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贝多芬与肖邦作品特点,从而归纳古典乐派与浪漫主义乐派的特点

分析贝多芬与肖邦作品特点,从而归纳古典乐派与浪漫主义乐派的特点,第1张

众所周知,肖邦的直系前辈不多,他的艺术非常独立,富于自由创新,这在音乐史上也是不多见的,只有有限的几个音乐家具备这样的才能。对他有些影响的是我们现在不太熟悉的胡迈尔、费尔德、杜塞克等人,以及他所推崇的巴赫与莫扎特,尽管他和李斯特过从甚密,但是我们在作品风格中不太容易发现他受李斯特的很大影响,而李斯特却是贝多芬嫡传的一脉。

“平均律钢琴曲集是全音乐的全部和终结”

肖邦如是评价巴赫的这套作品。肖邦在书信集以及同时代人的一些回忆中有散论巴赫的一些言语,我们不妨抄在下面。

伦茨回忆录:

我问大师:“公演之前,您还要不要练琴呢?”肖邦回答:“我所做的准备就是整整两个礼拜闭门不出,只弹巴赫的作品,从来不练自己的曲子。”

缪勒夫人日记 :

一天上午,肖邦一口气弹了14首巴赫的前奏曲和赋格,我对大师这种非凡的记忆力赞叹不已,他却说:“巴赫的作品怎么能忘呢!”

杜布阿夫人回忆录 :

肖邦常说:巴赫的作品既是圣经又是哲学,也是取得进步的最好方法,研究

巴赫是职业音乐家发展事业并取得成功的捷径。

马蒂亚斯回忆录 :

肖邦的每个学生(无论程度如何)都必须练习克莱门蒂的《名手之道》和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大师说过:“要想有长进,这是最好的方法。”

德拉克洛瓦日记:

肖邦认为:巴赫的思想使贝多芬受折磨,这种见解使我感到惊奇。

我们试看这封比较重要的回忆:

我们谈起了音乐,这似乎使他感到很高兴。我请他说明,是什么东西使音乐给人以一种逻辑的感觉?他于是给我解释和声与对位,说明在音乐里面,赋格又如何与纯逻辑相适应,并让我了解,精通了“赋格”曲式就能理解音乐里的一切道理与旋律展开的因素。我想,要是我能懂得这些为那班肤浅的音乐家所断 然不懂的东西,我将会多么高兴啊。它使我领会到了一些真正的哲学家在科学中 发现的那种快乐,事情原来是这样的,真正的科学,并不象我们从它字面上所理 解的那样,好象是和艺术相当无关的一部分学问似的。不,它决不是那样的科学 ,根据象肖邦这样的人的看法和见解,它本身就是艺术,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艺术也并不象一班普通人所理解的那样,只是一种没来历的空洞的灵感,自己盲目地活动,或者只是表现了一种花花绿绿的东西,事物的外表而已。不,艺术是具有严密哲理,由天才人物所丰富、具有一整套章法,受着高级法则约束的东西。 这里,我再回过头来看看莫扎特与贝多芬之间的区别。正如肖邦对我所说的那样 ,“贝多芬之比较隐晦,看去缺乏统一性之处,倒也并不是如人们所想的那样, 系出于一种粗犷的特性(这原也是人们所羡慕于他一点长处),而是由于他不屑于理会那些永恒性的法则之故”。莫扎特却从来不这样。他的作品每一部分都有它自己的节奏,各部之间虽也很和谐,但却能独自成章,恰到好处。这也就是对位,就是“一点对住一点”的意思所在。他又说,一般都是在对位之前,先学和声,这就是说,先从音符的承续学起,逐渐再学和声。在柏辽兹的音乐里,则是先弄好和声,然后他再去尽可能完美地填充乐程。

肖邦对于巴赫的重视可见一斑,巴赫的平均律曲集是他经常研究的,它在里面吸收了很多结构的技巧,肖邦的大量音乐语汇富于浪漫气息,可是精巧的结构安排几近于古典,这与巴赫不无关联。巴赫非常重视赋格的技巧,写了大量的赋格曲,平均律钢琴曲是几乎所有音乐家的必修,包括贝多芬,贝多芬年幼时便由老师传授巴赫的平均律键盘钢琴曲,这套曲集哺育了很多音乐家。赋格曲式,凡是听古典音乐的应该都比较熟悉。我自己的体会是,赋格简单来说就是在对位的基础上主题的一种发展曲式,但不同与奏鸣曲式,比奏鸣曲式更复杂一些,虽然二者有传承的关系,但赋格很大程度上节奏比较平稳单一,有时候听觉上给人一种枯燥乏味的感觉,也难怪有人说赋格是八股文,奏鸣曲是小说。先不说赋格所表现的内容,赋格曲式却是音乐思维必不可少的,在那个时代,一个音乐家要是没有写出几首像样的赋格,那么会被视为缺乏音乐思维的表现,贝多芬因此年轻的时候被某些论敌借此讥讽过。赋格曲让人着迷的地方就是结构,主题不断地显现,不断地隐去,不断地发展变形,最后回归,形成以比较均衡的调性布局,给人一种非常立体的美感,相比奏鸣曲式确有非常大的优势。因此很多人极其耐心地品尝巴赫这些作品中的结构美,获得比听觉上更深入的享受。肖邦说只有赋格才是音乐中纯粹的逻辑,这话说得并不过分。

肖邦的很多作品肢体脉络都是很精致,即使是一些即兴曲也是这样。他在研究巴赫德音乐中很大程度上获得的是肢体脉络的组织形式,并且把这些形式放在浪漫化的外表上了。肖邦作品的内蕴非常强,恐怕也得益于此,精雕细琢的让人每次品味都有新东西。听肖邦的音乐,五光十色的音色和旋律中有某种东西在控制着,想象力并不是漫无目的地游荡,那些很浪漫的夜曲也是如此,这些和声、色彩、旋律以及那些精灵般的装饰音都在比较平衡的调性上展开,并且很少越过界限。肖邦的音乐思维与巴赫确实很像,但是肖邦却又是独创的。深入肖邦的音乐,会感觉到一种比较高贵的情感,这种情感不具备鼓动性的感官特性,但是却深刻的让人心弦颤动,这是平衡匀称的结构加上特殊的音乐素材带来的独特美感,他的很多作品需要一种宁静的心情去体验,他写的似乎是情感的自白书,每一首作品都似乎是一种终结和遗言,诉说着心底最诚挚的感情,没有情感的嘈杂和不安,只有一种几乎安详的生命体验,这种内容不是贝多芬式的结构能表现出来的。

