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的特点和品质和精神

兰花的特点和品质和精神,第1张

兰花的特点和品质和精神

兰花的特点和品质和精神是什么?古往今来,兰花一直都深受人们的喜好,不管它自带的品质属性,还是它自身的外在,都散发出迷人的价值。那么,兰花的特点和品质和精神是什么呢?

兰花的特点和品质和精神1

第一,兰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品质。

兰花的生存环境,繁衍、生长规律就是这种品质的体现。在艰难困苦的自然环境中,面临无数风霜、雨雪、烈日酷暑的侵袭,以至于各种难以避免的灾害,兰花均不畏强暴,自强不息,生生不灭;同时兰花又具有不侵害、伤害、侵扰余类生存的博大胸怀、和睦共处、相容并存。

第二,毕生奉献,不求索取,创造美的境界,并将美的一切奉献给生存的环境和世界。

兰花生长在自然环境中,无论开花与否,在美化环境的同时,带给人们美好的想象与享受;另外兰花并未向人们索取任何东西,相反,在带给人们精神利益的同时,还给人们带来丰厚的物质利益,这是极其难能可贵的。

第三,兰德崇高,坚贞不屈,丛生固本,团结奋进。

兰德是兰花在其植物属性之外被人格化的精神意识拟人化升华。从古至今普遍存在于大自然中的花草植物无以计数,但古代先贤何以对兰花情有独钟并择其为“君子”典型代表的载体?

首先是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核:“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等格言的物化再现,兰花生存在穷山僻野的环境中,尤其是随着人类社会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恶化的情况越趋严重,面临各种难以避免的自然灾害,兰花能自强不息,生生不灭,且不对其他植物产生危害并能与之和睦共处,相容并存。

其次是兰花自身整体给人以充盈的美的质感:兰花的形包括株形、叶形、花形;丛株具有独特风雅姿态,内涵极为丰富凭由想象;单株亭亭玉立,丛株摇玉溢翠,生意盎然,这是一种自然、清雅、恬静的美;纵使无花也同样碧玉、楚楚动人。

兰花集观花和观叶于一体,这是区别于仅能观花或是仅能观叶的其他观赏植物的又一显著特征,素有“观花一月、观叶四季”之说;

兰花叶有长短,有立有垂,叶质有厚有薄;长的如绶带飘逸,立的如长剑倚天,垂似柳枝滴水,线叶则秀美纤巧,情态四溢风情万种美不胜收;婀娜绚丽,飘逸秀美的兰叶,交错掩映,丛叠碧影、情韵无限,为古今画坛高手、诗坛名人所垂青。

兰之花为兰之精华;花莛一出,一箭独材,绽开之际,昂然直立,风姿绰约,如风似蝶,似荷如梅,百态千姿,尽在其中。

兰花的色丰富多彩,凡自然界所有花的颜色,兰花上应有尽有,万紫千红,七彩缤纷;荤心花:紫、红、黄或斑纹点,错落有致,娇艳鲜妍;素心花:纯白、纯黄、纯红、纯紫、纯绿等,淡素高雅、冰肌玉质。

兰花的香,清烈而不浊,醇正而幽远;似有若无,忽远忽近,馥郁芬芳,飘忽神秘,一枝在室,满屋飘香,是任何花卉所不能及的,这就是所谓“王者之香”等等的缘由。

兰花的韵是兰文化中的主要部分,是兰花形、色、香更高层面的精神升华即兰花的风韵、神韵,是指兰花内涵的意蕴和内在的美;神者灵也,是一种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内在灵性,内在的精神,它能激动人的心灵,启迪人们的想象、联想,激发人的情感、智能。

第三是兰德与传统道德观的一致性,中国古代贤能名士多以兰德自律,以兰德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待人接物。体现在:耿介高洁、淡泊明志。兰花不趋炎附势,立足于悬岩峭壁、枯壤僻野,依然得地含芳,不凌弱小、不盛气凌人;在山野、沐清风、伴明月,宁将幽香共百草,不生庭前事王侯,自立自在,花中真君子也。拒污恶秽,洁身自好。居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被移人盆盎,居闹市仍一尘不染,淡素高洁,幽香如故,诚信自律,有高洁之德。丛生固本,团结自强,兰有固本丛生之德,丛生方能历经并抵御风雨,固本才能立于自然天地间,不屈不挠于竞争中屹立于世;这种丛生固本之道,充分体现了“生生日新”,团结奋进,自强不息的精神。无私奉献,留馨香于人间;无论天南地北,僻野都市,只要花开,就清香远播愿将香留满人间。这种无私奉献,倾其所有,竭其所有,竭其所能,将美好祥和献于人类的精神是兰德的最高境界,也是兰文化的精要所在。

兰花鉴赏既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问,更是需要艺兰及其兰花爱好者认真钻研的知识体系,这其中除了悟性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有恒心和毅力,坚持不懈,在具体实践中,仔细观察,认真思索,多听、多看、多学、多想、多问,通过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逐步提高自己兰花鉴赏的水平与能力。

