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 年在阿勒格尼学院获得文学士学位,1930 年在克拉克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利珀主要因其对理论心理学的贡献而著名。利珀和扬(Yong)、汤姆金斯(SS Tomkins)提出了情感的动机唤醒理论。该理论认为情感是唤醒、激活动机的一种持续状态,将情感和动机相提并论。他提出情绪本身就是动机,认为情绪性动机在指导行为上的效果,可以同有生理基础的动机一样,但它们却不依赖于生物组织的需要,而可由更细致而复杂的社会信号所激发,它们受刺激物的意义(过去的和现在的)所制约。他认为情绪并不是一种与动机相分离的心理活动,相反,情绪可与动机相结合;情绪有动机性功能和知觉作用的积极力量,它组织,维持并指导行为;情绪机制像反射动作一样,通过信息传递来指示外环境的适宜性。他对情感的这种功能作过这样的评价:没有动机就没有行动,而情感体验就代表着极端的动机 - 能量。
利珀对勒温心理学思想做过系统研究,1943 年出版了《勒温的拓扑心理学和矢量心理学:摘要与评论》一书。该书将勒温理论中的一些基本观点汇集起来,并以更加通俗易懂的方式阐述了这些观点。
尽管利珀本人并未提出过一种独特的学习理论,但他曾尖锐地批评了诸如 C赫尔和 E格思里等一些理论家。他还对人格理论进行过研究,将一些主要人格理论家的不同观点汇集起来,并尽力探究它们之间的共同之处。
定势效应对知觉的影响
定势是受先前经验的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这种准备状态对知觉产生不同的影响。例如按键式电话上有“重拨键”(REDIAL)和扬声器(SPEAKER),但由于人们习惯了老式拨号盘电话,所以很少想到使用新式电话的这些功能,这就是定势对人知觉产生的消极影响。
1930 年,利珀和 E波林曾改编过两可图形 - **与老妇的双关图,并在“心理旋转”概念中加以描述,使之闻名世界。
**与老妇双关图
1935 年,利珀曾以如下实验研究定势效应对知觉的影响:材料是三张图画,其一是**;其二是老妇;其三是**与老妇的双关图。将被试分为三组。第一组直接看双关图,结果 65% 视为**,35% 视为老妇;第二组先看**图 15 秒,后看双关图,结果 100% 视为**;第三组先看老妇图,后看双关图,结果 95% 视为老妇。
**与老妇主要著作:Toward Understanding Human Personalities: 1959
勒温的拓扑心理学和矢量心理学:摘要与评论:Lewin's Topological and Vector Psychology 附:情绪心理学
情绪与认知不同,它似乎与个体的切身需要和主观态度联系着。从这种联系中可以引申出情绪的两种特殊存在形式,其一为内在状态或体验,其二是外显表情。这是认知过程所不具有的特征。因此,情绪与认知是带有因果性质和互相伴随而产生的。情绪可以发动、干涉、组织或被破坏认知过程和行为;认知对事物的评价则可以发动、转移或改变情绪反应和体验。
许多学派给情绪下的定义反映了这些特点和这类关系。例如,功能主义把情绪定义为:情绪是个体与环境意义时间之间关系的心理现象。(Campos,1983)。阿诺德的定义为:“情绪是对趋向知觉为有益的、离开知觉为有害的东西的一种体验倾向。这种体验倾向为一种相应的接近或退避的生理变化模式所伴随。”(Arnold,1960)。拉扎勒斯提出与阿诺德雷斯的定义:“情绪是来自正在进行着的环境中好的或不好的信息的生理心理反应的组织,它依赖于短时的或持续的评价。”(Lazarus,1984)。这些定义都标示出情绪对人的需要和态度的关系,阿诺德和拉扎勒斯还指出了情绪依此而具有的特点,诸如体验、生理模式、评价等。 另一位学者杨(Young,1973)在上世纪70年代,给情绪下的定义为:“情绪起源于心理状态的感情过程的激烈扰乱,它同时显示出平滑肌、腺体和总体行为的身体变化。”他把情绪标定出感情过程的扰乱,暗示了情绪同有机体的利害关系和联系。但它更强调情绪的“干扰”性质。这一理论对情绪病理学特别有用。同杨的理论相反,罗伯特·利珀则坚持主张:“情绪是一种具有动机和知觉的积极力量,它组织、维持和指导行为。”(Leeper,1973)。重要的是,它指出了情绪的组织作用的观点。 关于情绪的组织作用的观点应源于情绪的动机性。在汤姆金斯(Tomkins,1970)强调情绪是有机体的基本动机之后,伊扎德继承达尔文的观点,径直强调情绪的适应性。他指出情绪是动机,并同知觉、认知、运动反应相继联系而模式化。伊扎德从功能性的观点出发,强调情绪的外显行为——表情这一重要变量;通过表情把情绪的先天性和社会习得性,适应性和通讯交流功能联系起来,建立了包容广阔的情绪理论(Izard,1977,1991)。按此概述,情绪有如下特性:
1、情绪是多成分的复合过程。
2、情绪具有多维量结构。
3、情绪是生理和心理多水平整合的产物。
当作了如上的分析之后,现在回到情绪心理学的定义上来。实际上,任何定义都不一定十分完善。定义的作用应当是方便与研究,为研究者提供认知的方向,但也会随着新发现而改变。我们曾经试图把情绪心理学描述为:“情绪是多成分组成、多维量结构、多水平整合,并为有机体生存适应和人际交往而同认知交互作用的心理活动过程和心理动机力量。”(孟昭兰,1989,1994)。这样的描述既展现了情绪的功能,又囊括了情绪的结构。这样的描述确实是为了依据它来进行研究。只要把情绪的成分、维量、整合水平、适应作用、通讯功能,以及同认知和人格的关系揭示出来,就有可能对情绪心理学这一独具特色的心理现象作出解释。至少在当前的科学水平上,人们能为情绪之谜打开一个窥测它的奥秘之门,为进一步探索铺筑一条可行的路。
论情感是学校管理中的重要激励因素
-------------------------------------------------------------------
学校管理是现代管理中一个子系统,主要是人——人系统的管理。在这个系统中,人的核心地位更为突出。学校管理的目标是培养人、教育人,学校管理的最终“产品”也是人,而且,学校管理中主体的人与客体的人都具有能动性,这就决定了人在学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没有人,就无法掌握和管理其它的管理因素(财、物、事、时空、信息等);没有人,也就无法完成管理的任务,达到管理目标。而管理任务的完成、目标的实现,最终又服务于人。
所以,人是学校管理中最基本的也是最核心的因素。学校管理主要是对人的管理。然而,在当今的学校管理中往往没有很好地注重对人的管理,有人调研了140名企业和学校领导者的领导行为方式,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企业还是学校,以人为中心型的管理者的比例都低于以人——事并重型及以事为中心型的管理者。其中,学校中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者的比例低于企业管理者。这种现状表明,学校管理者的领导方式偏离了管理的核心,学校管理中人的因素还没得到应有的重视。这也是当前教师工作积极性普遍较低的重要原因。管人重管心。人的行为是在人的心理支配和调节下进行的。学校管理者只有了解和掌握了教职工的心理规律,“因人施治”,才能提高管理绩效。“得民心者得天下”,管心就是得人心,实质上就是如何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管心重管情。“感人心者莫乎于情”。对教职工的管理,仅凭严章峻法、经验、监督、行政命令等难以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因为人不仅是理智性动物,还是情感性动物。“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情感是人类特有而又高度发展的一种心理体验,它可以转化为人们对真理、对价值对象、对理想对象的追求和创造,所以,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在学校管理中,情感是教职工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构成因素,它与教职工动机的激发和行为的激励紧密相联。因而,学校管理者要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就必须在“情”上下功夫,善于对教职工进行情感激励。激励的因素很多,一般可分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大类,但是,物质激励所激发的初级动力只有在精神激励中进一步强化和引导才能成为持久的动力,而且情感是精神激励中的一种重要因素,“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对象的本质力量”。
