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的理论观点是什么?

精神分析的理论观点是什么?,第1张

精神分析的理论观点:

精神分析学认为:人之为人,首先其是一个生物体,既然人首先是生物体,那么,人的一切活动的根本动力必然是生物性的本能冲动,而本能冲动中最核心的冲动为生殖本能(即性本能或性欲本能)的冲动,而在社会法律、道德、文明、舆论的压制下。

人被迫将性本能压抑进潜意识中,使之无法进入到人的意识层面上,而以社会允许的形式下发泄出来,如进行文学、艺术的创作,后期弗洛伊德又提出了与“生殖本能”对应的“死亡本能”学说。

认为人除了维护自身生命生长发展的能量(即求生本能,其中核心本能为性欲本能)之外,还有着将自身生物肌体带入到无机状态,即死亡状态下的能量,即死亡本能,死亡本能在战争、仇视、杀害、自残中得以非常明显地表现。

扩展资料:

现代精神分析的特点就是没有杰出的力挽狂澜的伟人出现,每个人所完成的,基本上都是在弗洛伊德和荣格所建立的精神分析大厦的框架内,装修一个又一个小房间,使大厦漂亮、充实起来。使大厦变得更精美、更实用,当然,同时也变得更平庸和自大。

精神分析培训动辄1000小时、2000小时;精神分析治疗可以拖到几年、甚至十几年。精神分析越来越成为少数人拥有、为少数人服务的奢侈品。

他们似乎已经忘记了,他们每一个装修漂亮的小房子,都是在弗洛伊德和荣格两位大师的框架内建构起来的。但是,正是这种平庸和自大,给精神分析的未来发展,孕育了变革的契机。

——精神分析

影片的主角都是史上有记录的心理学家:荣格、弗洛伊德、萨宾娜。就算萨宾娜被流逝的时间半遮半掩了,可是,荣格和弗洛伊德我们总不能说不知道他们是著名的心理学家吧?为什么要冠名《危险方法》?难道是心理学家用心理咨询的方式治疗有心理问题的病人,是在用危险方法解决危险?

有道理!

萨宾娜在没有接受荣格心理分析治疗之前的状况,演员奈特莉用扭曲的身体、扭曲的脸以及愤激的姿态过度地表达了出来。在布置得如同母亲的子宫那般温暖自在的治疗室里,萨宾娜由着自己的性子喃喃自语,荣格以坐在她身后的格局暗示萨宾娜她在一个人的房间里。事实是,萨宾娜和荣格,每隔一天就会以这样的方式肝胆相照,分析者和被分析者之间的物理距离似乎没有缩短,但心理距离不可抗拒地越来越趋近,萨宾娜才会对她的心理医生说:你用弗洛伊德的理论医治我,可我一次性经验都没有!

不错,《危险方法》涉及的三位主要角色,史上都有记载。如果影片毫厘不差地复制彼时他们三位的生活状貌,一定比我们看到的影片平淡得多。**为塑造个性色彩光焰四射的人物,总是将他们的特性作瞬间的叠加,于是,我们看到的荣格,既无以摆脱萨宾娜暴风骤雨般的性爱,又不忍丢弃带给他优渥的生活和为他生儿育女的妻子,游移不决、矛盾重重之下,如果他能从他的导师弗洛伊德那里获得学术上的支持,或许荣格会在纠结中腾挪得游刃有余。可惜,积累的越来越多的病例让荣格无法放弃对弗洛伊德理论的置疑。孤独之下,荣格把自己的精神置于纷乱中。

影片在萨宾娜身怀荣格孩子而洒泪远去的当口戛然而止。荣格生命的终点,影片是用字幕交代的。

欷歔之下,我想他们敢把学术气味那么浓重的荣格和弗洛伊德学术之争搬上银幕,底气何在?那么得问问我自己,这部被豆瓣歪批成对话过多的流水账的影片何以让我在一个多小时的观影过程有痛心疾首之感?因为,**告诉我们荣格是在怎样的学术执著中慢慢丢失自己的幸福生活从而为人类贡献了一种在当时极具创新价值和实用价值的心理学理论:集体无意识。

