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烛的含义是什么?

红烛的含义是什么?,第1张

红烛》:诗中概括了诗集所表现的对祖国前途的执著追求和献身于祖国的伟大抱负。诗人将自己比做红烛,要用那微弱的光和热来照亮险恶的前途,去烧破世人的迷梦,捣毁禁锢着人们灵魂的监狱,为人间培养出慰藉的花和快乐的果。

红烛本意是火红的蜡烛,喜庆的象征。《红烛》是中国现代著名诗集,闻一多的第一部诗作。1923年9月7日出版。初版本收六十二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收一百零三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或抒发诗人的爱国之情,或批判封建统治下的黑暗,或反映劳动人民的苦难,或描绘自然的美景。构思精巧,想象奇新,语言形象生动。红烛也是火鹤的别名。

作品名称

红烛

外文名称

red candle

创作年代

1923年9月7日

作品出处

《红烛》

文学体裁

诗歌

读音释义

hóng zhú

红色的蜡烛,多用于喜庆,如:寿星像前,洞房内。[1]

红烛诗集

红烛(序诗)

闻一多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红烛

红烛啊!

这样红的烛!

诗人啊!

吐出你的心来比比,

可是一般颜色?

红烛啊!

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

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

为何更须烧蜡成灰,

然后才放出光来?

一误再误;

矛盾!冲突!

红烛啊!

不误,不误!

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

这正是自然的方法。

红烛啊!

既制了,便烧着!

烧罢!烧罢!

烧破世人的梦,

烧沸世人的血——

也救出他们的灵魂,

也捣破他们的监狱!

红烛啊!

你心火发光之期,

正是泪流开始之日。

红烛啊!

匠人造了你,

原是为烧的。

既已烧着,

又何苦伤心流泪?

哦!我知道了!

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

你烧得不稳时,

才着急得流泪!

红烛啊!

流罢!你怎能不流呢?

请将你的脂膏,

不息地流向人间,

培出慰藉的花儿,

结成快乐的果子!

红烛啊!

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

灰心流泪你的成果,

创造光明你的原因。

红烛啊!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2]

作者简介

闻一多(1899-1946),名亦多,字友三,亦字友山,家族排行叫家骅。后改名多,又改名一多。民主战士。他致力于研究新诗格律化的理论,在论文《诗的格律》中,他要求新诗具有“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辞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著有诗集《红烛》(1923)、《死水》(1928)。学术著作有《古典新义》、《楚辞校补》、《神话与诗》、《唐诗杂论》等。闻一多的主要著作收集在《闻一多全集》中,共4册8集,1948年8月由开明书店出版。关于闻一多主要研究资料有:《闻一多纪念文集》(三联书店,1980)、陈凝《闻一多传》(民享出版社,1947)、王康《闻一多传》(湖北人民出版社,1979),梁实秋《谈闻一多》(台北传记文学社,1967),臧克家《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人民日报1980年2月12日)

闻一多

赏析

这首诗写于1923年。诗人准备出版自己的第一部诗集,在回顾自己数年来的理想探索历程和诗作成就时,就写下了这首名诗《红烛》,将它作为同名诗集《红烛》的序诗。

诗的开始就突出红烛的意象,红红的,如同赤子的心。闻一多要问诗人们,你们的心可有这样的赤诚和热情,你们可有勇气吐出你的真心和这红烛相比。一个“吐”字,生动形象,将诗人的奉献精神和赤诚表现得一览无余。

诗人接着问红烛,问它的身躯从何处来,问它的灵魂从何处来。这样的身躯、这样的灵魂为何要燃烧,要在火光中毁灭自己的身躯?诗人迷茫了,如同在生活中的迷茫,找不到方向和思考不透很多问题。矛盾!冲突!在曾有的矛盾冲突中诗人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因为,诗人坚定地说:“不误!不误”。诗人已经找到了生活的方向,准备朝着理想中的光明之路迈进,即使自己被烧成灰也在所不惜。