音乐的逻辑,这一点对于肖邦来说很重要,他探索的途径和贝多芬不一样。对于浪漫派作曲家来说,能否给大量的不断涌现的灵感一种合适的表达方式始终是个问题。古典音乐家一贯构造比较庞大的作品,浪漫派音乐家灵感都非常丰富,想象力非常自由,尤其擅长小规模的音乐表现模式,而钢琴无疑是首选。贝多芬选择了管弦乐,钢琴也是他的试验田,肖邦选择了钢琴,管弦乐只是烘托钢琴,不起到主要作用。这种选择是很正常的,也不值得奇怪。从哲学上讲,情感的肆意妄为会导致价值的紊乱和丧失,反映在艺术上就是漫无目的的遨游,这一点困扰着很多浪漫派文学家和音乐家,肖邦寻求音乐的逻辑,也是在最大程度上解决这一点,以使自己的音乐作品真正具备内涵和生命力,给人一种启发,美感是重要的,但是仅仅是美感还不够,美感只是一种形式上的触发,内在的价值才具备持久性,规范了的情感才具备值得回味的价值。贝多芬解决的方式很简单,力求使主题简短明确,越是干巴巴的主题越好,以便在结构的安排上和调性的布局上自由一些,这样造成作品的骨架非常结实,一触摸就让人感觉到力量的涌动,但这也却符合贝多芬的情感表达。肖邦的情感绝对不同于贝多芬,他比贝多芬更敏感、更为柔弱,他没有贝多芬的那种明确的指向性,即便是在肖邦最炽热的作品中,听众依然可以发觉那不是在呐喊发泄,实在是一种发自心底的对美好的寄托,只是形式变化了一点而已,从这一点说,巴赫与莫扎特应该是肖邦的榜样,莫扎特是肖邦的神,巴赫是肖邦的形,经过肖邦的萃取,终于身形具备。 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肖邦没有巴赫的那种热情的情感,巴赫有神的寄托,其虔诚的信仰是非常热烈的,肖邦却是孤独的,解救他的永远是那种对美好事物的依恋,肖邦临终的时候,画家克维亚特科夫斯基为他花了几张画,留下了这样的话:肖邦像泪珠一样的纯洁。我认为极其形象深刻地表达了肖邦。肖邦如果研究巴赫的B小调弥撒,我不知道他会作何结论,至少我认为,这部作品中的赋格尽管出神入化,但不符合肖邦的情感,而赋格的艺术和音乐的奉献,他肯定会非常垂青的。我们看到肖邦与贝多芬对待巴赫有着不太相同的态度,尽管两个人都非常崇拜巴赫。肖邦说巴赫的思想使贝多芬受折磨,这话也不是空穴来风。但我认为也不是很恰当,这取决于力图表现的内容。贝多芬力求突破赋格这种古老的曲式平衡的一面,融入奏鸣曲这种比较富于戏剧化的曲式中,但保留了赋格发展的逻辑和紧凑,使得作品更富于动力性,给人一种不同于一般赋格的奔腾活跃感,这也是结构变化必然带来的感官特点。我们知道贝多芬晚年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的赋格,但是不同于肖邦所推崇的巴赫,是在奏鸣曲基础上的某种融合,但是贝多芬的音乐有着指向性,结构的安排始终不会像巴赫那么匀称。贝多芬有两首赋格非常值得注意,均出于他的弦乐四重奏中,一首是拉祖莫夫斯基四重奏第三号的末乐章,一首是原定晚期四重奏第13号的末乐章,前者统称成小赋格,后者被习惯于称为大赋格,比较这两首作品与巴赫的赋格,很明显贝多芬动力性强,巴赫匀称性占优,巴赫的更精美,贝多芬的更粗犷。以肖邦的情感和理念,他不会赞成贝多芬的赋格吧。

我们看肖邦自己说的:艺术是具有严密哲理,由天才人物所丰富、具有一整套章法,受着高级法则约束的东西。

我们再看他对贝多芬的评论:贝多芬之比较隐晦,看去缺乏统一性之处,倒也并不是如人们所想的那样, 系出于一种粗犷的特性(这原也是人们所羡慕于他一点长处),而是由于他不屑于理会那些永恒性的法则之故。

我们一听音乐,就反反复复会遇到法则这个名词。从广义上说,一切事物都有自己的法则,包括音乐,否则就是混乱。我们的情感凝结起来,以音乐的形式表达出来,就要符合音乐本身的法则,我想这一点是肖邦所力图贯彻的,因此巴赫和莫扎特始终是他的榜样,他们的音乐中存在着某种永恒的法则,规范着情感的表达。而贝多芬的音乐在更大的程度上是一种法则的破坏,尽管他的音乐有一种巨大的结构美感,并且在剧烈的冲突中保持着平衡,但是却近乎一种音乐法则破坏后产生出来的怪物,这个怪物以专断的意志统一着整部作品,让人惊骇,在某种意义上说,这让人难以忍受。肖邦说贝多芬不屑于理会那些永恒性的法则,这话说得尽管有些过分,但还是比较客观一点的。贝多芬的晚年,一切发生悄然的变化,“专制的暴君开始大赦天下”,奏鸣曲式几近瓦解,自由平衡逐渐复归,很多人说贝多芬的很多晚期作品富于自由浪漫性,但这些作品中精巧的结构安排,更富于肖邦所推崇的美感和趣味,那里面恢复了秩序和法则,音乐的气氛呈现出一片安然恬静,认真聆听贝多芬的钢琴曲,贝多芬的这一转变令人深深地感动。也许贝多芬的性格和经历,影响了他的情感表达,使得他经历了这个令人激动的过程。肖邦,自始至终谨守着自己的音乐理念,没有太多的冲突,一贯探索着符合永恒法则的情感表达方式,创造出了自己独特的音乐语汇。这也是音乐的不同走向而已。

浪漫派大量的音乐家对贝多芬推崇备至,他们把贝多芬中期的作品那种自由奔放的情感表达作为自己的先驱和榜样,寻求动力性的和声与结构,力求使得作品激动人心,肖邦守着自己的那片天地,寻求养育情感的最适宜的土壤,这些土壤无疑在巴赫与莫扎特那里最容易找到并且获得精心改良。肖邦的音乐似乎是良好的土壤和适宜的气候生长出来的鲜花和树木,但是我们能借此否定那些在沙漠中生长出来的仙人掌和胡杨么?贝多芬的作品结构很明显和巴赫、莫扎特、肖邦的不一样

在调性的布局上面,也非常明显地可以看出来

肖邦的作品赋予独立性,和贝多芬的传承关系并不是很多

但是不能否认贝多芬对肖邦没有影响

肖邦非常喜欢贝多芬的第12奏鸣曲,并且照搬了这首奏鸣曲的结构

写成了知名的第2奏鸣曲,而贝多芬这首奏鸣曲却经常遭到忽视,很少有人注意,要弹肖邦与贝多芬,从这两首奏鸣曲入手最合适不过了

月光奏鸣曲也是肖邦非常喜欢的,总之吧,肖邦不侧重于作品的动力性,所以结构安排的比较适中宽和,作品的听觉便不会像贝多芬那样充满力量和气魄,楼主最后总结出来的一段话我认为非常好,音乐家都有自己的风格,我还是比较侧重于沙漠里面的仙人掌和胡杨,原因只是品味不同。

贝多芬第27钢琴奏鸣曲第二乐章曲式分析如下:

1 曲式:复三部曲式。

2 调性布局:乐曲为降E大调,共由四个乐段构成。

3 和声特点:主音四六和弦,确定了乐句的终止式,以及下属和弦的变格进行,都表达了古典主义音乐的风格特点。

4 旋律特征:乐曲以八分音符为基础,通过平稳的音程与和弦的分解进行,使得旋律更加具有歌唱性。

5 节奏特点:乐曲的节奏以四分音符为基础,通过运用附点节奏和十六分音符的组合,使得音乐更具有跳跃性。

6 力度表现:乐曲力度从弱到强,再从强到弱,通过力度变化表现了音乐的情感。

7 音乐主题:本乐章的主题是以降E大调主音开始的,通过运用变格下属和弦和主音四六和弦,表达了古典主义音乐所特有的庄重、典雅的音乐风格。

希望以上信息能帮您解决问题。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告诉我。

  音乐特征:

