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自己能健康且平安地长大,哪怕没有怎么感受到家庭温暖,也没觉得有什么遗憾了,毕竟这个世界因为战乱、贫穷等一些原因离开的人太多太多。
他们甚至都还没好好感受一下这个世界,而我们却过的平安且健康,已经要很感谢父母给了我这种机会。
以前不懂事的时候,总觉得父母亏欠了我,光生下了我,却没有给我一个完整的童年,我一直都寄居在亲戚家,看着亲戚一家和乐融融,我却始终融入不进去,也埋怨父母,一直与父母没有多大的感情。
一直到长大后,才稍微熟络了些,想想我不愁吃不愁穿,家里的条件不太好,但是我想要的只要不过分的我都拥有,像学美术的费用,一年都不知道要花多少,尤其各种画材都很烧钱,很多人都因为价格昂贵退出,但我丝毫没有受到影响,家里人都十分支持。
从没听过她们说有什么贵的,只要合理的,她们都尽可能给我,尽管这些只是物质方面的,家庭的温暖我是真的没有体会到什么,但是我觉得也无所谓,能这样成长也挺不错的。
不要依赖的太多,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整体,没有人应该掏心掏肺的对你好,这也不是自我安慰、麻痹自己,而是要认清,转变自己的观念,我不知道为什么有些人认为既然生下了我,那么供我吃供我住,享受一切最好的是理所当然的。
其实悲观的想,只要你没有被饿死,管你怎么生活,也算是对你的义务,何必要对你付出一切,没有那么多的理所应当,现在你能好好的生活着,我想就得感恩所有的一切了,放下一切固有的执念。
记 者:孩子怎么会需“依恋人”呢“依恋人”对孩子的心理发展真有那么重大的影响吗
李 玫瑾:这是因为,只有建立了幼儿对抚养人的依恋,才能发生幼儿与抚养人一种“心理上的依赖关系”,这种含有感情色彩的心理依赖关系会使儿童自觉自愿地接 受抚养人在管教和观念方面的影响。如果这一“依恋人”在孩子十岁左右离开儿童(如去世),那么,儿童就会出现心理依恋的丧失。这时,即使新的抚养人出现, 也难以建立同前类依恋相同的心理关系。
如果人在生命的初期根本没有形成过这种心理依恋关系,那么,人的心理异常发生的可能性就会增大。这种儿童容易出现冷漠、拒绝人、无情残酷等表现。这种人, 智力发展可能完全正常,但是,社会性发展,如:与他人交往、关心他人等性格方面容易出现异常的现象。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发现:许多杀人恶魔,其冷酷无情的心 态往往源于他们在幼年时就没有形成“心理上的依恋对象”,或者是因为他在10岁前后曾失去“心理依恋对象”。
因此,我要告诉所有年轻的父母:
在准备怀孕、准备养育孩子时,一定要做好思想准备,在孩子出生后的第一年不管如何辛苦、如何艰难,一定要自己带孩子,不要让孩子离开你!
在孩子12岁之前,不要隔绝了孩子与你的依恋关系;孩子年龄越小越需要你;你带孩子的时间越多,孩子对你的依恋越深。
父母对孩子的心理影响力与心理控制力,不在父母挣钱有多少,也不在父母多有知识,更不在父母的事业有多成功,只在你为他生命的初期付出的辛苦有多少;在你为他依恋时期(指12岁以内)的相伴时间有多少!
