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转载于 国潮博物社
建筑文化是人类 历史 文明中一大物质内容,通过建筑来展现一个国家的地域文化特色。
那些瑰丽而复杂的古建筑,是一个民族经过 历史 沉淀后最可信的文化物证。
建筑是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下面就跟着一起来一场心灵文化之旅吧。
中国古代
我国古代建筑的功能和材料长时期变化不大,所以并未形成西方那种鲜明的建筑风格演变。
中国地大物博,下面社长就从寺庙、宫殿和园林这三方面来带大家领略中国古建筑之美。
01
悬空寺
建筑特点:壮观惊奇 | 巧构宏制
“要的就是刺激”
顾名思义就是悬挂在空中的寺庙,远远望去,像一幅玲珑剔透的浮雕,镶嵌在悬崖峭壁之间。
悬空寺不仅外貌奇特、惊险,建筑构造也颇具特色。
屋檐有单檐、重檐、三层檐。
悬空寺不仅外貌奇特、惊险,建筑构造也颇具特色。
屋檐有单檐、重檐、三层檐。
屋顶有正脊、垂脊、戗脊、贫脊,融合了南方园林艺术。
02
苏州园林
建筑特点:身处画中 | 一步一景
“文艺小青年就是我”
苏州园林是各地园林的标本,无论大家站在哪个点上,都是一副完美的图画。
苏州园林的美是精心安排的,但同时又不悖于自然之理。
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不追求对称美,充满自然之趣的布局美。
讲究假山与池塘的配合,假山的堆砌错落有致有自然灵动之美,让人忘却其为假山。
池塘引用活水,因为活水才有生趣。
讲究花草树木的映射。花草树木的运用同样着眼于画意,既讲究树木的错落有致,又照顾到季节的变化。
黄为土地之色,在古代农业 社会 ,土为万物之本。所以故宫所有的宫殿颜色都是用**的琉璃瓦。
03
故 宫
建筑特点:威严壮丽 | 皇权思想
“天大地大我最大”
故宫是世界上最大的四合院,中央以一条贯穿南北的中轴线,左右各形成住所宫殿。建筑气势雄伟、豪华壮丽,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精华。
朱红色的柱子和金**的琉璃瓦相互构成,阴影处配上青绿色的建筑彩画,轮廓鲜明,整个建筑物富丽堂皇。
故宫的装饰是极具中华文化内涵的,屋顶的装饰做出翘角飞檐,饰以各种雕刻彩绘,增加华丽的走兽装饰。
五色之中,中央为**。
黄为土地之色,在古代农业 社会 ,土为万物之本。所以故宫所有的宫殿颜色都是用**的琉璃瓦。
拜占庭式建筑
雪后的故宫,也美的让人窒息。
在 历史 的长河中,美是短暂的。
但古建筑是弥久珍贵的,它是人类信仰、文化、道德传承的一种工具,是文化的载体。
它不是木头、砖块的集合,是多种艺术的集大成者,是人们为了装下自己的物质世界,给自己的精神寻找一个栖息的空间。
西 方
01
古罗马式建筑
建筑特点:庞大 | 雄伟
代表建筑:斗兽场 | 万神庙
“哥要的就是排面”
古罗马帝国虽然已经灰飞烟灭,但斗兽场依旧作为古罗马精神的象征屹立不倒,照耀着欧洲和现代西方的文明。
斗兽场又被成为“弗拉维圆形剧场”。
圆弧形的剧场设计,让现场的回声效果极强,那震撼的场面光是想想就让人热血沸腾。
拱顶是古罗马式建筑的风格,看台用三层混凝土制的筒形拱上,形成三圈不同高度的环形劵廊。
