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苏幕遮》赏析

范仲淹《苏幕遮》赏析,第1张

这首词抒写了羁旅乡思之情,题材基本上不脱传统的离愁别恨的范围,但意境的阔大却为这类词所少有。

上片写秾丽阔远的秋景,暗透乡思。起首“碧云天,黄叶地”两句,即从大处落笔,浓墨重彩,展现出一派长空湛碧、大地橙黄的高远境界,而无写秋景经常出现的衰飒之气。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两句,从碧天广野到遥接天地的秋水。秋色,承上指碧云天、黄叶地。这湛碧的高天、金黄的大地一直向远方伸展,连接着天地尽头的淼淼秋江。江波之上,笼罩这一层翠色的寒烟。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傍晚,夕阳映照着远处的山峦,碧色的遥天连接这秋水绿波,凄凄芳草,一直向远处延伸,隐没在斜阳映照不到的天边。这三句进一步将天、地、山、水通过斜阳、芳草组接在一起,景物自目之所及延伸到想象中的天涯。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九字作一句读。说“除非”,足见只有这个,别无他计。言外之意是说,好梦做得很少,长夜不能入眠。“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因为夜不能寐,故借酒浇愁,但酒一入愁肠都化作了相思泪,这真是欲遣乡思反而更增乡思之苦了。结拍两句,抒情深刻,造语生新。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至庆历三年(1043年)间,当时范仲淹正在西北边塞的军中任陕西四路宣抚使,主持防御西夏的军事。

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105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希文。其先邠(今陕西邠县)人,后徙苏州吴县(今属江苏)。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进士。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又曾出任陕西四路宣抚使,知邠州。守边多年,西夏称他“胸中自有数万甲兵”。卒谥文正。

著有《范文正公集》。词存五首,风格、题材均不拘一格,如《渔家傲·秋思》写边塞生活,苍劲明健,《苏幕遮·怀旧》《御街行·秋日怀旧》写离别相思,缠绵深致,均脍炙人口。有今辑本《范文正公诗馀》。

——苏幕遮·怀旧

《苏幕遮》这首词,原调是西域传入唐朝的教坊曲。“苏幕遮”是当时高昌国语的音译,宋代词家用此调作了新曲,又名《云雾敛》、《鬓云松令》。我们欣赏词,一定要情感清楚这首词属于哪种类型,是写景词?还是咏物词?还是怀古词?因为不同类型的词欣赏方式是不同。

1:范仲淹的《苏幕遮》属于写景抒情词,如果它能成为杰作,它必须有其独特性。从内容、意境、意象选择、情感和审美体验等方面可以看出其独特性。

2:史书大多只保存着范文正公的忠孝节义、仁义礼智,其实他还有不为人知的多样面孔。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苏幕遮·怀旧》表现出来的浓浓忧愁,出自冷冰冰的士大夫之手让我们见到了范希文的另一副面孔,单是这一点足以吸引众人眼球,何况范仲淹腹有诗书,写首小词自不在话下。他也有七情六欲,像普通人那样的人生感叹,也有忧伤、思念和离愁。

3:诗人之所以想爬得高,看得远,是为了消除他的忧虑,看看他的家乡和心上人。然而,在广阔的世界里很难找到它们。在多次毫无结果的请求后,诗人长期压抑的情绪终于爆发出来,转向下一部**的抒情描述。

4:范仲淹是宋代著名的词人、文学家,是最仗义执言的言官,是著名的改革家,是著名的军事将领,是著名的宰相。同时,在文学史上,特别是宋词的发展史上,范仲淹应该是开创了宋词的边塞词的词人,他同苏东坡、柳永一样,是宋词发展史上作出了巨大贡献的人。之所以能成为千古绝唱,是因为他所表达的意思,能够代表天下所有人的心声。试问天下?不论是平头百姓还是达官显贵,哪个敢保证一辈子无烦,无恼,无忧无愁?谁没有借酒消愁的时候?有道是,借酒消愁愁更愁,直把相思化泪流。人都有无奈的时候正好借此佳句以释心结。所以想不流传千古都不可能。

从表达方式上属于抒情、抒情又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又叫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分为借景抒情、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在本句中作者采用的的是直接抒情的表达技巧、抒发作者身处异乡的黯然寂寥之情以及追逐旅居异地的愁思望满意

此词抒写乡思旅愁,以铁石心肠人作黯然 销魂语,尤见深挚。“碧云天,黄叶地”二 句,一高一低,一俯一仰,展现了际天极 地的苍莽秋景,为元代王实甫《西厢记》 “长亭送别”一折所本。“秋色连波”二句, 落笔于高天厚地之间的浓郁的秋色和绵邈 秋波:秋色与秋波相连于天边,而依偎着 秋波的则是空翠而略带寒意的秋烟。这里 ,碧云,黄叶,绿波,翠烟,构成一幅色 彩斑斓的画面。“山映斜阳”句复将青山摄 入画面,并使天、地、山、水融为一体, 交相辉映。同时,“斜阳”又点出所状者乃 是薄幕时分的秋景。“芳草无情”二句,由 眼中实景转为意中虚景,而离情别绪则隐 寓其中。“芳草”历来也是别离主题赖以生 发的意象之一,如传为蔡邕所作的《饮马 长城窟行》:“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李煜的《清平乐》:“离恨恰如草,更 行更远还生”。埋怨“芳草”无情,正见出 作者多情、重情。下片“黯乡魂”二句,径 直托出作者心头萦绕不去、纠缠不已的怀 乡之情和羁旅之思。“夜夜除非”二句是说 只有在美好梦境中才能暂时泯却乡愁。“ 除非”说明舍此别无可能。但天涯孤旅,“ 好梦”难得,乡愁也就暂时无计可消了。“ 明月楼高”句顺承上文:夜间为乡愁所扰 而好梦难成,便想登楼远眺,以遣愁怀; 但明月团团,反使他倍感孤独与怅惘,于 是发出“休独倚”之叹。歇拍二句,写作者 试图借饮酒来消释胸中块垒,但这一遣愁 的努力也归于失败:“酒入愁肠,化作相 思泪”。全词低徊婉转,而又不失沉雄清 刚之气,是真情流溢、大笔振迅之作。

参考资料:

tiebabaiducom/fkz=23955

苏幕遮

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81140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8
下一篇2023-08-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