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每个父母对自己的第一个孩子感情比较淡漠。。为什么呀?

为什么每个父母对自己的第一个孩子感情比较淡漠。。为什么呀?,第1张

这是个谈爱色变的时代,为溺爱正名

在中国,“溺爱”这个词几乎成为了亲子教育中最激烈一个话题,一但有谁点开这个导火索,一说谁家孩子父母惯着长大,天天好吃好喝供着还不学好,下面马上就开始形成一场批斗会了,各个家长表现得义愤填膺、摩拳擦掌起来,“溺爱”这个词好似人人得而诛之。

但是,在这个谈爱色变的时代,我要为溺爱正名,溺爱不是十八层地狱,不是刀山火海,溺爱更不是妖魔,只是在绝大多数人的眼里,将溺爱妖魔化了。

用溺爱做挡箭牌?

那么,有没有一个非常准确的答案来表明,哪个孩子是真正被溺爱所毁灭的呢?

有人可能会说:有李天一,一个被宠得号称天下第一的孩子,家庭背景、经济、地位都是高高在上,最后走上作奸犯科的道路,轰动了全中国。

但是,我并不敢苟同,父母一味给孩子物质上的满足,却没有引导孩子走上正确的道路,根本就谈不上爱,更谈不上溺爱,溺爱更像是一个父母拿出来逃避自己责任的幌子,口口声声去说是自己溺爱孩子所致,其实呢真正关心孩子了吗?引导孩子了吗?

为此,我还查阅了资料,李天一4岁学钢琴,8岁学书法,连续两届荣获全国希望杯青少年儿童钢琴比赛二等奖、中国作品演奏奖。全国少儿钢琴比赛金奖等等奖项。跟同龄的孩子比起来,称得上品学兼优了,起码苗子不坏吧。

但是在媒体报到出他家庭的育儿细节中,我看到是,除了家长在物质上有一定的满足,很多时候,更多的是对孩子进行打压、侵犯和毫无尊重。

这根本就谈不上什么溺爱,恰恰相反,这根本就不是爱,溺爱到底是什么?

在我眼中溺爱更多的好像是很多家长的一种说辞,买了大堆玩具却不跟孩子一起玩这叫溺爱?买了大堆零食却不告诉孩子要饮食节制这叫溺爱?

三字经中:子不教,父之过

中华上下五年的历史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子不教,父之过!当“溺爱”成为父母不够爱的幌子的时候,请不要再谈爱色变了!

真正的爱是,尊重孩子的想法,不打压孩子的欲望,理性分析孩子的需求,理解并支持孩子每个合理的决定,让孩子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而不是让家长肆意捏造出来的。

在网上看到的一个著名的巧克力事件,大致如下:

孩子喜欢吃巧克力,父母觉得吃多了会蛀牙、影响身体,并不去满足孩子的需求。在孩子的眼中是,我的需求被无情拒绝了,我不开心,我感受不到父母的爱,孩子会变得恐慌,是不是父母已经不爱我了,这样是不行的,我必须要我的巧克力!

因此父母这种出于善意的拒绝却给埋下引起孩子恐慌的种子,孩子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可能孩子不会再跟父母去要,采取自己的手段去偷去抢其他小朋友的巧克力。

父母教育孩子的通病

这对父母有幸拜访了一位心理医生,心理医生告诉他们,只需买一箱巧克力,放在孩子的房间,敞开任由他吃。

孩子发现后惊喜不已,并询问父母他可以吃吗?父母告诉孩子,这些都属于你,你可以想吃多少就吃多少!

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孩子起初一天吃十几块的巧克力,一个星期后却再也不吃了,期间有一次,孩子牙疼的厉害吗,父母告诉孩子,这就是巧克力吃多了的缘故,到最后的时候,他的需要已经不那么强了,最后就完全不吃了。

当父母,会无意识的去指挥孩子,你要去干什么,你不要去干什么。去指挥他听话的孩子、考好成绩的孩子是好的;贪玩、淘气就是坏孩子。却不告诉孩子为什么要去考好成绩,为什么淘气就会让大家不喜欢。其实这些东西,家长自己都没有思考过。玩耍或许可以让孩子学会如何与人交往,淘气或许可以开发孩子的创造力。孩子们也有自己的准则,看到别人好好学习的时候,自己也会那么做;考试不好,也会跟自己怄气,淘气了也知道要自我反省

克里希那穆提曾说:如果父母真的关心他们的孩子,社会在隔夜之间就会改变,我们会有不同的教育,不同的家庭,会有一个没有冲突、没有战争的世界。

因此,此刻看到这篇文章的你,也许你已经为人父母,又或者在不远的将来即将为人父母,那么,请你,不要谈爱色变,不要拿“溺爱”掩饰不爱。

培养孩子的关键,首先就是要懂得孩子内心的秘密。而孩子内心最大的秘密是什么呢?是情感,或情感的焦虑。因此,如果父母想真正地理解孩子,就必须要掌握情感交流的秘方,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和感情。

从孩子的方面来讲,如果他遭遇了什么情绪上的问题或烦恼,首先求助的,无疑也是父亲母亲。因此,如果做父母的不善于与孩子交流,也就从一开始就阻断了孩子与他人建立正常人际关系的可能。不幸的是,这往往是许多家庭的实际情形。因此,要达成和谐美满的亲子交流,做父母的也必须要对情感交流的技巧加以自觉的领会。

1、户外亲密小活动

推荐一,滚“雪球”

这里的“雪球”并不是语义上用雪做成的球,而是我们的身体,如何做?

