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送礼 古代人春节送啥礼?

古人送礼 古代人春节送啥礼?,第1张

新春佳节千家万户喜团圆,同时也是人们走亲访友的好时机,既是走亲访友,伴手礼自然是少不了的,如今物质条件好了,什么天价豪礼的出现都不奇怪,但最重要的当然还是那一份心意。那么在古时候人们春节又送什么礼物呢,今天的老黄历就为你介绍。

古代百姓之间送礼古代的人,没有今天的人那么精明,预备礼品也无非是合理搭配的点心匣子,里面各种点心都有,年节到了,老百姓拎着到处送,有时候,一个匣子转了一圈,又回来了。

祝福、庆贺类:春卷、鹿肉、“福”字等三国时期便有记载,大年初一,南方家家户户用大蒜、小蒜、韭菜等味道辛辣之物制作“五辛盘”,互相馈赠亲友、同事食用,一来发五脏之气,二来欢迎新春到来,万物复苏。“五辛盘”后来则逐渐演化为春卷。

清朝,春节前皇帝会赏赐大臣一块鹿肉,上写“福”、“寿”二字,与鹿肉谐音为“福禄寿”;还会赏赐御笔亲书的“福”字,当然,这些“福”字除极少数外,绝大多数都由近臣代写。

实用类:荷包、对联、酒肉菜肴、黄历等送黄历的习俗古已有之,因为黄历是大家新一年的工作和生活指导手册。而宋代时,一进腊月,路上便可见挑担者送酒肉,称为“送年盘”,不计数量多少,价格高低,主要在于祝贺新春之意。

清朝时期,人们到了过年则是送荷包,因为当时荷包是生活的必需品,类似现在的手提包,用来放散碎银钱、熏香、零食等,也含有一种美好祝愿之意。

古代官员之间送礼自唐朝开始,正月初一才开始享受假期,据唐六典记载,过年有7天假期。宋代的时候则延续了这个天数,但到了元、明、清3个朝代则缩减成了3天,官员新年休假是可以不上朝不办公的,一般是走亲访友、旅游宴请。

在古代,无论你是几品的官员,春节前大多要忙着送礼和收礼。春节官员之间相互送礼,几乎成了古代官场的一种潜规则。而且这种送礼的潜规则,不是你想送就能送得到的。在古代,下属给上司送礼打通关系,首先要打通的人际关系是:看门的人。

官员送礼不会像普通百姓送礼那么寒酸,即使送物品,也大抵为稀罕玩意,比如鹿脯、飞龙什么的,一般都是直接送银子。过年是大日子,送礼皇帝不禁,平日专门找人茬儿的御史,此时也不好说什么,因此借这个日子巴结上司,是大好的机会。

但其实春节并不受他们喜爱,为什么呢?集体活动太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太少。比如:皇帝的封宝仪式:就是将宝印玺封存起来,官员要参与;祭神祭祖举行宴会:所有官员都要参与;清代皇帝喜欢写福字赐予大臣,大臣们要排队领福字,再排队谢恩。所有这些活动完成,假期就过完了一半。

古代春节送礼的禁忌:7种东西不能送

不能送钟表因为钟是终的谐音,给人送钟,就等于盼着人死,而手表也属于钟类。

不能送鞋鞋是邪的谐音,送鞋就等于给人送了去邪佞之气;不能送鞋也是怕有给他穿小鞋的意思。

不能送伞伞是散的谐音,因此伞不能作为礼品送人,若好朋友之间将伞作为礼物相送,将意味着日后必将分手或离散。

不能送梨和李子梨和李子是离的谐音,送人这两样水果将意味着日后有分离的危险。

不能送蜡烛蜡烛是祭祀亡人用的,故此,不能作为礼物送人。

不能送布娃娃布娃娃属于小人,久放家中容易招回邪灵,给家里带来不安。

不能送人来历不明的石头石头也属于容易招邪灵附着其上的东西,有些看似观赏石,但是上面可能附着邪灵,送给朋友不吉利。

了解更多星座百科、八字姻缘、八字事业、婚姻运势、财神灵签、情感合盘、看另一半、八字测算、姓名速配、一生运势、复合机会,您可以在底部点击在线咨询(仅供娱乐):http://wwwadxqdcom/xz/

  古代人会送礼吗当然,送礼是人际交往的重要一环。那么古代送礼送什么讲究呢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古代人的送礼注意事项,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古代人的送礼注意事项

 1、不能送钟表

 有人说不能送钟,因为钟是终的谐音,给人送钟,就等于盼着人死。而手表也属于钟科。

 2、不能送鞋

 鞋是邪的谐音。故此,凡给人送鞋(不包括送给亲属的情形),就等于给人送了去邪气,故此,很有可能不久就会与对方失去了联系或友谊。另外,关于不能送鞋的习俗,还有以下的说法:送鞋给谁,谁就会跟人跑了;送礼不能送鞋是怕有给他穿小鞋的意思;有些地方,鞋也叫hai,hai和害同音,所以送鞋就等于把害送给别人,所以不送鞋。

 3、不能送伞

 伞是散的谐音,故此,伞不能作为礼品送人(不包括雨中送伞的情形),若好朋友之间将伞作为礼物相送,将意味着日后必将分手或离散。

 4、不能送梨和李子

 梨和李子是离的谐音,送人这两样水果将意味着日后有分离的危险。

 5、不能送蜡烛

 蜡烛是祭祀亡人用的,故此,不能作为礼物送人。

 6、不能送布娃娃

 布娃娃属于小人,久放家中容易招回邪灵,给家里带来不安。

 7、不能送人来历不明的石头

 石头也属于容易招邪灵附着其上的东西,有些看似观赏石,但是上面可能附着邪灵,送给朋友。

中国人送礼的讲究

 一、礼轻情义重

 赠送礼品应考虑具体情况和场合。一般在赴私人家宴时,应为女主人带些小礼品,如花束、水果、土特产等。有小孩的,可送玩具、糖果。应邀参加婚礼,除艺术装饰品外,还可赠送花束及实用物品,新年、圣诞节时,一般可送日历、酒、茶、糖果、烟等。

