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新总理肖尔茨对中国态度(肖尔茨的政治观点)

德国新总理肖尔茨对中国态度(肖尔茨的政治观点),第1张

日前,德国政坛即将迎来重大的变化,在任16年的德国总理默克尔即将卸任,德国新的总理即将产生。从德国联邦选举委员会公布的初步统计数据来看,德国社民党以257%的得票率,领先于默克尔所在联盟党242%的得票率。社民党总理候选人肖尔茨宣布,其已获授权与绿党和自民党组建新一届联合政府。

肖尔茨目前已经是德国的准总理,而据媒体的介绍,肖尔茨曾明确反对跟中国脱钩。对于中德关系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在9月27日例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回答记者提问时,对默克尔高度赞赏。

华春莹称,默克尔高度重视中德关系,任内进行了12次访华,主持了6轮中德政府磋商,深化了中德之间的合作关系,为中德两国人民带来了巨大利益。紧接着华春莹又对默克尔继任者提出了一点要求,表示中国期待德国新政府能延续务实稳健的对华政策,坚持两国双边合作的主基调。

可以说,华春莹在发言时,对默克尔不吝溢美之词。这在当下西方国家追随美国反对中国的大背景下,是极为不寻常的。不过,默克尔在中德关系上的贡献有目共睹,值得这番夸赞。中国外交部的这番话不只是说给默克尔的,也是说给其继任者的。

中国的期望,与德国大选前人们普遍性的担忧有关系。当下德国政坛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哪怕要卸任了,默克尔依然是德国最受欢迎的政治家,可默克尔所属的联盟党却未能在政治角逐中取得上风。这意味着新的德国总理很可能不会来自默克尔所在的党派,原有的默克尔外交路线很可能要被改变了。

如果只从德国各政党总理侯选人的言论上分析德国到底将何去何从,难免会雾里看花,对局势不明就里。基于历史和现实等多种原因,德国既是一个在欧洲具有巨大影响力的经济强国,又是一个在政治、军事上受制于美国的军事弱国,同时还是一个极其依赖中国市场的贸易出口大国。

可以说,德国的未来走向,受到四股力量的拉扯。第一股力量,来自于德国和欧盟内部。德国作为欧盟内部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一直有一种主导欧盟,以实现更大抱负的强烈愿望。通过欧盟,德国的能力将被放大,在世界上拥有更大的话语权。但是这股力量,并不被美国所乐见。美国一直通过在欧盟下属组织欧洲议会内部安插代理人的方式,破坏德国的想法。

第二股力量,来自于俄罗斯。今天的俄罗斯看起来经济很弱小,以致于其对欧洲特别是德国的影响力被人大大低估。但事实上,德俄两国在历史上相爱相杀,相互之间一直有一种极其复杂而又难以割舍的感情。

现实中,德俄两国贸易量巨大,德国总理默克尔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之间交往甚厚,远超其他欧洲国家。这两年,乘着美国政坛的混乱,德俄又一起联手,加速完成了两国合作的“北溪-2”天然气管道项目。

第三股力量,来自于美国。美国在德国境内设有众多军事基地,驻扎着其在欧洲国家中数量最多的军队,德国的外交和金融也深受美国的影响。所以,德国虽然处处表现得很独立,但关键时刻却不敢违逆美国。不过,现在美国的影响力正在迅速地衰退,德国独立性在增强。

第四股力量,来自于中国。德国很早就进入中国市场,如今是在经济上最依赖中国市场的欧洲国家。作为德国工业基础的汽车业,其三大车企的利润有很高的比例都来自于中国市场。这种经济上的依赖,让中德关系在过去经受住了一次次冲击,也让德国在去年力排众议,说服各方与中国完成了《中欧贸易协定》的谈判。

不管哪位总理候选人上台,不管其持有什么样的政治理念,其最终政策走向的还是由这四股力量决定的。目前看起来,这四股力量中,变化最大的是美国和俄罗斯。在今年6月份,美国总统拜登访欧之后,美欧之间实际上处于一种貌合神离的状态,双方的关系产生了裂痕。

在本月中旬,美英澳组成“AUKUS”联盟,并撕毁法国潜艇订单,此后美国与欧盟之间嫌隙扩大,欧盟已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处处支持美国。这种情况之下,美国对欧盟和德国的影响力都大大减弱了。而与此同时,由于“北溪二号”项目的完工,未来俄罗斯与德国乃至欧盟的关系却会大大加强。

