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Ⅰ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饯别(jiàn) 晦涩(huì) 铁栅栏(zhà) 浑身解数(xiè)
B 扒手(pá) 吱声(zī) 和稀泥(hé) 步履蹒跚 (pán)
C 畜养(xù) 寒噤(jìn) 露马脚 (lòu) 扪心自问(mèn)
D 顺遂(suí) 什锦(shí) 蒸馏水 (liú) 兵不血刃(xuè)
参考答案 A
试题分析B项,和huò稀泥,C项,扪mén心自问,D项,顺遂suì。注意B项吱声(zī)为方言词,C项露马脚 (lòu)也是一个容易读错的字。
高考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易错提醒“嚼舌头”易受方言影响判断不出错误。C项中的三个多音字也有一定的迷惑性。试题难度中等。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依稀 膨涨 戈壁滩 云蒸霞蔚
B 涵盖 阴霾 捉谜藏 烘云托月
C 贻误 甬道 交谊舞 寥若晨星
D 吆喝 绪论 擦边球 名门旺族
参考答案C
试题分析“膨胀”指物体的体积增大,泛指事物的扩大或增长,与水无关。“捉迷藏”蒙目相捉或寻找躲藏者的游戏,比喻言行故意使人难以捉摸,不是谜语,而是重点在于让人寻找。“名门望族”指高贵的、地位显要的家庭或有特权的家族,“望”指有声望,不是兴旺。
3.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国庆节将至,一座“天安门模型”摆在广场上。“天安门”前花团锦簇,增添了浓浓的节日气氛。行人纷纷驻足观看,争相与“天安门”合影留念。
B.人活在世界上,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人和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家庭关系;个人思想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处理得好,生活才能愉快。
C.朱熹49岁那年,上书建议朝廷重修了白鹿洞书院,并亲自制订学规,提出:“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治学方法。
D艺术节期间,这个县将举办形式多样的文艺演出活动、科技下乡活动、内容独特的文物、风情、美术、摄影展览,以及大规模的经贸活动。
参考答案B
易错提醒本题A项迷惑性较大,考查引号的基本用法;B考查冒号和句子层次;C项考查冒号的统辖范围,较为简单;D项考查句子的内部层次中顿号与逗号的区别,注意“形式多样”与“内容独特”并列。
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浦东国际机场边检大厅,有这样一位服务标兵,她无论出现在哪里,脸上始终挂着一抹微笑,真诚、甜美、亲戚,让人难以释怀。
B.这六位老人,年纪最小的也已82岁,都是参加过抗战的老兵。如今,虽已是古稀之年,但他们都还精神矍铄,思路清晰,回忆起当年,感慨万千。
C.虽然面临的困难和不利因素很多,但是,作为这项改革实验的始作俑者,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把这项工作进行下去,并且做得越来越好。
D.地震异地安置区首批“农家乐”开业,灾区民房重建基本完成,学生提前搬入新校园……纷至沓来的重建喜讯报告着灾区的重生。
参考答案D
试题分析本题将实词和成语综合进行考查。 “释怀”:①抒发情怀。②放心,无牵挂。文中应用“忘怀(不放在心上,忘记)”。“古稀”指人七十岁,源于杜甫《曲江》诗句“人生七十古来稀”。最小的82岁,应用“耄耋”,或者改为“已过古稀之年”。神气十足,形容摆出一副自以为高人一等而了不起的样子。始作俑者: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开始制作俑的人。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纷至沓来:纷,众多,杂乱;沓,多,重复。形容接连不断的到来。
5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午还是阳光灿烂,但到下午5时左右,老天突然变脸,市区狂风大作,天昏地暗。据气象部门监测,这次特强沙尘暴瞬间风力达11级,地表能见度0米。
B记者来到卧龙镇人民政府南侧的中国卧龙大熊猫博物馆前,只见这座被称为“中国唯一大熊猫博物馆”坐落在风景秀美的山下,周围流水淙淙,绿树成荫。
C世博园开园以来,无论是风和日丽还是刮风下雨,参观的人流络绎不绝。截至5月9日17时30分,累计检票入园已达1959万人次。
D昨天上午,一位老人突然晕倒在购物中心,后经迅速赶到的120急救中心医护人员以及商场保安、在场群众的救护下,老人得到及时抢救,最终脱离了危险。
参考答案A
试题分析B成分残缺,在“坐落”前加“的博物馆”或者“的建筑”;C成分残缺(搭配不当),应改为“截至5月9日17时30分为止”,或者“截止5月9日17时30分”;D搭配不当,将“经”改为“在”,或者将“下”去掉;歧义,“迅速赶到的”统辖“医护人员”还是“医护人员和商场保安”不清,两种理解都可以,可改为“商场保安以及迅速赶到的120急救中心医护人员”,或者将“学校”提到“许多”之前。
二、(9分 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节选自2009年12月31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6.关于“人生境界”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他存在于人的自我发展历程中,体现着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
B.它由四个层次组成,从幼年到成年,人的每一个时期都要经历这四个层次。
C.现实的人生中,它是一个整体,是由从低到高的四种境界错综复杂的交织在一起的。
D.每个人的人生境界表现错综复杂,不同层次的人生境界分别主导着人生的不同阶段。
参考答案A
试题分析B项人生境界是按照人的自我发展历程、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划分的,不是以年龄段划分的,“从幼年到成年,人的每一个时期都要经历这四个层次”错;C、文中说:“在现实的人生中,这四种境界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因此,“是由四种境界错综复杂的交织在一起的”对。“由低到高”错,文中说“道德境界”“和求知境界的出现几乎是同时发 生,也许稍后。就此而言,把道德境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后,只具有相对的意义”。D、“不同层次的人生境界分别主导着人生的不同阶段”错,“不同层次的人生境界”和“人生的不同阶段”没有必然联系。
高考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易错提醒本题比较简单,出现错误主要辨析不出B、C的错误。
备考提示要理清文章结构,找出选项相对应的内容区域,依次筛选。原文内容与选项保持一致,选项与题干要能构成因果关系。略过无关紧要的信息,如举例、描写等,抓住本质特征。
7.对于 “求知境界”与“道德境界”关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者把“道德境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后,并不意味着前者就一定比后者出现得晚。
B.达到了“求知境界”,人具备了知识,掌握了规律,为“道德境界”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C.责任感与义务感使“道德境界”不同于“求知境界”,并高于“求知境界”。D.“求知境界”虽也把“自我”作为主体,但这个“自我”却不同于“道德境界”中的“自我”。
