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民间故事文字版(6篇)

短篇民间故事文字版(6篇),第1张

#儿童故事# 导语民间故事就是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具有虚构内容的散文形式的口头文学作品。民间故事从生活本身出发,但又并不局限于实际情况以及人们认为真实的和合理范围之内。它们往往包含着自然的、异想天开的成分。民间故事就像所有优秀的创作一样从生活本身出发,但又并不局限于实际情况以及人们认为真实的和合理范围之内。下面是 整理分享的短篇民间故事文字版,欢迎阅读与借鉴。

1短篇民间故事文字版

 传说中的远古时代,洪水滔天,洪水把庄稼都给冲毁了,还把小草小花给淹死了,还有很多东西都被冲毁或者淹没,人们在水里走路,有的小孩子都被淹死了,因为他们太矮了,活下来的孩子都会被饿死,因为食物都被冲掉了,人们在这个生活里叫苦连天。

 鲧实在忍不住了,他还没等天帝允许,他就把天帝的宝物息壤偷走了,他用天帝的宝物息壤去堵住洪水,天帝发现了,天帝命令祝融把鲧杀死在羽山的郊外,火神祝融准备把鲧的肚子剖开,结果,里面就是鲧的儿子大禹。

 天帝最终让大禹用息壤把九州安定下来的。

 鲧为了百姓的安宁而牺牲自我的生命,我祝愿禹能够实现父亲的愿望把洪水治住,给老百姓带来安宁。

 

2短篇民间故事文字版

 一个农民的妻子发高烧,他到集上去抓药。在药店门口,他问正站在马路上的一个孩子,怎样称呼店里老板。“庸医。”孩子说。农民到了药店。他说:“你好,庸医老板。”啪,农民挨了老板一个嘴巴。“我想抓一点儿退烧药,庸医老板。”啪,他又挨了一个耳光。“就这些吗?”“对。”老板气冲冲地说。回到家,农民对他的妻子说:“你快起来,我把药抓回来了。”他让妻子坐在椅子上,使足劲给了他妻子一拳,打得她跌到床上去了。

 他的妻子被他这么一吓,出了一身汗,烧还真的退了。农民又进城去找老板。他走进店铺说道:“上次抓的药没用完,剩下的一半我又带回来了。”说完,一拳打在老板的耳朵根子上,打得他转了好几个圈。

 

3短篇民间故事文字版

 从前,有一个女人十分懒,丈夫外出经商,她在家煮饭从来不刷锅,也不刮去锅底灰。三年后,丈夫回来了,对妻子说:“渴死我了,快烧口茶吧!”懒妇舀了一碗水,锅就满了,她坐灶门口烧火去了。丈夫左等,锅不透,右等,水也不开,他渴急了,上厨房去看看,懒妇坐在灶门口忙得满头大汗。

 丈夫揭开锅盖一看气昏了,提起锅来使劲一掼。可是锅在地上并没有碎,而是骨碌碌地直转,滚出好几口锅来,大的小的满地都是。懒妇立即从灶门口爬起来拉着丈夫说:“熄熄火!熄熄火!你出去三年,我们的一口锅下了多少口锅啊!”弄得丈夫哭笑不得。

 

4短篇民间故事文字版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大帽山是一片大海,海里住着南海龙王儿子龙,岸边住着牛魔王的儿子牛和鲤鱼精的女儿鱼。鱼和牛从小青梅竹马,经常喜欢在一齐玩。在不知不觉中,他们都已到青年时期,牛和龙同时爱上了如花似玉的鱼。而鱼只爱上为人忠诚,力大无比的牛。

 一天,牛和鱼约会时被龙看见,龙顿时火冒三丈,立即要和牛决一死战。这场大战战了七七四十九天,战到翻江倒海,天昏地暗,仍未分出胜负,结果大海干枯变成了高山。也就是大帽山。

 这件事最终被上帝明白了,于是上帝把龙顶在大帽山的山顶上;把鱼锁在了半山腰上;把牛牛赶下做凡间苦役,就在牛被赶下做凡间苦役的前一夜,牛和鱼在大帽山的山嘴上做最终的生死离别。

