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岁月的回忆(沈仁君)

知青岁月的回忆(沈仁君),第1张

作者:沈仁君 知青情缘 2019-04-29

知青岁月的回忆

作者:沈仁君

难忘的日子

一九六九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是难忘的日子!五十年了,仿佛巳经过去了过去了的 历史 ,,仿佛巳经淡忘了淡忘了的记忆, 依然记得。

记得那个充满阳光的早晨,市领导马天水给我们送行,火车一声声长鸣,缓缓移动的车身,轮子撞击铁轨的声音

眼泪模糊了我们,一下子满脸茫然,离开了家乡,离开了爹娘,奔赴那未知的广阔天地。

我们曾满腔热情,在祖国的广阔天地艰苦奋斗,我们年轻,开朗,有活力,有理想,也有期盼,用我们热血,用我们人生中最宝贵的青春年华,为那个边疆建设贡献我们的力量。

我们住的是草栅,睡得是竹子搭的床,吃得是"盐巴汤",活干的是超强度体力劳动,却给我们的心以更多锻练和磨难的历炼。

我们也有欢欣,也有坚毅,更有遗憾。那岁月,给我们留下了伤痕,给我们留下了难以割舍的友谊。那岁月,为我们铸造了这样做人根基。

当年,十五、六岁的青年人,如今巳年过花甲,活泼的少年已经变成两髫斑白的老人。不管怨也好,恨也好,无悔也罢,我们这代人当年到过的农场,对那个特殊的经历总留下割不断的情结。虽然它带着一些苦涩,可对我们那代人,却有着另一种精神——"自强不息" 。

五十年前,我们获得了真诚的友谊,拥有人生不可磨灭的经历。五十年后今天,我们手里拿着唯一几张退了颜色的老照片,记录了当年天真的容貌。使我们懂得了上山——道路的惊险;看到了下乡——生活的艰险。

现在我们有楼房住,有子女时常向候,报个平安,巳经不错了。但每当想起那个远在天边的一西双版纳勐腊,我们的心久久不能平静,那是我们曾经生活战斗了十年的地方,那里有我们的青春,我们的回忆,无时无刻不在想念着她——我们的第二故乡。

用我们知青双手去创建营地

12月22日,对我们知青这一代人来说,是一个非常特殊而极其重要的 历史 日子。五十年前的这一天,曾发表了毛主席的最高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以这一天为标志,在中国 历史 上记述了一段特殊的 历史 ,造就了特殊的一代知青人。

五十周年纪念日,在我们这一代知青心中是最神圣的日子。春去秋来,花开花谢,十个春夏秋冬,十年风雨历程,见证了我们的成长,时间再转,不变的是那些深藏的记忆。

曾记忆:在那个岁月里,留下许许多多成深或成浅的印记,激起内心的无限感触。

在我们云南水利建设兵团一团一营三连,从勐润驻地要搬迁到勐捧28公里路牌处,重新创建连队营地。我们排全体战友,接到连队命令,任务是造全连茅草房,供二百多人住宿营房以及操场。

我排开了战前动员大会,第一任务是先筹备茅草、屋梁和柱子,柱子要有叉的,粱要粗细均等些,相对实径基本相同。

我们以班为单位,分散到各个山上去寻找,在那原始森林里到处是野草和藤滕攀攀的,先用砍刀清路上山,再分工负责砍树的,整修树枝的,搞运输的,先集中到一起,然后靠人力顺着山坡往下滑,碰到平坦地块用一根树藤拴着木料一头,用肩膀背着藤条拉着,拖着,一天干下来,浑身是汗水和泥浆。饿了渴了只能喝几口山沟水来充饥解 渴 。

西双版纳天气是变化无常,一会儿是晴空万里,过一会儿突然下起倾盆大雨。真是上山容易下山难,一天劳累加上疲倦拖着脚步往回赶,一不小心脚下稍软些就摔跌,趁着惯势屁股着地痛得要命啊!这一刹那,是思想交炽处,怨天怨地这是怎么了,从大城市来到这穷山沟,没吃没喝尽受罪,赶快站起来,只能认命了吧!

