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身伤痛的流行之王倒下了我们还要拯救地球,永远传递爱
让我们们懂得,用爱和尊重对待每一个人,保护纯真,重建一个爱的世界,这是整个世界的大事,这才能解决世界所有问题! Michael Jackson,世界上最伟大、最成功的艺术家,美国国会宣布的音乐偶像和人道主义者。迈克尔的仁慈、言论连接着整个世界。
美国人权领袖夏普顿说:“奥巴马之所以能当上总统,迈克尔功不可没,他是这个历史进程的重要推手之一。因为他推广了黑人文化,打破了种族隔离。”歌手Q-Tip说:“这是马丁路德金逝世以来最大的损失,因为他是那样深深地推动了文化的发展,那样深深推动了历史的前进。”
人们举着标语:“迈克尔,你治愈了世界,创造了更美好的地方。我们都爱你。”捷克歌迷为迈克尔创作了冰雕塑像,他们说,人们互相隔离端坐家中,互相嫉妒,他们很想通过共同的偶像把人们团结在一起。
纳尔逊曼德拉、马丁路德金子女参加了他的追思会,NBA巨星“魔术师”和科比说:“感谢迈克尔为非裔美国人打开所有大门,因为他无处不在,他为我们打开了所有成功的大门。是他让我和科比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
他遭受种族歧视,他会跳着劲舞,痛快地唱:“我告诉他们人人平等的真理,如果你想做我的兄弟,不论你是黑人还是白人都没有关系!我不怕小报绯闻!我不怕你们的帮派……”他那1991年的MV(Black or white),创下了五亿人同步收看的最高历史纪录。他说:“我就是要告诉这个世界该怎么做。如果政治家解决不了,那诗人该用诗歌,作家该用小说来告诫人们。这就是我们要做的,也是拯救世界的很重要的途径。”
他因为与孩子分享房间,两次被诬告性侵犯男童,但他说:“我永远不会停止关爱和帮助他人!就像耶稣所说,继续去爱,永远去爱,记着孩子们,学习孩子们。不是学习幼稚,而是学习纯真。”
失去童年的他毕生致力于改善世界各地儿童的生活。有一次迈克尔越说越哽咽:“人们甚至不愿意和父母吃饭,家庭关系断绝,孩子们带枪上学是一种警号……他们需要爱,需要拥抱!可是家长工作忙碌,把孩子丢在家里,让他们玩电脑,天下大乱。重建家庭关系,这重要得很!我对家庭和人类的苦况感受深切,这对我很重要,我会在这方面竭尽所能。”
迈克尔一生最大的愿望是想人们意识到,要减少世上卑鄙行为,减少对地球的伤害,人们就必须保护孩子们。“失去童年已经成为全世界的灾难。我们使很多孩子不曾拥有欢乐,不曾得到相应的权利,不曾获得自由,而且还认为一个孩子就该是这样的。大人们不耐烦地想方设法让它尽可能地快些结束,好像童年一个累赘的阶段。我这一代正是废除亲子盟约必要性的见证。 ”
他说:“没有人来到这个世上应该受苦,尤其是我们的孩子。”这和中国学者提倡的挫折教育是截然不同的。对于孩子因为父母责骂而自杀,中国教育家则以为“孩子吃的苦少,自然经不起一点打击”,诚然,我们国家的教育缺乏人文关怀。父母忽略去与孩子们分享快乐,而孩子们犯错了,人们只顾指责而不关心他们的内心。事实上,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就是因为他们缺少爱。爱让我们成长,让我们去承受更多的挫折。
