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惑!论文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惑!论文,第1张

  大学生心理困惑与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生活的现代化进程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带来的深刻社会变革,人们的经济生活、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人际关系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这样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人们的心理状态自然会受到很大影响。而且,市场经济对人才提出的更高要求,使大学生难免会产生一些心理冲突和困惑,如环境适应不良反应,人际关系障碍,性意识困惑,工作、学习的挫折,双向选择就业的难题等等,都是大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甚至心理疾病。正确认识和分析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他们保持身心健康,预防各种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表现

  大学生正处在青年中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最明显的时期。心理发展不平衡,情绪不稳定,使其面临一系列现实问题,心理矛盾冲突时有发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难以适应环境。当代大学生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取胜,几乎全身心投入学习,家长的过度保护,学校的应试教育,一旦从中学到大学的环境发生了改变,离开了长期依赖的家长和老师,面对新的集体,新的生活方式,新的学习特点,一些学生出现了独立与依赖的矛盾。有的学生来到新的环境,面临理想与现实的反差较大,会产生失意、压抑、焦虑,甚至出现神经衰弱症等等。

  2、自我认知失调。社会心理学家菲斯汀格指出,一个人对自己的价值,“是通过与他人的能力和条件的比较而实现的。”作为象牙塔的骄子--当代大学生,在中学是学习尖子,老师表扬,家长夸奖,同学羡慕,常常体验的是成功的喜悦,优越感、自豪感油然而生。但到了大学,人才荟萃,高手如林,有些学生学习方法不适应,失去了原来的学习尖子地位,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少数大学生由自傲走向自卑,信心下降,意志消沉,缺乏进取心。

  3、人际关系障碍。人际关系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一个敏感的问题,不少人常常处于矛盾之中。有些大学生一方面不愿敞开心扉,自我封闭;另一方面,又迫切希望社交,得到友谊,显示自己的力量,这对于沟通不良、有性格缺陷的大学生必然产生难以解除的矛盾。环境的变化,社会思潮的影响,人们交往方式的变化,又会加深这一矛盾。还有极少数学生缺乏社交的基本态度和技能,经验不成熟,导致人际关系紧张,而陷入孤独境地。

  4、生活上的挫折。一些偶然的因素,带给某些大学生生活挫折,影响他们心理情绪的稳定,诸如失恋、失去朋友、家庭的重大变故、经济困难等。由于绝大多数大学生是在家长和教师的保护下一帆风顺地成长起来的,很少遭到过严重的挫折,更缺乏独立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因而,遇到挫折就束手无策,耐受性比较差,从而造成他们焦虑、烦恼、自卑、痛苦、嫉妒、失望、逆反等不良心理。

  5、择业的难题。随着高等教育分配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一方面市场带给大学生更多的择业机遇和更大的自由度,但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择业难度,加重了大学生的行为责任和心理压力。而毕业生自身的素质,性别、专业以及社会关系等又制约着择业的自主权,对于少数大学生来说,甚至毕业就意味着失业。这一变化对受“进入大学门,就是国家人,就可以端铁饭碗吃皇粮”的传统观念影响,性格内向,心理承受力较差,心理适应力弱的大学毕业生来说,是难以解决的现实矛盾。恐惧、焦虑、烦躁打破了他们的心理平衡,心绪抑郁,使他们对生活缺乏信心,对前途失去希望,对处境无能为力,更有甚者觉得生存没有意义。

  二、大学生心理困惑原因分析

  以上各种常见的大学生心理问题,究其产生的原因,有社会因素,有家庭因素,也有学校因素和自身因素。

  社会因素主要是由于市场经济引入竞争机制,人们充分施展才能,展开平等竞争,大学生平静的心理自然会受到冲击,当一些意志薄弱的学生面对这种挑战时,一遇到挫折,就会产生消极的心理状态。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行,他们的价值取向趋向功利化和实用化。社会上出现的追求享受,腐化堕落现象也影响了一些大学生的心灵,主要表现为对政治不感兴趣,冷漠马列主义、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道德出现滑坡。

  家庭环境和父母的影响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具体情况有: 1、父母对子女管教严格,强迫命令、批评指责多,子女性格上虽表现出诚实、礼貌、细心、负责,但往往缺乏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人际交往方面表现出羞怯、自卑、敏感,唯唯诺诺;2、父母过分满足、过分保护,唯恐孩子受挫折。这种学生依赖性强,遇事退缩,自制能力和自信心差;3、父母对其行为放任,很少约束。这种大学生很可能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尊重他人,唯我独尊,很难适应集体生活。

