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心酸艾怨的血泪史——唐代宫怨诗拾零

一部心酸艾怨的血泪史——唐代宫怨诗拾零,第1张

宫女是封建社会一种丑陋的社会现象,是封建帝王荒*糜烂生活的一种聚光反映。康骈曾在《剧谈录》中记载了这样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孟才人善歌,有宠于武宗。属一旦圣体不预,召而问之曰:“我或不讳,汝将何之?”对曰:“若陛下万岁之后,无复生为。”昱日令于御前歌《何满子》一曲,闻者涕零。及宫东宴驾,哀恸数日而殒,窆于端陵之侧。这个故事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古代宫女的悲剧命运。对此,历代的宫怨诗也或多或少作过不同程度的艺术再现,而尤以唐朝为盛。

在这些宫怨诗中,不乏内容轻薄、风格琦糜,抱着赏玩、享受的变态心理来描写宫女的,但更多的是健康的对宫女充满深切同情具有现实批判意义的作品,至今留下不少名篇佳作。这些作品展示了宫女种种不同的际遇以及她们在灭绝人性的魔窟中苦苦挣扎所表现出的种种复杂心理和行为。

在封建社会,女子一旦入宫,就如同入狱,命运就完全操纵在皇帝一人手里。唐太宗一次“怨女三千放出宫”(白居易《七德舞》)已是相当开明之举,但这种机会对宫女来说就像日全食般的稀罕,即使昭君出塞远配异域对个人来说虽不无“幸运”,但毕竟也是历朝历代凤毛麟角的个例而且还是政治搏弈的牺牲品。所以,除了被临幸外,绝大多数宫女都只能抱着“牢底坐穿”的心理,幽闭在宫中痛苦地打发着自己的韶华光阴。对此,张祜在《赠内人》一诗中是这样描述的:“禁门宫树月痕过,媚眼惟看宿露窠。斜拨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夜色渐浓,月亮从树梢缓缓移过。此时宫女还不能入睡,看着树梢的鸟窠,想到飞鸟尚有归宿,自己却无家可归,因此不忍多看。便只好把目光移到这只有孤灯相伴的空房,猛见飞蛾扑灯,相同的遭遇,使她产生怜悯之心,于是斜拨玉钗剔开红焰,救下飞蛾一条性命。“禁门”表明庭院深深,“媚眼惟看”则含蓄的说明风艳绝代的宫女感情压抑之深、长期幽闭之苦。“救飞蛾”与其说是它救,不如说也是一种苍白无力的自救。诗采用移情写法以及“看露宿”、“救飞蛾”两个细节极生动的再现了宫女夜阑人静时的极度无聊的情境。另外,刘禹锡的“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落花,蜻蜓飞上玉搔头”(《宫词》)、元稹的“廖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行宫》),也是通过细节描写展示宫女百无聊赖的心境,从一个侧面表现出她们对悲惨无望生活的无奈。

作为腐朽没落封建制度的一种特殊产物,无力抗争的命运和无法改变现状的现实,使得许多宫女的心灵出现扭曲和病态的变化。虽然“雨露由来一点恩”、一朝被临幸之路难于上青天,但绝大多数宫女还是期待着这可悲的奇迹的出现,并期望由此改变自己乃至整个家族的命运,因为对她们来说这是最好的选择和唯一的出路。她们必须也只有面对现实,否则无以存活。薛逢在他的《宫词》一诗中就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宫女那种怨而犹羡、怨而期待的复杂思想感情。“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楼上望君王”,一个“尽”字,一个“晓”字,把各宫失宠宫女急于见到君王、急于取悦君王的心理刻画得活灵活现。但君王并不是那么容易见到的,对她们来说,君王是神仙,只能在梦中见到。“望仙楼”意味望君如望仙。但她们还是没有完全放弃,心里仍存着那一线微茫的希望。“锁衔金兽连环冷,水滴铜龙昼漏长”。已经等到正午时分了,她们还在“云髻梳罢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冷”、“长”写的是宫女切身的感受,久候不至,遂觉阵阵寒意袭人,也觉日子格外漫长。“还”、“更”这两个副词极准确形象的写出宫女们不厌其烦地打扮自己以争相邀宠的神态。既是“冷”且“长”,却又“还”而“更”,这极度矛盾的对比,力透纸背的刻画出她们“怨而不怒”的期待和焦急的心灵世界。末两句“遥窥正殿帘开处,袍袴宫人扫御床”则荡开一笔,写宫人正在替皇上收拾床榻,在这里,因工作需要仅能接触皇上的寝具等日常生活用物也成为了一种艳羡,一股辛酸、落寞交织着嫉妒的复杂心理顿时跃然纸上。诗作调子低沉,感情微婉,大有“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王昌龄《长信秋词》)的失望和落魄之感以及“斜抱云和深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王昌龄《西宫春怨》)的隐痛与妒恨之意。而王昌龄《长信秋词》中的另一句“火照西宫知夜饮,分明复道奉恩时”则表现的是对往日受宠生活的无限留恋,反衬其今日之失宠。以上诗句都没有直接写哀怨,而哀怨之情却尽含其中。

