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个人看完后很有感触,有种感同身受的感觉 一位心理学家曾写道,一个成熟称得上真爱的爱情必须经过四个阶段,那就是1共存(codependent)2反依赖(counterdependent) 3独立(independent) 4共生(interdependent)阶段之间转换所需的时间不一定,因人而异。
第一个阶段 共存
这是热恋时期,情人不论什么何时何地总希望在一起。
第二个阶段 反依赖
等到感情稳定后,至少会有一个想要做自己想做的事,这时另一方就会感到被冷落。
第三个阶段 独立
这是第二个阶段的延续,要求更多的独立自主的时间
第四个阶段 共生
这时新的相处之道已经形成,你的他(她)已经成为你最亲和离不开的人了,你们在一起相互扶持,你们在一起不会互相牵绊,而会互相成长。
但是,大部分的人都通不过第二或第三阶段,以各种理由为借口而不敢对爱实施行动,行动才是真爱的最后结局,虚假的爱经不住时间考验,而选择了分手这一途径,不懂一份真爱多么来之不易,不懂珍惜,很多事之要好好沟通都会没事的,不要太个性,不要想太多,不能把对方完全看作自己的私有产品,不要试图对方毫无保留而剥光对方,要相互信任,这样第二、三阶段的时间就会缩短。和所爱的人相遇相恋是非常不容易的事,不要轻言放弃,两个人的相聚是因为有缘,相知是因为有心,真的得好好珍惜这份福分,莫说分手不是无由。
希望看到上述四个阶段真能给大家一些启示与领悟并惜缘,我们会逐渐成为我们所爱的人。
你和他本来没有相同之处,外表不相象,性格也是南辕北辙,一旦爱上了年深日久,你会惊讶你的眼睛有点象他的眼睛,他的微笑也有点象你的微笑,你们走路的步伐也有点相似,说话的预期也愈来愈象。他的脖子上有一颗痣,有一天你发现你脖子上也多了一颗痣,原来我们会变成我们所爱的人。
你本来喜欢脚踏实地的人,而他一向轻佻,但你们爱上了,他竟会不知不觉变成一个老实人,这个改变连他自己也不曾觉察。
他本来喜欢活泼的女孩子,却爱上了拘谨的你,这些日子你竟愈来愈活泼,差点认不出自己来,我们会逐渐变成我们对方理想中的人,这种改变,绝对不是刻意的。
两个人愈爱的长久,气质愈来愈相近。你曾经以为他不是你梦寐以求的那种型别。然而,有一天,你惊讶的发现,他已经变成你喜欢的型别,你不必再到处寻觅,他就是你要找的人。
深深爱着一个人的时候,你原来真的会一 点一点的失去自己,为什么你还觉得快乐呢?大概因为你在上的当时你也赚了,你把他的气质和微笑都赚回来……
其实获得幸福很简单,真爱并勇敢付出行动,否则感情只能东逝水。
恋爱的四个阶段都是什么
有科学家研究过恋爱心理学,发现恋爱有四个阶段,大多数情侣只度过了第一和第二阶段,当他们到达第三阶段时就容易滋生矛盾,因此在恋爱的第三阶段分手的情侣也是最多的。心理学家呼吁恋人们,只要熟悉恋爱的四个阶段,能够在不同阶段掌握不同的应对办法,那么你们恋情的成功率将会变得极高,很有可能终生都在一起。 心理学家指出,一份成熟的爱情必须经过恋爱的四个阶段,分别是: 共存(codependent) 、反依赖(counterdependent) 、独立(independent)、共生(interdependent) 这恋爱的四个阶段之间转换所需的时间不一定,因人而易。 第一个阶段:共存。这是热恋时期,情人不论何时何地总希望能腻在一起。 第二个阶段:反依赖。等到情感 稳定后,至少会有一方想要有多一点自己的时间作自己想 做的事,这时另一 方就会感到被冷落。 第三个阶段:独立。这是第二个阶段的延续,要求更多独立自主的时间。 第四个阶段:共生。 这时新的相处之道已经成形,你的他(她)已经成为你最亲的人。你们在一起相互扶持、一起开创属于你们 自己的人生。你们 在一起不会互相牵绊,而会互相成长。
