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 重阳 全文及赏析

采桑子 重阳 全文及赏析,第1张

《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

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

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

寥廓江天万里霜。

译诗

人之一生多么容易衰老而苍天不老,

重阳节却年年都来到。

今天又逢重阳,

战场上的菊花是那样的芬芳。

一年又一年秋风刚劲地吹送,

那不是春天的光辉。

却胜过春天的光芒,

无涯的汀江之上有绵绵不绝的秋霜。

赏析

对于九九重阳节这个民间古老的习俗,曾引起古往今来多少诗人的咏叹,这是一个属于秋天的时节,也是一个登临赏菊的时节,是慨叹、惆怅、追忆的时节;韶光易逝,人生短促,譬如朝露,明日黄花蝶也悲的时节。

就在这个时节涌现过多少离愁别绪的诗篇,其中最著名的,也是我们人人皆知的有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还有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等等不一而足。

我在羁旅南京四年时,也曾写过一篇《苏州记事一年》,以平常心写了苏州的民间世俗生活,其中有“九月九,效外登高;望云望树,望鸟;小贩漫游山下。”(这里面有悠闲也有快乐;有风景也有商业。)

而诗人毛泽东在他这首《重阳》中却融慨叹和飞扬为一体,他没有一味缠绵在古代诗人的悲秋、哀秋、伤秋之中,而是从此中飞升起来。

诗篇一开始就是一句大气磅礴的感慨,这一句的胸襟气势以及对具体的光阴不再的体验唯有孔子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可与之相较,如同一辄的感慨决非“诗家九月怜芳菊”式的感慨,毛泽东关心得更多,思考得更多,整个人生或苍天主宰都在他的注目之中。

接着他反复吟唱,后二句,连用二个叠字叠韵,让“重阳”二字回荡在耳际,缕缕不绝,令人产生一种博大的沉郁之感。突然,画面及音调变了,仅仅一句从前三句中异军突起,带来鲜明而新奇的出人意料之美,这就是诗人生活的一个侧影,也是革命斗争中抒情的一笔。的确,芬芳的战地黄花在一年一度的重阳节里脱颖而出,它在沉郁之气中颤动着它娇嫩的花瓣,恍若初春的小花在龙钟的重阳疾速闪烁着,拂动着,因为“战地”二字之音韵已将刚劲果敢之力锲入前面三行所造成的浓郁画面。这上半阕最后一行显得英姿勃发,仿佛是一个美的亮点从隆重的气氛中破空而出,美焕美伦。

接下来下半阕有豁然开朗及挺进之势,好像诗人已彻底战胜了“人生易老天难老”以及“重阳”的浓厚秋云,秋风在刚劲有力地年年吹送。诗人再进一步以一贯的“到中流击水”及“欲与天公试比高”之大无畏的气概说出这秋风胜过春光,同时表明他青年时代“风华正茂”的热血必将贯注其一生。在此他改天换地之豪气又一次控制不住地跃然纸上。

最后一行以描写大景致结束,其中“霜”字也是毛主席极爱使用的一个字,而“不”字也是他爱使用的,这两个字不断表明他对风景的热爱以及对气吞山河抒发之偏爱。

而且当时毛主席在病中,因1929年的重阳节前后他先后在上杭、永定等县养病,但他的吟唱也非“病中吟”,而是“壮士行”,豪气依然雄沉爽朗。

 此词以轻巧空灵的笔法、深蕴含蓄的感情,写出了富有概括意义的人生感慨,抒发了叹流年、悲迟暮、伤离别的复杂情感。全词感情悲凉而不凄厉,风格清丽哀怨,体物写意自然贴切,是晏殊词中引人注目的名篇之一。

  起首二句把时光拟人化,暗含“多情自古伤离别”和“思君令人老”双重含义。“多情”二字,总摄全篇。

  三、四两句写词人感时光易逝,怅亲爱分离,心中的烦恼无可化解,只好借酒浇愁,然而不久便又“泪滴春衫”,可见连酒也无法使自己暂时解脱。

  下片先写不眠,次写惊梦。西风飒飒,桐叶萧萧,一股凉意直透人的心底。抬头一看,窗外淡淡月色,朦胧而又惨淡,仿佛它也受到西风的威胁。

  “好梦频惊”写每当希望“好梦”多留一霎的时候,它就突然破灭了。而且每当一回破灭,现实的不幸之感就又一齐奔集而来。此时,室外的各种音响,各样色彩,以及室中人时光流逝之感,情人离别之痛,春酒易醒之恨,把刚才的好梦全都打成碎片了。这里,“好梦频惊”四字为点睛之笔,承上启下,把室中人此际的感受放大成为一个特写的镜头,让人们充分感受其中沉重的分量。