迈克尔能从孩子们身上发现纯真和善良,更能向人们传达这些信息。“我意识到当今世界上存在的很多问题,从都市犯罪到大规模战争和恐怖袭击,以及过度拥挤的监狱,都是因为那些人失去了童年。孩子心中的魔法、奇迹、神秘和天真是创造力的种子,这可以拯救世界。”
那是1993年,洛杉矶发生史上最大的种族骚乱后,人们手牵手表演了被誉为“世界上最动听”的歌曲——Heal The World。“孩子们的笑容圣洁可爱,触发生命最美好的回忆,尤其是因为憎恨、贪婪、偏见所失去的童心。如今世界如此混乱复杂,我们更加需要孩子。拯救地球,就要拯救孩子,目的是拯救纯真。与孩子一起能唤醒最深的智慧,他们的童心闪耀着神圣的光芒。我们必须治愈这个受伤的地球。我为生活在这个星球的所有人谱写了这首歌,为了努力让世界更和谐。”
上帝说,我们不能让每个人都爱自己,但我们可以让他们被爱。迈克尔所经历的就是人类的贪婪与嫉妒。他说,任何一个人如果经历了他所遭遇的一切,都可能选择死亡或者成为废人。他从世界上所有孩子身上获得力量坚持下去。他需要孩子们给他安全感、灵感。他见过无数人类的灾难,他说没有人可以解决世界的问题,就像我们无法控制大地的震荡,他只是希望人们能呵护孩子们。
他经历了漫长的审判磨难,法庭拖延时间达到大耗他的资金的目的。所有指控迈克尔骚扰男童的证据都十分荒谬,但他已成为世界眼中的恶人,同时他失去了事业和家园。梦幻庄园是他打造的一个美丽的童话乐园,十五年里欢迎了无数贫苦的孩子。但这个大牧场从1993年起就被当地执法人员频繁搜查。福克斯电台记者问他:“媒体对你带孩子们到家里玩耍高度关注,频加指责,但为什么你要那么做?”
这个温柔的男人平静地说:“我游历了整个世界8次,拜访了很多医院和孤儿院,当然那些事件都没怎么被报导过。那是我发自内心去做的。很多城市里的孩子们没见过高山,没玩过旋转木马,没有宠物马或骆驼。所以只要我打开我的大门,我就能看见最大的快乐,孩子们爆发出惊叫和欢笑,在梦幻庄园里尽情玩耍。我仿佛觉得自己赢得了上帝赞许的微笑,因为我能给其他人带来如此的快乐和幸福。 ”
记者问:“你是否曾对这些事情失去兴趣,Michael?你是否认为养骆驼、建造小火车是愚蠢的想法呢?”他说:“不,如果你这么说,你就是说上帝是愚蠢的。因为上帝创造了伟大和渺小。别人靠购买法拉利车、买私人飞机、买直升机获得满足,而我的满足则是奉献和分享,并享受那最单纯的快乐。”
很多人知道,迈克尔被指控性侵犯儿童,正是音乐公司联合记者巴舍尔、检察官和一些家庭策划的。迈克尔在2005年被迫害时期接受黑人民权运动领袖杰西牧师采访说,他拥有的歌曲版权很庞大。“为了它,就在现在我们说话的时候,背后进行着一场大斗争。我现在不能说,我不能评论,但有很多阴谋。”“我被法官的禁声令限制着,这很严重。我不想说错话。”
“PBS电视台播出过《不可饶恕的黑暗》关于杰克约翰逊从1910年以来的故事。他是世界拳击冠军,但生活在一个并不接受他的地位和生活方式的社会中,于是他们陷害他,甚至改变法律来监禁他。所有这些我回溯历史所读到的故事都给了我力量。我是一个刚赶上七十年代民权运动尾巴的孩子,你明白吗?”