在俄美两国的影响力一增一减之间,德国未来的政策将疏远美国,倾斜俄罗斯,而这种变化也将影响到中国。所以,中国暂时可以对中德关系保持审慎的乐观态度。当然,由于多方力量的影响,就算将来德国的政策会发生转变,也不太可能迎来急速的转变,而且美国也不肯就这么放过德国,这又要求我们对这个西方国家保留警惕心。

因为这位16岁女孩的环保演说,已经影响到了很大一部分人。现在普京和默克尔的角度上来看,确实这位16岁的环保女孩做的事情就是被操控,然后去做的这样一件事情。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没有提出什么具体可以解决环保问题的方案。虽然她本质不坏,但是造成的影响可能并没有达到引起环保注意的问题。

其实这位16岁的瑞典环保家,也就是一个不想上学的16岁小女孩而已。她备受关注是因为她觉得她自己有一个使命,可以促使各国领导,或者是各国***履行《巴黎协定》规定的义务,还自己一个环保非常好的环境。针对这个16岁的环保家,各方的言论都是褒贬不一的。

普京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过,这个小女孩其实就是一种情绪发泄,这个小女孩儿的背后是有成人引导的,这种类似极端的做法将会将年轻的一代引入一个不良的环境当中。虽然本质上她是一个善良真诚的女孩,但是通过这种方式表达诉求是有被人操控的嫌疑。

德国的总理也对这件事情发表了言论,认为这个小女孩只顾着批评,但是没有提出任何有效的具体改善措施。其实也就是说她的言论只是反映了新一代的环境保护意识有所增强,但是对于真正的环保没有任何的效果。没有具体的措施就没有办法去实行环保,如果光靠口头上的话就显得这个小女孩儿非常的没有内涵。

默克尔接受德媒采访谈俄乌危机:冲突“总有一天会以谈判结束”

据俄新社、“Vestiru”新闻网等多家俄媒报道,德国前总理默克尔在德国《时代周报》7日刊发的采访文章中称,俄乌冲突“总有一天会以谈判结束”。

据俄新社报道,默克尔在接受《时代周报》采访时谈及明斯克协议、“北溪-2”天然气管道建设等多个话题。当被问及俄乌冲突可能会如何结束时,默克尔回答说,“说实话,我不知道”,但她接着又说,“它总有一天会以谈判结束。战争在谈判桌上结束”。

默克尔资料图

报道称,当被问及是否能排除掉她自己参与调解俄乌冲突的情况时,默克尔说不存在这一问题。她还称,“强制和平”与“相互之间进行友好公开对话”是有区别的。随后她没有再就此话题继续发表看法。

俄新社称,谈及自己在任期间对俄乌采取的政策,默克尔说,自己曾尽力采取决策以防止两国之间发生冲突,但没有成功,这不代表自己此前做出的努力是“错误的”。

这并非默克尔首次就俄乌冲突表态。今年6月7日,默克尔接受德国《明镜周刊》采访时称,俄乌冲突是一场“巨大悲剧”,而之前一直没能建立一个可以避免这一冲突的安全架构。默克尔还称,自己在任期间为缓和俄乌之间紧张局势做了大量外交努力,她不会为此而道歉,“外交手段没有生效,但这不等于外交努力是错误的”。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俄乌双方已多次就谈判表态。11月16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称,他已从伙伴国收到俄罗斯愿意直接谈判的信号,乌方将提议以公开形式进行谈判。而俄新社、国际文传电讯社等媒体17日报道称,佩斯科夫表示,不存在公开谈判,乌方这种表态说明其不愿进行谈判。他说,“问题是乌方出尔反尔——他们有时要进行谈判,有时拒绝谈判,然后又实际上通过法律禁止任何谈判,接着又说想进行谈判,但要采取公开形式。在这种情况下很难想象公开谈判,公开谈判并不存在,更何况是这种程度的公开谈判”。

相关报道:

默克尔:俄乌冲突前我就失去了对普京的影响力

在“朔尔茨访华”为世界关注之际,俄媒突然爆料:“德国政府警告前总理默克尔必须谨慎开支”,或许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朔尔茨访华是如何的迫切和必要。

人走茶凉?

