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三十七回,探春提议结社受到大观园众人的赞同。恰好贾芸送来了两盆白海棠,大观园众姐妹以《咏白海棠》为题,宝钗、黛玉、探春、贾宝玉各赋诗一首。第二天湘云来了,也和了两首。共六首海棠诗。
《咏白海棠》
薛宝钗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后人评价宝钗诗,曾说道:宝钗诗全是自写身份,讽刺时事。只以品行为先,才技为末。宝钗作为大家闺秀,从来认为,女子的德行是最重要的,在整部《红楼梦》中,宝钗也一直以这样的形象示人。
这首《白海棠》被李纨和探春推为第一,首联“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一语双关,因“珍重芳姿”而致白昼掩门,既写诗人珍惜白海棠,又写诗人珍重自我,描绘出诗人端凝庄重的性格。而“淡极始知花更艳”则体现了宝钗在《红楼梦》中,话语不多,却因端重自持而赢得众人的喜爱!
《咏白海棠 》
林黛玉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黛玉作为大观园中才思敏捷的才女,书中描写她写就这首诗:提笔一挥而就,掷与众人。且诗写新巧别致,自成一格,可见其才思敏捷。
此诗写白海棠,却处处有黛玉的影子。首句写看花人,有“湘帘”两字,大家都知道黛玉住在潇湘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是诗中的警句,将白海棠的风韵写得十分别致。而白海棠的高洁则与黛玉的品性有的一拼。末句“娇羞默默同谁诉”不正是暗含黛玉心中对宝玉的绵绵情愫吗?
《白海棠和韵二首其一》
史湘云
神仙昨日降都门,种得蓝田玉一盆。
自是霜娥偏爱冷,非关倩女欲离魂。
秋阴捧出何方雪?雨渍添来隔宿痕。
却喜诗人吟不倦,肯令寂寞度朝昏?
作为《红楼梦》中才华可与黛玉比肩的人物,湘云并没有赶上结社作诗 。当湘云得知题目后,挥毫写下两首诗,众人称赞不绝。
湘云此诗不落俗套,用蓝田玉比白海棠。用嫦娥和倩女来形容白海棠的“性情”。湘云最爱吟诗作对,在《红楼梦》留下不少佳句。而这首诗里最能体现湘云性格的应该就是最后一句了,开心的诗人吟诵不绝,怎能让它寂寞地从早晨度过黄昏。
《白海棠和韵二首其一》
史湘云
蘅芷阶通萝薜门,也宜墙角也宜盆。
花因喜洁难寻偶,人为悲秋易断魂。
玉烛滴干风里泪,晶帘隔破月中痕。
幽情欲向嫦娥诉,无奈虚廊夜色昏。
“也宜墙角也宜盆”表现湘云的豁达大度,到哪里都受欢迎。无论是在史家绮罗丛中受到娇养,还是投靠贾府寄人篱下,都能处处顺合环境,随地而宜,受到众人的喜欢。而“难寻偶”、“烛泪”、“嫦娥”等,皆暗示她和她丈夫后来成了牛郎织女那样的“白首双星”。
《咏白海棠》
贾探春
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
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
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
莫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
探春是贾府四大**中最有才华和才干的一位,她行事颇有男子风度,有决断,在作诗上,也丝毫不让薛林。探春的海棠诗则更吟咏的是海棠的精神。
探春的诗中“芳心一点娇无力”句,使人联想到她风筝谜中“游丝一断浑无力”,与她后来远嫁时江边离别、孤帆远去何其相似。“缟仙”、“羽化”之喻很像与苏轼前、后《赤壁赋》中写自已扁舟江上所见所感的纠葛,也呼应她江船与家人离别的情景。
《咏白海棠》
贾宝玉
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
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
独倚画拦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
之所以将贾宝玉的诗放在最后,也是呼应文中,宝玉之才不及众姐妹多矣。其实贾宝玉也是极有才的,从“大观园试才题对额”就可看出来。这首诗被李纨评为最后一名。
宝玉诗写到了与他关系最密切的两人宝钗和黛玉。宝钗曾被宝玉比为杨贵妃,则“冰作影”写出宝钗性情中的“冰”。“病如西子”的黛玉以“玉为魂”,象征着她玉洁冰清,憎恶世俗的“污垢泥沟”。“哓风不散愁千点”暗喻着宝钗后来孤寂不尽的漫漫长日,“宿雨还添泪一痕”暗示着黛玉的眼泪不绝,让宝玉一生梦萦魂牵!