听说爱情有四个阶段,熬过去就会永远在一起。 有位心理学家曾写道, 一个成熟称得上真爱的恋情必
是给自己打气吗
大学生的爱情发展是循序渐进的,分别为哪几个阶段
一)恋爱对青年心理的成熟健全的促进作用
首先,恋爱是青年释放日益强烈的性冲动的重要途径。通过恋爱接触异性,使青年不再感觉到性的压抑紧张。其次,性意识的发展必须经过恋爱阶段才能完善。性同一性的建立也要通过恋爱。而且,恋爱对青年的意义还不止于此。因为恋爱是两个人人格的深层接触。在此过程中,青年的自我概念受到对方的影响而发展,真正懂得了如何在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前提下调整自身缺陷以适应对方。也就是说,经过了恋爱。恋爱对一些个性因素和社会情感的发展有重大意义。而且恋爱中两人的深层交往为提高青年交际能力,适应以后的社会打下了基础。难怪有些心理学家认为,恋爱是青春晚期和成年早期最重要的事件,只有经过了恋爱,人才会真正成熟起来。
大学环境有它的独特性:对大学生来说,它在青年走入社会的过程中提供了一个缓冲环境。有了这个缓冲,青年能更从容地完成社会化,更完善地发展自我概念,而不至于感受到从青春中期直接下来落入社会的强大反差和心理不适。由此看来,大学生的恋爱并不是件坏事,它对青年的成熟很有帮助。再加上大学生普遍认为自己已不再是幼稚的少年,文学艺术中歌咏的爱情当然是他们追求的目标。
(二)恋爱对大学生心理发展的消极影响
恋爱的意义虽有积极的一面,有时也会危害青年的心理健康。首先,热恋与婚姻失去配偶等生活大事是在心理紧张量表上分值很高的事件。过度的兴奋和悲痛都会加剧心理紧张。恋爱正是使人时高兴时痛苦的事。处在热恋中的青年会为一些小事而高兴或烦恼。因此恋爱带来高度的心理紧张。恋爱的进一步发展还会带来社会问题,这也是产生心理失调的重要因素。如婚前性行为的增加等,造成青年心理负担超重。
热恋中的男女虽然感觉到强烈的心理紧张,但双方的共处和抚慰、爱情的甜蜜又会降低他们的焦虑感。那些遭受恋爱挫折的人就没这么幸运了。失恋的青年会失魂落魄,觉得人生意义不复存在,生活下去只有苦难和折磨,有人甚至走向了绝路。如果没有恰当的心理指导或较强的自我调控能力,失恋对青年的心理打击是很大的。
可见,恋爱对青年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帮助青年心理发展走向成熟,另一方面它又带来各种心理问题。这也许是人生的至理,你要得到甜蜜的报偿就必须经受得住考验。
二、爱情的心理结构与发展阶段
(一)社会心理学对爱情的看法
人际影响和吸引、亲密关系等发展到顶峰就是爱情。心理学家对人际吸引研究得很透彻,爱情却直到最近才变成科研课题。爱情的神秘性给它的研究带来较大困难。因此心理学在爱情领域建树不多。