  1莫扎特的创作涉及音乐艺术的所有体裁,其中以歌剧和交响乐贡献最突出代表作有: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女人心》;交响曲《bE大调第三十九交响曲》、《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C大调第四十一(朱庇特)交响曲》

  2贝多芬作品涉及交响曲,协奏曲,序曲和其他一些小提琴钢琴奏鸣曲。在音乐表现上,他几乎涉及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大大提高了钢琴的表现力,使之获得交响性的戏剧效果;又使交响曲成为直接反映社会变革的重要音乐形式。主要作品有交响曲九部(以第三《英雄》、第五《命运》、第六《田园》、第九《合唱》最为著名),歌剧《费黛里奥》等等。

  艺术风格:

  不同:

  莫扎特精神上遭受的苦难并不比海顿少,他勇敢于反抗,宁愿贫困而不能忍受大主教的侮辱,但在他的音乐中,从那充满阳光和青春活力的欢乐的背后,往往还是可以感觉得到一丝痛苦、忧郁和伤感的情绪。贝多芬,他不但愤怒地反对封建制度的专制,而且用他的音乐号召人们为自由和幸福而斗争。

  体现精神:

  莫扎特:

  莫扎特的作品,在内容上反映了当时狂飙运动思潮的影响,莫扎特的音乐典雅秀丽,如同珍珠一样玲珑剔透,又似阳光一般热情温暖,洋溢着青春的生命力。由于他的音乐语言平易近人,作品结构清晰严谨,“因而使乐思的最复杂的创作也看不出斧凿的痕迹。这种容易使人误解的简朴是真正隐藏了艺术的艺术”。

  美国音乐学者约瑟夫马克利斯说得好:“在音乐历史中有这样一个时刻:各个对立面都一致了,所有的紧张关系都消除了。莫扎特就是那个灿烂的时刻。”

  贝多芬:

  贝多芬的心中充满了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1790年他创作的大合唱《约瑟夫二世之死》,把约瑟夫二世当做人民的救世主来赞颂,这一方面表现出他对共和理想的追求,同时也反映出贝多芬早年对改良主义的不合实际的幻想。

  从1800年起,贝多芬在创作上很自然地逐渐脱开海顿和莫扎特的影响,力求创造自己的艺术风格,追求新的理想。

  他于1803年完成的《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标志了他在创作上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成熟时期。贝多芬成熟时期作品的基本思想逻辑—“通过斗争,得到胜利”, 在这一时期中逐步得到确立,英雄性、群众性的交响乐新风格形成了,革命的内容、戏剧性的交响乐发展手法、形式上的各种重大革新等等,在这一时期都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贝多芬最杰出的作品,几乎都是在他后半生三十年生涯的耳聋状态中创作的。 他通过自己的创作,特别在他的 九部交响曲中,反映了那个时代伟大的人民运动和最进步的思想。

  他以时代和个人的命运为题,通过深刻的哲理和感人的艺术 形象相结合,写出了一系列交响乐作品,表现了从斗争到胜利、 从黑暗到光明、从苦难到快乐的 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精神历程, 他的九首交响曲象珍珠一样永远闪闪发光。 通过对贝多芬九首交响曲的研究和分析,特别是其中四首 (即第三、五、六、九首)标题性交响曲的剖析,我们不仅可以 了解贝多芬全部创作的基本面貌和他那伟大而纯真的思想,而且 可以了解到交响乐创作上的重大革新,可以看到交响乐是如何从 海顿、莫扎特时代过渡到以舒柏特、门德尔逊为代表的新发展时期。

  1《贝多芬d小调第九交响曲“合唱”》(德语:Beethovens 9 Sinfonie in d-Moll,作品号一百二十五)是贝多芬最后一首完成创作的交响曲,完成于1824年。这首交响乐也被认为是西方经典音乐最为人所熟知的作品,并被视为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和典范先例,当然也算是贝多芬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第一乐章:音乐由弱奏加颤音开始,呈现出一种遥远、朦胧而又平静的、原始的远古景象,但平静的同时,又使人稳约感到有一种力量的燥动,感到平静中正孕含着 一种前所未有的生命。

  第二乐章:表现人类在战胜了众多的艰难困苦之后的蓬勃发展。前进的车轮是不可阻挡的,这是历史的必然。

  第三乐章是表现人们沉浸在哲理性的深思远虑之中,同时也沉浸在历史的回顾与总结之中。对为人类的进步、发展、解放而流尽最后一滴血的先辈们报以真诚的追忆和思念。

  第四乐章一开始音乐即如火山爆发,显示出巨大的能量、冲破一切枷锁,人类经过长时期积聚起来的力量爆发出来了,变革势如破竹,摧毁一切封建丑恶的东西。变革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音乐紧跟着片断重复前三个乐章的主题,但都被代表人类渴望自由欢乐的旋律所打破。终于千呼万唤地出现了《欢乐颂》主题,象征着人类经过艰苦奋斗之后,终于找到了通往自由欢乐的道路:低音大提琴奏出,接着渐渐发展扩大到弦乐器和整个乐队,并且力度和节奏越来越强,形成巨大洪流,势不可挡,人们在通往自由欢乐的大路上迅 猛前进。而后,再次出现急风暴雨般的声响。但这次引出的是人们发自内心的歌唱。由男中音领唱:“啊!朋友们,不要唱旧的调子,让我们畅快地唱起来吧。”于是“欢乐颂”在领唱的带动下,以合唱的形式加入了演奏的乐队。

  合唱的加入使整个音乐进入一个神圣的境界,思想、情感升华了,一切丑恶的东西在思想光芒的照耀下,无地自容。人类经过自己艰苦的奋斗,终于自由和欢乐并终于进入一个神圣的理想世界。最后合唱与乐队的演奏愈来愈火热,速度越来越快,乐曲被推向了新的高潮,全曲在高昂、激越的欢腾气氛中结束。

  2《热情奏鸣曲》是贝多芬32首钢琴奏鸣曲中的杰作。正如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说的那样,与贝多芬的交响曲相比,它毫不逊色,正像“盂布兰峰高耸在阿尔卑斯山上。”

  “我简直每天都想听它。这真是奇妙而非凡的音乐。我常常用自豪的、也许是幼稚的心情想:人,能够创造出怎样的奇迹啊!”——列宁

  如果说《热情奏鸣曲》第一乐章揭示出了时代与心灵和风雨的冲击,那么,在第二乐章中贝多芬让人们在安宁的意境中得到了休憩与喘息。众赞歌式的行板主题,深厚而纯朴,充满了温和的幸福气息。这个首日封的左下角,印上了这个主题。

  但是,终曲乐章的到来几乎让人没有感到;行板的行进直接与终曲的快板引子相衔接。充满战斗号角式的引子音调造成了紧张不安的气氛,接着出现的快速旋风般的乐句,由高到低,由竭到强,引出了奔腾劲健的第一主题,使终曲乐章一开始就掀,起了势不可挡的巨澜。第二主题更内在一些,但却显示出英雄的坚强性格。展开部中的斗争不可避免,但最终走向了光明的胜利。这个乐章的音乐情绪曾被概括为“犹如一阵阵进攻着的浪潮猛击着山岩”.....