在那几天里,大家苦中找乐拼命努力,提前完成了连队下达茅草屋框架结构工程。

第二项任务,看似轻松些,实质是最艰苦任务,到那荒无人烟更原始地一新公社去割茅草。接到任务后,我们一排战士全体集合,打起背包就出发,乘上拖拉机向新公社方向驶去。大约坐了二个多小时拖拉机来到目的地,就在土公路旁安营扎寨,因为是离山沟较近用水方便,而来割来茅草要挑到这里堆放好,日后再用拖拉机拉回去。

安顿好后,副指导员带上我们排班干部上山,驻地离茅草地要走大约十里多山路,翻过六个山头,只有那弯弯曲曲崎岖不平、陡坡山路。来到茅草地,这是一处很大原始森林中空地,那里茅草又多又好,长得异常繁茂,有一人高低,细长的茅草叶碧绿碧绿的,微风吹来轻轻的晃动着,真是太美了。

第二天,我们全副武装带上干粮就赶路到达茅草地,分配好任务就立刻动手干起来。在早晨收割过程中,茅草还带着没有来得及散去的露珠,所以就全身湿了。等割到下午茅草晒干了,收割时一不小心就容易划破手指,战友们双手个个都划得一条条横七竖八裂痕淌着血,十指连心疼得难熬。

大家辛勤劳动了一天,太阳落山前必须返回营地,并且每人还要挑上一担百来斤重的茅草,捆扎成二大捆茅草用树干二头削尖后,扦进去当扁担来挑,那当时一幕幕情景还浮现在眼前。

前三天,大家干劲足还能硬挺的过来,后来由于运输任务更繁重艰巨,割好了茅草靠大家要挑出来,确实摆在我们这些小伙子面前的难题啊

最后开会商量下来,如果要按时完成连队下达任务的话,必须每人每天要走四个来回,才能运完这些茅草,这是可想而知的事,假设空身走这山路四趟都够呛了!何况要挑百来斤东西在肩上,还要爬山越岭呢,一根树棍勒在肩膀上,先是痛后是发麻,担子感到越来越重,压得你喘不过气来,后背衣服早巳湿透,但你还得一步一步向前走。上午二趟任务,咬咬牙而挺过来,下午二趟任务就难上加难。这真是叫人磨炼意志,战友们肩膀上都磨出了泡,都挑不动、也走不动了!在这种情况下再做动员,思想工作是能起什么作用吗?二十岁都不足的城市小伙子,人的体能极限巳超量了。平时生活伙食是很差的,可是付出了全部体力,加上长身体阶段里,成反比例透支,劳动强度使每个人每天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透,一天下来,衣服上全是斑点盐疯子。晚饭后,由于劳累过度一头扎在地铺上呼噜大睡了,满屋子汗水酸臭味。

在那个日子里,集体智慧最重要,我们整休一天,晚上开了个会,让大家群策群力,提出了一个比较好的办法,分三段“接力赛”。最难走一段山路,让体力相对好些的同志担当起来。战友们都很照顾体弱者,这样话挑的时间缩短,剩余时间赶路。

我带头分在最难一段山路,因为最后一段路程不仅陡峭些,路更难走。挑到最后脚步也很难移开,只能一步一个脚印艰难往前挪,当时情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此情此景的。我们想起了毛主席语录: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随着口号,脚步向前进,硬是这样,靠这种精神、勇气、硬挺过来的。

生活改善也能增加战友们的决心和战斗力,我于是找付指导导员商量,是否能改善一下伙食,不然的话,我们身体都得垮下来,战斗力与信心都挫伤。提议到山上寨子里去买一只狗来慰劳大家,改善一下伙食,他满口答应。

