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舍弟宗一颈联中两处比喻有何妙处。简析尾联抒发的感情及其表达特色

别舍弟宗一颈联中两处比喻有何妙处。简析尾联抒发的感情及其表达特色,第1张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1\颈联“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桂岭瘴来云似墨”中,诗人用比喻写柳州地区山林瘴气弥漫,天空乌云密布,象征自己处境险恶。“洞庭春尽水如天”,诗人用比喻写遥想行人所去之地,春尽洞庭,水阔天长,山川阻隔,相见很难了。妙处是通过形象的比喻恰如其分的表达了自己的处境和心神向往之处,并将两者之间的对比感受进行了画面感的呈现。2\诗的最后一联抒发了作者思念故乡寄以相思之梦的怅然之感。说自己处境不好,兄弟又远在他方,今后只能寄以相思之梦,在梦中经常梦见。“烟”字颇能传出梦境之神。诗人说此后的“相思梦”在“郢树烟”,情谊深切,意境迷离,具有浓郁的诗味。写出了梦境相思的迷离惝惚之态,显得情深意浓,十分真切感人。

《别舍弟宗一》

唐。柳宗元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请结合全诗谈谈作者心情“黯然”的原因有哪些。

答:原因有:远谪异乡,报国无门,经年投荒,历尽劫难,兄弟离别,形单影只。

颈联点明送别时间是在春末,并插写柳宗元即将途经之地的景致:山岭多有瘴气,湖水无边无际。

用对比手法

通过现实的两地景况对比,让情感归于平静,两人从此天各一方,各自珍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4289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