参考答案B
试题分析“道德境界”“和求知境界的出现几乎是同时发生”,因此“求知境界”为“道德境界”的产生创造了条件是错误的,文中也没有相应的说法。
高考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易错提醒本题比较简单,考查几个词语的概念关系,一定要注意原文同题肢相对照。
备考提示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欲求境界”是人生的最低境界,这种境界是任何一个具有高级境界的人所极力排斥的。
B.“求知境界”中的“自我”已不再仅满足于个人生存所必须的最低欲望,而对规律与秩序有了认知的要求。
C.“道德境界”中的人不再关注自我,而已经有意识地把“我们”作为自我选择、决定时的中心了
D.“审美境界”是人生最高的精神境界,到了这一境界就能自由地超越并摒弃其他三种境界。
参考答案B
试题分析A“这种境界是任何一个具有高级境界的人所极力排斥的”错,文中说“在现实的人生中,这四种境界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C“‘道德境界’中的人不再关注自我”错,文中说这一境界“把自己看作是命运的主人,而不是听凭命运摆布的小卒”,这就是关注自我。D到了这一境界就能自由地超越并摒弃其他三种境界。“在现实的人生中,这四种境界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只不过现实的人,往往以某一种境界占主导地位,其他次之”。
高考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易错提醒本题比较简单,考查几个词语的概念关系,一定要注意原文同题肢相对照。
备考提示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转述内容要与原文内容逐一相对。概念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注意选肢之间的比较,如果选项中有内容矛盾的选项必有一错。
三、(12分,每小题3分)
申甫传 汪琬
申甫,云南人,任侠有口辨。为童子时,常系鼠媐1于途。有道人过之,教甫为戏。遂命拾道旁瓦石,四布于地,投鼠其中,鼠数奔突不能出。已而诱狸至,狸欲取鼠,亦讫不能入,狸鼠相拒者良久。道人乃耳语甫曰:“此所谓八阵图也,童子亦欲学之乎?”甫时尚幼,不解其语,即应曰:“不愿也”。道人遂去。
明天启初,甫方为浮屠,往来河南山东间,无所得。入嵩山,复遇故童子时所见道人,乞其术,师事之。道人濒行,投以一卷书,遽别去,不知所之。启视其书,皆古兵法,且言车战甚具。甫遽留山中,习之逾年,不复为浮屠学矣。
己而瘗2其书嵩山下,出游颍州,客州人刘翁廷传所。刘翁,故颍州大侠也,门下食客数百人,皆好言兵,然无一人及甫者。刘翁资遣甫之京师。甫数以其术干诸公卿,常不见听信。愍帝即位,北兵自大安口入,遽薄京师,九门皆昼闭。于是庶吉士刘公之纶、金公声知事急,遂言甫于朝。愍帝召致便殿,劳以温旨,甫感泣,叩首殿墀下,呼曰:“臣不才,愿以死自效。”遂立授刘公为协理戎政兵部右侍郎,金公以御史为参军,而甫为京营副总兵,然实无兵予甫,听其召募。越三日,募卒稍集,率皆市中窭③人子不知操兵者,而甫所授术,又长于用车,卒不能办。方择日部署其众,未暇战也。当是时,权贵人俱不习兵,与刘公、金公数相左,又忌甫以白衣超用,谋先委之当敌,日夜下兵符,促甫使战,而会武经略满桂败殁于安定门外。满桂者,故大同总兵管,宿将知名者也,以赴援至京师,愍帝方倚重之。既败,京师震恐。甫不得已,痛哭,夜引其众缒城出,未至芦沟桥,众窜亡略尽。甫亲搏战,中飞矢数十,遂见杀。于是权贵人争咎甫,而讥刘公、金公不知人。及北兵引归,竟无理甫死者。距甫死数日,刘公复八路出师,趋遵化,独帅麾下营娘娘山,遇伏发,督将士殊死战,逾一昼夜,诸路援兵不至,亦死之。
(选自《尧峰文钞》卷三十四,有删改)
[ 注 ] ① 媐(xī):嬉戏。 ② 瘗(yì):埋葬 ③ 窭(jǜ):贫穷。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道人濒行 濒:临近
B客州人刘翁廷传所 客:寄居
C遽薄京师 薄:逼近
D又长于用车,卒不能办 卒:步兵
参考答案D
试题分析卒,通“猝”,仓猝。
高考考点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易错提醒考查重点实词“卒”的通假情况,一定在原文中理解。
备考提示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联系上下文,前后照应,保持一致。要把对实词的解释带入到原句原文中,看看是否合乎原文的语言环境。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童子亦欲学之乎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B遂言甫于朝 当其欣于所遇
C金公以御史为参军 以勇气闻于诸侯
D听其召募 其皆出于此乎
参考答案B
试题分析A代词,代指“八阵图”;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B都是介词,表对象,译为“向,对”; C介词,凭……的身份;介词,因为。D代词,他,代指申甫;语气副词,大概。
高考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易错提醒C项意义在翻译上有略微不同,但属于同一义项。
备考提示要把文言虚词翻译成现代汉语进行比较,看是否能翻译成同一个词。联系文句的整体意义和上下文的意义,注意辨明上下文的关系。借助语句的结构,看两句中该虚词词性和所作的成分是否相同。备考需要夯实课本中的基本篇目中重点实虚词的含义。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申甫失败原因的一组是
①甫为京营副总兵,然实无兵甫 ②率皆市中窭人子不知操兵者
③甫所授术,又长于用车,卒不能办 ④权贵人俱不习兵
⑤日夜下兵符,促甫使战 ⑥诸路援兵不至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
参考答案B
试题分析②④是说权贵人。⑥是申甫死后。
高考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
易错提醒④是侧面表现,如果不看清题干,容易误选。
备考提示要看清题目要求,一字一词地琢磨。选出一两句不相符的,排除部分选项。要注意从离中心最远的开始排除。必须注意每一个句子和题干规定的中心要形成因果或解证关系。照应上下文,一般作者评论性的话不能作为选项,别人赞誉的话可考虑。 要注意题干的要求,注意主人公、关键词、“正面”、“侧面”等词语。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申甫小时候曾路遇一位道人,道人通过狸鼠的游戏向申甫展示了八阵图的神奇,并打算传授给他。但由于年幼无知,申甫不愿意学习。
B申甫学佛不成而改学道人所传兵书。颍州大侠刘廷传的数百门客虽然喜欢谈论兵法,却都赶不上申甫,申甫因此得到了刘廷传的赏识。
C申甫到京师后屡遭挫折,后得到刘之纶、金声等人的举荐,被皇帝召见后授予京营副总兵的官职,申甫非常感动,表示誓死为国效力。
D在满桂兵败、朝廷遭遇危难之时,申甫亲自带兵上阵杀敌,身中数十箭,为国捐躯,最后却没有得到朝廷公正的待遇,令人叹惋。
参考答案C
试题分析应该是被皇帝召见后,申甫非常感动,表示誓死为国效力,皇帝立刻授予申甫京营副总兵的官职。
高考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易错提醒认真将题肢与原文对照,注意时间的前后顺序。