 最终,人们为了纪念牛和鱼这个凄美的感情故事,就把大帽山叫成“牛鱼嘴”。

 

5短篇民间故事文字版

 传说很久以前,泸西域西的玄天阁上住着厂位法术超群的老道士,世称“唐神仙”。唐神仙少时饱读经书,聪慧过人,但科举场中历尽坎坷,终无进身之门径。唐神仙看透了社会的腐 败黑暗,愤世嫉俗,选申阿庐古洞这个世外桃源遁隐楼身、修行悟道。善良的妻子长年坚持给他送饭,并苦苦哀求他回家居住。妻子炙热的感情融化不了丈夫冰冻的心,枯木再难萌发新芽。有一天,唐神仙对妻子说:“你的情我领了,但洞外的世道令人难以忍受。今日我们以这仅剩的鱼骨为卜,若此鱼生还,我得继续在洞中修道,若不能生还,就遵从贤妻之命出洞回家。”言毕,将鱼骨投人水中,霎时,鱼骨变成了摇头晃尾的透明鱼。当地百姓视为“神鱼”。

 

6短篇民间故事文字版

 桑园峡内黄河水流湍急,就在桑园峡中段黄河激流中却有一个屹立的大石。百姓称之为将军柱。传说这个将军柱是鲁班修建的。当年鲁班周游列国时,来到桑园峡边上,为方便两岸人民的来往。鲁班把桥墩的位置选在了将军柱的这个地方。从此,鲁班早出晚归,负责施工,半年过去了,桥墩在渐渐长高。有一天,鲁班的妻子送饭到岸边,等了一阵不见鲁班,便到岸边看个究竟,谁知她在岸边看见一个巨人站在河中,一手拿着巨石,一个手拿着铁锤在干活,他的妻子哎呀一声惊叫。鲁班一慌,一锤砸在了自我腿上。手中的石头也飞到了对岸的山上,桥也就没有建成。至今在将军柱上有一个十分光滑的石头,好像是整个人的脊背印了下去,中间则是脊柱,把石头一分为二,好像是长期靠着休息时留下的。传说这就是鲁班造桥时所留。

#儿童故事# 导语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学中的重要门类之一。从广义上讲,民间故事就是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具有虚构内容的散文形式的口头文学作品。下面是 整理分享的短篇民间故事文字版大全,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1短篇民间故事文字版:孟姜女和土地婆婆

 孟姜女千里寻夫,寻到万里长城,听说丈夫万喜良死在长城脚下,哭得天昏地黑,哭声震倒长城,露出一堆一堆白骨。原来造长城死去的成千上万劳工,统统葬在长城里。

 孟姜女一边哭,一边找寻丈夫的尸骨。白骨如山,那一根是喜良的骨头呢她东挖西挖,手指都流出血来,血滴在白骨上,滑到泥土里,孟姜女忍着痛不停挖,挖着挖着,挖到一堆骨头时,血凝在骨头上象结了红梅花,孟姜女想:夫妻连心,一定是我丈夫。她把骨头一根根拣拢拼凑,正好是一副人骨路。孟姜女用包袱将骨头包好,抱在胸前说:“喜良!喜良!夫妻总算团圆,跟我回家去吧!”眼泪滴滴嗒嗒落在包袱上,包袱里骨头悉悉瑟瑟也象在哭泣。

 孟姜女抱着包袱一路走一路哭,只觉得包袱越来越重。实在走勿动了,坐在路边歇脚。这时候,前面来了一对老头老太婆。老太婆走近孟姜女关心地问:“这位大姐,看侬面孔蜡白,满头黄汗,会是生病(口伐)”孟姜女答:“毛病倒没有,就是我的包袱太重,抱得吃力煞人。”老太婆笑嘻嘻说:“这顶便当,只要背在背上就轻松了。”孟姜女试了一试,果然轻泛得多,背着包袱赶路,心里着实感谢老婆婆。