孩子的依恋期就那么短短的十几年,机不可失。
二、有爱的抚养一定是有“唠叨”的
记 者:不是亲人带大的孩子,跟人不是那么亲,也不是那么爱说、爱表达。为什么只有亲人带大的孩子才那么爱说、爱表达呢
李玫瑾:在人初生的前三年,在人最无助的前三年,需要别人为他完成所有生存的事情。除了吃喝拉撒、翻身以外,孩子还需要经常看到“人脸”,听到“人声”,尤其耳边要有不断地爱的唠叨。
事实上,有爱的抚养一定是有“唠叨”的。只有真心爱孩子的人才会边陪伴孩子边唠叨,即使宝贝拉了很臭的屎,抚养人也是爱意浓浓,在唠叨之中换尿布和清洗。这种唠叨,尽管宝宝听了当时没有什么反应,但不可小看这种唠叨,这可让孩子早早地冒出话语,因为所有的“说”都是在“听”之后,听得多才能说得多。
所以,如果一个孩子说话早,小嘴伶俐,往往是因为他在一岁半至三岁前主要生活在家庭内(与幼儿园长大的孩子相比),并且身边总有爱他的亲人唠叨。相反,孩子到了四五岁,见到熟人还不爱张嘴,不爱叫人,这往往是因为他在三岁前缺乏这种“唠叨背景”。
如果我们遇见一个青年人或成年人,他能在短时间内很自然地与人说话,爱说、善说,这种人往往没有社会交往(即与人交流)的困难或障碍。我们可以由此推断,他在早年,即三岁前,应该是在爱意浓浓的背景下被抚养的。相反,当我们遇见一个青年人或成年人,他不太爱说话,也不太擅长表达或表现自己,那么,此人早年一定有父母上班时将他交给家庭之外的人照看,或者父母忙于生计、工作而将孩子置于独处的背景。不爱说话的人,有注意力稳定、内向等特点,这在某些科研领域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不爱说话,不善表达的人总是伴有缺陷,不是那么容易让人亲近的。他们的内心往往是孤独、寂寞的,这对他们的社会性 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记 者:不善语言表达的孩子,长大后会伴有交往障碍、心理疾病等问题吗怎么才能使孩子充满说的欲望呢
李玫瑾:言语表达是人在社会活动中非常重要的能力之一。不善言语表达的人,往往在人际关系上、在社会活动中都表现得较为消极,甚至出现口讷、语迟、自卑等。这种人在需要与人交流或沟通时往往会有障碍。
这种障碍出现在幼年,当人进入青春后期至婚恋期(一般20至29岁)时会带来更多的问题,尤其是男性,若有这种困难,他会在与异性交流时因无话而僵持,因不知说什么而显得兴味寡淡,因不知怎样让人开心而自身紧张,尤其是当他遇到自己喜欢的异性时,他会更加焦虑……这种障碍如果再伴随其他方面的缺陷,如贫困、长相差、身材不好、能力弱……他就会自怨自贱,进而出现退缩性的心理障碍,出现更加内向、出现幻想,以至出现性取向等方面的问题,严重者还会出现较为明显的心理变态问题。
黄勇(河南平与县杀17名少年的主犯)、马加爵(云南大学杀4人的主犯)、赵承熙(美国校园枪击案杀32人主犯)、杨佳(杀害上海6名警察的主犯)等杀手都存在这类的心理问题。因此,我们不要轻视人早年的言语能力的培养,不可忽视人在言语表达方面的障碍和人际交流方面的障碍。
由此而言,对于年轻的父母来说,在孩子幼小的时候(尤其1岁半之内)只有物质抚养是不够的,不管他是否有反应,也不管他能否听懂,父母在照顾孩子,表达爱的时候一定要多唠叨些……让他耳边留下妈妈的细语,父亲低沉的音质。因为这时所有的唠叨声音都和父母照顾他,让他产生满足而形成的快乐记忆相联系。那是他今后不需要理由爱父母、恋父母的缘由,也是他幸福、满足的源泉。
孩子的言语发育需要爱的唠叨,爱的唠叨不仅使孩子听懂了语言,学会了语言,还会勾起他说话的欲望,使他喜欢说话,善于交往。这是那些受雇于人的人无心、也无力达到的效果,只有孩子最亲的亲人才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达到这样的效果。
