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思想历来争论不休,有所谓爱情说、政治主题说、双重主题说等等。本文作者持爱情说。首先从作品的四个层次来分析,肯定自居易井非像陈鸿写《长恨歌传》那样板着说教的脸孔去描写李杨故事,而是以“情”作为主旋律,让主人公的情去感动读者,使之产生共鸣,取得审美上的极大成功。本文还结合作者生平经历和社会历史分析他在处理历史题材、政治题材和来自民间的人性题材、心理题材的关系问题上的独到之处,进一步说明唐明皇杨贵妃形象的审美意义。
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冬,三十五岁的白居易被授周至县尉,当时,他与好友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听到当地民间流传唐玄宗李隆基与杨贵纪的故事,深有感触,于是创作了千古传诵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陈鸿为此诗撰写了一篇《长恨歌传》。《长恨歌》以其标格卓异的风姿赢得了古今无数的读者,甚至当时长安妓女以“我诵得白学士《长恨歌》”而自夸,并因此身价倍增。“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①,不仅是作者的自我肯定,也道出了众多读者的心声。关于《长恨歌》的主题思想,历来是读者争论的焦点问题,观点颇为分歧,约可分为三派:其一,爱情主题说。认为从作品宫中多宠的宪宗;其三,双重主题说。认为将此诗看成纯粹的讽谕诗或爱情颂歌都不恰当,它是暴露与歌颂的统一,讽谕和同情的交织,既为李、杨的爱情悲剧一掬同情之泪,又为他们的误国失政一叹遗恨之声,二者交相融汇而不是机械叠加。此外,还有人认为此诗是作者借李、杨悲剧来抒发自己爱情失意的情怀。究竟如何,还需从作品本身去分析。
《长恨歌》就是歌“长恨”,“长恨”是埋在诗里的一颗牵动人心的种子。而“恨”什么,为什么要“长恨”,诗人不是直接铺叙、抒写出来,而是通过他笔下诗化的故事,一层一层地展示给读者,认人们自己去揣摸,去回味,去感受。根据全诗的内容和情节发展,可将诗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从“汉皇重色思倾国”至“尽日君王看不足”,叙述了安史之乱前,唐玄宗如何重色、求色,终于得到了“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杨贵纪。贵纪进宫后恃宠而娇,不但自己“新承恩泽”,而且“姊妹弟兄皆列士”,反复渲染唐玄宗得贵妃后完全沉湎于歌舞酒色。开卷首句既提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又唤起和统领着全诗。第二层从“渔阳鼙鼓动地来”至“回看血泪相和流”,写安史之乱,玄宗逃难,被迫赐死贵妃,写出了“长恨”的内因,是悲剧故事的基础。诗人有意将因玄宗荒*误国所造成的安史之乱进行了淡化处理,对二人的生离死别则着意形容,读者受到的是悲剧气氛的感染而不是历史的理性批判。陈鸿《长恨歌传》“惩尤物,窒乱阶”之说是板着面孔做文章,故不能视为此诗的写作动机。第三层从“黄埃散漫风萧索”至“魂魄不曾来人梦”,描述了杨贵妃死后,唐玄宗在蜀中的寂寞悲伤还都路上的追怀忆旧,行宫见月,夜雨闻铃,是一片“伤心色”和“断肠声”。长安收复以后回朝时,重过马克,“不见玉颜空死处”。回宫后,池苑依旧,物是人非,缠绵悱恻的相思之情,使人觉得荡气回肠。第四层从“临邛道士鸿都客”至“此恨绵绵无绝期”,写玄宗派方士觅杨贵妃之魂魄,重在表现杨妃的孤寂和对往日爱情生活的忧伤追忆。诗人运用浪漫主义手法,上天入地,后终在虚无缥渺的仙山上让贵妃以“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的形象再现于仙境。“情”的渲泄已超脱于帝王妃子间的感情纠葛,而更多地带有诗人的主观的理想成分,并早已超出了历史事实的范围,将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的矛盾冲突表现无余。结尾“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二句,是爱情的叹息与呼声,是对于爱情受命运播弄,和爱情被政治伦理摧残的痛惜,此恨之深,已超越时空而进入无极之境。这样,诗人便以“长恨”表现了爱情的长存,亦即点明全诗的主题。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当时朝廷奢靡生活的深恶痛绝和不满,深刻地揭露了唐玄宗与杨贵妃奢侈*逸的生活。