备考提示要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的语句,一一对应。中心、主旨重点分析议论的语句。总体把握文意。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是顺序的颠倒、无中生有等。注意人物的事迹是否张冠李戴,事件的时间是否准确,人物性格陈述是否恰当。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和选项相关的句子,仔细地进行对照,找出其中的差异。 有个别选项是对原文中的某一句中的一个词翻译得不对。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入嵩山,复遇故童子时所见道人,乞其术,师事之。(4分)
(2)甫数以其术干诸公卿,常不见听信。(3分)
(3)于是权贵人争咎甫,而讥刘公、金公不知人。(3分)
参考答案(1)申甫进入(隐居)嵩山,又遇到了过去小孩子时见到的道人,(向他)请求(学习)那本领,用对待师长的礼节侍奉他。(2)申甫屡次凭借他的本领干谒各位公卿,一直不被听从信任。(3)在这时掌权的权贵争着责怪申甫,并且批评刘公、金公不能识别人(的优劣)。
试题分析(1)注意 “复”,“故”,“乞”名词用作动词,“师”名词作状语。注意全句的文意。(2)注意“数”“以”,“见”表被动。(3)注意“于是”古今异义,“咎”“讥”。
高考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易错提醒“故”原来的,过去的。“见”表被动。“于是”在这时。
备考提示文言文翻译要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倾向性。详知译句上下文的含义。审视句子特点,逐字对应翻译,做好换、留、删、补、调。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翻译,要与上下文对应,这些字词是得分点。由现代词、成语推导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注意词类活用、倒装、通假、偏义复词。复杂句子要作句子成分分析,抓住主干,注意句间关系。意译词语根据上下文推导,不拘泥于原文结构,由实到虚。组合成句子,前后通顺。
14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8分)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 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②使心伤。
注①商风:秋风。②怆悢(liàng):悲伤。
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3分)
提示:品行高洁,志向远大,才能出众。
(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5分)
提示:托物言志、象征。怀才不遇的悲伤。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部分。(任选2个小题)(6分)
(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孑)立_,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2)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是 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
(3)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论语•子罕》)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桃夭》)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五、(12分)
16.下面是一段介绍菊花的材料。请概括其主要内容,以“菊花”开头写一段文字,不超过50字。(4分)
菊花,是经过长期的人工选择培育出来的一种观赏花卉,在我国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根据花序大小和形状的不同,菊花可分为单瓣、重瓣,扁形、球形等;根据花期的迟早,可分为早菊花、秋菊花、晚菊花等;根据花径的大小,可分为大菊、中菊、小菊;根据瓣型不同,又可分为平瓣、管瓣、匙瓣三类十多个类型。千姿百态的花朵、姹紫嫣红的色彩使菊花具有了独特的观赏价值。不仅如此,有些菊花还可食用,可冲饮,可入药,有良好的保健功能。在百花凋零的秋冬季节,菊花傲霜怒放,被视为高雅不屈的象征,成为历代文人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
参考答案菊花是栽培历史悠久的人工养殖观赏花卉,依据花序、花期、花瓣分为多种类型,可供食用药用,是高雅不屈的象征。
17请仿照给出的句子,另写一句话。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4分)
在孤独中,书是朋友,读书使平淡的生活丰富多彩。
参考答案在失意时,书是良师,读书使颓废的生活日渐昂扬。在得意时,书是诤友,读书使浮躁的心境平淡如水。
18下面一则稿约四处画线部分中有两处语言表达不当,请找出来并作修改。(4分)
本刊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主要刊登文学、历史、哲学等方面的论文。为丰富内容,提高质量,特向广大作者征稿。要求:_观点鲜明,不超过8000字,逻辑清楚,格式正确。
①
来搞一经采用,即奉薄酬。来稿一律不退,三个月未接到用稿通知,请自行处理。敬请广大
②
作者赐稿。
③
来稿请寄:×× 市××路××号《×××》编辑部×××敬启 邮编:×××
× ④
《×××》编辑部
××××年×月×日
参考答案②“薄酬”改为“稿酬”;④“敬启”改为“收”(另外①语序不妥,最好应为:观点鲜明,逻辑清楚,格式正确,不超过8000字。)
六、(18分)
本题为选择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节选自老舍《骆驼祥子》第四章,有删改)
19第一段中划线部分突出的语言特色是什么?请举例分析。(4分)
解答提示口语化、善用短句,对比。应举例分析。
20第二段开通对刘四爷的肖像描写,在本文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解答提示通过年龄、身体状况、相貌、个头,写刘四爷的虎相,照应上文对刘四爷性格为人的描写,引出“虎妞”和祥子,为下文刘四爷对待祥子的态度作了铺垫和对比,为后来祥子做女婿作了铺垫。
21简要概括祥子这一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4分)
解答提示有追求,有理想;勤劳本分;保持本色,真诚自然;讲究干净;脾气好,受人言语。
22你认为本人的主要人物是哪一个?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6分)
解答提示祥子。写刘四爷是为了引出祥子,侧面详写了祥子的性格。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她只能活七小时”[注] [美]保罗•舍恩斯坦
注这篇报道发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43年8月,获1944年普利策新闻奖。
19这篇报道以顺叙的方式写作,并特别突出的时间,有什么好处?(4分)
解答提示(1)表明小女孩生命危急,时间紧迫,(2)清晰显现出援救进展;(3)表明人们援救行动之快,体现人们的仁慈的爱心;(3)给读者以时间紧迫的阅读感受。
20柯利蒂大夫为什么说“今天,你们做了一件世界上所有的医生都做不了的事”?(4分)解答提示“你们”指帮助获得青霉素的博士、记者和警察们,进行电话寻找,协调各个部门,迅速找到青霉素,快速运到医院,这是医生做不到的。
21新闻语言一般是客观平实的,而这篇报道却有所不同。请对文中画线部分做简要分析。(4分)
解答提示将青霉素称为“仁慈的东西”,应为它能救小女孩的性命;将车称为“仁慈之车”因为它快速运来了药物,体现了作者对小女孩即将得救的喜悦,对人们的爱心的赞颂。