兰花的特点和品质和精神2

喜欢养花的人大部分都是热爱生活的人,一个人有足够的耐心去呵护照顾花花草草,那想必他对于自己的生活品质是要求更高的,花跟人一样,需要去耐心照顾,它才会在开花结果的时候给予人同样的回报。花可以用来观赏可以用来食用,在室内放上一盆花,可以在疲倦的时候观赏一下,心情都会变好许多呢,在闲来无事的午后,喝杯茶,赏赏花,给花草修修剪剪,浇浇水施施肥,可真是一个惬意的生活。可能有些人觉得养花很麻烦,花很容易就枯萎了,那是你因为你没有用心去养护它,希望大家可以跟着我一起来多学习养花的知识,让养花变得简单

。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花是花中四君子之一,它高洁,典雅,是谦谦君子的代表。它静静地开放,不争不抢,许多诗人都赞颂它高贵的品质。现在大家有没有知道我今天要介绍的花是什么。好了,不跟大家打哑谜了,我今天介绍的花是花中四君子的兰花。兰花自古以来就形容谦谦君子,与世无争,淡泊宁静。接下来大家跟着我一起来了解这位谦谦君子吧。

兰花的介绍兰花是附生或地生草本植物。兰花的颜色种类很多,比如白、纯白、白绿、黄绿、淡黄、淡黄褐、黄、红、青、紫。每种颜色的品种不同,代表的含义也不同。中国栽培兰花大约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根据记载早在春秋末期,越王勾践就已经在浙江绍兴的各个山上种兰。我们通常见到的花由花梗、花托、花萼、花冠、雌蕊群和雄蕊群等几部分组成,但兰花是一种结构奇特的花,它的奇特结构是为了昆虫传粉。兰花大部分分布在热带地区和亚热带地区,在温带地区也有少数种类分布。兰花的生长习性

每种花都有自己适合的生长环境,在合适的'环境里生长,植物的开花质量就会提高,在不合适的生长环境里,会不利于花的生长,给花带来不利的影响,所以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兰花的生长环境。兰花喜欢阴凉,怕阳光直射,喜欢湿润的环境,不喜欢干燥,所以在种植兰花的时候,要选择四周空旷,通风良好,并靠近水面,空气湿润,无煤烟污染的环境来种植。

在兰花的施肥上,要注意不可以不施肥,但是也不可以过多施肥、重施更不行。新的兰花刚种在盆里的时候,如果盆里的土壤太肥沃,那么大多时候兰花是不能成活的,即使能成活,也会很少开花。如果在夏季施肥太多,那么在秋季叶子会比较旺,经常会导致明年春天报叶开花不佳。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一下施肥的多少。在浇水上也是有讲究的,在兰花的花期与抽生叶芽期,浇水要少些。夏季于清晨或傍晚浇水,也不要浇太多,秋天浇水量可以慢慢增加。在干旱季节,每天傍晚喷雾就可以了。兰花虽然喜欢阴凉的环境,但是植物的生长不可以少了光照,在春夏季节,兰花最好用帘子来遮荫,或者放到室内通风的窗口。帘下兰花最好每半月转盆1次,使兰花四面受光,有利于植株均衡生长。兰花的价值

任何事物都有属于自己的价值。兰花当然也有。众所周知,花大部分都是用来观赏的,兰花的观赏价值很高,它颜色淡雅,味道香而不浊,非常受到人们的喜爱。在室内放上几盆,顿时会觉得心旷神怡,心情良好,清香扑面而来。兰花不仅有观赏价值。也有很大的药用价值,兰花可以治疗肺结核,因为它具有清热凉血,滋养肺阴的功效,所以它可以用来治疗长时间干咳所导致的肺部咳血。还具有顺气活血,消肿祛湿的功效,可用来治疗尿路感染。而且兰花具有疏肝解闷,调和气血的作用,可用来治疗头晕目眩,神经衰弱,使人心旷神怡,可以起到提神醒脑的作用。兰花的花语

兰花淡泊宁静,不争不抢,自古以来就是谦谦君子的代表,它静静地绽放,它经常被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品质高尚,淡泊名利。兰花也是友谊的代表,所以在古代人们经常义结金兰,来结拜兄弟姐妹。兰花也代表着忠贞不渝的爱情。兰花的不同颜色代表着它不同的含义。

兰花的特点和品质和精神3

兰花的简介

1、兰花颜色有白、纯白、白绿、黄绿、淡黄、淡黄褐、黄、红、青、紫。 中国传统名花中的兰花仅指分布在中国兰属植物中的若干种地生兰,如春兰、惠兰、建兰、墨兰和寒兰等,即通常所指的“中国兰”。这一类兰花与花大色艳的热带兰花大不相同,没有醒目的艳态,没有硕大的花、叶,却具有质朴文静、淡雅高洁的气质,很符合东方人的审美标准。

2、中国人历来把兰花看做是高洁典雅的象征,并与“梅、竹、菊”并列,合称“四君子”。1985年5月兰花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四。兰花作为中国十大名花之一,人见人爱,它有宜人的香气,“路旁草簇有兰花,不露英姿不显华;待到幽香熏肺腑,始知卉苑隐奇葩 ”。这种散发幽香的兰花历来为人们所青睐。兰花那撩人而带神秘感的幽香,是世界上任何一种花卉的香气不能比拟的。

兰花的花语是什么?

