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指标体系的功能有哪些社会学论述题

社会指标体系的功能有哪些社会学论述题,第1张

  社会指标体系的功能有:

  一、结构功能论的家庭理论

  1功能主义将家庭视为一种价值观,规范和行动的制度,是社会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可以在生理心理上满足其成员的需求,同时也可以维护社会显存的结构。

  2家庭中的各组成部分由于互动和相互依赖而结合在一起。

  3 家庭内部秩序的稳定是正常状态,冲突则是系统反常的标志 。

  该理论的贡献:宏观上说,解释了社会与家庭制度的相互适应和家庭制度为什么随着社会变迁而变迁的问题;微观上说,可以解释家庭结构和家庭功能之间的关系。

  缺陷:宏观上说,对社会变迁的把握上否认质变,否认社会变迁的多样性,否定一个社会系统内部各个组成之间利益冲突的可能性和系统的代偿能力 。

  二、冲突论

  冲突论的家庭理论:

  1在婚姻家庭中冲突是关系中正常的一部分,对个人家庭的变化成长是必要的,与其强调婚姻家庭关系中的秩序,平衡抑制或功能主义系统的存在和平衡,不如把注意集中在冲突的规律和调节上。

  2 冲突源自对稀缺资源和权力的争夺 。

  3 经济条件的演变,社会结构的转化和社会中新兴权力关系都是家庭变化的最重要因素 。

  该理论的评价:

  1冲突论为解释重大社会变迁的后果提供了一个理论模式 。

  2冲突论的模式实际上是一种决定论的模式,但是在欧美各国的家庭变化中各种情况都存在,冲突论对此无法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解释 。

  三、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动论的家庭理论:

  1 主义研究家庭内部互动关系,强调个人对家庭的顺应,家庭内部的协调 。

  2婚姻和家庭相当于一个符号的世界,不同的成员在其中对别人的行为赋予意义。强调人们的认知系统(认识)解释(意义)对家庭事件和行为的影响。

  3强调(符号)沟通方式咋家庭关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意境对情境的依赖性 。

  社会指标体系是指反映社会现象的数量、质量、类别、状态、等级、程度等特性的项目。衡量社会指标体系有四个重要指标:一是人均收入指标,二是恩格尔系数,三是人类发展指标,四是贫困人口比例。

霍曼斯(George Casper Homans,1910— )美国社会学家,社会交换论的代表人物之一。生于波士顿。1932年毕业于哈佛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39—1941年任大学讲师。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美国海军服役。1946年回到哈佛大学,转入社会学系,1953年任社会学教授,1967—1970年任社会学系主任。1963—1964年任美国社会学会主席。他早期受结构功能主义的影响,强调小群体研究的重要性,并分析了其中的行为变量,如活动、交往和情感三者的关系,为交换理论奠定了基础。后期,他强调人和人的动机的重要作用,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从根本上说是一种交换过程,把社会学的研究还原为微观的社会心理研究。他把社会看作是个人行动和行为交换的结果,社会结构是个人行为的集合,因而个人行为应成为社会学研究的最高原则。霍曼斯的社会学思想被称为行为主义交换论。

  摘 要米德作为符号互动论的创始人,与其他欧洲行为主义者的观点不同,他认为心灵、自我和其他人类所独有的特征是人类在社会环境中为生存努力情况下进化的结果,并强调社会如何使心灵和自我的能力成为可能。在他的《心灵、自我与社会》这本书中,他阐述了各自如何产生、特征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并最终强调了社会是产生心灵和自我的先决条件,而心灵和自我的形成有助于社会结构更好的维持和运行。

关键词心灵;意识;自我;社会;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刺激强化引导行动。米德作为一名实用主义者,接受了行为主义的这一观点,但他并非单一地强调机械的刺激反应模式,而是通过他的符号互动学说,强调个体对刺激的主观解释,认为刺激是接受刺激的个体对刺激的意义的解释。此时,刺激代表意义,所以成为符号。那么对符号的意义解释是如何发生的?由此引出了心灵这个概念,而心灵的独特之处是人所特有的,具体说是有声的姿态提供了这一机制,于是自我出现了。米德的基本观点就是认为心灵与自我都从行动中产生,而行动是存在于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组织之间的具有社会性的活动,因此,心灵与自我完全是社会的产物。与华生的行为主义共同之处就是决意把行为的来龙去脉前后关联,而不是把独立存在的心灵作为心理学研究的出发点。但米德认为,如果不研究人的内在心理现象,就会把人等同于动物。因此,他反对把意识当作是实体的结构,反对还原论,反对把现象还原为简单的行为单位,反对把经验等同于反应。在《心灵、自我与社会》这本书中,作者首先通过与华生的行为主义相比较,阐述了社会行为主义关于行动的基本观点。其次笔者总结得出他的基本思想轴线是从持续进行的社会过程开始,研究心灵、自我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基本立场是坚持社会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根据人的行为解释人的意识;基本内容就是从进化的观点出发,论述人的心灵、自我如何从社会背景中产生和发展。

