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孔子的“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怎样理解孔子的“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第1张

这句话应该理解为:如果具备了基本的道德水准和行事方式后,可以学习更多的知识,作出更大的贡献(本句为编者根据上下文内容添加)。

理解一句话的含义,要看这句话是谁说的,在什么环境下说的,我们把自己代入到那个环境,往往能准确而快速的理解话语的真实含义。

本句的来源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出自《论语》。了解了这个背景后,问题来了:

《论语》是个毛线?它是孔子的徒子徒孙们整理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集。为什么由徒子徒孙们整理?就算你再牛X,你好意思腆着个大脸,自己宣传自己?整理言论集干个毛线?宣传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教育理论等等。

哦,明白了,原来《论语》是一部以言论为载体,传播价值观和正能量的思想专著。

本句的解释

在《论语》第一部《学而篇》的第六章。我们看到了本句的原文: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把自己代入到孔子与弟子讲学,传播价值观的环境中,用现代白话通俗的翻译过来:

孔子说:“同学们(弟子),老师告诉你们:在家要孝敬父母长辈(入则孝),在外则要听从师长、哥哥们的安排(出则弟);说话要慎重,但说到就要做到(谨而信);要以博爱的心态广交朋友(泛爱众),尤其要与那些有道德的人多多接触交流(而亲仁)。当你具备了基本的道德水准和行事方式后(行有余力),可以学习更多的知识(则以学文),做出更大的贡献。”

为什么这么解释

为什么,还是那句话,要懂得代入、代入、代入,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想想老师是怎么教育我们的:正确的教育方式是不是要遵循合适的因果关系,或者把必要的条件一一罗列,进而一步步层层推进,然后总结得出最终结论。孔子作为“万世师表”,这种基本的方法论,他应该驾轻就熟,顺手拈来。想想逻辑上合理不:在家、在外、说话、行事的基本道德标准说完了,递进到对社会人群交往方法——博爱与广交朋友,再次递进到如何进一步提升道德水准上,最后得出价值取向——具备较高的道德水准时,学习更多的知识,报效朝廷。结尾来了个普世价值观宣扬,这不正是一个好老师应该做到的“循循善诱”吗!逻辑上一点毛病都没有(下图)。为什么要在道德水准较高之后才学习更多的知识:在《论语·阳货篇》中,孔子做过说明:“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简单说来就是:有才无德之人,祸祸社会的能力太强大了。换句话说:因为高智商犯罪太可怕了。

看到了吗?教育上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一样不缺,孔子真不愧为“至圣先师”。

结论

呼之欲出,“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正确理解就是:如果具备了基本的道德水准和行事方式后,可以学习更多的知识,做出更大的贡献。

对于此句,更概括的说法就是“德为才先”,认同吗?

我是酺客,请您转发、点赞、评论或关注。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这是孔子自己的投影,此句中表现出孔子对于

“什么样的朋友才是朋友,什么样的关系不是真正的朋友”的看法,其中表现出来的价值观是“不以利益关系为裙带来结交朋友。”

一、孔子思想中的"礼"与"乐" 

"礼"是奴隶社会及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是维护宗法与等级制度的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殷周重"礼",其礼仪往往形成一种严格的上下等级威仪和社会的差别意识。

由于孔子对"礼"的推崇,许多学者也因此认为"礼"是孔子的思想核心。孔子一生都以诗书礼乐教弟子,非常注重从理论上说明礼的重要性,他指出立身治国都非有礼不可。

孔子认为治人之"礼"要深入人心,必须同"乐"结合,也就是后来所说的礼乐相结合的"礼乐制度"。礼乐制度是以"乐"从属"礼"的思想制度,是一种颇为完备的典章制度。

"乐"作为 音乐 制度,它包括乐县、舞列、用乐等都有其森严的规定,孔子思想认为,礼是道德行为的规范,而乐能调和性情、移风易俗。二者皆可用以教化人民,治理国家,而礼与乐相结合不仅能维护奴隶主贵族内部的等级秩序,更能有效地统治人民。