我就带了二个战友上山来到寨子里,寻找卖家,运气真的很好,碰到一位爱伲族老乡,我讲明来意后,他满口答应此事。这条黑狗凶悍高大,我就谈好价佃付给了老乡8元钱,当时7元钱是一个人一个月伙食费了,我们牵着狗,叫老乡把嘴扎牢后,赶回驻地。

来到驻地后,就动手烧水做准备工作,杀狗过程是很残忍的,先要把它吊在树上,四脚腾空,再用铁棒猛打它的脑门心,死了后再回土,再整理,煮烧。可是在屠杀时,一铁棒打得不够狠,这条黑狗绳索结得不够结实,让它给挣扎掉摇晃着跑起来了,这下可不得了,见人就要咬的,亏得在场人多,这时大家都抄起家伙,铁棒、木棍追过去围成一个态势,乱棒将它打死。

炊事员和大家忙碌了半天,今晚的晚餐上战友们围成几圈,蹲在地上品尝着那山寨狗野味,回想刚才情景,大家却也很后怕,这黑狗真咬了人,那能办?穷祸一场,无法收场。但是,又议论说在这么恶劣生活环境中,到嘴边肉怎么肯放弃呢所以战友们都是英雄好汉!我们艰难地按时完成了连队交给我排光荣而艰巨任务。

回忆这短暂创建28公里创建营地劳动生活情景,青春的魅力永恒,集体的感召力更无穷。我们这一代人的足迹是集体的,是艰辛,是挣扎,更是拼搏与奋斗。我们处在艰苦的环境中,同时也得到了最好的锻练,塑造了我们知青特有性格。所以,在我们身上折射出的光芒,集体的观念始终难以磨灭,集合的号角对我们这一代人始终存在着巨大的魔力和无比。

半夜枪声

我连副指导员是湖南籍,当兵转业到农场,后调到水利建设兵团协助工作,他身材不高,干事利索,为人和善,与人很好相处,还有一手好枪法,是我们知青敬重的领导。那天副指导员对我说:你们知青生活太苦了,我想改善一下伙食,今天晚上你跟我上山打猎。我听后就高兴服从了,晚上我们全副武装,带上了二支步枪就进山了。

晚上,爬山路走夜路是那么不容易的事,我只能跟在副指导员身后,目不转睛望着他身影跟紧他。大约走了一个小时左右的山路,来到了一条山溪边,他观察了一下地形,经验很丰富的判断了这里,有马鹿出没地方,而且有马鹿足迹,估计今晚还会来。他就吩附我怎样伏击,怎样去瞄准射击,到时让我先打第一枪,然后,他再补上一枪的具体方案。

伏击味道真难熬,不可以有任何响动,这样等着我差些睡着了。可是等到天亮时, 马鹿 也没有出现,我们只好收枪赶回连队。

当天晚上,副指导员又叫上我出发上山,来到了老地方,继续蹲候伏击,等着是何等熬苦啊!

等到半夜后,突然听到草在响动,我就振作了精神,心里就紧张起耒,自己对自己说一定要沉着,凭借着月亮余光,看到了一只象小牛一样动物在走动,它耒到小溪旁,在喝水,趁它注意力不集中时,我就瞄准了它,扣动了扳机,只听一声枪响后,又是砰的一声枪响,马鹿没跑几步就地倒下了。

我们同时跑过去一看,好家伙有三四佰斤重,还是母的呢,肚子怀着小马鹿,当时只有高兴,却忘了,这是野生动物!是二条生命啊,可惜,,是恶劣的生活环境里,人们也是无奈吧?