诗歌从第四节开始,一直歌颂红烛,写出了红烛的责任和生活中的困顿、失望。红烛要烧,烧破世人的空想,烧掉残酷的监狱,靠自己的燃烧救出一个个活着但不自由的灵魂。红烛的燃烧受到风的阻挠,它流着泪也要燃烧。那泪,是红烛的心在着急,为不能最快实现自己的理想而着急,流泪。诗人要歌颂这红烛,歌颂这奉献的精神,歌颂这来之不易的光明。在这样的歌颂中,诗人和红烛在交流。诗人在红烛身上找到了生活方向:实干,探索,坚毅地为自己的理想努力,不计较结果。诗人说:“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这首诗有浓重的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色彩。诗歌在表现手法上重幻想和主观情绪的渲染,大量使用了抒情的感叹词,以优美的语言强烈地表达了心中的情感。在诗歌形式上,诗人极力注意诗歌的形式美和诗歌的节奏,以和诗中要表达的情感相一致,如:重复句的使用、一定程度上采用中国传统诗歌的押韵形式、前后照应和每节中诗句相对的齐整等等。诗人所倡导的中国新诗的格律化、音乐性的主张在这首诗中有一定的体现。可以说,闻一多融汇古今中外

(一)使用色彩浓丽、繁密的意象早期_一多在清华所写并收录于《红烛》的诗歌,诗中的意象大都是数量、色彩较单一的。试看《雪》中的“雪”、“青烟”,《黄昏》中的“太阳”,《二月庐》中的“燕子”,都是一两个意象的使用,这些寄托着诗人情怀的意象,在整首诗中像主线一样,牵引着诗人的情感变化和发展。到了美国后,闻一多主修美术,对色彩有着独特的敏感,他所关注到的意象派诗歌激起了他对于色彩的强烈感受,因此他在芝加哥创作了大量色彩丰富、浓烈,联想和想象独特,有着很强的视觉冲击力的诗歌。1922年重阳节前一日作的《忆菊》,引用其中一节为例:“镶着金边的绛色的鸡爪菊/粉红色的碎瓣的绣球菊/懒_慵的江西蜡哟/倒挂着一饼蜂巢似的黄心/仿佛是朵紫的向日葵呢。”诗中的“鸡爪菊”、“绣球菊”虽然都是中国传统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家国的怀念之情,但其中亦可见意象派诗歌的痕迹。同期,闻一多给梁实秋的书信中提到,“现在我心里又有了一个大计划,便是一首大诗,拟名《黄底Symphony》。在这里我想写一篇秋景,纯粹的写景,——换言之,我要用文字画一张画。”这个拟名和佛莱契(现多译为弗莱契)的《蓝色交响曲》(The BlueS ymphony)有不谋而合之处,在后来的书信中也证实了这一点,“佛莱契唤醒了我对色彩的感觉”。(二)使用暗喻性的意象闻一多在清华时期的诗歌,在宣泄自己的情感时,大多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给观众留下气势恢宏之感,但缺少给人留下意味无穷的意象塑造。如他慷慨悲壮的长诗《李白之死》,他借用了李白捉月骑鲸而终的典故,用词慷慨激昂,不写李白的“狂”,不写李白的“醉”,偏偏写李白的“孤独”。诗中化用了很多李白的诗句,虽然其中偶尔用到比喻和拟人,但多数情况下都是直接描绘,在情感表达上达不到余音袅袅的效果。同样在清华时期所写的《红荷之魂》,诗人在歌咏红荷时,站在第一人称的角度,直接以“你”相称,在抒情时直接把自己的情感“和盘托出”。在美国接触新诗派之后,闻一多的诗歌创作风格发生了很大变化,如《废园》,诗人成功地塑造了蜜蜂这样一个带有象征性意义的意象,吸收了后期意象派的特征,后人很难揣测诗人的思想和情感。这很明显受到了以爱米·罗厄尔为代表的意象派诗人的影响。(来源:闻一多的《红烛》与意象派诗歌的关系)

