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抑郁发作
单相抑郁发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心境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认知功能损害、躯体症状等。双相抑郁起病较急,病程较短,反复发作较频繁;情绪的不稳定性、易激惹、精神运动性激越、思维竞赛/拥挤、睡眠增加、肥胖/体重增加、注意力不集中、更多的自杀观念和共病焦虑及物质滥用(烟草、酒精、毒品等)。
2、躁狂发作
(1)心境高涨
自我感觉良好,整天兴高采烈,得意洋洋,笑逐颜开,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常博得周围人的共鸣,引起阵阵的欢笑。有的患者尽管心境高涨,但情绪不稳,变幻莫测,时而欢乐愉悦,时而激动暴怒。部分患者则以愤怒、易激惹、敌意为特征,甚至可出现破坏及攻击行为,但常常很快转怒为喜或马上赔礼道歉。
(2)思维奔逸
反应敏捷,思潮汹涌,有很多的计划和目标,感到自己舌头在和思想赛跑,言语跟不上思维的速度,言语增多,滔滔不绝,口若悬河,手舞足蹈,眉飞色舞,即使口干舌燥,声音嘶哑,仍要讲个不停,信口开河,内容不切实际,经常转换主题;目空一切,自命不凡,盛气凌人,不可一世。
(3)活动增多
精力旺盛,不知疲倦,兴趣广泛,动作迅速,忙忙碌碌,爱管闲事,但往往虎头蛇尾,一事无成,随心所欲,不计后果,常挥霍无度,慷慨大方,为了吸引眼球过度修饰自己,哗众取宠,专横跋扈,好为人师,喜欢对别人颐指气使,举止轻浮,常出入娱乐场所,招蜂引蝶。
(4)躯体症状
面色红润,双眼炯炯有神,心率加快,瞳孔扩大。睡眠需要减少,入睡困难,早醒,睡眠节律紊乱;食欲亢进,暴饮暴食,或因过于忙碌而进食不规则,加上过度消耗引起体重下降;对异性的兴趣增加,性欲亢进,性生活无节制。
(5)其他症状
注意力不能集中持久,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转移;记忆力增强,紊乱多变;发作极为严重时,患者极度的兴奋躁动,可有短暂、片段的幻听,行为紊乱而毫无目的指向,伴有冲动行为;也可出现意识障碍,有错觉、幻觉及思维不连贯等症状,称为谵妄性躁狂。多数患者在疾病的早期即丧失自知力。
(6)轻躁狂发作
躁狂发作临床表现较轻者称为轻躁狂,患者可存在持续至少数天的心境高涨、精力充沛、活动增多、有显著的自我感觉良好,注意力不集中、也不能持久,轻度挥霍,社交活动增多,性欲增强,睡眠需要减少。有时表现为易激惹,自负自傲,行为较莽撞,但不伴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对患者社会功能有轻度的影响,部分患者有时达不到影响社会功能的程度。一般人常不易觉察。
现在许多人在心情不好的时候都会选择暴饮暴食,因为觉得这样可以让自己缓解一下压抑的心情,也可以让自己在难过的事情中脱离出来。
我在难过的时候就非常喜欢暴饮暴食,因为觉得只要吃到好吃的东西就可以让自己的心情变得非常好,这样可以有助于自己缓解自己的心情。
揭开“双相情感障碍”的神秘面纱
网络作家南派三叔在微博自曝出轨,引起网友热议。南派三叔自称自己十年的婚姻即将走到尽头,责任全在自己。此外,南派三叔还自称是个“人渣”,对不起爱自己的朋友。南派三叔的妻子发文说,和南派三叔并没有离婚,他是备受“双相情感障碍”折磨而出轨。接着,三叔多次更新微博斥事件为“闹剧”,表示事件应该早点收场。后来,三叔更新微博:“好了,闹剧该收场了,继续生活。”该事件令三叔患有“双相情感障碍”公布于众。
2013年6月20日,据《洛杉矶时报》报道,洛杉矶尸检部门公布,加拿大华裔女生蓝可儿死于“意外溺亡”,另外她还患有“双相情感障碍”。
同年8月9日,媒体报导,刚刚结束巡回演唱会的陈奕迅,在短短两个月内唱了25场。在第11场时,陈奕迅透露自己患有“双相情感障碍”,在终场演出时对粉丝暴走发怒,明显精神状况不佳。
近年,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双相情感障碍的生活总体结局中,自杀78%,呈现慢性化159%,反复发作27%,不完全缓解78%,缓解255%,康复16%。
可以说,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难以解决的精神健康问题。患者的病程中至少有一半时间存在症状。即使在没有症状的时期,也可能出现损害社会功能的表现。
另外,由于对双相情感障碍缺乏了解,也影响到患者及其家属寻求帮助的模式。
我国在一些国际性大规模研究证实,60%有双相情感障碍症状的患者在初次发作的6个月内未得到治疗。35%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首发症状后的10年内都未寻求治疗。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揭开“双相情感障碍”的神秘的面纱!