准备:找一个户外适合滚爬玩耍的小山坡,注意查看草地上有没有石头或树桩等硬物,避免撞伤。然后准备一只乒乓球大小的小球,放在山坡的某个位置。

如何玩:一人双手抱着身体、闭上眼睛,从小山坡上往下滚;另一人在一旁提醒应该往哪个方向,才能滚到小球的位置。例如,爸爸在小山顶提醒方向,孩子从小山坡上往下滚。

这个小游戏有什么好处呢?需要亲子间的配合和互动,玩耍的过程会给孩子和大人带来快乐,有助于亲子情感的提升。

推荐二,爬山

在周末,选一个风景宜人的山,带上干粮,与孩子一同出发吧。在爬山时,爸妈有时协助孩子爬上陡峭的坡,有时给孩子介绍遗址的来历,有时高声欢歌,享受大自然的风光和气息……这些小细节,都能一点一滴地让亲子走得更近。

无论什么户外亲子小活动,父母对孩子的陪伴,孩子与父母在一起的时光,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亲子关系亲密。所以,如果你觉得上面的活动都不适合你家,你可以做一些你与孩子都喜欢的户外小活动。

2、家庭亲密小游戏

推荐一,“我希望”小游戏

有时候,很多家庭成员间陌生或充满怨恨,是因为缺乏沟通。对方不知道你内心想什么,你也不知道对方在顾虑什么,从而导致矛盾与隔阂的产生。所以,把你的期望“公布”出来,你也要鼓励其他家庭成员把期望说出来,是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法。

如果你觉得直接开口很尴尬,可以试试“我希望”小游戏。例如每个月一次,选一个周末,一家人围坐在桌子前,准备一张空白纸,每个人依次写下对家庭或家庭成员的期望,最后贴在墙上。

这种方式有助于家庭成员的沟通,相互知晓得越多,家庭亲密度越好。

推荐二,“我感谢”小游戏

知名心理学家塞利格曼发现,如果每个人每天在日记本上列三件好事,便能增加人的幸福感,帮助家庭亲密度的提升。所以,与上面的“我希望”小游戏相比,“我感谢”小游戏可以更频繁一些。

如果想要做得更有仪式感,父母们还可以安排在每晚睡觉前,感恩十分钟。具体可以这样做:

爸爸妈妈和孩子围坐在床上,用十分钟以内的时间,每个人轮流说三件感谢的事情。可以感谢家庭,也可以感谢某个家庭成员,更可以感谢孩子的小玩伴或同学,还要说出具体的原因或解释。例如,孩子可以说:“我感谢妈妈把我的鞋子刷得很干净。当我穿上干净的鞋子后,感觉心情愉悦,做事情更自信了”。解释能帮助人加深印象,让感恩的情感更强烈。

人们常常说,家庭的氛围,就像明静的玻璃窗,擦拭多了,就能光洁无比;也像橘**的台灯,被人愈加珍视,就能渗出团团暖气……

(一)自身方面的原因

一是青少年处于自我意识飞速发展的时期,更关注自己的内心。他们心灵丰富、敏感偏激、脆弱、极易受到触动,往往会因一件平淡无奇的事情产生丰富的情绪情感,一旦情绪走向低谷,会变得脆弱不堪,易走极端。

第二,青少年情感淡漠很大程度上与之前的成长任务是否完成有着密切的联系早期亲子依恋缺失的孩子容易与父母长期处于对抗或关系淡漠之中,他们不太容易相信别人,因缺乏安全感而自卑,在同伴群体中受欢迎程度较低,容易被同伴排斥等。这些青少年往往易焦虑紧张,抗压能力较弱,寻常的挫折事件就可能引发强烈的反应,假如得不到有效的缓解和疏导,极有可能出现心理异常的症状。

(二)家庭方面的原因

不良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溺爱型”父母倾向于过度保护孩子,本应由孩子独

立完成的事情,家长一味地替代、包办。有的家长甚至限制孩子的社交,致使孩子缺乏与同伴密切接触、与异性正常交往的机会。家长的过度保护导致孩子产生脱敏反应,误认为父母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丝毫不懂得感恩与珍惜。“专制型”父母总把自己的意念强加在孩子身上,提出一些不和理的要求,导致孩子逆反,亲子关系恶化。