这首诗含蓄而精深,诗人不说玄宗荒*好色,杨贵妃恃宠而骄,而是以“一骑红尘”与“妃子笑”作对比,含意深远。“一骑红尘”隐含的是无数个驿卒的血汗和无数匹战马的死亡妃子笑“的背后,正是封建统治者不恤民力,呈一已之私欲而置民于水火之中的形象写照。
而这不由人不联想到春秋时周幽王为博妃子一笑而”烽火戏诸侯“的历史教训。”无人知“发人深思。其实”荔枝来“并非绝无人知,至少”一骑“知,”妃子“知,皇帝更知。这更点出了皇帝为讨妃子欢心而做出的极为荒唐之举。
《长恨歌》是一篇叙事诗,整篇诗分为三部分,故事以唐杨两人的相识相爱、终日缠绵为上篇,然后以长安战事起,逃亡路上唐玄宗被逼勒杀杨玉环。
战事结束后,唐玄宗从宫外辗转回到宫内相思杨玉环为中篇,最后再以道士为唐玄宗上天入地寻魂魄,海上仙山忆前世为下篇。
整篇诗词60句840字,看似是一篇相爱不能相守的爱情故事,被白居易歌颂的凄惨、悲凉和惋惜,可我却看到了一个贪恋美色、误国误民的自私昏君。
上篇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诗词的开头就以唐玄宗“思倾国”喜美色铺开,本来爱美之心人皆有知,这本无错,可是错就错在他其实已经坐拥皇宫佳丽成千上万了,据《新唐书》记载,开元天宝年间,唐玄宗拥有的妃妾人数高达四万之多!可还觉得身边没有美人。
我就想问唐玄宗:你已经有那么多的美女在身边陪伴了,怎么好意思说“御宇多年求不得”呢?当然这也许是白居易自己的想法,在唐玄宗还没有得到杨玉环前,其他的美女在他面前可能都太庸俗了。
而且杨玉环本是唐玄宗的儿媳,对于公公贪恋儿子的老婆本就是伦理道德所嗤之以鼻。我们都知道古时候一个女人如果嫁给皇家人就一辈子守着自己的身份到死,怎么可能有改嫁的机会?
可是唐玄宗看上了比自己小34岁的儿媳,人在爱欲起是很难压抑的,更何况是一个有权有势的一国之君,从唐玄宗那四万之多的妻妾就可以看出,只要是他想要的美女,就没有得不到的,所以为了等得到杨玉环,唐玄宗可是费尽心机帮杨玉环搞了一出先出家后还俗的把戏。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
这七句都详细描述了唐玄宗在得到杨玉环后给到她的各种恩宠,而杨玉环的温香软玉也让唐玄宗整日不可自拔。七句句子几乎每一句都有一个“春”字,暗示了他们此时的爱情正朝着春意盎然的方向发展,连万物都萌发着蠢蠢欲动的表现。
两人在热恋时,会感觉周边所有的事物都充满着朝气,甚至让唐玄宗沉迷其中不管政事。唐玄宗作为一个一国之君,他的责任不只是维持一个小家这么简单,他的职责是天下百姓,“在其位而谋其职”,可他却手拿权利宠幸着女人不顾国家的动荡,孰重孰轻他难道不自知吗?
“三千宠爱在一身”唐玄宗把所有的宠爱都给到了杨玉环一人,天天在歌舞表演中纸醉金迷。表面上他们你情我浓一派祥和,可是危机却因唐玄宗不理朝政慢慢累积,杨玉环享受着独宠,这是致命的源头,在我看来杨玉环是个不聪明的女人,不但不聪明,而且还目光短浅。
或许这跟杨家给到她的压力有关,以为有了专宠就有了全天下,的确家里的兄弟姐妹也都因为她被封官进爵,扩大了家族的势力,可是那又怎么样?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你在明处,眼红的人、心生怨恨的人在暗处,他们只是在寻找机会蓄势待发,所以现在他们有多缠绵,未来就会有多悲惨。
中篇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甜蜜的日子过眼云烟,长安战事起,唐玄宗带着杨玉环逃亡,却在逃亡路上被六军逼迫一定要杀死杨玉环,不然不再前行。
大家都把杨玉环看成了祸国殃民的罪魁祸首,非致杨玉环死地不可,此时的唐玄宗才感觉到害怕,为了让自己保命,为了尽快逃离战局,为了以后还能继续坐着皇帝的宝座,自私的唐玄宗只能忍痛命人勒死了杨玉环而保全自己。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一地的翠翘、金雀、玉搔头随意的散落在了地上没有人去收,在逃亡的过程中杨玉环被人匆匆地勒死在路上,曾经的风光不在,三千宠爱又如何?唐玄宗在最后关头还不是让她落了一个抛尸荒野的下场?