 等到孟姜女走远,老头埋怨老太婆:“你太缺德,活活拆散了一对恩爱夫妻。本来万喜良骨头被孟姜女眼泪水一渗透,可以还阳做人,现在背在背上,眼泪渗勿着,咋能活转来。”

 老太嘴巴一撅说:“我们土地公婆,职责就是收管闲魂野鬼,万喜良一还阳,世人都看人学样,照着去做,阴差阳错就弄勿条直了。”土地公公讲:“为神为鬼,都要有好生之德,孟姜女是天下顶可怜的女人,侬勿怕丧阴积”

 俩老争吵不休,土地婆婆气得呒话好讲,拔出头上一枚玉簪划出一条深沟,土地婆婆脚下的土地,慢慢的漂开去,直到海里,就是现在的台湾岛。

 从此以后,大陆上土地堂里供的是土地公公。台湾那边土地庙只供土地婆婆。

 

2短篇民间故事文字版:大舜耕田

 从前山里住着一户人家。母亲为人糯弱,儿子大舜,脾性暴躁,年近四十,还未婚配。母子相依度日。

 大舜耕田,母亲送饭,都要遭到儿子的打骂,不是怪她送早了,就是怪她送迟了。每次送饭,他的母亲都提心吊胆。一天,大舜在一块大田里犁田,突然犁犁出了一个耗子窝,窝里有八 九个娇嫩的小耗子,闭着眼睛,在犁乱了的大草窝里滚来滚去。大舜看着这群嫩耗子,不但不伤害它们,反而起了怜惜之心,于是停着牛,搁住犁,坐在田坎上吸起烟来,看着那群耗子。一会儿来了两个大耗子,一只把嫩耗子卷成一砣,另一只咬住这只大耗子的尾巴,艰难地把一砣耗子拖走了。大舜看得呆了,心想,耗子这样渺小的动物,是这样有感情,这样心疼自己的儿女,母亲把我拉扯大,花了多少心血啊!母亲送饭或早或迟,都要遭到我打骂,我连耗子都不如啊!他越想越伤心,竟流出泪水来。他想,我现在知错就改,也不枉披了张人 皮。

 不多时,母亲送饭来了,他忙停住牛,面带笑容老远地去接,他仓促中,没有放下打牛的条子:哪知母亲被儿子打怕了,看见儿子拿着条子老远向自己走来,吓得回头就跑,大舜怕母亲跌倒,就大声喊着,快步追去要扶住母亲。母亲看见儿子吼着追来,更是慌张,一失脚滚在岩下丧了命。大舜见慈母已死,悲痛已极,扑在母亲身上,放声大哭。

 他安埋了母亲,为了表达自己对母亲的追悔,他请了个技艺精湛的雕匠,雕了母亲的像。每天出工收工,都背着“母亲”;吃饭时,先舀一碗献给“母亲”,以示孝敬。

 挞谷季节,大舜忙着收割,就把“母亲”背起放在晒谷场上,手里拿着扒扒,头上戴着草帽,就象母亲生前看谷吆鸟的样子。一天,忽然天上起满了乌云,霎时雷打得遍震,紧接着就是倾盆大雨。大舜正在忙活路,见天色骤变,急忙跑到晒坝。先抢谷子,还是先背“母亲”他想,没有母亲就没有我,哪有先抢谷子的道理!他背起“母亲”就往家跑。当他把“母亲,安放在家里又来抢谷子时,一会儿天就晴了。太阳把刚才打湿的谷子重新晒干了,原来是雷公菩萨来试大舜的心。雷公菩萨亲见大舜先抢“母亲”,感到他真有孝心,所以没有打他。大舜死后,人们传颂着大舜耕田的事迹,都说大舜知错能改,仍然算是个孝子。

 

3短篇民间故事文字版:万年灰与燕京城

 人们都说,是秦始皇最早修的万里长城。其实开始的长城并不是他修的。早在秦始皇之前的春秋战国时,有个燕王,他的国土小、兵马少、力量弱,随时都有被邻国吃掉的危险。为了保住国土,燕王就征用了民夫,在他的国土边界山顶上筑起高高的城墙,以防外敌入侵。