家庭关系与子女心理疾病

 糟糕的家庭关系会导致子女的心理疾病,下面家庭关系与子女心理疾病是我为大家准备的,希望能带给大家启发与思考。

 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社会因素之一是家庭环境。研究表明,那些在单调、贫乏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其心理发展将受到阻碍,并且会抑制他们潜能的发展。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也是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孩子如果能够在早期与父母建立和保持良好的关系,对其以后社会适应和人际关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孩子的过分保护和过分严厉,也会影响他们的独立性以及自信心的发展。所以,家庭成员之间建立一种相互关爱、相互尊重、民主和谐的心理氛围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是个性心理健康发展的沃土。

 作为父母,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夫妻关系。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父母之间的真正爱情,这是教育儿童最重要的精神力量”,“我们做父母的,应首先以自己相互关心的行为来教育孩子”。如果,夫妻之间“两天一大闹,三天一小吵”或形同陌路人,会造成孩子压抑、苦闷、缺乏安全感、多疑、敏感、心神不宁、无所适从,严重的会出现变态人格和反社会行为。父母只有建立和睦恩爱、平等民主的夫妻关系才能扮演好父母的角色,也才有可能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父母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那就要会爱孩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缺乏正常的关爱,孩子的身心发展就会受到影响。每个父母也都爱自己的孩子,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会给予孩子有益的爱,也不是每个孩子都能从父母的爱中得以健康的成长。心理学家指出,对孩子心理健康具有不良影响的亲子关系一般有以下几种:

 1、 拒绝型亲子关系:父母对孩子的感情冷淡、忽视,甚至放任自流,认为“树大自然直”,采取漠不关心的的态度。这种亲子关系容易使孩子形成冷酷、攻击、情绪不安的心理。父母的漠不关心也会使孩子对学校生活失去兴趣,情绪控制力很低,学业不佳,容易出现违法行为。

 2、 溺爱型亲子关系:父母对孩子过于宠爱,过于关心,对孩子的任何要求都有求必应,百依百顺,缺乏理智和分寸。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依赖性强,自主能力差,性格幼稚,情绪不稳定,意志薄弱,在学校往往表现为责任心不强,环境适应能力差。

 3、 支配型亲子关系:父母处于权威地位,孩子必须按照父母的意愿办事,生活受到严格限制,这样会造成孩子的心情压抑、紧张、情绪低沉,耐受挫折能力差。孩子时时处于紧张的状态,失去安全感和归属感。进而形成行为消极、被动、服从的人格特征。

 观察1:强弱

 一个喜欢抱怨先生是软骨头的太太不知道,她恰好是他骨头越来越软的原因。在孩子早年的心理发展中,母亲的作用远大于父亲。想想孩子是从母亲的身体和怀抱中逐步的分离出来,你就相信这样的观点没有错。与母亲的关系几乎决定了每个人内心是否具有足够的安全感、亲密感、快乐感与成长动力。而父亲却是他最初的成长和自我认同中重要的伴侣和领路人。在面对患有神经症性冲突(恐惧、抑郁、焦虑等)和行为紊乱的成人和孩子时,需要对早年母子或母女关系做细致分析,我们往往能找到一个很严厉很正确很负责任的母亲或者有类似严母般仔细的父亲。和这样的家庭打交道,要说服母亲给予孩子犯错误说“假话”干“坏事”的自由有时比登天还难。因为这样的母亲肯定是一个很讲道理的人,做事总在理上,做人做得勤勤恳恳,当母亲当太太也当得很认真。和她们说话,你常常感觉有点气短,有点理亏。早在五十年代,从事家庭治疗的精神科医生就提出“婚姻倾斜”的心理学概念,认为家庭中父母的一方有采用破坏性方式来支配家庭的倾向,而另一方却显得依赖和柔弱,对其逆来顺受。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将这种倾斜关系视为正常,失去成为平等关系的能力,要么依赖,要么强权。