诗的开始就突出红烛的意象,红红的,如同赤子的心。闻一多要问诗人们,你们的心可有这样的赤诚和热情,你们可有勇气吐出你的真心和这红烛相比。一个“吐”字,生动形象,将诗人的奉献精神和赤诚表现得一览无余。

诗人接着问红烛,问它的身躯从何处来,问它的灵魂从何处来。这样的身躯、这样的灵魂为何要燃烧,要在火光中毁灭自己的身躯?诗人迷茫了,如同在生活中的迷茫,找不到方向和思考不透很多问题。

矛盾!冲突!在曾有的矛盾冲突中诗人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因为,诗人坚定地说:“不误!不误”。诗人已经找到了生活的方向,准备朝着理想中的光明之路迈进,即使自己被烧成灰也在所不惜。

诗歌从第四节开始,一直歌颂红烛,写出了红烛的责任和生活中的困顿、失望。红烛要烧,烧破世人的空想,烧掉残酷的监狱,靠自己的燃烧救出一个个活着但不自由的灵魂。红烛的燃烧受到风的阻挠,它流着泪也要燃烧。

那泪,是红烛的心在着急,为不能最快实现自己的理想而着急,流泪。诗人要歌颂这红烛,歌颂这奉献的精神,歌颂这来之不易的光明。在这样的歌颂中,诗人和红烛在交流。诗人在红烛身上找到了生活方向:实干,探索,坚毅地为自己的理想努力,不计较结果。诗人说:“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这首诗有浓重的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色彩。诗歌在表现手法上重幻想和主观情绪的渲染,大量使用了抒情的感叹词,以优美的语言强烈地表达了心中的情感。

在诗歌形式上,诗人极力注意诗歌的形式美和诗歌的节奏,以和诗中要表达的情感相一致,如:重复句的使用、一定程度上采用中国传统诗歌的押韵形式、前后照应和每节中诗句相对的齐整等等。

诗人所倡导的中国新诗的格律化、音乐性的主张在这首诗中有一定的体现。可以说,闻一多融汇古今中外的诗歌形式,以强烈的情感表达和追求精神开辟了中国一代诗风,激励着一代代的中国诗人去耕耘和探索。

扩展资料:

红烛相关延伸:

红烛本意是火红的蜡烛,喜庆的象征。《红烛》是中国现代著名诗集,闻一多的第一部诗作。1923年9月7日出版。初版本收六十二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收一百零三首。

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或抒发诗人的爱国之情,或批判封建统治下的黑暗,或反映劳动人民的苦难,或描绘自然的美景。构思精巧,想象奇新,语言形象生动。

一致。

占位逋唬 红烛啊!不误,不误!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这正是自然的方法。

占位红烛啊!既制了,便烧着!烧罢!烧罢!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红烛啊!你心火发光之期,正是泪流开始之日。

占位红烛啊!匠人造了你,原是为烧的。

占位既已烧着,又何苦伤心流泪?哦!我知道了!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你烧得不稳时,才着急得流泪!红烛啊!流罢!你怎能不流呢?请将你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间,培出慰藉的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红烛啊!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

占位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

占位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闻一多《红烛》原文:

红烛啊!

这样红的烛!

诗人啊!

吐出你的心来比比,

可是一般颜色?

红烛啊!

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

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

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光出?

一误再误;矛盾!冲突!

红烛啊!

不误,不误!

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这正是自然的方法。

红烛啊!

既制了,便烧着!

烧吧!烧吧!

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

红烛啊!

你心火发光之期,正是泪流开始之日。

红烛啊!

匠人造了你,原是为烧的。

既已烧着,又何苦伤心流泪?

哦!我知道了!

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你烧得不稳时,才着急得流泪!