三、对孩子说“不”的时间一定要早
记 者:每个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但是,爱的方式却是各不相同的:有的爱,表现为严厉,对孩子的无理要求坚决说“不”;有的爱,表现为放纵、迁就,对孩子的各种要求有求必应。不同的爱,会有怎样不同的结果呢
李玫瑾:对孩子的无理要求坚决说“不”的家庭,孩子从小就知道,他不是家中的特殊人物,他不可能对父母提什么特殊的要求,也不可能以什么极端的手段要挟父母。他们时时能感受到父母的爱,但是,这爱是有原则的。从小生活在原则中,他们长大也会成为有原则的人。
对于孩子的要求有求必应的家庭,家中的长辈都争着对孩子施爱,唯恐孩子不快乐、受委屈。就是这样的家庭,令他们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他们用情感和全部的心血 培养起来的孩子却有一天突然让他们觉得那么陌生,那么敌对,那么可怕……有的孩子在父母看来一直挺老实的,怎么有一天就让警察找到家里说“他参与抢劫 了”有的父母觉得自己对孩子那么好,可是有一天怎么因为说他几句居然就自杀了有的稍不满足就离家出走了。记得一位出走孩子的母亲就发出这样的疑问:“前两天我和他出门过马路时他还拉着我的手,怎么到学校后(是寄宿学校)就出走了呢我真搞不清……”为什么我们那么爱他们,他们还会这样呢
记 者:从小就对孩子的要求有求必应的家庭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李玫瑾:原因在于:孩子的成长需要“爱”,但爱的本质、爱的艺术、爱的表达可不仅仅是给予,不仅仅是满足,更不是百般迁就,不是让孩子永远地感受“快乐”!
人生中的生与死,相遇与离别,快乐与痛苦,从来都是成双成对地出现,成长中的孩子也必须经历“成对”的教育,必须让他经历心理上的“强化”与“负强化”。所谓“负强化”,就是在孩子成长中对他说“不”,就是让他有痛哭一番的经历……
这种说“不”的时间要早,一定要在孩子6岁之前。
记 者:为什么要赶在孩子6岁之前就对他说“不”呢说晚了会有怎样的结果呢
李 玫瑾:我常讲:父母若在6岁之前(最晚别超过10岁)对孩子说“不”,他尽管会因为你的拒绝而感受痛苦,但最多也就是痛哭一番,严重些就是哭得气噎、哭得在地上滚来滚去……可是,你若等他12~14岁之后再对他说“不”,他不会再简单地哭、不再气噎、也不再打滚……他会离家出走,会服毒自杀,会跳楼威胁……因为他已经有了对付你的各种能力和选择。曾有家长哭着问我:“为什么那么小年纪的孩子会自杀”我回答:那是因为孩子只知道你爱他,他在利用你的爱威胁你,他其实并不知道死的真正含义。
所以,父母之爱要有艺术性、原则性,不要给孩子一种误读的可能!
兄弟,以一个女生的看法来看,我认为你女朋友心里可能并不爱你,只是一直依赖着你,依赖你对她的好,离不开你,却又不是打心眼儿里爱你,一个女孩真正爱一个人,对他的爱和关心,是不由自主就会流露出来的,是女孩的通病,反而你女朋友对你很平淡,我认为不是正常的事。女孩子爱一个就会给那个人温暖,有一种母性的感觉,喜欢抱着男孩子的头,摸摸头发,或者你强大的时候,她会在你怀里温柔的撒娇,而且一个女孩真爱一个男生,就会鼓励他,支持他,不会去损他,会考虑男孩子的感觉,建议你不要追问她,好好和她说说,留意她微博,空间的心情,是不是心里对你是另一种情感,你自己也别懊恼,可以对她更好,然后把自己打扮的酷酷的帅帅的,女生喜欢那种让她崇拜的男生。祝你们幸福,很多话要说开,不然误会越来越深,伤害就越来越大,感情是不能凑合的
为什么心仪的情感会找不到幸福的感觉 In因为有一条幸福递减律。