  “何处高楼雁一声”写室中人沉抑的情绪正凌乱交织之中,突然飞出一声高亢的哀鸣。这一声哀厉的长鸣,是如此突如其来,使众响为之沉寂,万类为之失色。这是孤雁的哀唳,响彻天际,透入人心,它把室中人的思绪提升到一个顶峰了。这一声代表什么呢?是感觉秋已经更深吗?是预告离人终于不返吗?还是加剧室中人此时此地的孤独之感呢?不管怎样,它让人们想得很远、很沉,一种怅惘之情使人不能自已。

  综上,此词上片概述时光之无情,下片写春去秋来,触景生情,相思难禁。词中“长恨离序”、“好梦频惊”等句,用意超脱高远,表现了一种明净澄彻而又富于概括意义的人生境界。

这首词描写了重阳节的战地风光,表现了战争胜利后的喜悦和对革命前途的乐观。表现了对自然和人生的看法,表现得那么豪迈乐观。天空海阔,气度恢宏。使人读过以后,毫无感到肃飒之气,而会受到无限鼓舞。

  1、赏析:诗篇一开始就是一句大气磅礴的感慨,这一句的胸襟气势以及对具体的光阴不再的体验唯有孔子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可与之相较,如同一辄的感慨决非“诗家九月怜芳菊”式的感慨,毛泽东关心得更多,思考得更多,整个人生或苍天主宰都在他的注目之中。

 2、接着他反复吟唱,后二句,连用二个叠字叠韵,让“重阳”二字回荡在耳际,缕缕不绝,令人产生一种博大的沉郁之感。突然,画面及音调变了,仅仅一句从前三句中异军突起,带来鲜明而新奇人意料之美,这就是诗人生活的一个侧影,也是革命斗争中抒情的一笔。

 3、的确,芬芳的战地黄花在一年一度的重阳节里脱颖而出,它在沉郁之气中颤动着它娇嫩的花瓣,恍若初春的小花在龙钟的重阳疾速闪烁着,拂动着,因为“战地”二字之音韵已将刚劲果敢之力锲入前面三行所造成的浓郁画面。这上半阕最后一行显得英姿勃发,仿佛是一个美的亮点从隆重的气氛中破空而出,美焕美伦。

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1929年金秋时节,毛泽东在福建上杭城城南临江楼中小住,重阳节前一天,面对楼对面野外大片在秋风寒霜中绽黄吐芬的菊花,想到上杭胜利,想到革命前景,诗人豪兴勃发,于重阳日写下这首词。

时下恰值秋冷,西风劲吹,黄叶飘零,反复味伟人之词,笔者认为此词在“写秋”“咏菊”“创格”方面,突破前人,成为绝唱,独步诗坛,历久不衰。

写秋脱尽悲秋窠臼

“自古逢秋悲寂寥”,刘梦得对自古咏秋之作概括至当。秋之于人,不分性别,不讲国别,“总能引起人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诗人对秋,总是最为敏感,诗歌史上就沉淀出数不尽的“悲秋”名句名篇了。《诗经》里“秋日凄凄,百卉具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散发出浓浓的对秋的唏嘘;屈子低吟“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宋玉浅唱“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悲秋自此渗进中华诗魂;风骨刚健的建安时代,曹丕吟说“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洒脱如李白,秋雨来时,也得感叹“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而一生秋意的杜老夫子只得忿忿“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了;豪放如东坡,开一代壮词,却也苦恼“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秋的萧杀、衰飒契合了羁旅他乡的孤寂清冷、伤时忧国的凄怆痛楚、落拓失意的抑郁苦闷,故而咏秋诗多“悲”。而《采桑子·重阳》起句即给人以警醒,春秋更替,物物常新,天“难老”,可人生苦短,韶华易逝,该如何?只争朝夕,锐意进取,建立功业。诗人喜迎重阳,不托怨情,不兴别恨,战地别有风光!上杭赏菊,因为胜利,因为战士的胸怀;“一年一度秋风劲”,劲烈之秋风肃杀之秋气,振奋战士毛泽东的豪气,它以凌厉威猛之势涤荡山河,赋予词以刚健雄劲之美,壮美,大哉!“战地黄花分外香”勾勒出天穹碧寥,西风猎猎,万山苍劲,遍野绽黄,芳菊吐蕊,馨香沁人的宏阔的江天万里的秋景,表现了诗人乐观、开阔的革命情怀。