情感对人的其它心理现象和行为具有制导作用,是人行为的动力。在学校管理中,情感也是一种重要的激励因素,这是由情感的特点、情感的功能及学校管理中教师与管理者的角色特点决定的。
一、情感的特点
1情感以需要为基础。
人的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特殊反映,它以需要为中介来反映客观事物,凡是满足人需要的事物,往往引起积极、肯定的情感,否则,则引起人消极、否定的情感。可见,需要的满足状况直接影响人的情感性质。由于需要是人活动积极性的源泉,决定了建立在需要基础上的情感是影响人活动积极性的动力。
2情感的两极性。
情感具有强度、紧张度、快感度和复杂度四种动力特征。这四种动力特征表现为程度不同的两极性和积极体验的增力作用和消极体验的减力作用。积极的体验可激发和增进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人的潜能,提高工作效率;消极的体验,抑制和阻碍人的活动积极性,降低工作效率。情感的两极性既对立又统一,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转化。学校管理者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就要激发人积极、肯定的情感,并尽力使消极的情感向积极的情感方面转化。
3情感的矢。
情感是一种矢。情感一经产生就有明确的倾向性。“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人的情感指向什么,由什么引起,喜怒哀乐,喜从何来,怒向何方,非常清楚。“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即是。个体如此,群体亦然。诸如伦理道德体验、爱国之情、民族自尊之感,皆是。学校管理者的积极情感的倾向性表现为:把革命热情、乐观情感指向教育事业的对象上,情感的倾向性使人的行为趋向一定的对象或一定的方向,使得学校管理者赞成什么、期望什么、否定什么的情感倾向直接影响着教职工的情感状态和行为趋向,这就为学校管理者通过情感投资来强化实现特定目标的行为提供了可能性。
4情感的量。
情感是一种心理能量,这种量具有动力作用。人的情感产生时,程度不同,量也不同,动力作用也越明显。情感不仅是一种量,而且还是一种运动量,它能随着主、客观因素的变化而不断地运动、发展。有的由浅入深,甚至激化;有的由浓变淡,以至消失;还有的发生“断裂”而潜藏心底。因此,情感的激发、培养并适时调控,发挥这个心理因素系统的能量,已成为现代领导、管理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管理者要最大限度发挥情感的功能,就要强化情感中积极、肯定的量,削弱和净化消极的、不健康的量,使情感量的结构合理分布,使散在的量集中并加以升华,变潜在的量为现实的量。尤其是人的情感结构中的理智感、道德感和美感等情操应作为个体或组织中情感的常量或稳定的量给予重视,并不断地选取适当的激励方式予以培养和激发,使积极的情感指向在时间和程度上稳固而长久。
5情感的色彩。
情感不是人对客观事物本身属性的反映,而是人与客观事物需要关系的反映。由于情感以人的主观体验为主要特征,决定了情感具有色彩性。这也是情感与理性的重要区别。情感的色彩性决定了情感最易打动人、感染人,使人际间的感情产生同化的反应方式,从而使个体对他人和特定的情境中的情绪状态产生自觉共鸣或产生相类似的情绪活动。若情感缺少色彩就很难产生情感激励,与引导有关的理性激励也会被压抑。“情到理方至,情阻理难通”。思想政治工作、行政工作等往往单调枯燥,不易为人接受,在管理工作中,如果把情感赋以浓墨色彩,倾注适量的爱国主义情感色彩、道德情感色彩、自然美感色彩及艺术美感色彩,把认识过程与情感过程有机统一起来,使其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引人入胜,易受感染,从而达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说:“道德情感——这是道德信念、原则性、精神力量的血肉和心脏。没有情感的道德就变成了干枯的、苍白的语句,这句子只能是伪君子。”情感的色彩为情感的感染功能、情感的激励提供了依据。因而,辩证地使用情感的色彩是现代学校管理者的领导艺术。
二、情感的功能情感主要具有动力功能、信号功能和调控功能。
1情感的动力功能。
美国心理学家汤姆金斯(S·Tomkins)主张,“第一性的动机系统就是情感(情绪)的系统,生物的内驱力只有经过情感系统的放大才具有动机的作用。”这就是说,人的情感是心理活动的基本动力系统,它对需要动机具有放大的功能。需要是人的个体的和社会的客观要求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人活动积极性的源泉,但它仅是一种内在的心理状态,不是一种直接推动人进行实际活动的动力,需要只有在人的情绪和情感作用下,使其功能增强和放大之后,才足以激起人的行为。从这个意义上看,人的情绪情感具有动机的性质。正是由于情绪和情感的动机性质才决定了情感的动力功能。无论是学校管理者,还是教职工的积极情感以及他们之间的正向情感互动都能起到激发人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
2情感的信号功能。
人的情感尽管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但还是或隐或现地表现在人的学习和社会生活的一切活动中,是个人与他人相互影响的一种重要方式,起着信息交流的作用。人往往借助于表情来表达、传递和识别个体或他人的情感,由于表情是个体的一定需要是否满足的表现,人在感知和接受他人的表情时,往往根据经验领会所表达的含义,从而对它做出积极或消极的态度反应及行为上的趋避反应。从而对人的行为起着激励或阻抑的作用。学校管理者和蔼的面容、亲切的语言及适当的手势,不仅表明了他的态度和情感状态,而且能成为激励教职工的一种重要因素。
3情感的调控功能。
情感对人的行为具有巨大的调控作用,并指引和维持行为的方向。一方面,某些行为若能引起愉快的情绪体验,就会使人产生积极的行为模式或反复进行的趋势,而不愉快的情感则会使人改变行为趋向。另一方面,情感的发生也会促使人们注重外界环境或有机体内部的变化,调控自己的情感或别人的情感。学校管理者可充分利用情感的调控功能来调节自己的情感,保持良好的情感状态,以良好的心境去感染教职工,同时,调节与教职工情感互动过程中的情感反应,引导、维持并强化教职工的积极情感。
三、教师与学校管理者的角色特点
在学校管理中,情感是一种激励因素,这也是由教师与学校管理者的角色特点决定的。
1教师的角色特点。
教师是人类文明活动的载体,长期的职业实践,一方面使教师吸收了人类历史积累起来的丰富的精神文化遗产,另一方面又不断吸收并创造出当代文明的新精神、文化成果。教师与人类文明紧密相连和相互作用有力地创造出一种深刻的影响其心理环境、并使其精神文化需要得到异常优越的发展。即教师的精神文化需要具有优先性。教师需要的这一特点,鲜明地体现在其价值观念的取向上,他们普遍重知识、重才干、重感情、重修养和重审美。尽管目前存在着教师待遇不公平,分配不合理现象,但是,教师仍有精神文化需要优先性的特点。在诸多的精神文化需要中,情感需要是教师强烈追求的主导需要之一。教书育人的工作也是一种情感生活。教师创造成就动机强烈,自尊、荣辱需要关切和对学生的热爱构成了教师情感生活的重要内容。教师不仅注重各种诸如进修、评职、晋升等机会,喜欢工作具有挑战性,在工作中证明并发挥自己的才干,胜任感和成就感强烈,而且教师对自尊、荣誉非常关心,希望得到领导、同行对自己的赞许、认可或激励,对自尊感、荣誉感和自豪感体验深刻。这使得他们在工作和相互交往中,重成绩、重竞争、重相互尊重和理解,忌失败、忌落后、忌误解、忌猜疑。因此,教师的自尊这一情感状态是维持其工作积极性的“生命线”。教师角色的这一特点决定了情感是激励教师积极性的重要因素。这就为学校管理者的情感投资和情感激励提供了依据。
2学校管理者的角色特点与功能。
学校管理者在学校管理中是具有决定意义的角色。他所处的特殊地位、拥有的权力、自身的素质和情绪、情感状态及管理能力,对于学校组织的兴衰、荣誉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学校组织的发展状况又与每一位教职工的利益密切相关。特别是我国现行的人事制度还存在某些人身依附性的情况下,决定了学校管理者的注意力、兴奋点、热情投向和情绪、情感状况,不能不直接影响和感染广大教职工的心理状态,并对他们的行为方式起到某种导向作用。学校管理者的角色地位、角色特点决定了他的角色功能。学校管理者的角色功能归纳起来包括两大功能,即组织功能和激励功能。其中组织功能是学校管理者的基本功能,而激励功能则是主要功能。这是因为,学校管理者只要充分发挥激励功能的作用,把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便可实现学校管理者的组织功能。否则,即使目标再明确,组织再合理,也难以实现有效的领导和管理。