 观察2:倾斜

 在临床治疗中常常观察到母亲的角色感太强,使父亲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被弱化,甚至被迫游离于家庭的亲密关系与教养关系之外。由于不平衡,孩子与母亲的互动中,没有因父亲的插入产生的心理缓冲空间,也失去了在双亲行为中作适应性选择的权利,孩子与母亲的行为应答方式被简单化到服从和不服从。久而久之,成长的动力被压抑,变化与对抗的欲望被耗竭,导致孩子的心性发展延迟。正如漫画中表现的,母亲的咄咄逼人和父亲孩子的怯懦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由此,处理时会不自主的想压制母亲,迫使母亲退后一点,再扶父亲一把,以此让孩子在居中的位置上比较好过。实际上,家庭治疗师并不会匆忙的否认画面上的情景,“倾斜关系”常常隐含着一种内在补偿和和谐。换一句话来说,没有一个怯懦的父亲,也不会冒出了一个强悍的母亲,两者谁是因谁是果很难分清。家庭治疗师把倾斜看成是家庭的一种存在方式,分析孩子的问题是非是在维持或者破坏这种关系。如果家庭希望孩子的问题消失,可以问家庭是否愿意先改变倾斜关系,看看在均衡的关系下孩子的问题会怎样变化,这是家庭的选择。是非观念强的心理咨询师会无意识充当家庭的评判人,批评那个看起来很强,实际上内心很苦很累的母亲,使治疗产生很大的阻抗,甚至引起家庭对治疗师的厌恶。聪明的则会与母亲结盟来寻求母亲的大力协助最糟糕事莫过于咨询师试图帮助母亲“镇压”孩子,挫败孩子潜意识里的“反抗”,以为错都在孩子。其实,大多数孩子的行为紊乱最初都是指向家庭的,尤其是指向最亲密的人——母亲。要孩子有变化,父母要率先有变化。

 观察3:平衡

 母亲与孩子死死纠结在一起,有时不是为了要挟丈夫,而是为了自保!“母子同盟”是心理医生对家庭关系的另一种描述,它几乎是“婚姻倾斜”的反转。在一些家庭里,我们常常看到一个很权威的父亲,斥责母亲过度的娇惯和纵容孩子,而不争气的孩子一心一意的粘着母亲。“母子结盟”常常是经久绵长,无坚不催。这样的母子关系可能会是男人心中无穷的烦恼。你和太太红脸的时候,就能从孩子的眼中读到恐惧或是愤怒,你叫他“宝宝”的时候,他会扭头不理你,甚至不再管你叫爹。如果你有心要给孩子一些苦头,找孩子的一些别扭,你立即会发现自己陷入一种困境,因为任何对孩子的不满都自然的归因于太太,本是一腔的好意转眼就成了驴肝肺。

 “母子同盟”的另一个心理学描述是父亲在家庭情感关系或权利系统中缺席,比如长期的出门在外,个性松散自由,放任不羁,没有责任感等。母子依恋成为家庭情感维系的中心,母亲和孩子构成一种补偿性“婚姻关系”。这样的家庭关系中,孩子是父亲腿上的一个“袢马绳”,母亲会主动的给丈夫呈现甚至夸大孩子的问题,以此来向丈夫“索取”应该得到的关心。在旁人看来,这样的母亲有两个孩子,一个是永远长不成熟的丈夫,一个是永远长不大的孩子。第三类“母子同盟”的心理学描述是指那些人格不完整,内心缺少安全感,缺乏自我认同和对亲密关系不信任的母亲,通过下意识的对孩子的深层依恋来获取内在的稳定。一般来说,母子热恋是孩子从出生到两岁之间的一种母子不可分离的相互依存的状态,个性依赖的母亲会被这种深度亲密带来的愉悦感所迷醉,以至于对孩子“成瘾”。在这样的家庭关系中,母亲要和孩子一起睡到孩子很大的时候,父亲却常常是过厅或小房子里的睡客。有时侯,个性弱的父亲可能成为一个家庭情感的边缘人或流浪者,他不得不靠讨好母子来维持他在家庭中的位置。

 观察4:恋母

 根据家庭病理学说,“母子同盟”让孩子成为夫妻个性冲突的一个投射‘容器’,夫妻无意识的把婚姻的问题转嫁给孩子,孩子活得像一个替婚姻受罪的‘道具’。

 由于母亲性格,情绪对结盟中的孩子有很强的认同与内化作用,孩子的自我发展被压抑,这种压抑会延续到青春期并被猛烈的释放出来。同样,母亲的过度亲密使男孩性别认同与性意识发展延迟,不少的男孩内心印刻着无论如何也摆不脱的“俄的浦斯情结”(恋母)。

 对母子同盟关系的认识与临床心理治疗可能是两回事,心理咨询师并不会拘泥于以上简单的逻辑关系来看待“母子同盟”。 一般我们首先接受这种同盟是家庭关系的一种补偿状态,在新的平衡关系没有确立以前,“母子同盟”可能是家庭内部平衡的有效机制。带着这种观念走进家庭,心理咨询师更能保持位置的中立和更广阔的观察角度。我们会狡猾的绕过家庭成员给予我们的是非因果,也不去充当家庭的教育者或关系的调解人。我们对家庭呈现给我们的东西保持高度的尊重和认同,并协同家庭找到今后发展的多种变化的可能,以此来降低家庭内部的焦虑。我们不讨论家庭为什么会这样,或者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相反,我们乐于承认我们对问题的成因一无所知(装傻)。我们只愿意与家庭讨论这种“母子同盟”是怎样被维持下来的,如果家庭选择不改变 现状,每个成员需要怎样做才能使“结盟”看起来并没有那么糟。如果家庭选择变化又要怎样来建立新关系和怎么样维持变化的可持续性。在治疗中,家庭治疗师很愿意和家庭坐同一个板凳,如果习惯坐在家庭的对面,让家庭把麻烦恼怒一股脑儿的抛过来,那才是吃不了,兜着走。