“我只想说:地球上每个角落、每个国籍、每个种族、每种语言的歌迷们,我从心底里爱着你们。感谢你们在这段磨难之中给予我的爱和支持和理解。我感谢你们的祈祷和善意。请耐心地与我站在一起,信任我,因为我是完全清白的。请要知道,在我们现在谈话的时候,很多阴谋正在进行之中。”
2002年7月6日迈克尔与人权领袖夏普顿牧师在纽约公开抵制音乐公司,这个温柔的斗士向人们控诉这些唱片公司合谋对艺人又偷又抢,对黑人尤其如此。他说:“我不仅是为了我而战,而是为所有艺人而战。我们必须结束种族主义,它十分可怕。”
就是这样,当迈克尔梦想最后一次,用柔美的声音呼唤世界必须马上行动起来“拯救地球”时,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美国人在他死前对他非常刻薄,现在无数美国人又重新爱上了他,重新发现了他的伟大。走到任何地方,你都可以看到他的身影。迈克尔被赶出美国有八九年了。洛杉矶这个世界娱乐的中心充满复杂凶险权力斗争。张锐拜访了迈克尔的陵墓,他说:“原来我们离真相很近,离公正很远。背后的力量和阴谋,已经超出我的想象。有很多可怕的故事,我不能写。”
他的歌词《历史》表达的信息,他惨遭背后中伤,他说这是必要的。他说总有一天你会明白他在世界历史的地位。他登上世界之王的巅峰并告诉我们,每一天你都在创造历史,每一个牺牲的战士都无比光荣。就像你翻山越岭的时候,无需理会那些小伤小痛,我们只需要完成一次旅行。多少无辜的受害者被杀戮在这片土地上,还要经历多少苦难,我们才能齐声高唱,不分国度,全世界充满和谐。
在迈克尔51岁生日那天,天堂的他看到相纽约市最大的区里,歌迷们冒着雨,一起唱歌、跳舞、大笑、哭泣。这是一个温馨感人的大家庭,这个大家庭按照他教导的原则存在着——这是他曾经设想的天下一家。
26年前,迈克尔专辑《颤栗》走向世界。NBA巨星库珀说:“《颤栗》是80年代社会、情感和文化的起动器,它引领了奥普拉、乔丹、杰西、斯派克等一批黑人名人的出现,如果没有《颤栗》的巨大成功,美国人怎么能选举奥巴马当美国总统?”里根在任时,当美国继续挣扎在种族关系恶化的漩涡中,社会各界实行种族隔离政策的时候,迈克尔成了世界娱乐业的变革人物,他塑造了我们今天的世界。迈克尔杰克逊,让世界人民一起舞动起来。
他在牛津大学演讲说:“我曾建立了拯救世界基金会,我们真的能拯救世界吗?这个问题直到今天一直被战争和人种问题困绕着。我们真的能够拯救那些带枪进学校满怀仇恨的孩子,那些将人打死的孩子吗?”“是的,但一切都从宽恕开始,因为要拯救世界,我们必须首先拯救自己。而要拯救孩子,首先要保护孩子的内心。人人都有责任。”
迈克尔还让歌迷学会用宽恕来调节生活中的愤怒。反暴力歌曲“Beat It”让打架、吵架不休的人明白,这无关真理和胆量,要减少彼此的伤害,就避开吧。迈克尔说,他要与曾虐待幼年的自己的父亲重归于好,不受过去阴影的妨碍。“作为一个强者,一个超越强者的强者,迎接最大的挑战——治愈感情的创伤。把无条件的爱给我们的父母,这样他们学会爱,这样会最终重建一个爱的世界。我的朋友们,我们就是那个世界,我们就是那些孩子。”
让我们不再是活着而是开始生活。我们还要传递爱,还要拯救世界。
刘湛秋,男,1935年出生,安徽芜湖人,当代著名诗人,翻译家,评论家,《诗刊》前副主编,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会长。
其作品清新空灵,富有现代意识,手法新颖洒脱,立足表现感觉与情绪,既面对生活,又超越时空。早在八十年代中期,他就被一代大学生誉为“抒情诗之王。”
他结集出版有诗歌、散文、评论、翻译、小说等三十余种,其诗集《无题抒情诗》获过中国新诗奖。他译的《普希金抒情诗选》《叶赛宁抒情诗选》为广大读者喜爱,并一度成为畅销书。
扩展资料:
著有诗集《生命的欢乐》《无题抒情诗》《人·爱情·风景》,散文诗集《遥远的吉他》,论文集《抒情诗的旋律》等共22种。部分作品译有英、法、日、德、意、俄、西、韩、南、保等外文版本。
译著《普希金抒情诗选》《叶赛宁抒情诗选》,主编《中国诗歌理论大辞典》《俄罗斯文学名著金库》《泰戈尔文集》《契诃夫小说集》,PTV(诗歌电视)《爱的罗曼斯》(已录制播出)等,及《三月桃花水》进入了小学课本——在新世纪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二单元第二课。
-刘湛秋
个人概况
原名张子伟,从艺六十年,在话剧、**、电视剧中扮演了众多角色。观众们大都是从电视剧中认识张瞳老先生的,其实他早已是北京人艺的著名演员了。他曾在第一版《茶馆》中扮演大小唐铁嘴,在话剧《风雪夜归人》中扮演魏莲生、在《雷雨》中扮演的周萍,在《日出》中扮演的方达生,个性鲜明,刻画细腻,受到广泛赞誉。
他在金炎导演的电视剧《孙敬修讲故事》中扮演了故事爷爷孙敬修,他还在情景喜剧《我爱我家》中扮演了老傅的邻居郑千里,并在电视剧《范进中举》中扮演范进。还在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扮演了陶谦,在连续剧《一地鸡毛》中扮演老孙。
他在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中扮演老编辑刘书友,使其为人所熟知。24集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1991年底在中央电视台热播。剧中六位主要人物之一,"编辑部"老编辑刘书友的饰演者张瞳,同各位演员的精彩表演,赢得了亿万观众的好评。也就是从那时起,家乡才有更多的人知道他是宁河人。从此,便以格外亲切的目光关注着他在剧中的身影,以自豪的口吻赞美他的表演,以热烈的话题,述说着他的家世和演艺生涯。
张瞳曾与我国第一位女子世界冠军邱钟惠有过一段短暂的婚姻,1964年二人结婚,三年后离异,期间二人有过一子。
生平介绍 早期经历张瞳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国家一级演员,21岁登台演出,从艺58年,当年已79岁高龄的时候,仍从事**电视的拍摄。
张瞳1923年冬出生在宁河芦台,伴随着蓟运河水长大,他的祖上是书香门第、大户人家,然而他的童年是在穷苦生活中度过的。在他记事时,他的祖父哥仨在芦台北街西头有三进宅院两所,镇外有几个庄子的土地,秋季临街送粮车排著队,农民把粮食一包一包扛进后院。祖父哥仨各立门户,其二弟、三弟都在外做事,三弟还是个知县。哥仨大排行有八个儿子、九个女儿,可谓人丁兴旺、家产丰厚。可是,不知从何时起,这个在芦台镇屈指可数的大家族,悄悄地从兴旺走向衰败。在败落的过程中,苦难的命运正等待着幼小的张瞳。张瞳的祖父张信儒是个有名望的秀才,谁家死了人,常被人请去点主。张瞳记得,祖父母和有的儿子女儿都吸食大烟,都懒于做事。一家坐吃山空,日子难以为继,不得不变卖家产,维持生计,在张瞳上国小时,全部家产变卖一空,祖父走投无路,就给儿子们分了家,各寻出路。
祖父有三个儿子,张瞳的父亲是老大,在北京大学毕业后留校教书,不久就病逝,张瞳那时才一周岁左右。所谓分家,只分了些简单家具和生活用品,没有房。从此寡母顶门立户,带着孩子们生活。张瞳的母亲是个聪明人,读过书,性情开朗,能操持事,分家前,里里外外的事,祖父母常让她去办,就连变卖土地房屋这样的大事,也叫她拿主意。毕竟是孤儿寡母,家徒四壁,分家后犹如雪上加霜。面对穷困潦倒的家,不得不苦拼苦奔。她租了一间房,起早贪晚干了许多力所能及的活,还教过书。她每天以心血和汗水为生计,为孩子们读书奔波。张瞳的姥家在本县的丰台镇,他们一家的生活不断得到姥家的关怀和接济,张瞳的国小一年级是在芦台观音堂国小上的,后就是住姥家读完了初小。