对爱情研究贡献较大的社会心理学家是沃尔斯特夫妇(JWolsterandLWolster)。他们通过大量例项分析提出,爱情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情欲支配的浪漫爱,它是“热切倾心于另一个人的一种状态。有时,爱人们是那些能够为著自己的伴侣,为著满足自己的需要长时间交往的人。有时,爱人们则是一些着迷于最终得到其伴侣的爱情,并为著满足自己的情欲冲动奋斗的人”。这种强烈的爱情表现为紧张的生理唤起状态。另一种则是伴侣爱。它指“我们为那些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的人体验到的一种钟爱之情”。伴侣爱与短暂的浪漫爱相比更牢固持久。在爱情关系中,行为往往建立在双方利益的考虑上,伴侣爱使人们把伴侣利益置于自己之上。
由于浪漫爱伴随强烈的生理唤醒状态,沃尔斯特用沙赫特(SSchachter)的情绪唤醒理论来解释它。沙赫特认为,情绪状态是由认知过程(愿望)、生理状态和环境因素在大脑皮层中整合的结果。情绪唤醒模型的核心是认知,认知对生理唤醒的评价是关键。沃尔斯特指出,爱情也会因对生理唤醒的解释而增强。在暴风雨中的恋人会感到两人间爱情更加紧
恋爱到婚姻要经历哪些心理阶段 爱情的心理变化
第一阶段:性的吸引。处于该阶段的男女会出现体重减轻和工作效率下降的情况。从生理学角度来分析,在约会最初阶段,男女体内性激素分泌增加,因此,56%的受访者感觉到 增强。性心理学家琳达表示:“这一阶段的男女像两只双飞的蝴蝶,他们几乎忘记了吃放,因为爱情让他们感觉都饱了。工作也变得不重要了,因为他们对爱情以外的事情都心不在焉。他们常常遏制不住想 的念头。”此外,该阶段的男女因睾丸激素水平升高,面板油脂分泌增多,阻塞毛孔,容易长痘痘。
第二阶段:情感构筑。最初的相互吸引逐渐让位给了相互了解,男女恋人开始构筑情感关系。在这一阶段,人体内会分泌单胺类物质,它能使心跳加速、引发强烈的 ,就好似吸食毒品一样。这一阶段生理反应的高峰期会产生“幸福的焦虑”。在该阶段,参与者中有44%的人出现少觉的情况,而且29%的人报告说注意力受到严重影响。
第三阶段:相互同化。确认对方是自己“想要找的人”之后,男女双方开始考虑情感关系的长远发展,也开始相互同化,例如生活习惯、讲话方式等。在这个阶段双方压力水平升高,因为同化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争执。
第四阶段:诚实面对。之前双方都努力表现出自己好的一面,但感情进行到这个阶段,男女开始展示“真正的自我”,把自己脆弱的一面暴露给恋人。这时双方可能会对爱情发出质疑,也出现多种形式的不安。
第五阶段:稳固提升。如果情侣经过了前四阶段的情感考验,那么在第五阶段,他们就会感受到两人的信任感和亲近感进一步提升。从生理角度来讲,男女 时体内释放的抗利尿激素会使双方相互依附感更强,同时女人分娩时释放的催产素也会进一步加强两人的关系。琳达表示:“我们发现在这一阶段,人体内会释放美妙的荷尔蒙,将情侣紧紧地连线起来,这一阶段男女会感到真正的满足。”
在网上看过说恋爱有四个阶段 请问这4四个阶段中恋爱人的心理分别是怎样的? “分别是怎样的”
第一个阶段:共存。这是热恋时期,情人不论何时何地总希望能腻在一起。
第二个阶段:反依赖。等到情感稳定后,至少会有一方想要有多一点自己的时间作自己想 做的事,这时另一 方就会感到被冷落。
第三个阶段:独立。这是第二个阶段的延续,要求更多独立自主的时间。
第四个阶段:共生。 这时新的相处之道已经成形,你的他(她)已经成为你最亲的人。你们在一起相互扶持、一起开创属于你们 自己的人生。你们
爱情在心理学上的几大特征?