 观察5:束缚

 做事的人,永远也不会做错事!做事的人,总是从犯错开始的。“双重束缚”是家庭治疗大师贝特森对家庭动力学中一种矛盾情景的经典描述,他认为:“双重束缚是这样一种情景,即父母之间或父母与子女之间交流时在关系水平与内容水平之间有明显的矛盾,使家庭交流发展出一种矛盾的不确定性,家庭成员不知道对方是关心自己还是抱怨自己”。正如父亲说:“我这样做是为了爱你!”,而孩子却知道接下来可能是大祸临头。贝特森认为这种矛盾情景是儿童产生精神分裂或情绪障碍的决定因素。在中国的文化中,父母喜欢把对孩子的愤怒,包藏在一种对孩子的貌似关心中,越是与子女关系不好的父母,越易于通过“教育”来发泄对子女的不满。结果,孩子长期处在一种内容水平被关心,关系水平被伤害的悖论情景,而且还不能评述或反抗这些矛盾信息。慢慢地孩子会借助矛盾的信息来逃避惩罚,以扭曲的行为方式来应付所有的关系,失去了发展正确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能力,出现人格分化延迟。

 漫画中母亲生气的对女儿说:“瞧你都15岁了,还不愿替母亲分担一点家务,你真是太懒了! ”即表达一种对子女的成长期望,又表达一种对女儿的失望与抱怨。女儿要平衡母亲的情绪,觉得该做点什么。女儿对母亲说:“好吧,我来拖拖地”。表达的是一种服从,甚至是一种刻意的讨好,但内心隐藏着一种防御,害怕与母 亲继续交流。女儿在拖地的时候,如果得到母亲夸奖,则应答成功,内心得到满足,拖地行为就转为成长的动力。但母亲却大声叫到:“瞧你拖的地!还不如不拖。养你这么大,连拖地都不会!”女儿被迫处在一种应答无措、左右为难的位置,无论如何都是输,变与不变都毫无出路。不拖地,要继续忍受母亲的指责和埋怨;去拖地也要忍受母亲新的指责和埋怨,横竖都是不快乐。由于来自母亲的信息矛盾,反倒使子女成长的动力被减弱。孩子心中的感觉是:“无论如何我都不能摆脱母亲对我的不满。”

 观察6:矛盾

 应对这样的“亲密交流”使孩子们变得圆滑而成熟,最终胜利的还是孩子。如果在父母都是社会精英,孩子可能就不会那么幸运地蒙混过关,父母与孩子不交谈则罢,一交谈就要触及孩子的“灵魂”,直到把孩子的心灵挫伤得百孔千疮。

 心理学专家塞奥多尔·利兹研究精英家庭的孩子在成长中的适应不良,发现家庭地位越高,孩子的心理问题越多,解决症结也更麻烦。从遗传学的角度,由于孩子智商很高,他们在与父母的“交锋”中易于找到或创造一种情绪或行为障碍来有效地应答困境,并从中获益。心理咨询师看到许多孩子的问题是被不当的教育孕育出来的,企图用教育父母的方式达成一种家庭内部交流的平衡,这样的想法可能是好的,但效果难以预测。有些家长听信心理咨询师的建议在教育孩子中变得束手束脚,无规无矩,让孩子的心理发展处在更大的危险中。聪明的治疗师不去为难父母。相反,在孩子的面前表示出对父母足够的尊敬与肯定。我们会和家庭一起重新来描述家庭的“情景”,并改变家庭呈现给我们的“故事脚本”,让家庭得到一种新视觉和新感觉。我们要给孩子的“症状”或家庭的冲突一个意料之外的赋义,使这些引发矛盾的信息产生积极互动的作用。我们还要改译孩子内心对父母教育的感觉,让他看到教育中包藏着的那颗无私慈爱的心。我们会利用孩子的问题,给了父母一个展现自我的广阔天地,让父母变得更像是个好父母,孩子更像是个好孩子。这样做的目的是要给出我们的暗示:“家庭必须在爱与教育的冲突中找寻隐藏着的和谐,让动荡的心趋于安宁。”