斗兽场可说是世界上最早的 体育 场,其建筑理念至今被人们效仿。
虽然现在只剩下大半个骨架,但其雄伟的气魄与磅礴的气势,仍旧在提醒人们古罗马帝国曾经的辉煌。
万神庙的形体简洁,几何形明确,它是单一空间、集中式建筑的代表,也是穹顶建筑的典范。
整个建筑最精彩绝伦的地方就是穹顶上的圆洞,按当时的理念,穹顶象征着天宇,穹顶上的圆洞象征着神的世界与人的世界的某种联系。
当天气晴朗时,圆洞的影子在阳光的照射下形成一个巨大的光斑,投射在万神庙里,仿佛要唤醒庙里沉睡的众神。
万神庙利用拱劵技术,将希腊风格与之融合起来,成为拱劵式殿堂建筑代表。
这种简洁干净又恢宏浩大的建筑样式,和谐大气,使万神庙具有一种崇高的美感。
02
拜占庭式建筑
建筑特点:灿烂夺目 | 对称
代表建筑:圣索菲亚大教堂 | 圣马可教堂
“强迫症的福音”
穹窿顶是拜占庭建筑最鲜明的一个特点。
体量又高又大的穹顶,往往是整个建筑的构图中心,围绕这一中心,周围设计有一些对称的协调的小部件,所以拜占庭建筑极具对称美。
圣索菲亚大教堂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拜占庭建筑的思想内核就是崇拜帝王和宣扬基督教神学,内部金碧辉煌的装饰以及墙面上大量宗教题材的彩色灰浆画也反映了当时政教合一的权威。
拜占庭建筑风格是东西方文化相互融合的结果,运用波斯豪华的彩色基调以及古罗马式的圆柱、拱形技术,形成了独自的拜占庭艺术。
拜占庭建筑强调神性,利用建筑的色彩语言,进一步构造艺术氛围,缤纷的色彩交相辉映又和谐相处,统一了一个总体的意境:神圣、高贵。
在方形平面的四边发劵,在四个劵之间以对角线为直径,从而使内部空间获得了极大的自由。
圣索菲亚大教堂也成为了人类建筑史上璀璨夺目的杰作之一。
圣马可教堂是融合了拜占庭艺术、哥特式艺术和文艺复兴多种艺术式样的结合体。典型的五座圆顶和金碧辉煌的内部装饰来源于拜占庭艺术。
圣马可教堂在15世纪后加入了哥特式的装饰风格,如尖拱门。
整座教堂的结构又呈现了古希腊的十字形的设计。
教堂的内部,从地板、墙壁到天花板上,都是精致的镶嵌画作,这些画作上又覆盖着一层闪闪发亮的金箔,使得整座教堂笼罩在金色的光芒里。
所以圣马可教堂又被称为“金色大教堂”。
03
哥特式建筑
建筑特点:玫瑰花窗 | 尖耸的塔顶
代表建筑:巴黎圣母院 | 米兰大教堂
“我要冲上天跟太阳肩并肩”
中世纪的时代背景是欧洲刚经历了麻风病和黑死病的侵袭,导致世界人口骤减三分之二。
人类在经历过灾难后久久难以平息内心的恐慌,所以整个中世纪的美学是病态的。
在当时水深火热的 社会 环境中,基督教成为了当时的主流,无所不能的上帝是大众 情感 慰藉的心灵依托,所以中世纪建筑的风格就是神圣的宗教风。
哥特式建筑的特色就是利用光与色彩,来让人们无限制的接近上帝。
巴黎圣母剧院那绘满了圣经故事的玻璃花窗,从视觉效果上所呈现的炫影,从上方倾泻而来的神圣感,也让教徒产生与上帝只有一线之隔的错觉。
花窗以红色、蓝色为主基调。
蓝色代表天国,红色代表基督教徒的鲜血,造就了教堂内部神秘灿烂的景象,表达了人们向往天国的内心理想。
尖耸的高塔、尖形的拱门以及修长的竖柱,都营造出了一种轻盈修长的飞天感。寓意着人们对上帝的倾慕。
整个建筑以线条、雄伟的外观和内部空阔的空间以及玫瑰花窗的结合,使哥特式的建筑呈现出一种浓厚的宗教氛围。
