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作者一首著名的咏物诗。诗人通过咏蝉寄予自己的身世情怀。诗的前四句咏蝉,实则自鸣不平;后四句直抒胸臆,把自己的命运和蝉联系在一起。诗以蝉起,又以蝉结,章法严密,物态的精细刻画与情意的婉转表述达到了浑然交融与统一,确是托物咏怀的名作。
蝉的寓意和象征:因其叫声凄惨,可用来表现凄楚哀婉之情。因其生活习性,可用来表现高洁自喻。以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蝉》为例说明蝉代表寓意和象征。
此诗先是描写蝉的境遇,后面直接跳到自身的遭遇上来,直抒胸臆,感情强烈,最后却又自然而然地回到蝉身上,首尾圆融,意脉连贯。全诗以蝉起,以蝉结,章法紧密,对蝉的刻画与诗人的情意婉转表达到了浑然交融与统一,是托物咏怀的佳作。诗人借蝉栖高饮露的个性来表现自己高洁的品格,可谓借物咏怀的典型。
扩展资料:
古人以为蝉是靠餐风饮露为生的,把蝉视为高洁的象征,并咏之颂之,或借此来寄托理想抱负,或以之暗喻自己坎坷不幸的身世。最为著名的是被称为唐代咏蝉诗“三绝”的诗。
虞世南《蝉》中“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中的鸣蝉成了诗人立身高洁,不是凭借外在力量才被重用的表白。骆宾王《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借蝉抒怀,写处境的险恶、政治上的不得意、言论的被压制。
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由蝉的立身高洁联想到自己的清白,由蝉之无人同情联想自己同样也是无同道相知。
-蝉 (古诗词曲常见意象之一)
诗人写的蝉的某些别有意味的具体特征,是有所指的,可从中找出艺术上的契合点。垂緌,是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带子,也指蝉的下巴上与帽带相似的细嘴。蝉用细嘴吮吸清露,由于语义双关,暗示着冠缨高官要戒绝腐败,追求清廉。
蝉居住在挺拔疏朗的梧桐上,与那些在腐草烂泥中打滚的虫类自然不同,因此它的声音能够流丽响亮。
诗的最后评点道,这完全是由于蝉能够“居高声自远”,而不是由于凭借秋风一类外力所致。这些诗句的弦外之音,它们所隐喻的深层意义无非是说,做官做人应该立身高处,德行高洁,才能说话响亮,声名远播。
这种居高致远完全来自人格美的力量,绝非依凭见风使舵,或者什么权势、关节和捧场所能得到的。
这是初唐名臣虞世南的一首咏物诗,咏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浓郁的象征性。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
关键要把握住蝉的某些别有意味的具体特征,从中找出艺术上的契合点。垂緌,是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带子,也指蝉的下巴上与帽带相似的细嘴。蝉用细嘴吮吸清露,由于语义双关,暗示着冠缨高官要戒绝腐败,追求清廉。蝉居住在挺拔疏朗的梧桐上,与那些在腐草烂泥中打滚的虫类自然不同,因此它的声音能够流丽响亮。
诗的最后评点道,这完全是由于蝉能够“居高声自远”,而不是由于凭借秋风一类外力所致。这些诗句的弦外之音,它们所隐喻的深层意义无非是说,做官做人应该立身高处,德行高洁,才能说话响亮,声名远播。这种居高致远完全来自人格美的力量,绝非依凭见风使舵,或者什么权势、关节和捧场所能得到的。实际上,咏蝉包含着虞世南的夫子自道。
他作为唐贞观年间画像悬挂在凌烟阁的二十四勋臣之一,名声在于博学多能,高洁耿介,与唐太宗谈论历代帝王为政得失,能够直言善谏,为贞观之治作出独特贡献。为此,唐太宗称他有“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并赞叹:“群臣皆如虞世南,天下何忧不理!”从他不是以鲲鹏鹰虎,而是以一只不甚起眼的蝉来自况,也可见其老成谨慎,以及有自知之明。