1 关于海棠分诗句
关于海棠分诗句 1有关海棠的诗句
海棠 北宋——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春晴怀故园海棠 宋——杨万里
故园今日海棠开,梦入江西锦绣堆。万物皆春人独老,一年过社燕方回。
似青似白天浓淡,欲堕还飞絮往来。无那风光餐不得,遣诗招入翠琼杯。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金——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海棠溪 唐——薛涛
春教风景驻仙霞,水面鱼身总带花。人世不思灵卉异,竞将红缬染轻沙。
海棠春 宋——马子严
柳腰暗怯花风弱。红映秋千院落。归逐燕儿飞,斜撼真珠箔。
满林翠叶胭脂萼。不忍频频觑著。护取一庭春,莫弹花间鹊。
题磁岭海棠花 唐——温庭筠
幽态竟谁赏,岁华空与期。岛回香尽处,泉照艳浓时。
蜀彩淡摇曳,吴妆低怨思。王孙又谁恨,惆怅下山迟。
海棠 唐——郑谷
春风用意匀颜色,销得携觞与赋诗。秾丽最宜新著雨,娇饶全在欲开时。
莫愁粉黛临窗懒,梁广丹青点笔迟。朝醉暮吟看不足,羡他蝴蝶宿深枝。
海棠花 唐——刘兼
淡淡微红色不深,依依偏得似春心。烟轻虢国颦歌黛,露重长门敛泪衿。
低傍绣帘人易折,密藏香蕊蝶难寻。良宵更有多情处,月下芬芳伴醉吟。
海棠美人图 明——唐寅
褪尽东风满面妆,可怜蝶粉与蜂狂。自今意思和谁说,一片春心付海棠。
海棠 北宋 ——黄庭坚
海棠院里寻春色,日炙荐红满院香。不觉风光都过了,东窗浑为读书忙。
海棠花 北宋——王安石
绿娇隐约眉轻扫,红嫩妖饶脸薄妆。巧笔写传功未尽,清才吟咏兴何长。
咏白海棠六首 清——曹雪芹
第一首——蕉下客(贾探春)
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
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莫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
第二首 ——蘅芜君(薛宝钗)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台盆。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欲偿白帝宜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第三首——怡红公子(贾宝玉)
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
第四首——潇湘妃子(林黛玉)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第五、六首——枕霞旧友(史湘云)
神仙昨日降都门,种得蓝田玉一盆。自是霜娥偏爱冷,非关倩女亦离魂。
秋阴捧出何方雪,雨渍添来隔宿痕。却喜诗人吟不倦,岂令寂寞度朝昏。
蘅芷阶通萝薜门,也宜墙角也宜盆。花因喜洁难寻偶,人为悲秋易断魂。
玉烛滴干风里泪,晶帘隔破月中痕。幽情欲向嫦娥诉,无奈虚廊夜色昏。
海棠 清——龚自珍
黄金华发两飘萧,六九童心尚未消。化起海红帘底月,西厢花影怒广潮。
吴氏园海棠 现代——陈寅恪
无风无雨送残春,一角园林独怆神。读史早知今日事,看花犹是去年人。
梦回锦里愁如海,酒醒黄州雪作尘。闻道通明同换劫,绿章谁省泪沾襟
2带有海棠的诗句
终共公言数来者,海棠端的免包羞。——林逋《梅花》
海棠盛西蜀,豪压春风涂。——曹勋《山居杂诗九十首》
应无白传思春草,却有东坡赋海棠。——苏泂《金陵杂兴二百首》
到得经筵春讲罢,海棠花影数砖移。——王珪《宫词》
风条舞绿水杨柳,两点飞红山海棠。——无名氏《春游》
月下看荼醾,烛下看海棠。——陆游《海棠》
洛下只知海棠会,岭南竞作荔枝图。——方蒙仲《和刘后村梅花百咏》
锦暖海棠欲睡,絮浓杨柳初眠。——李石《扇子诗》
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王淇《春暮游小园》
海棠院里寻春色,日炙荐红满院香。——黄庭坚《海棠》
3求描写海棠的诗句
1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出自宋·苏轼《海棠》
2 只恐夜深花睡去。火照红妆,满意留宾住。 出自宋·葛胜仲《蝶恋花》
3 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 出自宋·苏轼《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士人不知贵也》
4 春似酒杯浓,醉得海棠无力。 出自宋·周紫芝《好事近》
5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出自宋·陈与义《春寒》
6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出自宋·李清照《如梦令》
7 海棠开后春谁主,日日催花雨。 出自宋·李弥逊《虞美人》
8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出自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
9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出自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
4与海棠有关的诗句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出自宋·苏轼《海棠》
只恐夜深花睡去。火照红妆,满意留宾住。 出自宋·葛胜仲《蝶恋花》
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 出自宋·苏轼《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士人不知贵也》
春似酒杯浓,醉得海棠无力。 出自宋·周紫芝《好事近》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出自宋·陈与义《春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出自宋·李清照《如梦令》