 二、把握送礼的时机与方式

 礼物一般应当面赠送。但有时参加婚礼,也可事先送去。礼贺节日、赠送年礼,可派人送上门或邮寄。这时应随礼品附上送礼人的名片,也可手写贺词,装在大小相当的信封中,信封上注明受礼人的姓名,贴在礼品包装皮的上方。

 通常情况下,当众只给一群人中的某一个人赠礼是不合适的。因为受礼人会有受贿和受愚弄之感,而且会使没有受礼的人有受冷落和受轻视之感。

 给关系密切的人送礼也不宜在公开场合进行,以避免给公众留下你们关系密切完全是靠物质的东西支撑的感觉。只有礼轻情义重的特殊礼物,表达特殊情感的礼物,才适宜在大庭广众面前赠送。因为这时公众已变成你们真挚友情的见证人。如一份特别的纪念品等。

 三、态度友善,言辞勿失

 送礼时要注意态度、动作和语言表达。平和友善、落落大方的动作并伴有礼节性的语言表达,才是受礼方乐于接受的。那种做贼式的悄悄地将礼品置于桌下或房某个角落的做法,不仅达不到馈赠的目的,甚至会恰得其反。在我国一般习惯上,送礼时自己总会过分谦虚地说:"薄礼!薄礼!""只有一点小意思"或"很对不起……"这种做法最好避免。当然,如果在赠送时一种近乎骄傲的口吻说:"这是很贵重的东西!"也不合适。在对所赠送的礼品进行介绍时,应该强调的是自己对受赠一方所怀有的好感与情义,而不是强调礼物的实际价值,否则,就落入了重礼而轻义的地步,甚至会使对方有一种接受贿赂的感觉。

 四、顾及习俗礼俗

 因人因事因地施礼,是社交礼仪的规范之一,对于礼品的选择,也应符合这一规范要求。礼品的选择,要针对不同的受礼对象区别对待。一般说来,对家贫者,以实惠为佳;对富裕者,以精巧为佳;对恋人、爱人、情人、以纪念性为佳;对朋友,以趣味性为佳;对老人,以实用为佳;对孩子,以启智新颖为佳;对外宾,以特色为佳。

世界各国的送礼讲究

 中国人送礼禁忌:

 1、不能给恋人送伞哈!伞和散音同。

 2、不送绿色帽子给男人,表示妻子不忠。

 3、不能给老人送钟在中国,白色常是大悲之色和贫穷之色。同样,黑色也被视为不吉利、是凶灾之色,哀丧之色。

 4、如不能为健康人送药品,不能为异性朋友送贴身的用品等。

 英国人送礼禁忌:

 一般送价钱不贵但有纪念意义的礼物,切记不要送百合花,因为这意味着死亡。

 美国人送礼禁忌:

 送礼物要送单数,且讲究包装,认为蜗牛和马蹄铁是吉祥物。

 法国人送礼禁忌:

 1、不要送菊花,杜鹃花以及**的花。

 2、不要送带有仙鹤图案的礼物,认为仙鹤是愚蠢的标志。

 3、不要送核桃,核桃是不吉利的。

 4、不给女士送香水,被认为过分亲热。

 5、法国人喜欢那些融知识性、艺术性为一体的礼物。比方说可以是印有美景良物的风光杂志、画册、一幅装潢精美的芭蕾舞剧照或者是蕴意深刻的小工艺品。

 德国人送礼禁忌:

 1、德国人是很会挑剔的,包装要力求尽善尽美。

 2、德国人不习惯玫瑰送人,他们认为玫瑰是情人间的专利,万勿送给主顾。

 3、德国不喜欢别人送厚礼,送礼超过一定金额必须纳税。

 4、送花不能送十支,他们反感“成打出售”的物品。

 5、带有“黑猫”和“喜鹊”图案的物品不能作新年礼物。德国人认为,看见黑猫会带来不幸,因为黑猫是邪恶女巫的化身。喜鹊有“小偷”的恶名。

 澳大利亚送礼禁忌:

 1、在数目方面,受基督教的影响,澳大利亚人对于“13”与“星期五”普遍反感至极。

 2、在人际交往中,若澳大利亚人应邀出游,请不予以拒绝,会被他们理解成不给面子。

 3、澳大利亚人崇尚人道主义和博爱精神。在社会生活中,他们乐于保护弱者。除了保护老人、妇女、孩子、弱小种族之外,他们还讲究保护私生子的合法地位,甚至将保护动物看作是自己的天职。

 4、金合欢花与桉树,是澳大利亚人最喜欢的植物,并且被视为澳大利亚的象征。因此,它们分别被定为澳大利亚的国花与国树。

 5、澳大利亚人最喜爱的动物是袋鼠与琴鸟。前者被澳大利亚人视作澳洲大陆上最早的主人,后者则是澳大利亚的国鸟。在澳大利亚人眼里,兔子是一种不吉利的动利。他们认为,碰到了兔子,可能是厄运将临的预兆。

 阿拉伯送礼禁忌:

 1、阿拉伯世界禁酒,烈性酒和印有动物图案的礼品他们是忌讳的,他们认为这些礼物包上有动物图案的礼品纸其蕴意会带来不幸。

 2、初次见面不送礼,被认为你想行贿。

 3、您千万不能给他们的妻子送礼物。这样做是对他们妻子的侵犯,他们同时也会认为你侵犯了他们的隐私。

 俄罗斯送礼禁忌:

 1、俄罗斯人送鲜花要送单数。

 2、用面包与盐招待贵客,表示友好和尊敬。

 3、最忌讳送钱给别人,因为这意味着施舍和侮辱。

 香港人送礼禁忌:

