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理论基本思想和核心概念?

互动理论基本思想和核心概念?,第1张

互动理论创立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60~70年代曾经盛行一时,到21世纪来仍然是有很大影响的社会理论流派。它的主要的理论基础,是心理学关于人性和人的“社会性”的相关理论。

中文名

互动理论

外文名

Interaction theory

代表人物

米德、帕克

领域

社会心理学

快速

导航

兴起

互动理论

定义

互动理论认为,社会并不是外在于人的某种客观存在的模式或制度体系。社会不过是人们的互动行为模式化了的互动。“模式化”的内容扎根于人头脑中,表现为人们的“角色互动”行动中。个人与他人结成有多少种互动关系,对个人来说,就有多少种“社会”。因此,在互动理论看来,社会是具体的、微观的。社会变迁,是人们的”需求”、“动机、价值观念”以及人们的社会行为发生变化,导致原有的“互动模式”的内容发生变化。

“社会互动”:即社会相互作用,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关系背景下人与人、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等在心理、行为上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强调其动态性。[1]

兴起

互动理论的兴起:互动论创立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60~70年代曾经盛行一时,到21仍然是有很大影响的社会理论流派。它的主要的理论基础,是心理学关系人性和人的“社会性”的相关理论。

互动论的形成受到以下一些因素的共同作用:欧美思想传统、美国社会历史本身以及美国社会学的制度化。(1)德国的历史主义传统经由齐美尔影响到早期的芝加哥学派;(2)美国社会学研究的兴趣倾向于经验性应用问题,实用主义取向始终占据着美国社会学的主导地位;(3)社会学与现代大学体系在美国同时出现,使得社会学获得了稳固的制度性基地;(4)实用主义哲学和心理学的结合,造就了符号互动论。

互动理论

20世纪50——6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提出了“符号互动论”,主要发展了米德、舒茨的互动思想。就“符号互动”的内容,社会学家之间形成对针锋相对的两大阵营。一个阵营以当时芝加哥大学社会哲学教授赫伯特·布鲁默为代表。另一个阵营以衣阿华大学社会学教授曼福德·库恩为代表。

1符号互动:两大阵营“共同认可”的六个观点

(1)人类是“符号”的制造者和使用者。符号,指人们赋予行动的含义。如:握手的含义。表扬和批评的含义。红色的含义等。

(2)人类有获得“符号的一致意义”的能力。

(3)人类有“角色领会”的能力。即视他人的态度和意向而行动的能力。

(4)人的“心智”能力,使人们能够对所处的“情景”作出定义,从而选择合适的行动路线。

(5)人的“自我”的能力,能使个人对“自我形象”或“典型化的自我”形成比较稳定的概念——核心自我。个人的“核心自我”的内容,决定着个人在社会中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路线。

(6)社会,就是相对稳定的“互动模式”。

2符号互动:两大阵营“存在分歧”的内容

(1)关于“个体”的本质。

个体心中的“核心自我”是经常变化的?还是相当稳定的? 布鲁默认为“核心自我”是经常变化的。个人总是在创新。 库恩则认为“核心自我”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当的稳定性。

(2)关于“互动”的本质。互动过程中个体主要是在创新、建构互动关系、导致“核心自我”经常变动,还是个体主要是根据“核心自我”发生互动行为? 布鲁默认为互动主要是人们在创新关系

社会学将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们在生产或生活活动过程中所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心理学将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中文常指人与人交往关系的总称,也被称为“人际交往”,包括亲属关系、朋友关系、学友(同学)关系、师生关系、雇佣关系、战友关系、同事及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等。人是社会动物,每个个体均有其独特之思想、背景、态度、个性、行为模式及价值观,然而人际关系对每个人的情绪、生活、工作有很大的影响,甚至对组织气氛、组织沟通、组织运作、组织效率及个人与组织之关系均有极大的影响。

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社会互动性指的是人们互相交往和沟通的能力,包括语言能力、情感表达和人际关系等。人们的社会互动性强弱不同,也会影响他们在社交场合的表现和交流效果。

情境性则是指在不同的环境中,人们的行为和反应也会有所不同。同样一个人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和表现也会有所变化,比如在家庭环境和工作环境下的行为举止就可能存在差异。

因此,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都是影响人们行为和互动的因素,但它们所涉及的方面不同,是两个互不相同的概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84401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8
下一篇2023-08-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