红烛啊!

流罢!你怎能不流呢?

请将你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间,培出慰藉的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

红烛啊!

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

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

红烛啊!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作者简介:

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号友三,生于湖北浠水。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1923年9月出版第一本新诗集《红烛》。1928年1月出版第二本诗集《死水》。在学术上,他广泛研究祖国的文化遗产,著有《神话与诗》、《楚辞补校》等专著。

1944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抗战胜利后出任民盟中央执委,经常参加进步的集会和游行。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先生大会上,愤怒斥责国民党暗杀李公朴的罪行,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讲演》,当天下午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红烛》是诗人内心的真实剖白,诗中概括了诗集所表现的对祖国前途的执著追求和献身于祖国的伟大抱负。

诗人将自己比做红烛,要用那微弱的光和热来照亮险恶的前途,去烧破世人的迷梦,捣毁禁锢着人们灵魂的监狱,为人间培养出慰藉的花和快乐的果。尽管是“流一滴泪,灰一分心”,但是即使是“直到蜡炬成灰泪始干”,也在所不惜。

红烛(序诗)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红烛啊!

这样红的烛!

诗人啊!

吐出你的心来比比,

可是一般颜色?

红烛啊!

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

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

为何更须烧蜡成灰,

然后才放光出?

一误再误;

矛盾!冲突!

红烛啊!

不误,不误!

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

这正是自然的方法。

红烛啊!

既制了,便烧着!

烧罢!烧罢!

烧破世人的梦,

烧沸世人的血——

也救出他们的灵魂,

也捣破他们的监狱!

红烛啊!

你心火发光之期,

正是泪流开始之日。

红烛啊!

匠人造了你,

原是为烧的。

既已烧着,

又何苦伤心流泪?

哦!我知道了!

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

你烧得不稳时,

才着急得流泪!

红烛啊!

流罢!你怎能不流呢?

请将你的脂膏,

不息地流向人间,

培出慰藉底花儿,

结成快乐的果子 —!

红烛啊!

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

灰心流泪你的果,

创造光明你的因。

红烛啊!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这首《红烛》是闻一多诗集《红烛》的开卷“序诗”,而1923年9月出版的这个集子又系诗人公开刊行的第一部诗集,由此可知该诗在闻一多诗歌艺术生涯中的奠基性地位。解读《红烛》,也就为我们破析诗人的内心世界、心理结构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起点,须知,闻一多正是从《红烛》时代起步,走上了一位现代诗人的创作道路。

在中国传统诗学的思维模式中,诗人的抒情达志通常都不是无所顾忌的自我喷发,它大多需要假托一定的物象形式,而且这一物象形式又还不是诗人别出心裁的创造,而是千百年来中国诗人的历史遗产。这些诗的“有意味的形式”在中国诗歌长河的波涛里浮动闪熠,赋予一代又一代的诗人以激情、以灵感。

同“五四”时代的其他一些诗人比较,闻一多显然对中国传统诗学的感情更为深厚,在接受西方诗学营养的同时,他未曾放弃过对中国古典诗歌艺术的研习、摹写,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是最能引起闻一多兴趣的中国古典诗歌之一,其传世名句“蜡炬成灰泪始干”当然亦是烂熟于心的,就这样,“红烛”作为中国文人的理想、追求的象征,就被现代诗人闻一多理所当然地接受了下来。当他为自己第一个诗集题名作结时,“红烛”也就首先清晰地浮现了出来,这就是《红烛》诗集的取名及《红烛》序诗的缘起。从这里我们可以窥见诗人闻一多在其创作的第一个阶段的心理特征:他不是单纯的自我表现、自我刻画(尽管他对自我表现的《女神》颇为欣赏)。自我表现、自我刻画的西方浪漫主义诗学并没有在他的心灵世界居统治地位;诗人的自我抒写有意识地附着在一定的“模式”当中,他对“模式”的体认与他对自身的体认在同时进行,这些创作心理都显然与中国古典诗歌艺术有关,所以说,《红烛》意识结构的表层洋溢着传统诗学的余香。

