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双相情感障碍,又称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情绪疾病。躁狂发作和抑郁发作是双相情感障碍的两个主要特征。很多情况下,“双相情感障碍”很容易延误诊断,情绪不一致的患者往往会被误诊为精神分裂症。
2、所谓双向情感障碍,就是兴奋和抑郁交替出现。在一段时间内,患者是兴奋的,甚至是兴奋的,所以在一段时间内,他沉积了抑郁症,没有表现出任何动力。这样两个方向,兴奋完全相反,这样一种症状交替的临床表现。
3、双相情感障碍,俗名也叫“躁郁症”,是一类躁狂与抑郁交替发作的精神障碍,心情一阵晴天,一阵阴天。
4、事实上,根据词条的解释,双相情感障碍是心境障碍的一种类型,其英文名称为BipolarDisorder(BD),指的是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疾病。
一个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曾经说过,“有些人为了活着不得不竭尽全力,那就是我。”一些在双相情感障碍的误解中经历过痛苦的人,更容易理解别人的痛苦。
什么是双相情感障碍?双相情感障碍,又称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情绪疾病。躁狂发作和抑郁发作是双相情感障碍的两个主要特征。很多情况下,“双相情感障碍”很容易延误诊断,情绪不一致的患者往往会被误诊为精神分裂症。单相抑郁症是最常见的误诊原因,因为轻躁狂很容易被忽视。事实上,冲动行为和逃避思维往往预示着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生。
请不要随意判断双相情感障碍,没经历过心理疾病的人,往往会有一些误解和误区。尤其是像“躁郁症”这样字面上给人很大想象空间的词,往往被误解为两极分化。双相不仅仅是情绪的正常波动。很多人会鄙视双相情感障碍,认为这可能是一种“一时高兴一时难过”的状态,甚至有人会随意给别人和自己贴上“双相”的标签。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总是在天堂与地狱之间徘徊,这种飞升与坠落的感觉伴随着他们日日夜夜的挣扎。作为正常人,我们会为了刺激而主动玩跳跳机,但是如果你想象自己一辈子都在跳跳机上呢?这可能就是双相患者的痛苦。
双相情感障碍的“拨动开关”,很多人认为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躁狂和抑郁之间转换是一件神奇的事情。有些躁郁症患者也隐约意识到自己找到了“开关”,可以随时选择开启躁狂状态。确切地说,没有真正的“拨动开关”,但当患者从事某种活动时,大脑中激素的分泌水平影响神经活动,从而触发躁狂状态,这其实是一个转化过程。正常情况下,患者无法预测下一秒的状态。情绪波动并没有完全被他们“控制”。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很难完全治愈的精神疾病。从药物治疗中康复的患者在停药后一年内复发率较高。除了生理药物缓解疼痛外,心理治疗在康复中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如果患者在保持情绪稳定的同时接受心理咨询或治疗,复发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形式技术和认知行为疗法已被证明是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有效措施。
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容忍度是缓解病情的重要因素。躁郁症患者会一直处于躁狂和抑郁交替的状态,这对家人、伴侣和朋友来说都是一件令人心碎和头痛的事情。他们的起起落落是不合理地,会消耗周围人的关心和耐心。亲人的社会支持、宽容和陪伴可以为康复提供良好的环境,是预测患者情绪稳定性的有效指标。最后,愿每个灵魂都有一个可以依偎的人,不孤独。
双向情感障碍的6种表现你有中招吗?
01心境两极化
这类患者通常给人一种随时都保持着高亢的情绪,似乎永远都不会感到疲累,时常给人一种阴晴不定的感觉,也许在交谈的过程中一句话不符合他的心意,就能使他爆发出强烈的愤怒情绪,严重的甚至会做出破坏性行为,但往往这种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患者很快就会平静下来,转怒为喜。
02思维奔逸
这类患者通常都反应快速,脑袋里思绪良多,自己给自己制定了许多目标和计划,整天滔滔不绝,甚至觉得自己的思想都跟不上嘴巴,说话一般不经大脑,没有思考过就说出来了,言语过多,在说话的时候为了强调自己的论点,还会比划动作来加强表达性。
03活动增多
患者通常整天风风火火的,精力过度旺盛,仿佛自己不会疲倦一样,看起来都是忙忙碌碌的,喜欢去管人家的闲事,有强烈的表现欲望,为了吸引别人的眼球而采取一些哗众取宠的行为。04躯体症状
通常面色红润,心率加快,瞳孔增大。睡眠减少,难以入睡,醒来的很早,睡眠无规律,食欲过强,喜欢暴饮暴食。
05轻度躁狂发作
轻度躁狂发作的临床表现称为轻度躁狂,可持续数天,情绪升高,精力充沛,活动增多,幸福感明显增强,注意力不集中,缺乏毅力,轻度挥霍,社交活动增多,性欲增强,睡眠需求减少。有时他们易怒、自负和鲁莽,但不伴有幻觉、妄想和其他精神病症状。