 观察7:分裂

 漫画中的情景是心理学对家庭关系的另一类描述——“婚姻分裂”,由五十年代的心理学大师塞奥多尔·利兹提出。利兹研究儿童精神病(躁抑症)时认为:家庭内部没有形成良好的结构和角色分化,夫妻间过分独立,缺少必要的情感交流和亲密依赖。甚至是夫妻同床异梦,彼此疏远,满怀敌意的竞争,拼命试图从孩子那儿得到忠诚与亲近,导致孩子无力适应。孩子会强烈的感觉到家庭内部的不稳定和团结一致的重要性,迅速发展起一种自我控制,来付或摇摆在家庭对立观念或非此即彼的关系模式中,用自我“分裂”补偿性地满足父母对家庭关系的需求,以维持家庭分离中的统一,冲突中的和谐。在这样的家庭关系中,平衡是靠孩子勇于“自我 牺牲”来实现的,孩子的问题实际上是家庭维持的一种要件。但补偿总会有个极限,一旦缓冲失败,孩子可能陷入大麻烦,要么过度控制自己——抑郁,要么就是发泄性失控——躁狂,并持续摇摆在这两种情绪状态中。过度控制的孩子可能会把这种家庭冲突潜抑在内心深层,成为成年神经症或心身疾病的心理根源。失控的孩子却像是反叛“家庭现实”,逼迫父母改变态度,调控家人,这种失控被医学称为儿童神经症或儿童精神病。

 观察8:无奈

 双重束缚中的孩子,内心冲突持续存在,积攒着很大的焦虑。心理咨询师走进这样的家庭,易于同情孩子。如果一厢情愿的试图通过教导父母来消除家庭内部的矛盾信息,及易引起有强烈自尊需求的家长的不满。结果,孩子在诊室里担惊受怕,有时不得不通过表达对心理咨询师的不喜欢来与父母“结盟”,让治疗陷入困境。对逆反或者有攻击性欲望的孩子,这样的教导又鼓励了孩子对父母的对抗与责难,让家长在医生面前处境尴尬,尊严尽失。许多渴望权威感的心理咨询师,热衷于给家庭灌输心理学思想,培训当事人,以为如此这般就可天下太平。对有知识有悟性的家长尚可这样做,对悟性不高或矛盾纠结很深的家庭,心理学知识是双刃剑,帮助的同时伤害更深,会让家庭失去自我判断力和自我更新力,把家庭推向更大的危机与困境。

 当然,不少的家庭也乐于把一切麻烦都推给治疗师,让孩子大事小事都来找心理咨询师拿主意,使治疗师在表面的辉煌下内心苦不堪言。聪明的家庭治疗师会绕过对家庭交流模式的价值判断,通过家庭塑型(一种在诊室中的家庭心理剧)让父母与子女体验到彼此在关系水平中的亲疏近远,引发他们的内在联想。并创造新的交流模式,引发新的情感体验,来促进家庭对未来的期待。在与家庭的交谈中,需要灵活的避免发表对家庭事务对与错的看法,代之以引入一种有效或无效的判断。

 观察9:示弱

 另一类更为困难的双重束缚,发生在个性分化不良或情感分裂的家庭,孩子无论依从母亲还是依从父亲都会遭到另一方的责难,无论做任何事都不能得到双亲肯定或者否定的观点。有时候双亲为了回避自身冲突,观点含含混混,要么就各行其是,互不干涉。孩子既不能在家庭找到规则,也形成不了有效的交流,凡事得先看父母的脸色,猜测父母的心思,难以适从。有个男性咨询客已经28岁了,什么事也不能做,什么人也不能接触,被精神医生诊断为分裂样精神障碍。观察他的家庭关系,发现他的父母之间根本没有像样的交流,母亲说话父亲就闭嘴,父亲说话母亲也装听不见。当事人与父亲如同陌人,父亲也很少回这个家。我还发现当事人与母亲的交流也很少,不到万不得一不开口,开口也是一些略带含混的语音,但行为上到是很默契。母亲跟他很亲近,他想要什么母亲都猜得到,是否要把话说清楚似乎并不那么重要。这个家庭的父亲的个性分化比较低,内向,不善言辞,夫妻之间情感淡漠,家庭中没有成形的交流,或者可以引起成员间循环互动的东西。我的努力就是要重建家庭的交流模式,减少母亲的替代与母子间的情感纠结,以促进当事人的心理发展。

 在治疗中,必须认清这个现实,母子纠结是家庭继续存在的情感核心,在没有新的平衡诞生前,你只能保持对它的尊敬。我对母亲说:“你十年来,一直无怨无悔的 照顾这个患病的孩子,你真是一个伟大的母亲”。

 观察10:关爱

 家庭的治疗师走进一个家庭,喜欢关注这个家庭可能存在的一些内部禁忌。我们会问孩子,家庭里有什么东西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我们常常发现几乎所有家庭在交流内容方面或多或少有些限制,这些限制代表着家庭的文化意识,权利等级与家庭的“游戏规则”,从中也可考量家庭成员间的亲密距离。

 来看看这样的一种情景:孩子快乐的回到家,兴奋的说:“爸!妈!我今天的物理考试拿了95分。” 妈妈认真的说:“先别高兴,告诉我你班上的最好成绩是多少”爸爸接着说:“想想那5分为什么要丢”。