 不能送钟,毯子,白色与红色的花,这意味着不吉利,礼物数目不能有4,而以8、6、9为最好。

1 中秋五种人送礼小诀窍

2 中秋佳节送礼礼 品

3 给老人送礼总攻略

4 古代人讲究什么礼仪

5 日本的送礼习俗

1 古文中关于“礼物”的说法,还有哪些词语

礼物 1赠送给人的物品2朋友或好心祝愿者们带来的物品 典礼文物。

《书·微子之命》:“统承先王,修其礼物。” 孔 传:“言二王之后各修其典礼正朔物色。”

蔡沉 集传:“礼,典礼;物,文物也。”《文选·潘勖》:“崇其宠章,备其礼物。”

张铣 注:“物,文色之类。” 晋 葛洪 《抱朴子·诘鲍》:“夫服章无殊,则威重不著;名位不同,则礼物异数。”

赠送的物品。 《东周列国志》第六回:“ 卫宣公 受了礼物,遣右宰 丑 率兵同 孔父嘉 从间道出其不意,直逼 荥阳 。”

《红楼梦》第二六回:“只因明儿五月初三日,是我的生日,谁知 老胡 和 老程 他们,不知那里寻了来的,这么粗,这么长,粉脆的鲜藕;这么大的西瓜;这么长,这么大的 暹罗国 进贡的灵柏香熏的 暹罗 猪、鱼。你说这四样礼物,可难得不难得?” 礼物的近义词:礼品、手信、物品 。

摘自《百度汉语》《百度词典》《》相关词条。

2 阅读明朝刘基写的文言短文《芮伯献马贾祸》,完成题目

小题1:①满足;②这,这样;③最终,终于;④各。

小题1:C小题1:周 厉 王使 芮 伯帅 师 伐 戎小题1:(1)你既然知道大王贪得无厌,却又诱导他的贪欲,这就是芮伯的过错啊。(2)况且大丈夫(好汉)不死就罢了,要死就要成就大的名声啊!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小题1:我认为芮伯被逐是咎由自取。

因为芮季已经告诉他周厉王是个贪得无厌、听信谗言、良莠不分的昏君,而芮伯却依然献马取宠、行贿送礼,诱导厉王之贪欲,可见他也是一个卑劣的小人。 点评:“而”作为连词,有“表顺承、表并列、表修饰、表转折”等作用,具体作用结合具体的语句来分析即可。

小题1:试题分析:“周 厉 王 使 芮 伯 帅 师 伐 戎”这句话的意思为“周厉王派芮伯带领军队去讨伐戎”,根据句子的结构原则、意思原则,句子的节奏为“周 厉 王使 芮 伯帅 师 伐 戎”。点评:正确地进行句中停顿,是以把握句子里的词意和语法结构为前提的,因此解答这类题时可以先将句子翻译出来确定地理解文意,把意思结合紧密的文字,看成一个“意义单位”,“单位”与“单位”之间往往需要一定的停顿;在分析语法结构时可先抓动词,把跟动词有关的前后各词联系起来,观察句子的整体,往前找主语,往后宾语,再旁及其它成分,这样就可以确定句子的语法结构,依此确定句中停顿。

小题1:试题分析:翻译(1)句时,注意“尔是你的意思,渎是贪婪的意思,启是引诱的意思,而表转折,之是的意思”,还要注意此句是一个判断句。翻译(2)时,注意“且是况且的意思,即是就的意思,已是罢了的意思,宁是难道的意思”,还要使整个句子翻译的完整性与流畅性。

点评:文言翻译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翻译的标准是三个字:信、达、雅。

对于初中生而言,能达到前两个标准“信”(准确无误)和“达”(通顺流畅)就很不错了。因为中考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断要求较高。

小题1:试题分析:芮伯战胜之后,把获得的一匹好马送给贪得无厌、听信谗言、好坏不分的周厉王,在送马之前,芮季就劝告过他,但他没听劝说,结果招来放逐之罪,针对这一问题,各人有各人的观点,答案已从批评芮伯的角度谈了看法,我们还可以从同情芮伯的角度来谈看法,那就要围绕“周厉王是个昏君以及身边的大臣都是一些 小人”来谈看法了。点评:根据文章的内容来谈感受,对于文言文,关键在于读懂文章的内容,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去分析人物的做法,然后根据人物的做法,谈自己的看法即可。

3 古代给老师送礼的典故有哪些

“教师节”这一名称出现于近代。但古时也有类似的日子,那就是孔子诞辰日和塾师生日。徐梓介绍到,古代的启蒙学塾分为私塾、家塾、义塾三种类型,“在家塾中,老师的收入大致包括束脩、膳食、节敬等三部分。在每年特定的节令,或者一学年开始或结束、或者学塾开办或关闭的时候,东家往往会向塾师致送银钱或礼物,这被称之为“节仪”。因为节仪是用来表示对塾师礼敬的,所以也被称之为“节敬”。有一些私塾,明文规定节敬和膳食都包括在束脩之内,在节令时也就不再另行致送。还有一些私塾,平时并不向塾师支付束脩,而在节令时支付。这时支付的束脩,就有了束脩和节敬的双重意义。

节令的确定,主要依照我国传统的节日,但各时代或地区也有差别。有的地区特别重视清明、夏至、端午、七月望、中秋、十月朔、冬至七节,有的家族则在四节致送,也就是清明、端节、七夕和重阳。在很多地方,最重视的是三节两寿:“三节”是指端午节、中秋节、年节,“两寿”则是指孔子诞辰日和塾师生日。

在所有的节敬中,贽敬或贽见之仪是最基本的。贽敬或贽见之仪是拜见之赀,也就是学生第一次进学拜见老师敬呈的礼物,一些地方俗称“拜见”。节令或塾师生日时可以不送礼,但第一次进学从师,贽见礼是必不可少的。学童第一天入塾,按传统习俗,先向孔子神位跪下磕头,后跪拜塾师,并献上“贽敬”。