06混合发作
通常发生在躁狂和抑郁迅速逆转的时候。例如,一个躁狂发作的人可能会突然变得抑郁,但几个小时后又会再次躁狂,给人一种混合的印象,这种状态一般时间较短,大多数会很快转入躁狂或抑郁状态。躁狂和抑郁的症状在混合发作中并不典型,经常被误诊为分裂情感性障碍或精神分裂症。
一、双相情感障碍的概念
一般是指临床上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西方发达国家90年代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双 向障碍终生患病率为55%-78%,双相障碍是一类临床常见且危害严重的重性精神疾病,多起病于成年早期,该病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其遗传倾向较精神 分裂症、抑郁症等更为突出,遗传度高达85%,父母若一方患有双相障碍I型,其子女患双相障碍的几率约为25%,若父母双方均患有双向障碍I型,则子女患双向障碍的概率达50%-75%。。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认为是遗传、神经生化、神经内分泌、神经免疫、社会心理因素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临床表现
典型躁狂发作表现:心情愉悦或容易发脾气,言语增多、高谈阔论,自我感觉良好、自信心膨胀,活动增多、精力充沛、爱管闲事,计划多但虎头蛇尾,行为挥霍或鲁莽,睡眠需要减少,性欲亢进。
典型抑郁发作表现:情绪低落、对前途感到悲观,愉快感缺失即无法从生活中体验到乐趣,兴趣减退或缺失,即对什么都不感兴趣或既往感兴趣的事也变得索然无味, 自我评价下降,觉得自己事事不如人,一无是处,自责甚至自罪,认为自己成了别人的包袱,注意力难以集中,自感记忆力下降,睡眠障碍,食欲下降,精力减退总 觉得乏力,自感脑子反应迟钝,自杀观念或行为。
三、临床现状
它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共病率的特 点,该病对患者的婚姻、子女、职业等诸多方面均有严重影响, 15~44岁人群中,在全球范围双相障碍为致残原因的第六位。该病临床上误诊率高、识别率低、自杀风险高,完全治愈率低,很多患者面临着抑郁的慢性迁延、 转相的频繁、转相的突发等。
四、提高识别率,还需要家庭成员的参与
双相障碍从发病到准确诊断的平均延迟时间是 5-10年,超过1/3的患者至少10年或以上才被确诊为双相障碍,其中60%的患者曾被误诊为抑郁症,近几十年来,大量的国内外研究均证明了双相抑郁与 单项抑郁有诸多不同的临床特征,多数研究显示,与单相抑郁相比相比,双相抑郁患者发病年龄偏早(小于25岁),抑郁发作次数多或频繁发作,伴有非典型症状 概率高,比如食欲旺盛、体重增加、睡眠增加,伴有精神病性症状概率高,共病多见,双相障碍的阳性家族史也是风险因素之一。
造成误诊率高、识别率低的最主要原因是轻躁狂的难以识别,对于轻躁狂状态常被患者感受到抑郁缓解或作为一种快乐的情感体验,持续时间相对短暂和具有自我协调的心境状态,故 轻躁狂患者极少自发报告这种情况,那么这时家庭成员的细致观察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要减少误诊率,提高识别率,除了需要临床大夫需要不断提高临床诊疗能力,同时还需要家庭成员的共同参与。那么作为家庭成员对此能做些什么呢?首先:患者有过首发抑郁之后,要多关注患者情绪的波动、行为的变化、语量的多少、 与人的沟通、内心的体验、言语的内容等的变化,尽可能地回忆患者是否有过持续几天的觉得心情愉悦,或发现脾气的变化,或变得勤快了,或一反过去的羞涩而表 现健谈,爱吹牛,感觉不到困倦,工作能力提高,睡眠需求减少,创造性提高,有很多想法等,并向大夫详细表述。另外: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也可以了解一些简单 易操作的测查量表,并借助这些工具来筛查,有助于早期识别及提高警惕性。比如:32项轻躁狂症状清单。
五、症状缓解后是否需要维持治疗?维持治疗的时间是多长?
精神疾病的治疗要以患者为中心,既要考虑患者短期的症状控制,还要考虑到患者的终极目的就是回归社会,因此维持期的主要任务是防止复发,加强心理、社会及职 业的康复,维持治疗可以降低复发的频率,延长间歇期,维持治疗时间越长,复发的几率越低,那就究竟维持多长时间?对此目前尚无定论,一般根据患者疾病发作 的频率、治疗的敏感性、病程的长短研究报道,双相障碍首次复发的平均时间为29年,一次躁狂发作后有90%复发,躁狂在第一年中的复发率为51%,2年 后为33%,四年后28%,即使维持治疗,在发病后的一年内仍有37%的双相障碍患者复发,5年复发率达73%。对于抑郁来讲,如果在第一次治疗后即获得 痊愈,一年内复发率为33%,如果经两次治疗获得痊愈,一年内复发率为50%,如果经过三次治疗才获得缓解,高达50%的患者会在半年内复发。选择何时试 停药要根据上述情况并结合服药后的不良反应去权衡风险获益比,因此如果患者服药后不良反应不明显,在保证定期检测各项监测指标如心电图、血常规生化内分泌 各项、血药浓度等基础上,尽可能久地维持服药,国外有文献提倡应尽量无限期地持续维持,那是否能长期维持治疗,良好的家庭、社会支持不容忽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