当弗洛伊德以及他的力比多独步心理学江湖的时候,荣格敢于刺破青天,即便自己呕心沥血之作——康复并也成为心理学家的萨宾娜远走至弗洛伊德阵营也要嘶吼:力比多不是所有心理问题的肇始。正是从荣格开始,心理学学派呈现出百花齐放、蓬勃发展的景象,而在荣格辞世100余年后的今天,他的心理分析治疗方法不再是危险的方法,而是帮助了许多人摆脱梦魇的良方。

我们感谢荣格,也就特别敬重用**这种普罗的艺术手段向大众传播荣格的**人。

综述

《人格心理学》课程是我本学期所教的一门公选课,由于本科目是本校的第一次开课课程,同时也是我本学习认真钻研和摸索的课程,其中第三章《精神分析流派》是我最喜欢的部分,在此分享,借此管窥本课程教学方法和逻辑的合理性,发现不足之处,望批评指正。

一、教材介绍

《第二章:精神分析流派》处于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人格心理学》教材(第八版)的第三章,在第一章中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对人格的定义、特征以及人格心理学的六大流派有了基本认识框架,第二章将直接带学生进入人格心理学的第一个流派“精神分析流派”的学习中。

二、学情分析

《人格心理学》课程是一门面对本校大二学生开放的公选课,选课人数78人,其中男生10人,女生68人。大二学生的特点如下:首先,经过一学年的专业课程学习和大学生活探索,已经渡过大学适应期,并在校园生活中建立了较稳定的人际关系,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在各种关系互动中建立自我认同感。其次,在家庭环境、校园环境、社会环境的多方位作用之下,学生对“我”的发展如何受环境影响的好奇心日益增长。最后,受认知水平的限制,学生常对自己在与环境中自己的反应感到困惑和无法控制。所以对于大二学生来说,通过本课的教学,让学生从精神分析的角度了解“我是谁”“我为什么是这样”有了一定的思考路径。

三、教学目标分析

本章节详细的介绍精神分析鼻祖弗洛伊德的主要理论,即冰山模型、心理性欲发展阶段论、心理防御机制、探索无意识的途径。通过冰山模型的介绍,向学生展示人的心理层次有我们看到的意识层面,同时也有我们关注不到的潜意识层面的部分,使得学生结合该理论有意识的关注自身行为受潜意识支配的可能性,增强学生对自身心理生活的探索。

通过弗洛伊德的7个心理防御机制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我们通过这些方式防御我们内心深处不被允许的情感的外泄,从而引发了一系列我们无法解释的行为甚至心理疾病;与此同时,也向学生介绍探究难以察觉的无意识的7个途径,让学生了解哪些细节可以窥视到自己和他人的潜意识。总而言之,精神分析学派的学习,能唤起学生对精神世界恢弘博大的崇拜,拓展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

四、教学流程

引入新课:由于弗洛伊德用其毕生的时间都在研究和维护他所创立的精神分析学派,本章课程我将从弗洛伊德的职业介绍出发,带着他为何选择心理学,在何种契机下选择了精神分析领域并创下精神分析学派,在这项前所有为备受争议的新理论创立过程中,他遇到的何种阻碍。(10分钟)

冰山理论讲解:用冰山的图示,向学生展示在精神分析流派中,意识、潜意识和无意识分别对应冰山的三个部分,并说明大多数人处于哪个层次。由于这个理论对于大多数同学是陌生的,不易于理解的,特在此处设置一个哈佛大学一名大一学生厌学的潜在原因。(20分钟)

心理防御机制的讲解:提问:既然人都有无意识,为何人们看不见他?因为潜意识中隐藏着不愿意被人发现的部分,如对父母的憎恨,对他人的攻击,和对自己的负面评价,于是我们自发形成各种防御机制不让他出来,为此我们学习7种主要的防御机制。(20分钟)