海棠开后春谁主,日日催花雨。 出自宋·李弥逊《虞美人》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出自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出自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
5有关海棠的古诗词
《赞美海棠花的古诗词》正文开始>> 海棠诗 咏白海棠 《咏白海棠》是《红楼梦》中大观园诗社开社时众姐妹们所作的诗。
咏白海棠·薛宝钗 珍重芳姿昼掩门庚辰双行夹批:宝钗诗全是自写身份,讽刺时事。只以品行为先,才技为末。
纤巧流荡之词、绮靡秾艳之语一洗皆尽,非不能也,屑而不为也。最恨近日小说中一百美人诗词语气只得一个艳稿。
,自携手瓮灌台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庚辰双行夹批:看他清洁自厉,终不肯作一轻浮语。 淡极始知花更艳,庚辰双行夹批:好极!高情巨眼能几人哉!正"鸟鸣山更幽"也。
愁多焉得玉无痕?庚辰双行夹批:看他讽刺林宝二人着手。 欲偿白帝宜清洁,庚辰双行夹批:看他收到自己身上来,是何等身份。
不语婷婷日又昏。 赏析: 这是《红楼梦》第三十七回中,宝钗所作的一首咏白海棠的七言律诗。
首联“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台盆”,描述了对白海棠的珍爱,闭门护理,新手灌水莳弄,十分精心。颔联“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赞美白海棠的洁白素雅,洗净了胭脂的艳色,以冰雪为灵魂。
颈联“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正因为淡雅所极,所以才更显骄艳,如果多愁善感,便难免留下斑痕了。尾联“欲偿白帝宜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为报答秋神使白海棠这样雅洁,因此默默无语站立在那里直到日落黄昏。
宝钗是按自己的性格来咏白海棠的,她十分自尊自重,“不爱花儿粉儿的”,“品格端方,容貌丰美”,所谓“珍重芳姿”玉洁冰清。 另 咏白海棠·贾探春 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
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 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
莫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 咏白海棠·贾宝玉 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
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 晓风不散愁千点,庚辰双行夹批:这句直是自己一生心事。
宿雨还添泪一痕。庚辰双行夹批:妙在终不忘黛玉。
独倚画栏如有意,庚辰双行夹批:宝玉再细心作,只怕还有好的。只是一心挂着黛玉,故手妥不警也。
清砧怨笛送黄昏。 咏白海棠·林黛玉 半卷湘帘半掩门,庚辰双行夹批:且不说花,且说看花的人,起得突然别致。
碾冰为土玉为盆。庚辰双行夹批:妙极!料定他自与别人不同。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庚辰双行夹批:虚敲旁比,真逸才也。
且不脱落自己。 咏白海棠·史湘云(其一) 神仙昨日降都门,庚辰双行夹批:落想便新奇,不落彼四套。
种得蓝田玉一盆。庚辰双行夹批:好!"盆"字押得更稳,不落彼四套。
自是霜娥偏爱冷,庚辰双行夹批:又不脱自己将来形景。非关倩女亦离魂。
秋阴捧出何方雪,庚辰双行夹批:拍案叫绝!压倒群芳在此一句。雨渍添来隔宿痕。
却喜诗人吟不倦,岂令寂寞度朝昏。庚辰双行夹批:真好! 咏白海棠·史湘云(其二) 蘅芷阶通萝薜门,也宜墙角也宜盆。
庚辰双行夹批:更好! 花因喜洁难寻偶,人为悲秋易断魂。 玉烛滴干风里泪,晶帘隔破月中痕。
幽情欲向嫦娥诉,无奈虚廊夜色昏。庚辰双行夹批:二首真可压卷。
诗是好诗,文是奇奇怪怪之文,总令人想不到忽有二首来压卷。 其他赏析: [说明] 这是大观园众姊妺结成“海棠诗社”后首次吟咏。
李纨被大家推为社长,负责评诗,迎春限韵,惜春监场。诗成后,大家认为黛玉的最好,李纨却评宝钗为第一,探春表示赞同,宝玉则为黛玉不平。
第二天史湘云到来,又和了两首,众人看了称赞不已。 其一(贾探春) 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
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鼻易销魂。 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
莫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 [注释]1寒草——秋草。
2苔翠——青翠的苔色。 /xuesheng/3“玉是”二句——以玉和冰雪喻白色的花。
苏轼《松风亭下梅花盛开,又韵》诗:“罗浮山下梅花村,玉雪为骨冰为魂。”同时,这又是以花拟人,把它比作仙女,因为《庄子逍遥游》曾说美丽的神人“肌肤若冰雪”。
销魂,使人迷恋陶醉。4倩影——美好的身姿。
月有痕——月有影。这里的“痕”不是泪痕。
李商隐《杏花》诗:“援少风多力,墙高月有痕。”全句说:深夜的月亮照出了白海棠美丽的身影。
5“莫道”二句——不要说白衣仙女会升天飞去,她正多情地伴我在黄昏中吟咏呢。缟(音搞),古时一种白色的丝织品。
这里指白衣。以“缟仙”说花,承前“雪为肌鼻”来。
道家称成仙或飞升叫“羽化”,意思是如化为飞鸟,可以上天。末句用唐代刘兼《海棠花》诗意:“良宵更有多情处,月下芬芳伴醉吟。”
其二(薛宝钗)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宜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注释]1手瓮——可提携的盛水的陶器。
2“胭脂”二句——诗的一种修辞句法,意即白海棠咏洗尽了胭脂的浮华,招来了冰雪的纯净,所。
6描写海棠花的诗句
白海堂(贾宝玉)
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
出浴太真说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