礼物的雅称有礼品、送礼。“礼物”由两个字组成,“礼”的意思是仪式、礼节以及诸如忠孝等道德理念,“物”的意思是物质的东西,从词源上讲,这个汉语词暗示了礼物不只是物质的礼品,也承载着文化的规则并牵涉到仪式。

礼物

礼物是在社会交往中,为了表达祝福和心意或以示友好,人与人之间互赠的物品,是送礼者向受礼者传递信息,情感,意愿的一种载体。

通常是人和人之间互相赠送的物件,其目的是为了取悦对方,或表达善意、敬意,同时也用来庆祝节日或重要的日子。

礼物也可以是非物质的,中国古代有“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的说法,表示礼物的价值在于送礼者的善意和心意,而非礼物本身的价值。

古人云“尊师重道”,而如今却没有多少人真正行过拜师礼。

在中国古代,就有拜师礼的说法,拜师礼仪是“尊师重道”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古代的拜师礼是六礼束脩。

束脩——古代学生与教师初见面时,必先奉赠礼物,表示敬意,名曰“束脩”。

《论语》中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我们在人际的交流中经常要双方互赠礼物,不管是商务场合也好,生活场景也罢,馈赠礼物并不是仅仅把礼物送出去就行了,什么时候送送什么送的时候说什么这些都是大学问,以下是为您整理的馈赠礼仪,欢迎阅读!

馈赠的定义: 馈赠是人们在交往过程中通过赠送给交往对象礼物,来表达对对方尊重、敬佩、友谊、纪念、祝贺、感谢、慰问、哀悼等情感和意愿的一种交际行为。作为一种非语言的交际方式,馈赠是以物的形式出现,以物表情,礼载于物,起到寄情言意的“无声胜有声”的作用。得体的馈赠,就好比无声的使者,能给交际活动锦上添花,给人们的感情和友谊注入新的活力。而且,它也是商务往来和市场营销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馈赠礼仪的重要性,早已不言而喻。

 介绍这一内容之前,先跟大家分享一段小故事:唐朝贞观年间,回纥国为了表示对大唐的友好,派使者缅伯高带了一批珍奇异宝去拜见唐王。在这批贡物中,最珍贵的要数一只罕见的珍禽---白天鹅。

 缅伯高最担心的也是这只白天鹅,万一它有个三长两短,可怎么向国王交代呢所以一路上,他亲自喂水喂食,一刻也不敢怠慢。这天,缅伯高来到沔(mian)河边,只见白天鹅伸长脖子,张着嘴巴,吃力地喘息着,缅伯高心中不忍,便打开笼子,把白天鹅带到水边让它喝了个痛快。谁知白天鹅喝足了水,一扇翅膀飞上了天。缅伯高向前一扑,只拔下几根羽毛,却没能抓住白天鹅,眼睁睁看着它飞得无影无踪,一时间,缅伯高捧着几根雪白的鹅毛,直愣愣地发呆,脑子里来来回回地想着一个问题:怎么办进贡吗,拿什么去见唐太宗回去吗,怎么见回纥国王

 思前想后,缅伯高决定继续东行,他拿出一块洁白的绸子,小心翼翼地把鹅毛包好,又在绸子上题了一首诗:“天鹅贡唐朝,山重路更遥。沔阳河失宝,回纥情难抛。上奉唐天子,请罪缅伯高,物轻人意重,千里送鹅毛!”

 缅伯高带着珠宝和鹅毛,披星戴月,不辞劳苦,不久就到了长安。唐太宗接见了缅伯高,缅伯高忐忑地献上鹅毛。唐太宗看了那首诗,又听了诉说,非但没有怪罪他,反而觉得缅伯高忠诚老实,不辱使命,就重重地赏赐了他。

 从此,“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的故事广为流传开来。

 这个故事里,缅伯高不仅做人真诚,也很有才气,如果换了是其他人,这个故事的处理方法及结局也许会大相径庭。鹅毛和鹅相比,自然价值要小很多,但配上了缅伯高的诗还有缅伯高的诚意,鹅毛的价值就无限放大了。

 其实,赠什么固然重要,但怎么赠,赠的方式,赠的人是谁,也许更重要。

馈赠的整体礼仪常识

1、投其所好

 投其所好,避免禁忌。所以我们应该对送礼对象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比如生活习惯、喜好厌恶,特别是有自己信仰的人我们一定要避其禁忌。礼品的选择对彼此间的关系状态要有清醒准确的把握。对象:老友与新朋、异性与同性、中国人与外国人……选择礼品时一定要有所分别,具体关系具体对待。

 了解受赠对象的兴趣爱好:如果所赠礼品适应了受赠对象的兴趣与爱好,受赠对象会格外高兴,因为他感受到了你的尊重和用心。要注意受赠对象的禁忌:禁忌就是因某种原因(尤其是文化因素)而对某些事物所产生的顾忌。禁忌的产生大致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纯粹由受赠对象个人原因所造成的禁忌;二是由于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化背景以及职业道德等原因形成的公共禁忌。后一方面的禁忌更不能忽视。

2、轻重原则:礼轻情谊重

 馈赠的礼品应该以对能愉悦接受为尺度,送的贵重不如送的有特色。考虑对方接受与否的同时也应该根据自己的馈赠目的与经济实力。

 礼物的“轻重”要适当:应该视双方的关系、身份、送礼的目的和场合,加以适当掌握,不可太菲薄,也不可太厚重。一般来说,礼品应小、巧、少、轻。小,是指要小巧玲珑,受赠方易保存;巧,是指要立意巧妙,不同凡响;少,是指要少而精,忌多忌滥;轻,则是指要轻巧,便于提取。