于是副指导员叫我回连队带人耒抬回了连队,这一天晚餐,各班各自围成一圈,一起蹲在地上,用脸盆来装菜,吃着正宗野货,忘却了疲劳,这一刻是幸福快乐的,大家饱餐了一顿,吃得十分满意。

那一天知青的"冲突"

"知青"是我们这一代人共同的名字,是刻骨铭心的一生印记,如今,巳步入花甲 之年的当年知青,我们拾掇起往日心情,反思这一段人生历练,重新拣回当年的情谊和感概,并且试图挽回些什么,做些什么,并留下些什么。

人生总是有挫折,象大海里浪头,有高潮或低潮,有冲动和愚味一面,为情为义,容易一不小心做错事,只能用一生去思索和记忆。

我们三连搬迁到新营地——28公里处,顺着公路连队一字排开,我连右边是营部,二连、一连、四连在我连公路下面驻扎。我们工程挖水渠在驻地河的对面,因此,出工、收工时,一连、二连、必须要经过28公里路段。

那一天,我连巳收工返回连队,吃好晚饭后,十几个人就聚集在28公里公路上,大家围成一圈蹲在地上,聊起天南海北来。不知为什么,一连战友为了赶工期,加班加点回来晚了,路过我连28公里公路地段时,他们其中二人从围着的人群中穿过去,我连年长知青就站起来与他俩评理说:“你们这样做对我们很不礼貌的”,他们答道:“谁叫你们挡拦在公路中间”,又说:“你们可以从旁边过吗”答:“我们偏从中间走又何妨?!”

双方发生了口角,后来发展到互相推诿,这样矛盾一下发生了激化,倾刻间、吵闹和围观人群多了起来,哄闹声所惊动我们就立刻跑了下来,看到我连年长的知青,吵得满脸通红,当时大家就不分青红皂白也跟着帮腔。在这混乱场面中,只见五六个战友巳经忍耐不住,冲到他们跟前扭打起来了。借着人多势众还没等他们还手,巳被拳打脚踢放倒在地上,在挣扎中,一连男知青就试图在地上摸石头丢过来,不知让那位看到后,就在旁边篱巴墙,抽了一根明竹棍,朝他头上,狠狠地打了他一棍子,疼得他直喊妈。这时双方巳进入了"肉博战"程度,大家纷纷从路旁抽竹棍来对干。

当时情景真很可怕,由于知青远离家庭、家乡、生活条件的艰苦,加上长时间铁纪律压缩,还窝了一肚子火,打起来就不要命似的,所谓集体理念,集合成整体,把"三不准"铁纪律都抛在脑后,头脑一发热,图一时痛快,哥们义气吧。

这种局面再持续下去会出人命,连长在劝听无用情况下,叫通信员报告了营部,营长当机立断,叫来二连长,集合全连,调动二连女知青在公路上手挽手,筑起了一道人墙,切断了三连与一连通道,防止再发生更大冲突,同时命令:一连连长和三连连长、必须立即召回自己连队人员,不然的话后果自负。在这样情况下,只听到哨子声,大家返回了连队,到操场上,全连集合,点名,连长大声训斥了一通,等候调查、处理。

事情没有结局,营部上报团部,第二天早晨,天还蒙蒙亮,突然哨子响起,全连集合、点名,想不到团长亲临三连,团长一脸严肃、加上他脸上三角眉毛竖起,看了后,我们都人人害怕。

连长集合了全连人员、就跑到团长跟前,一个立正、敬礼、报告全连集合完毕!团长却嗯了一声,就开门见山破口大骂:“给你们28元大洋、40斤大米、吃饱了、撑着吗?昨晚是怎么一会事?!大家都是知青战友,不必要动真格吧?来个你死我活的,一连有几个送团部住院了,你们倒好啊!……”就这样训斥了半个多小时。最后点名:“一排长站出来!”我就应声:“到!”走出列队,团长问:“你参与了吗”我很理直气壮回答:“参与了。”团长说:“你们一排是团里先进排,怎么组织性、纪律性到哪里去了?你身为一排长,不劝助他们,反而去参与,你知道这是什么性质吗?平时学习到那里去了?你好好反省一下自己吧!”。我吓得无言可答。