一、心灵

作者首先谈心灵的存在问题,人和动物都有心灵,但人的心灵的独特之处在于具有以下的能力:(1)以符号表示环境中

的客体;(2)预演对客体可选择的行动路线;(3)抑制不合适的路线,选择可公开采纳的行动途径。因此,人类心灵存在的前提是有声姿态和表意符号。有声姿态是一种社会性刺激,它对作出该姿态的有机体产生影响的方式同另一有机体作出该姿态时产生影响的方式是一样的,我们无意识地置身于他人的地位并像他人那样行动,对自我意识的发展和自我的出现具有根本意义。而且米德认为心灵的特征是人类动物的反思的智能,它以成套的符号为中介,即语言。心灵的内容便是意义,仅当有机体能够向他人和自己指出各种意义时,心灵才会出现。其次,米德认为单单从个体有机体看待心灵是荒谬的,必须从社会角度解释,也就是说要认识到心灵的社会本性。正是通过这种方式,个体能够对他自己采取他人所采取的态度,能够有意识地使自己顺应那一过程,并且在任何特定社会动作中用他自己的顺应更改那一过程的结果。总之,米德认为当一个有机体懂得了有声姿态的含义,并且能够通过这些符号来理解他人,可以将自己置身于整个社会过程或体验中预演可行动的方案,这样个体有机体的心灵便产生了。

二、自我

米德认为人类有机体在有了心灵之后,有能够在互动中将自身想象为评价客体的能力,即能在个体自身引起在其他个体身上所引起的反应。自我的特征是其自身的对象。自我本质上也是一种社会结构,产生于社会经验,在这一过程中,表意符号上的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次,自我的产生依赖于三个阶段,首先是玩耍阶段,儿童只能领会几个重要他人的角色,因此他们在自己的经验中创造看不见的、想象中的玩耍伙伴,通过这一方式把在他人身上和在自己身上引起的反应组织起来,并认为此种意义上的玩耍是以某事为消遣,即扮演不同的角色、模仿大人的行动。此后,由于生理的成熟和角色领会的实践,儿童开始进入游戏阶段。参加游戏的儿童必须准备采取游戏所涉及的一切人的态度,而这些不同的角色彼此间必定有某种确定的关系,使得一个人的态度能够唤起其他人的适当态度。虽然在这一阶段儿童没有充分发展自我,但是从在玩耍中扮演他人的角色变成有组织的成员,这是完全意义上的自我意识所必不可少的。当一个人能够理解社会中“一般他人”的角色或采取“共有态度以及对他自己采取泛化的他人的态度时,表明他已经进入了自我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米德不仅对自我产生的基础及发展阶段作了详细阐述,而且提出了自我本身的两个方面“主我”和“客我”。在他看来,“主我”是有机体对他人态度的反应,“客我”是有机体自己采取的一组有组织的他人态度,“主我”对因采取他人态度而出现的自我作出反应。由于采取那些态度,我们引入了“客我”,并作为“主我”对它作出反应。这两者在行动过程中是分离的,但它们是一个整体的组成部分,共同构成一个在社会经验中出现的人,自我实质上就是凭借这两个可以区分的方面进行的一个社会过程。

三、社会

米德在《心灵、自我与社会》的前几篇主要论述了自我在人类有机体的经验中的发展,在接下来几章主要探究产生自我和心灵的这个社会有机体。米德认为,社会不是一种客观实体,而是社会成员互相作用的网络,个体通过使用符号给自己和他人的行动以意义。社会还同时有赖于自我的能力,尤其是社会的持续动荡和潜在变化。因此米德在运用心灵和自我来研究社会及其制度维护和延续的同时,还用以看待社会是如何变迁的。他认为,无论是社会组织的延续还是转变都需要通过心灵的调适能力并考虑其对于自我的影响。并不存在必然的不可避免的理由,使社会制度一定是压制性的、顽固僵化的。从这里可以看出,米德实际上把社会看成是一种构成的现象,产生于个体间的互动,正因为如此,社会才能够在心灵和自我的活动过程中被改造和重组。但是,由于个体是难以预测的,所以他借用主我和客我在社会活动中的融合来说明行动的不确定性。总之,米德认为社会是关于共同活动的构成模式,借助符号互动维持和改变其状态。

以上即为《心灵、自我与社会》这本书所涉及的关于米德的社会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及社会心理学体系的基本轮廓。他的社会心理学体系思想内容丰富,笔者对于本书作者关于心灵、自我与社会方面的研究概括如下:首先,他的丰富思想内涵体现在以互动论的观点来分析心灵、自我与社会的关系,论述人类自身如何出现在社会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并强调在社会结构存在的先决条件下,心灵、自我是如何作用于一个有机体的。在方法论上,米德主张定性的研究方法,注重对社会行为的意义的研究,而且注重个体的内在经验,主要以描述和解释的方式研究人的心理。虽然这本《心灵、自我与社会》,体现了他的主要心理学思想精华,还有就是米德认识到自我意识的作用,但是他只是强调了主我和客我的互动对自我意识的形成的作用,而却忽略了人的动机、潜意识和情感在互动过程中的作用。