学校管理者的激励功能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提高教职工接受和实现目标的自觉程度。
第二,提高教职工的行为效率,而实现激励功能的关键在于满足教职工的各种需要,充分发挥情感对人活动积极性的作用。学校管理者的角色功能为情感激励的实施提供了可能性。既然情感是一种激励因素,就要求学校管理者善于捕捉能激发教师积极性的“关节点”和“敏感区”进行积极的情感投资,同时超越情感激励的误区,使情感激励发挥最佳的心理效应。
持建构论的人会认为这件事受到三个要素——情感现实主义、概念的形成以及社会现实的影响。所谓的情感现实主义,就是你相信你所体验到的事物,这种现实感或许大多在意识下运作,但它却是最真实的。比如大家通常说的“第六感”,就可以算是某种形式的情感现实主义。概念的形成,是我们根据察觉到的线索、过往的经验累积而成的一个产物。最后一个社会现实则是,人类自有生命状态以来,就不停地影响着我们的社会文化。
当你参透了情绪是什么,思维是什么,你的人生也就豁达了,你会充满力量来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甚至会用崭新的视角来看待这个世界。
2011年,巴瑞特教授与斯坦福大学科学家詹姆斯·格罗斯在《情绪评论》上合作发表了一篇论文。在文中,两人沿着上述问题,将情绪理论整理成一个光谱。他们发现,情绪科学家采取了四种典型的取向:基本情绪论,情绪评价论,心理建构论,社会建构论。巴瑞特教授在本书中,博采众家之长,将基本情绪论、情绪评价论称为传统情绪理论;而将心理建构论、社会建构理论以及近些年发展起来的神经建构论称为情绪建构论。
基本情绪论,以艾克曼为代表;情绪评价论,以理查德·拉扎勒斯为代表;心理建构论,以巴瑞特与詹姆斯·拉塞尔为代表;社会建构论,以巴塔·梅斯基塔和布赖恩·帕金森为代表。
你的情绪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由一些更基本的部分构成的。情绪不具有普遍性,而是会因为一个人所处的文化背景的不同而不同。情绪不是被激发的,而是由你创造出来的。情绪的出现是你身体各个部分协调作用的结果,包括你的各种生理特征、一个受环境影响的灵活的大脑、你的文化背景和成长环境。情绪是真实存在的,但从客观上来讲,其真实性与分子或神经元的真实性不同,情绪的真实性和金钱的真实性一样,即情绪是人类共识的产物。
一种情绪,如恐惧,并非只有一种面部表情,它会随着情境的不同而有多种面部运动。“恐惧”并不存在单一的生理形态,变异性才是常态。同样,快乐、悲伤、愤怒以及其他你所了解的每一种情绪都是多样化的,其面部表情变化都很大
保罗·艾克曼、心理学家罗伯特·W列文森和华莱士·V弗瑞森共同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并刊登在1983年的《科学》杂志上。通过数据分析,艾克曼和他的同事最后得出结论:当一个人出现特定的情绪时,其身体反应展现出清楚且一致的变化。他们的研究似乎为每种情绪都创建了一个客观生物身体指纹。
每一个行为(发泄、痛哭、沉默和离开)在人体内都有一个不同的生理模式
元分析的意义在于,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环境、不同的研究中,对于同一个人或者不同的人,相同的情绪类别会出现不同的生理反应,不存在一致性,变异性才是常态。
巴瑞特教授突然意识到情绪不是一个东西,而是实体的类别,任何情绪类别都具有多样化的性质。例如,愤怒的变化远远超过了传统情绪观可以预测或者解释的范畴
一种精神活动(如恐惧)竟然不是由一组神经元创造的。相反,只有不同的神经元组合起来才能产生恐惧。神经系统科学家把这一原则叫作“简并”,意思是“多对一”:多个神经元组合会产生同样的结果。在大脑测定情绪指纹的过程中,简并情况很常见。
男女身体被唤醒的程度相同,他们的大脑中都有两个区域的活动被激活了,即前脑岛和初级视觉皮质。但是,女性身体被唤醒程度更多与前脑岛有关,而男性身体被唤醒则更多与初级视觉皮质有关。这表明同样的体验——情感唤醒和不同的神经活动模式相关。这就
大脑的很多区域并非只有一个功能,大脑有多个核心系统,它们参与创造各种各样的情绪状态。一个单一的核心系统可能在思考、记忆、决策、视觉、听觉、体验和感知等不同情绪方面发挥作用。一个核心系统采用的是“一对多”原则:一个大脑区域或网络可以创建多种情绪状态。而传统情绪观认为特定的大脑区域具有特定的心理机能,也就是说它们是“一对一”的。因此,核心系统与神经指纹的说法是对立的。
今天,最常用的脑成像方法叫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功能性磁共振成像能够在人们体验某种情绪或者感知他人情绪时,观察人类大脑活动而不会对人脑造成损害,同时记录由活跃的神经元所造成的磁场信号改变情况。
总之,我们发现,任何大脑区域都不包含任何单一情绪的指纹。即便你一次思考多个连通区域(脑网),或者用电刺激个别神经元,你也找不到情绪指纹。其他据称具有情绪反应的动物实验也证明了同样的结论,如对猴子和老鼠的实验。情绪源于放电神经元,但是没有哪个神经元是某个情绪专用的。在我看来,上述这些发现足以说明情绪在大脑中具有独特的定位。
脸部肌电图研究表明,在一个情绪类别中,即使是同一个实例体验,人们面部肌肉的运动方式也会不同,他们不会一直使用一种方法。
大量元分析告诉我们,一个情绪类别与不同的生理反应有关,它不会自始至终只有一个反应。
大脑神经回路通过多对一的简并原则活动:一种情绪类别(如恐惧)中有无数实例,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人身上,这些实例涉及的大脑模式都不相同。反过来,同一神经元也可以参与创造不同的情绪状态(一对多)。
在推荐序中,有个传统情绪观问答,我竟然全都选择“是”,但巴瑞特教授却说这些传统情绪观都是错误的!她将传统情绪理论与情绪构建轮分类后,两种观念竟然截然相反!她发现内感受大脑网络对情绪生成的重要性。内感受网络存在一些非常重要的网络,其中一组被称为“身体预算分配区域”,它是指我们加快心跳、放缓血压这些对身体内部的操作,主要由大脑凸显网络与大脑默认模式网络构成;另一组被称为初级内感受皮质,即后脑岛。巴瑞特教授列举了自己的8次“失败”实验,还有其他科学家比如汤姆金斯的基本情绪法,或者肌电描记法,或者面部动作编码法等,结果是都不能准确将面部动作与情绪体验准确一致,很多实验研究都在慢慢推翻了根深蒂固的传统的情绪论。通过对数百个实验的分析,巴瑞特教授最终得出结论:在自主神经系统中,不同的情绪并没有一致的特定指纹,因为变异性是常态。
我还去看了巴瑞特教授在TED的演讲《你并非受情绪所摆布,是你的大脑创造了你的情绪》,与《情绪》这本书类似,她也是用了2013年波士顿马拉松期间的一系列爆炸案开始娓娓道来,提出自己的观点:情绪不是不受控的固化的大脑反应。她讲述了通过25年来关于面部肌肉也好、关于身体反应也好,关于大脑图像研究也好,情绪跟这些都没关系,并不存在一个人的面部和身体里。情绪是猜想,是大脑中数十亿个细胞共同协作建立起来的,是在此时此刻或眨眼间形成的。她用了一张黑白图像,让大家猜猜是什么?每人能猜出来。当显示了颜色,原来是一条蛇。可见,人们都有“经验盲点”。预测是原始的能力。 它们帮助我们快速有效地 理解这个世界。 所以,大脑并不会对世界做出反应。 使用过去的经验, 你们的大脑预测和建造了你对世界的经验。因此我们是可以控制我们自己制造出来的情绪,也就是如果你改变大脑用于制造感情的那些成份,那么就可以彻底改变你的情感生活。我想到自己刚学习扎根工程,就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优秀学员”,并大方宣告给身边的家人和朋友,这并不是一种“野心”,或者非要争取什么荣誉。我想就是巴瑞特教授说的“行动中的情商”。让自己的那种决心扎根在大脑里,让自己有明确的“预测”,更好的去学习,紧跟大家步伐,充实顺利过着半年。
我一直盼望的人生就是无惧无忧、内心平和。希望像巴瑞特教授说的,能通过学习应对自如生活中的变量,负责自己的情绪情感,拥抱自己的情感责任,成为一个健全的人。
为了让广大知友了解现有的关于情绪和音乐研究的发展进程,对于理解音乐和情绪的关系,我这里从音乐美学和心理学和生理学等角度,从已有的研究基础来看待这个问题。
首先来看一下关于对于音乐和情绪的研究,在不同领域中不同的观点