我是替罪羊吧,排里出了这么大事情,你应该负责,因为是部队编制原故,我自知理亏,是不应该去参与,应该上前去劝阻才对,为了哥们义气,虚荣性太强,去冲动、这是大错,只好打掉牙往肚里咽,只好不声不响,以后要学会做人! 连部调查下来事件起因后,处理了起因闹事者。

后来,营长和教导员找我谈话:“看你平时表现非常好,就网开一面了,调到四连当一排长去。” 由于四连战友本来就熟悉,按照吃一亏长一智理念去安身,重新交结了很多新朋友。因为,来到云南后自学了一门手艺活——理发,平时帮战友们理发,营长、教导员理发我已包下来了。在四连住了一年后,重新又回到三连一排。

回想起往事,我为没出人命大事庆幸,若不是营部果断决定,集合二连女知青用人墙来挡的话,我们真是硬冲过去,发生的悲剧就无法收场。用打架来解决问题,在法制 社会 和文明自然是不可取的。

兵团到底是给了我们人生的财富,还是青春的灾难?如果没有这段生活经历的话,我们很多知青都生活在意志崩溃的边缘,都挺过来了,对忍耐性、意志力的锻炼是我们巨大财富。往事至今,让我记忆犹新!

作者看到当年的水利工程还在造福当地各族人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作者简介•

作者沈仁君系赴云南西双版纳水利一团一营三连上海知青

五月是一个多姿多彩、多情的季节。在这个山花烂漫、漫山遍野、竹笋争先破土的季节,我们受邀来到了六龙山甘溪坪,这里不仅熟悉,而且充满了深厚的感情。当我们踏入甘溪坪这片沃土,一种久违的亲近感油然而生,惬意、愉悦、兴奋、留恋的感觉交织在一起。我们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感受和心情,是因为这里曾经是我们的家,是我们奋斗和生活的地方。

三十八年前的今天,我们,一群朝气蓬勃的知识青年,响应毛主席的号召,来到甘溪坪天王庙、千公坪知青农场,和领导干部、群众代表一起耕地,一起吃一锅饭,住一间石屋,经历了艰苦朴素、激情无奈的多事之秋。当时基本上是刀耕火种的原始农耕方式,落后的生产力和交通让大家过着相对清苦的生活。虽然知青蹉跎已近40年,但每当我们回首那段知青时光,太多的工作场景、田间嬉闹的场景、生活的点点滴滴仿佛又浮现在眼前。那段经历和青春的记忆是如此的引人入胜,不时激起我们的深思。

把我们生命中最美好的青春献给六龙山这片贫瘠而美丽的土地。通过这里的知青生活,我们的意志品质得到了历练,生活阅历得到了丰富,种田知识和自给自足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知青生活让我们付出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这段难忘的知青经历,成了我们人生中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可以无穷无尽地享用。

只有经历过,才会懂得珍惜。我想对所有的知青同志(尤其是老知青)说一声谢谢,谢谢你们和我一起分享了知青岁月的酸甜苦辣,也谢谢你们陪我度过了一段快乐又苦涩难忘的时光。我会珍惜知青血浓于水的情感,同时也不会忘记甘溪坪,一个让我学会坚韧的地方。

甘溪坪是我们知青曾经辛勤劳动生活过的地方,是我们挥洒汗水和泪水的地方。虽然知青的岁月已经改变,但我们对这片熟悉的土地依然有着刻骨铭心的怀念之情。一旦我们在这里牵手,就永远不会忘记。

虽然我们没有太大的能力改变这里的面貌,但我想我们的知青还是会爱上六龙山和甘西平的。甘坪是我们以前的家,所以我们经常回家看看是很自然的。可以利用人脉关系,宣传六龙山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推广这里的乡村农家乐,让更多的人了解六龙山,从而走进六龙山,使之成为人们休闲、观光、避暑、娱乐的理想场所,充分利用其自然优势,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我们深信,在各级政府、乡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凭借这里便利的交通和辛勤的劳动,六龙山甘溪坪及其周边地区的前景一定会越来越好,六龙山这片美丽的沃土一定会焕发出勃勃生机,迎来农村和谐、人民富裕的美好明天。