且看英国前首相特拉斯,尽管只做了45天首相,但特拉斯每年有权获得每年115万英镑英镑的公共职责成本津贴,而默克尔担任了16年德国总理,在辞职后原本有权获得每月15万欧元的养老金和一间小办公室,却遭到了德国政府的警告,经济紧张,要求默克尔谨慎支出。

默克尔

要知道,曾经在默克尔领导下的德国,借助俄罗斯廉价的能源、中国的广大市场,让德国制造业充满活力,当失业浪潮席卷全球时,部分欧洲国家青年失业率高达百分之五十的时候,德国的失业率却处于百年来的最低点,这些成果使得当时的德国在欧盟中起着领导作用。

然而在新政府上台后,其中的亲美势力开始割断德国对俄、对华的联系,甚至指责默克尔在“北溪”中的动作为“错误”。但追随美国的恶果很快出现了,德国遭遇了“价值观盟友”美国对能源、制造业、经济的多重背刺。

所以,以务实见长的朔尔茨,顶着西方舆论大环境下的压力,要到中国谈合作。朔尔茨有没有掣肘?有没有压力?有没有顾虑?但他毅然前来,强调了“不脱钩断链”的合作,强调了反对搞阵营对抗。

朔尔茨的一些动作像极了曾经寻求德国机遇的默克尔,早年的默克尔用一句话概括,也是“意识形态高于经济利益”,但在多次访华后有了新的认识。

默克尔和朔尔茨

默克尔被警告,确实有些人走茶凉,但有些务实的精神又留下来了。

德国刚需

为什么朔尔茨能顶着压力来华,一是个人政治魄力,二是不得不为。

美国的谋划,一方面是俄乌冲突中美国4倍高价出售能源,一方面是疯狂加息,死命从欧洲抠钱,让美国虽然依然严重的通胀形势,在进一步恶化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然而欧洲遭美国一番移花接木地盘剥,出现了通胀率超过10%的惨况,而制造业立国的德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更是高达116%,通胀率比整个欧元区还高。

所以朔尔茨也迫切需要访华,甚至拒绝了法国总统马克龙一起访华的建议。

顶着压力批准中企在汉堡港的股份收购,朔尔茨带着十足的诚意,是想来解决问题求合作的。朔尔茨前来带着德企团,是求同存异想经济,如果马克龙来,则更多的是谈政治。所以,不管是作为近年来“欧洲访华首位***”的决心,还是稳妥完成该谈的事,朔尔茨都有自己的打算。

美国一定会继续干扰破坏,但朔尔茨对于“伙伴”关系的重申,是互利共赢的追求,这也将为其他欧洲国家树立榜样,有助于把中德关系塑造成一种中国与西方大国关系的示范。

这是个好的开始,也是在这个动荡国际局势下的重要一步。

  楼主您好!我很喜欢看新闻,尤其喜欢看俄罗斯、独联体国家的新闻。喜欢研究俄罗斯、独联体,以及俄罗斯和西方国家的之间的关系、冲突、恩怨情仇。你说的这个问题我知道,我告诉您!

  以下是普京2000年到2008年重大外交经历及其评价:

  恢复地位:

  在外交方面,普京试图恢复俄罗斯在苏联时代的超级大国地位,并取得了一定成功。例如,2007年慕尼黑会议上,普京指责美国在国际事务上的专横,并声称美国在国际事务上“毫不遮掩地使用强权”。此外普京还说:“没有人会感到安全。没有人会认为国际法是一堵能保护他们的墙。美国的政策正在激发世界范围内的军备竞赛。” 普京指出,理想的世界秩序应是“一个公正、民主的世界秩序,它能保证所有人的安全与财富,而非独少数人的。”他在铀开发控制和防止太空军备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007年1月,普京在采访中说,俄罗斯主张民主多极化的世界秩序,且支持巩固国际法系统。

  与此同时,普京领导下的俄罗斯也和欧盟、美国等西方国家缔结战略关系。因此,俄罗斯已成为八国集团的成员,且于2006年出任主席国(2007年交由德国担任)。普京也关注亚洲事务,尤其关注中国与印度的动向。

  一些西方政治家长期指责普京的极权主义倾向。尽管普京与美国前总统布什、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德国前总理施罗德等人保持友好关系,但新任德国总理默克尔与普京的关系并不理想。2005年,普京与德国总理格哈特·施罗德对俄罗斯与德国之间的一条天然气管线的建筑事宜进行了磋商,同年,施罗德参加了普京在圣彼得堡举办的53岁生日宴会。然而,俄罗斯与英国的关系却不容乐观:2006年底,逃亡英国的前俄罗斯特工利特维年科中毒身亡一事,极大地恶化了俄英关系。此外,普京也多次试图与独联体国家建立良好的外交关系。普京与欧盟、北约等西方组织都把拉近与中、东欧各国(尤其是波罗的海各国)的关系。