双相情感障碍(又称钟摆病),属于心境障碍的一种类型,指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疾病。
值得关注的是,双相抑郁未引起临床医生足够重视,有报道37%的双相抑郁患者被误诊为单相抑郁,长期使用抗抑郁药治疗,从而诱发躁狂、快速循环发作,使发作频率增加。
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affectivedisorder),是心境(情感)障碍的一种类型,也称双相心境(情感)障碍,一般指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它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及社会功能产生不良影响。
双相障碍发病以后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躁狂发作需持续一周以上,抑郁发作需持续两周以上,躁狂和抑郁交替或循环出现,也可以混合方式同时出现。一般呈发作性病程,每次发作后进入精神状态正常的间歇缓解期,大多数病人有反复发作倾向,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病人出现两次或多次的情感和活动水平明显紊乱的发作,其中至少有1次表现为心境高涨、精力和活动增加,另1次表现为情感低落、精力减低和活动减少。
一、症状特点
情绪高涨、易激惹或情绪低落,或呈双相性。
情绪低落者,从轻度悲观到强烈自罪感。
思考困难,缺少决断,缺乏兴趣。
头痛,睡眠障碍,精力不足。
焦虑,病情严重者可有运动迟滞、激动不安、疑病或被害妄想、厌食、失眠。
二、临床表现
双相障碍的临床表现按照发作特点可以分为抑郁发作、躁狂发作或混合发作。
1抑郁发作
双相抑郁发作与单相抑郁发作的临床症状及生物学异常相似而难以区分,双相抑郁因表现不典型往往被忽视。正确诊断双相抑郁障碍是合理治疗的前提。两者的治疗方案及预后转归存在明显差异,两者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1)人口学特征
①性别:单相抑郁女性患病率几乎是男性的2倍,但在双相障碍患者中性别差异不明显;
②年龄:双相障碍平均发病年龄为30岁,单相抑郁症为40岁,前者明显早于后者,尤其是25岁以前起病的首发抑郁是双相抑郁的重要预测因素;
③家族史:家系调查和双生子研究已经证实双相障碍的家族聚集性,与单相抑郁相比,双相障碍(尤其是双相I型)患者的家系传递与遗传因素的关系更密切。
(2)抑郁发作的特征
①特点:与单相抑郁相比,双相抑郁起病较急,病程较短,反复发作较频繁;
②症状特征:双相抑郁区别于单相抑郁的症状特征包括情绪的不稳定性、易激惹、精神运动性激越、思维竞赛/拥挤、睡眠增加、肥胖/体重增加、注意力不集中、更多的自杀观念和共病焦虑及物质滥用(烟草、酒精、毒品等)。
2躁狂发作
(1)心境高涨:自我感觉良好,整天兴高采烈,得意洋洋,笑逐颜开,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常博得周围人的共鸣,引起阵阵的欢笑。有的患者尽管心境高涨,但情绪不稳,变幻莫测,时而欢乐愉悦,时而激动暴怒。部分患者则以愤怒、易激惹、敌意为特征,甚至可出现破坏及攻击行为,但常常很快转怒为喜或马上赔礼道歉。
(2)思维奔逸:反应敏捷,思潮汹涌,有很多的计划和目标,感到自己舌头在和思想赛跑,言语跟不上思维的速度,言语增多,滔滔不绝,口若悬河,手舞足蹈,眉飞色舞,即使口干舌燥,声音嘶哑,仍要讲个不停,信口开河,内容不切实际,经常转换主题;目空一切,自命不凡,盛气凌人,不可一世。
(3)活动增多:精力旺盛,不知疲倦,兴趣广泛,动作迅速,忙忙碌碌,爱管闲事,但往往虎头蛇尾,一事无成,随心所欲,不计后果,常挥霍无度,慷慨大方,为了吸引眼球过度修饰自己,哗众取宠,专横跋扈,好为人师,喜欢对别人颐指气使,举止轻浮,常出入娱乐场所,招蜂引蝶。
(4)躯体症状:面色红润,双眼炯炯有神,心率加快,瞳孔扩大。睡眠需要减少,入睡困难,早醒,睡眠节律紊乱;食欲亢进,暴饮暴食,或因过于忙碌而进食不规则,加上过度消耗引起体重下降;对异性的兴趣增加,性欲亢进,性生活无节制。
(5)其他症状:注意力不能集中持久,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转移;记忆力增强,紊乱多变;发作极为严重时,患者极度的兴奋躁动,可有短暂、片段的幻听,行为紊乱而毫无目的指向,伴有冲动行为;也可出现意识障碍,有错觉、幻觉及思维不连贯等症状,称为谵妄性躁狂。多数患者在疾病的早期即丧失自知力。