参 考 文 献

[1]莫里斯.赵月瑟译.心灵、自我与社会[M].上海译文出版社,1934

[2]特纳.邱泽奇,张茂元等译.社会学理论的结构[M].第7版,华夏出版社,

[3]储庆.米德的符号互动论与行为主义[J].滁州学院学报.2006,8(4)

[4][美]流心著.常妹译.自我的他性[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5][美]戴维·波普诺著.李强等译.社会学[M].第十一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常识、科学与现代国家——后现代社会理论视角下的中西医比较

刘倩 袁梦遥

摘要:中医生于民间用于民间深植于生活世界之中,从来都遵循着与生活世界相似的逻辑;而产生于实验室和解剖病理学的现代西医则遵循着科学世界的逻辑。想象语言使用的方式就是想象生活方式,而想象中医的治疗方式就是想象语言使用的方式。中医的逻辑和生活世界的逻辑是一致的。然而这种情境性、权宜性和个人化的治疗方法无法被纳入现代科层制,中医与现代国家的管理方式格格不入。本文试图运用胡塞尔和舒茨的“生活世界”,维特根斯坦的语用学,并借用语言学“能指”和“所指”的概念对中西医的理论与实践逻辑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中医和现代国家管理的不相容性以及西医和现代国家管理制度的亲和性。

关键词: 中医 生活世界 科学世界 公共空间

引 言

当近代中国被强行拉入世界体系,开始外力催化下的被迫现代化过程,中医就面临着西医的挑战:西方集约化标准化的治疗方式取代了中国个人化权宜性的治疗方式;西方式的医院医学院取代了中国式的诊所师徒关系;西医严密的以国家为背景的科层制取代了中医松散的民间联系。伴随着医学的科学化和制度化,治病从中国人的生活世界中分化出来进入了通约化的科学世界和公共政治空间。

生活世界是人们在其中度过其日常生活的所直接经验的世界,也是主体间不断互动的世界,生活在其中人们为解决实际问题所持有的常人知识通过对经验的概化所得,这种知识着眼于其有用性和适用性而非完备性和普遍性,人们并不为求知而求知。原初的“病”与“治疗”只是生活世界中身体的不适和利用常人知识对不适的调整,人们并不追求有关病的严密逻辑体系;原初的病与治疗也只是私人世界里的麻烦而非公共事务。中医生于民间用于民间深植于生活世界之中,从来都遵循着与生活世界相似的逻辑;而产生于实验室和解剖病理学的现代西医则遵从着科学世界的逻辑;生活世界作为前反思性的世界,遵循着格式塔认知图示和现象第一位的认知逻辑,和科学世界里怀疑主义的、概念分析型的、本质主义的认知逻辑形成了鲜明对比。这种逻辑的不同使中医与西医在理论体系、医疗实践和组织形式上都有着质的不同:中医理论并无严格定义的概念和概念间的严密推理,中医用词如“阴阳”“五行”与现实的关系不是概念与实体的关系而是能指与所指的关系,词的意义在于其使用,只有在具体病例中能指和所指才能真正结合,事先并无自足的、边界明确的概念,也无预设的疾病本质和普适的定律。想象中医理论在实践的应用恰如想象语用规则在言谈中的应用,注意是“语用规则”而非语法。语用规则与言说的关系不是剧本与演出的关系,不是操作手册与实际操作的关系,言说有原则无细则,有定势无定法,只求表达到位而不求语法的绝对正确;如同中医治疗强调“文无定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海德格尔认为,当形而上学把存在理解为固定的在场,而不是暧昧不明的东西的时候,存在就成了可支配的对象;如果连存在都可支配那么世上就没有不可支配的东西了。科学就是这种支配欲望的集中体现。中医恰恰是对不可预定的存在敞开,对无穷无尽、永不重复的情景的敞开,它不追求事先对疾病“立法”,不追求一个可以穷尽身体本质的体系,如果说中医不够“确定”,那是因为它从未追求过“确定”,因为千变万化的情景,各不相同的病人,永不重复的具体症状是不可能事先完全预计和把握的,正如对话的进行不可能依照事先写好的剧本。

想象语言使用的方式就是想象生活方式,而想象中医的治疗方式就是想象语言使用的方式,中医的逻辑和生活世界的逻辑是一致的。在语言使用中,规则不是事先决定性的,人们必须在具体情境中不断建构规则与句子的意义;在中医治疗中,规则也非决定性的,它缺乏概念精确的理论体系和严格的治疗程序。然而这种情境性、权宜性和个人化的治疗方法无法被纳入现代科层制,中医与现代国家的管理方式格格不入。而西医标准化、集约化的检查和治疗更易于被国家量化的生命档案管理所用,也更利于国家对人口生产做出规划。现代国家体制的建立和科层制对基层的深入,必然弃中医而用西医,是着眼于其对制度的适应性而非疗效。