1因为好听,贝多芬的作品涵盖了众多乐器与体裁,他的音乐织体构思巧妙,旋律变化丰富,对于强弱对比以及留白的处理独具匠心,可以说随便抓出贝多芬任何一部作品大概率都会很好听,易于欣赏及入门;

2因为大气,贝多芬音乐给人的感受从来不是在装潢精致的舞厅里兜兜转转,而是站在历史与时代的洪流中大开大合,给人一种大气磅礴的感觉。当你喜欢上这种感受后再听其他风格的音乐会感到明显的不适应,甚至产生戒断反应;

3因为感动,贝多芬总是把丰富的情感隐藏在旋律中,在他的旋律里悲伤中孕育着希望,希望中暗藏着悲伤,形成了复杂而又辩证的统一体,整体风格哀而不伤,积极向上。而贝多芬本人一生的遭遇更是为这种风格提供了最好的注解,这种感动不仅来自于旋律的风格,更来自于生命的力量。

贝多芬的音乐奏鸣曲《d小调(暴风雨)》Op�6�131 No�6�12完成于1802年,是贝多芬三十二首音乐奏鸣曲中争议最大的一首。不论从它的思想性、内容性,还是从它在贝多芬一生音乐创作的地位方面都有各种不同的说法。

在思想性方面,按照罗曼�6�1罗兰的看法:《暴风雨奏鸣曲》是“贝多芬在音乐中直接表达思想的最突出的例证之一。这是他,就是他本人!”罗曼�6�1罗兰一针见血地指出:成熟时期的贝多芬艺术独具一格地表达了《暴风雨》中的对立性,这是“无法遏止的急流,粗犷的力量”和“高瞻远瞩思想的统治”之间的对立。这首奏鸣曲在构思上是美学和伦理学上的胜利,它摆脱了《月光》音乐发展中达到高峰时感情的动荡不安、心灵的苦难,它肯定了人民的因素,通过民间曲调与社会的悲欢相融合,难怪是列宁所喜爱的音乐作品之一。(1)

关于它在贝多芬一生创作的地位方面,有人说:“据贝多芬的学生车尔尼披露,在贝多芬说了对自己不满,决心去开拓一条新路子这番话不久,便创作了作品第31号三首音乐奏鸣曲。这三首曲子不仅在贝多芬的三十二首音乐奏鸣曲这个子系统中是一个转折点,而且在他的整个音响化哲学体系中也是一个大的转折前的先兆和信号,正是这先兆和信号,预告了《英雄交响曲》的诞生,从而在贝多芬的体系中出现了一个英雄的、革命的浪漫派时期,向贝多芬心目中的新目标昂首挺进。

自此以后,在他的音乐创作中,他便更有意识地使他的乐曲成为‘标题音乐’。”(2)作为贝多芬音乐奏鸣曲创作发展中期的一大里程碑式的经典作品,作为刚刚经历了1802年精神危机最严重考验的贝多芬,当他以坚韧的意志、超人的勇气战胜了危机的时候,他在《d小调(暴风雨)》奏鸣曲的音乐创作中融入他所经历的心理历程。“当贝多芬的弟子辛德勒探询贝多芬有关奏鸣曲Op�6�131 No�6�12和 Op�6�157音乐形象内容时,贝多芬回答道:’去读一下莎士比亚的《暴风雨》吧!‘于是这首乐曲就因此而得名了。实际上莎士比亚的《暴风雨》和这首奏鸣曲的内容有什么具体关系,贝多芬并没有明确地指示出来。”(3)

莎士比亚的《暴风雨》讲述的是:

米兰公爵普罗斯彼罗被其弟安东尼奥阴谋篡权后,和其女米兰达一起被放逐海上。安东尼奥命令臣子贡柴罗将他们杀害,然而好心的贡柴罗不忍下手,只是将普罗斯彼罗父女送到一个荒岛上然后离去。普罗斯彼罗父女坚强的活下来,米兰达逐渐成长为优美善良的少女。十几年过去了,安东尼奥与那不勒斯王子腓迪南乘坐的船在一次海上风暴中遇难,精灵艾丽儿将安东尼奥与腓迪南引上了这个荒岛,并使米兰达与腓迪南相爱。普罗斯彼罗发现安东尼奥以后,他陷入爱与恨的矛盾冲突之中。在米兰达的一再恳求下,普罗斯彼罗终于饶恕了安东尼奥,米兰达与腓迪南也终成眷属。

我们从《 d小调(暴风雨)》音乐奏鸣曲中的确感受到它所蕴含的善与恶、爱与恨的思想主题,丰富的情感内涵和戏剧性内容。乐曲表现出的戏剧性矛盾冲突如同暴风骤雨一般。

第一乐章,奏鸣曲式。

呈示部:主部主题是六小节的开放乐段,包含着丰富的内涵:第1-2小节 d小调的属分解和弦可以理解为普罗斯彼罗顽强不屈的形象;第2-5小节快速下行的两音组旋律,类似风暴急流;第6小节的环绕音型好似米兰达的祈求音调。如此一来,连接部就是描绘爱与恨的矛盾:在风暴的映衬下,普罗斯彼罗复仇的心情和米兰达的一再恳求交织在一起;直到普罗斯彼罗发出复仇的怒吼。副部主题是乐句结构,既可看作风暴,亦可理解为米兰达矛盾的心情;结束部波浪式音型中,隐藏着米兰达恳求的动机;乐曲在沉思中进入展开部。

展开部突出地描绘了爱与恨的矛盾。

再现部中插入了两段宣叙调,恳求式的旋律就象米兰达在向普罗斯彼罗婉转哀求。最后,波涛渐渐平息。

第二乐章,没有展开部的奏鸣曲式。这是一首恬静安宁的夜曲。主部主题宁静、温柔,带有一种沉思的性质;在抒情如歌的旋律下,连接部的低音部如雷声轰鸣,带有威胁性;副部主题优美抒情,描写了米兰达与腓迪南的爱情。

第三乐章,奏鸣曲式。主部主题虽然温和却带有悲怆感;副部主题紧张而激动;全曲在川流不息的音流中结束。

全曲三个乐章都是由奏鸣曲式写成,作品自始至终交织着善与恶、爱与恨的矛盾冲突。 《d小调(暴风雨)》奏鸣曲虽然不是贝多芬对莎士比亚《暴风雨》进行的音乐注译,但它的确是与莎士比亚的哲学戏剧《暴风雨》有相同感受而创作的作品。贝多芬在善与恶、爱与恨的主题中为演奏者留下了广阔的表现空间,这就是作品给演奏者提供的东西。

《d小调(暴风雨)》音乐奏鸣曲 Op�6�131 No�6�12 作为贝多芬的代表作之一,现已成为音乐家钟情的必弹曲目和优秀音乐演奏家的音乐会保留曲目之一。我们这里选择阿图尔�6�1施纳贝尔〔Artur Schnabel〕、威廉�6�1肯普夫〔 Wilhelm Kempff 〕以及斯维尔托斯拉夫�6�1里赫特〔Sviatoslav Richter〕这三位具有代表性的音乐演奏诠释进行比较分析。这三位著名音乐家可以说是本世纪以来贝多芬音乐奏鸣曲诠释的代表。他们中的施纳贝尔是十九世纪音乐表演风格的延续,威廉�6�1肯普夫和里赫特则代表了二十世纪音乐表演美学中的两种不同观念。下面我们就对三位演奏家的音乐演奏进行分析,看看他们是怎样体现其审美倾向的。