还有一种,表达的是“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感伤与恐慌。如刘方平《春怨诗》:“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寂寞空庭春欲晓,梨花满地不开门。”诗巧妙的运用一些富含感情色彩的词语“日落”、“黄昏”、“泪痕”、“寂寞”、“空庭",极力宣染一种衰败凄凉的气氛。又运用汉武帝金屋藏娇的典事,暗示这是一个曾经受宠的妃嫔,大约因为“红颜暗老”而被狠心的君王遗弃在这空空的寂廖的金屋独自垂泪。迟暮时节,触景伤情,实在不愿开门看到满地飘零的梨花,免得肝肠寸断。在这里,宫女的怨恨是通过对自身韶华流逝的感伤哀叹表现出来的。

长期不得面见君王,也使一些宫女产生极度悲切的思想感情。如白居易《宫词》“泪尽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这位宫女没有流春不住的感伤与恐慌,她还正当妙龄,但是“红颜未老恩先断”,她有情意君无情。夜深之时,听着前殿传来的欢歌笑语,不禁泪湿罗巾,感慨悲凉,木然地斜倚着熏笼坐到天明。正因为感极而悲,怨而自恨就是一些宫女的当然结局了。“树头树底觅残红,一片西飞一片东。自是桃花贪结子,错教人恨五更风。”(王建《宫词》)看着满地飘零的落花,想到自己的青春也似这“一片西飞一片东”的落花一样凋残,遂恨这吹落满地的东风太残忍。但转而一想,不是这东风太无情,而是花朵太痴情。桃花不就是为了“贪结子”而自愿坠落飘零的吗?后两句出语惊人,语意逆转,掀起一层波澜,推出一层新意。全诗极其微婉的暗示了一个宫女不尽的怨恨之情。

当然,以上相当的宫怨诗仅仅是一种文学艺术形式。由于受作者时代的阶级的个性的局限的影响,一些诗写得“温柔敦厚”之至,没有一点锋芒,一些诗本就是诗人顾影自怜、对自身怀才不遇现状的自况,不能完全反映出宫女的真实情感和心境。但是“凤阁龙楼”的封建帝王的糜烂生活,封建宫闱中一些妇女精神生活的不正常,从中也可见一斑。从而引起我们对腐朽的封建制度极其痛恨的思想感情和对宫女不幸命运的深厚同情。

唐代宫怨诗中,也有相当的作品写得较为愤激,揭露直接猛烈,闪烁着夺目的思想光芒,相当程度上反映出当时宫女的生活和思想实际。不同于上一类宫女的缠缠绵绵、凄凄切切,杜荀鹤的《春宫怨》表现得则较为清醒和决绝。“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慵。”当年要不是因为貌美,怎么会被选入宫,以至现在没有了自由,没有了幸福。此时面对明镜,连妆也懒得梳了。因为“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她清楚的明白,得到皇上的雨露阳光是不可能的。倒是当年的越溪女伴,还时时在深情回亿着和自己同采芙蓉之乐。“年年越溪女,相亿采芙蓉”,这末两句写得最为含蓄,对此,纪昀曾如此评说过:“结句妙于从对面着笔,便有多少微婉。”而朱庆余《宫中词》“寂寂花开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则暴露了“凤阁龙楼”的帝王宫苑生活的恐怖与黑暗。

“雨露由来一点恩,争能遍布及千门。三千宫女胭脂面,哪个春来无泪痕”(白居易《后宫词》),这种腐朽的极不合理的封建制度残害了多少妙龄少女,埋葬了多少美好的青春。“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张祜的这首《宫词》,前两句写离家之远和入宫之久,后二句写感曲伤神,潸然泪下。诗巧妙的运用数字“三千”、“二十”与”一声”形成强烈鲜明的对比和映衬,深刻的写出了久居宫闱不得人身自由和幸福的宫女深切的哀痛和怨恨之情。宫女的悲惨一生历历在目,叫人不寒而栗。像这位宫女这样的悲惨遭遇,在那黑暗恐怖的宫庭中究竟还有多少呢?读了王建的《宫人词》以后,我们就不难想像了:“未央墙西青草路,宫人斜里红妆墓。一边载出一边来,更衣不减寻常数。”一边是宝盆似的充塞宫女的前殿,一边是葬有被摧残致死的宫女的墓地,强烈而鲜明的对比,暴露了贵为万世之尊的天子的残忍面目,强烈的控诉和鞭挞了罪恶的封建制度,寄予了对惨遭不幸的无数宫女的深切同情。