第一章 生活世界

生活世界是人们在其中度过其日常生活所直接经验的世界,是日用而不自知的世界,是多个具有主观体验、释义能力的主体共在的世界。生活世界中的常人所持有的现有知识库是通过对典型情境的“类型化”方法而得,这种类型化的知识是非精确可修改的,使得行动者对新出现的情境觉得熟识或“似曾相识”。行动者不仅作为个人生活在当下,全部行动者,包括前辈人和当代人的所有生平情境都构成了现有知识库的一部分,现有知识库包括了可以应对解决当下问题的“上手知识”,现有知识库构成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活图式,它具有“预先给定性”,这一生活图式覆盖了常人全部的行动和思考,对常人来说它不是多种可能图式中的一种,它就是世界本身。我们对生活世界持一种朴素的、认为其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自然态度。我们融化在生活世界之中,天然地相信它的有效性,这个世界是前科学的世界。

胡塞尔认为,生活世界在三重意义上先于科学世界。首先,生活世界在历史上先于科学世界;其次,生活世界是普遍给予的,而科学世界则不然,任何文化都有它自己的生活世界和日常实践的事情经验,有近代自然科学和无近代自然科学的社会皆然;生活世界的第三重,也是更强得多意义上的优先性是所谓创造次序上的优先性:科学所假定的描述世界是通过抽象概念化做成的一幅简化的世界图景,因此,如果没有生活世界对我们生存的有效性科学世界既不能有生存的有效性,也不能那样对我们存在;甚至,在有效行为中科学的抽象或理论的存在物都不可能有。因此,生活世界是科学世界的基础。[1]然而,人们在创造出科学世界后反而遗忘了生活世界的根源,转而认为自然科学世界才是本质的、第一位的,生活世界是表象的、衍生的,进而用科学世界的简化世界图景对生活世界进行殖民。生活世界在逻辑和时间上都先于科学世界,生活世界秉承一种最朴素、最原生的模糊逻辑,这和进入科学世界后的认知逻辑是极不相同的。

一、 前反思性与反思性

沉浸在生活世界中的人们为了心安理得的生活下去,必须认为世界是有意义有秩序,而不是荒谬的、不可理解的,即使我们能够质疑我们存在的支点,我们也会刻意压抑这种能力。正如舒茨所说:“具有自然态度的人把对这个世界的怀疑存而不论,他放进括号里的是这样一种怀疑——这个世界及其各种客体也许与它们呈现给他的样子有所不同。”如果生活世界中的人们视世界为它所呈现的样子,那么科学世界的逻辑则是怀疑世界是否真是它所呈现的样子。科学的怀疑精神划分了表象和本质,表象是片面的、偶然的、暂时的、不可靠的感知,而本质是全面的、必然的、永恒的、深刻的、由理性把握的属性和规律,本质藏在表象背后,只有首先具备的怀疑的意识才有揭示的可能。

生活世界未分化、无主题的世界,其本身未被正式认识与鉴别,生活世界中的人们持一种实践兴趣而非研究兴趣,持一种生活态度而非科学态度。所有的问题都是生存中遇到的障碍而非特别的研究主题,解决问题的常人知识的价值在于其有用性而不在其本身,正如中医作为一门有用的医学知识并不追求其自身逻辑的严密和体系的完整,重要的是治病救人而非构造知识体系。科学世界是在明显的主题化、对象化之后建构的,本身的旨趣在于求知,科学是对于世界和自身有意识的反思,反思即为目的。矛盾的是,科学的这种反思性并未豁免自身,对既有体系的存疑也是科学批判精神的体现,由于科学对确定和完备性的追求,在遇到不能解释的例外时,现有范式往往会遭到根本性的质疑,因为一个发展完善、论证严密的体系包容性和灵活性必然降低。西医在快速发展的近几个世纪里,从“物理化学模式”,到“生物模式”,再到“生物-社会-医学模式”,其范式历经变化,每次变化根本性的前提都被推翻;对“标准人体”的认识也从“机器”到“反应器皿”再到实验室中控制的生命体。然而生活世界的逻辑因其模糊性和开放性,为例外留下了大量空间,如果类型化的常人知识出现了例外也不会引起人们对生活世界根本性的质疑,只要将多次出现的例外也进行类型化,形成一个新类型就可以被兼容,吸纳为现有知识库的新部分。

二、 格式塔认知与分析型认知

生活世界的认知逻辑遵循“一揽子”原则,不仅认识的主体以其全部思维、情绪、感官、经验、兴趣去感知这个世界,绝不仅以理性把握;而且被认知的对象也是以浑然一体的姿态呈现给主体,在活生生的生活世界里并不见抽象的概念、范畴、定律等,事物的全部面向以未分化的混沌状态整体性地成为现象,同时,事物伴随其全部关系、背景、情景被认知,而非被剥去所有联系和背景被抽象为一个孤立的概念。

中医的诊治并不要求医生是一个情感无涉、决然客观的技术人员,而认为“非慈悲恻隐之心不能为医”,救死扶伤、悬壶济世也是个人修道、处理社会关系、成圣成王的一种途径,即所谓“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中医的学习重视“象”的积累,认为见识到的象越多,经验就越丰富,所以“非博闻强识者不能为医”,而“象”不是抽象的概念,不是从经验过程中抽离出某个因素,“象”是“视其所是”,“象”就是活生生的经验本身、就是千变万化的病例。“象”与“象”各不相同,是动用所有感官,通过“望、闻、问、切”得到的关于病人遗传、体征、生活环境、生活习惯在内的整体情况。