我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回答你的问题:爱情是人际吸引最强烈的形式,是指心理成熟到一定程度的个体对异性个体产生有浪
漫色彩的高阶情感,其特点是:
(一)爱情是在男人和女人之间产生的,狭义的爱情专指异性恋,将同性恋排除在外。
(二)爱情是在个体心理发展到相对成熟时产生的,幼儿没供这种爱情。
(三)爱情是一种高阶情感,不是低阶情绪。
(四)爱情有其生理基础,包括 因素,不是纯粹的精神之恋。
(五)爱情基本倾向是奉献。衡量一个人对某异性有无爱情、强度如何,通过“是否发
自内心,帮助所爱的人做其期待的所有事情”这个指标来衡量。 爱情的形式
爱情在不同情境以及不同需要的背景下有以下六种常见的形式:
(一) 式 双方初次见面立即互相吸引,一见钟情。
(二)友谊式 爱情是一种深情厚谊,并非神秘莫测的感情。
(三)游戏式 “有时我不得不回避我的情人们,以免他们互相发现。”
(四)占有式 “如果我怀疑我爱的人跟别人在一起,我的神经就紧张。”
(五)逻辑式 最好与一位和自己背景相似的人相爱。
(六)忘我式 “我宁愿自己吃苦,也不让我爱的人受苦。”
四、爱情三角形
有的学者认为,爱情是由亲密(重视彼此的喜欢、理解与期待)、 (魅力与性吸
引)以及承诺(决策、承诺)三因素组成的三角形
异性之间的交往分哪三个阶段
心理学认为,青少年的性心理发展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即异性疏远期,爱慕期和恋爱期。这三个阶段具体表现如下:
1、 异性疏远期。多见于进入青春气的十三四岁少年,这时期,由于性心理发育的显著变化,不断地引起男女学生心理上的不安、害羞和困扰,有的甚至产生抵抗发育的心理。于是,男女之间的关系开始疏远,即使是童年时代两小无猜的朋友,也会在这一时期不自然的疏远。男女同学很少在一起交谈或参加集体活动,个别男女学生干部在一起接触多些,就会受到其它同学的嘲笑、起哄或讥讽。这样就会使男女同学更惧怕接近,尽管他们内心深处可能都已经产生了接近和向外异性的愿望的萌芽,但“欲擒故纵”外表上却是“敬而远之”。
2、爱慕期。随着少年进入青年初期,情窦初开,异性间的疏远逐渐缩小,他们很快对异性产生好奇心,并以善意、友好、欣赏的态度对待异性同学,他们也愿意与异性同学一起学习,一起参加社会活动,并发展友谊。这时期是青少年性意识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其产生主要是青春期发育 的到来而引起的,其主要表现形式有二:一是情感吸引,二是渴求接触。就其一般性而言,有如下四个特点:
(1)喜欢表现自己。在这一时期,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喜欢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以期引起对方的注意和肯定。
(2)感情交流肤浅。两性间接接触时感情交流比较隐晦含蓄,常以试探性的形式进行。如:女生常以目传情,或借口要求男生帮助以观察对方对自己的感情流露的反应,男生则借口与女生说话,或通过主动帮助女生做事以获得对方感情反馈的资讯。这就是“犹抱琵琶半掩面”的做法,很少能够达到感情上的真正交流
(3)交往物件广泛。一般地说,周围的同龄异性,只要某种契机拨动了自己感情的琴弦,就有可能成为亲近的物件。换言之,爱慕物件不是确定的、单一的。
