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十九首:组诗名。汉无名氏作(其中有八首《玉台新咏》题为汉枚乘作,后人
多疑其不确)。非一时一人所为,一般认为大都出于东汉末年。南朝梁萧统合为一
组,收入《文选》,题为《古诗十九首》。内容多写夫妇朋友间的离愁别绪和士人
的彷徨失意,有些作品表现出追求富贵和及时行乐的思想。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
动真切,在五言诗的发展上有重要地位。(《辞海》1989年版)
之一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之二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昔为娼家女,今为荡子夫。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之三
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
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
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
长衢罗夹巷,王侯多第宅。
两宫遥相望,双阙百余尺。
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
之四
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
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
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
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申。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
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
无为守贫贱,坎轲长苦辛
之五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之六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之七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
之八
冉冉狐生竹,结根泰山阿。
与君为新婚,兔丝附女萝。
兔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
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
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
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
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
君亮执高节,贱妾亦何为!
之九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之十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之十一
回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
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
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
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
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
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
之十二
东城高且长,逶迤自相属。
回风动地起,秋草萋已绿。
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
晨风怀苦心,蟋蟀伤局促。
荡涤放情志,何为自结束!
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
被服罗裳衣,当户理清曲。
音响一何悲!弦急知柱促。
驰情整巾带,沉吟聊踯躅。
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
之十三
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
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
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
潜寐黄泉下,千载永不寤。
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
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
万岁更相送,贤圣莫能度。
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
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之十四
去者日以疏,生者日已亲。
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
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
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
思还故里闾,欲归道无因。
之十五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
愚者爱惜费,但为后世嗤。
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
之十六
凛凛岁云暮,蝼蛄夕鸣悲。
凉风率已厉,游子寒无衣。
锦衾遗洛浦,同袍与我违。
独宿累长夜,梦想见容辉。
良人惟古欢,枉驾惠前绥。
愿得常巧笑,携手同车归。
既来不须臾,又不处重闱。
亮无晨风翼,焉能凌风飞?
眄睐以适意,引领遥相〔目希〕。
徒倚怀感伤,垂涕沾双扉。
之十七
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
愁多知夜长,仰观众星列。
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
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
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
一心抱区区,惧君不识察。
之十八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
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
文彩双鸳鸯,裁为合欢被。
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
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
之十九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纬。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2、“风”指十五国风,代表《诗经》,“骚”指《离骚》,代表楚辞。后比喻优秀的文学作品或文采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到春秋中叶(公元前6世纪)大约500年间的诗歌;《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文人创作的诗歌总集。它们分别是先秦时期北方中原文化和南方楚文化的辉煌结晶,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故中国文学史上往往将“风”、“骚”并称。“风骚”也因此成为文学的代名词。