北大荒那片黑土上至今都屹立着十四座孤独的墓碑,在那片被大火洗礼过的土地下面,埋藏着一群奋不顾身的英雄儿女。

突如其来的一场大火,将他们年轻的生命永远留在了北大荒。

那时候只有20岁的王晓勤,不知道是从哪里得来的勇气,当烈火扑面而来的时候,她就像飞蛾一样毫不犹豫的扑向了火海。

当年迈的父亲看到刻有女儿名字的墓碑时,这位久经沙场的革命将军,眼里顿时被泪水浸满。他默默地抓起晓勤坟头的一块黑土,揣在怀里,紧紧地抱着,感受那个甘心为了国家而奋不顾身的炙热温度!

1950年,是王晓勤出生的那一年,也是英雄辈出的一年。伴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歌声,晓勤来到了这个百废待兴的国家。

这样算起来的话,2022年还是她的本命年。可惜造化弄人,她已经在北大荒的那片黑土地沉睡了足足52年。

王晓勤是解放军的女儿,她的父亲是从战争年代的刀枪炮火里淬炼出来的军人。也正是这样的出身,让晓勤打一生下来就带着军干子弟的清高正气。虽然如此,但她从不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对待别人,相反,她是一个炙热善良的女孩。

少年时代的她,总是身着靓丽的军装,戴一顶英气十足的军帽。在大家面前,她总是一种英姿飒爽的样子。大家隔着老远就能看见那个体形瘦高,神态坚定的姑娘。

1967年,黑龙江的农场到晓勤的学校招知青,学校张贴出了红榜,表扬自愿请缨去前线的同学,上面就有王晓勤的大名。当时的王晓勤,虽然只有17岁,但她的巾帼豪情,令同学们刮目相看。

与此同时,王晓勤被选中的消息激励了许多人,她的同学好友们决定跟随她的脚步,前往艰苦奉献的最前线——北大荒! “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 物产富饶的北大荒使这群少年少女产生了无限美好的遐想。

临走前的那个冬天很是温暖,王晓勤和同学们决定一起到天安门城楼下合影拍照,一是为了送别,二是为了分别后,相互留个念想。

拍照的时候,晓勤被站在最中间,她的同学们围在她两边,手里捧着书本,单膝跪地,阳光洒在每个人的脸上,青春洋溢的笑容定格在一张张底片中。

1967年11月22日,离别的时候终究还是来了。北京车站,人头攒动,但列车上的知青们,无疑是最惹人注目的那道风景线。

车下的亲人们带着不舍的眼泪挥手告别。大家凝视着彼此,每个人的双手都紧紧地握在一起。

火车就要驶离了,嘶哑的汽笛声好像触动了所有人的神经,对父母的眷恋,对朋友的不舍,对故乡的依恋,在这一刻,压抑许久的感情终于迸发出来,哭声、喊声连成一片……

坐在车里的晓勤已经不再是那个安逸的少年了,她已经长大了,独立了。她即将开启一段新的旅程,不,确切的来说应该是征程。

不知道在绿皮卡车上颠簸了多久,知青们终于到驻扎的营区了。火车到站的时候正值深夜,北大荒的冬夜零下20多度,是大多数人从未体验过的透骨奇寒。

可是好奇与喜悦,仿佛让大家都意识不到寒冷。知青们欢呼雀跃地涌出车厢,在这片土地上肆意的呼喊大笑。“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我们,只有我们大家喽!”

这正是这群年轻人的坚定回答,他们心怀理想,已经做好准备去建设北大荒了!