3、注意礼品的包装

 精美的包装不仅使礼品的外观更具艺术性和高雅情调,并显现出赠礼人的文化艺术品味,而且还可以使礼品保持一种神秘感。这既有利于交往,又能引起受礼人的探究兴趣和好奇心,使双方愉快。

 赠送礼品的方式正式赠人的任何礼品,事先都要精心进行包装。如果不包装就送人,对方会产生被轻视之感,送给国际友人的礼品,尤其要注意这个问题。可选用不同的彩色包装纸和丝带装饰礼品。在信奉基督教的国家中,应避免把丝带结成十字交叉状。

 在接待工作中,馈赠礼品多为留下纪念之用。因此,赠送礼品应在临行送别之际进行;或在来宾签到之时,将有关材料和礼品一起交给签到者。

4、注意赠礼的场合

 一般情况下,不在公开场合送礼。不要当众赠与某一个人礼物,这样不仅受礼人有受贿之感,没有受礼的人也会感到受到冷落,产生尴尬。另外,如果可以,尽可能当着受礼人的面赠送礼物,便于观察受礼人的表情。并可适时解答礼品的功能和特性。还可有意识的向受礼人表明自己选择礼物的独具匠心,激发受礼人的感激之情和喜悦。

 5、把握时机

 一般来说,在相见和离别的时候赠礼。相见时赠送礼物,能在疏离尴尬间迅速的将两者感情升温;而离别时赠送礼物,则能够适当的表达自己对朋友或家人等离别时时的不舍,从而增进感情!在需要的时候得到才是最珍贵、最难忘的,把握馈赠的时机,包括时机和机会的选择。时机贵在及时,机会贵在事由和情感以及其需要的程度。

  6、几不送原则

 不送过于昂贵的礼物;

 不选择便宜的产品或者伪劣产品;

 不送不合时宜、不健康的礼物;

 不送容易让对方产生误解的物品;

 不送触犯对方禁忌的物品;

 礼品上不要带有标签。

7、赠礼时的态度

 只有符合规范的礼仪馈赠,平善友好的态度和落落大方的动作并伴有礼节性的语言表达,才能有利于情意的表达,为受礼方所接受,使馈赠恰到好处,适得其所。

 赠送礼品的举止当面赠送礼品时,要起身站立,面带笑容,目视对方,双手把礼品递送过去。递送礼品、致词之后,要与受赠对象热情握手。不要悄悄地乱塞或偷偷地传递礼品,给人鬼鬼祟祟的感觉。 在面交礼品时,说话一定要得体。千万不要说什么“是临时为您买的”、“这是我家里用不完的”、“没花几个钱”等,你的本意可能是劝对方不要拒绝,但容易被对方当真,产生不被重视之感,尤其是赠送西方客户时一定不能过于谦虚。

 馈赠礼仪的细节礼仪

一、原则问题

 一般情况下,在馈赠送礼应掌握以下原则:

  一是突要出礼品的纪念性。 送礼是表示尊敬、友好的一种方式,礼品重纪念重情谊不重价值。纪念性是指礼品要与一定的人、事、环境有关系,让受礼人见物思人忆事。所以选择礼品应和送礼时的事件、人物有关,要有一定的寓意。例如:2002年2月美国总统布什访华,时值中国农历马年,国家主席江泽民把一个与原物同样大小、青铜镀金的“马踏飞燕”仿制品作为礼物送给布什总统。马年送“马”是中国人表示吉利的做法;“马踏飞燕”是古代中国东汉时期的奇思妙想,有1800多年的历史了,它表达的是快捷的意思。笔者认为通过这件礼品表达了中国希望更快地发展中美关系的美好愿望。这件礼品就很有纪念性。

二是礼品要体现民族性。 有句话说:“越是民族的东西,就越是世界的”。每个民族、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和特点。“物以稀为贵”,在送礼时这个“贵”是珍贵,不是价值贵。

三是礼品要有针对性。 所谓“宝剑赠侠士,红粉赠佳人”,送礼—定要看对象。不论是国际交流,还是国内交往,是正式活动还是私人应酬,交往对象因国家、民族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兴趣各异,选择时,务必要根据不同的对象选择不同的礼品,满足不同的需要。礼品不在价值高,而在受礼人喜爱。人有不同的品性和喜好,送礼要让受礼人喜爱、乐于接受,就要针对不同人的品性和喜好。

 在选择礼品时,要尽可能了解受礼人的性格、爱好、修养与品位,尽量把礼品送到受礼人心坎儿上。送礼主要不是考虑金钱,而是尽量让礼品起到增进友好关系的作用。针对性的另一方面是礼品要因事而异,即在不同情况下,向受礼人赠送不同的礼品,比如,出席家宴时,宜向女主人赠送鲜花、土特产和工艺品,或是向主人的孩子赠送糖果、玩具。探视病人,向对方赠送鲜花、水果、书刊、CD为好,对旅游者,赠送有中国文化或民族地方特色的物品等等。

  四是要重视礼品的文化差异性。 不同民族国家有不同的文化传统,也就有不同的文化禁忌。一件礼品在中国是受欢迎的,在其他国家可能就是忌讳的。

二、两个细节

 从细节方面,送礼之前要至少要考虑两个问题。

第一,赠礼对象的特点及爱好。 首先,要根据双方不同的关系选礼品。选择赠送的礼品时,要区分是公务交往,还是私人应酬;是亲朋还是老友;是同性还是异性;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是商务往来还是文化交流,等等,不同的关系要选择不同的礼品。其次,要根据对方的兴趣爱好,投其所好。选择礼品,要站在受赠者的立场上,为受赠者考虑。如果礼品适合受赠者的兴趣和爱好,它的作用就会倍增。否则摘不好会成为包袱,留之无用,弃之可惜,让人头疼。其三,要根据不同的目的选择礼品。是用于迎接客人,还是告别远行;是慰问看望,还是祝贺感谢;是节假良辰,还是婚丧喜庆,等等。目的不同,用途不同,选择的礼品也大不相同。比如,看望生病住院的病人,带一些滋补品可以表示慰问和关心,而如果带其去祝贺年轻人过生日则不可思议了。