哥特式建筑风格的视觉暗示就是“直飞上天”,用高耸的尖塔修饰,给人以向上的神秘感。
飞扶壁的大量运用更突出了哥特式高耸峭拔的特点,上面繁复的装饰雕刻增添了美观性。
哥特式建筑是为了信仰而做的,一切为了上帝。在宗教层面上追求的就是基督教教义的具体化和视觉化。
04
巴洛克式建筑
建筑特点:戏剧性 | 夸张性
代表建筑:圣彼得教堂 | 罗马耶稣会教堂
“纸醉金迷就是我”
巴洛克建筑装饰奢华,造型不规则,充满看戏剧效果,颜色艳丽,处处体现着曲线美,设计充满了动感。
相比于其它建筑的规整与秩序,巴洛克建筑风格追求的就是外形上的自由不规则与内部的富丽堂皇。
巴洛克风格建筑装饰奢华,颜色艳丽,给人以极强的视觉冲击效果。巴洛克建筑装饰奢华神秘,反映了当时世俗的价值观,迎合了贵族奢华、享乐的心态。
随着当时经济的蓬勃发展,这样的建筑风格也满足了教会炫耀财富的目的。
巴洛克建筑使用昂贵的材料、精细的加工,凸显其富有。这样“媚俗”的审美也使得巴洛克建筑摆脱了神圣的理性制约。
延续了文艺复兴的传统,注重对“人”的刻画,内部装饰的壁画充满了欢乐的气氛,突破了哥特式、拜占庭庭式建筑禁欲主义的桎梏。
提倡世俗化,反对神化,使人性的光芒照耀艺术,就是巴洛克建筑的最大特点。
与崇高静穆的哥特式风格不同,巴洛克风格建筑走的是享乐主义的路子,所以大家在看到巴洛克建筑的时候,内心会感到激动、欢悦。
巴洛克建筑追求标新立异,它抛弃了建筑原有的对称美和均衡感,将建筑与雕像相融合,使建筑风格产生动态感与新奇感,我们在欣赏巴洛克建筑的时候,会有一种身处美术馆的错觉。
巴洛克建筑的每一个细节都透露着三个字“我有钱”。
浓郁的浪漫主义风格,琳琅满目的装饰都让人梦回那个纸醉金迷的时期。
05
洛可可风格
建筑特点:庞大 | 雄伟
代表建筑:斗兽场 | 万神庙
“我这该死的精致甜美”
洛可可风格是在巴洛克建筑风格上发展起来的。
当时的欧洲经济发展已呈衰退趋势,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支撑起巴洛克建筑那样奢华的风格。
而洛可可风格以欧洲文化的衰败为背景,展现了当时贵族阶层颓丧、浮华的思想情绪。
洛可可风格更多的是体现在内部的装饰上,采用轻快明亮的色彩以及纤巧的装饰,看上去细腻温柔。在色调的张扬与柔和之间,展现贵族宫廷的优雅奢华。
洛可可风格善用金色和象牙白,色彩柔和清淡却豪华富丽。
室内装饰线条都采用弧形,线条具有婉转的特点,创造出一个明朗、亲切的空间环境。
模仿自然形态,室内建筑多做成不规则的形状,多应用自然题材做曲线,如卷窝、波状和浑圆体,色彩娇艳,光泽闪烁。
可以说,洛可可风格的装饰满足了大家的少女心,体现了现代 时尚 的流行线条。
洛可可风格经常与巴洛克风格被比较,如果说巴洛克风格是富丽豪华的正宫娘娘,那洛可可就是精致甜美的小公主。
如果说巴洛克风格是富丽豪华的正宫娘娘,那洛可可就是精致甜美的小公主。
大家对建筑风格有了解吗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文化、地域的差异,出现了很多的建筑风格。大家知道欧洲建筑风格有哪些吗因为欧洲丰富的历史文化。所以欧洲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建筑风格。在我们国家有很多人都喜欢欧洲的建筑风格。但是在我们周边大多都是一些高楼大厦,欧洲的建筑风格在我们周边还是不多见的,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欧洲建筑风格有哪些