阿图尔�6�1施纳贝尔具有高超的音乐演奏技巧,他在强奏时能爆发出极为宏大壮丽的气势,具有宏伟的音响效果,他的弱奏又极为清晰冷峻,十分适宜表现贝多芬那集崇高、热情、规矩为一身的精神气质。他以诚恳、率直、从容不迫的感情揭示古典作品的内涵,因而被称为“古典作曲家的忠实代言人”。正是由于他在音乐演奏艺术上的高深造诣被誉为“贝多芬专家”。

1919-1924 年是阿图尔�6�1施纳贝尔艺术的成熟期,这个时期是他演奏艺术的高峰时期。他真正懂得了应该如何表达贝多芬的音乐作品。1925年他曾到英、美两国举行独奏音乐会,并在柏林音乐学院担任音乐教授。1927年,在贝多芬逝世一百周年纪念活动中,他在柏林演奏了贝多芬全部三十二首音乐奏鸣曲(1932年在柏林,1934年在伦敦重演了两次),1930年录制了贝多芬全部三十二首音乐奏鸣曲和协奏曲以及迪亚贝利变奏曲,达到了他演奏艺术的巅峰状态。当时,美国的一些评论文章认为施纳贝尔演奏的贝多芬作品在处理抒情的旋律线条和音阶走句弹得毫无区别,实际上,施纳贝尔演奏的贝多芬作品时,音阶走句发音清晰,处理抒情的旋律线条时伴奏和织体的各个线条以及力度的支配都达到完美的统一,异常生动。这些变化都是有根有据的、必然而合理的音乐逻辑的发展。特别是他演奏贝多芬晚期的几首音乐奏鸣曲,其幻想的境界达到了出神入画的地步。

阿图尔�6�1施纳贝尔对贝多芬的诠释是独具特色的,颇得贝多芬的精要,既简洁凝练又深不可测,一派端庄无比的古典风范,是举世公认的“贝多芬诠释大师”。施纳贝尔四十年代录制了贝多芬全部三十二首音乐奏鸣曲的唱片,他的演奏让乐评家们普遍叫好。

施纳贝尔将自己对贝多芬全部三十二首音乐奏鸣曲的理解和诠释都注明在他自己编的柯尔西〔Curei〕版乐谱中,因此,我们就可以从施纳贝尔改编的柯尔西〔Curei〕版中看出他对该作品的理解。施纳贝尔对演奏速度有很高的要求,他在他的演奏版本上清楚的标出了各段乐曲的演奏速度,对贝多芬《 d小调(暴风雨)》音乐奏鸣曲要求这样的速度处理在其它版本上是少见的。我们就从乐曲的演奏速度要求入手看看他的表演艺术再创造。

首先,我们可以从这些速度的变化中感受到他对作品戏剧性的强调。从施纳贝尔本人的演奏录音中可以感受到,他在第一乐章中的演奏处理强化了主部主题和付部主题的对比。特别是他对连接部低音声部中表现普罗斯彼罗斩钉截铁的复仇形象的分解和弦和高音声部中描写米兰达一再恳求的忧怨如泣旋律所做的局部自由变化,增强了乐曲的戏剧性。第163小节到174小节的三句,短促的和弦及琶音的急速冲击一句比一句快,使人们很快重新置身于焦燥不安之中。最后三小节,描绘出雷声渐渐远去的情景。在第三乐章中,由川流不息的十六分音符构成的音流,织出一幅诗意的图画。全乐章音乐材料的对比性不强,只是运用调性的转换在各个不同音域中表现思潮的奔腾和在流动中追求生命的欲望。在马坦森〔Martienssen〕编的彼得版中没有这样的速度变化,威廉�6�1肯普夫的演奏也是用始终如一的速度,在川流不息的音流中渐渐消失,没有沉沦的哀号,也没有凯旋的歌。施纳贝尔则不然,他的速度多有变化。施纳贝尔在音乐处理中,主题动机从涓涓细流逐渐发展成翻滚的波浪流向远方。里赫特在第三乐章的处理上虽然速度也有变化,但他更突出的是强调力度的变化,他所描绘出的是一幅暴风骤雨的画面。 我们从以上对《d小调(暴风雨)》音乐奏鸣曲不同处理的分析中看到,施纳贝尔、里赫特和威廉�6�1肯普夫的音乐表演艺术创造有较大不同。那么,他们三个人的不同创造特点各自代表了什么表演风格呢?表面上看来,施纳贝尔的速度多变,即使从他演奏的具体音响中也可以感觉到施纳贝尔的演奏充满了激情,似乎颇有一些浪漫主义的味道,实际上,细节上严格掌握的速度变化正需要高度冷静的理性控制才可能做得到,这正是现象背后隐含的美学倾向的实质。 施纳贝尔的演奏版的确与马坦森〔Martienssen〕编的彼得版(即所谓“净版”)有很大的差别,因为在施纳贝尔看来,真正完全对贝多芬原意的忠实,应该是忠实于贝多芬的精神而不仅仅是遵照贝多芬在乐谱中所标记的那些术语和表情记号。虽然施纳贝尔的演奏在音乐节奏的处理上似乎有些“自由”,实际上,这是精心设计的不自由,是高度的“准确性”。那是他经过理性分析后所做出的忠实于作者赋于作品的精神内涵的表现处理。他的速度多变当然是为了感情的需要,更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需要竟如此严格,以至达到了非高度理性控制就不可能达到的程度。他认为,真正的贝多芬精神就是那崇高、伟大而勇往直前的英雄气质。因此,他在演奏中就着重突出了作品中的英雄性。他认为这正是完全忠实于贝多芬原意的。并且,他把他的这些结论都注明在他自己编的柯尔西〔Curei〕版乐谱中,用版本的形式固定下来。我们从施纳贝尔不同时期演奏版本的对比中可以发现,它们之间的变化并不太大,可见,施纳贝尔的那些变化都是冷静地、经过周密思考的。他把他所理解的贝多芬放在演奏的首位,而把他自己置身于贝多芬原作的精神之下,他认为他这样做才是真正最忠实于贝多芬原作精神的!

斯维尔托斯拉夫�6�1里赫特对贝多芬音乐奏鸣曲的诠释极为热情奔放并且别具一格,他以较为缓慢的速度与不过分的厚重方式处理,异常强劲的触键和力度处理涌动着坚定的自信。里赫特具有高超的音乐演奏技巧,不论演奏什么曲目他的技术都游刃有余,演奏的得心应手。他那富有弹性和诗意的分句,以及在演奏时自始至终都使人能清楚地听到他的声部层次和乐曲构思的演奏特点,被人们认为是本世纪最富有浪漫色彩的音乐大师。里赫特所录制的贝多芬《d小调(暴风雨)》音乐奏鸣曲自成一家,演奏中的个性色彩极为强烈,他弹得清爽、亮实,既霸气又极多灵气,给人以新鲜而深刻的印象。里赫特弹奏出的每一个音都十分明亮清晰,技巧完全融合在丰富的表现力与动感之中,达到优美的境界。第一乐章异常强劲的触键和力度处理,使人感到更象在描写狂风暴雨的俄罗斯油画;第三乐意中,他那李斯特式的演奏个性将速度大胆地变动,极端地夸张强弱力度,描绘出一幅暴风骤雨的画面。里赫特的表演艺术创造是在即时感情冲动的作用下进行的,这是一种感情倾泄式的演奏。他主要是表现为“投情派”的特征,但绝不头脑发热到失控的状态。里赫特代表了二十世纪音乐表演中强烈追求演奏个性色彩的浪漫主义表演美学观念。