 因为那时还没有石灰,他筑的城墙,石、砖都是用泥抹的。为了抢时间,早日修好城墙,他下令冬天也不停工。天冷,和泥得用热水,因此,民夫们就把大铁锅抬到工地上,用三块石头支起来,添柴烧开水。天长日久,铁锅被烧了个大窟窿,满锅的水全漏光了;把锅下的火浇灭了。可民夫们也意外地发现,水洒在支锅的石头上,热石头遇到水就炸开了,炸出许多白面面,民夫们瞅着、想着,好生奇怪。有个人把这白面面用水和和,觉得比泥还滋润,还有粘性,就把它抹在石条和砖缝里。

 第二天,民夫们发现,用这白面面抹的石条和砖缝,要比用泥抹的结实的多。燕国人得到了启发,从此,就烧石灰,来抹城墙缝。

 后来,秦始皇统一了中国,为了保住他的皇上宝座,也仿照燕王的办法兴工修起了万里长城。动工时,他下了一道旨令,让原来的燕国人包揽烧石灰的活儿。因此,那时修长城所用的百灰,全是燕国人烧的。长城修到哪儿,就在哪里山坡上烧灰,而且烧的灰质量非常好,被后人称为万年灰,意思是万年不变质。

 长城修完后,别的民夫各回各地。因燕国人烧灰有功,秦始皇又拔下金银,建了个城镇,专为燕园人居住,这城镇就是现在的北京。因此,那时北京叫燕京,燕国人烧灰用过石头的山统称为燕山山脉。

#能力训练# 导语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民间故事占据了很大的地位。在许许多多的故事中,我们不仅感受到了听故事的快乐,更感受到了传统文化。下面是 分享的精选民间小故事短篇。欢迎阅读参考!

1精选民间小故事短篇 篇一

 远古时代,黄帝是一位非常贤明的君王,他曾经为了民族的生存,打败了入侵者蚩尤。在黄帝的时代也是古的大发明期,舟车、历法、算术、音乐等,都是在这个时代发明的。

 黄帝的晚年,发明了鼎。当第一个鼎被铸造出来时,天上突然飞下来一 条龙,那条龙有着威武的眼睛和长长的、闪着银光的龙须,整个龙身透着金光,降临时好象带来万匹的金锻,笼罩了整个天空。

 黄帝和臣子们都大吃一惊,那只龙慢慢靠近黄帝,眼神变得十分温和,忽然开口对黄帝说:“天帝非常高兴看到你促使中国文明又向前迈进了一步,所以特地派遣我来带你升 天去觐见天帝。”

 黄帝一听,点了点头,就跨上龙背,并且对群臣说:“天帝要召见我了,你们多保重,再会了。”

 “请让我们追随您去吧!”大臣们说完,就一涌而上,希望爬上龙背,随黄帝一起走。可是那只龙却扭动身躯,把那些人都摔了下来。

 金龙戴着黄帝快速飞上天空,一下子就消失在云雾中了。群臣没有办法,只好眼睁睁的看着黄帝升 天而去。

 一位大臣看着天空,若有所思地说着:“并不是每个人都上得去的啊!只有像黄帝那样伟大的人,才有资格呢!”

 后来的人为了纪念这位帝王,就把黄帝升 天的地方叫做“鼎湖”。

2精选民间小故事短篇 篇二

 “年”兽的传说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蜡烛还发着余光……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3精选民间小故事短篇 篇三

 司马光是北宋知名的政治家、史学家。他从小就聪明好学,机智勇敢。

 司马光小时候经常和小伙伴一起在后院玩耍,后院有一座假山,假山下有一口常年装满水的大水缸。

 司马光七岁那年,有一次,他和小伙伴们像往常一样,在后院玩捉迷藏。有个小伙伴跑到假山上藏起来,可是一不小心,他脚一滑,“扑通”一声掉进了大水缸里。那口大水缸非常深,小孩子掉进缸里肯定会被淹死的。