  在2004年乌克兰总统大选前,普京两次访问乌克兰以表示他对乌克兰总理维克多·费奥多罗维奇·亚努科维奇的支持。在选举结果揭晓前,普京还特地为亚努科维奇“几乎可以确信的胜利”致贺信。普京对于亲俄罗斯的亚努科维奇的支持被广泛批评为干涉乌克兰内政。此外,同属前苏联的格鲁吉亚与摩尔多瓦还批评了俄罗斯政府对两国分离主义分子的支持。俄罗斯与波罗的海诸国的外交关系亦处于紧张的状态中,而爱沙尼亚对俄罗斯的批评也使两国外交关系进一步僵化。值得注意的是,普京的父亲曾在二战一次爆破任务中险些于爱沙尼亚被杀害,有学者认为这是普京对爱沙尼亚态度冷淡的一个原因。

  希望对您有帮助!

2022年底,西方多位政客出人意料地道出签署《明斯克协议》的实情。

先是乌克兰前总统波罗申科直言,“基辅最初并不打算履行《明斯克协议》的义务,只是在拖时间”。

随后,德国前总理默克尔称,“签署《明斯克协议》是为了让乌克兰有时间强大,以有机会与俄罗斯对抗”。

而近日,法国前总统奥朗德也说了同样的话。他称,自2014年以来,乌克兰军队的训练和装备已经提高了许多倍,西方从一开始就将《明斯克协议》为“该死的信件”。也就是说,不仅是德国,法国也不打算履行自己的义务,更不用说乌克兰了。

默克尔与奥朗德

而在2022年年末,默克尔更是直言,建设“北溪2号”不是为了供应俄罗斯的天然气,而是作为在乌克兰危机中针对俄罗斯的外交政策工具。

默克尔在接受采访时承认,“启动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建设的决定是柏林的某种外交政策举措”。问题是德国当局担心拒绝该项目可能会导致与俄罗斯的冲突以及《明斯克协议》的中断。

观察家们称,“默克尔批准建设北溪2号的决定,与其说德国工业的需求,不如说是与《明斯克协议》有关——分散俄罗斯的注意力,因此到最后乌克兰违反了《明斯克协议》,与俄罗斯进一步对抗。

可以说,默克尔关于“北溪2号”建设的坦白将一切都归回到原位。

俄联邦委员会副议长康斯坦丁·科萨切夫

对默克尔和奥朗德的直言,俄联邦委员会副议长康斯坦丁·科萨切夫说,“默克尔和奥朗德的忏悔是对背叛的执着”。他称,西方不允许结束乌克兰的内战,而对于西方的执念,顿巴斯的居民不得不付出非常高昂的代价。但无论是欧洲人还是美国人,都不关心它。他们唯一感兴趣的是乌克兰的完整和对其所有领土的控制。

默克尔披露签署《明斯克协议》的真实意图,对俄罗斯来说,绝对是晴天霹雳,因为此前普京与默克尔有着良好的个人关系。不过,直言来得虽晚,但让俄罗斯人更坚信“在任何事情上欧洲都不可信任”。

俄罗斯对外经济关系部长格拉济耶夫说,实际上默克尔和奥朗德只是把俄罗斯引诱到他们“为俄罗斯准备了30年的陷阱”中的表演者。

这位院士在他的社交媒体上称,“很明显他们在欺骗”。在西方用《明斯克协议》欺骗俄罗斯之后,人们怎么能相信美国的这些西方傀儡?

格拉济耶夫说,30年来,西方一直在为俄罗斯准备圈套,从整体上看,默克尔和奥朗德只是执行者,是一场针对俄罗斯的更全球化博弈中的棋子。

格拉济耶夫提请注意这样一个事实,即苏联解体后,美国和欧盟特工在乌克兰境内对年轻人进行了洗脑,“以形成恐俄的公众意识,将乌克兰与俄罗斯分开”,而他们的目的达到了,并最终确保了他们今天在乌克兰的影响力。

格拉济耶夫说,乌克兰被西方视为商业、利润和致富的来源,而早在20世纪90年代,作为俄罗斯对外经济关系部长,他就多次警告说,“俄罗斯外交政策和对外经济活动不是美国,不是中国,而是乌克兰,但不幸的是,没有人听到我的声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88004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9
下一篇2023-08-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