  第二,个人经济承受能力。 所谓“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送礼是为了表达一种情感。人们是通过赠送礼品来表达对对方的情谊和尊重。送礼不是为满足某个人的欲望,也不是为了显示本人的富有,而是为了表达祝贺、感谢、慰问、友好的情感,真正好的礼品不是用价格可以衡量的,送礼的心意是重于礼品本身价值的。因此,在选择礼品时,不必只着眼于礼品的价值,更要着眼于礼品所代表的情感和心意。反之,送礼过重,会给受礼者带来心理压力。

 三、禁忌问题

 送礼的禁忌问题时常为人们所忽视,因此有必要提一提。礼品选择不当是馈赠礼品的最大禁忌。礼品的选择要考虑到各国的历史、文化、风俗和习惯的影响,再加上社会与宗教的压力,特别是一些国家、个人和民俗的禁忌。至少要注意三点:

第一,要尊重由于风俗习惯、民族差异和宗教信仰等形成的禁忌。 选择礼品不要凭自己的“想当然”办事,要自觉地、有意识地避开对方的礼品禁忌,注意礼品的品种、色彩、图案、形状、数日和包装等。比如说,在我国是绝不能把一台崭新的钟送给老年人的;不能送给基督教徒一尊佛像,就算那是古玩也是不妥的。

  第二,要尊重个人的禁忌。 每个人由于经历、兴趣和习惯的不同,可能形成个人的禁忌,选择礼品时,也要注意了解受礼对象的个人忌讳。例如,一位著名教授(男士)到穆斯林民族聚集地讲学,当地少数民族的同志热情好客,在送别时送给汉族教授一顶绿帽子,绿色是穆斯林民族最喜欢的颜色。这显然是不合适的。作为汉族教授,对“绿帽子”显然是有所禁忌的。

第三,要遵守国家的有关规定,不能选择违法违规的物品作礼品。 比如,不能将涉黄、涉毒的物品作为礼品送人。许多国家对公务员接受礼品有明确的规定,送的礼品价值过重有行贿之嫌。除了上述三点之外,应选择什么样的礼品才合适呢其实,并没有固定的答案。一般来说,礼品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可以长期保存的,如工艺品、书画、照斤、相册等;一种是保存时间较短的,如挂历、食品、鲜花等等。馈赠时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加以选择。喜礼,如朋友结婚,可送鲜花、书画、工艺晶、衣物等;贺礼,如企业开张、大厦落成、厂庆等可送花篮、工艺品等等。所以宜选的礼品应是具有一定的宣传性、纪念性、独特性、时尚性的礼品,有时还应注意礼品要具有便携性。

四、送礼时机

 送礼应选择什么样的时间和地点从礼仪的角度而言,赠送礼品需要注意两个方面:赠送礼品的时间、赠送礼品的地点。

 赠送礼品的时间是指选择赠送礼品恰当的时机及具体时间。通常情况下,下列时机是比较恰当的:

(1)节假日。 遇到我国传统节日如春节,法定节日如元旦等都可以送些适当的礼物表示祝贺。

  (2)喜庆嫁娶。 乔迁新居、结婚等,遇到这些喜庆日子,一般应备礼相赠,以示庆贺。商务上的交往中也有一些喜庆日子,如开业典礼、周年纪念等,备礼相送表示祝贺与纪念,可以增进社会交往关系。

(3)探视病人。 亲友、同学、同事或领导有病,可以到医院或病人家中探望,顺便带去一些病人喜欢的水果、食品和营养品等,表示问候与关心。

(4)拜访、做客。 这种时候可以备些礼物送给主人,特别是女主人或小孩。

(5)“感谢帮助”。 当你在生活或工作中遇到困难得到别人的帮助时,为了表示感谢,可以送些礼品表示感谢。在具体时间 方面,一般当我们作为客人拜访他人时,最好在双方见面之初向对方送上礼品,而当我们作为主人接待来访者之时,则应该在客人离去的前夜或举行告别宴会上,把礼品赠送给对方。

 考虑赠送礼品的地点时要注意公私有别。一般来说,工作中所赠送的礼品应该在公务场合赠送,如在办公室、写字楼、会客厅;在工作之外或私人交往中赠送的礼品,则应在私人居所赠送,而不宜在公共场合赠送。

五、如何送礼

 在挑选好礼品后就要考虑如何赠送礼品了。根据礼仪惯例,主要是指礼品的包装和送礼的具体做法。

 把礼品精美地包装起来,一方面是表示送礼人把送礼作为很隆重的事,以此表达对受礼人的尊敬;另一方面,受礼人不能直接看到礼品,会使他产生一个悬念。如果是恰当的礼物,那么当受礼人打开包装看到中意的礼品时,一定会喜出望外,另有一番惊喜。这给送礼又添了一分情趣,加深了对送礼人的好印象,起到了增进关系的作用。因此作为礼品外衣的包装一定要有。

 礼品包装要求不论礼品本身有没有盒子都要用彩色花纹纸包装,用彩色缎带捆扎好,并系成好看的结,如蝴蝶结、梅花结等等。重视包装就要做到下面两点:一是包装所用的材料,要尽量好一点。二是在礼品包装纸的颜色、图案、包装后的形状、缎带的颜色、结法等方面,要注意尊重受礼人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和禁忌,不要犯忌。

