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成长分析报告

个人成长分析报告,第1张

个人成长分析报告

1、成长历程

我出生在八十年代末,我成长于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我拥有一个愉快的童年,拥有很多儿时的玩伴,所以我从小就比较开朗外向,没有感到孤单,寂寞,反而增强了自立能力。

上小学之后,父母工作繁忙,但从不松懈对我学习上的督促和帮助,使我一直接受着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可以说我成长的每一步都倾注了他们的心血。

特别是我的母亲,在我看来她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女强人,不但事业有成,生活中更是一位贤妻良母。如果一定要我说出一个我最崇拜的人,那就是我的母亲。

她坚强、乐观的性格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和激励着我。就这样,一直到初中毕业我始终是在掌声和鲜花中度过的,那时的成长道路可谓一帆风顺。中学的生活主要是学习,中学的时候同学之间的关系大多是单纯的,不过由于正处在青春期,男女之间彼此并不怎么来往。

中学的生活是忙碌的,又是单纯的,在开心中我结束了我的中学生活,结束了我的单纯生活。经历了高考这个人生重大的转折点,迈进大学之后,接触的人和事大大的开阔了我的视野,我开始学着用相对客观的态度去评价自己和他人,开始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上的人和事,也许这就是所谓成长吧!

此后,我渐渐拥有了成人的感觉―感到自己身上肩负着某种责任,自己理所当然地应该去承担生活中的某些东西。今天,当自己明白了一些人生道理,回过头来审视自己成长经历,发现过去所遭受的那些挫折、痛苦并非完全没有价值,相反它却隐含深远的意义。

2、人生观念

人的一生应当是不断的快乐的积累才构成幸福。其次选择高尚的人生观念。人生观念是可以选择的。不同的人生选择,决定着不同的人生。人们常说,苦难是最好的大学,古今中外,凡成就大事业者,无一不是从苦难中走来的。

在逆境中,我们会经受各种考验与锤炼,百炼成钢,成就我们非凡的意志品质和能力,“苦费心志,劳其筋骨,增益其所不能”。逆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把它看成结局而不是过程。

写作思路

人生的过程总是充满了喜怒哀乐。我已经踏入人生二十多年头了,我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通过这学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课程的学习,我们学习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

从心理学的定义到如何进行自我完善,如何进行情绪的调控,如何应对挫折和压力,如何塑造和培养人格和意志品质,学习心理到社会心理,非常的全面。在每一段成长历程和人生经验中,每一步成长都是我学习积极面对人生的机会。在自我分析中也学会认识自我,完善自我。

北方有佳人,倾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再难得

文|知秋

《今生今世》是胡兰成坎坷一生的自传,他到日本后写成,书名为张爱玲所取。

书中,他多情地描述了自己的生活和爱情

今生今世已惘然,山河岁月空惆怅。

从林语堂、梁实秋、钱钟书直到余秋雨,才子散文,胡兰成堪称翘楚。

从张爱玲、周训德、范秀美直到余爱珍,薄情寡义,胡兰成情债累累。

世事沧桑,多年后我们知道胡兰成其人,读他的书,却是因为张爱玲的缘故。

人世如高山流水,我真庆幸能遇见胡兰成的《今生今世》我的情感历程。

作为“张迷”的我来说,却是“世上但凡有一句话,一件事,是关于张爱玲的,便皆成为好,”有如当年的胡兰成一样。

凤兮凤兮—风花啼鸣—生死大限

二十岁那年,胡兰成与玉凤结为夫妻。

按胡兰成的话来说:夫妻恩爱当时是不觉的,惟觉是两人,蕊生与玉凤。(蕊生是胡兰成小名)

后来,玉凤因疟疾缠绵乃至病成痨损离开人世。

那年二十八岁,不要恋爱,不要英雄美人,惟老婆不论好歹总得有一个,胡兰成如此就娶了全慧文,是同事介绍,一见面就为定,与世人一式一样的过日子。

还有一任,名为应英娣。

民国女子—竹叶水色—越陌度迁—良时燕婉

英娣与胡兰成离异,和张爱玲结婚。是年他三十八岁,她二十三岁。

胡兰成说:“训徳,日后你嫁给我。”