一见钟情的英文fall in love at first sight。love,中文解释为爱情,喜爱。爱是一种发乎人内心的情感,在中文里有着很多解释,由某种事物给予人少许满足(如我爱进食这些食物)至为了爱某些东西而死(如爱国心、对偶结合)。

例句:

1、他们一见钟情。

They fall in love at first sight

2、第三部分是运用社会学的理论知识对情感契合、社会资源匹配和一见钟情三种择偶标准和自由恋爱、相亲和选择媒介三种择偶方式的产生进行了解读。

The third part is the application of sociological theories of emotion knowledge with social resources matching, and "fall in love at first sight" three standards and free love, dating and the choice of media three generation of manner

3、她对他一见钟情。

She had taken a liking to him on their first meeting

4、他俩一见钟情。

They fell for each other instantly

5、我知道这听起来像陈词滥调,然而的确是一见钟情啊!

I know it sounds corny, but it really was love at first sight!

前言/i

第1章 社会学理论/1

科学理论的本质/1

科学理论的要素/5

结论/18

第1编 功能主义理论

第2章 早期功能主义理论/21

有机体类推/22

功能主义和涂尔干/25

功能主义和人类学的传统,28

默顿对宏大功能主义框架的批判/32

结论/34

第3章 分析功能主义:帕森斯/35

社会行动的结构/36

社会系统/38

向功能强制主义转变,42

控制的信息等级/44

一般交换媒介/45

帕森斯论社会变迁/46

帕森斯论“人类状态” /48

第4章 系统功能主义:卢曼/50

卢曼的“一般系统”方法,51

卢曼关于社会进化的概念/58

社会的功能分化/62

第2编 进化理论

第5章 早期进化论/71

早期生态学模式/73

达尔文和自然选择/76

结论/78

第6章 生态学理论:霍利/79

基本假设/80

环境/81

功能和关键功能/81

均衡与变迁/83

进化/85

结论/89

第7章 新进化论,91

社会生物学理论,92

社会形态的跨物种比较/98

进化的阶段理论/102

返回对人类本性的理论化/111

结论/119

第3编 冲突理论

第8章早期冲突理论/123

马克思与冲突理论/124

韦伯与冲突理论/126

齐美尔与冲突理论/129

冲突理论在20世纪的重现/131

结论/140

第9章 新韦伯主义冲突理论:柯林斯/141

社会组织的微观基础/142

冲突社会学/143

结论/151

第10章 新马克思主义冲突理论,152

有关马克思实质论点的简要回顾/153

新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赖特/154

新马克思主义的世界体系分析/164

结论/169

第11章 女性主义冲突理论/170

布卢姆伯格的性别分层理论/171

查菲茨的性别公正理论/174

结论/180

第4编 批判理论

第12章 早期批判理论/183

马克思思想中的批判传统/184

韦伯的悲观主义:早期批判理论家的两难境地,187

法兰克福学派/188

批判理论中的文化倾向/191

结论,194

第13章 批判理论:哈贝马斯/195

哈贝马斯对“公共领域”的分析/196

对科学的批判/197

社会中的合法性危机/199

早期对语言和互动的分析/201

哈贝马斯对社会进化的再度建构/203

交往行动理论/205

结论/211

第14章 后现代主义理论/213

对科学的后现代批判/214

经济后现代主义/220

文化后现代主义/226

结论/233

第15章 女性主义批判理论,234

性别的声音:早期对社会科学的挑战/236

为女性而建立的社会学:女性主义方法论、认识论和“立场”理论/239

对批判女性主义理论的挑战/248

结论/249

第5编 交换理论

第16章 早期交换理论/253

古典经济学中的交换论/254

人类学中的交换理论/255

心理行为主义与交换论/261

社会学传统与交换论/265

结论/268

第17章 行为主义交换理论:霍曼斯/269

基本交换原理/271

用基本的原理来建构解释体系/273

从行为到宏观结构/275

结论/277

第18章 辩证交换理论:布劳/278

基本交换原理/279

基本交换系统/280

交换系统和宏观结构/285

布劳的社会组织构想/289

结论/289

第19章 交换网络理论/290

爱默森的核心观点/291

结构、网络与交换/293

库克的理论纲要/297

结论/305

第20章 理性选择理论/306

赫克特的群体团结理论/307

科尔曼的群体团结理论/316

群体团结的原理:赫克特和科尔曼理论的综合/318

结论/320

第6编 互动理论

第21章 早期互动论和现象学/323