 待孩子收藏笑脸,快乐尽失,躲进了自己的小屋,父母脸上才有了笑容,说道:“我们的孩子还真不错”。 担心孩子骄傲而不敢公开的分享孩子的快乐,使家庭内部的交流变得无趣,孩子想得到父母认同的热情也被挫败了。也许是文化的原因,中国的父母习惯替孩子做决定,小到穿衣吃饭,大到读书就业,仿佛不仔细管就是父母的失职。大多数喜欢韩国音乐的孩子不会和喜欢看韩国电视剧的父母交谈对韩国文化的感觉,如果这样做一定是自讨不愉快。喜好争强好胜的孩子不敢与同样好胜的父亲讨论人际关系,即便讨论也会是一些虚假之词。许多孩子被明令禁止讨论父母的对错,或参与父母间的情感活动父母本意是为孩子好,为孩子创造理想的生存空间,结果却是忽略孩子成长过程中自然生动的,多样化得的特点,恰巧让孩子失去了在家庭舞台大显身手的机会,减弱了成长的动力。抱怨子女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的父母,常常是对孩子任何独立思想与行为大加压制的人,形成“恶性循环”,家庭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这种家庭教育中的矛盾情景,被心理学描述为家庭中的“假性互惠”。假性互惠中的家庭看起来一家子和和睦睦,父母替孩子着想,孩子替父母亲分忧,实际上,人人都受压抑与限制,个个心情都不舒畅。

 家庭治疗背景

 家庭治疗作为21世纪的心理咨询与治疗三大主流治疗体系之一,得到了学术和临床上的广大认可,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家庭治疗理论将家庭看成由多个亚系统组成的一个完整的系统,强调来访者的问题不仅仅在于个体本身,而应更多的关注家庭内部环境中成员之间不良的交往模式。观察和帮助家庭呈现家庭成员之间当前的关系以及交流模式,通过改变关系模式,从而改善家庭功能,减轻或消除问题,帮助家庭离开困境,促进家庭及成员的发展。

 专家建议什么样的问题可做家庭治疗

 1)家庭治疗较多地用于青少年的行为问题,如学习问题、交友问题和神经症性的问题,进食障碍和心身疾病,青年夫妻的冲突等。

 2)当家庭成员间有冲突,经过其他治疗(个体治疗)无效的,或是在个别治疗中不能处理的个人冲突,或是家庭对个体治疗起了阻碍作用,可以寻求家庭治疗。

 3)症状虽反应在某人身上反映的却是家庭系统有问题、家庭过于忽视或过分焦虑患病成员的治疗、家庭成员要求参与某个病人的治疗、家庭中有一个反复复发的精神心理疾病的患者、家庭中某人与他人交往有问题的时候,有必要考虑家庭治疗。

 4)在重性精神病发作期、偏执性人格障碍、性虐待等疾病病人中,先不考虑首选家庭治疗。如果有其他肯定的精神病理问题,如心境障碍、精神分裂症等,家庭治疗可作为辅助手段。

 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科学,是一门技艺,所以,父母就要掌握科学方法,不断学习,熟练应用科学方法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那么,有哪些心理学方法适宜于父母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呢以下几种方法在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中使用的较多:

 1、放松训练法。放松训练是指身体和精神由紧张状态向松驰状态的过程。放松可以通过呼吸放松、想像放松、静坐放松、自律放松等方法实现。那么,是否需要放松,何时放松为好父母就要观察孩子的表现,可以从身体、精神方面来了解孩子。从身体方面了解,可以观察孩子饮食是否正常、营养是否充分、睡眠是否充足、有无适量运动等;从精神方面了解,可以观察孩子处事是否镇定、注意力是否集中、情绪是否心平气和。放松训练法主要帮助孩子缓解学习压力,增强适应能力。

 2、强化法。强化法是指系统地应用强化手段去增进某些适宜的行为或消除某些不适应的行为。强化有四种类型:(1)正强化:即给予一个积极刺激,为了建立一个好的行为模式而运用奖励的方式使这种行为重复出现直至保持下来。(2)负强化:即去掉一个消极刺激,如较大的孩子仍把手指放在嘴里吮吸,则这种行为一出现就受到指责,一旦这种不良行为停止了,立即停止对他的批评。(3)正惩罚:即当不适应的行为出现时,立即给予处罚的一种方法。这种惩罚是令孩子感到不愉快的。(4)负惩罚:即当不适当的行为出现时,不再给予原有的奖励。强化法主要是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代币奖励法。代币是一种象征性的强化物,如小红星、筹码、卡片等。代币法是一种利用强化原理促进更多的适应性行为出现的方法。如孩子做作业时拖拉、动作慢,常常拖到很晚才写完作业,父母就可以利用代币作为强化物,刺激孩子加快动作,提高效率。