危机关头是最能体现一个人的人性,唐玄宗在生死一线时最爱的还不是自己?也许官宦们逼迫他,让他在杨玉环和国家中选一个,他选了放弃杨玉环,像是为国家抛弃儿女情长,可早干嘛去了?说穿了他只是一个自私的享受鬼,却让一个女人为他承担了一切。
在唐玄宗可以掌控一切的时候,他用权利去制造了一场爱杨玉环的假象,试问哪个男人不爱年轻貌美的女人?在那个年代,唐玄宗做杨玉环的爷爷都不为过,而杨玉环靠着她自己的美貌和才情,吸引一个这么大年龄的男人不足为奇。
而杨玉环作为一个王爷的妃子本应有所避嫌却没有,给了唐玄宗机会,所以你说他们两人的爱情是单纯的吗?我看不见得。
一个有权有势,一个才艺相貌俱佳,两人各取所需,天下太平时两人可以相依相守,可战乱来临时不还是轻易就被挖解?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对此如何不泪垂! ”“秋雨梧桐叶落时”这些苍凉的词句无不显示着唐玄宗回宫后的落寞,在宫殿里,曾经一起相处的日子和场景,似乎都有杨玉环生前的影子,只是死物虽在,活物却已经今非昔比,处处透着凄凉。
“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这些相思成灾,孤枕难眠的日子,在白居易的眼中也许会觉得唐玄宗很长情,马嵬坡下的无奈之举,让他最终只能沉浸在相思情绪中,死的人解脱了,活着的人却是煎熬,可这不是唐玄宗他自己活该吗?
唐玄宗他再惨也是他跟杨玉环两人爱情中的背叛者。从开始宠幸杨玉环日日不早朝,是两人一起种的因,而恶果却是杨玉环一人来承担,所以晚年他再惨也没什么可怜,这是他应受的。
下篇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在白居易眼里,他歌颂这段相爱不能相守的爱情,所以得了相思病的除了唐玄宗,还有已在仙山成了仙子的杨玉环。“含情”、“两渺茫”、“唯将旧物表深情”这些描述正是白居易给唐玄宗和杨玉环的爱情披上了一件凄美的外衣。
可在我看来杨玉环的死应该是带着怨恨的,曾经的万千宠爱最终变成一根赐死的白绫,她能死的瞑目吗?
当然我的想法也许很绝对,我觉得处于热恋中的爱情爱的越深就越容易因一方的背叛而恨的越深,爱与恨本就在一念之间,杨玉环的死并非自愿,是被迫的,是她最爱的男人把她推上的绝路,她又怎么可能还相思成灾呢?应该是怨恨成灾吧!