(4)向往年长异性。在爱慕期,青少年有时会出现喜欢、向往、崇拜年长异性的现象。如有的学生会对异性教师产生超过尊敬范围的感情,以致在和异性教师交往接触中也感到非常不自然。这种感情的产生时间,不仅包括初中和高中时期,也包括大学时期。
3、恋爱期。对于进入青年中、后期的个体来说,由于其性生理发育已基本完成,社会成熟与生理成熟已达到较高水平,因而他们有了与自己倾慕的异性谈恋爱的心理需要,并常付之行动。这个时期的异 往有以下特点:
(1)交往物件特定性。在恋爱期,男女青少年已开始按照各自心目中的偶像寻找“意中人”。他们追求特定的异性,并喜欢与之单独在一起,出现不喜欢集体活动而带有“离群”色彩的心理倾向,这一特点在男性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
(2)互相爱慕的浪漫性。这一时期的男女青少年往往把恋爱看成是一种神秘的、奇妙的、难以理解的力量。对恋爱的浪漫态度,典型的表现为“一见钟情”。这种浪漫的恋爱态度与关系稳定、坚固、和谐和以注重现实为特点的爱情是不同的。
(3)感情交流的深刻性。与爱慕期两性感情交流比较隐晦含蓄和以试探的方式进行不同,在这一时期,两性间的感情交流较为直率、系统,并常以幽会的方式进行。
(4)对爱恋物件的占有性。这一时期的青少年男女会产生对恋爱物件的占有欲,并毫不掩饰的嫉妒心理,对爱恋物件与自己的同性朋友和同学接触十分不满,甚至疑神疑鬼;对自己的同性朋友和同学与自己的爱慕物件的接触既尴尬万分,又十分愤恨。显然这些情况的出现与 意识的发展关系密切。
恋爱中有那几个过程
有位心理学家曾写道,一个成熟称得上真爱的恋情
必须经过四个阶段,那就是:
共存
反依赖
独立
共生
阶段之间转换所需的时间不一定,因人而易。
第一个阶段:共存。
这是热恋时期,情人不论何时何地总希望能腻在一起。
第二个阶段:反依赖。
等到情感稳定后,
至少会有一方想要有多一点自己的时间作自己想做的事,这时另一方就会感到被
冷落。
第三个阶段:独立。
这是第二个阶段的延续,要求更多独立自主的时间。
第四个阶段:共生。
这时新的相处之道已经成形,
你(你)的他(她)已经成为你(你)最亲的人。
你们在一起相互扶持、一起开创属于你们自己的人生。
你们在一起不会互相牵绊,而会互相成长。
听说恋爱分三个阶段,对吗,是哪三个?
这种问题还不好说 因为刚开始在一起会因为对方的某些特点吸引 所以你要问自己 是喜欢对方的特点 还是人 如果是人希望你们互相包容对方的一切。恋爱如果用打棒球来分会分为三个阶段;一个阶段是牵手,谈对方或自己喜欢开心的事情;第二阶段,是接吻 对方愿意把自己的一切交给你的时候,要珍惜因为你是对方的全部;第三阶段就是结婚;这个阶段你要扛起做丈夫或者妻偿的责任。不要因为责任过于重而放弃,那样你们的感情会快速分裂,所以希望你们幸福快乐,珍惜你们在一起的时光,哪怕分手了其中的回忆也是最珍贵的。记住一句话;爱情的真谛就是,一段感情注重的是你们在一起的过程而不是结果!
人的情感分为好多种,比如亲情、爱情、友情,甚至还有一些介乎爱情与友情的关系。
而在这些情感中,范围最广的,应该属友情这一块了。
看过一期视频,就是关于探讨友情的,叫《荒野会谈》,由李雪琴、李松蔚、章若楠、席瑞、李浩源五个人组成的讨论小组,在荒野中搭了一个帐篷,煮上一壶茶,一起讨论人生和朋友。
在节目中,他们提出了很多关于心理学的东西,在人与人之间的社交关系上,也运用了心理学的知识去概括和定义。
不得不承认,专业的书读得多真的是好啊!都是硕士博士出身的人,说出来的话比一般人就具有更高的水平。
比如,他们在讨论朋友时,提到了“朋友有提供情绪价值和提供实际帮助两种,哪一种更有价值?”
