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双相障碍的病因 5 双相障碍的诊断 51 诊断要点 6 双相障碍的治疗 61 住院治疗 62 躁狂发作的药物治疗 621 碳酸锂 622 抗癫痫药治疗 623 抗精神病药物 63 抑郁发作的药物治疗 7 参考资料 附: 1 双相情感性障碍相关药物 这是一个重定向条目,共享了双相障碍的内容。 1 拼音
shuāng xiàng qíng gǎn xìng zhàng ài
2 英文参考Bipolar affective disorder
3 概述双相障碍也称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affective disorder),一般是指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1]。
德国人Leonhard(1957)首先提出对情感性障碍分二大类:即单相情感障碍和双相情感障碍。所谓双相情感性障碍指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者。资料表明:人群中患双相的危险率低于息单相的危险率,双相患者的遗传倾向要高于单相。此外,双相患者起病往往较早,预后不如单相好,但对锂盐效果好。根据CCMD-Ⅱ-R,双相情感性障碍又分躁狂相、抑郁相、混合相、快速循环型等亚型。
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时,表现为情感高涨、言语增多、活动增多;而抑郁发作时则出现情绪低落、思维缓慢、活动减少等症状[1]。病情严重者在发作高峰期还可出现幻觉、妄想或紧张性症状等精神病性症状[1]。双相障碍一般呈发作性病程,躁狂和抑郁常反复循环或交替出现,但也可以混合方式存在,每次发作症状往往持续相当时间(躁狂发作持续1周以上,抑郁发作持续2周以上),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及社会功能等产生不良影响[1]。
4 双相障碍的病因
双相障碍发病的原因尚不十分清楚[1]。大量的研究资料提示遗传因素、神经生化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对本病的发生有明显影响[1]。
5 双相障碍的诊断双相障碍的特点是反复(至少两次)出现心境和活动水平明显紊乱的发作,紊乱有时表现为心境高涨、精力和活动增加(躁狂或轻躁狂),有时表现为心境低落、精力降低和活动减少(抑郁)。发作间期通常以完全缓解为特征。与其他心境障碍相比,本病在两性的发病率更为接近。由于仅有躁狂的患者相对罕见,而且他们与至少偶有抑郁发作的患者有类似性(在家庭史、病前人格、起病年龄、长期预后等方面),故这类患者也归于双相。[1]
躁狂发作通常起病突然,持续时间二周至四、五个月不等(中数约四个月);抑郁持续时间趋于长一些(中数约六个月);但除在老年期外,很少超过1年。两类发作通常都继发于应激性生活事件或其他精神创伤,但应激的存在并非诊断必需。首次发病可见于从童年到老年的任何年龄。发作频率、复发与缓解的形式均有很大变异,但随着时间推移,缓解期有渐短的趋势。中年之后,抑郁变得更为常见,持续时间也更长。[1]
双相情感障碍,目前为轻躁狂 诊断要点[1]:
确诊需要:(a)目前发作符合轻躁狂的标准;及(b)过去必须至少有一次其他情感发作(轻躁狂、躁狂、抑郁或混合性);
双相情感障碍,目前为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作 诊断要点[1]:
确诊需要:(a)目前发作必须符合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作的标准;及(b)过去必须至少有一次其他情感发作(轻躁狂、躁狂、抑郁或混合性);
双相情感障碍,目前为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作 诊断要点[1]:
确诊需要:(a)目前发作必须符合伴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作的标准;及(b)过去必须至少有一次其他情感发作(轻躁狂、躁狂、抑郁或混合性);
双相情感障碍,目前为轻度或中度抑郁诊断要点[1]:
确诊需要:(a)目前发作必须符合轻度抑郁发作或中度抑郁发作的标准;及(b)过去必须至少有一次轻躁狂、躁狂或混合性的情感发作;
双相情感障碍,目前为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的重度抑郁发作 诊断要点[1]:
确诊需要:(a)目前发作必须符合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的重度抑郁发作的标准;及(b)过去必须至少有一次躁狂、轻躁狂或混合性的情感发作;
双相情感障碍,目前为伴精神病性症状的重度抑郁发作 诊断要点[1]:
确诊需要:(a)目前发作必须符合伴精神病性症状的重度抑郁发作的标准;及(b)过去必须至少有一次躁狂、轻躁狂或混合性的情感发作;
双相情感障碍,目前为混合状态 诊断要点[1]:
患者过去至少有过一次躁狂、轻躁狂或混合性情感发作,目前或表现为混合性状态,或表现为躁狂、轻躁狂及抑郁症状的快速转换。
51 诊断要点虽然双相障碍最典型的形式是交替出现的躁狂和抑郁发作,其间为正常心境分隔;但是,抑郁心境伴以连续数日至数周的活动过度和言语迫促,以及躁狂心境和夸大状态下伴有激越、精力和本能驱力降低,都并不罕见。抑郁症状与轻躁狂或躁狂症状也可以快速转换,每天不同,甚至因时而异。如果在目前的疾病发作中,两套症状在大部分时间里都很突出且发作持续至少两周,则应做出混合性双相情感障碍的诊断[1]。
6 双相障碍的治疗以心境稳定剂为主的综合治疗[1]。双相障碍几乎终生以循环方式反复发作,其发作的频率远较抑郁障碍为高,尤以快速循环病程者为甚[1]。因此,双相障碍常是慢性过程障碍,其治疗目标除缓解急性期症状外,还应坚持长期治疗原则以阻断反复发作[1]。
61 住院治疗双相障碍治疗首先是患者的安全必须得到保证,临床医生需要判断患者是否应住院治疗。住院的指征是:有自伤、自杀和伤人等危险;患者总体能力下降致使不能进食且回避环境;症状迅速恶化,如高度兴奋、冲动、自伤等严重损害自身和危及他人等行为;缺少或丧失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的支持。[1]
62 躁狂发作的药物治疗 621 碳酸锂碳酸锂的主要适应证是躁狂症,它是目前治疗躁狂的首选药物,对躁狂和双相情感障碍的躁狂或抑郁发作还有预防作用[1]。
分裂情感性精神病也可用锂盐治疗[1]。对精神分裂症伴有情绪障碍和兴奋躁动者,可以作为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增效药物[1]。
急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严重心血管疾病、重症肌无力、妊娠的前3个月以及缺钠或低盐饮食患者禁用[1]。
帕金森病、癫痫、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神经性皮炎、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慎用[1]。
碳酸锂的有效剂量范围为750~1500mg/d,偶尔可达2000mg/d。一般开始每次给250mg,每日2~3次,饭后口服给药,逐渐增加剂量,3~5天内逐渐增加至治疗剂量。一般至少1周才能起效。维持治疗剂量为500mg~1500mg/d。老年及体弱者剂量适当减少,与抗抑郁药或抗精神病药合用时剂量也应减少。由于锂盐的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比较接近,在治疗中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和治疗反应外,应对血锂浓度进行动态监测,并根据病情、治疗反应和血锂浓度调整剂量。急性期治疗血锂浓度应维持在08~12mmol/L,维持治疗时为04~08mmol/L,血锂浓度的上限不宜超过14mmol/L,以防锂盐中毒。[1]