如果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表现的还是宫女较为隐曲的怨恨之情,那么,唐贞元年间刘皂的《长门怨》则是将内心的哀痛和愤恨山洪般的喷发出来:“宫殿沉沉月色分,昭阳更漏不堪闻。珊瑚枕上千行泪,不是思君是恨君。”昭阳,乃汉成帝宠妃赵昭仪的居所,此指他人承宠。此时宫殿沉沉,月朗星稀,四下里一片静寂。唯有远处传来声声更漏,似乎传来欢歌宴舞之声,不禁感慨万千。如果不是帝王的荒*无耻,自己的大好春光会永锁于这沉沉宫殿之中吗?这零落千行的泪,是自伤自怜,更是无声的愤恨与控诉!另外,白居易的《上阳白发人》也表达了对那些“少亦苦,老亦苦”的昔日“红颜”,今则“白发新”的不幸者的深切同情,同时对宫庭制度进行了尖锐深刻的揭露与批判。

分享:

这是唐代著名的宫怨诗。诗中前两句写班婕妤捧帚打扫宫殿时的偷闲和沉思,表现她孤寂无聊的精神,哀叹她如同团扇的命运。后两句以寒鸦作比,写她貌美却反不及寒鸦的怨情。寒鸦尚能从皇帝身边飞过,分享皇帝恩德,而今处幽冷深宫之人却不及它,相比之下更见前者命运之悲。沈德潜评曰:“寒鸦带东方日影而来,见己之不如鸦也。优柔婉丽,含蕴无穷,使人一唱而三叹。”全诗构思奇特,怨意悠远。

这首宫怨诗是借咏汉班婕妤而慨叹宫女失宠之怨的。婕妤初受汉成帝宠幸,后来成帝偏幸赵飞燕妹妹,她即求供养太后于长信宫。诗的首句即写供奉太后之事;二句写婕妤曾作团扇诗《怨歌行》,自比扇子,恐怕秋凉被弃箧中;三、四句写虽颜美如玉,失宠之后却不如丑陋的乌鸦。以颜色比颜色,虽不同伦类,却显得奇特精巧,写出宫女失宠之后,对其同类的嫉羡之情。

宫怨诗出现于唐代,唐代诗人写了大量的宫怨诗。但它不同于六朝及唐初那些专门描写宫庭绮靡生活的宫体诗,而是以描写宫女幽怨为主题的。存在诗人替怨、诗人观怨、宫女自怨三种类型。唐代宫怨诗所涉及的作者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在诗坛上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为唐代诗苑注入了新鲜血液。

 宫怨诗在唐代诗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不仅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唐诗的艺术成就,而且也能从中发现唐代宫廷女性幽闭深宫的苦闷生活状态以及压抑痛苦的内心感受,更能发现唐代社会对宫中女性的关注和同情。

唐代宫怨诗的繁荣有以下几个原因:

宫掖之盛和宫廷生活的苦闷是现实根源;社会开放和文禁松弛是不可或缺的条件;唐代文人积极入世的心态和怀才不遇的现实是动因。 唐代宫怨诗的内容十分丰富,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幽闭深宫;痴情望幸;恩尽失宠;怨怼悲愤。在艺术上也有其独特的特点:怨而不怒的思想倾向;含蓄蕴藉的抒情手法。

吴宫怨

吴宫四面秋江水

江清露白芙蓉死

吴王醉后欲更衣

座上美人娇不起

宫中千门复万户

君恩反覆谁能数

君心与妾既不同

徒向君前作歌舞

茱萸满宫红实垂

秋风袅袅生繁枝

姑苏台上夕燕罢

他人侍寝还独归

白日在天光在地

君今那得长相弃

 

王昌龄的两首宫怨绝句

在古典诗歌中,凡以描写皇宫内院生活为题材的作品,统称宫词。就其内容,可分为两类:一类津津乐道宫中的游乐情事或秘谈艳闻,一般说来,是不可取的;一类寄同情于幽闭在深宫中的妇女,道出她们的不幸遭遇和苦闷心情,从而折射出封建制度的一个罪恶的侧面。这后一类诗,可别称为宫怨诗。唐代有不少擅长写宫怨的诗人,而其中以王昌龄最为人所推重。