1、古希腊建筑:古典建筑的源泉,以神殿建筑为代表,其柱式对后世建筑产生巨大影响,在这一时期,古典三柱式-多立克、爱奥尼和科林斯柱式都已出现,并逐渐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比例和形象。
2、古罗马建筑:继承了古希腊建筑的特点和拱卷技术,发展了古典三柱式,形成了以拱卷结构为主要特征,并讲求功能性设计的建筑风格。当时的着名建筑师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是对这一时期建筑学科的最好总结。
3、拜占庭建筑:拜占庭风格则是在巴西利卡形式的基础上,加入了东方风情的圆顶,并在墙面上连续开窗,而在建筑内部,拜占庭风格以大面积的,色彩饱满绘制精巧的马赛克镶嵌画而闻名于世。
4、罗马式建筑:这种建筑形式在欧洲各地都十分普遍,其中英国的罗马式建筑形成了独特的肋拱结构,使得在建筑顶部使用石料称为可能,被称为“诺曼式建筑”。
5、哥特式建筑:尖拱卷、肋拱、飞扶壁和大量的玻璃彩窗是其构成要素,它们最早出现在罗马式建筑中,但被发扬光大之后形成了全新的哥特式风格——高耸削瘦的垂直线条被着重强调,塑造出富有强烈的情感和神秘感的建筑形式。
6、文艺复兴建筑:文艺复兴运动宣扬理性和人性,而这个时期的建筑也是这种思想的最好反映,它们简洁严谨,讲求秩序和比例,考虑人体的比例,并大量地运用古典柱式作为建筑的构图要素。
7、巴洛克建筑:巴洛克风格以意大利内陆发展起来的巴洛克风格为基础,设计更为大胆奔放,并与西西里当地的建筑特色,如彩色大理石的拼贴、火山熔岩石的应用、古典主义的装饰图案等结合在一起。
8、新古典主义风格建筑:古典主义的复兴运动。虽然运用了古典主义的图案和元素,但经过重新组合和创造性的运用,形成了更多更新的样式,可以说是简约而不简单。
9、近现代建筑:以钢筋混凝土、玻璃等新材料为主,追求实用功能和经济因素,弱化装饰性,形式更为简洁和纯粹,建筑更替的速度也大大增加,出现了柯布西耶、包豪斯等鼎鼎大名的建筑师和建筑学派。
通过小编给大家详细的介绍,相信大家应该对欧洲建筑风格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欧洲建筑风格也有很多种,每一个区域都有不同的建筑风格。了解了这么多欧洲的建筑风格,其实咱们国家的建筑风格也是有很多种类的,当然这这需要大家进一步去了解。这么多种的建筑风格,相信不管属于哪种也好,大家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这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在建造房屋时,人们常常会根据自己的喜好、时代的特点等来设计房屋,不同时期的建筑特点也有很大差别。说起后现代主义建筑,相信很多人都有听说过,但并不了解。后现代主义建筑特点是什么?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来了解下相关内容吧!