威廉�6�1肯普夫代表了二十世纪音乐表演中那种既忠实于原作又追求音响自然,讲求客观主义和自我表现相平衡的音乐表演美学观念。他的演奏特点:含蓄细腻,织体清晰,亲切高贵;音色优美如歌,乐曲的分句和速度自然而合理,丝毫没有矫揉造作,追求外在效果的倾向。他所演奏的贝多芬《 d小调(暴风雨)》音乐奏鸣曲处理得与众不同,极为出色:特别是第三乐章像是涌动着一种欢畅的流水一样的自信。威廉�6�1肯普夫1957年在波西塔诺主持过贝多芬音乐作品的讲座,并根据马坦森〔Martienssen〕的彼得版录制过贝多芬全部三十二首音乐奏鸣曲,是本世纪诠释贝多芬作品的权威演奏家之一。

贝多芬是一位人们熟知的伟大的音乐家。人们称他为“乐圣”、“交响乐之王”。虽然我们听过他很多辉煌的故事,但每个名人都几乎经历了比我们平常的人要更多的挫折和失败。

命运波澜曲折,但并不阻碍他积极向上、发奋图强的心。在1819年的时候,他的耳朵就已经是全聋的了,要知道耳朵聋对一个做音乐的来说就相当于是毁灭性的,这也就意味着剥夺了他指挥和演出的权利,不仅如此,就连日常生活中的沟通也成了非常大的问题,之后他不仅没有选择放弃,反而更加发奋图强,他建立了一个谈话册用来让人们跟他交流,在此之后,他便开始了新的创作。如果说一个人经历挫折之后才能激发自己的潜能,成为更好的自己,那么贝多芬经历的这些就成为他人生中的垫脚石。尽管他拥有一段不堪的岁月,命运也是波澜多折,但这并不阻碍他热爱音乐,反而是激励他,并且朝着自己的梦想更加勇敢的往前走。

不拘于传统的形式结构,打造属于自己的音乐风格。贝多芬和其他的音乐人不一样,他不喜欢其拘于一格,而是喜欢自由的创作,正因为是这样,他勇于突破传统的形式结构,使音乐更上一层楼,他自己创作的音乐也使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 ,是他创作的音乐,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也正是因为他对艺术执着的追求,才有了现在人们称赞的贝多芬。

是欧洲特定时代的代表。贝多芬虽然在小时候音乐天赋没有很明显,但在青春期的时候,他的音乐天赋逐渐的表现出来,他敏锐的直觉,他充实的智慧,他坚强的意志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它超越的才华,都是非常令人佩服的,他是英雄似的音乐天才,是欧洲时代的代表。

尽管贝多芬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精神,他的意志,他热爱音乐的心会永远激励着我们向前走,向着自己的梦想出发,你准备好了吗?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vanBeethoven,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德国作曲家和音乐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关于贝多芬感人的故事,欢迎阅读。

关于贝多芬感人的故事一

 早熟的天才,艰苦的童年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诞生于莱茵河畔的小城市波恩。

 贝多芬的父亲是当地唱诗班的男高音,是一个经常醇酒的蠢汉。他的母亲是女仆,这是个清贫的家庭。

 贝多芬是一个典型的神童音乐家。由于他在音乐上的早慧,十二岁时就被人拿来同名垂青史的音乐神童莫扎特相提并论。他愚蠢的父亲急切地想利用这一点来赚取名利,逼迫小贝多芬整天练琴和演出,稍不如意就毒打他。在贝多芬的记忆中,他根本就没有享受过父爱。

 上天又偏偏赐给贝多芬一副粗陋的外表,外加身材矮小粗壮-即使成年后也不过158米,他的外貌使他从小就遭人讥笑,成年后也难于幸免。

 清贫的家庭,粗暴愚蠢的父亲,不惹人喜欢的外貌,所有这些构成了贝多芬不愉快的童年,形成了他以后的反叛性格和强势作风,也造成了他成年后粗俗的言谈举止。贝多芬被许多同时代的人描述成"粗鲁、固执、脾气暴躁,只要心情稍有不好,就随时随地乱吐痰。"

 大约在十二岁左右,小贝多芬在波恩遇见了一位相当好的导师-尼弗。正是尼弗扩大了贝多芬的艺术视野,使他在不幸的童年中没有厌恶音乐,并奠定了他的最初的音乐风格,使他十三岁就成为管风琴师,并创作了三首奏鸣曲。

 1787年,贝多芬动身去当时的音乐之都维也纳,并拜见了莫扎特。当时十七岁的贝多芬默默无闻,而莫扎特早已名满欧洲。可能贝多芬的相貌太一般了,连莫扎特也看走了眼,对这个年经人并没有太大的兴趣。他给了一段音乐让他用钢琴即兴发挥,自己却到隔壁屋子和别人聊天。然而邻屋充满灵感和气势的音乐使得莫扎特不由自主地又跑回钢琴旁-作为伟大的音乐家,莫扎特对于音乐的感悟力是非凡的。他从这个年经人的琴声中听到了无穷的创造力和灵感,因此一俟演奏完毕,莫扎特便对屋内的人说:"注意这个年经人!有朝一日,他会震惊世界!"

 接着似乎该是一段"千里马遇伯乐"的传世美谈,然而却什么都没有发生,因为随后传来了贝多芬的母亲辞世的噩耗。这使两位音乐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令人遗憾地分手,从此再未谋面。四年后,一代音乐大师莫扎特以35岁的年龄英年早逝,而此时二十一岁的贝多芬尚在波恩肩负着家庭的重担。

 在贝多芬不幸的童年中,母爱可能是他唯一的美好记忆,十七岁丧母对贝多芬的打击非同一般。与此同时,他还要担起这个无人照管的家庭--两个未成年的弟弟和一个不争气的父亲。

 在艰辛的日子里,只有在与布朗宁一家的交往中,贝多芬才得到一点安慰和支持。伊丽奥诺布朗宁是他的学生,比他小两岁,贝多芬对她怀有温柔的感情。当她后来与一位善良的医生结婚后,贝多芬就将这种感情转为永恒的友谊并保持终生。贝多芬也从乡野景色中找到了安慰--波恩那鲜花满枝,绿树成荫的小径,经及壮丽浩瀚的莱茵河,以宽广的胸怀接纳了这个日渐忧郁的年轻音乐家。贝多芬终生对大自然充满热爱的情感,他音乐中宽广的意境和淳朴的旋律直接发源于此。

 直面命运的挑战

 就在贝多芬一心准备投身音乐大干一场时,命运向他露出了狰狞的面孔。从1796年开始,贝多芬就发现自己的听力急剧下降,对于一位风华正茂,踌躇满志的钢琴家和音乐家来说,听力的衰退不啻于世界末日。但贝多芬进行了顽强的抗争,并说出了那句传送千古的名言:"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屈服。"