二、孔子思想的"中庸" 

孔子思想中的"中庸"的主要内容并非 现代 大家所普遍理解的中立、平庸,其主要思想在于修养人性,在于人们要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

中庸是孔子思想范畴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贯穿于孔子的整个思想体系中。孔子中庸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就是人们要自觉修养,从而达到像美好的天一样的理想境界。

孔子的"仁"主要体现为伦理道德规范和 政治 统治理念两方面:"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即志士仁人,不因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德,要勇于牺牲来成全仁德,孔子把"仁"看作是一种伦理道德规范,并且希望其成为人们恪守的准则。

孔子也希望能够从"仁"出发,实现统治者对人民的一种"仁德"的统治,而并非以暴力手段去镇压和管制民众。他认为施行"仁政德治"的君王更能够争取民心,安定统治。孔子的"仁政德治"思想也是孔子留给后人的重大启示。

此外,孔子主张任何人都应该有一种为"仁"的愿望,他鼓励人们去追求这种境界,把"仁"看成是"君子"需要孜孜不倦去达到的境界。可以看出,孔子对"仁"思想的重视,也表明了"仁"的思想和学说是整个孔子思想体系的价值核心。它对于其他的如"礼"、"乐"等思想均处于统摄地位。

扩展资料:

孔子是中国文化的名片,是中国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已经转化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已经融入了中国人立身处世的血液之中,长期影响着中国人的文化性格和民族性格。孔子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发现并揭示了人的价值在于道德的人。

孔子的儒家学说的核心,就是如何确立为人之道的问题。孔子认为为人之道就在于仁,仁就是爱人,在自己的父母亲人的基础上,把这种爱人的情感推己及人,这样就能建设一个互助互爱的理想的大同世界。

参考资料:

——孔子

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

1、孔子为他推崇的“仁”下的定义就是“克己复礼”,“克己复礼”就是“仁”。“克”就是克制、约束。“克己”就是克制、约束自己的心念、言行,用大家常讲的话就是净化心灵、发扬正能量。

2、仁,其实就是佛家讲的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后的境界。孔子接着阐述这个“仁”的境界:“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一旦大彻大悟后,就会明白,这个世界根本就无我无他,万物本是一体的,整个世界,整个宇宙都是自己。

3、孔子关于仁的论述是克己复礼为仁。意思就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实际上,就是提倡人们要以克制和礼让的态度来调和社会矛盾。

政治学说

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内容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严格遵循等级制,把贵族和庶民截然划分为治者与被治者。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孔子生活在西周宗法礼制传统较深的鲁国,这时周王朝的统治权力已经名存实亡,诸侯间相互争战不断,出现了“王道哀,礼义废,政权失,家殊俗”的社会现实,“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成了那个时代的特点。

社会矛盾的激化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人的精神和信念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摧残。这些共同构成了孔子政治思想产生的历史渊源和社会条件,“仁”与“礼”是其政治思想的基本精神。

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即:对哪些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优秀价值原则,可以转化为时代精神来继承。例如《周易大传》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刚健有为精神,《论语》中所提倡的舍生取义、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的品质,以及“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历史使命感,《孟子》中提出的“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独立人格以及“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忧患意识,《春秋公羊传》中强调的天下统一的思想等,都是很容易转化为新的时代的。尤其是强调统一的思想传统,更具有现实意义

对有些内容可抽取其封建性的思想内核,提取其有用的精神因素,使之成为今天新文化建设有用的思想要素。如“民本”思想。从西周初年的“敬天保民”到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再到荀子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民本思想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古代“民本”的真正内涵,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利益。今天我们剔除其封建内核,则可以从人民当家作主的角度来转化古代的民本思想,将其发展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社会主义观念。儒家提出“修己安人”、“正心修身”等命题,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仍具现实意义。今天我们仍需要提倡自身修养和为社会主义而献身的精神。