李松蔚认为,他需要的是后面一种朋友,就是朋友之间,有事说事,没事可以不联系的一种关系。
这其实跟他的年龄和性格有关。80后的李松蔚,从小就不喜欢社交,他宁可自己抱一本书在墙角看,也不愿意去跟别的孩子玩。到大了,他自然认为,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朋友,比什么都重要。
相反,席瑞的观点就跟李松蔚不太一样,他认为可以要能够提供实际帮助的朋友,但同时,他也需要能够提供情绪价值的,因为这一类的朋友能够让他快乐。
这样的观点其实也没有错。世上的人,性格不一样,需求也不一样。
而人在社交关系里,所需要的对象自然也是不一样的。甚至,有人说可以不需要社交吗?其实也是可以的,因为有人就这么做,只不过这样的人太少了。
在对朋友的定义上,我们通常把能够提供实际帮助的朋友定义为“关系铁”的那一种,因为能帮、肯帮是很难得到的一种朋友关系。在现实生活中,人都会有自己的难处,有时候或者想帮也有心而无力。
但是这样的朋友关系,往往需要知根知底,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相处和对彼此的认可,只有这样,一段“铁”的朋友关系才能成立。
能够达到这样的朋友关系,其实并不容易。特别是现代的人,自我意识都非常强烈,如果没有让他能够认为需要帮助或者他愿意去帮助的人,是很难让人主动做到这一点的。
所以李松蔚所需要的朋友类型正好契合他的性格特征,或者本身,他自己也是这样的人。
而席瑞所愿意得到的那种“提供情绪价值”的朋友,事实上在生活中更多一些。在社交圈里,也许有很多人并不具备能够帮人的条件,但他却能给予人精神上的愉悦,让别人获得开心和快乐。
这种朋友其实也很重要。现在生活压力那么大,很多人的内心其实都是很焦虑的,但又不想让别人知道。如果这种压抑的心情得不到舒缓的话,人就有可能会得病。
若是他正好遇到一个能够带给他开心和快乐的人,让他的心情能够得到有效的减压,我想这种帮助跟那些提供实际帮助的人,作用是一样大的。
有时候,提供实际性的帮助的人或者并不需要高情商,因为他只需要给钱,给方法,给资源就可以,可是带给人情绪价值的人,绝对是一个高情商的人,他所给予的那种东西是无形的,却又是恒久的。
从精神层面来说,提供情绪价值的意义要比提供实际帮助要多一些;而从生活的现实来说,提供实际帮助,又比提供情绪价值的作用会更直接更有效果一些。
看到红颜这词,总令人觉得里外渗透着几分让人揣测的意昧。
题记
红颜,相对男人而言,她就是女性知己。即不是妻子,即不是情人,更不是普通的朋友。她是能走进你的灵魂深处,让你不设防坦然相对的知己;她是倾慕你最懂你却从不对你要求什么的知己。她是远远的关注你牵挂你,能与你相互取暖相互慰籍的知己。
在男人心中,红颜比妻子要完美得多,比情人高贵得多。她生命的一部分,注定要拿出来与你无悔相守,为你承载悲欢。亦如,你悲即悲,你喜即喜。
也在很时,她是男人另一层次意义上的妻子,万水千山,山里山外牵挂冷暖;亦,不需要用身体与男人缠欢,却能让男人无法遗忘的人。
能是红颜者,定是女人中的精灵,能得红颜者,定是男人中的智者。在红尘世俗中,也常常被告人们定论成是男女知己关系一个委婉暧昧的定义:第四类种情感。
对男人而言,妻子已是一杯白开水,淡而无味。婚后的零距离审美,长久相视便也有了视觉的疲劳。靠近彼此的心,也应人而论,时间的长短,也就慢慢的疏远甚至相向而行。守着庸常琐碎的日子,女人常常便是最先成为失去包容和倾诉的胸怀。
红颜却一直在婚姻墙角外。近如彼岸,纯净如清香。不染粘于一丝尘埃。也许是因为有了距离,或许因为不曾得到过,就会在男人的心里慢慢沉淀成为了完美的惟一。用这样的完美对比现实生活的庸常,注定是两绝。于是,男人喧嚣沉沦的情怀开始有了不安分的漂离。
情人如是杯烈酒,一醉能解千愁。能让人压抑徘徊的激情,有了宣泄并爆发的地。即不甘于寂寞又害怕沉寂于平庸的两只灵魂,在雷池边忘情的舞蹈,热烈于交付彼此身心,假装听不到的流言蜚语,视不见哭泣的眸。
纵然,拥有情人是数多男人的梦寐,但现实的残酷,与来自世俗观念的种种,还有无法割舍的亲情,有敢迈出城外回旋于在妻子与情人间的男人,似乎并不多。即使能做到,大多也是焦头烂额,如叹,共享桃李芬芳的齐人之福艳,难也!