这首战地秋景的颂歌,以伟人胸怀天下的抱负和情怀,去点染壮阔苍劲野菊盎然的秋色秋味,以境界豪迈气势昂扬的词风,扫尽悲秋的陈调,扫尽凄婉的悲吟,犹如艰难岁月里吹响的号角,穿透历史,激发当时和后来。

咏菊唱出激越豪情

季秋之月,菊有黄花。菊花成为意象入诗,始自爱国诗人屈原,《离骚》之句“朝饮木兰之垂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赋予菊花香草之品性,传达自己不近污秽,不随流俗的高洁志向。而让菊声名大振,则源自陶东篱,“芳菊开林间,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可算作最早的咏菊诗了,菊花开在秋季,不与百花争春,却凌霜独放,暗合一种士大夫精神向往,陶潜品格高洁,在为人的气节上与菊花十分相似,宁折不弯,故而爱菊成癖,更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境界,使菊花和孤标傲世的高士、隐者结缘,成了封建文人孤高绝俗精神的一种象征。菊残犹有傲霜枝,自此,咏菊诗多歌咏菊花不随波逐流、不争春斗艳、伴霜而妍、特立的品行。韩琦“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借花喻人,歌颂永守晚节的高尚精神;曾思肖“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赞扬了菊花宁死不屈的品格;元稹“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更是直抒胸臆,表达对菊花情有独钟的怜爱之情。

古人有重阳登高望远、赏菊吟秋的雅好,菊花便与重阳节结下了不解之缘。“强欲登高

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诗人岑参身逢乱世,借写菊花表达厌战、反战之情,这里菊花作为战争的对立面出现,象征安宁和平;“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词人李清照遭逢丧乱,恰遇重阳,虽有菊花伴身,却抒发的是浓愁化不开、人比黄花瘦的悲凉情怀。

而毛泽东笔下的“黄花”却是和战士的斗志,和战争的胜利联系在一起的。“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看到不管环境如何严酷,上杭野外的黄花竞开,馥郁芬芳,自然感到战地黄花分外香。这“黄花”,不是陶家的东篱秋丛,不是避世隐身的无奈寄托,也不是感世伤怀,思远悲客的孤渺残影,而是经过硝烟炮火的洗礼,依然在秋风寒霜中绽黄吐芳的满山遍野的野菊花,平凡质朴却生机蓬勃,诗人赋予它现实与象征的双重性,带有赋而比的用意。战斗的胜利让人心生豪迈,战地的秋光让人精神振奋,战地的黄花又装点了战地的重阳,作者满怀欣悦之情品味重阳的佳景,重阳的战地因此显得更加美丽,战地的黄花也显得异常峭拔,“分外香”写出词人此时此地的感受,连她的芳香也远胜于往常。这首词有情有景,有色有香,熔诗情、画意、野趣、哲理于一炉,形成生机盎然的诗境,既歌颂了革命战争,又显示了诗人兼战士的豪迈旷放的情怀,革命者不叹老怀悲,不蹉跎岁月,而是以“只争朝夕”的精神为革命而战,一息尚存,奋斗不止。

此词以鲜明健峭的风格,天马行空的气势,乐观豪迈的情怀,摆脱咏菊词幽独淡雅的传统意蕴,表现出全新的豪迈劲节的艺术境界和雄奇奔放艺术风格,堪称菊词一绝。

创格彰显伟人情怀

《采桑子·重阳》初发表时,本为: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以此格玩味词意,实为工稳:上片绘景,秋风劲吹,在战士眼里,比春光更助人豪气,比春光更振奋精神,江天万里壮阔;下片写事抒情,人生易老,只争朝夕,喜值重阳,赏遍野秋菊吐蕊,感上杭战斗胜利;因情生景,以景衬情,情景交融,分明一首雄健俊逸的好词。

可伟人胸怀,出人意表,再版时,词上下片已然颠之倒之,而为今日之格。何也?