后现代主义建筑特点是什么
以变化的设计手法,来着重突出建筑精神;重视历史文化的传承,将历史文化与现代建筑相结合,讲究建筑的层次感和立体感;在建筑的造型与装饰上多采用象征、借喻等手法。
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要点
1、在设计中要富有人性,主张建筑不应是单一的建筑,应带有装饰、富有情感。在设计的细节方面,常常采用一些古典元素,使用变化、分裂、夸张、矛盾等手法,来使装饰富有趣味与象征。
2、在设计中要添加文化气息,不单要注重建筑的功能性,还要将地域特点、历史文化等融入到设计中,注重建筑“内”+“外”的形式。
3、在设计中要看重传统历史风格的理念,提出可以对历史文化采取抽出、混合、拼接等方式,然后再将它建立在现代主义设计的构造基础中。
4、在设计中要有语感,可以通过“象征”、“借喻”等方式,来表达历史文化、表达人物的情感,可以通过点、线、面的运用、色彩的变化,层次的递进等,进一步来突出设计的理念。
小编的话:总的来说,后现代主义是不拘于形式与传统的,讲究设计的创新与情感,它用色大胆、装饰华丽,常常以别具一格的设计吸引人们的眼球。以上关于后现代主义建筑特点的介绍就到这了,希望可以给到大家一些参考,更多相关内容,敬请关注齐家资讯。
以往的经验认为,决策是理性思维的过程,感性参与的的成分很小,诺曼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阐述感性思维对于决策的重要性。
或许就是一些不起眼的体验细节,影响了使用的情绪,从而影响我们了我们对整个产品的认知。
我收藏了一些茶壶。其中有一个茶壶完全不可以用,因为茶壶嘴和茶壶柄在同一边。它是由法国艺术家雅克·卡洛曼创造的,卡洛曼称它为咖啡壶:一个“专为受虐狂设计的咖啡壶”。我的这个茶壶是原物的一个复制品,它的一张照片在我写的(设计心理学)(The Design of Everyday Things)那本书(编者注:指的是英文原版书)的封面上。
我收藏的第二个茶壶被称为“Nanna茶壶”,它独特的圆墩墩的外形,出人意料地大受欢迎。第三个茶壶有点复杂,却很实用,它还可以“倾斜”,是由德国Ronnefeldt公司制造的。
卡洛里的茶壶故意设计得没法用。Nanna茶壶尽管看起来有点笨拙,但实际上却很好用。它是由著名的建筑师和产品设计师Michael Graves设计的。那个倾斜的茶壶是我在芝加哥的四季旅馆(Four Seasons Hotel)喝午茶时发现的,它是根据泡茶的几个阶段设计的。用它泡茶时,我先把茶叶放在里面的搁板上(在壶的内部,从外面衡不到),并把茶壶平躺放置,茶叶浸入水中。在茶将要泡好时我把茶壶倾斜起来,使它与菜面成一定的角度,部分茶叶离开水。在茶完全泡好后我把茶壶竖起来,茶叶不再和茶水接触。
这些茶壶中哪一个是我经常用的呢,答案是,一个也不常用。
我每天早晨都喝茶。早展,效率是第一的。因此,醒来后我走进厨房,按下日式热水器的按钮烧水,用勺子取出切好的茶叶放进小的金属泡茶球里。然后,我把金属球放在茶杯里,倒入热水,泡上几分钟后我的茶便可以喝了。这样既快速高效,还容易清洗。
为什么我会对收藏的茶壶如此着迷呢为什么我会把它们陈列在厨房的窗台尽管我不用它们,也把它们摆在那里,让自己看得见。
我珍视我的茶壶,不仅仅是因为它们可以泡茶,而且还因为它们本身是雌塑艺术品。我喜欢站在窗前审视它们所具有的不同形状。欣赏光在它们各种曲面上不停跳跃。当我招待客人或闲暇时,我会因Nanna茶壶更的魅力而用它泡茶,或者因倾斜茶壶的灵巧而用它泡茶。对我来说,设计是,要的,但是我选取哪种设计则由场合、情境,尤其是我的心情决定的。这些茶壶不只是本来用,作为艺术品,它们还使我的每一天变得轻松。不过,也许更重要的是,每一个茶壶都表达了自己的意义:每个茶壶都有自己的故事。第一个反映了我的过去,我对无法使用的物品的讨伐;第二个反映了我的未来,我对美的不懈追求;而第三个则反映了美观和功能的那种完美的结合。