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必须否定和抛弃。如“三从四德”的女性观,“天不变道也不变”的自然观,“别尊卑,明贵贱”的封建等级观等

        又到了订2019年小目标的时候了,2018年最让我惊喜的是,利用碎片时间完成了15+本书籍的阅读。虽然和某些一周看一本书的怪兽不能比,但也算聊以自慰。

        对于2019年阅读的目标,我希望改变只求数量的方针,而是希望自己能够有简单的输出。暂且就定为一个月写一篇比较像样的读书笔记。因为我是理科出身,18年的完本书籍中大多以自然科学为主。辅以部分历史类。而《论语译注》这本书,带给我最大的惊喜。不仅因为论语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还因为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对孔子他老人家有了全新的认知。总结起来就是:可敬,可爱,可嗔。

        下面,我来挑选在读后深有感触的片段。尝试向大家展示一个更完整,更不一样的孔子。

        1 作为儒家学说的创造者,孔子从政者有非常高远的追求,带着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

个人认为,八佾篇,第二十五,最能代表孔子高远追求,和理想主义的色彩:

        首先这篇是成语“尽善尽美”的来源。孔子借助舜时的乐曲“韶”,和周武王时期的乐曲“武”,来阐述他对于这两个王朝统治者的评价。舜的天子之位,是通过德行的考研,由尧禅让而来。这是孔子眼中,最理想化的朝代更迭方式。谓之“尽善尽美”。孔子对于尧舜的敬仰,在后续的篇章中多次出现,如尧曰篇的第一:

        这篇再一次赞赏了尧,舜,禹三位皇帝,都是德高望重,因为上天将君主的任命降临的。他们的帝位,不是靠武力征伐得来。所以如果“四海困穷”,即百姓的生活困苦了,他们的任命也将结束。

        为政篇的首篇,再次强调了良好的德行对于君主的重要性:

        将有德行的君主,比喻成闪亮的北极星。和孔子自身对为政的高要求不谋而合。

        我们回到周武王的篇章,周武王的天子位置,是由讨伐残暴的纣王得来。尽管是正义的战争,终究比不上孔子最理想主义的“从德,禅让”制度。因此被他评价为“尽美矣,未尽善也”,也就不足为奇了。

        2 我们已经知道孔子对于从政有崇高的道德标准,那么这个标准是什么?

        用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话来说,就是“中庸”。雍也篇第二十九,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提到这个概念:

        个人认为,中庸不等于平庸。而是有原则地处事,调和各种矛盾,“中庸”既是为人处事的方针,也是稳定天下的道理。

        读到这里,可能你还是觉得中庸之道的概念有点模糊,我们再用子路篇的一篇引文,来阐述中庸对于之道对于我们意味着什么。

       “ 一个人周围的人都喜欢他,那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还不行。那一个人周围的人都不喜欢他呢?孔子说:还不行。最好是所有的好人都喜欢他,而所有的坏人都厌恶他。”这一篇提到了两个有趣的点。第一:只有有仁德的人,他对于其它人的好恶是有意义的。第二:没有任何一个人会被所有人喜欢,被所有人不喜欢。因此对于孔子来说,有德,有分辨善恶的水平。才是在为人方面的中庸之道。

        3孔子在他这个时代的政治主张是怎样的

        讲了这么多孔子的政治抱负和道德标准,那他自己的从政经历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呢?