  学校因素主要是:1、环境、角色的变化引起的心理不适应。这主要是进入大学后,亲情、友情和故乡自然之爱的缺失,遇到实际困难唤起他们的思家情绪;2、教育过程的影响。有的学校强调知识教育,专业教育,不重视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突出智育成分,忽略思想、道德教育及社会实践。许多学生“两耳不闻身外事,一心只求把书读”,导致他们淡化参与各种有益社会活动的意识。同时极少数教师教书育人思想淡薄,“厌教”、发牢骚,迎合学生中的消极情绪,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3、人际关系氛围的影响。人际关系好,可使人们心情舒畅,生活愉快。但若处在一种紧张的人际关系中,心情就会不愉快、烦恼,甚至产生敌对、憎恶的态度;4、不健康的校园文化的影响。转型期的不良社会文化辐射到校园,滋生了种种不健康现象。如校园里一度出现追星、追逐时髦、醉心于牌桌酒楼或流连于花前月下等等。

  自身因素主要包括不能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不能正确地自我选择和自我发展,并影响与他人的交往;性的成熟带来性心理的变化,由于经验不足,阅历太浅,理智性差,出现感情与荣誉之间强烈的心理失调等等。

  三、预防和解决心理问题的主要途径

  重视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需要。在现今条件下,预防和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途径有:

  1、掌握心理学知识、预防心理疾病。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离不开心理学知识的掌握,系统地学习心理学知识,了解自身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与特点,学会心理保健的方法,自觉调节控制情绪,是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优化的重要措施。适当增加心理学课程,如开设“大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人际关系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等课程,使大学生丰富这方面的知识,正确认识自己,增强自我心理调剂能力,明确方向,正确对待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对于大学生缩短心理适应期,及时调整心态,适应大学环境,加快人格成熟,将起到积极作用。

  2、加强心理咨询工作,改进心理咨询服务。学校心理咨询工作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防治心理疾病,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心理咨询工作应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以预防为主。首先,领导要重视这项工作,保证机构、编制、经费、场所。其次是提高心理咨询工作人员的素质。目前从事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绝大多数人员都是兼职咨询员,要有针对性的加强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素质,强调优势互补。对于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要补充心理学、心理医学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对于从事心理学、心理医学方面转过来做这项工作的人员要补充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另外,除进行障碍性咨询,还应该进行适应性咨询,开辟一些心理咨询的宣传栏,举办心理卫生知识讲座。要使学生建立自我心理和精神保健的概念,有接受咨询的要求。要大力开展宣传活动,可设立心理咨询信箱,开办热线电话,组织心理测试,开展交流,举办讲座,用多种形式来促使这一工作的顺利开展。要把工作放在多数学生身上,放在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上。

  3、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有科学家认为,环境对人的心理影响很大,优美的环境可以使人赏心悦目。因此,营造文明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是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校园文化是指发生在“校园”这一特定空间的文化形态,是指学校在教育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文化形态的总和,具体包括物态文化、制度文化、活动文化、心理文化等文化形态。物态文化包括学校的环境美化,建筑设施,仪器设备的设置等。制度文化则是学校在办学实践中所形成的行之有效的,有利于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各项严格的管理制度,精干高效的组织机构等。物态文化和制度文化能共同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围,宽松理解的环境,有助于学生深化自我认识,充分发展个性,改善适应能力。活动文化则是指在教学活动、科研活动、管理活动、服务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课外活动中形成的各种有特色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如读书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学术报告会、艺术节、体育节、科普节、社团节、书画展、模拟法庭等等。活动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心理文化则是指沉淀于师生员工思想深层次的体现学校特色的用以维系学校优良校风、学风和人才培养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等的总和。心理文化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优良的校风、学风是建设文明校园的关键,它有利于陶冶大学生的道德情操,提高自身的道德境界,增强集体主义意识,使大学生心灵得到净化,同时有利于学生协调发展,提高综合素质。