碳酸锂的副作用与血锂浓度相关[1]。一般发生在服药后1~2周,有的出现较晚[1]。根据副作用出现的时间可分为早期、后期副作用以及中毒先兆[1]:
①早期的副作用:无力、疲乏、思睡、手指震颤、厌食、上腹不适、恶心、呕吐、稀便、腹泻、多尿、口干等[1]。
②后期的副作用:患者持续多尿、烦渴、体重增加、甲状腺肿大、黏液性水肿、手指细震颤。粗大震颤提示血药浓度已接近中毒水平[1]。
③锂中毒先兆:表现为呕吐、腹泻、粗大震颤、抽动、呆滞、困倦、眩晕、构音不清和意识障碍等。应即刻检测血锂浓度,如血锂超过14mmol/L时应减量。如临床症状严重应立即停止锂盐治疗[1]。
622 抗癫痫药治疗1)丙戊酸钠:丙戊酸盐对躁狂症的疗效与锂盐相当,对混合型躁狂、快速循环型双相障碍以及锂盐治疗无效者可能疗效更好。丙戊酸盐从小剂量开始,每次200mg,每日2~3次。每隔2~3天增加200mg.剂量范围800~1800mg/d。治疗浓度应达50~100mg/L。常见副作用为胃肠 症状以及镇静、共济失调、震颤等。转氨酶升高较多见,造血系统不良反应少见。极少数患者出现罕见的中毒性肝炎和胰腺炎,为一种罕见的特异质性反应。治疗期间应定期检查肝功能与白细胞计数。目前国产的丙戊酸钠尚没有治疗双相障碍的适应证,应当引起注意。[1]
2)卡马西平:对治疗急性躁狂和预防躁狂发作均有效,尤其对锂盐治疗无效的、不能耐受锂盐副作用的以及快速循环发作的躁狂患者,效果较好。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至600~1200mg/d,分2~3次口服。剂量增加太快,会导致眩晕或共济失调。卡马西平具有抗胆堿能作用,治疗期间可出现视物模糊、口干、便秘等副作用。皮疹较多见,严重者可出现剥脱性皮炎。偶可引起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及肝损害。应监测血象的改变。卡马西平由于不良反应严重,临床已较少使用。[1]
623 抗精神病药物可选用有适应证、具有心境稳定作用及安全性高的抗精神病药物[1]。
传统的抗精神病药氟哌啶醇能较快控制急性躁狂发作。严重发作时肌注氟哌啶醇每日2~3次,每次5~10mg。新型抗精神病药物中,奥氮平、利培酮与喹硫平和碳酸锂合并可治疗躁狂发作,而氯氮平和碳酸锂合并能治疗难治性躁狂症。抗精神病药物剂量视病情严重程度及药物不良反应而定。[1]
63 抑郁发作的药物治疗小脑萎缩是一种以小脑性共济失调和脑干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中枢神经系统慢性变性疾病。具有家族遗传的倾向,表现为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一些散发性的主要表现为轻度的小脑性共济失调,在此基础上逐渐出现饮水呛咳和吞咽困难,病程中常合并明显的帕金森综合征和自主神经功能衰竭症状。
临床主要表现为下肢无力时常乏力低血压出汗双侧手足徐动吞咽困难呛咳四肢不温头晕尿失禁思维缓慢性功能症状情感淡漠情感麻痹等症状。
1、梦见共济失调的预兆
基础安泰,贵人相助,向上发展,易迅速达成目的,而得大成功发展,享洪福又长寿。大吉昌
吉凶指数:87(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2、梦见共济失调的宜忌「宜」宜围观,宜观看演出,宜出游。
「忌」忌扶老奶奶过马路,忌拥抱,忌回忆怀旧。
3、梦见共济失调是什么意思上学的人梦见共济失调,意味着理科成绩欠佳,难录取。
梦见共济失调,按周易五行分析,财位在正西方向,桃花位在西南方向,幸运数字是9,吉祥色彩是红色,开运食物是鱼。
恋爱中的人梦见共济失调,说明有二婚或第一次婚姻有波折的现象。
怀孕的人梦见共济失调,预示生女,开车小心勿动胎气。
出行的人梦见共济失调,建议离开团遂、延误时间慢回家。
做生意的人梦见共济失调,代表最初阻碍多,亏损,有信心而后顺利得财。
梦见共济失调,朋友会向你诉苦,你这两天免不了要当别人的情感“垃圾桶”了。比较忌讳的,是胡乱给别人出主意,尤其是涉及到别人的情感问题,你还是保持中立态度为好。恋情方面,一些小道消息往往会影响到你的判断,如果无法肯定,就先把它放一放再说吧!