母亲希望张瞳好好读书,盼他将来有出头之日。然而求学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他的国小先是在芦台,后到丰台,又到芦台三官庙国小读完了高小。在宁河中学上国中二年级的时候,忽然有一天深夜,他被警察抓到了宪兵队,说他有私通八路的嫌疑。宪兵队是日本侵略者的,进去活着出来的很少。张瞳未被他们抓住什么把柄,关了五天被放了出来。全家人从此不敢在芦台居住,搬到天津,在大哥张高峰的一位朋友帮助下,张瞳得以到北京上学,直到高中毕业。
这一时期,对于张瞳来说,没有母亲顶门立户的本事,没有母亲含辛茹苦地奔波,没有母亲一如既往鼓励儿子读书的执著心计,没有亲朋的关怀帮助,也许就没有后来他这个人民艺术家。
张瞳是位极富情感的人,他一生不忘在蓟运河畔既艰难又欢乐的童年生活,不忘母亲对他的教育和恩惠。与小伙伴戏水打闹、捉鱼摸蟹的欢快情景,母亲奔波的身影、愁思难掩的面容,常在他的脑海里浮现。他怀恋蓟运河,怀恋母亲,他曾四次回家乡走蓟运河,以深深的情愫,追忆母亲,抑或纪念母亲,追忆童年,抑或纪念童年。
求学经历张瞳生来聪明好学,自幼喜爱看戏。那时芦台有一个戏园子,老板人称张五爷,是他的远房爷爷,因此他常常不用买票就到里面看蹭戏。看到的戏大都是评剧、河北梆子传统戏,这些戏带给小张瞳无限的欢乐和遐想,一种追求在他的心底开始萌发。一次,天津大亚话剧团演《屠户》和《雷雨》,内容是反映现实生活的,新颖的表演形式,贴近现实生活的剧情,演员的精彩表演,令他耳目一新。他第一次看话剧,第一次看反映现实生活的戏,两出话剧如同启蒙书,打开了少年张瞳的心扉。他的心明朗了,当演员--当话剧演员的信念从此树立。他开始思考,开始效仿,他想一试身手。上中学的时候,东园子村有一位在北京上学的女学生,与他有共同的爱好,一次在暑假他俩非常认真地排练起田汉的独幕剧《湖上的悲剧》,虽然排成后没机会演出,但作为当演员的尝试,张瞳感到非常满足。
如果说上学是备受磨难,那么当演员道路却是比较顺畅。在北京高中毕业后,正赶上天津艺光剧团到北京招生,他毅然报考,如愿以偿。那是在1944年冬,张瞳21岁,从此他走上了从艺当演员的道路。他是背着母亲报考的。那时演出要在报上登演员的名字,他怕母亲知道,就改了现在这个名字。
张瞳考入天津艺光剧团后,没经任何学习和训练就让上台演出,第一个戏演一个小角色,三句台词,一两分钟。张瞳天生好艺,当演员是他的愿望,然而毕竟没上过戏台,更谈不上演员素质和演出经验。接了这个小角色他很高兴,演出时却异常紧张,他面对黑压压一片观众,心里打鼓,浑身发麻,上下场腿脚不利落,说台词不自然,下场后好久没舒过气来。尽管是小角色,对张瞳却是个大的考验,他闯过了这一关,迈出了演艺生涯的第一步。
张瞳自认为这个小角色没演好,而剧团却看中这个青年演员形象不错,有气质,第二个戏主角演员因故不能演出,就让他演。他感到非常幸运,决不辜负团里对他的信任,认真进行排练。然而还是经验不足,演出中又出了差错。剧中有一个情节,就是主角与一位青年角色交手一脚把他踹倒,演戏时张瞳动了真情,真的一脚踹到他的脸上。这位演员的脸肿了半面,张瞳愧疚难当,下台后一再道歉。这位演员没责怪他,还开玩笑对张瞳说,演戏动真情是好的,但要控制,不然你今天拿的是刀子,我恐怕就没命了。张瞳心里一震,深领其意,他想,"控制"是什么是表演功力和水平。自此,他刻苦学习、磨炼,演出经验丰富起来,扮演的各种各类角色渐渐受到同行的赞许,得到广大观众的认可和欢迎。