不同于其他诗人通过“蝉”所表达的含义,李商隐所作之“蝉”表达了他独特的个性,赋予了蝉别样的韵味。因此,我们在赏析《蝉》时,更应该将其带入李商隐创作的大环境,从同类型的咏蝉诗出发,分析《蝉》一诗的真正含义,进而揭示李商隐的创作内涵和动机。
李商隐诗歌中的“蝉”意
早在唐代之前文人即有吟咏寒蝉的诗文传统,大多都是表现蝉声凄寒和赞扬蝉德高洁。唐人笔下的蝉也大同小异,多带有自喻的意味。或是苦难的象征,或是清高的化身,但总体上讲也还是借蝉托己之幽情,标明自己不随波逐流的清高。
但这也仅仅李商隐笔下蝉的一种意蕴,更多的时候诗人突出的是一个“怨”字,其中既有“贫士失职而志不平”的抱怨、牢骚,又含有婉而不露的怨刺。
(一)“贫士失职而志不平”的抱怨
他所倾力书写的“蝉”与我们常见的以蝉寓情的诗作有所不同,他笔下的蝉蜕去了文人的清高寒瑟却增添了处于末世险境中的愁怨,流露出“贫士失职而志不平”的抱怨。
李商隐
首先,李商隐最为后人传唱的咏蝉诗,此诗在这一点尤为明显:“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原本就因高处不胜寒而难以果腹,怎料到自己的一切清寒苦守到头来都是徒劳,枉费了声声凄寒的鸣声,从首联的两句我们就不难感受到诗人的幽怨之情。颈联“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诗人更加明显地阐明了自己的“怨情”:五更时分,正值寒夜最深时,而蝉声却于此刻呜咽欲断,凄寒难耐,然而周遭碧树却依然青青故我,无动于衷,极言当时环境的冷酷无情。自身的凄切困境与环境的漠漠无知两相对比,形成一种难以言说的悲苦辛酸。
诗中的“蝉”意象诗人都没有刻意描摹,它们只是所咏事物的衬托,或是渲染情绪的途径,但已经蜕尽寒士的清高,只剩下幽怨惆怅。这里的“蝉”于诗人无意中已经融合了凄怨、惆怅的色彩,与诗歌的整体风格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二)婉而不露的怨刺
李商隐的诗歌虽然多数是自吊身世,感慨悲苦无助,但其中也有讽刺时事之作,只是源于诗人特殊的性格气质,他的讽世之作,更多的是婉而不露的怨刺,深合儒家要求的“怨而不怒”。
李商隐
当然这里的“蝉”,都不是诗人着意刻画的,看似只是闲闲一笔,但这正是李商隐的高明之处,他不是直抒胸臆,任情感冲泻直下。即使是《哭刘司户二首》这样大胆的讽世之作,他在写法上也尽量做到含蓄内敛,所谓的“激愤”是读者领悟到的,而不是诗人直接在诗作中罗列了激愤的字词,直白地袒露内心。
纵览全诗并无一处愤恨之语,而是用“蝉”这一具有“怨愤”含义的意象,将自己的情绪委婉地披露,他的积郁、怨愤完全是透过诗中一组组意象委曲表达的。夕阳与蝉,黄叶与蝉的组合,虽没有明显突出,但用情之深,力透纸背,而且将情感附会与这些意象上使得情感经过积淀与过滤而显得更加绵长,感染力也更强。
咏物高唱,寓情佳作——写蝉及人,咏蝉寄恨
《蝉》这首诗与初唐虞世南的《蝉》、骆宾王的《在狱咏蝉》并称为唐诗中咏蝉的三篇名作。三作同为咏蝉,虞世南身处高位,借蝉居高而声名自播,喻己之名动四方;骆宾王则身为阶下囚,以蝉自表予心之高洁。而李商隐则处二者之间,借蝉以寄寓自己志行高洁而不遇于时的处境和悲愤无告的心情。
虞世南
同为咏蝉,身份处境不同,而喻义、境界亦相殊相异。在艺术手法上李诗不似虞诗有“垂其饮清霉”的形象,也无骆诗的“零重飞难进”一类的描写,只围绕蝉之高洁难饱、徒劳费声处用意虚写,至深至幻,非有切身遭际者难喻其妙。因此在赏析诗词之前,先对其写作背景进行分析,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一)写作背景
(二)内容赏析