胡兰成对秀美说:“十二月八日到丽水,我们遂结为夫妇之好。”

胡兰成对一枝说:“我要与你结婚。”

民国四十三年与原汪伪政府中吴四宝之妻余爱珍遂为夫妇。

这是书中所介绍胡兰成的情意会随其中行踪的转移而改变的。

具体感情历程还请拜读胡兰成的《今生今世》我的情感历程。

胡兰成与张爱玲的相识,是源于他从冯和仪寄的《天地》月刊中翻阅看到张爱玲的文章和照片。

他当时细读张爱玲文章一遍又一遍后说:“我只觉世上但凡有一句话,一件事,是关于张爱玲的,便皆成为好。”

之后就去上海寻冯和仪要张爱玲地址见面。(静安寺路赫德路口一九二号公寓六楼六五室)

胡兰成说:我一见张爱玲的人,只觉与我所想的全不对。她进来客厅里,似乎她的人太大,坐在那里,又幼稚可怜相,待说她是个女学生,又连女学生的成熟亦没有。

张爱玲的顶天立地,世界都要六种震动。

胡兰成在写给张爱玲的第一封信里说她谦逊,却道着她了, 她回信说胡兰成“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因胡兰成说起登在《天地》月刊的上的那张照相,翌日她便取出给了他。背后还有字:

“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胡兰成与张爱玲只是这样,亦已人世有似山不厌高,海不厌深,高山大海几乎不可以是儿女私情。

他们两人都少曾想到要结婚。只是因英娣与胡兰成离异,他们才亦结婚了。是年他三十八岁,她二十三岁。

他为顾到日后时局变动不致连累她,没有举行仪式,只写婚书为定,文曰:

胡兰成张爱玲签订终身,结为夫妇,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胡兰成眼中的张爱玲: 张爱玲是民国世界的临水照花人。

看她的文章,只觉得她什么都晓得,其实她却世事经历的很少,但是这个时代的一切自会来与她交涉,好像“花来衫里,影落池中”

爱玲是凡她的知识即是与世人万物的照胆照心。

无论她在看什么,她仍只是她自己,不致与书中人同哀乐,清洁到好像不染红尘。

张爱玲:停留是刹那,转身即天涯

决绝信:我已经不喜欢你了。你是早已不喜欢我了的。这次的决心,我是经过一年半的长时间考虑的,彼时惟以小吉故,不欲增加你的困难。你不要来寻我,即或写信来,我亦是不看的了。

我爱你,没有什么目的,只是爱你。

信里她还附了三十万元给胡兰成,是她新近写的**剧本,一部《不了情》,一部《太太万岁》,已经上映了,所以才有这个钱。

江弱水评论说:他的不守节,在私人生活上也暴露无遗。

《今生今世》的胡兰成,是中国文学难得一见的唐璜式人物。

其人可废,其文却不可因人而废……

他对女性,情虽不伪,却也不专。

他要的是“此时语笑得人意,此时歌舞动人情”,而他的情意会随其行踪的转移而改变,焉能系于一身!

他自认为是一位“永结无情契”的高人,旁人看来,到底只是个朝秦暮楚的荡子。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现在的孩子的情感发育越来越完备了,而且显得懂得越来越多,尤其是在4~5岁的孩子,就像一个"小大人"一样说什么都懂,而且特别能言会道。所以4~5岁的孩子情感变化是很快的,而且情感历程也值得家长去重视。毕竟这个时候就能够决定这个孩子到底是往哪个方向发展呢,那么4~5岁孩子的情感发育历程到底是怎样的呢?

对于大人的世界感兴趣

孩子在还小的时候,尤其是在三岁以前,实际上并不会对大人的世界有任何兴趣。这个时候孩子的心智还是处于比较低龄化的状态,整天就知道玩玩具,跟小朋友在一起。但是等三岁过后,尤其是女孩子就会对大人的世界非常的感兴趣,比如说大人的化妆品,大人的服饰以及潮流,甚至还了解了各种各样的明星,再加上手机的推广以及短视频的发展,以及孩子甚至都学会了刷手机看短视频,嘴里面满是奇怪的网络用语。所以这个时候的孩子开始了解了网络世界,也开始了解了大人的世界。家长在这个过程中要尤其的注意对孩子进行引导,不要让孩子接触跟自己年龄不相符的物品,也不要让孩子过于的早熟。4~5岁的孩子还是要有一定的童年和童真的,这样的话以后的发展才会更加的有利。