  4、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都属于育人的工作,二者存在内在的必然的联系,但也存在着差异。心理健康教育侧重于增进个人的身心健康,而思想政治教育侧重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把握各自的侧重点,将二者紧密地结合起来。遵循大学生思想认识发展的规律和心理健康发展的规律,对那些思想认识与心理问题交织在一起产生的矛盾,从心理的角度入手,运用心理康复的手段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加上思想引导,克服一些不健康心理和偏激观点,把心理疏导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共同发挥作用,增强教育的有效性,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的水平。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应与政治思想教育相结合,而且应与专业课教育相结合,发动全体教师教书育人,利用他们在学生中的威信与影响,把心理健康教育寓于专业教育之中。

  二十一世纪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其中的重要方面。重视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时代对人才的要求,也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通过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培养一代又一代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

(1)爱无能-对不起,我没法去爱上别人

现在很多年轻人嘲笑自己:“单着单着就习惯了”。这虽然是一句玩笑话,但确实反映出一个问题:

现在的人们越来越难动情,既不会去爱别人,也不会被爱。他们难以与别人建立心理上的亲密关系,仿佛他们不需要爱情也能过的很好,很开心。

但夜深人静时,他们还是会困惑,我是不是爱无能?

(2)社交恐惧-我既渴望社交,又讨厌社交

事实上,我们似乎很难在老一辈人身上中看到社交恐惧的现象。而新一代的年轻人,好像内向的比例很高。讨厌社交,恐惧社交的情况非常多。

更令年轻人困惑的是,他们独自一人的时候渴望社交,在社交环境下却又感到不安。

所以现在,“宅文化”真的非常流行,这背后反映了很复杂的心理问题。

(3)无聊-人生真没有意思啊

见到的东西太多,以至于世界上没有什么能引起我的兴趣了。

前几天看到微博有个恋爱话题讨论,问不恋爱的人究竟是什么心理?

我点开评论,有网友在下面留言说道: 渴望恋爱又害怕受伤,想用心却又害怕失去,怕爱上别人,更怕爱上后深陷进去……

类似的留言还有很多,其中,表示害怕被拒绝,以及因为太追求完美,觉得自己不相配的人也不在少数,但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却是一条这样的疑问:我是不是患了恋爱恐惧症?

01 什么是恋爱恐惧症?

事实上, 恋爱恐惧症是属于亲密关系恐惧症的一种特殊情况。

而亲密关系恐惧症,则是一种心理倾向, 主要表现为人际交往中刻意保持距离,拒绝过度亲密,难以融入某个圈子。 当这种倾向在爱情中出现时,我们就把它叫做恋爱恐惧症。为了方便,这里将有恋爱恐惧症的朋友简称为恋恐者。

与其他恐惧症,如深海恐惧症、幽闭恐惧症等不同,恋恐者对刺激对象并非完全恐惧,还掺杂着其他情感。根据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金字塔需求理论,每个人都有情感上的需求。

这种需求的表现之一就是渴望建立亲密关系,从中获得尊重、爱和关心。心理学家武志红说过:

在亲密关系中,无论看起来多么恐惧、冷漠的外表之下,都隐藏着爱。

因此, 恋恐者对建立恋爱关系抱有一种渴望与恐惧共存的矛盾心态, 他们并非对亲密关系没有渴望,只是相比起来,他们更担心感情付出后却得不到回应,害怕与不信任的感觉永远在情感上占着上风。

所以,恋恐者在处理亲密关系时,往往背负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这会导致两种结果。

一种是恋恐者抵触迈出第一步 ,因为焦虑和恐惧,不愿敞开心扉,因此难以与别人建立亲密关系。

另一种是即使建立了亲密关系,由于安全感的缺失,会拒绝关系的深入甚至刻意远离, 然而这种若即若离的态度会让关系的另一方困惑、苦恼、无所适从,最终两人结束亲密关系。

曾经有人这样形容过恋恐者: 我的心是一间单人房,多了一个人就会显得紧张 。

我身边也曾有过这样的朋友,她们并非不想恋爱,只是心理总有一道道坎,阻碍着她们前进。那么,为什么她们会这样?出现恋恐症的原因是什么呢?

02 你为什么是恋恐者?