        31 他还是强调自身修为的重要性,淡化社交的功能。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 宪问篇14:

        32 矛盾的是,孔子也有苦恼自己的才能得不到重用的时候。毕竟他自己51岁才在鲁国谋求到官职,拥有了实现自己政治理想的机会。我们来看一下子路篇10:

        孔子说:“如果有人用我治理国家,一年便可以搞出个样子,三年就一定会有成效。” 这样的表态,和现在“新官上任三把火”的迫切感,也有些不谋而合吧。

        孔子最后是被一个叫阳货的人说服,从而走上仕途的。要是遇不到这样的人,以他这么扭捏的性格,估计就一辈子在路过鲁国教书了吧。下面我们来看看孔子是怎么被套路的:阳货篇01

        这一片有点长,整个故事是这样的: 阳货想见孔子,孔子不见,他便赠送给孔子一只熟小猪,想要孔子去拜见他。孔子打听到阳货不在家时,往阳货家拜谢,却在半路上遇见了。阳货对孔子说 :“来,我有话要跟你说。”(孔子走过去。)阳货说:“把自己的本领藏起来而听任国家迷乱,这可以叫做仁吗?”(孔子回答)说:“不可以。”(阳货)说:“喜欢参与政事而又屡次错过机会,这可以说是智吗?”(孔子回答)说:“不可以。”(阳货)说:“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年岁是不等人的。”孔子说:“好吧,我将要去做官了。”

        阳货是鲁国一位重要的臣子,他一直希望孔子可以从政。但孔子一直闭门不见。阳货后来就在孔子家中寄了一只煮熟的猪,这在古代来说,是一份厚礼了。而孔子又是一个非常尊重礼数的人,(他是一个主张衣服可以材料粗鄙,但帽子材料要好)但他内心还是不想和阳货见面。所以想趁阳货不在家,去房一个拜谢的帖子。没想到在半路上被阳货抓个正着。读这篇的时候,我正好在吃早饭,差点笑喷。

        套路归套路,说服孔子出仕,我认为根本的原因还是阳货的政治主张和孔子高度一直。当时鲁国的三桓割据,民众苦不堪言,阳货是希望消弱割据势力,还百姓幸福生活的人。所以他俩才能聊到一块儿去。

       刚才已经说到,孔子对于礼仪追求,也是很严格的。大的原则,用大家耳熟能详的两句话就可以概括。

        第一句是描述君子本身的:

        温和,善良,恭敬,借鉴,谦逊。是孔子对于每个人是否有礼数的判别标准。

        第二句,是描述任何人之间相互关系的:

        这句就更好理解了,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有不同的角色。在对应的生活场景中,我们一定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不能出戏。否则孔子老人家,可是饭也吃不下去的哦!

        孔子是个非常善于吐槽的人,对于有违礼仪的地方,他会毫不犹豫地抨击,才不管对方是否位高权重。

        季氏,和上文的阳货是一伙的,属于在鲁国的权贵阶层。这个场景的槽点是,在春秋时期,不同的阶层,舞蹈的人数是有要求的。“佾”是一个量词,指8个人。当时天子才能用八佾,诸侯六佾,大夫四佾。季氏按照礼法只能用四佾,因而遭到了孔子无情的吐槽

在季氏篇里,孔子还吐了个超级大槽:

        孔子的意思是,天下的道应该由国君来制定。这样才能保证长期稳定和平的世道。如果诸侯,大夫在礼仪上不遵循,或者君主昏庸证券旁落,那几世之后,政权就没有了

        孔子他老人家的槽不仅仅对于大夫,春秋五霸的晋文公和齐桓公,同样没有逃过他的嘴: 宪问15:

        放到现在,就好比说美国总统爱耍手段,作风不正。俄罗斯总理还行。这话换成你,敢不敢当面说?