开始有自尊心等意识

有人会发现4~5岁的孩子特别爱表现自己,而且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就说明了孩子已经有自我的意识了,对世界的看法不再是由父母所展现的,更多的是希望看到外界对自己的评价。父母在这个时候要尤其的学会鼓励孩子,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了解到世界上的各种各样事物发展。平时也要维护孩子的自尊,不要随意的我在外人面前批评孩子。一旦父母学会了打压孩子,让孩子没有自信心,那么以后孩子就很难培养自己的自信了。

  我是一个离了婚的男人,想起跟前妻的情感历程,心里还是酸酸的,当初离婚对我来说是件非常后悔的事,没有为孩子考虑,一时冲动就跟前妻拿了离婚证。现在我想要挽回前妻,想让我们的缘分继续下去,最重要的是想要给孩子一个幸福完整的家。

  我是贵州人,出生于一个贫穷的家庭,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从小到大一直都很压抑。

 不单单是因为贫穷,最主要的是可怜我的父母。他们起早摸黑,一年也挣不到多少钱。初中毕业后,家里无力再供我读书。我没有怨父母,只是在心里暗暗发誓将来一定要出人头地,让父母过上好日子。

 辍学后,母亲把我送到城里一个诊所跟一名老中医学医。老中医是个性格古怪的老头,我在那里学习两年多,每天给他煮饭,洗衣,还负责做煤饼。

 因为年纪大了,他每次吃饭时都边吃饭边流口水,而最让我受不了的是,他经常把自己吃不完的饭倒到我的碗里。说是到这里学习,其实他从不教我,为了早点学到手艺,每次他看病开方子,我都偷偷地看完背下来。

《京华烟云》:从姚莫愁的三段感情来分析其成长过程

文/情鱼

难怪你爱写诗,都是被爱情折磨的。我也写,只不过我不写在纸上,我写在心里。

——《京华烟云》

2005年版的《京华烟云》是根据林语堂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来的民国剧,主要讲述了北平曾、姚、牛三大家族从1901年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30多年间的悲欢离合和恩怨情仇。

电视剧的前三分之二都是围绕着三个家族间剪不断、理还乱的儿女情长展开,并通过这些纠结的情感塑造了一个个个性鲜明、形象饱满、独特逼真的角色。

其中以姚家的两个女儿——姚木兰和姚莫愁最为突出。

姚木兰的一出场就很惊艳,沉稳得体、温良谦恭、深谙世俗的智慧,是闻名京城的才女,对诗词文学、古玩、甲骨文等颇有研究,在很多观众眼里她就是完美女性的代表。

林语堂在塑造她的形象这一方面,也充分体现了对她的厚爱,曾感叹:“若为女儿身,必做木兰也!”

而姚莫愁似乎总是活在姐姐姚木兰的光环之下,才华不是最突出的,处事莽撞任性,剧中每句台词都是对木兰的夸赞和认可,而莫愁让人放不下心的同时又滋生出怜爱之情。

她一路跌跌撞撞,在勇敢和缺憾当中缓慢进入观众视线。明明是大家闺秀,却总给人自由活泼、一副小孩子脾气的女生形象。

狄德罗说过:任何东西都敌不过真实。正是这样不完美的莫愁,才更深入人心。在整部剧中她憧憬爱情,为爱情奋不顾身、无悔付出,历经考验才嫁给孔立夫,在他的呵护下成长为真正的自己。