·音乐美学领域在音乐美学中有这样两大派别 他律论和自律论他律论:认为音乐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都是一种人类表达情感或者思想的工具或者媒介,音乐也要表达音乐以外的人类的情感和思想。自律论:认为音乐所表现的内容就是音乐本身,它不表现,也无法表现音乐以外的任何东西,如情绪情感、思想理念、故事情节或自然体验。
·心理学领域美国学者扬(Yung,1961)提出,情绪一种对正常生理、心理平衡的扰乱和破坏。”当人被周围情境激动到他的大脑控制减弱或失去控制的时候,这个人就有了情绪“海曼(Hohmann,1962)则提出,情绪是一种生理激活和生理能量的动员。情绪是对正常过程的破坏和中断。这种理论对于那些激烈的情绪,如和愤怒、兴奋、恐惧、快乐等是恰当科学的,但不足够解释那些较低生理唤醒水平的情绪,如舒适、惆怅、迷茫、满足。同时也把美感排除在了情绪研究之外。在20世纪60年代后,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汤姆金斯和依扎德从婴幼儿情绪研究入手,对情绪的生物功能,及情绪在人类的人格和认知结构形成中的作用进行了大量观察研究,提出了情绪的动机理论。”第一性的动机体系就是情感体系,生物的内驱力(由生物性需要形成的动机)只有经过情感体系的放大才具有动机的作用。“
下面来用音乐的几个特性从生理学和音乐声学的角度来解释大脑对于不同音乐要素变化所引起的反应,相信足够回答题主的问题
·和声乐器发出的每一个音都是一个单纯的正弦波的基音之上的许多谐波(也就是泛音)共同构成的。谐波的数量以及谐波在音列中的排列方式取决于乐器的材料质量,不同数量的谐波的组合方式决定了乐器的音色。假设一只长号吹出的C音含有6个可被听觉察觉到的谐波,那么内耳的基底膜上产生的振动点就有7个,产生的电信号也就会有7簇。那么三只长号吹出的C大三和弦(CEG)就会在基底膜产生14个振动点并产生14簇电信号。如果演奏出一个减七和弦(BDF)就在基底膜会产生19个振动点,并产生19簇电信号。
协和和弦产生神经纤维放电密度较不协和和弦小,神经纤维放电密度随着和弦不和谐程度增加而增加。由于更多的泛音和正弦波和谐波的频率不协调产生的不规则振动的噪音,神经纤维放电数量会急剧增加。
当然,和谐与不和谐也是相对的,比如大三和弦进入减七和弦,会让人产生吃惊和恐惧的情绪体验,如果由一个小二度关系构成的和弦解决到减七和弦上,造成的感觉又类似减七和弦解决到大三和弦的体验。
C大三和弦 1 3 5 C减七和弦 1 3b 5b 7bb 大家如果有钢琴的可以自己弹着试试
·力度一个较强的乐音信号,或者说一个较强的振幅的液压波所触发的毛细胞的数量要多于一个振幅较小的液压波,因此释放出来的动作电位的数量也要多一些,反映到下丘脑中的放电密度也要大一些。这样,振幅大小的关系就转换成了动作电位的数量关系。由于神经纤维放电密度的变化,突然增强的乐音力度会在下丘脑中的情绪模式中转换为吃惊的情绪反应;稍慢一点的力度增强会在下丘脑中转换为紧张的情绪反应;乐音力度的平稳增强会造成情绪反应的加强和高涨;乐音力度的减弱会造成愉快的、或是趋于平静的情绪反应等等。
·节奏前面已经提到,乐音符号的强弱关系到达下丘脑时,已经变为电脉冲的动作电位的数量关系。那么2/4拍的乐音组织关系就是 强--弱--强--弱,相对应的电位密度就是 多--少--多--少 的关系,也就形成了情绪反应的 强--弱--强--弱 的关系。由于下丘脑不仅是情绪整合的中枢,也是动机形成的中枢,因此当动作电位数量以多寡悬殊的比例有规律的变化时,下丘脑所产生的情绪性的起伏反应会沿着下行的传导神经纤维向机体的外周和内脏扩散,引起机体各部骨骼肌肉动作的行为动机。这时,人的外部动作行为本身就是情绪性的,或者说是情绪的外部表达形式。
·旋律和声、力度和节奏等因素在生理反应模式中本身具有先天的、生物程序的情绪功能,而旋律不同,它不具有先天的生理的情绪性质,它被整合的中枢部位是在大脑皮层,他的全部意义都依赖于大脑皮层的认知和评估作用。来自听觉神经的音高组织信号被传导到大脑。不同的音高产生不同的神经纤维输送到大脑皮层的不同部位,形成不同的音高体验。现代神经心理学研究已经证明,携带不同频率声音信号的神经纤维终止与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的不同部位。听觉中枢位于被称为”薛氏窝“的深沟中,高频信号终止在薛氏窝的深部,而低频音终止在外表面附件。同一条旋律可以配上不同甚至相反的意义的歌词,也可以用不同的和声、力度和节奏处理而形成不同的音乐情绪。比如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中爱人的主导动机用不同的手法处理就可以用来表现不同的形象和概念。
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的总结
第一章 基础心理学知识
第一节 绪论
1、简述心理现象的分类。心理现象可分为两大类:心理过程和人格。
2、简述人的心理的本质。 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没有脑的心理是不存在的。正常发育的大脑为心理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但客观现实才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离开客观现实来考察人的心理,心理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所以,心理也是社会的产物。 也就是说,心理现象既是脑的机能,又受社会的制约,是自然和社会相结合的产物。只有从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进行研究,才能揭 示心理的实质和规律。
3、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是什么? 人们认识到,很难用一个完善的理论模式概况出心理现象的本质,从而在 20 世纪 30 年代开始,逐渐把主意精力转移到对心理现象规 律的探讨上,结束了学派之争,却为心理学研究的发展开辟了更广阔的天地。二战之后,一些新的心理学思想相继产生,它们以新的思潮 或发展发现影响着心理学的各个研究领域,从而加强了心理学研究的整合趋势。
4、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产生在 20 世纪 50~60 年代,代表人物是罗杰斯和马斯洛。主要特点在于:强调心理学家应该关心人的价值与尊严,研究对人类进步 富有意义的问题,反对贬低人性的生物还原论和机械决定论。认为人又自我的纯主观意识,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只要有适当的环境,人就 会努力去实现自我,完善自我,最终达到自我实现。即人本主义重视人自身的价值,提倡充分发挥人的潜能。
5、认知心理学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认知心理学是 20 世纪 60 年代发展起来的。它把人看作是一个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并以信息加工的观点,即从信息的输入、 编码、转换、储存和提取等的加工过程来研究人的认知活动。用模拟计算机的程序来建立人的认知模型,并以此作为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 律的途径。
第二节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1、简述神经系统的主要结构。 组成神经系统的神经细胞叫神经元。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由细胞体、树突、轴突三部分组成。神经元分 为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三种。
2、简述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 自主神经又叫植物神经,是支配内脏器官运动的纤维。根据植物神经的中枢部位和形态特点,可将其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 者的活动具有拮抗作用。交感神经的功能在于唤醒有机体,调动有机体的能量;副交感神经的功能在于使有机体恢复或维持安静状态,是 有机体储备能量,维持有机体的机能平衡。自主神经一般不受意识支配,经特殊训练,意识或意念可在一定程度上调节自主神经的活动。 人在情绪状态下会有明显的生理变化,因此,自主神经的活动与情绪有密切的关系。