前面既然提到恋爱恐惧症是一种心理倾向,那么问题的根源一定要从心理层面去找。

一般说来,人的心理与人的性格密切相关,我们会发现,有恋爱恐惧症的朋友一般都比较敏感, 他们的焦虑和恐惧其实是一种心理过敏的反应。

而人的性格则既带有先天遗传的特征,又会受后天环境的影响。先来说先天因素——人格特质。

抑郁气质——天生多愁善感

行为遗传学的研究表明,人格特质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是天生的。

根据希波克拉底的气质类型理论,人类的气质与生俱来,被分为四大类,分别是 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胆汁质。 这四大类气质的关键词依次是:快乐和好动、缺乏感情和行动迟缓、悲伤和易哀愁、易激怒和易兴奋。

在这四类气质中, 抑郁气质的人,性格十分敏感,情绪极易波动,在解读外界信息时,常常会自我否定与自我攻击, 比如别人随意的一个眼神,就觉得对方是在针对你,是另有深意。

同时,他们会把问题产生的原因首先归结到自己身上,认为一定是自己哪里做的不好,即便不是,他们也不会站出来讨要说法,而是默默缩回自己的壳子里,一个人消化所有的情绪。

看到这里,你有没有觉得似曾相识。《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就是典型的抑郁气质,多愁善感,愁肠百结,直到最后也是抱恨而死。

因此, 抑郁气质的人更倾向于用悲观的眼光打量一切事物,自然也包括对亲密关系的回避。

当然,不是所有抑郁气质的人都会有恋爱恐惧症。敏感只是一种性格特点,而将敏感放大,催生出焦虑和恐惧的是后天的家庭教育。

家庭教养模式——权威式父母

心理学家阿德勒曾说过:

“幸运的人用童年疗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疗愈童年。”

大量科学研究证明,人在成年后的思想与行为模式,早在童年就已经形成,如果长大后不刻意改变,它们就会一直延续下去。

而童年的思想与行为模式,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家庭教养,也就是我们的父母。

假如小时候,孩子父母过于强势,就会形成一种专制的家庭氛围,在这种环境下成长, 孩子的表达欲望长期被压抑 ,索性最后不再表达自己的情感诉求,长大后,自然就会出现爱在心口难开的情况。

这种强势,不是指父母的个性强势,而是指对孩子的教养方式强势,姑且称之为权威式教养。

小孩子不比成年人,时常调皮犯错,自控力较差,尤其许多小男孩不听管教,让家长伤透脑筋,于是,有些父母便希望通过树立权威,震慑孩子,让孩子听话。

但树立权威也要把控好度,如果事事都是父母说了算,忽略孩子的心声,甚至只要孩子犯错就打骂一通, 就会严重伤害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威信倒是有了, 但孩子也产生了对父母又爱又怕的心理。

恐惧的种子就此被埋下,那些他们成年后习惯性的自我看轻,那些他们在面对人群时的刻意疏离, 其实是一种潜意识的自我保护,只为避免唤醒幼年被大人否定、被父母痛打的记忆。

并且,在父母的强势压制下,孩子会觉得,只要自己和父母意见相反,自己就是错的,而只要自己是错的,就会受到惩罚,逐渐地,他们会形成一种 “只要xxx,就xxx”的惯性思维,以及非黑即白的是非观念。

等到成年后,这种思维定势体现在恋爱时,就成了“只要我不恋爱,我就不会受到伤害”、“只要我不跟人交心,对方就没有伤害我的机会。“的心理。

创伤未曾修复——过往失败的恋爱

除了家庭教养的影响,还有一种因素会让人在面对爱情时产生退缩心理,那就是过往糟糕的恋爱经历。

有句话说, 过往的经历塑造了现在的你。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它是成立的,最极端的例子便是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它是指人在遭遇一些重大变故时受到剧烈的精神刺激,从而引发的心理疾病,主要表现是极力回避创伤,任何与创伤有关的事情都非常抵触,但棘手的是,生活中,任何看似不相干的事都可能唤起他对创伤的回忆而触发痛苦,所以,没及时治疗的话,极可能引发人格障碍、社交恐惧症等更严重的心理疾病。

通常情况下,很少有因为失败的恋爱经历而患上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人,但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形成条件来看,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越是受到强烈的精神刺激,越容易留下心理阴影,引发心理疾病。

因此,如果在上一段感情中受到的伤害越深,越可能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从而越排斥恋爱这件事情。

与快乐相比,人是对痛苦更加敏感的生物。 想一想,你一定有过在回忆某次受惊事件时仍然心有余悸的经历。所以,那些负面的记忆根植在脑海中,就会影响我们对当前事物的判断,包括扭转你的恋爱观。

当往昔的情伤变成一根插入心头的尖刺,时间久了,尖刺就成为身体的一部分,你习惯了它的存在,也 习惯地把恋爱当成了伤害的来源。

看到这,有朋友可能会对号入座,觉得自己有恋爱恐惧症,但实际上,大多数人都只是把恋爱想的太复杂,心态没有放平而已,远没有达到对恋爱恐惧的地步。

03 自我设限

在讨论对于恋爱的心态前,先思考一个问题,恋爱真的是件很难的事情吗?