兰花在中国代表着女子气质如兰,蕙质兰心,男子温文尔雅,淡泊名利。

兰花的花语:淡泊、高雅、美好、高洁、贤德。外国的兰花花语:热烈、友谊、自信。

兰花最早的含义是爱的吉祥物。屈原在诗歌中将兰喻为君子,故后人又把兰理解为君子高洁、有德泽的象征。

1、小苍兰

小苍兰别名香雪兰、小菖兰、洋晚香玉、麦兰等,花语是:纯洁、浓情、清香、幸福、清新舒畅。

2、文心兰

文心兰又名舞女兰、金蝶兰、瘤瓣兰等,花语是隐藏的爱、快乐无忧忘却烦恼。

3、铃兰

铃兰又名君影草、山谷百合、风铃草,花语是幸福归来。

4、蝴蝶兰

蝴蝶兰又名蝶兰,花语是我爱你、幸福向你飞来。

5、剑兰

剑兰的花语是用心、福禄、富贵、节节上升、坚固、幽会、用心。

6、火花兰

火花兰的花语是忘不了的人。

兰花的象征寓意

1、象征手足之情

兰花常被用来比喻手足之情,有经久不衰和富贵长寿之意,因此也可形容子孙满堂,后代昌盛。我们时常说“兰交”和“义结金兰”,它们都是用来形容朋友之间友谊深厚,结拜兄弟。

2、象征高雅品性

兰花,那飘逸俊芳、绰约多姿的叶片;高洁淡雅、神韵兼备的花朵;纯正幽远、沁人肺腑的香味自古以来受人喜爱。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养兰、赏兰、绘兰、写兰,一直是人们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被誉为"国香"、"王者香"的中国兰花成了高雅文化的代表。

3、象征爱国情怀

兰花被誉为“花中君子”、“王者之香”。对于中国人来说,兰花还有民族上的深沉意义。在中国传统四君子梅、兰、竹、菊中,和梅的孤绝、菊的风霜、竹的气节不同,兰花象征了一个知识份子的气质,以及一个民族的内敛风华它象征着中华民族内敛、质朴、娴静和柔中带刚的气质,具有很深的民族情节和对民族精神的认同感,可传达对祖国的热爱。

4、象征美好爱恋

兰花还可传达爱意,古有诗人借兰花言志,例如“寻得幽兰报知己,一枝聊赠梦潇湘”,“气如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二者都表达了对伴侣的纯洁爱恋。很多不知道兰花象征着什么品格的花友可以将其赠送给自己的爱人,增进双方感情。

5、象征:高尚的友情,比喻同心同德、亲密无间、有意长存,也可以比喻夫妻间情投意合。

国画重在神似,在对兰花的描写中同样着意于兰的神韵与秉性。不同的画家画兰都会有不同的侧重点。在写意画中,画家笔下的兰花多用水墨来表现兰花的美丽叶态和花质的素洁,追求天生素质、大朴大雅的神韵。兰花还象征着高尚的友情,比喻同心同德、亲密无间、有意长存,也可以比喻夫妻间情投意合。

6、象征:追求崇高志向、远离污浊政事、保全自己美好品格的化身,传达着自身热爱国土、至死不渝的坚贞信念。

从中国传统美学来看,兰品被当做人品的象征,兰骨是风骨的写照,通过借助兰花来寄予感情、节操,成为中国知识分子追求崇高志向、远离污浊政事、保全自己美好品格的化身,传达着自身热爱国土、至死不渝的坚贞信念。兰花幽香清远,只能生长在幽谷净土,开放在人们的理想境界中。

题画兰

(清)郑燮(xiè)同 郑板桥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1]

兰花生长在山岩的顶处,它的香气飘散四溢,在突出的岩石和岩缝中,美妙的花香浓郁芬芳。不是脚下没有浮云翻滚的喧闹,只是兰花不愿去理睬它们,不知道它们什么时候来到,更不会在它们离去时去挽留。

全是借咏物表达高人隐士的情操,孤芳自赏而不为世俗纷扰打动。诗文赞美了兰花在艰苦恶劣的环境里,卓尔独立的品行,歌咏了兰花淡泊的心态,借此表白自己坚持操守、淡薄自足、追求个性自由的情怀。抒发了作者淡泊名利,不随波逐流的高尚情操。全诗的重点在后两句,可以对照五柳先生陶渊明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来理解。

《兰亭集序》表达了王羲之豁达的生死观,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祟尚虚无的思想倾向。

参加兰亭集会的是当时社会上的名流,他们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寄情山水,笑傲山野。他们思想消极,行动无为,就像浮萍之于海水,随波荡漾,飘到哪里就是哪里。对此,作者作了委婉的批评。