(6)轻躁狂发作:躁狂发作临床表现较轻者称为轻躁狂,患者可存在持续至少数天的心境高涨、精力充沛、活动增多、有显著的自我感觉良好,注意力不集中、也不能持久,轻度挥霍,社交活动增多,性欲增强,睡眠需要减少。有时表现为易激惹,自负自傲,行为较莽撞,但不伴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对患者社会功能有轻度的影响,部分患者有时达不到影响社会功能的程度。一般人常不易觉察。
3混合发作
指躁狂症状和抑郁症状在一次发作中同时出现,临床上较为少见。通常是在躁狂与抑郁快速转相时发生。例如,一个躁狂发作的患者突然转为抑郁,几小时后又再复躁狂,使人得到“混合”的印象。但这种混合状态一般持续时间较短,多数较快转入躁狂相或抑郁相。混合发作时躁狂症状和抑郁症状均不典型,容易误诊为分裂心境障碍或精神分裂症。
三、检验检查
通过体格检查(包括神经系统检查)排除可能由躯体疾病或物质依赖所致的双相障碍。部分双相障碍患者(尤以女性)可能有甲状腺功能减退,因此应做甲状腺功能测定。对过度兴奋及进食不好者应注意水、盐代谢及酸碱平衡的了解。心理学测试、神经生化、神经电生理和脑影像学等辅助检查结果可供参考。在治疗过程中进行药物血浓度测定,以保证疗效、监测毒副反应及治疗依从性。
四、发病因素
1,生物学因素
神经生化,精神药理学研究和神经递质代谢研究证实,患者存在中枢神经递质代谢异常和相应受体功能改变,大脑神经突触间隙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含量异常;
5-羟色胺(5-HT)功能活动缺乏可能是双相障碍的基础,是易患双相障碍的素质标志;
去甲肾上腺素(NE)功能活动降低可能与抑郁发作有关,去甲肾上腺素功能活动增强可能与躁狂发作有关;
多巴胺(DA)功能活动降低可能与抑郁发作有关;
γ-氨基丁酸(GABA)是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性神经递质,有研究发现双相障碍患者在血浆和脑脊液中水平降低;
第二信使平衡失调,第二信使是细胞外信息与细胞内效应之间不可缺少的中介物;
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主要是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和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功能失调。
2,遗传学因素
调查发现,双相I型障碍先证者的一级亲属中双相障碍的发病率,较正常人的一级亲属中发病率高数倍,血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分子遗传学方面,不少学者探讨了与双相障碍可能有关的标记基因,但尚无确切可重复验证的结果,双相障碍的易感基因尚需进一步研究。目前,有关双相障碍遗传方式倾向为多基因遗传。
3,心理社会因素
不良的生活事件和环境应激事件可以诱发情感障碍的发作,如失业、失恋、家庭关系不好、长时期高度紧张的生活状态等。遗传因素在情感障碍发病中可能导致一种易感素质,而具有这种易感素质的人在一定的环境因素促发下发病。
总体来说,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倾向认为,遗传与环境因素在其发病过程中均起重要作用,遗传因素的影响可能较为突出。
五、发病年龄
据统计,约有一半的躁郁症患者发病于青少年阶段,提早发现,才能对病情做最佳控制。
若父母双方都有病史,孩子罹患的比率是50%,父母单方有病史,罹患比率则约15%到20%,有家族史者须特别警惕。
一般而言,躁病的发病年龄约在二十岁与二十五岁之间,郁病的发病年龄则大约在三十至三十五岁左右。躁病与郁病发作持续时间也不尽相同,通常若不加以治疗,躁病的症状可能持续三至六个月,郁病症状,可能长达六至九个月。
六、诊断标准
A,躁狂发作
(一)症状学标准
1.症状以情绪高涨和/或易激惹为主要特征,且相对持久。
2.首次发作者情绪障碍至少已持续2周(如症状严重到需住院或过去有肯定符合标准的躁狂或抑郁发作者不受此限)。
3至少有下列症状中四项(若情绪仅为易激惹;则需具有五项):
a,言语比平时增多,或滔滔不绝;
b,意念飘忽,思维奔逸;
c,注意力不集中,随境转移;
d,自负,自我评价过高;
e,自我感觉良好:感到头脑灵活、身体特别强壮或精力充沛;
f,对睡眠的需要减少;
g,活动增多(包括工作、日常活动、社交及性行为方面);
h,轻率任性,不顾后果。
(二)严重程度标准
临床症状必须达到下列严重程度之一者:
a,无法进行有效交谈;
b,社会能力(指工作、学习、社交或家务能力)明显受损;