3、简述大脑的主要结构。 大脑也叫端脑,覆盖于脑干、间脑和小脑之上。大脑中间的裂缝叫纵裂,纵裂把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纵裂的底上有个大的横行 纤维束胼胝体,把大脑两个半球连接起来。大脑外层是密集的神经细胞体,叫大脑灰质或大脑皮质或大脑皮层;大脑的内部是髓鞘化了的 神经纤维,叫大脑白质;白质内有灰质核团,叫基底核。大脑半球的外侧面以外侧裂、中央沟等为界线分为四个叶:额叶、顶叶、枕叶、 颞叶。
4、简述脑干网状结构的作用。 脑干网状结构有许多散在于纵横交错的神经网中的大小不等、类型不同的神经元构成,贯穿于脑干的大部分区域。其神经纤维弥散 性的投射,调节着脑结构的兴奋性水平,是睡眠与觉醒的神经结构。它使有机体在一定刺激作用下,保持一定的唤醒水平和清醒状态,维 持注意并激活情绪。
5、简述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 大脑两半球的解剖结构基本上是对称的,但其功能是不对称的,这种功能的不对称性叫做“单侧化” 。 大脑两半球的分工和生活中用手的习惯有关,惯用右手的人,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和言语有关的,像概念形成、逻辑推理、数 学运算这些活动,左半球也占优势;右半球占优势的功能是不需要语言参加的空间知觉和形象思维活动,像音乐、美术能力,情绪的表达 和识别能力。左利手的人,有的和右利手的人相反,有的则没有单侧化的现象。左右手的分工形成之后,右利手的人如果左半球受损伤, 言语功能便会发生障碍,而且难以在右半球再建立起言语的中枢。
6、简述布洛卡的发现。 1860 年,法国外科医生布洛卡发现,大脑左半球额叶受损伤导致了运动性失语症,即患者虽然发音器官没有毛病,却失去了说话的 能力。但患者保留了听懂别人说话,以及写字和阅读的能力。这个发现证明了左半球的言语优势。所以左半球主管言语的区域被叫做布洛 卡区。
7、简述 Spery,RW 的割裂脑实验。 20 世纪 60 年代,美国神经心理学家罗杰·斯佩里做了“割裂脑”的实验。即切断病人联结左右两个半球的神经纤维束----胼胝体, 把两个半球分裂开来。两个病人都是右利手,手术前都能用左手和右手写字和画画,但手术后,他们只保留了右手写字,左手画画的能力。 因此这时右手只受左半球支配,左手只受右半球支配。该结果进一步证明,对右利手的人来说,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右半球空间知觉 和形象思维占优势。
8、巴浦洛夫发现的高级神经活动的几个基本规律是什么? (1)条件反射的抑制 条件反射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出现的,有时条件反射也会受到抑制。包括:外抑制、超限抑制或保护性 抑制、消退抑制、分化抑制等。 (2)扩散和集中 神经过程在大脑皮层上运动的基本形式。 (3) 相互诱导 兴奋和抑制两种神经过程是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的。 一种神经过程进行的时候, 可以引起另一种神经过程的出现。 正诱导、负诱导;同时性诱导、相继性诱导。 (4)动力定型 大脑皮层对刺激的定型系统所形成的反应定型系统叫做动力定型。
第三节 感觉和知觉
1、简述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感受性是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感觉阈限是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感受性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二者成反比,阈限值低感受性高。
2、简述韦伯定律。 差别阈限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原来刺激强度的变化而变化,但,差别阈限和原来刺激强度的比例是一个常数。即ΔI/I=K。韦伯定 律只适用于中等的刺激强度,在下限附近韦伯分数增高;在上限附近韦伯分数下降。
3、简述费希纳定律。 心理量和刺激的物理量之间并不是一对一的关系,不是刺激的物理量增加一个单位的时候,它所引起的心理强度也增加一个单位。 费希纳认为可以用差别阈限作为感觉的单位,一个刺激所引起的心理强度可以用这个刺激所包含的差别阈限值来表示。S=KlgR。S 代表心 理量,R 代表物理量,K 是一个常数。感觉的强度与刺激强度的对数成正比,刺激强度按对数级数增长,它所引起的心理强度却只按算术 级数增长,这就是费希纳定律。也只适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
4、简述视觉的适应。 视觉的适宜刺激是波长在 380~780nm 之间的可见光。视觉适应中最典型的是暗适应。所谓暗适应是指由于长时间在暗环境下工作而 使得视觉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暗适应一般要 30~40 分钟,光适应只要一两分钟就能完成。暗适应后不小心受了光刺激,暗适应就被破 坏。光适应的过程就是在光的作用下,视网膜上的视紫红质分解的过程;暗适应就是视紫红质重新合成的过程。
5、简述色觉异常及其成因。 有些人分辨颜色有困难,甚至分辨不了颜色,这就是色觉异常。分为:色弱、部分色盲和全色盲。色觉异常绝大多数是遗传的原因 造成的。遗传途径:男孩的外祖父通过妈妈传给自己,只有当父母都是色盲时,女儿才会是色盲。所以男性色盲远远多于女性色盲。
6、简述人类听觉感受性的特点。 听觉的适宜刺激是 16~20000Hz,在听阈范围内,人们对 1000~4000Hz 的声音最敏感,对这一范围内声音的耐受性也比较高。人类 听觉的感受性和年龄有关,20 岁以前随年龄的增长感受性逐渐提高;60 岁以后随年龄的增长感受性逐渐降低。但老年人听觉感受性降低的 特点是,首先丧失的是对高频声音的听觉,随着年龄的增长听觉丧失的范围逐渐向低频方向发展,当扩展到中频范围时就影响到了言语的听觉。听觉感受性可以分为听觉适应和听觉疲劳。
7、简述生理零度的含义。 皮肤表面的温度叫生理零度,和生理零度相同的温度刺激皮肤,不会引起热和冷的感觉。身体各部分皮肤的生理零度不同,同一皮 肤表面的生理零度也会发生变化。
8、简述内脏感觉的主要内容。 内脏感觉又叫机体觉,包括饥饿、饱胀和渴的感觉,窒息的感觉,疲劳的感觉,便意,性以及痛的感觉等等。当各种内在器官的工 作处于正常状态时,引不起内脏的感觉。而且内脏活动有一定的节律,变化比较少,所以内脏器官向大脑输送的信息比较少,也比较弱。 只有某个内脏器官发生异常或病变的时候,才会引起明显的内脏感觉。
9、简述痛觉的生物学意义。 痛觉对机体具有保护的作用。痛觉的产生告诉我们身体的某个部位受到了伤害,发生了病变,给我们一个信号,让我们加以保护。 即痛觉具有生物学的意义。所以,痛觉是最难于适应的。没有痛觉是很危险的。
10、简述知觉的基本特性。 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物体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其基本特性有:整体性、选择性、恒常性、理解性。
11、简述双眼视差的概念。 两眼视网膜上形成的两个略有差异的视像叫做双眼视差。是形成深度知觉的最主要的线索。
12、简述似动现象的概念。 物体在空间中没有发生位移,而被知觉为运动的现象叫做似动现象,又叫动景现象、 现象。
13、简述错觉的种类。 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有横竖错觉、缪勒-莱尔错觉、线条方向错觉、面积错觉、形重错觉、视听错觉等。
第四节 记忆
1、记忆过程的基本环节是什么? 识记、保持、回忆,再认。
2、简述遗忘进程的规律。 根据艾宾浩斯的实验,遗忘进程具有如下规律: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的。即在识记后的最初阶段里遗忘的速度很快,但随着时间 的推移,遗忘的速度越来越慢,甚至一两天以后,保存量的变化就不大了。
3、简述三个记忆系统的特点。 (1)瞬时记忆特点:编码方式是外界刺激物的形象;容量很大,但保存时间很短;如果对瞬时记忆中的信息加以注意,信息就被转 入短时记忆。 (2)短时记忆特点:容量有限(5-9) ;语言文字材料多为听觉编码,非语言文字材料主要是形象的记忆;短时记忆中的信息是当前 正在加工的信息,因而是可以被意识到的;短时记忆的信息经过复述,可能转入长时记忆系统。 (3)长时记忆特点:容量是无限的;编码有语义编码和形象编码;如果不是有意回忆,长时记忆中的信息不会被意识到;长时记忆 的遗忘或因自然衰退,或因干扰造成。