但是,《红烛》显然又不是李商隐《无题》的现代翻版。诗中到处充满了现实的投影、时代的声音,诗人属于“五四”的、属于个体的那个“自我”与属于传统文化的、属于民族心理沉淀的“自我”又是如此错综复杂地绞结在一起,互相有补充、有说明、有申发,但更有矛盾、冲突,由此而诞生了一首奇特的《红烛》。

而这又是现代诗区别于古典诗歌的动人之处。

中国古典诗歌的以物明志,是在物我间融洽无隙的境界中进行的,如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里并没有刻意强调说“春蚕”、“蜡炬”仅仅是外物,也没有在与这些外物相对应的地位上再寻找诗人自己的形象,诗人无所用心地叙述着外物的状态,其实也就是在叙述着诗人自己。李商隐诗歌素以绵密富丽的意象著称,这一特征就更引人注目了。但接受了“蜡炬”原型的闻一多在整体的思维模式中却有悖此道。

“红烛啊!/这样红的烛!/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诗人一落笔便超越了古典诗词,他把“红烛”和诗人区别开来,没有把自我直接投入到令入欣羡的红烛中去,自我与红烛取着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诗人是诗人,红烛归红烛,这是其“离”;但又要吐出心来比一比,这是寻找两者间的精神联系,是认同的努力,故又可谓是“即”,这一离一即,便奠定了全诗的基本情感方式及文化品格。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这样的奠基性意义:①“离”是诗人意识的起点,“即”是努力的趋向,“离”与“即”的矛盾冲突在所难免。②从“离”到“即”,在矛盾冲突的痛苦中勾勒着诗人的情感走向,也是诗歌的基本格局。③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看,“离”是当代文化的显现,属于诗人的真切体验,“即”则是古典文化的诱惑,属于诗人朦胧中的理想归宿。“离”与“即”将发生的冲突,也就是诗人内在的两种文化的冲突。

接下去,诗人用了整整七个诗节来抒写他对红烛的感受。从总体上看,他主要抓住了红烛的两个显著特征,自焚与流泪。诗人站在一定的距离上观照红烛。思考红烛,发出种种的慨叹,提出种种的困惑,这都不断显示出作为现代诗人的闻一多那顽强的理性批判精神。但每一番的追问之后,诗人又都从不同的意义上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解释,算是一种自问自答,在这样的解释当中,诗人好象暂时放下了困惑,好象理解了红烛的内在精神实质,从而展开了某种程度的物我认同。这时候,“离”似乎就过渡成为了“即”。

对于红烛的自焚,诗人显然困惑不解:“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光出?”就一个受到“五四”现代文明熏陶的现代人而言,产生这样的困惑丝毫也不足为奇:自我的价值为什么一定要在自我毁灭中去实现呢?个体的独立意义究竟在哪里?以致于诗人还这样的穷追不舍:“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这似乎暗示给我们,个体的命运又决定于某种外来的力量?那么,自焚不就是某种悲剧性的被迫行为么?可见,在现代意识的哺育下,诗人的困惑是深刻的,前无古人的。