22这篇报道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请结合文本和新闻背景谈谈你的理解。(6分)
解答提示(1)对生命的尊重,(2)世间有大爱,(3)在战争的年代对人性、爱的关注与渴盼。注意注释的作用。
七(60分)
23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
——列夫•托尔斯泰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 ②自拟标题;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语义学与诗歌
语义学一词源于希腊语,本义是“意义学”。语义学一词的现代用法首见于法国学者布雷亚尔的《论语义学》(1897),然而在布雷亚尔的论著里,语义学一词的定义比我们现在所说的语义学定义要狭窄。
在人类的眼中,意义似乎是无所不在的,而意义总要牵涉到两个术语:一个是指示符号,一个是所指意义。如果所指意义是明确的,或可辨认的,那么也可称为所指事物;如果不是可以确切辨明的,又可称为参照事物。
指示符号可以根据其指意方法分为三大类:自然符号、固定符号、象征符号。
一、自然符号
自然符号,通过真实世界上的某些实际的(通常又是偶然的)联系,指示有关事物或情景;例如,“乌云翻滚的天空”是暴风雨的指示符号。自然符号是一种原始类型的指示符号;而固定符号和象征符号都是由之发展而来的。但是后两种符号在发展过程中又分道扬镳、特征各异了。
二、固定符号
固定符号所指的意义是约定俗成的,适用于了解与之相关的特定语言习惯的人群。例如:对于说英语的人,“tree”(树)就是一种能够指意的固定符号;对于懂算术的人,“10”就是一种能够指意的固定符号;对于汽车司机和行人,交通红灯就是一种能够指意的固定符号。上述第三种固定符号(红灯)也可起信号的作用;第二种(“10”),在解题时也可起信号的作用。固定符号有四点特征值得注意:
1由于固定符号与其所指意义之间的关系是由习惯所决定的,所以固定符号所指的意义一般十分明确。以英语词tree为例,如果换到德语里使用了Baum,换到法语里使用了arbre,其语义不变,“树”还是“树”。同样“10”在不同语言的数学描写中,意义也不变。
2固定符号与其所指意义的关系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解释。在特定的上下文中,固定符号只能指一种意义;如果所指意义超过一种,那么这些所指意义就应该能够用不同的象征符号清晰地加以表示。此外,固定符号的所指意义应该是确定的;对于特定的论述或特定的科学范畴,这种所指意义应该是不变的。
3任何固定符号的所指事物都具有下列两种特征之一:(1)根据相似性或类似性而确立的逻辑的普遍性;(2)根据时空连续性而确立的存在的特殊性。这两种常见的意义模式即是桑塔亚那所说的“话语的具体化”和“存在的具体化”。通常用以表示“话语的具体化”的是普通名词(例如“人”);通常用以表示“存在的具体化”的是专有名词(例如“约翰”)或特指化了的普通名词(例如“我昨天见到的那个人”)。
4固定符号适用于作确定陈述,或命题。这种命题,从逻辑意义上讲,必须具有内在的连贯性(即不自相矛盾),它所表述的真理也须相应具备潜在的证据。
固定符号明显的实用价值导致了“固定语义学”的产生。固定语义学认为,不论在哪一个抽象层次上,固定符号都能用来表示一般的语义作用。因此,可以用这种语义学来分析各种作品中的语义作用(尤其是宗教作品与诗歌中的语义作用),鉴别哪些是固定符号作用的变体,哪些是不符合固定符号语义作用的。固定语义学对诗歌的通常解释是否定诗歌的语义功能而强调诗歌的心理效应。莫里斯说:诗歌是“一种鉴赏性、评价性的表述”;理查兹认为,诗歌的作用是影响读者的感情和态度。
三、象征符号
这类指示符号是表意性象征符号,或叫做深度象征符号。这类指示符号对于诗歌以及宗教、神话等有关的领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我们对“象征符号”加上了“表意”“深度”这样的修饰语是为了区分这个名词在长期流行的文学传统中的意义和它在逻辑学及数学中的意义。在逻辑学和数学中,“象征符号”这个名词,按我们现在的定义,是属于一种特殊的、抽象类型的固定符号。固定符号和深度象征符号代表着语言的两种互相补充、互相渗透的用法。这两种用法是为了适应两种互相补充的语义(一种是确定表意,一种是充分表意)的需要而产生的。因此,深度象征符号的作用是产生丰富的意义与联想,通常要损失一些习惯意义和实用意义的准确性。例如,表示虔诚的基督徒的十字架,莎士比亚《麦克白》一剧中显示恶兆的血与黑暗这两种意象,神话中用以代表天、地的父母意象原型,都是深度象征符号。很明显,更有趣、更重要的诗歌语义表达均须采用深度象征符号。固定语义学是根据固定符号表意的严格规律来解释诗歌的意义的,而诗歌语义学则不同。它是对各种具体诗歌中的深度象征符号的真实特性与语义作用进行分析,并建立一种正确解释这些诗歌的意义的理论。
与上述提到的固定符号的四点特征相反,深度象征符号(或者说诗歌象征符号)的典型特征有如下七点:
1深度象征符号虽然表示一种超越符号本身的意义,但在一定程度上符号与意义仍有关联。十字架、塑像以及礼拜动作经过长期传统的作用已经包含了大量属于上天的宗教特征意义。在诗歌和艺术里,象征符号所具有的、与所指意义相关联的特征,表明了诗人和艺术家对于表意手段本身的重视。诗人和艺术家不仅重视他们所要表述的意义,而且重视他们用以表意的手段。如果诗人和艺术家不能同时取得恰当表述意义和采用恰当的表意手段这两个方面的成功,那么这样的诗歌和艺术就会降低到纯粹的抽象主义和实验主义的水平,或降低为讽喻性或宣传性的作品。
2深度象征符号与表意单一的固定符号不同,它能表示多种意义。然而深度象征符号所表示的多种意义是融为一体的,而与这些意义个体的简单相加有很大的区别;因此不能对合成这种总体意义的各种意义成分作单独的分析。深度象征符号的多义性与简单的双关语或智语也不同。对于基督徒来说,十字架具有殉教和复活这两重意义;这两重意义既表现在基督身上,也表现为基督徒的最终天职。燕卜荪所说的“模棱两可”一般就是指诗歌语言的多义性。可是“模棱两可”这个词用在这里是不恰当的,因为“模棱两可”是说这种意义也行,那种意义也行——二者任择其一,而“多义性”则是同时包含两种意义。
3多义性中有一种特征十分重要,需要单独加以讨论——即原型特征。在许多深度象征符号里都可能存在隐约的或潜在的原型特征。凡是包含有更广泛、更深远的涵义的形象或特定概念,都会有其原型意义。这种原型,例如上天慈父,大地母亲,死而新生,生命之粮,精神之酒,光明天使,黑暗魔鬼等等,都具有感情和认识方面的联想功能;诗人可以巧妙地利用这些原型的联想功能扩展他的语句的涵义范畴。真正的象征符号的原型事物不应与讽喻诗里的具体事物混为一谈。讽喻诗里的具体事物只是用作普遍事物的一个示例。而象征符号的原型事物则不同,它是黑格尔和维姆萨特所说的“普遍性的具体化”以及歌德所说的“难测事物的一种生动显示”。
4固定符号所指的意义在一篇话语中,至少在原则上,是确定不变的;而深度象征符号,由于融合有多种意义,则可能随上下文的不同而发生一定的变化。当然,这样一些意义变化都是与其核心意义相联系的,是核心意义在不同语义场合中的延伸。
5诗歌语言主要追求语义的丰满而不是逻辑的准确,因此特别适合于表达那些没有确定的意义范围和不能用意义固定的词语表达的意义。这种语义特性可以借用摄影术语称作“软聚焦”。如果要追求逻辑的准确性,那就只有系统地略去语言的意义和引喻所包含的、超越了定义范畴的所有扩展意义。可是,这些扩展意义恰恰是深度象征符号之生命。此外,不管诗人如何去控制这些扩展意义,不同的诗歌读者仍可能对这些扩展意义得出不同的理解。美国诗人弗罗斯特告诫他的读者说:“诗歌的意义是含蓄的,不要试图对诗歌的意义作明白的解释。”但是同样值得注意的是艾略特的不同见解,艾略特认为:“含蓄意义是围绕于一个明亮的中心之外的一个光环;你不可能只有光环而没有中心。”