不过白居易的这首诗是歌颂他们的爱情,所以从白居易的角度他也许觉得爱情路上总有一些逼不得已,不是吗?那到底是把女人想的太傻还是把爱情歌颂的太伟大?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这两句是全文的总结,也是他们爱情正浓时的虚幻誓言,曾经的海盟山誓看似多么美好,而下一句的“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不也讽刺了他们已经阴阳两隔,再美好的誓言都化做了绵绵长恨,正好回应了“长恨歌”。
《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诗的主题是“长恨”。
中心思想
1、爱情主题说。是颂扬李杨的爱情诗作。并肯定他们对爱情的真挚与执著;
2、政治主题说。认为诗的重点在于讽喻,在于揭露“汉皇重色思倾国”必然带来的“绵绵长恨”,谴责唐明皇荒*导致安史之乱以垂诫后世君主;
3、双重主题说。认为它是揭露与歌颂统一,讽谕和同情交织,既洒一掬同情泪,又责失政遗恨。究竟如何,还需从作品本身去分析。
《长恨歌》创作背景唐宪宗元和元年(公元806年),白居易任盩厔(今西安市周至县)县尉。一日,与友人陈鸿、王质夫到马嵬驿附近的仙游寺游览,谈及李隆基与杨贵妃事。王质夫认为,像这样突出的事情,如无大手笔加工润色,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没。
他鼓励白居易:“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何如?”于是,白居易写下了这首长诗。因为长诗的最后两句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所以他们就称这首诗叫《长恨歌》。陈鸿同时写了一篇传奇小说《长恨歌传》。
《长恨歌》赏析简短诗人在这首七言古诗中,将叙事、写景和抒情和谐交融在一起,故事曲折动人,情感缠绵悱恻,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读来荡气回肠。诗人没有直抒“长恨”之情,而是将它融入了叙事中,通过烘托、渲染等,使 “长恨”之情逐层深入,使 人对这两个字体会更加深刻。
以上就是我整理的《长恨歌》中心思想,感谢阅读。
被奉为经典的《长恨歌》,一个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长恨歌》。另一个是当代作家王安忆的长篇小说《长恨歌》。
《长恨歌》白居易
表达情怀:《长恨歌》其主题,便成为历来读者争论的焦点。观点也颇具分歧。
大抵分三种:
其一为爱情主题。是颂扬李杨的爱情诗作。并肯定他们对爱情的真挚与执著;
其二为政治主题说。认为诗的重点在于讽喻,在于揭露“汉皇重色思倾国”必然带来的“绵绵长恨”,谴责唐明皇荒*导致安史之乱以垂诫后世君主;
其三为双重主题说。认为它是揭露与歌颂统一,讽谕和同情交织,既洒一掬同情泪,又责失政遗恨。究竟如何,还需从作品本身去分析。
《长恨歌》王安忆
表达情怀:
一、独特的视角:把城市与人生经验联系起来。王安忆的《长恨歌》描写的不只是一座城市,而是将这座城市写成一个在历史研究或个人经验上很难感受到的一种视野。
二、流露出“寻根”意识。王安忆在《长恨歌》中也流露出了寻根的意识,怀旧的情怀,以及对“家”感伤。
三、对命运的探索。探讨了命运和性别和命运和城市的关系。
长恨歌的主题思想大抵分三种,有所争议。
1、爱情主题说。是颂扬李杨的爱情诗作。并肯定他们对爱情的真挚与执著;
2、政治主题说。认为诗的重点在于讽喻,在于揭露“汉皇重色思倾国”必然带来的“绵绵长恨”,谴责唐明皇荒*导致安史之乱以垂诫后世君主;
3、双重主题说。认为它是揭露与歌颂统一,讽谕和同情交织,既洒一掬同情泪,又责失政遗恨。究竟如何,还需从作品本身去分析。
应该说,写作之初,白居易至少在主观上是同意陈鸿的“惩尤物、窒乱阶”之说的,后来在《新乐府》的《李夫人》、《古家狐》中还重复强调了“尤物惑人”、“狐媚害人”的主题,明确宣扬性爱之为害,但是又承认“人非木石皆有情”,性爱是消灭不了的,所以解决问题的途径只好是“不如不遇倾城色”。
但在《长恨歌》的实际写作当中,他又服从了民间爱情故事所表达的人类的向美本能和情感欲望。这样,整个故事便具有了更为深刻复杂的涵义:既写了真美,又写了真恶,并将两者直接联系在一起;《丽情集》本《长恨歌传》有一段话:叔向母曰:“甚美必甚恶。”
