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烟烽火何时休这首歌表达了什么情感?

狼烟烽火何时休这首歌表达了什么情感?,第1张

这首歌词写的应该是家中和沙场之间的一段感情!

是用家中娇妻的角度来写的!具体每一句的解释对照如下:

一、西风夜渡寒山雨,家国依稀残梦里

这两句是写景,第一句是实景,分别是“西风”“夜里”“山”和“雨”,第二句为虚景,意思为在睡梦间,梦见了家园。(也有可能指的是梦见了以前那种国泰民安的家园景象)

二、思君不见倍思君,别离难忍忍别离

这两句的意思是:因为想丈夫了却见不到丈夫所以就更加的想念丈夫,虽然不想忍受离别的痛苦但还是不得不忍受着离别。(从这两句中,不难看出,主人公是迫不得已,充满了深深地无奈。)

三、狼烟烽火何时休,成王败寇尽东流

这两句是主人公表达心中的愿望和看破凡俗的心态,具体的解释为:这种打打杀杀的日子何时才能结束啊?而且就算是打赢了又能怎样,最终还不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成为历史!(从这两句不难看出,主人公还是非常憎恨这种打打杀杀的动作的,或许她只是渴望丈夫能够早点回来陪在她的身边!我们可以继续往下看…)

四、蜡炬已残泪难干、江山未老红颜旧

这两句就是起到承接上两句的作用!蜡炬已残泪难干,这句可能看着熟悉吧?嗯,好像是鲁迅的吧,有一句“蜡炬成灰泪始干”,而这一句就是从这里引申而来的!鲁迅这句的本意是“只有蜡烛都烧成灰了,那个蜡泪才会消失!”而这里这句歌词的意思是,蜡烛没烧完就灭了,蜡泪怎么会消失!(这里看来,无论蜡烛是被故意吹灭的,还是受到什么外来因素的影响,都从侧面反应出女主人公心理“幽怨不满无奈”的那种感觉)。后面紧接的一句“江山未老红颜旧”更是反应出她心里的这种幽怨的感觉,因为这句的意思是:江山不会苍老,但红颜却会苍老。(有一种,你去征战沙场吧,等你凯旋归来,我也就已经老了的怨恨感觉!)

五、忍别离、不忍却又别离

这句简单,可直接翻译为:不想别离,但却不得不别离(唉,深深地无奈啊!)

六、托鸿雁南去、不知此心何寄

意思为:想捎个信过去,但却不知道怎么捎去!(这一句就牵扯到小学时课文里学过的一首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那首诗了,里面的第五六句好像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其实从这首诗就可以看出在沙场征战期间,想要传达家中的一些思念之情是有多艰难了!而这里的这两句,想要表述的就是这个意思!)

七、红颜旧、任凭斗转星移、唯不变此情悠悠

这句的意思是:让红颜老吧,也无论春夏秋冬如何轮替,我对你的这份情始终不会改变的!

这首歌词,主要内容是:家中的娇妻为思念征战沙场的丈夫而写的,虽然这位娇妻很是痛恨战争、也虽然她很不希望丈夫离开自己,但是为了保卫国家保护自己的家园和家人,她的丈夫毅然的离开了家中。全篇始终以“怨恨”和“无奈”贯穿,深切的表达出“不得不”这样做的一种氛围里,舍小家而顾大家……最终女主人公还是悟透了那样一种:“去吧,无论你征战多久,我对你的感情都不会改变的!”或许,她是真的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就是舍小家为大家,也或许,只是无奈吧!就像歌词里写的“忍别离,不忍却又别离……”

最后,企盼这个景象只发生在歌词里吧,愿昌盛、民安……

以上解释来自百度号170344678、清风!纯手打,纯人脑翻译!

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名句的诞生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案。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情怀渐觉成衰晚,鸾镜1朱颜惊暗转。昔年多病厌芳樽,今日芳樽惟恐浅。

——钱惟演·木兰花

完全读懂名句

1﹒鸾镜:鸾鸟有见其同类而鸣的特性,前人悬镜相映,使鸾鸟睹影鸣之。此后鸾镜泛指镜子之意。

城上风光烂漫,黄莺叫声如语般起迭纷乱,城下烟波浩瀚,在春日拍打墙垣。翠绿的杨柳、芳草能够维持多久?泪眼婆娑,心中愁肠早已寸断。

心境情感越来越衰老,惊讶镜子里本来的青春容貌,已不知不觉被悄悄地换老。从前身体多病,不喜喝酒,如今的我,却只担心酒杯内的酒太少。

词人背景小常识

钱惟演(公元962—1034年),字希圣,临安(今浙江临安)人,其父为十国之吴越王钱俶,在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将吴越国献地予宋,吴越国亡。

钱惟演博学能文,宋真宗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召试学士院,担任太仆少卿,累迁翰林学士枢密使,到宋仁宗时,因其妹嫁给刘太后之兄刘美,触犯外戚不得担任朝廷要职的规定,被罢文职,改任镇国军节度观察留后、保大军节度使。

宋代重文轻武,仅有入仕文官才得以掌握政治大权,钱惟演虽被罢免文职,对仕途并未心死,毕竟他与刘太后只是间接姻亲关系,所以仍一心等待有机会回到朝廷。果然,其后入朝,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不过又马上遭人弹劾,改任武胜军节度使,再改泰宁军节度使;晚年擅议宗庙之事,落同平章事,最后官拜崇信军节度使而卒,谥思,后改谥文僖。著有《典懿集》、《金坡遗事》等书。