6固定符号的第三个特征是:或指“存在的特殊性”(即个体事物),或指“逻辑的普遍性”(即种类概念)。“存在的特殊性”表示我们用以分辨世上各个事物的共同方法;“逻辑的普遍性”表示我们用以归纳各种性质和功能的种类概念以便对之作逻辑推论的共同方法。然而深度象征符号则能指示上述两种意义以外的意义。诗人的作用不单是重复通常的对个体事物的分辨和对种类概念的归纳。雷米·德·吉尔蒙指出:“一个人写作的惟一理由就是向他人揭示在他的镜子上所反映出来的那种世界。”要表现这种个人所认识的世界,就一定要做到柯尔律治所说的“不协调的特性之间的平衡或妥协”。为此就需要作意义方面的调整,即如雷弗尔迪所说的那样,“把人们认为相关的两个相差甚远的事物含蓄地联系在一起。”用以完成这种意义调整的语言学手段是艾伦·泰特所谓的“熔合隐喻”。这种隐喻,不是亚里士多德和昆提利安所说的隐喻,也不是语法学家们所说的“缩简的明喻”,而是H·里德所说的“综合了几种所观察到的事物而构成的统一意象”。
7固定符号的第四个特征是适用于作确定的陈述;然而,深度象征符号则不是用于作逻辑的命题,而是作深度的陈述。正如惠尔赖特指出,深度陈述与纯粹命题之间的区别不仅在于上述六条深度象征符号与固定符号之间的区别,而且在于以下这一点——纯粹命题的意义是严格的陈述,而深度陈述中的陈述因素则与疑问、感叹、劝告和默认等因素中的一种或多种融合在一起。结果,反论成了深度陈述的一个常见特征,这是因为在深度陈述中的非陈述因素(即疑问、感叹、劝告、默认等因素)具有淡化矛盾意义的作用,也是因为不同的意义在深度陈述中合成了假似断言。诗歌里的反论用法不是修辞性的便是玄学性的。修辞性的矛盾组合语可以是一种纯粹的词语表面意义的矛盾组合(例如莎士比亚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所使用的矛盾修饰法:“啊,沉重的轻松,严肃的虚荣”),也可以是包含在一种意象或一种上下文中的“明是肯定,暗为否定”这样一种矛盾组合。玄学性的矛盾组合语如艾略特的诗行:“因此黑暗将要变成光明,静止将要变为舞蹈”。在这种用法里,矛盾的语言是用来表示一种超越常规经验领域的真理,而这种超验意义是通过嘲讽通常的矛盾法则、借助象征手法表达的。
标记理论自布拉格学派创立以来,已成为语言学各分支学科的一项重要理论,并迅速运用到其它研究领域。本文首先对标记的概念、标记理论的发展历程等做一番简述,然后重点探讨标记理论在语用学研究中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
关键词:标记理论;语境;间接言语行为;会话分析;顺应论;
Abstract: Since it originated with the Prague School, markedness theory has been an important theory in different sub-disciplines of linguistics, and has been applied to other research fields This paper begins with a brief analysis of this theory’s concept and development, and focuses upon its theoretic and utility value in pragmatics
Key Words: markedness theory; context; indirect speech act; conversation analysis; adaptation theory
1 引言
根据《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辞典》(理查兹,2000:276)的定义, 标记理论认为:“世界上的各种语言中, 某些语言成分比其它的更基本、更自然、更常见(是为无标记成分),这些其它的语言成分称为有标记的。” 标记性反映在语言的各个层面上,如:音位、词法、词汇、语法、句法等。这里先以音位层面为例。音位(phoneme)是音位学(phonology)分析的一个基本单位,是指在一种语言中能够区分两个单词的最小的语音单位。如: pin和bin这样一对最小对立体(minimal pair)就是由于词首的[ p ]和[b]不同,从而能区分成两个不同的词。音位层上的标记与无标记现象并不是发生在所有的音位上,而只是发生在成对的音位中,而且两个音位的相关特征涉及某一语音特征的出现与否。出现相关标记(marker)的叫有标记成分,不出现相关标记的叫无标记成分。比如:英语中的[t]和[d];[k]和[g];[p]和[b];[s]和[z]等。在[t]和[d]这一组音位中,[t]是无标记成分,因为[t]是清辅音,而[d]是有标记成分,因为[d]是浊辅音。也就是说,辅音的浊音特征构成了相关标记。类似地,在上面这些例子中,前一个皆为无标记成分,后一个皆为有标记成分。(红色显示的这部分是否也可以省略?)标记现象在语用层面也是随处可见的,此时语言单位的标记性表现为语用标记。例如,在英语交际中,对别人给予的称赞,应该说“谢谢”,但如果像中国人那样为了谦虚而不承认甚至否认别人的称赞就是一种语用失误(pragmatic failure),是一种有标记的表达。同样,有些外国人在与中国人的交往中也会出现因为文化差异所引起的语用失误。例如,在汉语交际中,中国人习惯于根据自己的观察,通过询问或推测对方在干什么或准备干什么来问候对方,如:“在看电视啊”、“去买菜啊?”,等等。这些表达法都是中国人常用的一般打招呼用语,听话者完全不必在意,只需视具体情况随便作答,而不必作很明确的回答。但是,初到中国的西方人却对此大惑不解。他们一是奇怪中国人为何选择日常生活中的琐事作为交际的话题;二是感到浑身不自在,觉得自己的一言一行受到别人的监视,因为在西方人看来,自己在干什么或准备干什么纯属个人隐私,旁人是无权过问的。所以,不谙中国文化的西方人往往疑惑地反问一句“是啊?”,或者不礼貌地“回敬”一句“关你什么事?!”,诸如此类的回应都是不自然的、不正常的、不符合常规的,是一种有标记的表述。下面我们将具体探讨标记理论在语用学各研究领域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
2 标记理论的语用阐释
标记的概念自特鲁别茨柯依(Trubetzkoy)提出以后,历经雅格布森(Jakobson)、乔姆斯基(Chomsky)、莱昂斯(Lyons)等语言学家发展和完善。标记理论在语言分析的各个层面上,从音位、词法、句法到语法,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标记理论能帮助我们正确地分析语言的特征,正确地使用语言。标记理论以其独特的方法论优势在当代语言学研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突出体现在语法学、语义学、语用学、范畴学和类型学、社会语言学、语言习得和外语教学、认知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等各个学科的研究中。本文将从语境(context)、间接言语行为(indirect speech act)、会话分析(conversation analysis)、顺应论(adaptation theory)等语用学的角度对该理论进行阐释。
21 标记理论与语境
语境是语用学的一个核心概念,脱离语境就谈不上语用研究了。这一点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许多学者从语境的角度对语用学下过定义,例如:“语用学通常被看成是语境学,研究语言的显性内容(语义)和隐性内容(含义)是如何通过语境发生关系的”(熊学亮,1999),“语用学是专门研究语境在交际中的作用的学科”(彭增安,1998)。由此可见,语境对于语用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谈到语境的功能时,何自然等人(2002:118-121)认为,从说话人的角度看,语境会影响说话人在说话内容、表达方式、表达手段等方面的选择;从听话人的角度看,语境有助于听话人确定指称(reference assignment)、消除含糊(disambiguation)、充实语义(semantic enrichment)等。一句话,语境会影响意义的表达和理解。