        不单单是孔子,孔子的学生,对于老师某些可能失礼的行为也是零容忍的:

        孔子去见南子(结果不尽人意)。子路(为孔子之道不得行而)不悦。孔子向子路解释说:“我之所以行道不顺,(与人事无关),而是天命未通,天时未到。”

        南子是卫灵公的夫人,有不正当的行为,名声不好。子路的不悦,体现在两个:第一,按照孔子的礼法,这样的人岂止是自己去见,就算别人求见,孔子也是不见的;第二,孔子当时为了谋求官职的不得已行为,最终也没有体现很好的结果。

        最后放几篇大家对论语某些篇章可能有的误读,在读完全书后,你会发现孔子的本意,会更有趣。

       我们通常的解读,在不远游就结束了。可能会觉得为什么孔子这么迂腐,小孩儿永远不能离开父母。但读了后半句之后,才豁然开朗,原来只要有明确的方向,子女是可以远游的。

           这一篇,也是读一半惹的祸。私以为,孔子并不是不尊敬女性,而是倡导保持适当的距离,双方各有合适的空间。

           19年第一篇读书笔记完成,希望我可以有始有终。

            欢迎大家踊跃留言。

        

孔子的主要思想分为:道德思想、政治思想、经济思想、教育思想、美学思想、史学思想、旅游观念、人生观念。具体内容如下:

道德思想

孔子建构了完整的“德道”思想体系:在个体层面主张“仁、礼”之德性与德行。德道思想体系是以性善论(“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为基础,以立人极(“三极之道”)为旨归,以人道与天道、地道相会通,人道中庸又适时之变为方法论的完足思想体系。

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孔子晚年时期的最高理想称之为“大同”,在大同的世界里,天下的人,不止以自己的家人为亲,不止以自己的父母儿女为爱,而是相互敬爱,爱天下所有的人。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孩子们都能获得温暖与关怀,孤独的人与残疾者都有所依靠,男人各自有自己的事情,女人有满意的归宿。天下没有欺诈,没有盗贼,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人人讲信修睦,选贤举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政治思想

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内容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严格了等级制,把贵族和庶民截然划分治者与被治者。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孔子生活在西周宗法礼制传统较深的鲁国,这时周王朝的统治权力已经名存实亡,诸侯间相互争战不断,出现了“王道哀,礼义废,政权失,家殊俗”的社会现实,“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成了那个时代的特点。社会矛盾的激化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人的精神和信念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摧残。这些共同构成了孔子政治思想产生的历史渊源和社会条件,“仁”与“礼”是其政治思想的基本精神。

孔子的最高政治理想是建立“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大同”社会的基本特点是:大道畅行,“天下为公”,因而能“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矝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阴谋欺诈不兴,盗窃祸乱不起,这是一幅理想化的传说中的尧舜时代的原始社会景象,也是孔子憧憬的最高理想社会。“小康”社会是孔子主张的较低的政治目标。“小康”社会的基本特点是:大道隐没,“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与这种贫富不均、贵贱不等相适应,产生了一系列的典章制度、伦理道德,“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立田里,以贤勇知”,相应地还要设“城郭沟池以为固”,由是,“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这种社会显然没有“大同”世界那样完美,但有正常秩序,有礼、仁、信、义,所以称为小康。这种社会实际上描述了“私有制”产生后的阶级社会的“盛世”。

孔子的“大同”社会、“小康”社会理想对中国后世影响深远。后来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阶段的思想家提出不同内容的憧憬蓝图和奋斗目标,这种思想对进步思想家、改革家也有一定启发,洪秀全、康有为、谭嗣同和孙中山都受到其影响。

经济思想

孔子的经济思想最主要的是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的义利观与“富民”思想。这也是儒家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

孔子所谓“义”,是一种社会道德规范,“利”指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谋求。在“义”、“利”两者的关系上,孔子把“义”摆在首要地位。他说:“见利思义”。要求人们在物质利益的面公元前,首先应该考虑怎样符合“义”。他认为“义然后取”,即只有符合“义”,然后才能获取。孔子甚至在《论语·子罕》中主张“罕言利”,即要少说“利”,但并非不要“利”。《左传·成公二年》记载,干不符合道义的事而获得富贵,就如同浮云一样,不屑于用不义的手段取得富贵。孔子还认为,对待“义”与“利”的态度,可以区别“君子”与“小人”。有道德的“君子”,容易懂得“义”的重要性,而缺乏道德修养的“小人”,则只知道“利”而不知道“义”。这就是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说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有人认为孔子既然重“义”,则势必轻视体力劳动。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论语》中记载他对想学农的弟子樊迟十分不满,骂他是“小人”,这是因为孔子认为人要有更大的理想和追求,要承担的是更大的责任。他要让他的学生成为价值的承担者而不是一个农民。[29]