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
咏白海棠(林黛玉)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探春《咏白海棠》
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
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莫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
宝钗《咏白海棠》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再古一点:
春暮游小园》宋代 王淇
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
开到荼縻花事了,丝丝夭棘出莓墙。
《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 宋代 苏轼
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
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满山总粗俗,
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
自然富贵出天姿,不待金盘荐华屋。
海棠》宋代 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霏霏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7关于海棠的诗句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宋·苏轼《海棠》只恐夜深花睡去。
火照红妆,满意留宾住 宋·葛胜仲《蝶恋花》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 宋·苏轼《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士人不知贵也》春似酒杯浓,醉得海棠无力 宋·周紫芝《好事近》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宋·陈与义《春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宋·李清照《如梦令》海棠开后春谁主,日日催花雨 宋·李弥逊《虞美人》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给点分吧。
坐的我脖子疼。
8关于海棠花的诗词有哪些
1:海棠花姿潇洒,花开似锦,自古以来是雅俗共赏的名花,素有“花中神仙”、“花贵妃”、“花尊贵”之称,帮在皇家园林中常与玉兰、牡丹、桂花相配植,形成“玉棠富贵”的意境。另外海棠花又称断肠花,思乡草。有象征游子思乡,表达离愁别绪的意思。又因为其妩媚动人,雨后清香犹存,花艳难以描绘,又来比喻美人。
2:南宋陆游诗云:“虽艳无俗姿,太皇真富贵。”形容海棠艳美高雅。陆游另一首诗中:“猩红鹦绿极天巧,叠萼重跗眩朝日。”形容海棠花鲜艳的红花绿叶及花朵繁茂与朝日争辉的形象。
3:宋释惠洪《冷斋夜话》记载唐明皇登香亭召太真妃于时卯醉未醒命高力士使待儿扶掖而至。妃子醉颜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明皇笑日:“岂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这是“海棠春睡”典故的由来。曲故流传后苏东坡据此写了一首《海棠》∶
《海棠》
作者: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这是一首咏海棠的诗。诗的头两句,描绘海棠所生长的富丽环境,表明海棠的珍贵。后两句写深夜也点燃蜡烛去欣赏海棠花,诗人爱花、爱美之情极为深切,这样做也够浪漫了。描写精致,用海棠比拟美人,更为生动。
4:到了明代,“风流才子”唐伯虎根据\'海棠春睡\'典故,丰富了想象,画了一幅《海棠美人图有诗云∶
《题海棠美人》
作者:唐寅
褪尽东风满面妆,可怜蝶粉与蜂狂。
自今意思谁能说,一片春心付海棠。
5:宋代
《春暮游小园》
作者:王淇
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
开到荼縻花事了,丝丝夭棘出莓墙。
《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
作者:苏轼
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
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满山总粗俗,
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
自然富贵出天姿,不待金盘荐华屋。
9请教关于海棠花的诗句
唐人李绅的《海棠诗》中有句云“海边奇树生奇彩,知是仙山取得栽,琼蕊籍中闻阆苑,紫芝图上见蓬莱”,
《春暮游小园》宋代 王淇
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
开到荼縻花事了,丝丝夭棘出莓墙。
《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 宋代 苏轼
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
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满山总粗俗,
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
自然富贵出天姿,不待金盘荐华屋。
海棠》宋代 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霏霏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以下是出自《红楼梦》
探春《咏白海棠》
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
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莫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