本命年的人梦见共济失调,意味着运势欠佳,口舌是非难免,守旧为安。
1、维持患者的心理平衡,首先应在家庭里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气氛,解除患者各种顾虑和精神负担,避免情感刺激。
2、创造良好的居室环境,使患者心情舒畅,有助于稳定患者的情绪,促进心理健康。
3、保证营养和入量适当,因小脑萎缩共济失调患者常表现出失语,不能正确表达意愿,或有呛咳、吞咽困难,不能保证进食适当,入量常有不足或过多,家属应予足够重视。要定食谱、定入量、定时间供给,必要时经鼻管饲给。
4、坚持进行锻炼,小脑萎缩共济失调患者的主要表现一般是肢体瘫痪、语言障碍,因此应坚持进行锻炼,防止病人肌肉发生废用性萎缩和关节强直,语言锻炼也一样。
5、注重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常见的并发症有痔疮、尿路感染、肺炎、肢体畸形、皮肤烫伤等,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精心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6、大便通畅,大便秘结,排便时过于用力可诱发出血性脑卒中、脑栓塞。为了保持大便通畅,定时排便,适当吃芹菜、胡萝卜、水果等。必要时可用药物,润肠通便。
中枢神经系统的受损后根据症状的不同,无非就是有以下两个情况:
第一、个体肢体的偏瘫或者是半身感觉障碍,表现为一侧肢体肌力下降或者是完全的肌力消失,或许一侧肢体的痛觉、温觉、感觉消失或者减退。
第二、中枢神经系统,往往影响着人的心性机制,可产生一系列的意识改变,比如嗜睡、昏睡、昏迷,严重的病人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后会留有后遗症,这是植物生存状态,成了植物人。一般中枢神经系统还会出现失语,表现为语言功能或者是感觉性失语,就听不懂别人所说的话等等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多个部分,不同的神经结构受损后,其临床症状不完全相同,包括精神、感觉、运动等多种表现。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脑分为大脑、间脑、脑干和小脑等部分,脊髓由含有神经细胞的灰质和含上、下行传导束的白质组成。
1 大脑包括额叶、顶叶、枕叶、基底核、丘脑、下丘脑、上丘脑等。可能出现的症状包括精神、语言和随意运动有关功能异常,皮质性感觉障碍、失用,听觉、视觉、语言、情感、记忆及精神活动障碍,动作增多或减少和肌张力改变等。下丘脑损害症状复杂,可有摄食异常,睡眠觉醒、生殖与性功能、自主神经障碍等。上丘脑病变可出现由肿瘤压迫中脑四叠体而引起的帕里诺综合征。
2 脑干受损多可出现意识障碍,感觉障碍,出现交叉性瘫痪,即病灶侧脑神经周围性瘫痪和对侧肢体中枢性瘫痪及感觉障碍。
3 小脑病变最主要的症状为共济失调,阵发性强直性惊厥,或出现去大脑强直状态,表现为四肢强直,角弓反张,神志不清等。
4 脊髓损害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反射异常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
脑萎缩(brain atrophy)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脑组织本身发生器质性病变而产生萎缩的一种现象。病 理上表现为脑组织体积缩小,细胞数目减少,脑室和蛛网膜下腔扩大。本病多发生于50岁以上,病程可 达数年至数十年,男性多于女性,可分为弥漫性脑萎缩(包括皮层萎缩、小脑萎缩及皮层、小脑、脑干 萎缩)及局限性脑萎缩(多见于局限性脑器质性病变后如外伤、血管病、颅内局限性感染等)。脑萎缩 原本是在CT或MRI检查时,发现脑组织体积减小和脑室扩大等而命名的,因此,脑萎缩是许多疾病的神 经影像学表现。