生和死是两码事,不能等同起来。生有各种各样的生,有的人活得窝窝囊囊,有的人活得志得意足;死也有各种各样的死,有的人死得默默无闻,有的人死得轰轰烈烈。

正如作者所说的:“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作者这样写,表明了他对生死问题的看重,他是想以此来启发那些思想糊涂的所谓名士,不要让生命轻易地从自己的身边悄悄逝去。

兰亭集序简介

兰亭集序是中国晋代(公元353年),书圣王羲之在浙江绍兴兰渚山下以文会友,写出“天下第一行书”,也称《兰亭序》、《临河序》、《禊帖》、《三月三日兰亭诗序》等。

公元353年4月(晋永和九年三月初三日,距今已1667年),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雅集,饮酒赋诗。王羲之将这些诗赋辑成一集,并作序一篇,记述流觞曲水一事,并抒写由此而引发的内心感慨。这篇序文就是《兰亭集序》。并挥写了一篇《兰亭集序》。

唐太宗对他推崇备至,曾亲撰《晋书》中的《王羲之传论》,推颂为“尽善尽美”。还将临摹本分赐贵戚近臣,并以真迹殉葬。

此诗作于作者53岁,应该生长在幽僻之地的兰花在院子里生长,包含浓郁的方向等待清风的的到来。轻风轻轻吹来,兰花散发阵阵芳香,立刻就可以从萧艾等杂草中分辨出来。不停的向前行走会失去旧路,顺应自然之道前面的道路或许才能走通。醒悟到应该回去了,非鸟没有了,好的弓箭也就失去了用途,比喻大事已成,良将功臣无用了,可以将他们处置了。

本诗用兰花来比喻人的高贵品格,君子应该如兰花一样保持高尚的节操,表现了诗人不随波逐流,不为黑暗污垢所染的高尚品德。

此诗后半亦纯是说理,然亦不入“理障”,而有“理趣”。陶渊明讲的是应当急流勇退,脱离黑暗官场,隐居田园的道理。它使前四句形象描写的寓意更加鲜明,并且深化了。所以王夫之在《古诗评选》中称赞这首诗是“真理真诗”,“说理诗必如此,乃不愧作者”。来自

1带有兰字的诗句 五言绝句

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

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啼喧

——唐·王勃《春庄》

清风摇翠环,凉露滴苍玉

美人胡不纫,幽香蔼空谷

——唐·唐彦谦《兰》

谢庭漫芳草,楚畹多绿莎

于焉忽相见,岁宴将如何

——唐·唐彦谦《兰》

家在洞水西,身作兰渚客

天昼无纤云,独坐空江碧

——唐·施肩吾《兰渚泊》

亭树霜散满,野塘凫鸟多

蕙兰不可折,楚老徒悲歌

——唐·马戴《秋思》

春晖开禁苑,淑景媚兰场

映庭含浅色,凝露泫浮光

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

会须君子折,佩里作芬芳

——唐·李世民《芳兰》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非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唐·李白《孤兰》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唐·张九龄《感遇》