早期美国学者对互动的见解/324

符号互动论的兴起/333

早期欧洲学者的见解/337

结论/345

第22章 自我和身份理论/346

斯特赖克的身份理论/347

麦考尔和西蒙斯的身份理论/350

伯克的身份理论/354

结论/360

第23章 角色理论:特纳/361

角色构成过程/363

一致性的民间规范/364

互动的暂定性本质/364

角色校正过程/364

自我观念和角色/364

特纳建构角色理论的策略/365

结论/369

第24章 剧场理论:戈夫曼/371

剧场的比喻/373

自我的展示/374

专题互动/377

非专题互动/387

框架和经验的组织/390

结论/394

第25章 常人方法学/395

互动的反身性和索引性本质/396

加芬克尔的早期研究/397

西库雷尔的批评/399

萨克斯的谈话分析/401

齐默尔曼、波尔纳和威德的情景路线/402

谢格罗夫的谈话分析/403

结论/406

第26章 情感理论/407

霍赫希尔德的情感剧场理论/408

情感的符号互动理论/409

地位和权力的情感理论/414

心理互动分析的情感理论/423

结论/426

第7编 结构理论

第27章 早期结构主义理论/429

马克思理论中的结构成分/430

涂尔干的结构社会学/431

齐美尔的形式结构主义/434

结构主义的分化/435

列维一斯特劳斯的法国结构传统/436

英国的结构主义传统/439

社会心理学中的美国结构主义传统/441

结论/448

第28章 结构化理论:吉登斯/449

对“科学的”社会理论的批评/450

“结构化理论” /451

结论/462

第29章 文化结构主义理论:布迪厄/463

布迪厄的结构主义/464

对既有理论的批判/465

布迪厄的文化冲突理论/468

结论/474

第30章 网络理论,475

网络分析中基本的理论概念/476

纽带的模式与结构/478

结论/485

人名对照表/487

专有名词对照表/491

・心理学研究・

心理学领域中的爱情理论述要

Ξ

林艳艳1,李朝旭1、

2

(1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山东曲阜 273165;2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后流动站,北京 100875)

摘 要:在西方国家,许多学者对爱情都进行过不同程度的研究,他们对爱情都持有各自不同的观点。Davis(1985)认为爱情等于友谊加上两个集束:激情与关心;Rubin(1970,1973)认为爱情与喜欢有着各自不同的特征,并通过研究爱情与喜欢的区别,建立了爱情量表和喜欢量表;斯腾伯格(1986,1988)在研究爱情本质的基础上,提出了爱情三角形理论等。本文从爱情起源理论、爱情分类理论和爱情观理论这三大方面,对国外心理学领域中的爱情理论做一简要介绍。通过对相关理论的介绍增加我们对爱情的理解,同时也为我国开展类似研究提供借鉴意义。

在目前的中国社会心理学界,研究人际吸引的

相关文章并不多见,专门探讨有关爱情方面的文章就更是少之又少。作为人际吸引的最高形式,爱情是一个古老而又永恒的课题,它一直是西方社会心理学的经典研究课题。“爱情”作为一个带有浓厚文化色彩的社会构念,蕴涵着极其丰富的内容或涵义,这种涵义因文化、个体而异,不同的人对爱情的理解不同。本文从不同的角度对国外的相关爱情理论做了简单介绍。

一、爱情起源理论

许多理论家如弗洛伊德,Sullivan,Harlow都集中于把母子关系看作是爱情关系的原型。关于成年人的爱情起源问题,我们从人格缺陷、人格完整(超人格)、社会规范和生理唤醒这四方面,对有关理论加以介绍。

1人格缺陷说

有些研究者把爱的需求看成是人格缺陷(per2sonalityinadequacy)的标志。Casler认为“爱就是害怕失去获得满足的源泉”,

“一个不能独立的人通常认为自己有缺陷”。[1]

他把爱的需求看作是人格缺陷的基本反应,但他并不认为爱是病理性的。Mar2tinson关心自己对结婚的需求,他认为这种需要是建立长久爱情关系的基础,Martinson总结道:“结婚

的人比独身的人表现出更大的自我缺失感。”[2]

弗洛伊德和Reik把爱情看作是在其伴侣中反映出个人未实现的理想概念,[3]但他们认为人格缺陷并非是病理性的,而是人类状态的内在的东西,因为我们

不能实现我们所有的理想。

有的人认为对爱情的成瘾就是人格不健全的表现。把爱情理解为成瘾是Solomon和Corbit对抗过程(opponent-process)动机理论的一部分,但它被

解释为人类的自然反应。[4]

爱情所产生的美好感觉使一个人逐渐成瘾于其中,这是人的自然反应;但慢慢的就不会这样了,失去爱情会变得非常痛苦,以至于那些成瘾者会觉的比以前更需要它更沉迷于它。Peels认为“成瘾”存在于“当一个人对一种感觉、一个物体或一个人着迷时,他就会把用来处理他周围的或个人其他事情的一切兴趣和能力集中起来,以至于他逐渐地把这种感觉当作是他获得满足的唯一

源泉”。[5]

他认为对一个人的成瘾能使一个人逃避自我,他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对方身上,从而使其人际交往能力严重缺乏,最终导致人格的缺陷。但Peels并不认为爱情是对一个人的成瘾,他的爱情观将在后面加以表述。