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称赞王昌龄的绝句:“深情幽怨,意旨微茫,令人测之无端,玩之无尽,谓之唐人《骚》语可。”这主要指他的宫怨诗而言。胡震亨在《唐音癸签》中也说他的七绝宫词中“尽多极诣之作”。下面是他的《长信秋词五首》之一: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这首宫怨诗,运用深婉含蓄的笔触,采取以景托情的手法,写一个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中,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这是一幕封建制度下的人间悲剧。只因享有无限特权的帝王要满足个人的声色之欲,就把数以千计的少女关闭在宫禁之内,使她们过着与骨肉分离、与人世隔绝的生活。不难想见,在她们的一生中,苦海无边,度日如年,会有多少不眠之夜?这首诗只是从无数悲惨的生活画面中剪取下来的一个片断而已。

在这样一个不眠之夜里,诗中人忧思如潮,愁肠似结,她的满腔怨情该是倾吐不尽的。这首诗只有四句,总共二十八个字,照说,即令字字句句都写怨情,恐怕还不能写出她的怨情于万一。可是,作者写诗时竟然不惜把前三句都用在写景上,只留下最后一句写到人物,而且就在这最后一句中也没有明写怨情。这样写,乍看似是离开了这首诗所要表现的主题,而在艺术效果上却更有力、更深刻地表现了主题。这是因为:就前三句诗而言,虽是写景,却并非为写景而写景,它们都是为最后人物的出场而写;就通首诗而言,前三句与后一句虽有写景、写人之分,但四句诗是融合为一的整体,都是为了托出怨情。

这首诗题为《秋词》。它的首句“金井梧桐秋叶黄”,以井边梧桐、秋深叶黄点破诗题,同时起了渲染色彩、烘托气氛的作用。它一开头就把读者引入一个萧瑟冷寂的环境之中。次句“珠帘不卷夜来霜”,更以珠帘不卷、夜寒霜浓表明时间已是深夜,从而把这一环境描绘得更为凄凉。第三句“熏笼玉枕无颜色”,是把诗笔转向室内。室内可写的景物应当很多,而作者只选中了熏笼、玉枕两件用具。其写熏笼,是为了进一步烘染深宫寒夜的环境气氛;写玉枕,是使人联想到床上不眠之人的孤单。作者还用了“无颜色”三字来形容熏笼、玉枕。这既是实写,又是虚写。实写,一是说明这是一个冷宫,室内的用具都已年久陈旧,色彩暗淡;二是说明时间已到深夜,炉火、烛光都已微弱,周围的物品也显得黯然失色。虚写,则不必是器物本身“无颜色”,而是对此器物之人的主观感觉,是她的凄黯心情的反映。而且,熏笼、玉枕的“无颜色”,还有其象征意义,是作为人的化身来写的。写到这里,诗中之人已经呼之欲出了。最后殿以“卧听南宫清漏长”一句,使读者终于在熏笼畔、玉枕上看到了一位孤眠不寐、倾听宫漏的少女。这时,回过头来再看前三句诗,才知道作者是遥遥着笔、逐步收缩的。诗从户外井边,写到门户之间的珠帘,再写到室内的熏笼、床上的玉枕,从远到近,步步换景,句句腾挪,把读者的视线最后引向一点,集中到这位女主角身上。这样,就使人物的出场,既有水到渠成之妙,又收引满而发之效。

在以浓墨重笔点染背景、描画环境,从而逼出人物后,作者在末句诗中,只以客观叙述的口气写这位女主角正在卧听宫漏。其表现手法是有案无断,含而不吐,不去道破怨情而怨情自见。这一句中的孤眠不寐之人的注意焦点是漏声,吸引读者注意力的也是漏声,而作者正是在漏声上以暗笔来透露怨情、表现主题的。他在漏声前用了一个“清”字,在漏声后用了一个“长”字。这是暗示:由于诗中人心境凄清,才会感到漏声凄清;由于诗中人愁恨难眠,才会感到漏声的间距特别漫长。白居易《宫词》“斜倚熏笼坐到明”句,是这位诗中人的客观写照;李益《官怨》诗中“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两句,则是这位诗中人的主观感受。同时,王昌龄在这句诗里还有意指出,诗中人所听到的漏声是从皇帝的居处——南宫传来的。这“南宫”两字,在整首诗中是画龙点睛之笔。它点出了诗中人的怨情所注。这些暗笔的巧妙运用、这一把怨情隐藏在字里行间的写法,使诗句更有深度,在终篇处留下了不尽之意、弦外之音。