李延年歌曰:“倾国复倾城。”此之谓也。这段话大概可以代表中唐士人对这一问题的最后思考。白居易写作《长恨歌》时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是:不因为“甚恶”而抹煞“甚美”。尽管其主题最后似偏离了对“甚恶”的谴责,但“甚恶”内容本身毕竟没有被抹煞,反过来又丰富了“甚美”的涵义。
扩展资料
《长恨歌》创作背景:
唐宪宗元和元年(806),白居易任盩厔(今西安市周至县)县尉。一日,与友人陈鸿、王质夫到马嵬驿附近的仙游寺游览,谈及李隆基与杨贵妃事。王质夫认为,像这样突出的事情,如无大手笔加工润色,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没。他鼓励白居易:“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何如?”于是,白居易写下了这首长诗。因为长诗的最后两句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所以他们就称这首诗叫《长恨歌》。陈鸿同时写了一篇传奇小说《长恨歌传》。
-长恨歌
这首叙事诗的最成功处就是抒情,相当复杂的情节只用精炼的几句就交代过去,而着力在情的渲染,细致地写唐明皇与杨贵妃爱情的浓烈和贵妃死后双方的思念之情
《长恨歌》就是歌“长恨”,“长恨”是诗歌的主题,故事的焦点,也是埋在诗里的一颗牵动人心的种子。而“恨”什么,为什么要“长恨”,诗人不是直接铺叙、抒写出来,而是通过他笔下诗化的故事,一层一层地展示给读者,让人们自己去揣摸,去回味,去感受。 《长恨歌》首先给我们艺术美的享受的是诗中那个宛转动人的故事,是诗歌精巧独特的艺术构思。全篇中心是歌“长恨”,但诗人却从“重色”说起,并且予以极力铺写和渲染。“日高起”、“不早朝”、“夜专夜”、“看不足”等等,看来是乐到了极点,像是一幕喜剧,然而,极度的乐,正反衬出后面无穷无尽的恨。唐玄宗的荒*误国,引出了政治上的悲剧,反过来又导致了他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悲剧的制造者最后成为悲剧的主人公,这是故事的特殊、曲折处,也是诗中男女主人公之所以要“长恨”的原因。许多人说《长恨歌》有讽喻意味,那么,诗人又是如何表现“长恨”的呢?马嵬坡杨贵妃之死一场,诗人刻画极其细腻,把唐玄宗那种不忍割爱但又欲救不得的内心矛盾和痛苦感情,都具体形象地表现出来了。由于这“血泪相和流”的死别,才会有那没完没了的恨。随后,诗人用许多笔墨从各个方面反复渲染唐玄宗对杨贵妃的思念,但诗歌的故事情节并没有停止在一个感情点上,而是随着人物内心世界的层层展示,感应他的景物的不断变化,把时间和故事向前推移,用人物的思想感情来开拓和推动情节的发展。唐玄宗奔蜀,是在死别之后,内心十分酸楚愁惨;还都路上,旧地重经,又勾起了伤心的回忆;回宫后,白天睹物伤情,夜晚辗转难眠。日思夜想而不得,所以寄希望于梦境,却又是“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诗至此,已经把“长恨”之“恨”写得十分动人心魄,故事到此结束似乎也可以。然而诗人笔锋一折,别开境界,借助想象的彩翼,构思了一个妩媚动人的仙境,把悲剧故事的情节推向高潮,使故事更加回环曲折,有起伏,有波澜。这一转折,既出人意料,又尽在情理之中,故事也因此而显得更为宛转动人。
《长恨歌》是一首抒情成份很浓的叙事诗,诗人在叙述故事和人物塑造上,采用了我国传统诗歌擅长的抒写手法,将叙事、写景和抒情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形成诗歌抒情上回环往复的特点。诗人时而把人物的思想感情注入景物,用景物的折光来烘托人物的心境;时而抓住人物周围富有特征性的景物、事物,通过人物对它们的感受来表现内心的感情,层层渲染,恰如其分地表达人物蕴蓄在内心深处的难达之情。从黄埃散漫到蜀山青青,从行宫夜雨到凯旋回归,从白日到黑夜,从春天到秋天,处处触物伤情,时时睹物思人,从各个方面反复渲染诗中主人公的苦苦追求和寻觅。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到梦中去找,梦中找不到,又到仙境中去找。如此跌宕回环,层层渲染,使人物感情回旋上升,达到了高潮。诗人正是通过这样的层层渲染,反复抒情,回环往复,让人物的思想感情蕴蓄得更深邃丰富,使诗歌“肌理细腻”,更富有艺术的感染力作为一首千古绝唱的叙事诗,《长恨歌》在艺术上的成就是很高的。