大哥张高峰对张瞳的事业非常关注,看出弟弟是个表演人才,1945年抗战胜利后,从重庆回到天津,就鼓励他到专业院校继续深造学习。在大哥的督促下,张瞳在1947年考入了上海剧专。两年后上海解放,他回到北京考入中央戏剧学院,毕业后分到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当演员。1954年由剧院推荐考入表演干部训练班,由苏联专家授课进修两年,毕业后回到剧院当演员兼教表演课。经过专业学习深造,张瞳理论水平、文艺理念、表演艺术,有了质的飞跃,有了全新的提高。他认为,在艺光剧团担任主演,不过只凭真情、天赋和自身形象去表演,谈不上真正的技术技巧;真正懂得演戏演好戏,懂得演员工作的艰辛,是通过上海剧专、中央戏剧学院的学习以及苏联专家的传授,并且经过多年实践才逐渐领悟。
张瞳1944年21岁当话剧演员,1988年65岁退休后继续演话剧,直到1991年拍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 ,才彻底离开了话剧舞台,共47年。47年中,除了学习深造,他演的话剧和扮演的角色主要有《清宫外史》的光绪、《雷雨》的周萍、《日出》的方达生、《风雨夜归人》的魏连生、《茶馆》的唐铁嘴(父子两代)、《蔡文姬》的曹丕、《咸亨酒店》的孔乙己、《天下第一楼》的唐德源、《北京人》的曾皓、《左邻右舍》的贾川等。他演的这些戏,除了解放前的《清宫外史》和解放后的《风雨夜归人》,都得过一等奖。他曾随《茶馆》、《天下第一楼》赴德国、法国、瑞士、新加坡、日本、韩国、加拿大等国,以及香港、台湾地区演出,受到好评,甚至在有的国家和地区引起轰动。张瞳在话剧演出生涯中,印象最深的是抗美援朝赴朝演出。那是1953年春季,敌我双方打打停停谈判时期,30岁的张瞳参加祖国慰问团入朝慰问志愿军。慰问团共有三个演出队,一个是中国歌舞剧团的歌舞队,一个是中国京剧院的京剧队,再一个就是话剧队。话剧队由北京人艺、中国杂技团、天津曲艺团组成,骆玉笙(小彩舞)、常宝华就在其中,张瞳任队长。在枪林弹雨中演戏,如同打仗,随时都有生命危险,著名相声演员常宝堃参加前批祖国慰问团就牺牲在朝鲜战场。张瞳和他的队员,都是热血青年,他们怀着对侵略军的刻骨仇恨,怀着对人民志愿军的无限热爱,把生死置之度外,尽情尽力地为战士演出。话剧的节目是《麦收之前》,内容是合作化运动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主演是张瞳,演合作社社长。战士们很想知道家乡变化,《麦收之前》受到热情欢迎。他们不怕牺牲,不怕劳累,几乎天天转场演出。所到之处,无一不受到热烈欢迎。有时一场节目演完,战士们坐着就是不动,他们就继续演,尽最大努力满足战士们的要求。他们住在山洞里,无论是演出还是转场,总听到枪炮声,山沟路边到处是炮弹坑。为了保证他们的身体健康,为了他们的安全,部队采取了很多措施。张瞳对部队的关怀照顾很是不安,他认为自己无非是演出一些节目,与战士们比,还差得很远。朝鲜停战,张瞳率队随团归国,在朝鲜他像战士一样要求自己,以常宝 堃为榜样,在战场上演戏二三个月,接受了战火的洗礼,经受住了考验。
张瞳入朝慰问演出时间虽短,然而那硝烟弥漫的战争环境,志愿军那为正义而战的高昂士气,那视死如归的牺牲精神,那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高尚品德,成为他工作生活的原动力,激励他在人生道路上,在艺术舞台上,向更高的目标奋进求索。
晚年经历改革开放后,国家的**电视事业蓬勃发展,为张瞳全面展示才华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然而比起演话剧,演**电视剧并不轻松,它要更真实,更生活化,有时难免碰到危险,受些皮肉之苦。张瞳涉足影视拍摄已是60岁开外的老人了,一次拍电视剧《山路骑车人》,内容写一位教师不辞辛苦每天骑车上山去上课,张瞳就演这个教师。有一天拍戏,正是北方惯例供暖日11月15日前一天,天气很冷,戏的内容是这个教师在夏季的一天,上山遇到了大雨,穿着单衣在雨中骑车。开拍时两辆消防车做
