳丽姿容交织在一起,呈现出一种动人的悲剧美。“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她含情脉脉的注视着道士,请他向君王传达心中的感情,诉说与玄宗一别以后音容渺茫的惆怅。“两渺茫”,指李、杨两地悬隔,空有相思不见“两”与“一”相互映衬,分别加强“别”和“渺茫”的效果。这两句诗写出了,相思不能相见的遗憾。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上句是对过去爱情的总结,那种恩恩爱爱的日子已经结束,下句是写慢慢长日将与孤独相伴。“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此二句道出生死隔绝。长安既不得见,故有寄物表情之举。开启下文。“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这几句诗写,杨妃托道士带回旧物给玄宗,表达了他深深的情谊,和对爱情的坚贞,同时也表达了他想见到玄宗的愿望。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几句诗写得哀婉动人,深情缠绵。表达了玄宗与杨妃深厚的感情,对爱情忠贞不渝,永不分离的愿望。“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天长地久总有完结的时候,这样的生死离别绵绵的长恨,永无休止。结尾点题,这两句以概括性的语言点明“长恨”,表现了唐玄宗对杨贵妃的爱情誓言(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不能实现的千古遗恨。

通过“尽”对“天长地久”的否定,极度夸张地写出了“恨”之永。同时,又通过“此恨绵绵无绝期”,显示了“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愿望的空想,根本无法实现,加深了李、杨爱情的悲剧意义。李、杨永远的分离与彼此痛苦的思恋,又把他们的悲剧放大了,使他们的爱情悲剧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特别是有过感情经历,在爱情方面受过挫折的人,读到诗尾四句诗,心灵会受到强烈的震撼,引起共鸣。

《长恨歌》是我国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长篇叙事诗。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颂,赞不绝口。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元年(公元806年),时作者三十五岁,任周至县尉。同年十月,和友人到仙游寺游玩。无意中谈到了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故事,大家都很感叹。他们觉得这样稀奇动人的故事,如不记载下来唯恐与时消没,不闻于世,实在可惜。

尊友嘱,白居易借用历史人物和传说,经过艺术加工,润色,创作了《长恨歌》这篇名作,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故事缠绵悱恻,凄婉动人,深深地感染着读者。

参考资料:

长恨歌词条

诗的主旨(亦是主题)是“长恨”。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该诗对后世诸多文学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首长篇叙事诗里,作者以精炼的语言,优美的形象,叙事和抒情结合的手法,叙述了唐玄宗、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的爱情悲剧。

扩展资料

1、《长恨歌》一出,关于其主题,便成为历来读者争论的焦点。观点也颇具分歧。

大抵分三种:

(1)为爱情主题。是颂扬李杨的爱情诗作。并肯定他们对爱情的真挚与执著;

(2)为政治主题说。认为诗的重点在于讽喻,在于揭露“汉皇重色思倾国”必然带来的“绵绵长恨”,谴责唐明皇荒*导致安史之乱以垂诫后世君主;

(3)为双重主题说。认为它是揭露与歌颂统一,讽谕和同情交织,既洒一掬同情泪,又责失政遗恨。究竟如何,还需从作品本身去分析。

2、创作背景

唐宪宗元和元年(806),白居易任盩厔(今西安市周至县)县尉。一日,与友人陈鸿、王质夫到马嵬驿附近的仙游寺游览,谈及李隆基与杨贵妃事。王质夫认为,像这样突出的事情,如无大手笔加工润色,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没。于是,白居易写下了这首长诗。

-长恨歌(白居易长篇叙事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81418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8
下一篇2023-08-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