在当地的庆丰农场,共有十几个连队,晓勤和她的同学幸运的分到了一个连队——八连。但当他们看到这里的环境时直接傻了眼,所有的房子都没有砖瓦,取而代之的是茅草土坯,十几个人只能挤在一间屋里。

虽然说这儿的环境和北京相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可是在这里你只能听到大家的欢声笑语,听不到任何的抱怨和不满。

天气一样严寒,屋内的脸盆结着冰晶,屋外是大雪封门。天还没亮透,晓勤就起床了,毕竟从小在部队长大,她每天早上都醒得格外早。

那时,小伙伴们都相继起床了,她催促着:“走啊,到大食堂吃饭去了!”毕竟今天要给知青们分配劳动任务了,每个人都在幻想,都在期盼。毕竟这是第一次放下书本,远离城市,来到这个充满劳动热情的地方。

平时,晓勤和战友们白天在田里干活劳动,晚上一起学习,唱歌。日子虽然说艰苦,但丝毫没有浇灭大家的热情。

其实,她本来是能上学的。当年,晓勤报考了解放军艺术学院,想要继续学习声乐。不出所料,以晓勤的天赋果然被音乐系录取了。十分遗憾的是,录取通知书还没有发到,下乡运动就开始了。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是佳酿总会被珍视的,能歌善舞的晓勤总是人群中最耀眼的那一个。每当连队里组织集体活动的时候,她肯定会被推到台前,哼唱着一首首只属于那个年代才有的激情旋律。

“苗岭秀来,清水清哟,百鸟啼来,报新春,乌江天险,挡不住……”她那摇曳的音调,直上云霄,回旋于房梁之间,仿佛把我们又带回到昔日的校园,古老的北京城,还有那喧嚣的胡同。

转眼间,王晓勤在北大荒已经度过3个年头了,晓勤和她的战友们早已经褪去了大城市的安逸,原本只是用来写字弹琴的双手,在这儿也练就了一身本事,能锄地能开荒。唯一不变的是,她们对建设祖国伟大事业的热情和坚持。

那是一个稀松平常的晚上,晓勤拉着她朝夕相处的战友,坐到自己的床边。她的脸上说不出来是开心还是惆怅,她一个人呆坐了很久,然后翻开抽屉,拿出来一个被里三层外三层包得严严实实的盒子,这是一盒染发膏。

在那个物资稀缺的年代,一盒染发膏对于晓勤和知青们来说,已经算得上是很珍贵的东西了。晓勤咧着嘴,她对战友说:“再给我染一次头发吧!”那个笑容就像冬天里的一抹暖阳。

说完,晓勤把染发膏塞到了和她相伴三年的战友手里。

这可能是最后一次给晓勤染头了,她就要回北京了,她要回去照顾她的父亲,要参军了。其实,大家早就知道这个消息了,只是怕晓勤伤心,也不愿意面对即将到来的分别。

所以每个人都装作和往常一样,一样激情澎湃的劳动,一样嘻嘻哈哈的打闹。可是今天,大家再也没办法继续伪装下去,第二天晓勤就要踏上离别的火车了,所有的不舍和伤心再也压制不住了……

第二天的中午,所有人都聚集在连队的大食堂,给即将回家的晓勤送行。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洋溢的笑容,这个笑容是不舍过后的欣慰,也是对晓勤未来最好的祝福。

“大家都先别吃了,山上着火了!那边的人工林全给烧了。外面风大,火顺着风往苏联那边烧过去了。

要是真烧过了乌苏里江,可是要惹起边境冲突的。沈阳军区命令我们四师所有的团,一定要下决心把这场大火扑灭在我们这一侧。”