 当时的贝多芬还爱恋着一位叫朱丽叶塔的姑娘,著名的钢琴奏鸣曲《月光》就是献给她的。然而幼稚风流的朱丽叶塔辜负了贝多芬的一番情意,后来竟与一位男爵订了婚。

 耳聋的治愈日渐渺茫,又痛失心仪已久的恋人,这双重的打击使顽强的贝多芬支持不住了。1802年他写下了一封绝笔信,即现在被称之为著名的《海利根施塔特遗书》。在信中他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内心深处的理想和痛苦。凡是误解贝多芬的人,如果仔细总结了他的遗嘱,都能发现其中真实的原因,从而原谅他的种种缺点。

 不过他还是重新振作了起来,他那坚强的个性不可能屈服于命运摆布。还是那篇遗嘱中,贝多芬说道:"是艺术,就只是艺术留住了我,啊!在我尚未感到把我的使命全部完成之前,我觉得我是不能离开这个世界的。"

 困顿的晚年与伟大的创作

 命运的发展总有起伏,紧接着1814年的巨大成功后,贝多芬的命运急转直下,跌入了低谷。这个低谷是如此之深,因此当贝多芬最终走出后就真正永垂不朽了。

 首先,他的经济陷入困境,维也纳这个城市从骨子里是轻佻而又浮华的,它从未对贝多芬报有真正的好感。自从1814年维也纳会议之后,维也纳的音乐口味日渐趋向于意大利乐风,他们推崇的是罗西尼,而将贝多芬视为"迂腐"。贝多芬的朋友和赞助人,或分散,或故去,现实的经济困难顷刻来临,没有固定的收入,没有听众,没有稿约没有起码的经济保障,再伟大的艺术家也一筹莫展。贝多芬不得不把他宝贵的时间耗费在精打细算的日常生活开支和与女厨的争吵上。他曾写道:"我差不多到了行乞的地步,而我还得装着日常生活并不艰难的神气。"

 与此同时,他的耳朵完全失聪,这样他连所热爱的钢琴演奏和指挥工作也不得不放弃。其中最严重的一次打击来自他指挥彩排他的歌剧《菲德里奥》。由于他根本听不见乐队演奏和演唱,整个排练一团糟,重新开始后依然如故。贝多芬从听众难堪的表情中领悟到了原因。回到家中捧着脸一言不发。他的朋友说:"在我和贝多芬的全部交往中,没有一天能和这致使的一天相比。他的心灵受到的极大的伤害,至死不曾忘记这可怕的一幕。"

 沉重的家庭苦难也折磨着贝多芬。贝多芬的一个弟弟于1815年去世,留下八岁的儿子查理。查理的母亲是个微不足道的女人。贝多芬为了收养查理,不惜和她进行旷日持久的诉讼,一直到1820年才告胜利。

 贝多芬将他全部的爱都倾注在查理身上,希望能将他培养成材。但贝多芬明显犯了个错误,查理并不是童年的自己,他根本就成不了音乐家。由于贝多芬过于主观和急躁,养成了查理的逆反心理,不断地给贝多芬找麻烦,使贝多芬伤透了心。终于在1826年,在干了数不清的蠢事之后,查理开枪自杀。但他居然笨得连开两枪也没有成功。自己满腔的心血和感情白白地浪费,还受到别人的误解和嘲笑,没有什么比这更令人伤心的了。查理的自杀使贝多芬高傲的内心受到极大的难堪,对他的打击是致命的。加上1817年他百病缠身,他的朋友说他"突然变得象个七十岁的老人,疲乏无力,丧失了斗志。"

 在无尽的烦恼,痛苦和忧愁中,贝多芬的创作受到严重的影响,作品很少,贝多芬的敌人甚至断言他已穷途末路。

 经历了多年的命运的打击,此时的贝多芬已不再是那个充满自信的贝多芬,不再是那个感到自己的才华具有至高无上的力量,能去征服整个宇宙,去把自己的音乐思想布施给每个人,并能取得所有人尊敬的贝多芬。现在的他是一个终于远离尘嚣,独身隐居,不再寻求任何功名的贝多芬。他专心致志于自己的艺术,对外界的褒贬无动于衷。他完全沉浸于苦难之中,却微笑着顺从一种毫无反抗的忧郁,有时又以一种惊人的意志力量使自己达到宁静的欢乐之中。从1815年到1826年,贝多芬的创作进入了他的"第三期风格"。这期间的代表作是《D大调庄严弥撒》,《d小调第九交响曲"合唱"》,五首钢琴奏鸣曲和一些弦乐四重奏。

 这时贝多芬把音乐结构放在第二位,他找到的形式更能自然地符合情感上的要求。因此,贝多芬的晚期作品是人类天才创作中所从未有过的最杰出的'作品。它超越了贝多芬从前所有的音乐作品,向人类想象力所能触及的最高领域翱翔。

 《D大调庄严弥撒》被贝多芬称为他最完美的作品,这根本不是为了宗教和教堂的音乐,而是贝多芬本人情感和思想的流露。至今这部弥撒还是西方同类作品中的代表作。

 《d小调第九交响曲"合唱"》凝聚了贝多芬一生的心血。从1795年贝多芬就草拟了这部交响曲最后乐章的主题,以后他在许多中曾无数次地尝试。经过多年的探索后,贝多芬决定破天荒地在交响曲中加入人声,引用席勒的《欢乐颂》诗句,来表达他毕生的夙愿:歌颂欢乐,欢乐战胜了痛苦,欢乐解放了人类,并把他们引向了上帝。

 当时全欧洲笼罩在封建势力摧毁法国大革命成果的黑暗时期。在此背景下,《第九交响曲》于1824年在维也纳举行了首演,从此人类历史上一部伟大的音乐作品诞生了。当激动人心的大合唱结束时,狂热的听众不顾一切地鼓掌,相互拥抱,许多人禁不住失声痛哭,仿佛发生了一场骚乱。在维也纳这个讲究礼仪的城市,皇族出场不过鼓三次掌,但贝多芬享受了热烈的五次鼓掌谢幕,以至于警察不得不出面干预

 贝多芬已完成了他的使命,他已经达到了音乐的最高境界。1827年3月26日下午5时3刻左右,狂风大作,风雨交加,隆隆的雷声震动着贝多芬的屋子。突然,一道闪电划破长空,使贝多芬的屋内充满了奇异的光亮。与此同时,处于弥留之际的贝多芬猛然睁开眼睛,向上举起了右手。当他的手放下时,眼睛半闭着,心脏停止了跳动。

 两万多维也纳市民参加了他的葬礼,著名的作曲家舒伯特等艺术家扶着他的灵柩。贝多芬的墓碑上刻着奥地利诗人格利尔巴采的诗句:"当你站在他的灵柩前的时候,笼罩着你的并不是志颓气丧而是一种崇高的感情;我们只有对他这样的一个人才可以说:他完成了伟大的事业"

 用一颗平常的心态去面对每一天

关于贝多芬感人的故事二

 著名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曾经用这样一段话来形容一个人:“物质生活的窘迫毫无改观。他贫病交加,孤立无援,--但他却是个战胜者:--人类平庸的战胜者,他自己命运的战胜者,他的痛苦的战胜者。”是的,作家口中的“他”就是指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这段话出自于世界名著《名人传》。

 《名人传》讲述的是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三位名人的一生,其中我最崇敬的伟人是贝多芬。

 贝多芬于1770年12月16日诞生于德国波恩,家里贫困交加,展现出音乐才华的他被父亲视为“摇钱树”,父亲不惜打骂,使贝多芬有个不幸的童年。贝多芬长大后更是痛苦万分,可一次又一次的挫败都没能使他屈服,双耳失聪的他同样在生命的57年间完成了100多件作品。