宝钗《咏白海棠》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宝玉《咏白海棠》
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
黛玉《咏白海棠》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湘云《咏白海棠》其一
神仙昨日降都门,种得蓝田玉一盆。自是霜娥偏爱冷,非关倩女亦离魂。
秋阴捧出何方雪,雨渍添来隔宿痕。却喜诗人吟不倦,岂令寂寞度朝昏。
湘云《咏白海棠》其二
蘅芷阶通萝薜门,也宜墙角也宜盆。花因喜洁难寻偶,人为悲秋易断魂。
咏白海棠 [清代] 曹雪芹
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
咏物,写花 注释秋容:指白海棠花,“秋”点明花开的季节,“容”用拟人的手法喻其美好。攒:簇聚。“七节攒成”是说花在枝上层层而生,开得很繁盛。雪,喻花。出浴太真:杨贵妃,字玉环,号太真,为唐玄宗所宠,曾赐浴华清池。白居易《长恨歌》中写到她肤如“凝脂”、“娇无力”,所以借以说海棠花的柔媚,又兼以玄宗在沉香亭召贵妃事为出典。捧心西子:西子,即西施,春秋时越国的美女。
相传西施心痛时“捧心而颦(皱眉)”,样子很好看,见《庄子·天运》。亦以此喻海棠之美。宋人赋海棠词中时有以杨贵妃、西施并举的,如辛弃疾《贺新郎》、马庄父《水龙吟》等皆是。 愁千点:指花如含愁,因花繁而用“千点”。 宿雨:经夜之雨。 独倚画栏:指花孤苦,以花喻人。 清砧怨笛:砧,捣衣石。古时常秋夜捣衣,诗词中多借以写妇女思念丈夫的愁怨。怨笛也与悲感离别有关。 赏析贾宝玉的诗中间二联可以看作对薛宝钗、林黛玉的评价和态度。薛宝钗曾被贾宝玉比喻为杨贵妃,则“冰作影”正写出了服用“冷香丸”的“雪”姑娘其内心冷漠无情恰如“冰”人。“病如西子胜三分”的林黛玉以“玉为魂”,恰说明了宝玉心中的林妹妹纤瑕不染,分外清高。从宝玉对二人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中可以知道,宝玉心中只有黛玉才是志同道合的知心人。
“晓风结愁”,“宿雨添泪”,表面上是在写海棠,实际却是写黛玉寄人篱下的愁苦心境,以至最终的芳华早逝。“独倚画栏”,“清砧怨笛”是写宝玉在黛玉死后的孤苦心境,是对这份凄美爱情的祭奠。
1关于红楼梦中的经典句子的评析
葬花词 林黛玉作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这首诗好
2红楼梦里的经典诗词解读一、《咏白海棠》其一
蕉下客
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
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
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
莫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
赏析:这首诗是探春作的。傍晚的阳光照着秋天的枯草,顺手关上层层院门,海棠的茎叶翠绿茂盛,遮盖住了整个花盆。她的精神好像美玉一样无与伦比,像白雪堆成似的肌骨格外令人陶醉。点点花蕊既芬芳又娇弱无力,三更月下的花影斑驳如同月亮的泪痕。不要说海棠花像身着缟衣的仙子一样能够飞升而去,多情的她正陪伴我在黄昏时节低吟浅唱。
二、《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巧姐
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
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
赏析:权势衰败时不要再说当年如何高贵,家道沦亡时更不要攀亲附友。只因为偶然间接济了刘家老妇一回,到后来才碰巧遇到救命恩人。
三、《终身误》
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赏析:曲子以宝玉的口吻写就,说明宝玉婚后尽管终日面对的是宝钗,心中仍然念念不忘死去的林黛玉。同时又表达了对薛宝钗在得到了婚姻的同时,也葬送了自己的青春和终身幸福的深深同情。
四、《太虚幻境石牌坊联语》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赏析:此对联在书中共出现两次:一次出现在甄士隐的梦中;另一次出现在贾宝玉的梦中。在小说中,甄士隐秉性淡泊,与世无争,逍遥自在。某日午睡,甄士隐梦见一僧一道,在他们手中见到了通灵宝玉。而后甄士隐又跟随两人来到“太虚幻境”,在石牌坊上见到了这副对联。此对联看似浅显,实际上寓意深刻。佛家认为,世间万物,其形体是真的,是有;其本质是假的,即无。
3红楼梦经典语句赏析石上偈 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 赏析 这是作者依托神话表明《石头记》创作缘由的一首序诗。
诗中借顽石说自己不能匡世济时,被弃置世间,半生潦倒,一事无成,只好转而蓍书,把自己对现实的观察和感受;与成小说《红楼梦》。所谓“无才”,貌似自惭,实则自负,是作者的愤激之言,是一种“缚将奇士作诗人”的感慨;以顽石为喻,表现自己不肯随同流俗的傲骨。
小说产生的清朝乾隆年间,正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王朝由盛至衰的转折时期;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已经腐朽,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萌芽,封建制度行将全面崩溃。作者已在“太平盛世”的表象后,嗅到了封建阶级垂死的气息;他不满现实,而想“补天”,挽回本阶级的颓势,可是,他又看到封建制度的“天”已那么破残,根本无法修补了,所以有枉生世间的悲叹。
这也正是《红楼梦》中经常流露虚无悲观的宿命论思想的深刻的时代和阶级根源。 但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坚持了他所说的“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徒为供人之目而反失其真传者”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这样,势必如恩格斯所说,“就不得不违反自己的阶级同情和政治偏见;他看到了他心爱的贵族们灭亡的必然性,从而把他拉描写成不配有更好命运的人。”