对红烛悲剧性命运的疑虑也是诗人不曾直接融入自我的现实原因。严谨审慎的闻一多从不会不经理性的思考而轻率地将他物呼为同类。

当然,人毕竟生活在“文化”之中,民族文化既然是中国诗人的胎教,也将在实际创作中影响着他们的思想感情,部分地决定着思考的方向,于是,闻一多在思考中认可了蜡炬自焚的现实“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这正是自然底方法。”尽管这样的解释过分简略了些。困惑既然暂时得到了解决,于是诗人似乎为熊熊燃烧的红烛所感奋、所启示,从中也看到了自身的形象。“烧罢!烧罢!/烧破世人底梦,/烧沸世人底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这又属于闻一多式的现代认同方式:在以物明志的时候,他的自我情绪仍然格外强盛,于是“物”的内涵也相应地发生了改变,燃烧的“红烛”不再是单纯的自我奉献的象征,不是有情人的幽长的情愫,它是力量、是英雄、是时代的呐喊。所以说,从“离”到“即”,或者说从当代文化的体验到古典文化的憧憬,闻一多的心灵世界都是复杂的,当他执着于当代文化的生存感受时,传统文化的光芒不时召唤着他;当他选择着传统文化的理想时,当代文化的品格又照样显示着自己的力量。

解读《红烛》,必须时刻留意于这类意识结构的复杂性。

当诗人为自焚的蜡炬而赞叹、而感奋的时候,新的困惑与疑问又袭上了心头:“红烛啊!/匠人造了你,/原是为烧的。/既已烧着,/又何苦伤心流泪?”显而易见,诗人仍然不能忘怀于那种属于个体的精神状态,并格外关心个体的行为与其精神状态的内在联系,他在潜意识里仍然怀疑这种自我奉献、自我牺牲的真实性——只是,既然红烛的形象已有所改变,并成为时代精神的化身,那么疏解困惑的理由也就似乎要充分多了:“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你烧得不稳时,/才着急得流泪!”于是,流泪的红烛也就再次以它的牺牲精神而引人瞩目:“请将你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间,/培出慰藉底花儿,/结成快乐底果子!”在这些诗行里,诗人的心情是轻快、乐观的,他仿佛看到了作为意志力、作为英雄主义象征的红烛在焦急的泪水中创造了一个崭新的人间,这是焦急的泪水,也是喜悦的泪水!在具有“五四”时代特色的乐观激情当中,闻一多又一次与传统文化的牺牲精神产生了共鸣。

但是,也就在这一时刻,诗人关心个人价值的时代的心灵又一次颤动了起来,流泪的蜡炬为新的人间消尽了一己的心血,而对于它自己,又意味着什么呢?是“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诗人进一步总结道:“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这里的因果关系非常有趣,从一方面看,诗人将“灰心流泪”置于前,将“创造光明”置于后以示突出强调,好象是特别看重创造的意义,但灰心流泪的又毕竟属于最终的“果”,其个体的悲剧性又是难以掩饰的。“离”与“即”的矛盾冲突在这一番心灵的颤动中又表现了出来。

全诗的收束相当简洁:“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这既是对全诗所感受到的红烛精神的总结,又是诗人在对个体价值失落的哀思之中陡然扬起的昂奋之情,他努力勉励自己用属于“五四”时代的不恤牺牲、乐观向上的激情扫除了内心深处的阴云,从文化意识冲突的痛苦中振作起来,向悲剧挑战,为未来搏击。于是,这一简洁的收束又显得那么的意味深长。

综合整首诗作来说,“红烛”这一传统诗歌文化的原型意象在进入闻一多诗歌创作并一如中国文人那样被作为诗人人生追求的象征时,其时代的、文化的矛盾冲突就势不可免的发生了。但闻一多又不愿意掩饰、放弃、消泯这样的矛盾,他在忠实于自己心灵颤动的意义上大胆地、生动地展示了内心的波澜起伏,就这样,意识结构的矛盾冲突反倒构成了全诗内在的巨大张力,在意识的张力性结构中,诗的情绪抑扬顿挫,峰回路转,感染力极强。归纳起来,这样的抑扬顿挫大体上经历了七次显著的变化,赞叹红烛的“红”,这是扬;困惑于红烛式的自焚,这是抑;振奋于红烛的创造能量,这是扬,追问红烛的伤心流泪,这是抑;欣喜于红烛的伟绩,这又是扬;最后,掂量着“灰心”与“创造”各自的份量时,感伤之情又隐隐透出,但全诗的收束却又是昂扬向上的。七次变化,四扬三抑,线索清晰,形成了全诗特有的情绪型节奏。