从少女到为人妻,再到为爱人和国家牺牲的大爱精神,形象更加真实饱满,让人越来越喜爱。接下来我将从她的三段感情来分析其成长历程。

1冲动莽撞、不计后果的爱情,带给姚莫愁的是伤人伤己的代价,在后悔中错过幸福

你我初相识,一个年少,一个无知。初期的莫愁,和她的名字一样,不愁万事,活泼天真,与曾家三少爷荪亚相恋。

莫愁表达喜爱的方式是与荪亚一见面就找借口吵架,表面是在无理取闹,实则用着不成熟的方式去表达在乎和思念而不自知。好比恋爱中的“墨菲定律”,你越在乎他,越表现不好。

就像初高中时代的我们,喜欢一个人就千方百计引起对方的注意,男生习惯使用揪女生头发、嘲笑对方等行为来表达爱意,女生往往小打小闹、有些无关痛痒的小脾气。

在我看来,莫愁这段青梅竹马的恋爱里,性情如野马,不受拘束,也不知去等待自己的恋人一起守护爱情,一起向未来奔去。

子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也就是说"眼见者可能并不为实",你或许见到了现在的事情,而事情本身的发展你也许并不清楚。

所以当莫愁看见荪亚帮助女大学生曹丽华包扎、清洗伤口时,第一反应是气急败坏,给了荪亚一巴掌,愤怒离去,不接受任何解释。

她认为荪亚三心二意,欺骗她的感情,他的所作所为与自己付出的真心不对等。

婚期将至,受到“伤害”的她决定用逃婚来让曾家难堪,惩罚荪亚的不专一。这类似于恋爱心理学里的逆向效应:爱得越深,恨得越深。

居里夫人说过:假设一个人把生活兴趣全部建立在爱情那样暴风雨般的感情冲动上,那是会令人失望的。莫愁就是这样子,气头上的她一心想要考验荪亚对她的真心。

没有考虑到曾姚两大家族的声望会遭人议论,这场婚礼是为了有情人终成眷属,更是为了给曾家大儿子平亚冲喜。

她逃婚的结果是让父母进退两难,无法向曾家交代。导致了孝顺的姐姐木兰代她出嫁,而当时的木兰早已倾心孔立夫,他们两人志趣相投,三观相合。

于是原本属于她的荪亚与姐姐步入了婚姻,两个并不相爱的人,因她的任性被迫捆绑到一起。四个人失去所爱,独留她在原地暗自伤心和后悔。

想起了巴尔扎克的一句话:感情冲动,可以说是一种既甜蜜又痛苦的毛病,对那些没有足够的经验来掌控自己未来幸福的少女们,将使她们一生遭到不幸的影响。

这也反映了大多数人的初恋,纯粹真挚,但也盲目冲动,遇到矛盾不知道该如何解决,一点小误会就惊天动地,不是绝望中放弃,就是孤注一掷地为对方倾其所有,最终造成自己无法承担的后果。

莫愁的初恋,任性而冲动,像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一样,轻轻扇动了几下翅膀,便引起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她嫁衣一扔,从此改写了姐姐木兰和孔立夫的人生,也改写了自己和荪亚的人生,有情人错过,伤人伤己。太年轻就总是在感情里情绪过激,过分看重,做事不加思考。

2经不起考验、得不到家人祝福的爱情,让姚莫愁饱受痛苦,意识到自己该稳定成熟

心理学中有个理论叫“恋爱移情作用”,就是把对过去生命中一些重要人物的情感,转移到目前所遇到的人,或者想从一些重要人物身上,获得却未能如愿的情感需求,力求从目前的关系中得到满足。

错过荪亚的莫愁,失去了方向。正好牛怀玉对她展开了热烈的追求,她沉迷于甜言蜜语和玫瑰浪漫中,自然而然地选择了新欢。

这一次的爱情确实是更坚定和热烈,但不得不说是她任性过了头。选择一个人交往,单单是对自己好已经不再是首要条件,而是要看对方的家庭、人品、三观、是否经得起考验……

牛家是整部剧中的反面家庭,牛似道贪慕名利,马祖婆尖酸刻薄,牛同义卑鄙龌龊,牛素云泼辣蛮横。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家长们应该认识到:儿子或女儿首先是向他们学习的,包括学习好的品质和坏的品质。家长是孩子第一任老师,而家庭坏境能很大程度地决定孩子日后能成为什么样的人。