茶壶的故事说明了产品设计的几个组成部分:可用性《或缺少可用性》、美学和实用性。在创造一个产品时,设计者需要考虑多种因素:材料的选择、加工的方法程度等。产品的营销方式、制作的成本和实用性,以及理解和使用产品的难易。但是,多数人没有认识到,在产品的设计和使用中还有很浓重的情感成分。在这本书中,我认为,设计里包含的情感成分可能比实用成分对产品的成功更重要。
茶壶的故事也说明了设计的三个不同层面:本能的、行为的和反思的。本能设计关注外形,这是Nanna茶壶胜过其他的地方—我非常喜欢它的外形,特别是当它盛着玻拍色的茶水,下面用蜡烛火焰把它照亮时。行为涉及与使用的乐趣和效率有关,在这方面,倾斜的茶壶和我的小金属球都是赢家。最后,反思设计考虑产品的合理化和理智化。我能讲一个有关它的故事吗它能迎合我的形象和品味吗我很喜欢一边向人们展示倾斜的茶壶如何工作,一边向人们解释壶身的位置代表着哪个沏茶阶段。当然,“专为受虐狂设计茶壶”完全是反思设计,它不是特别漂亮,而且根本没有用,不过,它却讲了一个极好的故事。
超乎物品设计之上的,还有一项个人要素,这是任何一个设计者和制作者都无法提供的。生活中的物品对我们来说绝不只是物质上的占有。我们以它们为骄傲,不一定是因为我们在炫耀自己的财富或地位,而是因为它们赎予我们生活的意义。一个人最喜欢的物品可以是不贵的小装饰品、磨损的家具,或者照片和书,而且常常是破了的、脏了的或者褪了色的。喜爱的物品是一种象征,它建立了一种积极的精神框架,可以唤起一段快乐的记忆,或者是代表一个人的自我。而且这一物品常含有一个故事、一段记忆,或者把我们个人与特定物品、特定事件联系起来的某些东西。
本能的、行为的和反思的这三个不同维度,在任何设计中都是相互交织的。对于任何一种设计,其中一个维度都没有是不可能的。不过,更重要的是,要注意这三个维度如何与情绪和认知相互作用的。
人们一般倾向于认为认知和情绪是对立的,把情绪说成是激动的、兽性的和不理智的;而把认知说成是冷静的、人性的和有逻辑的。这一对立来自历史悠久的以理性逻辑推理为荣的理性传统。它认为在高度发展的文明社会里,情绪是不合时宜的,它们是人类动物起源的遗留物。我们人类必须学会凌驾于它们之上。至少那样做被认为是明智的。无稽之谈!情绪是认知不可分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所做的每件事,所想的每件事都影响着情绪,不过在许多情况下,这种影响是潜意识的;反过来,我们的情绪也会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也会一直指引着我们做出恰当的行为,引导着我们趋利避害。
一些物品会激起强烈、积极的情绪,诸如热爱、依恋和快乐。在评论BMW的Mini Cooper汽车‘如图05所示)时,《纽约时报)评述说:“无论什么人想起Mini Cooper的动态特征,从非常好的到不重要的,可以公正地说,在近来的记忆中、几乎没有任何其他新汽车能引发比这辆车更多的微笑。”观看和驾驶这辆车是这样的有趣,以至于评论者建议你忽略它的缺点。
几年前,我和设计师Michael Graves一起参加一个录音节目。我批评Graves设计的一个作品—"Rooster”茶壶,因为尽管它看上去很好看,却很难用—倒水时会有被烫伤的危险。就在这时,一位拥有“Rooster“茶壶的节目听众打电话说,“我喜爱我的茶壶,“他反驳说,“当我早展醒来走进厨房泡茶时,它常使我徽笑。’他的意思好像是:“有点难用又怎么样呢只要小心点就可以了。它很可爱,它让我徽笑,这是早晨的第一件事,而早晨的第一件事是最重要的。
当今社会技术进步的一个副作用是:僧恨与我们打交道的物品,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请想一想人们在使用电脑时所感到的愤怒和挫折。伦敦的一家报纸在一篇名为《对电脑发火》(Computer rage)的文章中,这样写道:刚开始只是轻徽的烦恼,然后是怒发冲冠和手脚出汗,不久你用力做敲打你的电脑并对着屏幕大叫,最后,可能以你揍了你的邻座而结束。