(《致玛·哈克奈斯》)这就使我们从曹雪芹所叙的“身前身后事”变即小说中所真实描绘的典型的封建大家庭的衰亡过程,看到了整个封建阶级必然“一败涂地”的无可挽回的历史命运。 自题一绝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赏析 这首五言绝句是专门述说作者创作《红楼梦》的辛酸与苦衷的,也是全书唯一一首以作者身份出现的诗篇。
曹雪芹在悼红轩中“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完成《红楼梦》这一旷世千古的奇书。不仅在作者,就是在后人看来,也是“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脂砚斋甲戌本评语)”。
诗中所谓的“荒唐言”实际上并不荒唐,它是对封建社会人情世态的无情批判和揭露。既包括顽石幻化成“通灵宝玉”被神瑛侍者携入红尘的种种奇怪经历;也包括宝、黛、钗爱情故事的悲欢离合;一书中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封建统治者的内部斗争等等。
“辛酸泪”一句道尽曹雪芹一生经受的酸甜苦辣。作者创作《红楼梦》时已经由钟鸣鼎食的世家公子沦为“蓬庸茅椽,绳床瓦灶”的落魄书生,生活的艰辛和悲苦非言语所能尽述。
古今中外痴人不少,而曹氏独以一己之力,十年之功完成的《红楼梦》一书是对“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的最好诠释。 太虚幻境对联 假作真时真亦假, 无为有处有还无。
赏析 书中第一回说,当年姑苏(现在苏州)城阊门外十里街仁清巷葫芦庙旁住着一位乡宦甄士隐。此人摆脱名缰利索的员绊,在家里过着与世无争、逍遥自在的小康生活。
一日午睡,在梦中遇见一僧一道(即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有幸在他们手中见到那块顽石(通灵宝玉),又不知不觉地随着僧道到了“太虚幻境”,见到了石牌坊上这副对联。 佛教和道教是来历不同的两种宗教。
曹雪芹有意让和尚与道士同行,明显地带有调侃的意味,以增加小说的幽默感。况且用了“太虚”、“茫茫”、“渺渺”字样,就明明告诉读者这是凭空虚拟的“假语村言”。
但是这种虚拟有它的根据,就是佛道两教都对社会人生抱着虚无否定的态度,认为世人对物质、精神生活的追求,以及由此导致的扰攘纷争,全是虚幻无意义的,只有清净无为,靠精神力量去寻求精神的解脱——成仙成佛,才是有意义的。这副对联就反映了这种崇尚虚无的理论。
佛家的观点认为,世上万事万物,就其现象说似乎是真,是有;就其本质说是假,是无。前者是世俗人的看法,所以称为“俗谛”;后者才是真理,所以称为“真话”。
这副对联就是本着这种唯心的理论来嘲笑世俗人的。它隐含的意思是:社会上的人们慕富厌贫,为名为利,劳力劳心,强争苦夺,就是把假的误认为是真的,把真的反而当成了假的;把虚无误认为是实有,把实有反而当成虚无。
曹雪芹要批判否定他所厌恶的那个社会现实,不可能有更先进的理论,而佛道两家也是否定现实社会的,就自然成了曹雪芹现成的理论武器。须要辨明的是,作者并不是要通过其著作来宣扬宗教教义,而是根据他的需要把某些宗教观念拿来为我所用。
曹雪芹是极其热爱生活、热爱人生的,否则他就不会竭一腔心血来写这样一部五彩摈纷的《红楼梦》了。我们读《红楼梦》,主要应该看作者所描绘的那个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和众多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给我们的启示,而对带有虚无色彩的说教,则要在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清楚的认识。
中秋对月有怀 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 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 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 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
赏析 这首诗出现在第一回中。甄士隐家隔壁的葫芦庙里寄居着一个贫困落魄的书生贾雨村。
此人相貌魁伟,气度不凡,很得甄士隐的赏识。一日在甄家书房里,偶然瞥见甄家的丫鬃娇杏在院内掐花。
这个娇杏因家主人常提起贾雨村,就回头多看了他两眼,贾雨村便以。
4《红楼梦》经典语段赏析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赏析:
《葬花吟》是曹雪芹创作的章回小说《红楼梦》女主人公林黛玉所吟诵的一首诗。这首诗在风格上仿效初唐体的歌行体,名为咏花,实则写人。全诗血泪怨怒凝聚,通过丰富而奇特的想象,暗淡而凄清的画面,浓烈而忧伤的情调,展现了黛玉多愁善感的性格、内心的矛盾与痛苦、细微而复杂的心理活动,表达了其在生与死、爱与恨等复杂的斗争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对自身存在焦虑不安的体验和对生命迷茫的情感。
将花拟人,以花喻人,把花的命运与人的命运紧相联系,有力地控诉了那些摧残花的自然界和扼杀人的黑暗社会恶势力。明写花,实写人,将人物的遭遇、命运、思想、感情融汇于景与物的描绘之中,创造出内涵丰富、形象鲜明生动的意境,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整首诗是林黛玉生命理念和人生价值的真实写照。
全诗抒情淋漓尽致,语言如泣如诉,声声悲音,字字血泪,满篇无一字不是发自肺腑、无一字不是血泪凝成,把林黛玉对身世的遭遇和感叹表现得入木三分。《葬花吟》写出主人公在幻想自由幸福而不可得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头屈服的孤傲不阿的性格。是为其思想价值。
此诗另一价值在于它为后人提供了探索曹雪芹笔下的宝黛悲剧的重要线索。甲戌本上脂砚斋的批语指出:没有看过“宝玉之后文”是无从对此诗加批的;批书人“停笔以待”的也正是与此诗有关的“后文”。