姚思安认真地劝莫愁:“我虽然不认识牛怀玉,可这样的人家,能教育出什么好子女来?”。然而牛怀玉在莫愁这里是“出淤泥而不染”。

这就是爱人之间最常出现光环效应,指在人际知觉中所形成的以点概面或以偏概全的主观印象。尤其是热恋的时候,觉得对方身上都是优点,连缺点都变得可爱。

而实际上,我们一开始只是因为这个人的优点喜欢上这个人的,经过光环效应的放大作用,才使得我们的双眼蒙蔽,认为对方身上优点要远远超过缺点。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多少父母为了女儿的感情愁得夜不能寐,深怕女儿选择的另一半并非良人,毕竟现在离婚率太高,怨偶太多,而且婚姻自主的意识又太强。

事实是,很多的父母都管不了儿女的选择,可是父母是已经活了几十年的人了,对于有的事看的很清楚,但莫愁不以为然,坚信自己的选择是对的。

古有王宝钏与父亲三击掌为誓,宁愿断绝父女关系也要嫁给薛平贵,结果苦守寒窑十八年,换得他另娶他人。

虽然最后成为了薛平贵的皇后,也只是短短几十日,这代价未免太大了,我不觉得是幸福。

《李宫俊的诗》里写到:如果有好感,那就是喜欢,如果这种好感经得起考验,那就是爱。现实中的爱情难免会遇到考验,经受得住考验的能有几个人?

牛家老爷想做北平市副市长,决定把牛怀玉送给吴司令做女婿。此时,相爱的两个人,得不到双方家庭的支持和认可,也面临着被强行分开的考验。

莫愁这边听不进父母兄长的好言相劝,跟所有深陷爱情的人一样,身边人越是反对,她爱得越义无反顾,态度一如既往地坚决!

牛同义为了拆散他们,对莫愁做出了伤天害理的事情。走投无路的莫愁,削发为尼住在寺庙里,此时的她是多么需要牛怀玉,可他并没有表达多少关心,也没来看过几次。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我相信,他们两个爱过彼此,但家庭立场不一样,终究不是合适的好伴侣。

如果说两个人感情深厚,家庭并不能作为拆散他们的唯一原因,在爱情面前,牛怀玉选择了认命和妥协。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起一部老剧《父母爱情》,安杰出身资产阶级家庭,在文革时代成分特殊,江德福面对降职的危险也要把她娶回家,一生仕途受到极大的影响却从未将此迁就与安杰。

这才是爱情的典范,“爱出者爱返”,而不是看到困难就选择分飞。

每个人都想拥有独一无二的爱情,但盲目追逐和沉迷爱情的人是傻瓜。但现实往往是,很多女生在爱情里失去理智,眼里只有对方。

姚莫愁在选择牛怀玉的时候,头脑发热,不看对方的家庭,拒绝家人的建议,不思量眼前人是否真的值得托付。在我看来,这是对自己的极度不负责任。

每个女生都希望找一个能为自己遮风挡雨的人,但往往大风大浪都是那个人给的。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是眼睛不够亮,看不清对方的底细,听不进身边人的建议,盲目寻爱。

莫愁的第二段感情彻底结束了,也是她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在痛苦和失去中开始醒悟,意识到自己该稳定成熟,学会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对于每个人来说,没有一种成长是不痛苦的,无论此时正在遭遇什么,都要从沮丧中站起来,全力奔向全新的自己。

3正确美好、相濡以沫的爱情,让姚莫愁告别莽撞,接纳过去,最终实现自我

内心伤痕累累的姚莫愁入了佛堂,对爱情和自己的人生充满了绝望。幸运的是,善良正直、真诚质朴的孔立夫,帮助她在生活中找到希望。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从人类动机的角度提出需求层次理论,该理论强调人的动机是由人的需求决定的。而且人在每一个时期,都会有一种需求占主导地位,而其他需求处于从属地位。

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五个层次。需求是由低到高逐级形成并得到满足的。

此时,莫愁的成熟应该是由两部分组成,一半是对残缺的接纳,一半是对美好的追求。在面对孔立夫时,她渴望陪伴和温暖,希望深入彼此的内心,相互关怀和照顾。属于归属与爱的需求。

立夫以牛同义伤害莫愁的事件为突破口,用笔名“不平氏”接连不断写文章,揭露牛家恶少的卑鄙行径,深挖牛老爷的贪污受贿。

引起民众的不满和反抗,最终牛同义被枪决,继而整垮整个牛家。真是应了“恶有恶报”这句话,也让莫愁有了归属感、体会到被爱。

在立夫的呵护和引导下,莫愁渐渐成长起来,告别当初的莽撞,过好自己的人生。同时懂得学会关爱他人、接纳过去。

当立夫被捕入狱,木兰独自深夜闯贪色大官的办公室去救他,荪亚吃醋,对着木兰生气和冷战。反观莫愁为了两个家庭着想,硬是不表示一点怀疑。

展现了为人妻的宽厚大度和胸襟开阔,更是意识到自己年少时犯的错,学会为它们买单!