 送礼的具体做法是,送礼者一般应站着用双手把礼品递送到主人的手中,并说上一句得体的话。送礼时的寒喧一般应与送礼的目的吻合,如送生日礼物时说一句“祝你生日快乐”,送结婚礼物时说一句“祝两位百年好合”等。中国人有自谦的习惯,这在送礼时也应有所表现,送礼时一般喜欢强调自己礼品的微薄,而不介绍所送礼品的稀罕、珍贵或是多种用途和性能,如“区区薄礼不成敬意,请笑纳”、“这是我特意为你选的”。总之,得体的寒暄一是表达送礼者的心意,二是让受礼者受之心安。西方人在送礼时,喜欢向受礼者介绍礼品的独特意义和价值,以表示自己对对方的特别重视。

 另外,对自己带去的礼品,不应自贬、自贱,说什么“是顺路买的”,“随意买的”,“没什么好东西,凑合着用吧”等等,既没有必要,又容易让对方产生不被重视的误会。

六、如何受礼

 在一般情况下,他人诚心诚意赠送的礼品,只要不是违法、违规的物品,最好的方式应该是大大方方、欣然接受为好,当然接受前适当地表示谦让也未尝不可,在国内这是必需的环节。

 当赠送者向受赠者赠送礼品时,受赠者应中上自己正在做的事,起身站立,双手接受礼品,然后伸出右手,同对方握手,并向对方表示感谢。接受礼品时态度要从容大方,恭敬有礼,不可忸怩失态,或盯住礼品不放,或过早伸手去接,或拒不以手去接,推辞再三后才接下。接过礼品后,应表示感谢,说几句不要破费之类的客套活。

 如果条件允许,受赠者可以当面打开欣赏一番,这种做法是符合国际惯例的。它表示看重对方,也很看重对方赠送的礼品,这样做比把礼品放在一旁,待他人走后再拆封自己欣赏,确有许多好处。礼品启封时,要注意动作文雅,不要乱撕、乱扯,随手乱扔包装用品。开封后,赠送者还可以对礼品稍作介绍和说明,说明要恰到好处,不应过分炫耀。受赠者可以采取适当动作对礼品表示欣赏之意并加以称道,然后将礼品放置在适当之处,向赠送者再次道谢。切不可表示不敬之意或对礼品说三道四、吹毛求疵。

  鲜花馈赠礼仪

 按照我国民间流传,凡花色为红、橙、黄、紫的暖色花和花名中含有喜庆吉祥意义的花,可用于喜庆事宜;而白、黑、蓝等寒色偏冷气氛的花,大多用于伤感事宜。

通常情况下 ,喜庆节日送花要注意选择艳丽多彩,热情奔放的;致哀悼今时应选淡雅肃穆的;探视病人要注意挑选悦目恬静的。

春节期间 ,给亲友送花要选带有喜庆与欢乐气氛的剑兰、玫瑰、香石竹、兰花、热带兰、小苍兰、仙客来、水仙、蟹爪兰、红掌、金桔、鹤望兰等,具体送哪种还要根据对方爱好和正在开放的应时花而定。

  祝福长辈生辰寿日时 ,可依老人的爱好选送不同类型的祝寿花,一般人可送长寿花、百合、万年青、龟背竹、报春花、吉祥草等等;若举办寿辰庆典的可选送生机勃勃,寓意深情,瑰丽色艳的花,如玫瑰花篮,以示隆重、喜庆祝贺中年亲友生日,可送石榴花、水仙花、百合花等。

  祝贺生产 适合送色泽淡雅而富清香的花, 象征温暖, 清新, 伟大。

热恋中的青年男女或友人新婚祝贺一般要选送红色或朱红色、粉红色的玫瑰花、郁金香、火鹤花、热带兰配以文竹、天门冬、满天星等;或选用月季、牡丹、紫罗兰、香石竹、小苍兰、马蹄莲、扶郎花等配以满天星、南天竹、花叶常春藤等组成的花束或花篮,既寓意火热吉庆,又显高雅传情,象征新夫妇情意绵绵,白头偕老,幸福美好。

慰问探视病人要依病人脾气禀性而异。性格欢快的,可选用唐菖蒲、玫瑰、新恬静又具有幽香的兰花、茉莉米兰等盆花。

  庆贺开业庆典或乔迁之喜 应选择瑰艳夺目,花期较长的花篮、花束或盆花,如大丽花、月季、唐菖蒲、红掌、君子兰、山茶花、四季桔等,以象征事业飞黄腾达,万事如意。

  一,《江城子》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点评:这是苏东坡的爱妾王朝云死后,有一天他梦见亡妾之后写的感怀诗。朴素真挚的深情,沉痛的生离死别,每读一次就更为其中的深情所感动。阴阳相隔,重逢只能期于梦中,苏东坡用了十年都舍弃不下的,是那种相濡以沫的亲情。他受不了的不是没有了轰轰烈烈的爱情,而是失去了伴侣后孤单相吊的寂寞。"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在梦里能够看见的,也全是逝去亲人往日生活里的琐碎片断。因为在那些琐碎里,凝结着化不去的亲情。在红尘中爱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执子之手是一种境界,相濡以沫是一种境界,生死相许也是一种境界。在这世上有一种最为凝重、最为浑厚的爱叫相依为命。那是天长日久的渗透,是一种融入了彼此之间生命中的温暖。

  二,《卜算子》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点评:李之仪的这首小令仅四十五字,却言短情长。全词围绕着长江水,表达男女相爱的思念和分离的怨愁。开头写两人各在一方相隔千里,喻相逢之难,见相思之深。末句写"共饮",以水贯通两地,沟通两心;融情于水,以水喻情,情意同样绵长不绝,表达了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与热切的期望。全词处处是情,层层递进而又回环往复,短短数句却感情起伏。

  三,《雁邱词》  

  元好问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邱处。

  点评:当年,元好问去并州赴试,途中遇到一个捕雁者。这个捕雁者告诉元好问今天遇到的一件奇事:他今天设网捕雁,捕得一只,但一只脱网而逃。岂料脱网之雁并不飞走,而是在他上空盘旋一阵,然后投地而死。元好问看看捕雁者手中的两只雁,一时心绪难平。便花钱买下这两只雁,接着把它们葬在汾河岸边,垒上石头做为记号,叫作"雁邱",并写下了这首《雁邱词》。遥想双雁,"天南地北"冬天南下越冬而春天北归,"几回寒暑"中双宿双飞,相依为命,一往情深。既有欢乐的团聚,又有离别的辛酸,但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把它们分开。而"网罗惊破双栖梦"后,爱侣已逝,安能独活!于是"脱网者"痛下决心追随于九泉之下,"自投地死"。古人认为,情至极处,"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死相许"是何等极致的深情!