教育思想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他主张“学而优则仕”,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他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从政的君子,而君子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修养,所以孔子强调学校教育必须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在教学方法上要求老师“有教无类”、“经邦济世”的教育观,“因材施教”、“启发式”的方法论、注重童蒙、启蒙教育。他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新知识引申拓宽、深入,“举一而反三”。

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礼”和“仁”。其中“礼”为道德规范,“仁”为最高道德准则。“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容,有了“仁”的精神,“礼”才真正充实。在道德修养方面,他提出树立志向、克己、践履躬行、内省、勇于改过等方法。“学而知之”是孔子教学思想的主导思想。在主张不耻下问、虚心好学的同时,他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同时还必须“学以致用”,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

他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谓教师应该在学生认真思考,并已达到一定程度时恰到好处地进行启发和开导,他又是在教学实践中最早采用因材施教方法的教育家。通过谈话和个别观察等方法,他了解和熟悉学生的个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根据各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培养出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多方面的人才。孔子热爱教育事业,毕生从事教育活动。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仅言教,更重身教,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感化学生。他爱护学生,学生也很尊敬他,师生关系非常融洽。他是中国古代教师的光辉典型。

孔子的教育活动不但培养了众多学生,而且他在实践基础上提出的教育学说,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由于孔子保守的政治态度,因此对待经济制度的改革也反映了保守的思想。比如鲁宣公十五年(西元公元前594年)实行“初税亩”,从法律上承认私田的合法地位,是春秋时代的重大经济改革;但是据《左传》说,孔子修《春秋》时记载“初税亩”,目的是批评其“非礼也”。而民众不富足,国君没有富足的。在《论语·尧曰》中还记载,孔子主张“因民之利而利之”,即对民众有利的事情才去做。另一方面,他又主张赋税要轻一些,徭役的摊派不要耽误农时。《论语·述而》记载,孔子还对当时的为政者进行说教,要求为政者不要过于奢侈,要注意节俭。他说:“奢则不逊,俭则固。与其不逊也,宁固。”同时,还主张“节用而爱人”。这里面包含了把孔子“仁”的思想运用于经济领域。

美学思想

孔子的美学思想核心为“美”和“善”的统一,也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孔子提倡“诗教”,即把文学艺术和政治道德结合起来,把文学艺术当作改变社会和政治的手段,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并且孔子认为,一个完人,应该在诗、礼、乐修身成性。孔子的美学思想对后世的文艺理论影响巨大。

孔子在易学中明确提出了“美在其中”、“见仁见智”等著名美学命题。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童子问易》在易宗基础上提出了美宗——阳刚、阴柔之美;生命之美;自由之美;中和之美。认为“阴阳之美、生命之美、自由之美、中和之美可谓是美学之宗”。

史学思想

孔子治史思想的一个重要主张就是“直”,即研究历史要实事求是,不但要重视根据,而且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为政》),他竭力反对那些狂妄不直的人,说:“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泰伯》)他这种一以贯之的主张,也反映到他的治史态度中。

孔子的治史观不仅反映到治史态度和治史主张上,而且还体现在历史发展观中。孔子认为历史在不断“损益”,他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为政》),周代正是在总结夏、殷二代的基础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文明。历史不是倒退,而是后来居上,是前进发展着的。尽管这种思想很朦胧,但却是我国史学史上进化论的可贵的开端。