美国语言学家Givon对于语用层次的标记现象作过比较全面的探讨,其代表观点就是标记性取决于语境,同一个结构可能在这个语境中是有标记的,而在另一个语境中是无标记的(转引自张凤,1999)。换言之,标记性和非标记性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而在转化的过程中,语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们将这种现象称为标记颠倒,即在不同语境下范畴的标记值(marked value)会发生颠倒。所以,标记性和非标记性会随着语境的动态变化而相互转化。例如:
a. Would you mind closing the window
b. Could you close the window
c. Would you please close the window
d. Close the window
以上四句话都表达同样一个命题(proposition)——请求受话人把窗户关上,但它们具有不同的交际功能,适用于不同的语境。以a句为例,如果对好朋友说这句话显然不合适,不合常规,此时它就是一种有标记的表述;但如果对上级、长辈或陌生人等说这句话就非常适切,合乎自然,此时它又是一种无标记的表述。可见,在语用层次,语言单位的标记性和语境一样,是一个完全动态的概念。
22 标记理论与间接言语行为
Searle曾在Indirect Speech Acts一文中将间接言语行为定义为“通过实施另一个行事行为而间接地实施的一个行事行为”。他认为最简单的表达意义的情形是,说话人说一句话,他的意思完全就是他所说的字面意义。但是,在间接言语行为中,说话人的话语意义(utterance meaning)和句子意义(sentence meaning)是不一致的。这是由于间接言语行为同时体现着两种话外行为(illocutionary acts),即:主要话外行为(primary illocutionary act)和次要话外行为(secondary illocutionary act)。而且,他认为,话语的话外行为不仅决定于意图,而且取决于规约。因此,他以主要话外行为和次要话外行为之间的联系性为依据,将间接言语行为区分为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conventional indirect speech act)和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unconventional indirect speech act)。在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中,主要话外行为和次要话外行为之间联系紧密,具有约定俗成性、习惯性和程式化的特点(王德春等,1995:74)。因此,这属于常规性的表达,为非标记项。例如:在“Could you pass me the salt?”一句中,听话人无需重视“询问”(次要话外行为)的字面意义,而是直接把它理解为“请求”(主要话外行为)的间接用意, 这种对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的理解无需太多的语用推导(pragmatic inference),只需对字面意义作一般推断即可得知说话人的真实意图,这在日常生活中似乎已成为交际双方的一种共同规约,因而是一种无标记的表达。而在以下对话中:
A: Would you like to have coffee
B: Coffee would make me awake
B以“陈述”的字面意义来表示“拒绝”的间接用意,主要话外行为(“拒绝”)和次要话外行为(“陈述”)之间联系并不紧密,具有非约定俗成性、非习惯性和非程式化的特点,因此属于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根据Searle(1975)的观点,理解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大致需要经过十个逻辑推断步骤,主要依靠说话双方共知的语言信息和说话当时的语境因素来推断,因而较为复杂和较不稳定,是一种非常规性的、不自然的、有标记的表达。
从上文可知,在语用层面上,标记项的判断和确立往往也是相对的。如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相对于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是无标记的,但相对于一般言语行为(如显性施为句)则是有标记的。Austin根据是否含有施为动词(performative verbs)把施为句划分为显性施为句(explicit performatives)和隐性施为句(implicit performatives)。显性施为句即含有施为动词的语句。何自然等人(2002:61)认为,施为动词就像施为句所表达的言语行为或施为用意的名称或标签,即有什么样的施为动词就有什么样的言语行为。也就是说,显性施为句所表达的言语行为属于直接言语行为,如:“I order you to pass me the salt”一句通过“order”这个施为动词明白无误、直截了当地表达了“指令”这个言语行为。而“Could you pass me the salt?”一句由于缺乏具体的施为动词,说话人真正意欲实施的言语行为或者说施为用意就变得更为隐蔽、含糊,听话人在理解时需要多费脑筋,首先必须作出判断:说话人到底是在“询问”还是在“请求”?所以,我们认为,和显性施为句比较,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又是有标记的。
23 标记理论与会话分析
语用学是一门研究语言运用的学科,而会话是人类最原始的语言运用形式,是话语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形式。因此,会话分析是语用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下文我们就相邻语对和会话中的偏好组织这两方面进行讨论,探讨标记理论在会话分析中的情况。
231 标记理论与相邻语对
萨克斯(Harvey Sacks)等人在研究会话结构时指出,会话的特点是轮流说话(turn-taking),一次会话至少由两个话轮或轮次(turn)组成,会话是成双成对的。他说,“问题后面常常跟着回答”(转引自Coulthard,1985:69)。也就是说,问题和回答(question-answer)往往组成一个话轮对或交换(exchange)。同样地,在一般情况下,在一个话轮对中,问候后面常常跟着问候(greeting-greeting),建议后面常常跟着采纳(offer-acceptance),道歉后面常常跟着抚慰(apology-minimization),劝告后面常常跟着认可(warning-acknowledgment),抱怨后面常常跟着道歉(complaint-apology),等等。这种两两相对的语句就叫做“相邻语对”(adjacency pair)。“相邻语对”是会话结构的一种基本单位,它对揭示会话结构有重要作用。谢格洛夫(Emanuel Schegloff)和萨克斯认为,相邻语对具有以下特征: 相邻语对是由这样两段话语组成的序列:
(Ⅰ)相邻;
(Ⅱ)分别由不同的人说出;
(Ⅲ)按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的顺序排列;
(Ⅳ)分门别类,不同的第一部分需要不同的第二部分(或第二部分系列),如,提议跟采纳或拒绝匹配,问候跟问候匹配,等。
(转引自Levinson,1983:303-304)
姜望琪(2003:221)认为,相邻语对是日常会话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有问有答”、“你有来言,我有去语”是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共同遵守的一条普遍规律。笔者以为,相邻语对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会话现象,是一种基本的、自然的、合乎常规的表达,因此属于无标记的表述。例如:
(1)A:明天天气如何?(问)
B: 晴天。(答)