兰色结春光,氛氲掩众芳

过门阶露叶,寻泽径连香

畹静风吹乱,亭秋雨引长

灵均曾采撷,纫佩挂荷裳

——唐·无可《兰》

虚室重招寻,忘言契断金

英浮汉家酒,雪丽楚王琴

广殿清香发,高台远吹吟

河汾应擢秀,谁肯访山阴

——唐·李峤《兰》

幽丛不盈尺,空谷为谁芳

一径寒云色,满林秋露香

— 元·揭 斯《秋蕙》

幽兰既丛茂,荆棘仍不除

素心自芳洁,怡然与之俱

— 元·李祁《题兰棘同芳图》

伙风兰蕙化为茅,南国凄凉气已消

只有所南心不改,泪泉和墨写《离骚》

— 元·倪瓒题郑所南《兰》

鹈 声中花片飞,楚兰遗思独依依

春风先自悲芳草,惆怅王孙又不归

— 元·张翥《题兰》

采兰湘北芷,搴木澧南浔

渌水含瑶彩,微风托玉音

云起苍梧夕,日落洞庭阴

不知篁竹苦,惟见泪斑深

— 明·李梦阳《湘妃怨》

2关于兰字的诗歌

七绝

汉字

魅环宇宙载风云

力透万年尽国魂

语润民风真善美

文旋山海演红尘

赞汉字

汪竹柏

中华汉字,生动形象传播文明,盖世无双

连缀成句,顿挫抑扬书法字体,各具特长

篆书隶书,古色古香行书流畅,正楷端庄

狂草奔放,凤舞龙翔对联形式,汉字独创

左右工整,能简能祥即便言志,又供观赏

草书歌行 李白

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

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

八月九月天气凉,酒徒词客满高堂

笺麻素绢排数厢,宣州石砚墨色光

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

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

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

怳怳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

湖南七郡凡几家,家家屏障书题遍

王逸少,张伯英,古来几许浪得名

张颠老死不足数,我师此义不师古

古来万事贵天生,何必要公孙大娘浑脱舞

石鼓歌 韩愈

张生手持石鼓文,劝我试作石鼓歌

少陵无人谪仙死,才薄将奈石鼓何

周纲凌迟四海沸,宣王愤起挥天戈

大开明堂受朝贺,诸侯剑佩鸣相磨

搜于岐阳骋雄俊,万里禽兽皆遮罗

镌功勒成告万世,凿石作鼓隳嵯峨

从臣才艺咸第一,拣选撰刻留山阿

雨淋日灸野火燎,鬼物守护烦撝呵

公从何处得纸本,毫发尽备无差讹

辞严义密读难晓,字体不类隶与蝌

年深岂免有缺画,快剑斫断生蛟鼍

鸾翔凤翥众仙下,珊瑚碧树交枝柯

金绳铁索锁纽壮,古鼎跃水龙腾梭

陋儒编诗不收入,二雅褊迫无委蛇

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宿遗羲娥

嗟余好古生苦晚,对此涕泪双滂沱

忆昔初蒙博士征,其年始改称元和

故人从军在右辅,为我度量掘臼科

濯冠沐浴告祭酒,如此至宝存岂多

毡包席裹可立致,十鼓只载数骆驼

荐诸太庙比郜鼎,光价岂止百倍过

圣恩若许留太学,诸生讲解得切磋

观经鸿都尚填咽,坐见举国来奔波

剜苔剔藓露节角,安置妥帖平不颇

大厦深檐与盖覆,经历久远期无佗

中朝大官老于事,讵肯感激徒婩婀

牧童敲火牛砺角,谁复著手为摩挲

日销月铄就埋没,六年西顾空吟哦

羲之俗书趁姿媚,数纸尚可博白鹅

继周八代争战罢,无人收拾理则那

方今太平日无事,柄任儒术崇丘轲

安能以此尚论列,愿借辩口如悬河

石鼓之歌止于此,呜呼吾意其蹉跎

七绝

汉字

魅环宇宙载风云

力透万年尽国魂

语润民风真善美

文旋山海演红尘

横平竖直显功力,

一字多义添神秘

奥妙皆在“六书”中,

浩繁体现“形音义”

七言绝句

零星可比炽日华,

字若珠玑句无瑕

抛珠盾玉揽温煦,

诗意娓娓仁韵达

横平竖直显功力,

一字多义添神秘

奥妙皆在“六书”中,

浩繁体现“形音义”