第五节 思维、言语及想象
1、简述思维及其特点。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认识,作为一种反映形式,其最主要的特征是间接性和概括性。
2、简述语言和言语的区别和联系。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语言是正常成人思维活动和相互间思想交流得以实现 的工具。但它是社会现象,是语言学研究的对象。 言语是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是人的心理活动,依附于个体而不是整个社会。是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言语离不开语言,只有借助于语言才能实现人们之间的思想交流。语言是人们在相互交际的社会生活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语言也 只有发挥它的交际工具的功能采用存在的价值,才是活的语言,离开了人们的交际活动,语言也就变成了死的语言。所以语言也离不开言 语。
3、简述言语中枢及各言语中枢的功能。 言语活动是大脑皮层各个部位共同活动的结果,但皮质的不同部位又有相对的机能分工。言语活动包括说、听、写、读等几种不同 的形式,因此,在大脑皮层上也分别有参与这些语言活动形式的皮质部位,就是言语中枢。主要包括: 言语运动中枢(布洛卡中枢) : 主管说话机能,受到损伤后,会出现表达性失语症。 言语听觉中枢(威尔尼克中枢) :主管听力机能,受到损伤后,出现接受性失语症。 视觉性言语中枢:主管阅读,受到损伤后,出现失读症。 书写性言语中枢:主管书写功能,受损后,出现失写症。
4、简述想象及其与表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想象就是人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 想象以表象的内容为素材,来源于表象,但却和表象有本质的差别。表象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的再现,没有创造出新 的形象,是一种形象记忆的过程,属于记忆的范畴;想象则是对表象的加工和改造,创造出了新的形象,具有创造性,属于思维的范畴。
第六节 意识与注意
1、意识的定义是什么? 意识是在觉醒状态下的觉知,既包括对外界事物的觉知;也包括对自身内部状态的觉知;既涉及觉知时刻的各种直接经验,如知觉、 思维、情感和欲望;也包括对这些内容和自身行为的评价。意识具有重要的心理机能,对人的身心系统起着统合、管理和调节的作用。
2、快速眼动睡眠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快速眼动睡眠阶段出现于睡眠的四个阶段完成之后,这一阶段,频率更低、波幅更高的 波消失,类似于清醒状态下的高频低幅脑 电波出现,眼球开始快速上下左右移动,梦境开始出现,这一阶段持续大约 5~10 分钟。下一次出现的快速眼动睡眠阶段会比第一次长。
3、注意的特征是什么?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其特征包括:注意广度、注意稳定性、注意转移、注意分配。
4、注意转移和注意分散的区别是什么? 注意分散是指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的对象吸引。 (被动) 注意转移是由于任务的变化,注意由一种对象转移到另一种对象上去的现象。 (主动)
第七节 需要与动机
1、动机和行为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动机和行为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同一行为可以由不同的动机引起;不同的活动也可以由相同的或相似的动机引起。一个人的活动 动机是多种多样的,有些起主导作用,有些处于从属地位。动机是行为的前提,行为是动机的效果。一般来讲,动机和效果之间是一致的, 即良好的动机产生积极的效果。但在实际生活中,也可能出现不一致的情况。
2、简述定势的概念。 所谓定势是指人的一种心理活动的预先准备状态,对人的知觉、记忆、思维、行为和态度都会起到重要的作用。既可以由人的知识 经验引起,也可以由刚刚发生的事情引起。
3、简述缺失性需要和生长需要的特点。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缺失性需要指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低层次的需要,如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它们的满足与否直接关系的个体的生存,因此被称为 缺失性需要。 生长需要时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高层次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些需要的满足有益于健康、 长寿和精力的旺盛,因此被称为生长需要。生长需要时在低层次需要满足之后出现的。
第八节 情绪、情感和意志
1、表情的性质是什么? 表情就是情绪变化的外部表现模式。
2、简述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情绪和情感指的是同一过程和同一现象,只是分别强调了同一心理现象的两个不同的方面。情绪指的是感情反映的过程,也就是脑 的活动过程。情感则常被用来描述具有深刻而稳定的社会意义的感情。所以,情感代表的是感情的内容,即感情的体验和感受;情绪代表 的是感情的反映过程。情感通过情绪来表现,离开了情绪,情感就无法表达。和情绪相比,情感具有更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所 以,情绪和情感既有区别又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3、汤姆金斯和伊扎德的情绪动机-分化理论的要点是什么? 情绪不是伴随其他心理活动产生的一种副现象,而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情绪有其独特的机制,并在人的心理生活中起着适应环 境的独特作用。
4、简述情绪情感变化的维度。 情绪情感变化的维度有四个:动力性有增力和减力的两极;激动度有激动和平静的两极;强度有强和弱的两极;紧张度有紧张和轻 松的两极。
5、简述情绪状态的分类。 按情绪状态,即情绪发生的速度、强度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可以把情绪划分为: 心境:一种微弱、持久而又具有弥漫性的情绪体验状态,通常叫做心情。心境是以同样的态度对待所有的事情。 激情: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持续时间较短的情绪状态,具有明显的生理反应和外部行为表现。往往由重大的、突如其来的事件 或激烈的意向冲突引起。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应激:出现意外 事件或遇到危险情景时出现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6、意志行动的基本阶段是什么? 意志行动的基本阶段包括:准备阶段,即分析行动目的和行动计划的确立;执行决定阶段,即采取行动实现目的。
7、动机冲突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1)双趋式冲突:两个具有同样吸引力的目标,两个动机同样强烈,但不能同时获得时所遇到的冲突。 (2)双避式冲突:两个目标都想避开,但只能避开一个目标的时候,产生的冲突。 (3)趋避式冲突:想获得的目标既有利又有弊时所遇到的矛盾心情。 (4)双重趋避式冲突:有多个目标,每个目标都有利有弊,而产生的冲突。
8、简述意志的品质。 意志品质包括:自觉性(对行动目的有深刻认识,能自觉支配自觉的行动,使之服从于活动目的的品质) ;果断性(迅速地、不失时机 地采取决定的品质) ;坚韧性(坚持不懈,永不退缩的品质,又叫毅力或顽强性) ;自制性(善于管理和控制自己情绪和行动的能力) 。
第九节 人格