诗人认为自己像蝉一样,品德高尚,不干那些卑污苟贱之事,正因为这样,自己拼尽力气,却也难求一饱。但诗人并非沉默不语,也向当政者发出求助的呼吁,吐露自己的不平和不幸。希望得到他们的帮助,但最终却又是徒劳无功的。不论是向人求告也罢,写诗自嘲也罢。都是白费唇舌,劳而无功的。所以又说“徒劳恨费声”,而句中着一“恨”字,可知诗人愤懑不平的心情。
颔联接着从“恨费声”里引出“五更疏欲断”。意思是说:蝉声不断,一直悲鸣到了五更,但是它的力气却逐渐微弱,声音也时断时续,然而还是那样凄凉呜咽,断而又续,可想它的心情是多么悲哀呀!但此时诗人笔锋一转:那满身闪亮着碧翠鲜绿的大树,只顾欣赏自己那一身美丽的打扮,对于鸣声如此凄凉哀怨的蝉,连一丁点同情的心思也没有。
“一树碧无情”多么令人震惊的一笔!颜色本身无所谓情感色彩,这正是由于诗人“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在诗人看来,蝉的悲鸣,仿佛是诗人自己在向当政者发出的求助的呼吁,而蝉栖身的碧绿的高树,正像诗人所处的牛李党争的漩涡一样冷酷无情。这样的描写一方面是凄怨欲绝的哀鸣,另一方面却是残忍而冰冷的无情,两相对照,竟显得世间如此冷酷无情。
杜甫
使人禁不住想起杜甫著名的诗句“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呼号也没有用,痛哭也无济于事,还是沉默,沉默,把眼泪擦干净吧!两位诗人都正视着惨淡的人生,而且还看透了它的内幕了。所不同的是,杜甫是正面指斥,如长矛直刺;而李商隐则委婉陈词,以蝉寓意罢了。
前两联中,诗人借咏蝉抒情到了颈联,便转而为直接抒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这是由恨蝉而联系到自己的处境。诗人说我官职卑微,漂泊不定,常年客居于外,想那故乡家园已经荒芜一片。真是烦劳你这恨蝉了,你的悲鸣最能触动我的感情,引起我的警醒,使我意识到我一家同你一样,一清如水啊言下之意,我与你一样,有无穷的怨恨。
其中“梗犹泛”、“故园”均属用典。“梗犹泛”是用了《战国策·秦策》中的一个故事:“今者来过于淄上,有土偶人与桃梗相与语,土偶曰:‘今子东之桃梗也,削子以为人,降雨下,淄水至,流水而去,则子漂漂然者将何如耳’”这里用桃梗随水漂流来比喻自己漂泊不定的为宦生涯。他十七岁当了太平军节度使令狐楚的幕客,数年后又追随华州刺史崔戎掌、章奏,二十岁登进士第,次年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下,以后作了一任秘书省校书郎,随后又东西游宦,先后在郑亚、卢弘正、柳仲郢等人的幕下工作。
行止无定,随人作嫁,真像桃梗那样永远逐水漂流。“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长期漂泊不定的“薄宦”生活,使他生出故园之思和归隐之心。故乡田园已是杂草丛生,一片荒芜,自己却身不由己,有家难回,欲归不得。
“故园”一句化用了卢思道《听鸣蝉曲》中的二句:“故乡已超忽,空庭正芜没。”可见诗人悲苦的心情。这不禁又让人想起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田园将芜胡不归”之句,陶渊明在田园将芜之时归隐,而李商隐是“故园芜已平”,却无法弃官归隐。寥寥数字,写出了诗人为宦生涯的落魄处境和心情。
尾联“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是引蝉为知己,对树上的鸣蝉说到:真是烦劳你了,你是最能警动我和引起我身世之感的,听到你的鸣声,马上就使我警觉起来,原来我一家人同你一样,都是一清如水的!“烦君最相誉”的“最”字,意味深长,其言外之意:惟有餐风饮露,居高难饱的蝉是最能理解他。
至于官场上那些追名逐利之徒,只会把他看做不识时务的傻子。这两句和开头的“高难饱”是正面呼应,同“恨费声”却又是反面激荡,一开一合,用笔极细。说它正面呼应,因为“高难饱”的蝉正是“高难饱”的诗人的影子;说它反面激荡,因为刚才还“恨”它“费声”,如今却又感激它的“相警”了。诗人听着蝉声,那矛盾而又复杂的心情,不是分明如揭吗?