3和兰花有关的诗句

《古风》

唐 李白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广群芳谱》

清 刘灏

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

根便密石秋芳早,丛倚修筠午荫凉。

欲遗蘼芜共堂下,眼前长见楚词章。

泣露光偏乱,含风影自斜。

俗人那解此,看叶胜看花。

《咏 兰》

元 余同麓

手培兰蕊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天。

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

《着色兰》

明 张羽

芳草碧萋萋,思君漓水西。

盈盈叶上露,似欲向人啼。

《兰花》

明 孙克弘

空谷有佳人,倏然抱幽独。

东风时拂之,香芬远弥馥。

《兰花》

明 薛网

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

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

《兰花二首》

明 李日华

燕泥欲坠湿凝香,楚畹经过小蝶忙。

如向东家入幽梦,尽教芳意著新妆。

懊恨幽兰强主张,花开不与我商量。

鼻端触著成消受,着意寻香又不香。

《写兰》

明 景翩翩

道是深林种,还怜出谷香。

不因风力紧,何以度潇湘。

《兰》

明 徐渭

莫讶春光不属侬,一香已足压千红。

总令摘向韩娘袖,不作人间脑麝风。

《折枝兰》

清 郑板桥

多画春风不值钱,一枝青玉半枝妍。

山中旭日林中鸟,衔出相思二月天。

《山顶妙香》

清 郑板桥

身在千山顶上头,深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闲,来不相知去不留。

《高山幽兰》

清 郑板桥

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

采樵或恐通来路,更取高山一片遮。

《题画兰》

清 郑板桥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1关于兰花的诗句古诗

吴嘉纪《三月三日绝句》 船头昨夜雨如丝,沃我盆中兰蕙枝, 繁蕊争开修禊日,游人正是到家时。

朱彝尊《顾夫人画兰》 青楼人去笔床空,往事西州说谢公。 犹有秦淮芳草色,轻纨匀染夕阳红。

王士慎《冯女郎画兰》 丐得骚人笔下妍,玉池清照影骈娟。 一从弱质辞空谷,冶叶倡条尽可怜。

石涛《墨兰》 根已离尘何可诗,以诗相赠寂寥之。 大千香过有谁并,消受临池洒墨时。

《墨兰》 丰骨清清叶叶真,迎风向背笑惊人。 自家笔墨自家写,即此前身是后身。

《墨兰》 撇开瑶草点春星,倦想黄庭梦亦听。 叶下穿云交半面,世间何句得全青。

信他寒谷无边醉,簪我衣裙没骨丁。 相勘凡花痴不了,纵浇尘土有馀馨。

爱新觉罗玄烨《秋兰》 殿前盆卉,芳兰独秀,昔人称为王者香,又以方之君子,因题四韵。 猗猗秋兰色,布叶何葱青。

爱此王者香,著花秀中庭。 幽芬散缃帙,静影依疏棂。

岂必九畹多,侈彼离骚经。 《云栖竹树甚茂幽兰满山》 山径纡徐合,溪声到处闻。

竹深阴戛日,木古势干云。 倚槛听啼鸟,攀崖采异芬。

韶华春已半,万物各欣欣。 《咏幽兰》 婀娜花姿碧叶长,风来难隐谷中香。

不因纫取堪为佩,纵使无人亦自芳。 程 樊《咏怀》 兰为王者香,芬馥清风里。

从来岩穴姿,不竞繁华美。 曹 寅《冬兰》 冬草漫寒碧,幽兰亦作花。

清如辟谷士,瘦似琢诗家。 丛秀几钗股,顶分双髻丫。

夕窗香思发,风影欲篝纱。 朱载震《建兰》 丛兰生幽谷,莓莓遍林薄。

不纫亦何伤,已胜当门托。 辇至逾关山,滋培珍几阁。

掉头忘闽海,倾心向京洛。 轻思昼回芳,清泉晚宜瀹。

玉轸一再弹,天际如可作。 华 岩《兰》 云壑固聿曼,幽芬清且修。

凉风动夙夜,佳人惠然求。 高凤翰《题郑板桥画兰陈溉夫画松》 溉夫画松松支离,板桥画兰兰离披。

兰离披,兰有香,松枝拂之松风长。 披风坐,北窗凉,老奴消受太清狂。

黄 任《题画兰》 (三首) 何来尔室香,四壁即空谷。 一拳古而媚,美人伴幽独。

沅澧多所思,远道我心痗。 纸窗招香魂,貌之不敢佩。

磁斗养绮石,源清者香远。 君从辋川来,而得此粉本。

了 亮 《写兰石有寄》 一片空山石,数茎幽谷草。 写寄风尘人,莫忘林泉好。

李方膺《兰花册页》 (三首) 迷离萧艾露风寒,千古英雄泪不干。 搁笔沉吟谈往事,横琴未必调猗兰。

楚畹清风涌笔端,廿年作客与盘桓。 自怜不唱猗兰曲,万叶千花供世看。

问天莫笑总无知,也惜幽兰鬓渐丝。 当户已愁锄欲尽,入山又恐负芳时。

汪士慎《兰》 幽谷出幽兰,秋来花畹畹。 与我共幽期,空山欲归远。

《空谷清音图册页》 兰草堪同隐者心,自荣自萎白云深。 春风岁岁生空谷,留得清香入素琴。

李鳝《水墨兰蕙》 夏浅春深蕙作花,一茎几蕊乱横斜。 虽然不及幽兰品,百亩齐栽愿亦奢。

《幽谷芳菲》 淋漓如此写芳菲,只少盆栽与石围。 记得春风散幽谷,蕙花如草趁樵归。

金农《画兰》 雨过深林笔砚凉,女兰开处却无郎。 柔笺骈穗多纤态,不数金陵马四娘。

缪公恩《露兰》 冰根碧叶杂荒芜,晓露近晖缀宝珠。 笑靥半含还半吐,素心皎皎濯醍醐。

沈彤《幽兰为仪封先生作》 幽兰发空谷,蔚为王者香。 香风满四野,素姿凝清光。

脉脉含深情,独立遗众芳。 何堪萧与艾,结交当道傍。

萧艾滋露华,幽兰罹严霜。 光风一以转,采采充佩裳。

郑燮《题半盆兰蕊图》 盆是半藏,花是半含。 不求发泄,不畏凋残。

《题来兰》 两盆兰草,一晚一早。 先后得花,春末夏晓。

《题兰》 兰草已成行,山中意味长。 坚贞还自抱,何事斗群芳。

《峤壁兰》 峭壁一千尺,兰花在空碧。 下有采樵人,伸手折不得。

《兰》 留得根棵大,何怨叶短稀。 春雷潜夜发,香气入云飞。

《兰》 许多含蓄意,不肯露春情。 待过清明后,精华入夏清。

《题兰》 (五首) 兰花不是花,是我眼中人。 难将湘管笔,写出此花神。

兰香不是香,是我口中气。 难将湘管笔,写出唇滋味。

七十三岁人,五十年画兰。 任他风雷雨,终久不凋残。

一笔与两笔,其中皆妙隙。 何难信手挥,不顾前人迹。