首先为了避免误会,先来声明不是所有的情侣和夫妻会有在一起后感情变淡的情况,但对于大多人来说或多或少会经历这么一个阶段。
其实这种规律很符合“幸福递减律”,这是一种很容易就会出现的情况,分享的目的就是想借助这个规律来情侣们更清楚地知道两人之间到底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希望能给大家带去帮助。
最早这个规律出现在经济理论中。发展经济是为了给人们创造更多的幸福,结果却与人们的愿望完全相反,生活富裕了,幸福感却衰退了。
一个人在沙漠中行走,口干舌燥,这个时候一杯水就能给他带去无尽的幸福感,同样的当他处在一片水源丰富的地区时,由一杯水所产生的幸福感几乎就没有了。
朱元璋在做放牛娃的时候,饥寒交迫,饿得都晕了过去,这个时候一碗白菜豆腐汤让他觉得这就是人间美味,同样当他在做了皇帝之后,怀念当时那种美好的体验,即使是御厨特意做的“珍珠翡翠白玉汤”也不能让他感受到当年的滋味。
我们很明白这些幸福的体验主要来源于得不到的时候,那种急切渴望的刺激造成的,而这些渴望一旦满足,甚至超量满足的时候,刺激感就逐渐消失了,幸福感也就不存在了。
幸福主要产生于过程当中,这个过程可能是一段痛苦的经历,或者是努力地付出,又或者是无尽的希望中,当结果来临的时候就意味着幸福开始要变淡了。
把以上理论应用在亲密关系里,谈恋爱或者婚姻生活中,两个人在培养感情的过程中经历过日思夜想的煎熬,感受过依依不舍的分别,体验过难舍难分的痛苦。
就是在这些不能随自己心愿的不得已中,最后终于能够在一起。这段过程是彼此认为感情最深厚的一段时间,为此产生了很强的幸福感。
这种感觉就像是在沙漠中行走口渴的人一样,对水的渴望达到了极致。之前不能在一起的情侣同样也是对能够在一起充满了极度的期待。当事态一步一步向着渴望的方向发展的时候,感情就得到了升华。
也是在这个时候产生了极强的幸福感,对于情侣来说历尽“磨难”之后,在这一刻就产生了“真爱”的感受。
同样的当这个结果以后都成为常态的时候,感觉上彼此的感情就变得淡了。这是生活中每个人几乎都会遇到的情况,毕竟“珍惜”这个词不是每一个都能做到。
因此人们也常常采用“忆苦思甜”的方式来找回之前的感觉,去感受彼此那段“峥嵘”的岁月。共同的经历能够产生感情就是这样的道理。比如很多情侣和夫妻通过欣赏照片的形式回忆过去,就是加深感情的一种方法。
如果之前那些感情更多的用激情来代表的话,火热的激情迟早会降温,会以温暖的亲密来承接。感情还是存在的,但是感觉不一样了,一个是热情似火,一个是温暖舒心。通常前者会更让人难以忘记,同样也更容易一直让人保持那样的期待感。
当期待的东西再也没有当初的境遇来刺激的时候,幸福感降低,感觉上感情就变淡了,其实感情一直都在。
如果了解这个本质,珍惜当下,把握当下的快乐,你会发现生活中绝大部分都是快乐的。会感觉两人的感情很好,这种感觉会让彼此更加珍惜对方,让感情越来越稳固。
正如人们总结的一样,生活中5%是快乐,5%是痛苦,90%是平淡,决定生活是什么味道的就在于是用快乐还是用痛苦来看待生活。幸福的人通常是用那5%的欢乐来看待95%的生活,自然也就乐在其中了。
能够和喜欢的人在一起是一种缘分,更是难得的结果,想一想有多少喜欢人的不能够在一起,珍惜当下,多去回忆过去。那种美好的感觉会让生活的大部分感受到彼此的深情。
当彼此都开始珍惜,开始在乎的时候,感情就不会感觉到淡了,之所以变淡更多的是期待感太强,满意度降低造成的。做到彼此的珍惜就可以破这个局。
今天就分享到这里,情源于生活,感发自内心。管理情绪做倔强的小草陪你感受生活,珍惜当下的生活,感受彼此的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