 4、消退法。因得不到强化,使某种已学习的反应减少或停止。如有的孩子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采取无理取闹的方式希望父母改变初衷,父母应平静告知“不可以得到,即使哭闹也没有用”,并平静地在一边做自己的事,假装不予理会。孩子因这种无理取闹行为没有获得相应的结果,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这种行为就会消退。

 父母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关乎孩子未来的生活,未来的成就,未来的人生。这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作为一门科学,我们父母就要遵从科学原理;作为一门技术,我们父母就要熟能生巧;作为一门艺术,我们父母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尊重创造性。让我们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生活幸福,是我们作为父母对孩子的希望,更是责任。

;

朋友、同事,甚至身边的至亲还有自已的工作。尤其是在孩子学习时更克制不了自巳,这说明你己经无法控制自已的情绪,你爱发脾气的坏毛病伤击到自已的孩子,可悲,可怜,可恨!其次,家长要学会安抚孩子在学习时出现的负面情绪。在学校,老师对孩子的学习已经强调了太多,知道不能完成作业会有什么后果,孩子的心里压力会很大。家长要理解理解孩子。

这些积极的正能量,对孩子也是一种心灵上的自由,他不用为你感到亏欠,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激励,他会默默跟你看齐。克服慵懒,改变自己,做好榜样,就是对孩子最好的引导。而是淡漠。就像是一个孩子千方百计想要引起父母的关注,但父母只是面无表情不做任何回应,孩子的感觉估计只会觉得他不重要,他的父母一点儿也不在意他。

一旦年纪一渐大的时候,你们就会发现这种做法无论是对孩子,还是对父母都是一段人生旅途的缺失!过多的要求孩子,超出他的能力范围,他会觉得很痛苦,你也会觉得很恼火。就如当初我要求他理解妈妈,配合妈妈一起故事会一样,其实他也正是寻求妈妈的全身心关注,不想分享妈妈的阶段。不要找任何理由,说工作忙,没时间,不会等等的理由,那也只是理由而已!

因为我们作比较的时候都是选最好的比,难道自己孩子就没有优点吗?不是的,我们家长忽视了孩子的优点,在拿孩子的缺点和其他孩子优点比较。结果是越比越生气,越生气心情越不好。是悦纳自己,不要把迷失的自我,焦虑的自我投射跟孩子。最后,送大家一句话,真正的高情商是不仅能调整自己情绪,还能调控别人的情绪。想想这句话自勉吧,自己道行还浅得很呢!

什么是亲子关系?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就是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重要吗?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起点,是家庭教育的基础,更是决定孩子未来的钥匙。

在家庭教育培训中,首先要讲的就是亲子关系。但是,在现实生活里,有很多家长并不重视亲子关系的培养,甚至连对亲子关系没有任何概念。

很多真实案例表明,当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或者极端行为时,究其根本就是因为家庭亲子关系差,家庭教育无法实施,最终危害了孩子的成长。

众多家庭类型里,这三种类型都会影响亲子关系。包括:放纵型、忽视型、专制型。

放纵型的家庭大多表现就是溺爱,培养出的孩子主要特征就是任性、自私,没有同理心。

忽视型的家庭主要表现就是冷漠,在这种家庭环境中在长的孩子不懂什么是爱,对人冷淡,情感淡漠。

专制型的家庭充满吼叫、控制甚至暴力,成长在这种环境中孩子要么懦弱,要么粗暴,性格有缺陷。

Matt老师讲案例

2018年3月,湖南邵阳一名女孩因补课的事和父亲发生了争执,并遭到父亲的打骂,随后出来劝阻的母亲同样也遭到父亲的殴打,女孩上前制止的过程中失手将父亲刺死。据媒体报道,女孩父亲以前经常对孩子和妻子拳打脚踢。

我们可以从这个案例中发现,家庭环境里充满暴力时,孩子一旦爆发将会带来什么样的严重后果,就算这次没事,以后也同样会发生。

还有这样的一个案例,看完之后为孩子的遭遇感到心痛。奶奶带着5岁的孙女去超市,女孩想买零食奶奶不仅不同意,还用腿踹孙女,在短短的30秒里踢了小女孩23下。Matt老师实在不能理解奶奶的行为,跟自己的孙女有这么大仇吗?还是奶奶心理本身就有问题,是不是存在暴力虐待倾向。

在我们的生活里有很多这样的案例,有些情节令人发指,实难想像什么样的人能对自己的亲生骨肉下狠手。反之,同样也有很多家长对孩子完全是放纵溺爱。在家庭教育案例中最著名的案件就属“李天一案”了,这是最典型的溺爱后果。

所有这些类型家庭中亲子关系要么非常差,要么看似很好其实如同虚设,在这样的亲子关系中父母对孩子教育无法实施,或者本身就是错误教育。

所以,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起点,也是家庭教育的基础,如果基础不稳那后续家庭教育也就无从谈起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84186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8
下一篇2023-08-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