一位气喘吁吁的战士打破了原有的温馨画面。大家听到这个消息以后,一下子都愣在了那里,这个季节的北大荒,风格外的猛烈,大火就像一群野兽一般肆无忌惮。

“大家快跟我去救火,晓勤你留下来!”连队的干部站起身来,第一个冲到了外面,剩下的知青和战士们扔下碗筷,就像一支支离弦的箭一样,冲向火灾的最前线。

王晓勤看着一个个眼神坚定的战友,望着和自己朝夕相处的朋友,还有和自己一起从北京到北大荒扎根的战友们在危机的时刻,都冲到了最前线,自己怎么能不管不顾。

王晓勤一边想着,一边从口袋里掏出了回北京的车票,她毫不犹疑的把车票塞到了司务长的手里,并说:“车票你先帮我拿着,我先去救火,救完后我再回北京。”

此时的北大荒已经被熊熊的烈火摧残的一片狼藉,原本晴朗的天空已经被滚滚浓烟笼罩,荒火借着风势,一路向北烧去。

王晓勤一咬牙,带着革命后辈坚强的信念冲进了火海……

突然,助纣为虐的狂风,带着凶恶的大火朝战士们袭来。“风向变了,大家快跑啊!”老团长撕心裂肺的喊叫着,大家捂着口鼻,迎着火拼命地跑啊,跑啊,好不容易跑到安全的地方,一个个都像死里逃生一般瘫倒在地上。

大家缓过神来之后,都四处搜寻着,寻找着和自己一起奋不顾身的战友, 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少了十四个人! 所有人慌了,到处叫着、喊着,可是始终看不见他们的踪影,也听不见他们的回音。

大火褪去,留下一片一眼望不到边的焦土,那十四位战友孤零零的倒在地上,大火早已残忍夺去了他们的生命。每个人都像疯了一般地叫喊着,撕心裂肺的哭声如雷鸣一般久久不能散去。

王晓勤和她的十三位战友,一起倒在了无情的烈火中。年仅20岁的她,没有丝毫的犹豫,就像一只飞蛾,冲进了茫茫火海里。

这场大火残忍地带走了十四个勇敢无畏的战士,它甚至无情到夺去了他们最后的容貌,甚至连让亲人、朋友再看她一眼的机会都夺走了……

晓勤和十三位战友永远沉睡在了这边黑土地上。知青战友们的脸颊都被泪水浸满,大家依偎在一起,望着一个一个埋葬着自己亲密战友的坟墓,久久不愿离去。

不知过了多久,一位穿着军装的老人,缓缓向烈士的墓碑走来,他是晓勤的父亲。 原本,晓勤昨天都该回到家和家人们团聚了,可是一切都像一场噩梦一样,让人无法相信。

这位身经百战的革命老将,在看到自己女儿的名字时,再也抑制不住自己内心的悲痛了。在他嘶哑的哭声里,每个人都听到了对自己女儿的思念,对命运不公的唾弃,还有对自己的责骂与悔恨。

晓勤的父亲慢慢弯下腰,用颤颤巍巍的双手抓起坟头的一把黑土,紧紧地捂在心心窝:“就让她留在这片土地上吧!”

望着晓勤父亲嶙峋的背影,大家很难想象他是以何种的勇气说出这句话的。可能他明白自己女儿是多么的伟大和无私,所以让晓勤留在这北大荒,让她能亲眼见证自己付出生命所保护的地方,究竟能变得多么美丽和富饶。

几十年来,正是一代又一代的人扎根北大荒,无私奉献,任劳任怨,才让这个原本荒草莽莽、人迹罕至的地方变成了富庶肥沃的北大仓。相信晓勤和牺牲的战友们,一定在世界的另一边为今天祖国的繁荣昌盛感到骄傲和自豪。

在那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像王晓勤一样的青年,不计其数。正是因为有这一个又一个不畏艰难、勇于奉献的英雄少年前赴后继,不畏生死,才将祖国建设得欣欣向荣,才成就了如今这伟大的“雄狮”。

为新中国而牺牲的前辈们,不仅被他们的战友和家人们所铭记,今人更是心存敬佩和感激,知青们的青春长眠在荒原里,他们的精神光辉却依然光芒万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404124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0
下一篇2023-08-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