旅游观念

孔子一生游历丰富。他从漫长的旅游生涯中悟出精辟的人生哲理,并形成对旅游的独特见解。孔子的“游”主要有三种形式:游览、游学、游仕。也就是说,孔子在游中问学教学,游中求仕入仕,游中生情怡情,游中悟道传道。他的旅游行为与修学、入仕是分不开的。孔子的旅游思想可大致概括如下:

孔子的远游观和近游观

孔子说:“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意思是君子不要留恋故土,应该通过游学四方来增长见识,实现远大的理想和抱负。由此可知,孔子“重游”,反对“怀居”、“怀土”等心理和行为,甚而把贪恋安居、留恋故土作为君子与小人的分野标志。但是孔子也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明确表达了他提倡近游的思想。“父母在,不远游”也是儒家提倡推行孝道、侍奉双亲、注重人伦思想的体现。

那么孔子既“重游”,又反对“远游”、提倡“近游”,岂不是自相矛盾?实则非也。孔子的近游观和远游观并不矛盾,而是对立统一的,类似于“鱼和熊掌”的关系。远游与近游,实际上反映了儒家的“忠”与“孝”、报效国家与侍奉双亲的对立统一。孔子虽然提倡“近游”,但也不一味地排斥远游,虽然主张推行孝道,但更主张“治国平天下”。到底适宜远游还是近游,取舍标准就是是否“有方”。事实上,跟从孔子周游列国14年的弟子中就有不少双亲健在者。孔子反对的只是无正当目的却超出合理程度的“远游”。

孔子注重文化之旅、自然之游,倡导“山水比德观”

孔子一生行游天下,注重听乐观礼,开创了中国文化旅游的先河。据史书记载:“孔子曾西入周室,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观帝王之治。”醉翁之意不在酒,孔子入周之意在于向老聃学习乐礼。另外,孔子访齐,曾与齐太师交流关于“乐”的见解并达到忘我的境界。《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学之,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孔子行游四方中学习、欣赏古代的礼乐文明,这其实就是现在所说的文化旅游。

除了提倡听乐观礼的文化之旅,孔子还注重体悟山水的自然之游。对于山水自然景观,孔子更注重“美”的感受,比如为我们耳熟能详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在孔子看来,智者的聪明锐利和流动的水具有形而上的共通性;仁者的宽厚品格与庄重沉稳的大山相通。这就是“山水比德”的审美观、体验观。“比”指象征或比拟,“德”指伦理道德或精神品质,意指在欣赏山水自然景观时,根据其特征类比联想到人的道德品格,即把自然山水人格化。

孔子主张旅游要健康有度,反对佚游

孔子曾说:“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晏乐,损矣。”也就是说,以骄傲为乐,以到处游玩、游手好闲为乐,以大小宴为乐,都是有害的快乐。可见,孔子反对游手好闲、放荡游乐、毫无节制的游玩等佚游行为。他认为佚游超出个人身心承受能力与社会礼制许可,佚游带来的快乐是暂时的、局限的,而且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损害。

人生观念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孔子62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知难而退,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安贫乐道

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为,孔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直道而行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他曾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史记》载孔子三十多岁时曾问礼于老子,临别时老子赠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这是老子对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问题太深刻,讲话太尖锐,伤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危险。

◎与人为善

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等等,都是他的做人准则。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各阶段的总结。

    一个好的老师,能让他的学生变化气质。而有一个人,有一本书,能让一个民族变化气质,这个人就是孔子,这本书就是《论语》,这个民族就是中华民族,这种气质就是“文质彬彬”的君子气质。百年奇特几张纸,千古英雄一窖尘。唯有炳然周孔教,至今仁义洽生民。为联合国大厅雕刻石雕孔子像。并由我们雕刻的浮雕和《论语》上的孔子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今天这具有普世文化原则的话,指导着世界上的政治家们处理国与国,地区与地区和不同文化间的冲突,仍具有现实意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403765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0
下一篇2023-08-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