最后这四句写了自己为宦生涯的落魄处境和心情,证实诗人的一生经历,这几乎是实录之语。设身处地地揣想诗人的心情,便不难摸到那愤慈不平的脉搏。诗人在表达自己这种处境和心情时,不是别出机缘,而是连接着前面的思路,说这是由于恨蝉的警醒。由此我们便不难理解,恨蝉的形象正是诗人用来寄托自己怨恨之情的,咏蝉寄恨就是这首诗的立意所在。
全诗构思填密,初看前后两半好像互不联系,细读方知其实一脉相承,恨蝉的形象中隐约可见诗人自己,因为正是那清高的思想与性格才招致“难饱”的处境。尽管也费尽心机,诸多表白,求援于人,却仍是被无情冷遇。后半部的抒写便隐意大开,却又不离恨蝉的立意,前后勾连得自然得体。
以蝉喻情,何所依——诗歌中“蝉”意之深原因探究
蝉,居高不食,以清露为饮,而且蝉的生命周期极其之短,古语曰:“蝉不知秋”。早在唐代之前文人即有吟咏寒蝉的诗文传统,但其他诗人都没有太过留意,而李商隐却将其继承并发扬光大。
(一)深婉幽怨的悲剧性格
李商隐生于一个没落的皇室家族,自言“百岁本无业,阴阴仙李枝”,但实际上他的这种皇室关系是非常疏远的,这种宗亲关系除了使李商隐落得一个虚名之外,“并不能为他带来任何政治、经济上的实际利益”。
李商隐
但残酷的现实将他的宏愿一一粉碎,李商隐终其一生既没能匡扶国是、致君尧舜,也没有振兴家业、光耀门楣。理想的蓝图与现实的残败形成了强烈的落差,而且“这种‘宗绪衰微,簪缨殆歇’的地位处境也使他具有一种浓厚的家族没落感,赋予他感伤的气质”。
同时李商隐又生于一个累世寡孤的悲剧家族,自曾祖叔恒起直至其父李嗣,都是以疾早逝。这样一个三代寡孤的家世,家中全靠祖母、母亲等女性支撑,经济和心理上的沉重是不言而喻的,这些都使得李商隐自小就产生了浓厚的哀愁的心理。
这首唐朝时期著名的诗人李商隐题下的一首咏物抒情诗。全诗语言简洁凝练,虽是咏怀鸣蝉,实际上却是在抒发自己的心志,以及砥砺自身,情感基调悲而不伤,虽然诗人政治失意、郁郁不得志,生活清贫朴素不已,但诗人并没有彻底失去信心,而是选择继续坚持自己冰清玉洁的操守,耐得住清寒与落寞。全诗托借秋蝉,抒发了诗人心中的砥砺之情,写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继承了诗人一贯来的创作风格,情感丰富充沛,含蓄蕴藉,深沉细腻,极尽悱恻,耐人寻味。
联系该诗的创作背景和诗人的身世遭遇,也能对该首诗当中所蕴含的情感有一个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才思是很出众的,文采斐然,才能出众,并且诗人胸怀远大的志向,想要建立一番大的成就,实现平生的抱负,以及实现人生的价值,使自己学有所用、学有所成。但是现实是很残酷的,诗人才能出众,但一直不受重用,而这是因为当时朝政的混乱与黑暗,政治上风雨如晦、波诡云谲,党争严重,尤其是“牛李党争”,当时十分的激烈严重。
因为“牛李党争”,不少有志之士就遭到了排挤与波及,因为他们要排除异己。其中就包括诗人,诗人一直处于党争的夹缝当中,两方都不待见他、排挤他、打压他。这也导致了诗人空有才情却无缘高位,在仕途上很难有大的发展与作为,只能位居无关紧要的小官职上。这种郁郁不得志的状况也让诗人颇为愤懑忧愤、郁郁寡欢,毕竟对于胸怀大志de文人来说,没有什么比怀才不遇更令人沉痛哀伤。在这样的情况下,诗人题下了这样一首咏物抒情诗,托物言志,表明自己坚持操守、保持高风亮节的心志。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当中,诗人托物言志,一语双关,通过描写鸣蝉的状态来表明自己如今的生活状况。蝉它生活在高高的树木上,一直以汲取清露为生,对于蝉来说,它是很难吃饱的。因为吃不饱,蝉一直费力地鸣叫,希望有人能够注意到它,但一个“徒劳”点明了它只是在做无用功。蝉它一直自视清高,居住在高处,即使喊得再大声,结果也是无济于事。对于诗人而言,同样也是如此,诗人的品格就像鸣蝉一般,生活简朴清贫,自视清高,冰清玉洁,他一直被打压、被排挤,一直处于低位上,有志难伸,但是不管他心中是何等的愤懑,结果也是无济于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