人工降雨,张瞳穿一件白衬衣在瓢泼的"雨"中骑车,冻得他浑身发抖,为了不能叫观众看出哆嗦,他紧攥车把,极力控制着自己。完成了这场戏,又拍一场骑车下山戏,张瞳顺着碎石路往下骑,半路车子被石子垫了一下,毫无准备的张瞳,连车带人一下翻滚到山坡下,经医院检查无大事,他又回到现场坚持拍完了这场戏。骑车被摔有七处皮肤受伤,膝盖发炎三个多月才痊愈。
高龄人拍**电视,由于身体和年龄条件,有些戏拍起来难度就大一些,但张瞳不顾这些,只要角色情节需要,他就想方设法把戏拍好。有一年拍戏在戏中"死"了三次。2000年拍电视剧《苦乐天伦》,他主演,戏很重,台词也很多,忙得不可开交。正巧《九九归一》剧组也在拍,这个剧导演执意请他帮忙兼演一个小角色,其中有个被汽车撞死的镜头。实拍时,张瞳按化装师的要求嘴里含了一口深红液体,汽车开过来,他左躲右躲,司机一个急刹车,车头刚贴近他,他立即顺势翻滚在地,同时从嘴里挤出"鲜血"。哪知他脸朝里,吐出的"血"没拍上,只好重拍。有的镜头拍几次是常有的事,身强力壮的青年演员无所谓,对于老年演员有时就难于承受,尤其是费力气、有危险的戏。张瞳没有埋怨,没有推辞,按导演要求重拍,完成了这个角色的拍摄。第二天回到《苦乐天伦》剧组,正巧也要拍被汽车撞伤的戏,导演听说他头天才拍了被汽车撞死的戏,就临时改为一个小伙子骑脚踏车急速从胡同里出来把他撞倒。张瞳明白导演的好意,演戏就更认真,可是这个小伙子就是不敢撞,拍了四次都不真实。张瞳热情鼓励他大胆一些,适时急刹车,他紧密配合。再拍,小伙子一个急刹车,张瞳手疾眼快顶住车把,顺势倒在地上,精彩的表演收入了镜头。
张瞳1985年参加影视拍摄,拍的**有《茶馆》、《良心》、《燃烧的港湾》等,前两部**荣获"金鸡奖"。电视剧有《范进中举》、《希波克拉底誓言》、《山路骑车人》、《编辑部的故事》、《我爱我家》、《苍天在上》、《一地鸡毛》、《三国演义》、《苦乐天伦》等。除《山路骑车人》、《一地鸡毛》、《苦乐天伦》,《范进中举》获"飞天奖"提名,《编辑部的故事》获"飞天奖"、"金鹰奖"、"五个一工程奖",其余均获"飞天奖"。
张瞳先生从艺近六十年,在话剧、**、电视中,扮演过不同时代的不同年龄、不同性格、不同身份的各种角色。为了演好这些角色,他都要细心体验生活,深入解析人物的性格特点、思想感情,想好了再演,决不随心所欲。以《编辑部的故事》老编辑刘书友为例,为了演好这个角色,他结合自己的经历回忆中国知识分子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思维方式、思想感情以及生活作风特点,于是一个工作兢兢业业略带耿直、在政治运动中遭受过挫折因而说话办事非常谨慎、多年的清苦生活花钱有些过分吝啬的刘书友,活生生的在他心里出现了。为了塑造好刘书友,在剧本之外他还专门写了刘书友小传。电视剧拍完后,导演和同行对他的表演赞赏有加,上映后广大观众更给予了高度评价。
张瞳先生演员生涯中,演过无数个角色,每一个角色都使他着迷,每一个角色他都要付出艰苦的创造。这些浸透著张瞳心血和汗水的角色如同一队艺术之碑,一个接一个矗立在张瞳的人生道路上。他为中国的戏剧**电视事业的繁荣,作出了应有贡献。他1991年获中国话剧艺术研究院颁发的荣誉证书,1992年获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颁发的元老杯和荣誉证书,1995年获中国艺术界名人作品展示会委员会、中国国际名人研究院评审委员会颁发的获奖证和荣誉证,1996年获中央电视台《三国演义》剧组颁发的荣誉证书,1997年获中国戏剧协会颁发的荣誉证书和奖章,1998年获国务院颁发的 特殊津贴证书。
2007年11月6日老艺术家张瞳先生因患肺心病医治无效,于下午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