c,需立即治疗或住院;
d,具有精神病性症状。
(三)排除标准
1.当情绪症状消退后,下列症状继续存在:
a,与心境不协调的妄想和幻觉。
b,怪异行为。
c,“一级症状”。
d,紧张症状群。
2情绪症状系附加于精神分裂等其他疾病者。
3情绪症状系药物、中毒或其他器质性原因所引起。
B,抑郁发作
(一)症状学标准
1.症状以心境抑郁为主要特征;且相对持久,但在一日内可有晨重晚轻的节律变化。
2.首次发作者,情绪障碍至少已持续2周(如症状严重需立即治疗或住院者,或过去有肯定的躁狂或抑郁发作者不受此限)。
3至少具有下列症状的四项:
a,对日常活动丧失兴趣或无愉快感,性欲减退。
b,精力明显减弱,无原因的疲倦,软弱无力。
c,反复出现死亡的念头,或有自杀企图或行为。
d,自责或内疚感。
e,思考能力或注意力减退。
f,精神运动迟钝或激越。
g,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
h,食欲减退,体重明显减轻。
(二)严重程度标准
临床症状必须达到下列严重程度之一者:
a,社会能力明显受损;
b,需立即治疗或住院;
c,具有精神病性症状。
(三)排除标准
同躁狂发作标准中的第(三)项。
(四)诊断标准
符合下列两项中的一项:
a,过去有躁狂发作,本次表现为抑郁发作者;
b,过去有抑郁发作,本次表现为躁狂发作者。
七、病症鉴别
躁郁症因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被误诊为单相抑郁、焦虑、精神分裂症、人格障碍和物质依赖等。
(一)精神分裂症
1、精神分裂症青春型发作与躁狂发作相鉴别,前者也在青年期起病,表现兴奋、话多、活动多。但主要特征是言语凌乱,行为怪异、杂乱、愚蠢、幼稚等怪异表现,思维、情感和行为不协调,为不协调的精神运动性兴奋。躁狂发作是在情感高涨基础上出现的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情绪愉快、高涨,有感染力。
2、精神分裂症病程中可出现抑郁症状,而躁郁症可伴随精神病性症状,应注意鉴别。躁郁症是以情感障碍表现为主导症状并贯穿于整个病程,情感高涨或低落,伴随思维和行为改变,发作间歇期正常。而精神分裂症表现是以幻觉、妄想、思维逻辑障碍等为主要表现,与内心体验和周围环境不协调,发作间歇期多残留不同程度社会功能缺损。
(二)继发性情感障碍
情感障碍可由脑器质性疾病、躯体疾病、某些药物和精神活性物质(如酒精、冰毒等)引起,二者鉴别点如下:
继发性情感障碍应有明确的脑器质性疾病史、躯体疾病史,有药物和精神活性物质使用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有相应的改变,可出现意识、记忆、智能问题;情感症状随原发疾病病情好转而好转,随原发疾病病情的加重而加重。
(三)单双相抑郁鉴别
单相抑郁与双相抑郁因治疗原则不一样,应加以鉴别。双相抑郁具有以下特点:发病年龄早,病前性格具有情感旺盛气质和循环气质,情绪变化与季节相关,既往抗抑郁药疗效差,或治疗后心境快速变化及诱发躁狂和轻躁狂发作,伴精神病性症状,睡眠增加、体重增加,进食增加,一天中病情变化规律明显,早上重、下午和晚上渐减轻。
(四)人格障碍
情绪变化是人格问题还是疾病,注意人格是一个人一贯的情绪和行为模式,而躁郁症有明显的起病时间,病理性情绪需持续一定的时间。
八、治疗措施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周期复发性疾病,尚不能治愈,但通过早期诊断和长期治疗,患者完全可以控制病情、减少复发、避免恶化。
(一)药物治疗原则
1、首先使用最安全有效的药物,以心境稳定剂为主。
2、根据病情需要,及时联合用药,药物联用的方式有两种心境稳定剂联用,心境稳定剂加抗精神病药或苯二氮卓类药物、心境稳定剂加抗抑郁药。在联合用药时,要了解药物对代谢酶的诱导或抑制产生的药物相互作用。
3、定期监测血药浓度,评估疗效及不良反应。由于锂盐的治疗指数低,治疗量和中毒量接近,应对血锂浓度进行动态监测。卡马西平或丙戊酸盐治疗躁狂也应达到抗癫痫的血药浓度水平。取血时间应在末次服药后12小时(如次日晨),以测定谷血药浓度为标准。
4、一种药物疗效不好,可换用或加用另一种药物,要判断一种心境稳定剂无效,应排除依从性差和血药浓度过低等因素,且用药时间应大于3周。如排除以上因素仍无效,可换用或加用另一种心境稳定剂。
(二)治疗药物
1、常用的心境稳定剂:(1)碳酸锂;(2)丙戊酸盐;(3)卡马西平。
2、候选的心境稳定剂:(1)拉莫三嗪;(2)托吡酯;(3)加巴喷丁;(4)第二代抗精神病药: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与奎硫平。