1、简述人格及其特征。 人格是各种心理特性的总和,也是各种心理特性的一个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都影响着一个人的思想、情感 和行为,使他区别于他人的、独特的心理品质。 其特征有:独特性、整体性、稳定性、功能性、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2、人格的结构是什么? 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包含着各种成分。主要的是人格的倾向性和人格的心理特征两个方面。前者是指人格的动力,后者是 指个体之间的差异。
3、简述能力及其和知识、技能的关系。 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是人格的一种心理特征。 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 技能是通过练习而获得和巩固下来的,完成活动的动作方式和动作系统。 能力不是知识和技能,但和知识、技能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前提,没有某种能力难于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能力决定着掌握知识技能的方向、速度、巩固的程度和所能达到的水平。但不能简单地用知识技能当作标准来比较人们的能力高低。而在 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也会促进相应能力的发展。
4、个体能力发展差异的表现是什么?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发展水平的差异、类型的差异;发展早晚的差异。
5、简述影响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 (1)遗传因素:指一个人的素质或叫天赋,即一个人生来具有的解剖生理特点。素质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基础和前提。 (2)环境和教育因素:遗传决定了能力发展可能的范围或限度,环境则决定了在遗传决定的范围内能力发展的具体程度。环境包括 儿童正常发育的条件,儿童的家庭、儿童所在的学习,以及他所处的生活环境。发达的社会经济条件,丰富的社会文化生活是能力发展的 肥沃土壤,和谐的家庭氛围是能力发展的基石,教育则是能力发展的关键。
6、气质类型的学说主要有哪些? 古希腊哲学家希波克拉底的体液说,20 世纪 20 年代德国精神病医生克雷奇米尔的体型说,日本古川竹二的血型说,美国心理学家 伯曼的激素说。
7、简述性格及其结构。 性格是一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 一般来说,可以从性格的组成部分来分解性格,这是性格的静态结构;还可以从性格结构的几个方面的联系上,从不同的生活情景 中来考察性格,这是性格的动态特征。 性格的静态特征包括:态度特征(如何处理社会各方面关系的性格特征) 、意志特征(对自己行为自觉进行调节的特征) 、情绪特征 (情绪对活动的影响,及对自己情绪的控制能力) 、理智特征(在认知活动中的性格特征) 。 性格的动态结构:静态特征的几个方面并不是相互分离的,而是彼此关联,相互制约,有机地组成一个整体的。一般来说,性格的 态度特征是性格的核心,而对社会、对集体的态度又是最为重要的,因为态度直接表现出了一个人对事物所特有的、比较恒常的倾向,同 时也决定了性格的其他特征。所以在分析一个人的性格时,一定要抓住主要特征,由此可以预见到其他的性格特征。另外,性格的各种特 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机械组合,常常在不同的场合下会显露出一个人性格的不同侧面。
8、简述荣格的人格结构的类型理论。 人格类型理论是按照某些标准或特性,将人划分成几种不同的类型,每一种类型的人有相似的人格特征,不同类型的人的人格特征 是有差异的。瑞士新精神分析学家荣格将人格类型分内向和外向两种。荣格根据一个人的兴趣和关注指向内部还是外部将人格分为内向型 和外向 型。内向型人格特点是心理活动常指向自己的内心世界,好沉思,谨慎、多虑,爱独处,交际面较窄,有时难于适应环境的变化。 外向型的人格特点是关心外部事物,活泼开朗,不拘小节,善交际,情感外露,独立、果断,容易适应环境的变化。极端内向或外向的人 很少,多为中间型的。荣格的人格类型学说虽然过于简单,但比较切合实际,也容易了解使用,所以流传广泛,影响较大。
9、简述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是人格特质理论的创始人。他认为特质构成人格的基本元素,是人以一种特殊方式做出反应的倾向,它以人 的“神经心理系统”为基础,虽然不能直接观察到,但可以通过人的行为加以证实。特质之间具有相对
;心理咨询师栏目精心整理提供“心理咨询师三级2017要点:詹姆斯-兰格的情绪外周理论”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快跟着我一起来复习吧。
詹姆斯认为当外界刺激引起身体上的变化时,我们对这些变化的知觉便是情绪;
兰格强调植物性神经系统支配作用加强,血管扩张,结果便产生愉快的情绪;反之结果便产生恐怖的情绪;
詹姆斯和兰格都强调情绪与机体变化的关系,强调植物性神经系统在情绪发生中的作用,所以被称作情绪的外周。
坎农-巴德的情绪丘脑理论
坎农认为,情绪变化快而生理的变化慢;
坎农认为,情绪的生理机制不在外周,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
外界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引起神经冲动,经感觉神经传至丘脑,身体变化和情绪体验是同时发生的。
沙赫特的情绪认知理论
任何一种情绪的产生,都是由外界环境刺激、机体的生理变化和对外界环境刺激的认识过程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决定性的因素是对外界刺激和对身体变化的认知。
汤姆金斯和伊扎德的情绪动机-分化理论
汤姆金斯和伊扎德提出,情绪并不是伴随着其他心理活动产生的一种副现象,而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
汤姆金斯直接把情绪看作是动机;
伊扎德进一步指出,情绪的主观成分,即体验就是起动机作用的心理机构,各种情绪体验是驱动有机体采取行动的动机力量。
情绪、情感变化的维度及两极性
情绪情感变化的维度
(一)情绪情感的动力性有增力和减力的两极
(二)激动度有激动和平静的两极
(三)强度有强和弱的两极
(四)紧张度有紧张和轻松的两极
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
基本情绪的种类各家有不同的分法,近代研究中常把快乐、愤怒、悲哀和恐惧列为情绪的基本形式,又叫原始情绪;
复合情绪是由基本情绪的不同组合派生出来的。如由愤怒、厌恶和轻蔑组合起来的复合情绪可叫做敌意;由恐惧、内疚、痛苦和愤怒组合起来的复合情绪可叫做焦虑等等。
心境、激情和应激
(一)心境:是一种微弱、持久而又具有弥漫性的情绪体验状态,通常叫做心情;
(二)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持续时间较短的情绪状态,具有明显的生理反应和外部行为表现;
(三)应激:应激是在出现意外事件和遇到危险情景的情况下所出现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
道德感:按照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集体荣誉感、责任感、同情感等都是同道德评价相联系的情感;
美感:按照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自然界、社会生活及文学艺术品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理智感:在智力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2017年心理咨询师准考证打印时间
试论从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谈自控能力的培养的论文
论文关键词:课堂问题行为 自控能力