2人格完美说

此理论所持的观点与人格缺陷说的观点截然相反,它认为爱是合乎正常的,人格缺陷的人是不能做到的。有的理论家认为爱的容纳力和爱的倾向性只来源于完美人格(personalityadequacy)。Winch认为缺乏爱的人对爱的需求能使那些能提供此需求的人更有吸引力,人是充满爱的,他们需要把这种爱去

表达给其他人或具体的某个人。

[6]

马斯洛和Lewis论述了缺失爱与存在爱之间的区别。缺失爱来源于人格缺陷的人,而存在爱来源

・心理学研究・

心理学领域中的爱情理论述要

Ξ

林艳艳1,李朝旭1、

2

(1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山东曲阜 273165;2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后流动站,北京 100875)

摘 要:在西方国家,许多学者对爱情都进行过不同程度的研究,他们对爱情都持有各自不同的观点。Davis(1985)认为爱情等于友谊加上两个集束:激情与关心;Rubin(1970,1973)认为爱情与喜欢有着各自不同的特征,并通过研究爱情与喜欢的区别,建立了爱情量表和喜欢量表;斯腾伯格(1986,1988)在研究爱情本质的基础上,提出了爱情三角形理论等。本文从爱情起源理论、爱情分类理论和爱情观理论这三大方面,对国外心理学领域中的爱情理论做一简要介绍。通过对相关理论的介绍增加我们对爱情的理解,同时也为我国开展类似研究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爱情;爱情理论;爱情起源;成瘾;依恋;人际吸引中图分类号:B84-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332(2006)01-0040-05

在目前的中国社会心理学界,研究人际吸引的

相关文章并不多见,专门探讨有关爱情方面的文章就更是少之又少。作为人际吸引的最高形式,爱情是一个古老而又永恒的课题,它一直是西方社会心理学的经典研究课题。“爱情”作为一个带有浓厚文化色彩的社会构念,蕴涵着极其丰富的内容或涵义,这种涵义因文化、个体而异,不同的人对爱情的理解不同。本文从不同的角度对国外的相关爱情理论做了简单介绍。

一、爱情起源理论

许多理论家如弗洛伊德,Sullivan,Harlow都集中于把母子关系看作是爱情关系的原型。关于成年人的爱情起源问题,我们从人格缺陷、人格完整(超人格)、社会规范和生理唤醒这四方面,对有关理论加以介绍。

1人格缺陷说

有些研究者把爱的需求看成是人格缺陷(per2sonalityinadequacy)的标志。Casler认为“爱就是害怕失去获得满足的源泉”,

“一个不能独立的人通常认为自己有缺陷”。[1]

他把爱的需求看作是人格缺陷的基本反应,但他并不认为爱是病理性的。Mar2tinson关心自己对结婚的需求,他认为这种需要是建立长久爱情关系的基础,Martinson总结道:“结婚

的人比独身的人表现出更大的自我缺失感。”[2]

弗洛伊德和Reik把爱情看作是在其伴侣中反映出个人未实现的理想概念,[3]但他们认为人格缺陷并非是病理性的,而是人类状态的内在的东西,因为我们

不能实现我们所有的理想。

有的人认为对爱情的成瘾就是人格不健全的表现。把爱情理解为成瘾是Solomon和Corbit对抗过程(opponent-process)动机理论的一部分,但它被

解释为人类的自然反应。[4]

爱情所产生的美好感觉使一个人逐渐成瘾于其中,这是人的自然反应;但慢慢的就不会这样了,失去爱情会变得非常痛苦,以至于那些成瘾者会觉的比以前更需要它更沉迷于它。Peels认为“成瘾”存在于“当一个人对一种感觉、一个物体或一个人着迷时,他就会把用来处理他周围的或个人其他事情的一切兴趣和能力集中起来,以至于他逐渐地把这种感觉当作是他获得满足的唯一

源泉”。[5]

他认为对一个人的成瘾能使一个人逃避自我,他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对方身上,从而使其人际交往能力严重缺乏,最终导致人格的缺陷。但Peels并不认为爱情是对一个人的成瘾,他的爱情观将在后面加以表述。

2人格完美说

此理论所持的观点与人格缺陷说的观点截然相反,它认为爱是合乎正常的,人格缺陷的人是不能做到的。有的理论家认为爱的容纳力和爱的倾向性只来源于完美人格(personalityadequacy)。Winch认为缺乏爱的人对爱的需求能使那些能提供此需求的人更有吸引力,人是充满爱的,他们需要把这种爱去

表达给其他人或具体的某个人。

[6]

马斯洛和Lewis论述了缺失爱与存在爱之间的区别。缺失爱来源于人格缺陷的人,而存在爱来源

于完美人格的人。人格缺陷的人与人格完美的人都有爱的需求,但两者是不一样的,完美人格的人所具有爱的需求不是人们所理解的“没有它就寸步难行”,完美人格的人即使没有具体的爱人也能正常生活,这种需求应该被理解为“所喜欢的而不是所必需的”。当一个人的感情和性的需要在爱情中得到满足时,他看起来是最正常的。

3社会规范说此理论认为研究爱情的起源不应该只局限在人格的领域,爱情应该是一个人的社会经历,社会中的爱会导致符合社会要求的婚姻。Greenfield认为浪漫的爱情是行为的复合物,它的功能是激发个人应