3、苯二氮卓类药物:氯羟西泮
4、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对具有兴奋、激惹、攻击或精神病性症状的急性躁狂或混合发作者,伴有精神症性症状的抑郁以作者也可在治疗早期阶段短期联用心境稳定剂与第一代抗精神症药。
5、增效剂的应用与药物的联合治疗对于难治性双相障碍患者,特别是难治性快速循环发作患者,候选的心境稳定剂、钙通道拮抗剂(异博定80-120mg/d,2/d、尼莫地平40-90mg/d,2-3/d)甲状腺激素(T325-50ug/d、T480-200ug/d用4-6周)、5-HT1A受体拮抗剂(如丁螺环酮、心得静)可考虑做为增效剂与经典心境稳定剂联合试用。
6、抗抑郁剂在双相障碍中的使用用问题在双相障碍的治疗中,应用抗抑郁剂可能诱发转躁狂或轻躁狂发作,或使循环频率增加,或促发快速循环发作而使治疗更加困难。因此,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时应慎用抗抑郁剂。如抑郁症状十分严重、且持续时间超过4周以上,既往发作以抑郁为主要临床相,则可以在充分使用心境稳定剂的前提下,合用抗抑郁剂。一般可首选几无转躁作用的丁胺苯丙酮,其次选用5-HT再摄取抑制剂,尽量不选转躁作用强的TCAs。
(三)心理治疗
在实施药物治疗的同时,也要进行心理治疗。在此过程中,医生应密切注意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并安抚患者的情绪,让患者放松心情,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回到宁静平和的情绪当中。
九、病人护理
(一)尊重、理解、接纳、关心、支持、帮助患者;
(二)正确认识疾病,支持患者积极治疗、尽早治疗,反复发作者树立长期治疗的理念,定期门诊复查,与医生沟通,监测病情和药物副反应,维持病情稳定,防复发;
(三)病情不稳定时,注意防止自伤自杀,冲动伤人,及早就诊治疗,做好心理疏导。抑郁时让患者看到希望,感受到关心支持,处于激越及严重躁狂状态时避免冲突,避免激惹患者;
(四)学习疾病知识和治疗知识,帮助患者观察病情,及时应对病情变化,采取正确的应对策略,避免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
(五)平日注意帮助患者培养良好的性格,矫正不良的认知模式和行为模式,学习心理调节的方法;
(六)促使患者积极参加社会性活动,以期减少或防止发生残疾。在此过程中,对患者多给予鼓励、肯定,根据患者的能力,与患者一起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不能操之过急。
丁俊贵
2018年6月18日
随着现在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得不承担着巨大的生活压力,这就导致他们再遇到事情时不能够及时的开导自己,反而会患上双相情感障碍。这也就是为什么近几年医院的精神卫生科相对来讲人员爆满的最主要原因。那么就有不少网友提出疑问:如果你身边有双相情感障碍症的患者,你该如何与他们相处呢?
我相信大家提起双相情感障碍症,很多人并不是有特别清晰的认知。双相情感障碍症其实就是指患者表现为躁狂和抑郁反复循环、交替往复或不规则出现,也可能混合发生。而这个疾病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出现敏感、多疑、幻觉、妄想、紧张等精神病性症状。而它在疾病间歇期,症状常可完全消失。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诊断的难度,就导致双相情感障碍症这类疾病很容易就会被单一的认为是躁狂症或者是抑郁症,这往往给患者带来了比较大的危害。毕竟两种疾病所需要药物的使用是不同的,如果用量错误,就很容易让病情加重。
所以如果我们在生活中有双相情感障碍的朋友,那么我们一定要尽快的去认知到造成他产生这种情绪的原因,尽量避免与他交谈类似的事情,防止他由于情绪激动而造成疾病的复发。当然我们更应该从正常人的角度去跟他们进行相应的交流,不应该将他们当做病人,否则很容易就会让他们敏感的心思受到伤害,这样并不利于他们病情的恢复。
双相情感障碍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并不是一种身体上的疾病,它主要与人们心理上的因素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我们更多的还是应该在面对他们时选择多包容他们,这样才有利于他们病情的恢复,不是吗?