实耐人寻味,然鸿泥雪爪,终有所踪,研读伟人的胸臆,可悟到一二。从时序上琢磨,前词着落于今,在猎猎秋风中,在寥廓霜天里,虽然物换星移,春去秋来,可天难老,让人似觉岁岁如斯,但今重阳不同往重阳,上杭胜利,让人似觉野菊通人意馨香异于平常,全词浓墨重彩渲染胜利的喜悦与豪迈;而后词着落于未来,岁月催人老,时局尤艰难,出路何在?信心何来?又逢重阳,喜讯传来,战士奋勇,上杭大捷,此景此情,虽是秋光,胜似春景,秋风如战士气势,劲吹不息,放眼望,万里山河,入我心中,“换了人间”的乐观顿生,全词尽情凸显胜利给人的对战胜时艰找到出路的自信和豪迈。从意旨上剖析,前词止于叙事,写出胜利的喜悦,战士的气质,突出艰难岁月里词人的不畏,回答了“胜利时我们在怎么样?”的现实追问;而后词起于叙事,境界更为阔大,气势更为恢宏,让伟人思索革命命运的空间更大,让读者思索伟人的思索的可能更广,突出了胜利给革命者的激励和对未来“主沉浮”的憧憬和自信,回答了“胜利后我们会怎么样”的未来思考。

以此观之,改后的词更厚重,更主观,更给人以革命者的气魄、革命者的坚守、革命者

的壮怀的认知,一句话,上杭胜利,让人感觉毛泽东胸中有一种充沛的向往——“敢叫日月换新天”。

喜欢上这首词的终极理由,就是认识到:伟人就是伟人,伟词就是伟词。故而大胆解读,冀望有所获,随心所至,不免失当,读者原宥则个。

采桑子重阳

此词作于1929年重阳节,为当年阳历10月11日。毛泽东在闽西征途中,欣逢重阳佳节,触景生情,因成此词。诗情画意,最为浓郁。它写了泞秋的战地风光,写得那么鲜明爽朗;它表现了对自然和人生的看法,表现得那么豪迈乐观。天空海阔,气度恢宏。使人读过以后,毫无感到肃飒之气,而会受到无限鼓舞。

一方面,作者写饮酒游湖之乐。乘着美丽的彩绘之船,与朋友开怀畅饮着美酒,荡漾于湖光山色之间,是多么的惬意!一方面写醉后观湖之乐。醉后俯视湖水,只见白云朵朵,飘于船下,天空与湖水同是澄清明净,一会儿举头望天,一会儿俯首看水,词人被这空阔奇妙的景象所陶醉,于是怀疑湖中别有一个天宇在,而自己则行舟在两层天空之间,字里行间都透着对西湖之美的赞美之情。“急”、“繁”写管乐的声音高亢嘹亮、节奏急促,弦乐纷然齐鸣,紧和着管乐的节奏,一“急”一“繁”,将音乐欢快、热烈的气氛和节奏渲染出来了。一“催”字,则形象地传达出了主人、客人亲密无间、开怀畅饮的情态,写出了主人的快乐。

采桑子

欧阳修

画船载酒西湖好,急管繁弦,玉盏催传,稳泛平波任醉眠。

行云却在行舟下,空水澄鲜。俯仰留连,疑是湖中别有天。

抒发了欧阳修挂冠退隐后从容自适的闲雅心情。这首词以轻松淡雅的笔调,描写泛舟颖州西湖时所见的美丽景色。全词色调清丽,风格娟秀,充满诗情画意,清新可喜。

《采桑子》原文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译文

西湖风光好,驾轻舟划短桨多么逍遥。 碧绿的湖水绵延不断,长堤上花草散出芳香。 隐隐传来的音乐歌唱,像是随着船儿在湖上飘荡。

无风的水面,光滑得好似琉璃一样,不觉得船儿在前进,只见微微的细浪在船边荡漾。看,被船儿惊起的水鸟,正掠过湖岸在飞翔。

扩展资料:

《采桑子》创作背景

公元1049年(宋仁宗皇祐元年),欧阳修移知颍州,“爱其民淳讼简而物产美,土厚水甘而风气和,于是慨然已有终焉之意也。迩来俯仰二十年间······思颍之念未尝少忘于心,而意之所存亦时时见于文字也”(《思颍诗后序》)。并与梅尧臣相约,买田于颍,以便日后退居。

公元1067年(宋英宗治平四年),欧阳修出知亳州,特意绕道颍州,“盖将谋归休之计也。乃发旧稿,得自南京以后诗十余篇,皆思颖之作,以见予拳拳于颖者非一日也” (《思颍诗后序》)。

数年后,终于以观文殿学士、太子少师致仕,得以如愿归居颍州。几次游览后,创作了《采桑子》十首。

参考资料来源:-轻舟短棹西湖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82575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8
下一篇2023-08-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