(2)A:王先生,您早!(问候)
B: 您早,周先生!(问候)
(3)A:今晚我们一起去看**,好吗?(建议)
B: 好主意。(采纳)
(4)A:把你的脚踩疼了吧,真对不起。(道歉)
B: 没关系。(抚慰)
在以上四个会话中,从A到B的话轮转换过渡自然,两者之间联系紧密,几乎不留空隙。B的回应结构简单,满足A的要求,符合交际中人们普遍遵循的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和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但是,假如B对于A的发话不作出那样的回应或回话,而是像以下这样回应,情况就大不相同了:
(1)A:明天天气如何?(问)
B′: 你要出差吗?(反问)
(2)A:王先生,您早!(问候)
B′:还早啊?都差点儿吃到了。(反问+陈述)
(3)A:今晚我们一起去看**,好吗?(建议)
B′:你还有时间看**,真够悠闲的。(陈述)
(4)A:把你的脚踩疼了吧,真对不起。(道歉)
B′:唉呦!疼死我了。(陈述,不明确表态)
我们认为,像这样的回应在日常会话中也是有的,但和上文提到的相邻语对相比,显然不那么自然、合乎常规,因此属于有标记的表述。
232 标记理论与会话中的偏好组织
在研究相邻语对时,其中有一个问题是关于第二部分的系列或范围。Levinson在探讨偏好组织(preference organization)时,认为一个相邻语对的第一部分会出现偏好程度不一的第二部分系列与之匹配。例如,在以下这个会话中,对于第一部分的“问题”,出现了包括“回答”在内的各种反应,它们一起组成了第二部分系列:
A: What does Tom do for a living
B:(a) He runs a factory
(b) Do you need to know
(c) I’ve no idea You may ask David
(d) What’s that got to do with it
(e) He doesn’t
在以上的会话中,B的五种不同反应组成了话轮对第二部分的一个系列。胡壮麟等人(1988:280)认为,在这个系列中,各种应答语并不具有同等的地位,有的是“偏好的”或“期待的”(preferred),有些是“非偏好的”或“非期待的”(dispreferred)。而且,比较起来,“偏好的第二部分”(the preferred second parts)由于听话人满足了发话人的期待,因而更合乎惯例、更正常,是一种无标记的表达,而“非偏好的第二部分”(the dispreferred second parts)由于不是发话人所期待的部分,因此是一种有标记的表达。例如,在以下两个会话中:
(1)A:Could you put on the light for my room
B: Yeah (索振羽,2000:196)
(2)A:If you’d like to come and visit a little while this morning,I’ll give you a cup of coffee
B: Hehh Well, that’s very kind of you, I don’t think I can make it this morning –uhm I’m running an ad in the paper and –and uh I have to stay near the phone (姜望琪,2003:232-238)
例(1)中B这样的第二部分叫做“偏好的第二部分”,例(2)中的第二部分叫做“非偏好的第二部分”。Levinson认为,“偏好”与“非偏好”跟“标记性”有密切的关系,“偏好的第二部分”是无标记的,“非偏好的第二部分”是有标记的,它们在结构方面差别很大。“偏好的第二部分”结构很简单,有时只需一个“yeah”就足够了,这符合人类交际行为的“省力原则”或“经济原则”,即在交际中人们总希望以最少的投入来获得最佳的交际效果。在例(1)中,B对A的请求几乎没有什么迟延就表示同意,发话与应答之间结构紧凑,交际效果为双方所满意。相比之下,“ 非偏好的第二部分”则结构复杂,在例(2)中,它既有“hehh”这样的故意拖延,又有“well”这样的“非偏好标志词”(dispreferred marker)和“that’s very kind of you”这样的致谢,拒绝的形式也不是最简单的,没有直接用“No”,而是采用“I don’t think I can make it this morning”这样的婉言谢绝,最后还有“I’m running an ad in the paper and –and uh I have to stay near the phone”这样一长串解释。根据Grice合作原则,这种结构复杂的“非偏好的第二部分”也违反了数量准则(maxim of quantity),即受话人提供了多于交际实际需要的信息。这就为听话人的接收和理解增加了负担,给听话人一种意外。这种不合常规的用法因而也就产生了标记性。
24 标记理论与顺应论
人们可以根据不同的交际目的、交际场合灵活地选择不同类型的话语。笔者以为,话语双方使用有标记的表达或无标记的表达,其实就是对语言的一种选择。按照Verschueren(1999:58-61)的说法,作出这种语言的选择,是由于语言具有一系列的特征,即:语言具有可供选择的可能性——变异性(variability);这种选择不是机械固定的,而是在语用原则和语用策略的基础上进行的——协商性(negotiability);语言使用者作出某种选择是为了尽量满足交际的需要——顺应性(adaptability)。例如,当某人试图劝告一个夸夸其谈、口若悬河、鲁莽冲动的朋友时,他其实面临着诸如以下这样一些表达方式的选择:
由于语言自身所具有的变异性,他在选择时被赋予了一定的自由度,但是,他的选择又必须遵循一定的语用原则(如: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和语用策略(为了照顾朋友的面子,必须规避语言的外显性,采用间接委婉的表达方式)。说话人和他的朋友之间有了这样的互动和协商,就会选择最符合语境要求的第(4)句,从而顺应对方的要求。和前三句相比,第(4)句不仅使用了尾韵的修辞手段,从而增加了话语的注意价值和记忆价值,而且采用了一种偏离常规的表达方式,也就是有标记的表达方式,从而产生了陌生化(defamiliarization)的效果,容易使听者猛醒,并心悦诚服地接受和采纳。
3 结语
本文重点探讨了标记理论在语用学的几个具体研究领域,如语境、间接言语行为、会话分析、顺应论等领域的研究情况,目的是论证其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当然,许多问题的研究深度还不够,标记理论在语用学范畴的研究也远不只这些。所以,人们对这一重要理论的研究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从中亚大草原涌入的男性可能在3日左右席卷印度,500年前并改变了人口。
同样神秘的人-古代畜牧牧民叫Yamnaya,他们骑着轮式战车,说一种原始印欧语系的语言-也在1000多年前穿越了欧洲。不知何故,早期的研究表明,他们把自己的基因特征留给了大多数欧洲男性,而不是女性。
新的数据证实了一个长期持有但有争议的理论,即梵语,印度北部的古老语言,是从青铜时代从中亚涌入的人所说的早期语言中产生的。24项惊人的考古发现
“数百年来,人们一直在争论印欧语系在印度的到来,”研究合著者、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University of Huddersfield)考古遗传学家马丁·理查兹(Martin Richards)说关于印欧语系是外来移民带来的,这是大多数语言学家都会接受的,还是印欧语系是本土进化而来的,这是一个长期争论的话题,像威廉·琼斯(William Jones)和雅各布·格林(Jakob Grimm)这样的语言学家(共同编辑了《格林童话》)注意到,梵语与法语、英语、波斯语(或波斯语)和俄语等完全不同的语言有许多相似之处。语言学家最终得出结论,所有这些语言都源自一种共同的祖先语言,他们称之为印欧语系。