天一冷就嗜睡、食欲大增?小心罹患「冬季忧郁症」! 天冷窝在被窝里猛睡,不是很正常吗?多吃累积热能,也很合理啊?除了吃、睡,对其它事都提不起劲,小心可能得了「季节性情感疾患」,也就是俗称的冬季忧郁症… 冬季忧郁典型症状:嗜睡、暴食
冬季忧郁是一种特殊的忧郁症类型,医学上的正式名称为「 季节性情感障碍 」。患者通常会在秋冬两季发作,到了春夏又会恢复正常。若连续两年都在秋冬出现忧郁症状,就要怀疑可能是冬季忧郁症。
如同许多心理疾病,医学界至今仍无法确认冬季忧郁症的明确成因。 可能的病因 包括季节变化导致内在生理时钟失调、日照不足造成褪黑激素(melatonin)分泌异常、大脑单胺类神经传导物质(如血清素)含量过低、多巴胺系统功能异常等等。患者通常食欲旺盛,尤其喜欢吃高热量的垃圾食物,并容易嗜睡、赖床,换句话说, 冬季忧郁症的特征就是「睡好睡满、吃饱吃满」 ,这部分与我们一般认知的忧郁症会失眠、食欲不振有相当大的不同。
冬季忧郁症高危险群:年轻女性、孕妇从性别来看, 女性罹患冬季忧郁的机率是男性的4倍,其中又以年轻女性的比例较多 。从地区来看,愈靠近南北两极(住所纬度愈高)的人罹患比率愈高。彰化基督教医院精神科病房主任张庭纲表示,女性之所以成为冬季忧郁的高危险群,一般认为与演化有关。远古时期的女性为迎接怀孕、生产、育儿等挑战,往往会在冬季多吃、多睡以储存能量,这种自我保护与调节的机制进入基因以后,便成为现在看到的冬季忧郁症。而年轻女性之所以较容易得到冬季忧郁,是因为女性到了青春期会分泌较多雌二醇,雌二醇会影响血清素的产生导致忧郁。除此之外,孕妇因为体内荷尔蒙与内分泌改变,容易感到疲劳,在疲劳的前提下,加上冬季日照较少,心情就容易忧郁。
延伸阅读: 做梦不会影响睡眠品质!反而还有这4个优点
光照、认知行为治疗 有助改善冬季忧郁病情冬 季忧郁的治疗可分为「光照」、「药物」、「心理治疗」、「找出纾压管道与情绪调适的技巧」、「健康营养的饮食」等几个部分 。光照治疗的方式是在早晨及傍晚进入特殊仪器中,以2,500烛光以上的强度接受1~2小时的光线照射。传统型抗忧郁剂百忧解与同类型的抗忧郁剂也具有治疗的作用。而心理学的认知行为治疗也可以改善患者忧郁的情况。
预防坏心情 多吃黑巧克力、香蕉
由于冬季忧郁最大的特点是嗜吃高热量(高碳水化合物)食物,为了避免过多能量堆积在体内, 患者须改以高营养价值的食物作为主食,并尽量控制食欲 。以下为 医师建议的几种营养素与食物 :
色胺酸血清素 有助调节情绪,又被称为人体中的「快乐荷尔蒙」,而色胺酸是制造血清素的重要元素。 起士、牛奶、蛋黄、鸡肉、杏仁、毛豆 都含有丰富的色胺酸。
维生素B群B群中的B1、B2、B6、B12、菸碱酸、叶酸等营养素可以促进细胞再生,维持脑部与神经系统的正常运作。 菠菜、坚果、全谷类食物 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群。
维生素C人体面对压力时消耗的维生素C比平常多8倍,每日补充维生素C有助增强代谢脑中神经化学物质、对抗忧郁。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有 奇异果、芭乐、柠檬、橘子 等。
Omega-3不饱和脂肪酸Omega-3不饱和脂肪酸存在于DHA、EPA中,它可以降低体内压力荷尔蒙浓度、增加血清素的分泌,具有抑制发炎反应、抗忧郁的作用。 深海鱼和核桃、胡桃 都含有丰富的Omega-3不饱和脂肪酸。
圣约翰草(St John's wort)欧美常用草药,有安神、平衡情绪的作用,对忧郁症患者有相当不错的疗效,可冲泡成药草茶饮用,但 孕妇不宜食用 。
卡瓦胡椒(Piper methysticum)产于西太平洋地区,可放松生理和精神,有助改善焦虑性疾病、压力造成的疾病,可冲泡成药草茶饮用,但 孕妇不宜食用 。
黑巧克力可可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有助增加专注力、改善情绪,治疗时吃 浓度70%以上的黑巧克力 最佳。
香蕉香蕉富含维生素B6,维生素B6有助合成大脑中的单胺类神经传导物质「多巴胺与正肾上腺素」,此物质是 天然的抗忧郁剂,能够改善情绪与睡眠 。
除了以上几种营养素与食物,含叶酸、泛酸的 糙米与芦笋 有助减轻焦虑,帮助情绪稳定; 茉莉茶、绿茶 可以减轻焦虑; 蓝莓、草莓、黑莓、蔓越莓 等抗氧化的莓果也有稳定情绪的功效,这些食物都可以作为冬季忧郁的食疗,也是很好的营养来源。若想预防冬季忧郁的产生,也可以多多摄取这些食物。
延伸阅读: 电器火灾、烫伤高峰来了!4种取暖电器这样注意安全
忧郁非单纯心理疾病 最好就医治疗忧郁情绪是许多因素交互作用下的结果,它不仅仅受到心理压力的影响,也是一种脑部功能失调的状态。张庭纲主任表示,许多人都会劝忧郁患者「想开一点就好」,却忽略 忧郁症并不只是单纯的心理疾病,而是参杂了生理异常的症状。在身心都出了状况的情况下,患者需要整合性治疗才能获得改善 ,绝不是想像中这么简单。如果发现自己出现疑似冬季忧郁的表现,最好就医诊断,才不会拉长病程,影响生活作息。
吃饱喝足之后,人就会有一种满足感。正所谓:吃得好,睡得饱,才能不抑郁!