站在丈夫—父亲和妻子—母亲的位置上并形成核心

家庭,这有利于人类的繁衍和社会化。[7]

Greenfield认为社会所赋予的丈夫—父亲和妻子—母亲的角色不仅包括很多的责任而且社会利益有可能与他们个人利益相冲突,因此他们须认识到生活不能仅仅考虑物质方面的东西还有更多的东西,爱情能使生活变得更有意义,它能使社会体系处于良好的工作秩序,并使其发展下去。

社会规范说看起来有一定的合理性,我们经济大部分需要调节以适应婚姻、孩子的需求,而商品的生产也需要维持家庭。但Greenfield把因果混合起来了,人们如果完全倾心于爱情和婚姻中,是否就能满足他们的基本需求,这一点受到怀疑。4生理唤醒说Walster写了一本有关激情之爱的理论著作,他

认为当人们的感情在生理上被强烈的唤醒或在特定条件下这种唤醒发生时,他们都会经历激情的爱,爱

情(love)是这些感觉最恰当的表达词。

[8]

这个理论来源于Schachter和Singer(1962)著作并且以这样一种实验作为依据[9]

:在这个实验里,被试被分为两组。第一组被试被注射了肾上腺素这样一种药物,被注射的被试会有手颤、心悸、呼吸加快、血压升高、脸发热等反应,其中出现的害怕、焦虑、生气等情感方面的反应是最典型的;这组被试又被分成两小组:第一小组被告诉注射后所带来的实际反应,而另一小组被告诉会产生其他一些综合症,比如身上发痒发麻或者无感觉。第二组被试被注射的是安慰剂(食盐水),他们没有收到注射以后所产生反应的任何信息。所有的被试都被告诉他们被注射的是一种新的复合维生素suproxin。经观察,那些被注射肾上腺素而未被告知其所产生实际反应的被试比那些被注射肾上腺素但被告知其产生实际反应和被注射安慰剂的被试表现出更大的情绪反应。从这些数据中Walster总结分析出:当对某情景的认知评价能正确解释爱情时(如面对一个有吸引力的异性),那么唤醒(尽管其证据比较单薄)可以使一个人处于激情的爱中。生理唤醒说把爱情还原到生物层面上,这是十分荒谬的,因为生理唤醒的征兆(掌汗、手颤、心悸、呼吸急促等)可以是激情之爱的表现,也可以是恨、愤怒和攻击准备状态的反应,若把它视为爱情的起源,岂不是爱恨不分这种错误同弗洛伊德用性本能概念来解释人类心理活动的“泛性论”如出一辙。

爱情虽然有它的生物属性和生理机制,但它的本质却是一种社会建构,带有社会的烙印。正是由于这个属性,多数社会学家都把爱情看作一种“不太真实”的东西或“假象”、“幻想”,甚至有极端者如李银河博士竟然认为爱情从古到今就没有存在过。但

是,从对个体行为与幸福感的影响来看,我们不同意她这种论调,反而觉得爱情不仅存在,而且是一种可能更适合于心理学家来研究的社会文化构念。二、爱情分类理论许多研究者通过对爱情的因素分析或聚类分析来决定现在有多少种爱情划分,研究者们在爱情的测量中集中研究其基础或组成部分。下面主要介绍李约翰(JohnLee)、戴维斯(Davis)和斯腾伯格

(Sternberg)等人的爱情分类理论。1李氏爱情风格理论加拿大社会学家李约翰(JohnLee)认为爱情的三原色是“激情”、“游戏”和“友谊”,这三种颜色的再组合便构成爱情的次级形式:占有型爱情包含激情和游戏的成分;利他型爱情包含激情和友谊;实用型

的爱情包含游戏和友谊的成分。于是他总结出爱情

的6种类型[10]:(1)Eros,即“激情型”,这种爱情风格是指一个人所追求的爱人在外表上酷似自己心目

中业已存在的偶像;(2)Ludus,即“游戏型”,是逢场作戏、玩世不恭的花花公子式的爱情;(3)Storge,即“友谊型”,是一种缓慢地发展起来的情感与伴侣关

系;(4)Mania,即“占有型”,指那种以占有、忌妒、强烈情绪化为特征的爱情;(5)Agape,即“利他型”,或称之为无私的爱,在这种爱情之中,爱被视为他(她)的义务,并且是不图回报的;(6)Pragma,即“实用型”,是一种务实的或功利的风格,譬如把对方的出身以及其它客观情况都考虑在内。对一个特定的人,他(她)不一定在其所有的爱情关系之中都表现出同一种风格。也就是说,不同的关系会唤起不同风格的爱。即使在同一关系中,人们也有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从一种风格转向另一种风格。在这一理论研究基础上,Lasswell和Norman建

构了“爱情评定问卷”

(LoveScaleQuestionnare),CHendrick和SHendrick(1986)也使用自编的量具和因素分析法对这一理论进行了检验,结果有力地验证了其效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96906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9
下一篇2023-08-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