  从中国古代诗歌中看传统的爱情观

  爱情是人类自古以来咏唱不已的主题。作为中国古典文学一大主流的诗歌 ,也概莫能外。中国古代爱情诗有着鲜明的审美特征 ,她歌颂的爱情的本质是纯洁、真挚 ,她表现的爱情的形式是含蓄、典雅 ,她所体现的爱情的品质是忠诚、坚贞 ,她所展示的爱情的意志是深情、执着。中国古代爱情诗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诗经》之四十二国风邶风之《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这是描写热恋中的男女约会的情景的诗歌。用细腻的笔触生动形象一写出了“静女”的娇羞和羞涩,也写出了赴约男子的憨态,表现一种含蓄美,简单的文字下面透露出男女主人公那种热烈的感那份情情,但他却用含羞的言语掩盖了爱慕之心虽含蓄美而不失热烈。

  再如,《卷耳》中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马虺颓。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写的是一位妇人思念未归的丈夫,不是直接地表达她的殷殷关切之意,而是通过想象他在外所遭遇的各种情况,用妇女自己所设想的爱人的自称“我”来表达她的忧思。先是妇人思念丈夫以至于停下采摘卷耳菜,然后不是再写自己进一步的思念,而是进入幻想,转换角色,实现思念的主体的更换。想象自己怀念的人的境况,借酒浇愁,不让自己伤怀。王夫之说的好:“示以不永怀,知其永怀矣。示以不永伤,知其永伤矣。”用想象中的丈夫在困境中怀念自己来表达自己的怀念之情。

  再看,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蒹葭》写的是一个男子倾心于一个女子,却可望而不可即的心情一种遥远而模糊,美好而凄凉的感觉油然生;一种久远而干净的味道,默默地在不远处悄悄而寂然地观望着。对浪漫缠绵的爱情的向往。一种外化的浪漫景致给人带来一种内化的感动,在满是芦苇的河边寂寞地等待着不可及的伊人,那是怎样的一种凄凉怎样的一种美好?

  爱情,是古今人们久谈不衰的永恒话题,多数人觉得现在的人爱得疯狂、爱得昏天黑地、爱得无所顾及、爱得死去活来,充分张扬着个性,享受着自由,毫不掩饰,大胆地表达。古人却受到种种封建礼教的约束,只能忍受和压抑,殊不知越是压抑的东西越有生命力。人类的历史,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压抑的历史我忘了是谁说的这句话了---越是压抑也越有爆发力,就象气球,里面的气压越大,爆破的可能越大,爆破时的力量声音也越大。 只要有爱情就会有表达,恋爱是谈出来的,谈即是说,也就是表达,谁说古人含蓄?古人对爱情的表达方式,现代人是远远赶不上的。例如唐朝时的一首《菩萨蛮》是这样写的:“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平面上秤砣浮,直到黄河彻底枯。白日叁辰现,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听听,多么铁的一对儿啊!青山怎会烂?黄河岂能枯?北斗怎会回南面?三更天怎会有日头出现?现代人成天发誓“海枯石烂心不变”这不是古人说剩了一千年多年的话吗!还有乐府民歌有一句“……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天啊!什么时候天与地合在一起,才是人家俩人分手的时刻! 元曲里有一首《清江吟》——惜别:“若还与他想见时,道个真传示:不是不修书,不是无才思,绕清江买不得天样纸!”作者托人带信给自己的爱人,不是不愿写信,也不是没有写信的才思,只是因为买不到天那么大的一张信纸!要写的相思太多太多,哪里是一般信纸可以容纳得下的呢?多么炽热!现在的人把爱说成一把火,费翔不是有一首爱情歌曲吗,“你就象那冬天里的一把火,熊熊火焰燃烧了我……”费翔是火的话,我们这位元朝女子可就称得上是蕴藏着熊熊火焰的火山了,看谁疯狂! 古代有一个叫尾生的人,与一女子约好在一座桥下相会。不知什么原因,已到了约定的时间,女子还没到,潮水忽然上涨,尾生不肯失信于女子,抱着桥柱等啊等,最后被水淹死,竟有这样痴情的人! 还有人人皆知的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当然,他们的故事搀杂了有很多的政治原因,如果我们不把他们当作历史人物中的帝王贵妃来看,而当作普通的爱情悲剧,他们那种始终不渝、坚贞专一的爱情还是很值得称颂的。唐玄宗的后宫有众多的女人,却能“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后来迫于政治原因,杨贵妃被迫吊死于马嵬坡后,唐玄宗“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合流。”他觉得昭阳殿里再也没有了人世间的恩爱,从此“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唐玄宗对杨贵妃这种生死不渝的爱,那种生离死别也难改其衷的情感,是很了不得的,尤其是发生在拥有至高无上权利的帝王身上,抛开政治原因,单说爱情,他们可以说从古到今罕见的忠心耿耿。人去楼空,一钗一扇都能钩起他心碎的悲伤,最后,唐玄宗在深深的思念与忧愤中死去,真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情绵绵无绝期!” 爱情这一神圣、永恒的话题,说也说不尽,道也道不完,无论怎样,古人的爱情有许多许多让今天的人们深思的东西……

  另看:http://wwwbokequncn/artical/279257html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400369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0
下一篇2023-08-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