其实这跟身体里面的一种物质有关 — 多巴胺。多巴胺不够会导致暴饮暴食,多巴胺充足会让人心情愉悦,所以说:快乐这件事,真的跟吃有关哦~
编辑丨大辣椒
小科普
多巴胺到底是什么
多巴胺是由大脑分泌的神经递质,可以让人感觉良好,让你快乐让你爽的一种物质。
享受美味食物,听音乐等愉悦的瞬间,大脑就会分泌大量的多巴胺。而当多巴胺分泌不足时,你会变得迟钝,消沉,感觉生活无趣。掌握一些方法来提高多巴胺的分泌还是大有裨益的。
1、吃得停不下来?
是因为多巴胺变得不敏感
你们有没有过这种经历,当心情不好的时候,或者恐惧的时候就会特别想要吃东西,尤其是甜食、薯片、薯条等垃圾食品,而且越吃越想吃,根本停不下来。
这是因为多巴胺不够用!
短暂的恐惧,可以让人瞬间觉得多巴胺远远不够用,或者通过吃,或者通过爱来弥补,大部分人会选择吃来弥补!而当吃一个东西上瘾之后,比如垃圾食品,人体对多巴胺就会变得不敏感,觉得不够用,然后会吃更多,这样逐渐就会形成恶性循环。
所以当你暴饮暴食的时候,一定要多关注自己的情绪,尝试向身边的人倾诉获得安慰,不要通过暴饮暴食的方式伤害自己的身体。
2、想要快乐
可以多吃这些食物
想要快乐,就需要足够多的多巴胺!那么吃对食物,就能刺激多巴胺的产生。
多巴胺在人体内由酪氨酸合成,所以多吃富含酪氨酸的食物。例如:杏仁、鳄梨、香蕉、低脂奶制品,芝麻籽和南瓜籽有助于你的大脑分泌更多的多巴胺。还有其他的食物,如豆类、鱼类、奶制品和禽畜肉都能增添酪氨酸。
不过不少的奶制品和肉制品都含有高热量、高脂肪,所以把这些东西加进食谱之前,一定要注意控制热量哦。
说到底,还是因为情绪的波动会影响多巴胺的产生,进而靠吃东西去刺激产生更多的多巴胺。所以,日常中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如果情绪有波动的时候尽量尝试用运动、倾诉的方式去缓解,无休止的吃东西只会造成恶性循环。
感觉自己状态不好的时候,来一杯低脂酸奶,或者一份牛油果沙拉,自己的快乐自己掌握!如果真的很伤心,就用一个冰激凌或者甜品来安慰自己,但是
一个女孩的情况:她与男友分手一个月,开始暴饮暴食,明明知道会变胖对自己不好,仍然控制不住自己的嘴,甚至吃到吐,其它的健康状况也不好。基本上心情不好的时候,处理方式就是唱歌和暴食。她特意强调,她是属于社会上那种有追求,肯拼命,整天忙碌工作的那类女孩。她认为:成功之前做应该做的事,成功之后做喜欢做的事,所以她一直坚持,一直在打拼,早就把兴趣、爱好都扔忘了。
说实话,对这样的女孩,我很难一言二语就让她能明白道理,因为从她的描述中就可以看出,她的脑、身、心,都离得远远的。如果跟她分析道理,她将头脑和身体继续维持割据的状态,也很难有所改变。
每个人在失恋后都需要一段情绪缓冲期,人们会通过各种方法来宣泄自己内心的痛苦。一般来说,他们为了使自己不依附于某个人,就强迫自己依附于某种事物,以至于不停地进食、购买、阅读,简而言之,不断地得到新的东西,去填补那份失去的感觉。那为什么有人会专注于“吃”呢?在婴幼儿时期,通常在一岁左右的年龄,口是生活的中心和兴趣的中心,也是婴幼儿认识世界的唯一手段。弗洛伊德认为这一时期人主要的需求是获取口唇的满足感。无论这个时期是过度满足还是未被满足,都会在成人后出现一定的人格障碍,比如过度依赖他人,容易与他人争论争吵等。中华民族由于历史上的多灾多难,在很大程度上国民都处于口欲期固结的状态,这个状态使人不断地寻求直接或替代性满足,在当下的国内,这种替代性满足大量地体现在吃喝无度上。我对身边失恋后暴食的现象做了个调查,停留在这一时期的成人往往在现实中出现易怒、爱争论等现象。所以,这一类人,她在失恋后的本能反应就是去吃,用吃来排解心中的愤怒和痛苦,吃的越多就可以让自己避免过多的去回忆失恋这件事,甚至严重的患者,她会把自己吃得越来越胖整个都变形,以此从心里上来否定自己不是那个正在失恋的人。