有人会说,成人世界的爱情远不如学生时代的单纯,但不单纯并不等于有多难。

事实上,困难还是简单,更多是人的主观感受。现实难不难先另说,但如果我们在还没真的做这件事情前,就把它想得充满艰难险阻,那就相当于给自己背了一个 沉重的心理包袱 ,拖着你迟迟不敢迈出第一步。

期望过高

人们之所以把恋爱想那么难,一个原因是对 爱情本身期望过高。

期望过高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我们希望拥有“完美”的爱情,这个完美不是指对方各方面最优,而是指对方各方面都符合自己要求。另一方面我们希望一步到位,也就是谈一场恋爱就能跟对方白头偕老。

而这两种情况在现实世界虽然也有,但绝对少的可怜。为什么,因为 没有人是完美的,既然你我都不是完美的,那我们凭什么能产生完美的爱情呢?

于是,当外表、家世、学历、工作、地域等一系列条件筛选下来,能符合的人寥寥无几,而就算你找到了,确立恋爱关系是一码事,维护恋爱关系又是另一码事, 没有人可以保证自己的爱情最后从一而终。

不够自信

把恋爱看的很难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不够自信。

我看到过有人坦言,“我不是恐惧恋爱,我是真的没人要。”以及“我虽然喜欢,但是我配不上对方。”

然而说这种话的人,绝大部分都是单方面看低自己,没有主动去争取在一起的机会。“我不够好看”、“我条件太差了”这些话,其实是 怕被对方拒绝的挡箭牌。

可是,你没有尝试过,怎么就知道一定是预料中的结局呢?就算被拒绝,也只是对方觉得不合适而已,不代表否定你这个人,也不代表你以后就不会再遇到爱情,就像 不能因为失败过便永远否定成功的可能啊。

当你内心缺乏自信,即使恋爱了,无论别人怎么给你支持,你还是会自我怀疑,当爱握在手中时还在反复确认,像只一点点风吹草动就受惊的小兔子。

04 改变观念——恋爱并非想象中那么难

小时候我们玩游戏时,总是津津有味,全情投入。我们不会因为这场游戏输了,就再不跟伙伴玩这个游戏了,虽然输的时候心情没那么好,然而那都会过去的,下一次,我们依然会开开心心参与到游戏中,享受游戏带来的快乐。

可为什么长大后,我们却变得瞻前顾后、畏首畏尾呢?你可能会说,成人世界的事情可不是过家家玩游戏,没错,我也不觉得恋爱是玩游戏,我只是借玩游戏来表达一个道理,那就是 如果你想感受一件事情带来的快乐,那就必须冒着可能会失望和受伤的风险。

而小时候我们总对游戏兴致勃勃,是因为那时我们心里想的更多的,是游戏带来的快乐。我也承认,游戏输了不用付出什么代价,可恋爱失败了,天也不会塌呀。

如果总是把眼光放在事物糟糕的那一面,又凭什么怪美好的一面不出现呢?

其实,恋爱哪有那么难,就算你说现在是颜值当道的社会,可我们普通人的外貌并没有太大差距啊,撇开硬件,其实只要有 从容洒脱的心态、真诚友善的态度和一定的社交技巧 ,就一定能交到有好感的异性朋友,之后再互相了解,慢慢发展呗。

我们没必要给自己设限太多,别让重重的顾虑在心的外面筑起一道高墙,别人的确进不来,伤害不了你,但你也被困在里面无法出去。

每个人都有被爱的资格,也都有追求爱的权利。 与其感慨自己难遇良人,不如出门呼吸新鲜空气,多接触新朋友,给自己紧闭的心一个走出去的机会。同时,多向自己传达积极的自我暗示,别做假想的受害者,拔掉恐惧的那颗刺。

希望每个渴望恋爱的朋友,都能找到并用心经营属于自己的爱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405536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0
下一篇2023-08-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