在20世纪80年代,我在写作《设计心理学》时没有考虑到情感。我指出实用性和可用性,功能和外形,所有这一切都是以一种逻辑的不带感情的方式运作的—尽管设计不好的物品会令我发火。但是,现在我改变了。为什么呢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对大脑及对认知与情绪如何相互作用有了新的科学见解。我们科学家现在认识到,情绪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多么的重要,多么的有价值。当然,实用性和可用性也是重要的,不过如果没有乐趣和快乐,兴奋和喜悦,焦虑和生气,害怕和愤怒,那么我们的生活将是不完整的。
和情感一起的还有另外一个方面:美感、漂亮和美丽。我在写《设计心理学》时并不是有意贬低美感或情感,我只是想让设计界把可用性的地位提升到它应有的位置,即与美学和功能齐平的位置。我觉得美学的主题在其他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讨论,因此我忽略了它。结果,设计者提出了很有价值的批评:“如果我们遵循诺曼的指示,我们的设计会是能用的——但它们也会是难看的。
实用却难看!这是一个相当刺耳的判断。唉!不过,这一评论却是正确的,因为实用性强的设计不一定好用。这正如我在三个茶壶的故事所揭示的那样,吸引人的设计不一定是效率最高的设计。不过,这些性质非得相互矛盾吗美和智慧,乐趣和实用可以并存吗
所有这些问题都驱使着我开始行动。我的兴趣被科学的我和生活的我之间的差异激起。在科学中,我忽视审美和情感,把注意力集中在认知上。的确,我是认知领域的早期工作者之一,这些领域今天被称为可用性设计和认知科学。可用性设计这一领域就扎根于认知科学。认知科学是由认知心理学、计算机科学和工程学,以及以系统严密和逻辑思考著称的分析学组成的交叉学科。
然而,在我的个人生活中,我参观美术馆,聆听或演奏音乐,并且以我居住的住宅是经过设计师设计的为骄傲。尽管在我的生活中这两个方面是相互独立的,但是它们并不相互矛盾。不过,在我早期的职业生涯中,我经历了一场不可思议的挑战,这一挑战源于一个不太可能的事件,即电脑彩色显示屏的应用。
在个人电脑的早期,根本就没听说过彩色显示器,多数显示器屏幕都是黑白的。当然,苹果II电脑是最早的可以显示彩色的计算机,但只限于游戏中。在苹果II电脑上做的任何重要工作都是黑白的,通常是黑色背景白色文字。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当彩色屏幕首次被引入个人电脑时,我很难理解它的吸引力。那时候,主要是用颇色来强调文字或者给屏幕添加不必要的装饰。从认知的观点来看,彩色没有超过黑白影像所提供的价值,不过,商店却宁愿多花钱来购买彩色显示器,尽管没有什么科学理由。显然,彩色满足了人们的某些要求,但是这些需求我们还无法测量。
我还曾借了一个彩色显示器来看看为什么人们对它趋之若鹜。很快,我确信我开始的判断是正确的,彩色并没有为日常工作增加任何可见的价值。不过,我却无法放弃彩色显示器。我的理智告诉我彩色是不重要的,但是我的情感却在告诉我彩色是重要的。
在**、电视和报纸领域,也同样可见这一现象。一开始,所有的**都是黑白的,电视也是黑白的。制片厂和电视制作商都反对引入彩色,理由是这样会增加巨大的成本,而带来的收益却微乎其微。毕竟,**和电视就是在讲故事,彩色能带来什么不同呢但是,你会回到黑白电视或黑白**的时代吗今天,**或电视被拍成黑白的也只是为了艺术和审美的原因,即避免丰富的色彩会产生强烈的情感陈诉。然而,这种情况并没有完全移植到到报纸和图书领域。虽然所有人都同意彩色刊物往往更受欢迎,但是它带来的收益是否足以收回它产生的额外成本,则仍然处于激烈的讨论中。尽管色彩已悄然出现在报纸页面,但上面的大多数照片和广告仍是黑白印刷的。图书也是如此:本书中引用的照片就全是黑白的,尽管原始照片是彩色的。很多图书中,唯一出现色彩的地方是封面,大概是为了诱使你去购买,但一旦你把它买走后,封面上的那些色彩就再也拍不上用场了。