 其他的孩子看见伙伴掉进缸里,吓坏了,有的孩子吓得大声哭喊,有的孩子立刻跑到外面去找大人帮忙。

 这时候,只有司马光非常镇定,他从地上抱起了一块大石头,用力朝大水缸砸去。大水缸“砰”的一声被砸破了,水缸里的水迅速流了出来,而掉进水缸的小伙伴也随之得救了。

 司马光一下子出了名,他砸缸救人的故事也流传至今。

 司马光的故事告诉我们,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时,一定要冷静,这样才能想到解决办法。

4精选民间小故事短篇 篇四

 民间故事“压岁钱”的传说

 除夕之夜,每个孩子都能够得到压岁钱。

 最早的压岁钱出现于汉代,又叫压胜钱,并不在市面上流通,而是铸成钱币形式的玩赏物,有避邪的功能。钱币正面一般铸有“万岁千秋”、“去殃除凶”等吉祥话和龙凤、龟蛇、双鱼等吉祥图案。

 关于压岁钱,有一个故事。传说古代有一个叫“祟”的小妖,黑身白手,他每年年三十夜里出来,专门摸睡熟的小孩的脑门。小孩被摸过后就会发高烧说梦话,退烧后也就变成痴呆疯癫的傻子了。人们怕祟来伤害孩子,整夜点灯不睡,就叫“守祟”。

 据说嘉兴府有一户姓管的人家,夫妻老年得子,十分珍爱。在年三十晚上,为防止“祟”来侵扰一直逗孩子玩,小孩用红纸包了八枚铜钱,包了又拆,拆了又包,睡下以后,包着的八枚铜钱就放在枕边。半夜里,一阵阴风吹过,黑矮的小人正要用他的白手摸孩子的头,突然孩子枕边迸出一道金光,祟尖叫着逃跑了。于是这件事传扬开来,大家纷纷效仿,在大年夜用红纸包上钱给孩子,祟就不敢再来侵扰了。因而人们把这种钱叫“压祟钱”,“祟”与“岁”发音相同,日久天长,就被称为“压岁钱”了。

5精选民间小故事短篇 篇五

 民间故事滕小国的传说

 东滕城索有“滕小国”之称。因为旧时这里有个“滕国”,滕县也由此而命名。

 传说在两千多年前,有一次下连阴雨,一连下了半个多月。许多房子都给淋倒了,水都漫到了膝盖,黄河的水不断地上涨,终于黄河决口了,大水眼看到“滕小国”了。人们非常惊恐,天上突然下来一条 龙,那条龙东西横躺着,身长十来里路,把洪水给挡住了。人们慌忙告诉了滕文公,滕文公带了众大臣及儿子来看。

 滕王的儿子二十左右,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他见那条龙,龙眼大的出奇,似乎露出一股凶气。他想:龙能吞云吐雾,还会下雨。这次洪水是它捣的鬼。他挽起弓,上满弦,使足力气对准龙眼射去。箭头插进了龙的左眼,鲜血从眼里流了出来,把水都染成了红色。滕王的儿子又拉起弓,准备朝龙的右眼射去的时候,滕王忙打掉他手中箭,大声地斥责道:“小逆子,你惹下大祸了,还不跪下给龙爷请罪。”说完,滕王跪下了,大臣们也跟着跪倒了,人们也都跪倒了,小王爷也只好跟着跪下。

 龙掉泪了,想到自己为了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不怕劳累,反被小王爷射了一箭,他的心碎了,眼睛疼得难忍,不如自己一走了事。人们苦苦地哀求道:“龙王爷,你千万不能走呀!你一走,我们都完了!请你可怜可怜我们吧。”它的心又软了,是啊!我一走,这么多人会葬身鱼腹。它在那里一直挡到洪水退去。

 滕王设宴招待龙王,龙王伤透了心,不来赴宴,决心离开这里。滕王亲自去挽留它,它也不肯来。滕王知道是挽留不住它了,就想出了一个办法:命令全国的能工巧匠,在龙王休息的时候,在它的头上建了一座庙,把它镇在那里了。因此,滕县逐渐繁华起来,成了全国有名的大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403940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0
下一篇2023-08-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