有根不在地,有花四季开。 怪哉一参透,天机信笔来。

《丛兰荆棘》 荆棘以慰其根,风露以畅其神。 素心不形喜怒,众草亦沾余春。

《题屈翁山诗札、石涛石溪八大山人山水小幅、并白丁墨兰共一卷》 国破家亡鬓总皤,一囊诗画作头陀。 横涂竖抹千千幅,墨点无多泪点多。

《客焦山袁梅府送兰》 秋兰一百八十箭,送与焦山石屋开。 晓月敲门传简贴,烟帆昨夜过江来。

《题盆兰倚蕙图》 春兰未了夏兰开,画里分明唤阿呆。 阅尽荣枯是盆盎,几回拔去几回栽。

《题破盆兰花图》 春雨春风写妙颜,幽情逸韵落人间。 而今究竟无知己,打破乌盆更入山。

《题峤壁兰花图》 山顶兰花早早开,山腰小箭尚含胎。 画工立意教停蓄,何苦东风好作媒。

《画芝兰棘剌图寄蔡太史》 写得芝兰满幅春,傍添几笔乱荆榛。 世间美恶俱容纳,想见温馨澹远人。

《兰》 (四首) 屈宋文章草木高,千秋兰谱压风骚。 如何烂贱从人卖,十字街头论担挑。

此是幽贞一种花,不求闻达只烟霞。 采樵或恐通来径,更写高山一片遮。

兰花本是山中草,还向山中种此花。 尘世纷纷植盆盎,不如留与伴烟霞。

山中兰草乱如蓬,叶暖花酣气。

2关于兰花的诗句

兰 花 诗 古风 唐李白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广群芳谱 清 刘灏 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 根便密石秋芳早,丛倚修筠午荫凉。

欲遗蘼芜共堂下,眼前长见楚词章。 同上 泣露光偏乱,含风影自斜。

俗人那解此,看叶胜看花。 咏 兰 元余同麓 手培兰蕊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天。

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 兰花 明刘伯温 幽兰花,在空山,美人爱之不可见,裂素写之明窗间。

幽兰花,何菲菲,世方被佩资簏施,我欲纫之充佩韦,袅袅独立众所非。 幽兰花,为谁好,露冷风清香自老。

着色兰 明张羽 芳草碧萋萋,思君漓水西。 盈盈叶上露,似欲向人啼。

兰花 明孙克弘 空谷有佳人,倏然抱幽独。 东风时拂之,香芬远弥馥。

兰花 明薛网 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 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

兰花二首 明李日华 燕泥欲坠湿凝香,楚畹经过小蝶忙。 如向东家入幽梦,尽教芳意著新妆。

懊恨幽兰强主张,花开不与我商量。 鼻端触著成消受,着意寻香又不香。

写兰 明景翩翩 道是深林种,还怜出谷香。 不因风力紧,何以度潇湘。

折枝兰 清郑板桥 多画春风不值钱,一枝青玉半枝妍。 山中旭日林中鸟,衔出相思二月天。

山顶妙香 清郑板桥 身在千山顶上头,深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闲,来不相知去不留。

高山幽兰 清郑板桥 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 采樵或恐通来路,更取高山一片遮。

题 画 兰 清郑板桥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浣 溪 沙 兰 花 仿佛铜瓶见露苗,疏花冷落澹含娇。 湘江清泪滴春潮,岂有心心同婉娈。

并无叶叶助风标,断肠一集是离骚。 咏 兰 朱 德 越秀公园花木林,百花齐放各争春。

惟有兰花香正好,一时名贵五羊城。 咏 兰 诗 张学良 芳名誉四海,落户到万家。

叶立含正气,花研不浮花。 常绿斗严寒,含笑度盛夏。

花中真君子,风姿寄高雅。 幽 兰 唐 崔涂 幽植众宁知,芬芳只暗持。

自无君子佩,未是国香衰。 白露沾长早,春风每到迟。

不如当路草,芬馥欲何为! 兰 明 陈汝言 兰生深山中,馥馥吐幽香。 偶为世人赏,移之置高堂。

雨露失天时,根株离本乡。 虽承爱护力,长养非其方。

冬寒霜雪零,绿叶恐雕伤。 何如在林壑,时至还自芳。

咏同心兰四绝句 清钱谦益 新妆才罢采兰时,忽见同心吐一枝。 珍重天公裁剪意,妆成敛拜喜盈眉。

兰 花 清秋瑾 九畹齐栽品独优,最宜簪助美人头。 一从夫子临轩顾,羞伍凡葩斗艳俦。

3关于兰花的诗句古诗词

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畅宝宝我爱你

(宋·苏轼)本是王者香,托根在空谷。先春发丛花,鲜枝如新沐。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咏幽兰》婀娜花姿碧叶长,风来难隐谷中香。不因纫取堪为佩,纵使无人亦自芳《兰》蜂蝶有路依稀到,云雾无门不可通。便是东风难着力,自然香在有无中。《蕙》丛丛蕙草水之涯,绿叶阴深半欲遮。最是清风披拂处,一茎嫩玉九枝花兰花诗古风唐李白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广群芳谱清刘灏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根便密石秋芳早,丛倚修筠午荫凉。欲遗蘼芜共堂下,眼前长见楚词章。同上泣露光偏乱,含风影自斜。俗人那解此,看叶胜看花。咏兰元余同麓手培兰蕊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天。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兰花明刘伯温幽兰花,在空山,美人爱之不可见,裂素写之明窗间。幽兰花,何菲菲,世方被佩资簏施,我欲纫之充佩韦,袅袅独立众所非。幽兰花,为谁好,露冷风清香自老。着色兰明张羽芳草碧萋萋,思君漓水西。盈盈叶上露,似欲向人啼。兰花明孙克弘空谷有佳人,倏然抱幽独。东风时拂之,香芬远弥馥。兰花明薛网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兰花二首明李日华燕泥欲坠湿凝香,楚畹经过小蝶忙。如向东家入幽梦,尽教芳意著新妆。懊恨幽兰强主张,花开不与我商量。鼻端触著成消受,着意寻香又不香。写兰