张力性的意识结构与情绪型的节奏方式也决定了全诗的美学风格。从整体上讲,《红烛》充满了流动感极强的动态美、变化美,这与中国传统诗歌追求意境理想而构成的静态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以从美学上讲,《红烛》在中国新诗史上也具有它不可替代的地位,并成为闻一多全部诗歌美学追求的缩影。

《红烛》写作背景简介:1923年诗人准备出版自己的第一部诗集,在回顾自己数年来的理想探索历程和诗作成就时,就写下了这首名诗《红烛》,将它作为同名诗集《红烛》的序诗。这首诗有浓重的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色彩。诗歌在表现手法上重幻想和主观情绪的渲染,大量使用了抒情的感叹词,以优美的语言强烈地表达了心中的情感。

在诗歌形式上,诗人极力注意诗歌的形式美和诗歌的节奏,以和诗中要表达的情感相一致,如:重复句的使用、一定程度上采用中国传统诗歌的押韵形式、前后照应和每节中诗句相对的齐整等等。诗人所倡导的中国新诗的格律化、音乐性的主张在这首诗中有一定的体现。

红烛赏析

诗歌从第四节开始,一直歌颂红烛,写出了红烛的责任和生活中的困顿、失望。红烛要烧,烧破世人的空想,烧掉残酷的监狱,靠自己的燃烧救出一个个活着但不自由的灵魂。红烛的燃烧受到风的阻挠,它流着泪也要燃烧。

那泪,是红烛的心在着急,为不能最快实现自己的理想而着急,流泪。诗人要歌颂这红烛,歌颂这奉献的精神,歌颂这来之不易的光明。在这样的歌颂中,诗人和红烛在交流。诗人在红烛身上找到了生活方向:实干,探索,坚毅地为自己的理想努力,不计较结果。

红烛在传统文化的符号语境中,代表着多种寓意,主要包括爱情、希望、祈祷、思念等。

下面是对这些寓意的详细解读:

传统文化中,红烛象征着爱情、希望、祈祷、思念等意义,其颜色一般为鲜艳的红色。

1、红烛与爱情

在中国的传统婚礼上,新人点亮一对红烛并共同用火焰融合成一团火焰,象征着两个人结合在一起。

《红楼梦》中宝玉和黛玉联袂赏花一幕,宝玉点燃红烛暗示自己对黛玉的爱意。

2、红烛与心愿

过节时燃红烛是传统习俗之一,人们在烛光中许下自己的心愿,以求心想事成。商家创立“许愿树”,在红烛上写下心愿,并挂在树上,期待心愿能够实现。

3、红烛与祈福

在佛教中,人们悬挂灯笼点燃红烛,供奉于神佛前,祈求福庇平安。传统节日如元宵节时,展示各种五彩的灯笼和点亮的烛火,是对家庭、社区等地方的祈福。

4、总结

红烛作为传统文化符号的重要元素,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和多重含义。它不仅代表着爱情、希望、祈祷、思念等意义,同时还蕴含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社会共融等价值观念。在现代生活中,红烛的寓意已经渗透到了各个方面,成为了人们沟通思想、愿望和积极心态的象征。

红烛通常具有喜庆和热情的含义。在中国古典诗人笔下,红烛更是一种富于审美意蕴的艺术形象,是反映诗人独特的情感活动的经典意象之一。古代文人对灯烛由衷喜爱,晶莹灯火,摇曳红烛,照亮了中国诗坛,构成中国古典诗歌独特的艺术风韵,也更是象征了红烛本身的独特韵味。

烛光作为一种普通的物象,成为诗歌描写对象,经过历代积累,已经被赋予了特定的意义。单就“红烛”而言,宋词中的“红烛”多半是为了表达对故人的思念、对往事的回忆和思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98868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0
下一篇2023-08-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