一篇《长恨》有风情! 白乐天如是说。可见诗人的内心里,实在给《长恨歌》灌注了太多的情感。
白乐天一生感时伤世,却将一段宫闱畸恋写得凄切婉转,荡气回肠由此我想到了白居易自己的感情生活原来他少年时曾与一民女湘灵相知相说,苦于家庭阻力不能结合,这种深深的痛苦寓于《长恨歌》的创作中,正是借咏史感怀自身的际遇。白居易虽然仕途坎坷,郁郁寡欢,甚至借佛道来麻木自己,寻找灵魂上的解脱,痛恨当时的朝政腐败但我觉得,在这首诗里,更多的是对爱情的歌颂,或者说对自己曾经情感的影射。
《长恨歌》的主题:
(1)爱情说,作品主要描写了李隆基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歌颂他们的爱情;
(2)讽喻批判说,白居易通过这个爱情悲剧批判唐玄宗好色误国。
(3)双重主题,在诗歌的前半部分批判的意味比较明显,后半部分中诗人对李、杨爱情悲剧的同情、对他们爱情的歌颂和惋惜远远大于批判
《长恨歌》写作的社会背景
白居易生活的中唐时代,民间喜于谈论玄宗与贵妃的故事,“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元稹《行宫》)“洛阳昼夜无车马,漫挂红纱满树头。见说平时灯影里,玄宗潜伴太真游。”(元稹《灯影》)不仅如此,据说,平定叛乱后,当唐明皇避暑回来的时候百姓都是哭着欢迎他回来的,由此可见当时的百姓对于李杨的爱情悲剧是同情的,宽容的白居易写作《长恨歌》的地点在周至,而马嵬就在附近,当地肯定流传着有关李杨的爱情说,那么,白居易也一定受到了民间传说的影响。而且,当时的唐朝经济有所发展,市民阶层兴起,这一新兴的力量,追求感官的享受,张扬个性价值,显示其个性意识,与封建文人放荡不羁的浪漫天性有某种程度的吻合,对于胸怀远志而官职卑微的白居易来讲,
这无疑是一种影响其创作的推动力。《长恨歌》蕴含了人们对理想爱情和美好愿望的追求,尤其是在安史之乱平反后,割据,藩镇势力勃兴,战乱不已,人们生活极度痛苦,而越是处于痛苦之中,人们对于美好生活,尤其是对幸福安逸的爱情生活的追求也就越强烈。 百年以后,唐末战乱,唐僖宗又像玄宗一样带领皇室入蜀避难,途径马嵬坡时有感而赋诗云:“马嵬杨柳绿依依,又见鸾舆幸蜀归。泉下阿环应有语:这回休更罪杨妃。”唐僖宗已代杨妃说了冤魂的不平之恨了。
由此可知,这肯定是一首同情李杨情感悲剧的爱情感伤诗。
白居易的写作角度
《长恨歌》之所以流传至今自然是因为它是一首好诗,而一首好诗自然是融入了作者的感情的。白居易怎么能把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写得如此传神呢?让人回想起他与青梅竹马湘灵的感情故事了。 “娉婷十五胜天仙,白日嫦娥旱地莲。何处闲教鹦鹉语,碧纱窗下绣床前。” 《邻女》;“泪眼凌寒冻不流,每经高处即回头。遥知别后西楼上,应凭栏干独自愁。” 《寄湘灵》;“夜半衾裯冷,孤眠懒未能。笼香销尽火,巾泪滴成冰。为惜影相伴,通宵不灭灯。” 《寒闺夜》这些,都是白居易描写他的初恋情人的诗句。 人生最痛苦之别莫过于生离别。若是死离别,时间还可以逐步把痛苦减轻,然而生离别会让人一辈子挂念和痛苦。白居易少年时和东邻之女湘灵姑娘长期相爱,感情非常深厚。由于封建礼教森严,双方皆不敢将关系公开,只有暗暗地往来,以至于双方的父母都不知道。后来白居易因生计所迫离开符离时,双方都发誓永远相爱,不负少年之约。只是,最后碍于封建礼仪,两人最终没有在一起,只能做一对相爱却不能相依的无花果。 不难发觉,白居易的故事与李杨的故事是何其的相似啊。我们可以大胆的推测:《长恨歌》感伤的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情殇,同时也是白居易在缅怀自己未遂的爱情啊! 都是爱过的人哪,怎会不能体会爱一个人却无法相伴终老这萦回不休的惆怅之情呢?所以,白居易他懂得唐玄宗,也同情唐玄宗,在唐玄宗与杨玉环身上,他找到自己与湘灵的影子,所以,他借题发泄对自己爱情的悲哀与感伤,对唐玄宗,白居易只有深深的同情,对爱人离去的深深感伤。即使唐玄宗有错,不该为美人而荒废朝政,可是他与杨贵妃之间的爱情没错啊。从这一方面想,也足以证明这是一首爱情感伤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