4描写兰花的优美诗句大全

1、《古风其三十八·孤兰生幽园》 唐·李白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译文:孤独的兰生长在幽深的园子里,各种杂草一起把它掩没。虽然春日阳光曾将它关照,可秋月旋即升上高空,使它又陷入悲伤。秋霜雨雪打着翠叶红花,兰的生命怕是就要结束了!若无清风来吹拂,兰又能为谁而香呢?

2、《种兰》 宋·苏辙

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

根便密石秋芳草,丛倚修筠午荫凉。

欲遣蘼芜共堂下,眼前长见楚词章。

译文:兰花生长在幽谷里面没有人赏识,一个朋友在东轩种了些,拿来送我。它的香气能解除繁秽,更让人怜爱的是它的细叶可以抵御风霜。根扎在在密石边上秋天早早的开了花,一丛丛叶子靠着修竹有中午的阴凉。我想弄来蘼芜香草与它共在堂下,那就经常可以看到楚辞诗句中的意境了。

3、《题杨次公春兰》 宋·苏轼

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

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

丹青写真色,欲补离骚传。

对之如灵均,冠佩不敢燕。

译文:春兰花就像是美人,不需要采摘,那娇羞的神色就主动展现在人们面前。哪怕是蓬草和艾草再多看不到被掩盖的春兰,但是随着清风阵阵,依然时不时可以闻到那沁人的馨香。

杨次公的这春兰图用妙笔丹青把春兰如实画了下来,达到了可补《离骚》而无愧于屈原的地步。面对着这春兰花,就好像是面对着灵均,让人不敢把它戴在头上佩在身上来亵渎他。

4、《咏兰》 南朝·萧詧

折茎聊可佩,入室自成芳。

开花不竞节,含秀委微霜。

译文:连同茎叶折来的兰花聊可佩带,置入室中自然飘香,开花却不与其他花比赛拔髙枝节,含蕴着秀美的姿色在微霜里衰残。

5、《饮酒·幽兰生前庭》 晋·陶渊明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

译文:幽僻之地的兰花在院子里生长,包含浓郁的芳香等待清风的的到来。轻风轻轻吹来,兰花散发阵阵芳香,立刻就可以从萧艾等杂草中分辨出来。

不停的向前行走会失去旧路,顺应自然之道前面的道路或许才能走通。醒悟到应该回去了,飞鸟没有了,好的弓箭也就失去了用途,比喻大事已成,良将功臣无用了,可以将他们处置了。

5有关兰花的诗句

鲁迅

椒焚桂折佳人老,独托幽岩展素心。

岂惜芳馨遗志者,故乡如醉有荆榛。

朱德《七绝》

尖峰岭上产幽兰,古木林中草树边。

多费专家勤采掇,新种移出认人观。

幽兰吐秀乔木下,仍自盘根众草傍;

纵使无人见欣赏,依然得地自含芳。

张学良《咏兰》

芳名誉四海,落户到万家。

叶立含正气,花妍不浮华。

常绿斗严寒,含笑度盛夏。

花中真君子,风姿寄高雅。

陈毅《幽兰》

幽兰在山谷,本自无人识,

只为馨香重,求者遍山隅。

郭沫若《咏兰》

泽国孤臣邈,澧兰尚有香。

年年春日至,回首忆高阳。

香本无心发,何须譬作王?

寄言谢君子:实在不敢当。

明张羽《咏兰花》míng zhāng yǔ /《 yǒng lán huā 》

能白更兼黄nãng bái gēng jiān huáng,无人亦自芳wú rãn yì zì fāng 。

寸心原不大cùn xīn yuán bù dà, 容得许多香rïng dã xǔ duō xiāng。

译文:兰花可以是白的,还有**的,没有人去理会她的芳香。

它的心原来不大,但是却容纳下了许多芬芳。

扩展资料

诗句赏析

“能白更兼黄”,兰花瓣白蕊黄,素淡清丽;“无人亦自芳”,从人格化的角度称赞兰花之“香”,从形之美推进到内在美。

“寸心原不大”,一笔两写,既写花,又状人。寸心不大,暗喻谦谦君子,所求于社会的不多。“容得许多香”,暗喻才华不尽,可贡献于人的不少。

张羽的《咏兰花》实际上是对自己一生的写照,“能白更兼黄”,虽状兰花之外貌,也暗说他一生之坎坷,能屈能伸,能渡贫贱,也能过富贵。“无人也自芳”,这既是赞兰花的精神,又是书诗人的胸臆。张羽的性格似兰,甘愿寂寞,不求闻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94174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9
下一篇2023-08-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