插入讨论:发朋友圈这一行为中有哪些防御模式?(10分钟)

探索无意识的途径讲解:认识到无意识的存在,也了解到我们通常用哪些方式来防御不愿被人发现和不愿承认的无意识内容。接下来就一起学习,哪些方式可以看到自己和他人的无意识。(25分钟)

插入讨论:让学生分享他的梦,并进行探讨。(15分钟)

课堂总结和推荐书目:今天带大家认识了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并进入他毕生理论的主要部分——冰山理论,并一起了解防御无意识的方式和探索无意识的途径。推荐书目《梦的解析》,布置作业:如果做梦了,记下最近两天的梦境。(5分钟)

五、重点和难点

本章节的重点是冰山理论,因为冰山理论中的潜意识理论将颠覆学生的以往认知,让学生意识到人的想法不止那些可以说出的想法。潜意识也是探究人格心理的重要突破口,如果不承认无意识的存在,不能理解无意识的防御方式,学生就无法从浅显的性格认知走到人格的层次。

教学的难点有二:第一,由于大多数学生刚刚接触人格心理学,头脑中的感性材料积累有限,这就使得弗洛伊德抽象的理论理解和接纳有障碍。所以,我将在弗洛伊德个人简介中,结合学生耳熟能详的二战的犹太人屠杀史、爱因斯坦和诺贝尔奖的知识,立体的呈现一代精神分析大师的探索历程,同时介绍他在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反对之下,19次角逐诺贝尔奖而没有结果的过程,让学生带着好奇去认识弗洛伊德及其理论。第二,由于精神分析充满想象和无法用实验验证的特点,介绍其理论的每个知识点基本都需要结合具体实例。

六、反思

教学的成功之处,结合案例讲解完本课内容后,学生基本理解了该项理论的内容,并且怀着对初次认识自身和他人内在部分的好奇,积极用所学理论结合自身特点进行分析,难以把握之处是,一些学生因为过度分析产生情绪的困扰。从认知的发展规律来说,从浅显到深入必须经过混沌和信息重组的过程,如何让学生缓和的在认知发展道路上上台阶,而不受太大的冲击,是我在本科目中需要思考的问题。

弗洛伊德的态度确实表明,他力图把妇女置于低劣地位的要求是何等强烈,何等逼人。他的理论观点对这种态度的反映是十分明显的。把妇女看成被阉割的男人,认为她们自己没有真正的性行为,总是嫉妒男人,她们没能充分地发展超我,十分讲求虚荣,不可信赖。

而弗洛伊德和妻子的关系表现出他对母亲形象的依赖,这一点不会令人感到奇怪。弗洛伊德与妻子的关系的最突出特点是,他在婚前和婚后的态度相去甚远。在他订婚后的几年中,弗洛伊德是一个狂热、多情并且非常嫉妒的情人。

扩展资料

弗洛伊德订婚后结婚前的日子里充满了热烈的追求和强烈的嫉妒,那么,他的婚后生活似乎非常缺乏主动的爱和热情。像许多传统的婚姻一样,征服女人是令人激动的,但一旦征服了她,热烈的爱情也就丧失了丰富的来源。男子的自豪在于求婚,结婚之后,自豪感也就得不到进一步的满足了。

处于这种婚姻中的妻子只有一个职能:母亲的职能。她必须无条件地献身于丈夫,关心他的物质财富,永远服从他的需要和愿望,她自己永远是一个一无所求的女人,一个伺奉别人的女人——也即是说,必须是母亲。

婚前,弗洛伊德陷入热烈的爱情——因为他必须征服他所选择的姑娘,以证明自己的男子气概。征服一旦由结婚所证实,“可爱的心上人”就变成强烈地爱着的母亲,尽可以依赖她的照顾和爱,对她则无须给予主动的、热烈的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39032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7
下一篇2023-06-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