这首《秋词》写的是秋怨,而宫人是长年都在愁怨中的,在秋季固然有秋怨,到春季也会有春怨。下面就再看一首王昌龄写的《西宫春怨》:

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

斜抱云和深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

这里,以一个如王安石《夜直》诗中所说的“春色恼人眠不得”的花月良宵为背景,描写一位与《秋词》中的主角命运相同之人的一连串动作和意态,运思深婉,刻画入微,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并窥见到她的曲折复杂的内心活动。

诗的首句“西宫夜静百花香”,点明季节,点明时间,把读者带进了一个花气袭人的春夜。这一句,就手法而言,它是为了反衬出这位诗中少女的孤独凄凉的处境;就内容而言,它与下文紧密衔接,由此引出了诗中人的矛盾心情和无限幽恨。作者的构思和用词是极其精细的。句中,不写花的颜色,只写花的香气,因为一般说来,在夜色覆盖下,令人陶醉的不是色而是香,更何况从下面一句诗看,诗中人此时在珠帘未卷的室内,触发她的春怨的就只可能是随风飘来的阵阵花香了。

照说,在百花开放的时节,在如此迷人的夜晚,作为一位正在好动、爱美年龄的少女,既然还没有就寝,早该到院中去观赏了,但她却为什么一直把自己关在室内呢?这可能是她并不知道户外景色这般美好,更可能是有意逃避,为怕恼人的春色勾起自己的心事,倒不如眼不见心不烦。可是,偏偏有花香透帘而入,使她又不能不动观赏的念头。诗的第二句“欲卷珠帘春恨长”,正是写她动念后的内心活动。这时,她无心出户,只想卷起珠帘,遥遥观赏。而在“欲卷”之际,却“春恨”绵绵,看来,即使把帘卷起,也没有观赏的心情。帘外的春色,无非使愁人添愁而已。

但如此良宵,美景当前,闷坐在室内,又会感到时间难熬,愁恨难遣。诗的第三句“斜抱云和深见月”,就是诗中人百无聊赖之馀的举动和情态。此时,她拿起乐器,想以音乐打发时间、排遣愁恨;可是,欲弹辄止,并没有真个去弹奏,只是把它斜抱在胸前,凝望着夜空独自出神。这一“斜抱云和”的描写,正如谭元春在《唐诗归》中所说,“以态则至媚,以情则至苦”。可以与这句诗合参的有崔国辅的《古意》“下帘弹箜篌,不忍见秋月”,李白的《玉阶怨》“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以及白居易的《上阳白发人》“惟向深宫望明月,东西四五百回圆”。这些诗句,所写情事虽然各有不同,但都道出了幽囚在深宫中的怨女的极其微妙、也极其痛苦的心情。

月下,她凝望的是什么,又望到了什么呢?诗的末句“朦胧树色隐昭阳”,就是她望见的景色。这一句,既是以景结情,又是景中见情。句中特别值得玩味的是点出了皇帝临幸的昭阳宫。这与前面《长信秋词》之一的结尾“卧听南宫清漏长”句中点出南宫的意义是相同的。它暗示诗中人凝望的是皇帝所在之处,而这正是她产生怨情、寄托怨情的地方。但是,禁闭着大批宫人的西宫与昭阳殿之间隔着重重门户,更何况又在夜幕笼罩之中,诗中人所能望见的只是一片朦朦胧胧的树影而已。这在写法上是透过一层、深入一步,写诗中人想把怨情倾注向昭阳宫,而这个昭阳宫却望都望不见,这就加倍说明了她的处境之可悲。

王夫之在《夕堂永日绪论·内编》中称赞王昌龄的《西宫春怨》是“婉娈中自矜风轨”。胡应麟在《诗薮·内编》中说:“江宁《长信词》、《西宫曲》……皆优柔婉丽,意味无穷,风骨内含,精芒外隐。”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认为:“七言绝句,少伯与太白争胜毫厘,俱是神品。”当然,王昌龄的宫怨诗也有写得一般的,就是他的《长信秋词五首》,也不是首首都好;至于他的全部诗作,更不能说“俱是神品”。但他的《西宫春怨》和《长信秋词五首》之一,在唐人以绝句体裁写的大量宫怨诗中,应当视为上选;称之为“神品”是可以当之无愧的。

《秋夕》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宫怨诗,借宫廷妇女不幸的命运来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鹊桥仙·纤云弄巧》是宋代词人秦观的词作,作者借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诗词原文:

秋夕

杜牧〔唐代〕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鹊桥仙·纤云弄巧

秦观 〔宋代〕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402723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0
下一篇2023-08-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