一般人,可能意识到自己暴饮暴食,她会由于厌恶可能发胖的自己,而慢慢地停下来。可从这个女孩的表述中可以发现一个现象:她不尊重自己的身体。我一个朋友曾经转述过一段话:“身体是汽车、头脑是驾驶员、心灵是目的地;驾驶员很强硬,目的地也没选好,汽车就会出现故障,因为开的都是山路泥泞。”这个女孩的表述可以看出,她认为为了工作她就需要拼命,由此可以牺牲掉自己的兴趣爱好,她没有写出的是:她也一直在牺牲她自己的身体。无论是恋爱还是工作中,她一直不怎么尊重自己的身体,甚至可能超负荷的使用了自己的身体,但她为了她所谓的“成功”的信念,其它所有的一切都可以被牺牲掉,这些都是她强大的大脑在做着指挥,她的身体一直在被驾驶员开着超载运行,而当大脑受到外力冲击发懵了之后,身体便开始抗议,在还没有找到心灵目的地之前,身体只是一再的提示:你以前对我太不好了,现在你该喂饱我了!并且由于女孩长期将自己的身体感觉和头脑隔离,把自己整得就像一个绝缘体,所以身体吃再多,她的头脑也收不到吃饱了的信号,就这样,她只能任由身体在这段时间进行报复。
这样的人,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的脑、心、身并不在一处,通常只把自己生活在头脑中,他们的脑中有自己规条和信念,神圣不可侵犯。一个只生活在头脑中的人,身体将逐渐干枯,情感也会和身体一样变得简单僵硬,不容易有感染力也不容易被别人感染。要解决这个问题,不是说意识层面知道暴食是件不好的事情就行,真正解决的关键在于要让脑、心、身都在一起。必须要去学习如何让头脑和身体可以合一的学习和觉知,学习将自己的意识和潜意识进行沟通,去放下我们的头脑对自己的身体进而心灵的控制。
由于绝缘太久的人,可能让他们去理解这点都不太容易,一时半会儿做到就更难了。所以我建议这样的人,不如先从练习身体的觉知力开始。练习具体的做法是这样的:先伸出你的手指,把注意力转移到你的这根手指上,然后呼吸,就好像你不是通过鼻子呼吸,而是通过这根手指呼吸一样。多做几次,直到你感觉有一股能量在你的手指上流动。其它的手指也一根一根这样做过来。再接下来,就要做全身的练习,感受从头练到脚,让注意力按照次序不断地移动到身体的某个部位,并感知那个部位的呼吸。可能练着练着就会睡着,你会发现这样的练习对睡眠质量的提高效果是惊人的。这个练习可能不能让你的吃停下来,但却可以让你每天多一点接近你的身体,当你离它一天天走近时,终于有一天,你听到它在对你说:不要吃了!我吃够了!那时,你才能把真正把筷子放下。
当然,如果做这样的练习时,还配合着你高强度的工作,在你的心灵和身体都不愿意的情况下一味地工作着,那再怎么练,你也无法接近根本的疗愈。
失恋后,究竟怎么做才是对身体最大的尊重呢?其实,很简单。失恋本就是一件伤心的事情,尊重你情绪的感受很重要,无论男人还是女人,宣泄的途径可以是哭,痛快地哭,或者拿起抱枕,用尽力气摔打,或者跑到健身房,撒丫狂奔,都可以。你的身体需要找个地方去发泄,放下头脑的控制吧,让它自己作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