 “人生是艰苦的。在不甘于平庸凡俗的人,那是一场无日无止的斗争,往往是悲惨的,没有光华的,没有幸福的,在孤独与静寂中展开的斗争。”我想,即使没有人看到、听到贝多芬的努力雨艰辛,但是只要有付出,就会有收获。正如晚年多获好评,至少受人尊敬的贝多芬成功了。

 贝多芬的父亲常把孩子拽到键盘前,让他在那里艰苦地练上许多小时,每当弹错的时候就打他的耳光。邻居们常常听见这个小孩子由于疲倦和疼痛而抽泣着睡去。这就是贝多芬的童年。今天的我们就像是温室里的花朵,有是为什么要假装造作地在一旁“痛苦呻吟”呢贝多芬的毅力、顽强不惜的斗志、宁死不屈的精神我们永远都无法体会……

 就让贝多芬的精神继续在无数文章与音乐史中流传、发扬光大,把他深深烙印在心中。

 “用痛苦带来欢乐。”没错!这个人就是音乐巨人--贝多芬!

关于贝多芬感人的故事三

 贝多芬是西方古典音乐中的恺撒。可有谁知道,贝多芬25岁时患耳疾,45岁时失聪。贝多芬的音乐给后人带来了无尽的享受,可他却不能在生前享受到自己创作的作品。

 请注意这个天生的音乐家

 1770年12月6日,贝多芬诞生在波恩市的一个音乐世家。他4岁时就会弹奏羽管键琴,8岁起就登台演出,并获得了音乐神童的美誉。10岁时,他拜师于普鲁士最著名的音乐教育家聂费。12岁时经聂费的推荐,到瓦尔特斯坦伯爵的宫廷乐队充任管风琴师助手,这是贝多芬“音乐仆役”生涯的开始。

 17岁时,贝多芬去拜访音乐大师莫扎特,受到热情接待。莫扎特在听完贝多芬弹了几首钢琴曲子后兴奋地说:“各位,请注意这位年轻人,不久的将来他就会博得世人的称赞!”莫扎特还答应给贝多芬上课。可惜此后两个月,贝多芬母亲突然去世。对此,贝多芬父亲意志消沉,终日酗酒,贝多芬不得不挑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再次回到原来的歌剧院当钢琴师。

 19岁那年,法国大路程爆发,贝多芬满怀激情地写了《谁是自由人》的合唱曲来表达他对自由与民主的渴望。后来,贝多芬通过人介绍,认识了李希诺夫斯基公爵。他很欣赏贝多芬的才华,收他为音乐仆役。贝多芬也很快以自己的即兴钢琴奏迷住了维也纳人,其音乐旋律时而如细水潺流,时而如惊涛骇浪,时而如鸟语鸡鸣,时而如暴风骤雨。有人曾评论贝多芬的即兴曲“充满了生命和美妙”。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30岁时,贝多芬爱上了一个伯爵**朱丽叶琪查尔迪,但她父亲嫌贝多芬出身低贱,硬是把女儿许配给一个伯爵。这给了贝多芬极大的精神刺激,据说他的名曲《致爱丽丝》就是在这段时间内创作的。

 失恋固然令他伤心,但更令他伤心的是他的耳朵开始发聋。他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写到:“我过着一种悲惨的生活……要是干别的职业,也许还可以;但在我的行当里,这是最可怕的遭遇!”贝多芬曾竭力治疗,却无济于事,他搬到维也那乡下去疗养了两年。结果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更加恶化了,就连窗口对面的教堂钟声都听不到了。

 绝望中,贝多芬多次想到了死,但他不甘心就这样离开人世,他坚信只有音乐才能拯救他。他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写到:“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不容它毁掉我!”贝多芬立志要在余生中从事音乐创作。从此,维也那的官廷乐会少了一位出色的钢琴弹奏家,但世界乐坛却诞生了一位不朽的作曲家。

 贝多芬从32岁起开始音乐创作,在近两年的彷徨与探索后,他终于创作出第一部具有自己鲜明特点的作品--《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其最突出的特点是音调跌宕起伏,时而沉静凝思,时而愤慨咆哮,令人情绪激愤。贝多芬创作《英雄交响曲》,本来是想献给拿破仑的,但他听到拿破仑在巴黎圣母院加冕称帝的消息时,怒不可遏,愤而涂去原来的献词,而是把它改成:《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伟大的人物而作。

 贝多芬只有一个

 1809年10月,法军占领维也那,趋炎附势的奥地利贵族们争向占领者们献媚,其中也包括李希诺夫斯基公爵,他强迫贝多芬为法军军官弹奏钢琴听,这使贝多芬忍无可忍,他操起一只凳子向公爵扔去,并在当晚离开了伯爵家。行前留下一张纸条,上书:“公爵,您所以成为一个公爵,只是由于偶然的出身所造成;而我之所以成为贝多芬,却是由于我自己。公爵现在有的是,将来也有的是;而贝多芬却只有一个!”

 另一次,当贝多芬与歌德一同散步时,迎面撞见了皇后,太子和一群贵族们。面对他们,歌德立刻让路,而贝多芬则坦然地说:“让路的应是他们,而不是我们!”但歌德还是摘下礼帽,躬身立在路旁,而贝多芬则背着双手,阔步向前。结果太子认出是贝多芬,连忙脱下礼帽向他致意,其侍从们也毕恭毕敬地分列两边,目送贝多芬挺胸而过。那次,贝多芬真正感到了做人的尊严。

 贝多芬54岁时,创造出《第九交响曲》(《欢乐颂》)。他前后用了六年时间来创作、修改这部曲子。1824年5月7日,《第九交响曲》首次在维也那卡德剧院演奏。贝多芬亲自指挥演奏,他既不看眼前的乐谱,也听不见丝毫的琴声。他全凭自己的记忆来指挥这场演奏。结果听众们兴奋若狂,不时爆发出热烈的喝采声,鼓掌次数多达五次!而皇族成员出场也不过鼓掌三次。

 贝多芬自励人格的心理分析

 从心理学上讲,贝多芬之所以会在极度困苦的状况下,一再创作出辉煌无比的音乐篇章,这与他的自励人格有极大关系。自励人格的突出特点是能很快将生活中的压力转化为自我励志的动力,并在不断的奋斗中获得精神上的满足。自励人格的人还很善于升华个人的精神痛苦,他们会把每一次生活挫折都当成个人成长的契机,从而磨练个人的意志。

 贝多芬的可贵在于他每每生活失意时,都会在音乐创作中寻求内心的平衡。例如,贝多芬因失恋而谱写出《致爱丽丝》,因向往自由而谱写出《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因失聪而谱写出《第九交响曲》(《欢乐颂》),他的音乐创作都饱含对人生的深刻感受,又充满了激情。他最大的名言是“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用一生的努力去向世人证明他有这个能力!

 贝多芬的可贵还在于他永远傲视达官显贵,不因自己出身卑贱就去刻意巴结他们。他在音乐创作当中也突出体现出他的傲骨,他谱写的旋律可比惊涛骇浪,可如气壮山河,充满了个性特征。

 一个失聪之人,却能写出人类最动听,最振奋的音乐篇章,这是贝多芬自励人格的不朽传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91790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9
下一篇2023-08-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