所谓“后文”当然是指后半部佚稿冲写黛玉之死的文字。如果这首诗中仅仅一般地以落花象征红颜薄命,那也用不着非待后文不可;只有诗中所写非泛泛之言,而大都与后来黛玉之死情节声切相关时,才有必要强调指出,在看过后面文字以后,应回头来再重新加深对此诗的理解。由此可见,《葬花吟》实际上就是林黛玉自作的“诗谶”。
为落花缝锦囊,为落花埋香冢;还要悲哭,还要作诗。这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荒唐”举动,唯有痴情如宝黛者方能理解,也唯有发生在宝黛身上方能为世人所理解。
和曹雪芹同时期的富察·明义《题红楼梦》绝句说:“伤心一首葬花词,似谶成真自不如。安得返魂香一缕,起卿沉痼续红丝?”“似谶成真”,这是只有知道了作者所写黛玉之死的情节的人才能说出来的话。
5红楼梦的前60回每回的经典句子破足道人念的《好了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 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诗词鉴赏 这首歌出现在第一回中。
甄士隐家业破败后,夫妻俩到乡下田庄里生活。又赶上“水旱不收,鼠盗蜂起”,不得安身,只好变卖了田产,投奔到岳父家。
其岳父又是个卑鄙贪财的人,把他仅剩的一点银子也半哄半赚地弄到自己手里。甄士隐“急忿怨痛”、“贫病交攻”,直正走投无路了。
一天,他拄着拐杖走到街上,突然见一个“疯癫落脱、麻履鹑衣”的破足道人走过来,叨念出这首歌。 这首《好了歌》宣扬了一种逃避现实的虚无主义思想。
从宗教的观点看,人们活在世上,建功立业,发财致富,贪恋妻妾,顾念儿孙,全都是被情欲蒙蔽尚不“觉悟”的缘故。这首歌就是用通俗浅近的语言来说明这一切都是靠不住的。
跛足道人说:“好便是了,了便是好”,又把“好”和“了”的涵义引申一层,说只有和这个世界斩断一切联系,也就是说只有彻底的“了”,才是彻底的“好”。所以他这首歌就叫《好了歌》。
《好了歌》的消极色彩是十分明显的,但是我们还不能简单地把它视为糟粕抛弃它。因为作者拟作这首《好了歌》,是对他所厌恶的社会现实的一种批判,尽管是一种消极的批判,也有它的价值。
作者出身于一个上层的封建世家,亲自观察了这个阶级的腐朽、堕落,亲身体验了贵族阶级由兴盛到衰败的苦痛,进行了半生深沉的思索,激起他强烈的愤感,他要痛骂,他要诅咒,《好了歌》便是痛骂的歌、诅咒的歌。作者的感情是十分复杂的。
他倾注一腔心血,虚构了大观园那样一个如诗如画的环境,塑造了那么多善良纯洁的少女形象,描绘了那么多有情有趣的事物,可见,作者是多么懂得生活,有着多么高雅的生活情趣呀!有爱必然有憎,他描写贾赦、贾珍、贾琏之流猪狗不如的品德和行为,就是对他憎恶的对象的鞭苔。而最后,无论他所爱的还是他所憎的,都一齐毁灭了,就使他堕入一种难以解脱的精神痛苦之中。
了解了作者的生活态度,再看他写的这类具有虚无色彩的东西,就能够把它放到适当的地位去理解了。也就是说,作者世界观中尽管有虚无消极的一面,但同无爱无憎的和尚道士不同;如果没有深厚的生活激情,岂能写出这样一大部博大精深的《红楼梦》来? 甄士隐的《好了歌》解注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 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 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鬃又成 霜?昨日黄土垅头送白骨,今宵红绡帐底卧 鸳鸯。
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 正叹他人命不长,哪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 ,保不定日后做强梁;择膏粱,谁承望流落 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昨怜 破袄寒,今嫌紫蟒长。
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 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 为他人做嫁衣裳。
诗词鉴赏 这首曲子,出现在第一回中。破足道人唱《好了歌》是要启发甄士隐“觉悟”;而甄士隐是聪明的读书人,而且有了家破人亡的经历,一听就懂了,接着就为《好了歌》作了这篇解注,进一步引申发挥了《好了歌》的思想。
这篇解注比《好了歌》说得更具体、更形象、更冷峭无情。富贵的突然贫贱了,贫贱的又突然富贵了;年轻的突然衰老了,活着的又突然死掉了——人世无常,一切都是虚幻。
想教训儿子光宗耀祖,可他偏偏去当强盗;想使女儿当个贵妇,可她偏偏沦为娼妓;想在官阶上越爬越高,可是偏偏成了囚徒——命运难以捉摸,谁也逃脱不了它的摆布。可是世上的人们仍不醒悟,还在你争我夺,像个乱哄哄的戏台,闹个没完。
这就是《好了歌》解注的基本思想。它同《好了歌》一样,同属馈世嫉俗的产物。
由于它处处作鲜明、形象的对比,忽阴忽晴,骤热骤冷,时笑时骂,有歌有哭,加上通俗流畅,迭富有致,就使它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它对于当时封建社会名利场中的人物,无异于一盆透顶醒心的冷水;对于今天的人们认识封建社会的腐败黑暗,也有某种认识意义。
这首《好了歌》解注,在全书开头造成一种“忽荣忽枯、忽丽忽朽”(脂砚斋语)的险恶气氛,也是对全书荣宁二府兴衰际遇的一种概括和预示。 这种概括和预示,是就其整体而言的,不好说哪一句是专指哪个或哪几个人物。
如有人以为“转眼乞丐人皆谤”指的是甄宝玉和贾宝玉;“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指的是贾雨村等人;“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指的贾雨村、贾赦等人;“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指的是贾兰、贾菌等人,等等。乍看似乎有点像,其实未必是作者的意图。
既然是概括地预示全书内容,有些像是自然的,但如简单地把每句和书中人物一一对应起来,就无法解释通。如以为“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指的是柳湘莲,有什么根据?书中根本没有写柳湘莲之父是谁,也没写如何教子有方,也没有其它预示说柳湘莲要当强盗,怎么能证实就是指的柳湘莲?更有人据此说柳湘。
6《红楼梦》经典名句完全自己原创,一字一句打上。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啊。
经典名诗