红颜是盏清茶,芬芳甘冽。轻松男人疲惫压抑的灵魂,卸去男人骄傲自负的伪装。她们既不平庸现实,又少了索取和占有的贪婪。没有比红颜更懂你的女人,也没有比红颜更懂得取舍进退的女人。
故云,拥有一世红颜几乎是天下男人恒久的渴望。
而,在现实生活中,妻子、情人、红颜三者合而为一,几乎是不可能的事。那么,女人面对自己倾心的男人,一般只能选择一种角色来扮演。
要么握住婚姻,做他的一生的妻子。爱了,就要开花结果。虽然稳固,但是最初的爱情注定要在柴米油盐的平淡中渐渐消磨殆尽。
要么放弃名分,做他短暂的情人。轰轰烈烈地爱一场,追求怦然心动的激情,只要曾经拥有就好。不奢望牵手白头。
要么只远远的想念,做他一世的红颜。他的责任他的错爱,他的沉沦他的挣扎,都与你无关。你只要做一个忠实的聆听者就好。他高兴你帮着开心,他委屈你替他分忧。
正如张爱玲说:遇到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了尘埃里。可是心却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这大概就是红颜的姿态吧。她只是他所有秘密的安放栖息地,见证他的脆弱,分享他的悲喜,但是,永远不能止步于他的生活内。
红颜二字,若非达到一种超然忘我境界的女人,亦是极有的。这种,比爱情浅比友情深,彼此之间既有心灵感应,又不似简单的男女之情。没有爱又明明是爱,交往中的分寸要拿捏的非常准确。往前一步就俗了,后退一点又淡了。
且不说维系的辛苦,但就人的劣根性,这样圣洁无瑕的情感能走多远?又有多少人相信?既是红颜,自然不是法律保护下的惟一。
所以,红颜者就不能去在乎和计较男人的一颗心,可以分成多少分,送给多少个人。这中间,还不包括他留在亲情里永远不会拿出来与女人分享的那一部分。
做男人的红颜,实在是一种危险的感情游戏。在这个游戏里,男人总喜欢违规,而女人总容易受伤。
或许第四类情感,只是寂寞灵魂渴望的一种温暖慰籍。
是一个自己爱上了另一个自己。也创造了一个完美,爱上这个完美,最后,还是打碎了这个完美。
太多的时候,第四类情感总是以暧昧开始,以遗忘结束。
因为男女之间,实在很难维持这种柏拉图之恋。谁能一辈子守住始终如一纯净高尚的情感?谁敢说自己在诱惑面前能坚持最后的道德底线?
男人与红颜,其实,一直是在以退回的方式慢慢靠近彼此。他们对彼此的依赖和爱,注定是一个逐渐升温,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任何一个偶然的外力,都有可能促成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一但越了雷池,失去了那份圣洁,两者的关系就会由清绝的红颜堕落为俗世的情人。
当男人对女人身体的渴望超过对她精神上的依赖,所谓的红颜,就成了一个虚幻飘渺的神话。
即使成就了千古佳话的林徽因和金岳霖,也是因为求妻子不成退而求红颜。因为爱,永远是自私与渴望占有的代名词。
选择女人做红颜,对一些男人来说,其实是他们最安全也最不必负责任的一种情感占有方式。或者说,是对永远得不到的情感,一种心理上的补偿。
一个浪漫幽婉的称谓,就能圈住女人一生的爱恋,就让精神背叛躲开了道德的制约,而变得肆无忌惮甚至无限高尚纯洁。
这种人性冷漠,物欲横流的时代,爱情成了一道快餐,灵魂的取暖,常常屈服于肉欲的追逐。有谁还肯守着地老天荒的承诺,坚持一辈子隔山隔海的精神相守相望?
古往今来,真正的红颜佳话能有几人?不是女人不肯做红颜,只是这世上到底有多少永远怀着赤子之心,才情横溢,需要人格仰视的坦荡君子,值得女人交付余生的相思,甘愿做他一辈子的红颜?
红颜,难求难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