除政治之外,钱惟演也热衷文学活动,每逢时令佳节,时与文友饮酒赋文,是当时风行一时“西昆派”的领袖人物,与杨亿、刘筠等文人合著《西昆酬唱集》,作品重视辞藻华美,典故纤巧骈俪,后人称其文派为“西昆体”。

有趣的是,一生致力提倡古文的欧阳修,年轻时曾在钱惟演的幕府担任留守推官,欧阳修向来厌恶骈体公文,偏偏其职务就是起草公文,生性狂放的欧阳修不愿勉强自己去做这类工作,身为其顶头上司又是骈文高手的钱惟演,竟对这位支持朴实古文的后生晚辈宽容有加,还不时给予多方关照,尽管两人文章理念迥异,钱惟演仍乐于提携后进,爱惜人才。

名句的故事

《木兰花》是钱惟演暮年的感怀心声,词意抒发抑郁不得志的愁怨。作者一生对仕途都抱持浓厚兴趣,尤其向往宰相一职,根据《宋史·钱惟演传》记载,钱惟演常对友人说:“吾平生不足者,惟不得于黄纸上押字尔。”意指不曾担任宰相,是生平最大憾事。

宋自立国之后,鉴于唐朝外戚干政导致朝政败坏的历史教训,规定外戚不得担任朝廷要职。宋仁宗即位,钱惟演与刘太后有姻亲关系,备受朝廷舆论抨击,其后遭到罢免;但经过此一事件,并未让钱惟演洞察须与外戚保持距离,日后他又安排其子钱暧娶宋仁宗皇后郭后之妹,依然亟欲拉拢后家,希望借此接近权力核心,进而离宰相之位愈来愈近;不过,终究还是落人口实,从此摒除在权力中心之外​‍‌‍​‍‌‍‌‍​‍​‍‌‍​‍‌‍​‍​‍‌‍​‍‌​‍​‍​‍‌‍​‍​‍​‍‌‍‌‍‌‍‌‍​‍‌‍​‍​​‍​‍​‍​‍​‍​‍​‍‌‍​‍‌‍​‍‌‍‌‍‌‍​。

《木兰花》从春日盎然之景,牵引出钱惟演心中愁怨,年轻时的他,也曾在京城领受高官厚禄、仕途得意,如今年老体衰,眼前春色只有令他对过往更加留恋,钱惟演才会不禁追问:“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前句写他希望春天赶快结束,好让他停止追忆曾拥有的荣景风光,后句道出春景带给他内心痛苦的深度,透过对春光春色的写景,婉转表达作者垂暮晚年,面对仕途不遂的无限伤感。

历久弥新说名句

“泪眼”、“愁肠”经常出现在历代文人的诗文中,“泪眼”表示人身承受不住伤心而落泪,“愁肠”喻指人心牵肠挂肚的缠结愁思,对身陷悲泣忧愁的人而言,此两词之语境皆能贴切表达其伤痛氛围。

宋人李昉编《太平广记》,其中《才妇篇》记载一则险成为弃妇的女子,她以“泪眼”、“愁肠”入诗,力挽丈夫回心转意的故事。话说唐朝有一女诗人兼画家薛媛,其夫南楚材到陈颍旅游,颍州太守欣赏南楚材的仪表风范,欲将女儿许配给他,南楚材早已娶妻,但面对颍州太守的知遇盛情,使他全然忘记家中糟糠之妻,竟答应太守这门亲事;其后,便派人回去搬取家中琴书,准备不再返回老家,并捎信告诉妻子,说自己将前往远处求道访僧,从此放弃对仕途功名的企求。

才艺双全的薛媛,收到南楚材的信后,多少已揣知丈夫真正心意,她强忍悲痛,对镜画出自己的容颜形貌,并写一首《 寄夫》诗,连同自画像寄予丈夫,诗云:“欲下丹青笔,先拈宝镜端。已经颜索寞,渐觉鬓凋残。泪眼描将易,愁肠写出难。恐君浑忘却,时展画图看。”当南楚材见到妻子的画像与诗作,才恍然清醒,赶紧回到薛媛身边,两人恩爱如昔。

从薛媛《 寄夫》颈联所写“泪眼描将易,愁肠写出难”之句,看出她在对镜自画时,一笔一划勾勒的实是心中无尽委曲悲戚,也反映身为 的满腹辛酸与为难。

题临安邸

作者:林升 (宋)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题临安邸》是宋代诗人林升创作的一首七绝。

此诗第一句点出临安城青山重重叠叠、楼台鳞次栉比的特征,第二句用反问语气点出西湖边轻歌曼舞无休无止。后两句以讽刺的语言写出当政者纵情声色,并通过"杭州"与"汴州"的对照,不漏声色地揭露了"游人们"的腐朽本质,也由此表现出作者对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全诗构思巧妙,措词精当,冷言冷语的讽刺,偏从热闹的场面写起;愤慨已极,却不作谩骂之语:确实是讽喻诗中的杰作。

表达了作者对国事的忧虑,对统 治 者的辛辣讽刺和对达官贵人不思收复失地的激怒之情。

题临安邸

作者:林升 (宋代)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89070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9
下一篇2023-08-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