黛玉的《葬花词》、<;桃花行>;、<;秋窗风雨夕>。
其中我最喜欢她一首小词《唐多令》粉堕百花洲,相残燕子楼,一团团逐队成逑,漂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还有宝钗帮湘云做席请吃螃蟹那次的菊花诗,忆菊,问菊,访菊我最爱枕霞的吧,供菊和簪菊,还有宝钗的咏螃蟹,讽刺世人的。
结诗社的桃花诗,黛玉一首古行最妙。贾元春省亲大家都有作诗,黛玉为宝玉做得一首咏稻香村的最棒。
结海棠社的一系列诗,看黛玉的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后两句不会背了)
还有宝琴和李纨的俩侄女做诗三首:红、梅、花
大家在芦雪庭联诗,这一大串子真是连得酣畅淋漓啊从熙凤的一夜北风紧开始真是文采飞扬,
宝琴后来大展文采,还做了十首怀古诗,纪念传奇女子,(我没有都猜出来)
大观园落成时,宝玉进去为亭台楼阁提了很多名字和诗,虽然书中总是描写他文采稍逊所有的闺阁姐妹,但我个人认为他的诗很新巧,感觉不错。
最后献上。重量级词一首,记得反正是听戏,宝钗为讨贾母欢心点了西游记等热闹戏,宝玉不屑,宝钗说这里有一首绝妙的小令:《寄生草),被不太准了,但从此我也特别喜欢苏轼的《定风波》,意境差不多,品出来感觉。呵呵
还有很多细节的描写估计我就打不了了 ,我的手。呵呵,红楼百看不厌,遍遍不同,以后心得交流。
7红楼梦第二回经典诗句和赏析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这副联语是对那些在名利场中贪求不已的人的一种讥刺和棒喝。贾雨村以为它“文虽浅近,其意则深”。他自己就是因为“忘缩手”才被革职的。书中说他当知府期间“未免有贪酷之弊”,虽没说出具体情节,但从他后来“乱判葫芦案”推断,肯定是见钱眼开,而且心狠手辣,干了些不可告人的勾当。贾雨村在官场中已经翻了一个小筋斗,作者从他眼里写出这副对联,就显得更有意思。然而他这种人是不会从中受到启示而回头的。书中同类的人还有许多,如贾赦、贾琏、王熙风之类,在他们得势时恨不得把一切能到手的东西都据为已有,直到弄得家败人亡才不得不罢休。
一局输嬴料不真,香销茶尽尚逡巡。
欲知目下兴衰兆,须问傍观冷眼人。
此诗以下棋来做比喻。“一局输赢”云云,让我们看到每一个封建官僚地主大家族的兴衰,都是与它作为靠山的某派政治势力或某个政治集团在封建阶级内部斗争中的胜败直接联资着的。“香销茶尽”是说历时已久,棋盘上已是残局,喻历时百年的大家已到未世。“逡巡”作迟回不进解。“料不真”、“尚逡巡”,即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从外面的架子看来“哪象个衰败之家”。末句即俗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亦可见作者拟“冷子兴”之名和写他演说荣国府的用意。
偶因一着错,便为人上人。
一着——原指下一步棋,如俗语所谓“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这里是借以说人的一种行动。娇杏偶然因好奇,回头看了贾雨村两眼,这从封建礼教不准女子私顾外人的眼光看是越轨的行动,所以说“错”。然而,现在反因为这“一着错”而使她成为“人上人”了。“一着错”,程高本作“一回顾”,乃后人所篡改,二字之差,把原来对封建礼教的虚伪性的讽刺,改成了对这种丫头当上官太太的命运的称羡。
文/南城以南hong
秋容:指花的容貌
七节攒成:是说花在枝上层层而生,开得很繁。攒,簇聚
雪:喻花
出浴太真:指杨贵妃华清池出浴之事
愁千点:指花如含愁,因花繁而用“千点”
宿雨:经夜之雨
画栏:有画饰的栏杆
清砧(zhēn)怨笛:古时常秋夜捣衣,诗词中多借以写妇女思念丈夫的愁怨。怨笛也与悲感有关
砧,捣衣石
译文
秋海棠素淡的姿容映照着重重院门,层层聚集盛开好像白雪堆满花盆。(丰满茂盛)好比用冰雪雕塑的贵妃出浴像,(娇嫩柔弱)好比用美玉铸就灵魂的西施捧心图。阵阵晨风吹不散她的千般愁绪,一宿的夜雨增添了一抹泪痕。独自倚靠着画栏像是在默默思念,清冷的捣衣声和哀怨的笛声陪伴你度过黄昏。
背景
这首诗出自《红楼梦》第三十七回: 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 。宝玉刚刚挨打,其父“假正经” 又点了学差,择于八月二十日起身 。贾政走后, 宝玉每日在园中任意纵性的旷荡,真把光阴虚度,岁月空添 。这一天宝玉的“儿子”贾芸给宝玉送了两盆“ 不可多得 ”的白海棠,同日探春诗兴大发,写信给宝玉说明要办诗社。“寡妇”李纨提议:“ 方才我来时,看见他们抬进两盆白海棠来,倒是好花。你们何不就咏起他来 ”于是他们便借此成立了海棠社。
李纨成为社长,负责评诗,迎春限韵,惜春监场。为什么偏偏是这三个人呢?看原文: 李纨道:“立定了社,再定罚约。我那里地方大,竟在我那里作社。我虽不能作诗,这些诗人竟不厌俗客,我作个东道主人,我自然也清雅起来了。若是要推我作社长,我一个社长自然不够,必要再请两位副社长,就请菱洲藕榭二位学究来,一位出题限韵,一位誊录监场。亦不可拘定了我们三个不作,若遇见容易些的题目韵脚,我们也随便作一首。你们四个都是要限定的。若如此便起;若不依我,我也不敢附骥了。”迎春惜春本性懒于诗词,又有薛林在前,听了这话便深合己意,二人皆说是极。 很显然她们就是来凑数的,作诗水平并不高。
园中姊妹做的诗多半“寄兴寓情”,各言志趣。曹公将每个人的思想、情感、品格以及命运赋予在诗中,这里的咏白海棠是,之后的咏菊更是。
赏析
宝玉的这首海棠诗暗喻和他关系最密切的两个人——薛宝钗和林黛玉。
“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这两句是写景,从正面描写了白海棠花的颜色与形状。“出浴太真冰作影”,是借咏海棠咏宝钗。宝钗长得“肌肤丰泽”,和杨贵妃同具健康丰满的美。第三十回书中宝玉就曾以“怪不得他们拿姐姐比杨妃,原来也体丰怯热”的话讥诮过宝钗。
“捧心西子玉为魂”,是借咏海棠咏黛玉。黛玉行动如“弱柳扶风”,和西施同具病态柔弱的美。第三回书中宝玉送黛玉的“颦颦”的称呼,就是“捧心而颦”的意思。“冰作影”是形容宝钗的肌肤,“玉为魂”是比喻黛玉的心灵。
“晓风不散愁千点”,是暗示宝钗日后寡居时的苦闷;
“宿雨还添泪一痕”,则显然是喻黛玉爱哭。
“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最后这两句似乎是合说钗、黛都对宝玉大有情意,但结局都不太好。这首诗其实是曹雪芹借宝玉之口,有意暗示了某些内容。其他人的诗均有此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