,但北印度语主要是印欧语系,南印度语大部分属于德拉威语语系。为了解释这一点,学者们提出了所谓的雅利安人入侵理论——一群来自印度以外的人涌入印度北部,并将一种原始梵语带到印度北部。(雅利安人的名字来源于梵语中的“高贵”或“尊贵”。)在20世纪初,英国考古学家莫蒂默·惠勒(Mortimer Wheeler)提出,这些雅利安人可能已经征服并导致了,神秘的印度河流域文明繁荣于现在的印度和巴基斯坦。
雅利安人的迁徙理论最终引起争议,因为它被用来为不同的印度子群证明优越性的主张;被认为是种姓制度的基础;以一种粗俗的形式,被纳入纳粹意识形态,认为雅利安人是“主要种族”,
更重要的是,早期的基因数据似乎无法证实青铜时代雅利安人大量涌入印度的说法,根据2003年发表在《美国人类遗传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
复杂的迁移模式,但过去的遗传分析要么是基于从母亲传给女儿的线粒体DNA,要么是基于在细胞核DNA中发现的基因突变,这是遗传自父母双方,但可能很难确定日期。
在当前的研究中,这是在3月份的BMC进化生物学杂志上报道的,理查兹和他的同事分析了线粒体DNA、Y染色体DNA(只从父亲传给儿子)和核DNA的现代遗传数据。通过将所有这些数据组合在一起,研究小组能够将迁移模式与特定时间点联系起来。
研究小组发现,有证据表明,印度人民在5万多年前就开始殖民,在过去的2万年中,有多波从西北部迁移到印度,研究发现,包括9000年至5000年前来自安纳托利亚、高加索和伊朗的人群。
但其中一个迁移的证据尤其引人注目:Y染色体的遗传组成在4000年至3800年前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约175%的印度男性携带Y染色体亚型,即单倍型R1,与印度南部相比,单倍型在北部男性中更占优势sps“这一新发现指出,在大约5000年到2300年前,里海和黑海之间的草原上居住着一个古老的族群,被广泛称为亚姆纳亚人。亚姆纳亚人(及其后来的亚群,安德罗诺沃文化)通常把他们的死者埋葬在墓穴中,驾驶轮马战车,放牧牲畜,并讲早期印欧语系的前身。大约5000年前,来自这种文化的人几乎完全改变了欧洲的基因格局,2015年的一项科学研究表明,
亚姆纳亚人的基因特征在男性血统中表现强烈,但在女性血统中几乎没有,研究发现,
一种可能性是一群骑马的勇士横扫印度,谋杀了这些男人, 或娶了当地妇女为妻,但并非所有的解释都是军事,理查兹说。理查兹说,例如,来自亚姆纳亚的整个家庭都有可能迁移到印度,但这些男性要么比当地男性获得更高的地位(或是一开始就拥有更高的地位),从而与当地女性生更多的孩子,“理查兹告诉《现场科学》。”仅仅因为男性个体可以比女性生育更多的孩子。
这一转变并不像欧洲的基因转变那么剧烈;虽然来自一些国家的高达90%的欧洲男性携带R1基因,但只有少数印度次大陆的男性携带R1基因,理查兹说,
“无论如何都不像是一场彻底的毁灭,”理查兹说。
剩下的问题这项研究有一个局限性:因为印度非常炎热的环境不能很好地保存DNA,该组织缺乏古DNA来证明该地区的古移民携带了R1单倍体,詹姆斯·马洛里说,爱尔兰贝尔法斯特皇后大学的一位考古学家,他没有参与这项研究。
“他们试图通过一个民族的现代DNA来解读这个民族的历史,”马洛里告诉《生活科学》。马洛里补充说,在过去,一旦人们对古代遗骸进行取样,同样有根据的理论就被推翻了。
另一个问题是,当时在印度,很少有考古证据表明文化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他补充说。安德洛诺沃留下了其他地方独特的文物和他们文化的证据,比如他们的坑葬和独特的陶器。
但是在印度,“我们并没有真正找到这些特殊文化的证据,”马洛里说。
另一方面,他补充说,对爱尔兰人的人口研究显示,近90%的男性都有R1单倍型,但也很少有考古证据表明文化转型与巨大的人口流动相一致。因此,这可能只是因为遗传学揭示了该地区人们丢失的历史。
“遗传学不断给考古学家带来惊喜,”马洛里说。
最初发表在《生命科学》杂志上。
一、共情:记忆力是孩子学习的基础能力,记忆力不好的确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很大。
二、具体化:您可以举例说明下孩子记忆力不好的具体表现吗?
三、探讨问题的成因,并具体分析:
a 孩子的图像记忆能力没有充分开发:大脑的图像记忆能力是抽象记忆的100万倍,没有图像记忆习惯就会很吃亏。
解决:有意识培养孩子图像记忆能力。让孩子首先学会轻松将任何需要记忆的内容转化成图像的方法技巧,然后后养成随时快速转化的习惯,从而逐步提升孩子的记忆能力。
b 孩子被贴上了“记性不好”的负面标签:孩子从小被大人无意识的评价为记忆力不好,而从自己也在潜意识的认为自己记不住东西,消极的暗示会不断导致孩子记不住东西。
解决:撕掉负面“标签”,改变大人对孩子记忆力的负面评价习惯,给孩子的记忆力给予积极正面的暗示,不断强化孩子对自己记忆力的自信心。
c 孩子缺乏科学系统的记忆力训练:大脑的潜能是非常大的,关于科学使用大脑、科学训练大脑的课程越来越多。自家孩子有没经过训练,自然相比较会显得差。
解决:参加优胜派的全脑记忆训练课程,在科学、专业、系统的课程里,得到快速有效的提升。
在一个月光光心慌慌的夜晚,某个社会主义新青年,躺在被窝里无聊的刷着手机,突然间某乎推来一个问题,让我一个机灵慢慢掏出了右手,点了进去,就是下面这个:
社青腚眼一看,胸中圣火三万丈,果然资本主义亡我之心不死,企图通过这类手段消耗我等精力,阻挡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所幸大部分都是爱国青年,随便抖个机灵骗个赞就草草了事。直到我看到了这个:
我感觉这十几年的义务教育在那一刻统统被为了了狗,突然感觉背部脊梁一阵发冷,右手也开始不听使唤,整个身子有规律的开始抖动,我下意识的压实了被子,把自己裹得像个春卷,然后翻了个身继续看。
然后开始关联搜索,一层层的检索后找到了它
额。。。。。不对。是它:
也就是所谓的曼德拉效应,现在要开始正经的讨(ZHUANG)论(BI),什么是曼德拉效应。
曼德拉效应得名于南非总统曼德拉,在很多人记忆中南非总统曼德拉应该在“20世纪80年代已经在监狱中死亡”,但现实是曼德拉没有在20世纪80年代死去,后来更被释放,还当上南非总统,直至2010年时仍然在世(曼德拉在2013年才逝世)。但是,原来早于2010年的时候就有人提出,自己清楚记得,曼德拉在80年代的时候,就已经在监狱中离世。提出的人能够陈述当年自己看过的报导、葬礼的电视片段,甚至是曼德拉遗孀赚人热泪的演讲。当这个说法提出后,得到大量网民回应,表示有相同记忆。此后,相类似的事件在全球各地不断发生,在2015年和2018年成为爆发的高峰,之后余波还在持续。2013年曼德拉去世的新闻自发布之后,世界各地的人发现自己对曼德拉的记忆出现了混乱,从死亡时间到死亡原因都出现了不同的记忆。
后来这类现象越来越多,人们把这种现实与集体记忆出现不一致的现象称为“曼德拉效应”。(划重点)
这种现象还有多少呢,光看完这些回答就已经天亮了。现在就列举一些和我们联系密切的现象:
其中86版西游记中《车迟国斗法》这一集,很多小伙伴(包括我)都记得有下油锅、挖内脏、现出虎鹿羊原形等情节,但是实际上虎力大仙与大圣比完砍头后,其他两个妖怪直接溜走,唐僧拿到了通关文牒,该集也就结束了。但是很多人仍一口咬定确实有下油锅、现出虎鹿羊、洗肠子等情节,甚至在微博上问了剧组,官方答案也是并没有这些情节,甚至给出了悬赏,看热闹不怕事大的小伙伴们可以去试试。
关于曼德拉效应存在各种解释,其中之一是多重宇宙论,这指的是宇宙有多个,并且在同时运行在这期间有大量的宇宙记忆互蹿(例如A宇宙的记忆传播到B宇宙中)造成了所谓的“曼德拉效应”。然而尽管上述理由听起来非常玄幻但是依然有人会信以为真。最近时期的量子力学也反映了多元宇宙的存在。
多元宇宙也就是平行宇宙,当初提出来是为了解释薛定谔的猫(篇幅过长,下期专门介绍薛定谔的猫和平行宇宙),2009年,一位来自加利福尼亚州利弗摩尔市的詹姆斯·理查兹声称自己到过另外一个宇宙,在那个宇宙里披头士并未解散,而且还还发布了新的专辑。而且还将这个专辑带回到了他生活的那个宇宙。平行宇宙似乎可以很好的解释曼德拉效应,但是作为社会主义新青年,接受的是马克思唯物主义辩证观,对这个解释还是持怀疑态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