爱情和婚姻本就应该是自私的,没有任何一个女人会允许自己的爱人心里有别人,只有确认男人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灵都完整地属于自己,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安全感。

无论莫愁是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还是真的内心坦荡荡。我都认为她比任何人都相信立夫。相互信任,是夫妻相处之间最重要的原则,一旦这个原则被打破,两人婚姻关系将会迅速结束。

其实,现在谈恋爱也是,很多人接受不了对方的过去,猜忌多疑、患得患失,反复确认对方对自己的爱意,又对其前任充满了好奇。这种情况下,即使步入婚姻也不会长久。

我认为,比起接受对方的过去,直面并接受自己的过去更不容易。《海贼王》里有一段话:我不管这个世上的人怎么说我,我只想依照我的信念做事,绝不后悔,不管现在和将来都一样。

这句话用来形容后期的莫愁在合适不过,当初是她任性逃婚,导致四个人开始了两段看似错位的婚姻,每个人心中滋味百转千回。

但命运的高明之处正是在于其阴差阳错的刚刚好,四个人不但没有错爱一生,反而拥有了最适合各自的归宿。就像《上错花轿嫁对郎》里的杜冰雁和李玉湖误打误撞嫁错了人,却各自收获了最美好的爱情和婚姻。

此时的莫愁已经不再是年轻时候斤斤计较耍脾气的娇俏少女,是立夫相濡以沫的妻子,是立夫革命道路上不离不弃的战友。进一步的,莫愁在感情里的需求上升到了自我实现这个层次。

正如舒婷的《致橡树》里写着: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

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真正的爱情,不仅止于倾慕对方“伟岸的身躯”,而是把对方的事业追求、理想信念也纳入自己爱的怀抱,在精神上完全相融相通。

大胆肯定在人格独立基础上的互相依存,显示了对和谐的人际关系、新型的爱情观、人生价值的向往和追求。

**《无问西东》里有段感人的台词:你别怕,我就是那个给你托底的人,我会跟你一起往下掉。不管掉得有多深,我都会在下面给你托着。我最怕的是,掉的时候你把我推开,不让我给你托着。

这简直是莫愁和立夫爱情的真实写照。整部电视剧,让莫愁这个人物形象达到高潮也是其与立夫的爱情经历。

当莫愁偷听到牛怀玉和牛素云的对话,要利用自己来逮捕立夫,毅然决然拔掉自己正在输血的输液器,不愿牵绊立夫,成为他救国救民的道路上的阻碍,不愿让立夫受制于人。

感人至深,也让其形象深入人心。莫愁遇到正确的人以后,拥有了完全不一样的人生,整个人包容大气,积极向上,智慧沉稳,是一个独立的新时代女性。

结语:“ 我因为爱而执着冲动,从未想过自己能坚持到今天,但人必须有个念想,在没有遇到对的那个人时不能将就,无论是婚姻,还是爱情,都是美的不可亵渎。

守着我心爱的男人,再平淡的生活都变得不同,再痛苦的经历都变得美妙,如果不够勇敢,只是不够爱他而已。 ”

姚莫愁看似一生都在追求轰轰烈烈的爱情,其实是在追寻真正的自我。

曾荪亚是情窦初开,让她感受到爱情的朦胧和悸动;牛怀玉是痴心孽缘,让她体会到爱情的诱惑和代价;只有孔立夫是相濡以沫,让她沉浸在平淡温馨的幸福里。

以婚姻为其情感分割线,可以清晰看出其成长历程,从任性到勇敢,从莽撞到沉稳,从盲目追爱到向往灵魂共鸣,最后为爱、为国献身达到高潮,由小爱上升到大爱,实现自我的价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91080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9
下一篇2023-08-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