论文摘要: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已成为一种时尚,然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包含着与他人的合作和交流,因此这种自主学习必须是建立在一定的纪律约束和良好的自控能力的基础上。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变得越来越有“主见”,越来越有“个性”,“自我实现”的倾向正在迅速扩展,因而课堂也变得越来越难以控制,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较多,大致有:注意力分散、相互打闹、不听指挥随意变换练习的项目或内容、不与他人合作、情绪波动大、随意停止练习或离开练习场地等。这些问题行为的出现,干扰了正常的教学,弱化了教学质量与效率,从而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
1学生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
课堂问题行为是指:课堂上学生干扰教学的正常进行,对教学效果产生了直接或消极的影响的行为。如干扰他人听讲解、看示范和从事身体练习等直接性行为,学生个体的懒散、情绪波动、过激的言行和举动等对其他学生产生消极性影响的行为。问题行为的产生与学生的兴趣、心情、所处的环境以及教师的教学与组织管理能力有关。
11需求得不到满足
新课程通过选项教学较好的满足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随着自身的发展,不断产生新的需求。如:希望得到教师和同学的尊重理解、有展示自我的机会等,这些需求在一段时间内得不到满足,心理上便会产生一种被遗忘、忽略的失落感。为了弥补这种感觉,就会通过另类的方法引起他人的注意。如:上课故意迟到,报数时怪腔怪调等。
12寻找发泄的突破口
当学生受到家长或其他教师的批评,甚至惩罚后,由于一时想不通,易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而这种不满情绪又不敢直接发泄到刺激他的对象上,而是转移到没有直接关系的其他人身上。如学生因考试成绩不理想,受到了家长的责备、教师的批评,体育课上其他同学不小心碰了他,他便借机发泄与同学发生争执,甚至动手。
13教师不合理的教学
教师对教材、教法钻研不足,对学生缺乏了解,就不可能制订出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和方法;教师常因缺乏对学生练习时的帮助与保护使学生缺乏安全感;运动负荷过大使学生感到身心疲惫;教学手段和方法不灵活,教学语言贫乏,使他们感到呆板而缺乏吸引力,导致他们逃避体育课。
14教师情绪的不稳定
汤姆金斯说过“第一性的动机体系就是感情(情感)体系。”可见教师的“情感功能”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体育课中教师的惊惶失措会导致学生学习信心不足;过于严肃会使学生感到紧张;训斥的结果是学生对体育学习产生厌恶情绪。而这些,对那些体育动机本来就不明确,身体或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而言,无疑是消极的刺激因素。
15外界因素的影响
体育课是在室外进行的,年级与年级、班级与班级,人与人之间是相对开放的。相互影响也就不可避免,当外界的事物使他感兴趣时,便会受其诱惑,产生问题行为。如:放弃本班的练习转而到别的班级参加感兴趣的运动等。
2学生自控能力的培养
体育学习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靠学生自己的努力,但教师适时、适当的帮助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可多角度创设有利条件,引导、培养学生变被动控制为受自身学习目标和意志影响的自我控制。
21转变教学观念,培养主体精神
体育教学过程实际上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因此,教师必须改变这种教学控制的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尊重学生体育学习的自主性,合理安排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地进行生动活泼的学习,使其自觉地控制自己的问题行为与不良心理。
22注重角色转换,培养责任意识
把教师的角色定位于学生发展的合作者、鼓励者和引导者,教师要善于创设条件和机会让学生独立思考、决策、解决问题和发表见解。在充分信任的基础上,让学生承担一定的学习责任,将学生由被动接受体育知识技能的地位,推向主动探究获得更大发展的前台。教师的任务就是将学习任务与学生的学习愿望有机统一起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责任感。
23改变师生关系,营造和谐氛围
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实现主体性教学的前提。因此,营造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已不只是一种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而应成为教师追求的目标。应当充分发扬教学民主,让学生在民主的教学氛围中,积极主动的学习。允许学生犯错,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观念,激发他们探求知识的欲望和热情。关爱学生,与他们接触,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对学生的进步给予充分肯定,对学生中存在的困难则是热情帮助、指点,对学生的心理问题,教师应多与之交流,并加以引导。
24注重多元评价,提高自我认识
我们的教学对象是一群性格各异的学生,由此决定了每个学生在发展上的差异。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不同的场合运用不同的评价形式,对学生的学习不要轻易的作出绝对的终结评价,而是在肯定其积极学习态度的前提下,让他们体会到:只要努力就会取的成功。合理的教学评价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从而采取积极的学习策略,这是学生自我控制的理性动力源泉。因此学生发现问题行为时,教师应巧妙的运用评价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期望,从而变消极为积极。
25提高心理素质,增强抗挫能力
心理研究表明,承受挫折的能力实际上是心理品质的外在表现,可以通过学习和锻炼而获得提高。当前学生多为顺境中成长的独身子女,抗挫能力差,而来自社会、家庭、学校的压力很大,所以教师要注重对他们进行对挫折的认识与抵抗的教育。比如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进行自我定位,确定合理的个人目标,尽量减少挫折,减轻心理紧张。在教育方式上,教师可在学习过程中适时而有意识地设置一些困难和障碍,让他们去克服,这样不仅磨练了意志,培养战胜困难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他们明白了加强意志品质锻炼的重要性,从而内化为自觉行为。
3结语
体育教学过程中对有问题行为的学生,教师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给予他们足够的引导、关爱和信任,并有针对性地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锻炼身体的积极性,培养和锻炼学生优秀的意志品质,发挥非智力因素的积极作用,消除心理障碍,克服体育教学中的问题行为,使学生变“要我练”为“我要练”,从而积极主动地获取体育知识技能,以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陆胜兴体育课学生偶发性错误的成因及解决方法[j]中国学校体育,19946
[2]童宪明对中学生体育课堂问题行为的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20034
[3]胡亚明在体育教学中学生问题行为的预防与矫正[j]中国学校体育,20035
[4]黄小平体育教学中学生主体性意识缺失及矫治策略[j]体育教学,20033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