脑萎缩的临床表现分为大脑机能衰退和认知功能减退两大类,主要与脑萎缩发生的部位及程度有关。弥 漫性大脑皮层萎缩以痴呆、智能减退、记忆障碍、性格改变、行为障碍为主。有的伴有偏瘫和癫痫发作 。局灶性脑萎缩以性格行为改变为主;小脑萎缩以语言障碍、肢体共济失调和意向性震颤为主。
1全身症状
病变早期,患者常出现头晕头痛,失眠多梦,腰膝酸软,手足发麻,耳鸣耳聋,渐至反应迟钝,动作迟 缓,喃喃自语,答非所问。在躯体方面,常表现为老态龙钟,发白齿落,皮肤干燥,色素沉着,或偏瘫 、癫痫,共济失调,震颤等,神经系统症状可能存在,也可能缺失。
2记忆障碍
近事记忆缺损发生较早,如经常失落物品,遗忘已应诺的事等。随着病情发展,渐至记忆力完全丧失。
3性格行为的改变
性格改变常为本病的早期症状,患者变得郁郁寡欢,不喜欢与人交往;或表现为没有理想、欲望、对子 女亲人缺乏感情;或生活习惯刻板怪异,性格急躁,言语增多或啰嗦重复,多疑自私;或对自己的健康 和安全特别关注,常因一些微小的不适而纠缠不清;或表现为谵忘或躁狂,并有幻想、幻视、幻听、失 语、失认。患者所有高级情感活动,羞耻感、责任感、光荣感和道德感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减退,亦可出 现睡眠节律的改变。
4智能减退、痴呆
表现为理解、判断、计算能力等智力活动全面下降,不能适应社会生活,难以胜任工作及家务;渐至不 能正确回答自己的姓名、年龄、进食不知饥饱,出门后不识归途,收集废纸杂物视为珍宝。病至后期, 终日卧床,生活不能自理,不别亲疏,大小便失禁,发言含糊,口齿不清,终至完全痴呆。
冬季的到来,时有天气阴沉,雨雪连天。有些人就会出现情绪低落、浑身乏力、焦虑烦闷、食欲不振、失眠等症状。这种现象称为冬季抑郁症,又称季节性情绪失调症(SAD)。
据国外报道,全世界每年冬季至少有500万人会患有“冬季抑郁症”。一般10月至11月开始,3月至4月结束。冬季抑郁症主要是由于人体生物钟不能适应冬季日照时间短的变化,导致生物节律紊乱和内分泌失调,造成情绪与精神状态紊乱。是一种情感障碍性疾病与遗传、工作压力等无关。
易患冬季抑郁症人群
1、女性发病率较高,青年女性和50岁以上的中老年妇女,主要和女性自身生理节律及激素分泌有关。
2、性格内向、敏感、感情脆弱的人。
3、恰巧在冬季遭遇心理应激事件的人(如失业、离婚、亲人离去等),没有得到及时的宣泄和疏导。
4、在室内工作的人,尤其是体质较弱和极少参加户外活动的脑力劳动者。
5、生活不规律和饮食不恰当的人。
冬季抑郁情绪预防调养策略:
1、饮食调理
身处寒冷冬季,机体内新陈代谢加快,肌体热量需求增加,而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的缺乏,既影响人体抗寒能力,又影响人的大脑功能和情绪。冬季在饮食方面要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和水果,还有富含维生素B1、维生素B2的豆类、花生和动物内脏等。
2、运动保健
冬季适量规律的运动,使冠状动脉的血流量明显增加,从而保证大脑、心脏等重要器官的血氧供应,使人保持精力充沛。同时还能缓解因植物神经功能失调而引起的紧张、焦虑、抑郁等状态。
3、心理调节
积极地调节自己的心态,保持乐观,节喜制怒。同时可多参加各种娱乐活动培养广泛兴趣,多听音乐,读优美书籍,激起对生活的热情和向往。
4、多外出晒太阳
研究发现,当夜幕降临时人体大脑松果腺的褪黑激素分泌增强会影响到人的情绪,而光照抑制此激素分泌。冬季光照时间较短,人外出晒太阳时间少,是产生抑郁的重要原因。因此,延长光照可防止和减轻冬季情感失调症,有缓解抑郁、焦虑情绪作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