让我们来看一个筒单的例子。请想像一个长10M宽1M的又长又窄的厚木板,把它放在地面上,你可以在上面走吗当然,你可以蹦篇跳跳甚至闭着眼睛走。现在把木板架到离地面3M高,你可以在上面走吗是的,尽管你会更加小心。
如果木板离地面100M会怎么样呢我们大多数人都不致走近它,即使这时在木板上走和保持平衡并不比木板在地面上时困难。一个简单的任务怎么突然变得这么困难了呢你头脑的反思部分能够认识到在一定高度的木板上走和在地面上的木板上走一样容易,但是自发的本能却支配着你的行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本能会获胜——恐惧感占据了支配地位。你还可能对你的害怕做合理化的解释,木板有可能会折断,或者有可能会被风吹下来。不过,所有这些有意识的合理化解释都发生在事实之后,发生在情感系统释放了化学物质之后。情感系统的运行与有意识思维是独立运作的。
最后,情绪和情感对于日常的决策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神经科学家安东尼奥AntonioDamasio曾对脑损伤的病人进行过研究,他们除了情感系统受损之外,其他一切正常。研究结果显示,他们虽然表面上正常,但无法在生活中作出决策或有效行使职责。尽管他们可以准确地描述他们本来应该如何反应,但是却无法决定住在哪里、要吃什么,以及使用和购买什么产品。这一发现与惯常的观点相矛盾。通常人们认为决策是理智的逻辑思维的结果。但是,现代研究表明、情感系统通过帮助你在好和坏之间迅速做出选择,来减少需要考虑的要素,从而对你的决策制定提供直要帮助。
正如达马西奥Damasio所研究的病人那样,情绪缺失的人们常常无法在两个事物之间作出选择,特别是当两种事物看起来价值相当时。你想在周一还是周二约会你想吃米饭还是烤马铃薯这些恨简单的选择吧是的,也许是太简单了,以至于根本不需要理智的方法来进行决策,这时正是情感发挥作用的时候。大多数人当作完一个决定后被问为什么时,经常会说不出原因,可能回答说:“我只是想这样做。决定必须要让人“感觉良好”,否则这个决定就要被否掉,这种感觉就是情绪的表现方式。
情感系统与行为紧密相连,它能让我们的身体做好准备,以对特定情景做出恰当的反应。这是你在焦虑时感到紧张不安的原因所在。在肠胃中“令人作呕’的感觉和“打结”的感觉并不是假想的——这是情绪控制你的肌肉系统,甚至你的消化系统的真实表现。因此,合意的味道和气味使你分泌唾液进行摄取和吸收,讨厌的味道和气味使你肌肉紧张,从而为后面的反应做好准备。而腐烂的味道则会使你撅起嘴吐出食物,还使你的胃部和肌肉收缩。所有这些反应都是情绪体验的一部分。我们确实会感觉到舒服或不适,放松或紧张。情绪是判断性的,使身体做好相应的准备。你那有意识的、认知的自我会观察到这些变化。下次当你感觉某事好或者坏,虽然自己不知道为什么时,请聆听你身体的声音,遵循情感系统的指引就没错了。
正如情绪对人类行为很至关重要一样,它们对智能机器也很重要,特别是对将来能给人们日常活动带来帮助的自动化机器也同样重要。智能的机器人要想成功就必须拥有情绪(在第6章中将更详细地讨论这一话题),它们的情绪不一定和人类的情绪相同,但不管怎么说,也能被称为情绪,是为满足机器人的需求而为它们量身定做的情感。而且,将来的机器和产品应该能够感知人们的情绪,并做出相应的反应。例如,当你心烦时它哄你、安慰你并陪你玩。
正如我所说的,认知负责诠释和理解你周围的世界,而情绪使你可以对世界做出迅速的判断。通常,在你从认知商对某个情景进行评估之前,你在情绪上已经作出了反应。因而生存比理解更重要,但有些时候却是认知先行。人脑的功能之一就是它能憧憬未来、想像未来,并对未来进行计划。在头脑展开创造想像的翅膀时,思维和认知释放了感情,并且反过来也改变了它们自己。为了解释这是怎么回事,现在让我,探讨一下情感和情绪的科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