3、赋 比 兴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不详点击数更新时间:2005-4-25文章录入:admin责任编辑:admin
中国古代对于诗歌表现方法的归纳。它是根据《诗经》的创作经验总结出来的。最早的记载见于《周礼·春官》:“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后来,《毛诗序》又将“六诗”称之为“六义”:“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唐代孔颖达《毛诗正义》对此解释说:“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称为义。”今人普遍认为“风、雅、颂”是关于《诗经》内容的分类;“赋、比、兴”则是指它的表现方法。
“赋、比、兴”之说提出后,从汉代开始两千多年来,历代都有许多学者进行研究和论述,但在具体的认识和解说上,一直存在着各种分歧意见,众说不一。
汉代对赋、比、兴的解释 汉代解释“赋、比、兴”最具有代表性,对后世产生了较大影响的是郑众和郑玄两家。郑众说:“比者,比方于物……兴者,托事于物。”(《毛诗正义》引)他把“比兴”的手法和外在世界的物象联系起来,认为“比”是修辞学中以此物比彼物的比喻手法,“兴”是“起也”,即托诸“草木鸟兽以见意”的一种手法。论述虽较简单,但总的说,是抓住了“比兴”这一艺术思维和表现手法的特点的。郑玄的解释则不同,他认为:“赋之言铺,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比,见今之失,不敢斥言,取比类以言之。兴,见今之美,嫌于媚谀,取善事以喻劝之。”(《毛诗正义》引)这里,除了讲“赋”的特点是表现手法上的铺陈其事,比较符合实际外,其他的解释则都跟政治、教化、美刺联系起来,这就把一定的表现手法看成了某一特定文体的特征,不免牵强附会。《毛传》、《郑笺》中对于《诗经》的解释,常常在径情直遂的诗歌中,离开艺术形象去寻求有关君臣父子的“微言大义”,例如把爱情诗《关雎》说成表现“后妃说乐君子之德”等,和这种对于“赋、比、兴”的穿凿曲解,是有直接关系的。所以后来孔颖达就不同意郑玄把“比兴”分属“美刺”的说法,指出:“其实美刺俱有比兴者也。”(《毛诗正义》不过,郑玄把“比兴”提到美刺讽谕的高度来看待,对唐代陈子昂、白居易等所标举的“美刺比兴”说,是有启迪作用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论述 魏晋南北朝时期,论述“赋、比、兴”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挚虞、刘勰和钟嵘。挚虞继承了郑众的观点,认为:“赋者,敷陈之称也;比者,喻类之言也;兴者,有感之辞也。”(《艺文类聚》卷五十六)他并且对汉赋的不“以情义为主”而“以事形为本”、极尽闳奢巨丽之能事,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赋”的表现手法在汉赋的创作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和发展,以致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体,这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相当一部分汉赋专门去铺采□文地描摹宫室之美、田猎之盛等,以致缺乏深刻的、有意义的思想内容。挚虞对汉赋的批评是切中其弊的。由于汉赋中大量运用了比喻性的辞藻,容易使人误认为“赋”与“比”有较密切的联系,和“兴”似乎无关,所以刘勰在谈到汉赋时,称其“日用乎比,月忘乎兴,习小而弃大”,结果是“比体云构”,“兴义销亡”(《文心雕龙·比兴》)。实际上这里所说的“比”是“赋”中之“比”。由于这一原因,同时也由于中国古代抒情诗远比叙事诗发达,所以人们有时略“赋”而标举“比兴”,以“比兴”概括诗的“三义”。
刘勰对“比兴”的论述,曾受到《毛传》和《郑笺》牵强附会说诗的影响,如他说过“《关雎》有别,故后妃方德;‘尸鸠’(指《召南·鹊巢》贞一,故夫人象义”(《文心雕龙·比兴》)等等。但他同时又继承了郑众的见解,并作了进一步的发挥,认为:“比者,附也;兴者,起也。附理者切类以指事,起情者依微以拟议。起情故兴体以立,附理故比例以生。”又认为“比”的要求是“写物以附意,□言以切事”。这就概括了“比兴”作为艺术思维和表现手法的特点。他还指出“诗人比兴,触物圆览”。即认为“比兴”的思维和手法必须建立在对外部事物观察、感触的基础之上。这些意见,都是很可取的。
刘勰之后,钟嵘对“赋、比、兴”的论述,有了更多的新内容。他说:“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强调“兴”的特点是“文已尽而意有余”,应该有诗味或“滋味”(《诗品序》),从而把艺术的特殊的感人作用与艺术的思维表现特点联系起来,这是一个明显的进步和对传统的突破。
唐宋时期的论述 唐代评论家对“比兴”的论述,又有新的发展,即不仅仅把它看作表现手法,而是赋予了美刺讽谕的内容要求。这跟郑玄的说法,是有继承关系的。不过,郑玄是用政教美刺去牵强附会地解释“比兴”的本义和《诗经》的篇章;唐人则是运用“比兴”的概念来表述自己的创作主张,强调诗歌应发挥美刺讽谕的作用,这就不存在牵强附会的问题。刘勰、钟嵘谈论“比兴”,有时也是涉及内容的,如刘勰所说的“诗刺道丧,故兴义销亡”(《文心雕龙·比兴》),钟嵘所说的“兴托不奇”、“托谕清远”(《诗品》卷中)等。唐代评论家更进一步把“比兴”称之为“兴寄”,如陈子昂批评齐梁诗风“采丽竞繁,而兴寄都绝”(《修竹篇序》,元稹批评唐初“沈、宋之不存寄兴”(《叙诗寄乐天书》),而认为自己的诗“稍存兴寄”(《进诗状》)等,所说“兴寄”,也就是“比兴”。陈子昂又说:“夫诗可以比兴也,不言曷著?”(《喜(嘉)马参军相遇醉歌序》)殷□也批评齐梁诗风说:“理则不足,言常有余,都无比兴,但贵轻艳。”(《河岳英灵集》序)所说“比兴”,也就是“兴寄”。可见,唐人论“比兴”,大都是从美刺讽谕着眼的。柳宗元就明确地指出:“导扬讽谕,本乎比兴者也。”(《杨评事文集后序》)白居易甚至还把“美刺兴比”作为一个词组来使用,如说:“凡所适所感,关于美刺兴比者,……谓之讽谕诗。”(《与元九书》)他们标举“兴寄”或“比兴”,强调诗歌要有社会内容,要发挥社会作用,这对于促进唐诗的健康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宋代学者对“赋、比、兴”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欧阳修在《诗本义》中、郑樵在《诗辨妄》中,都对汉儒解诗的穿凿附会之风提出了批评。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李仲蒙和朱熹,他们对“赋、比、兴”的解释,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李仲蒙认为:“叙物以言情谓之赋,情物尽者也;索物以托情谓之比,情附物者也;触物以起情谓之兴,物动情者也。”(胡寅《斐然集·与李叔易书》引)他分别从“叙物”、“索物”、“触物”的角度来解释“赋、比、兴”。所谓“叙物”,不仅是一个“铺陈其事”的问题,还必须和“言情”结合起来,把作者的情感和客观的物象表现得淋漓尽致、维妙维肖。这就比传统的解释大大前进了一步,更加符合诗歌创作中对于“赋”这一表现手法的要求,从而对后来关于“赋”的研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为数不多的古代叙事诗中,也存在着这类范例。例如长达1745字的叙事诗《孔雀东南飞》,除了发端两句用“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起“兴”外,通篇全用“赋”体,而叙述维妙维肖、出神入化,正如沈德潜所说:“淋淋漓漓,反反覆覆,杂述十数人口中语,而各肖其声音面目,岂非化工之笔!”(《古诗源》)其后象北朝的《木兰诗》、杜甫的《石壕吏》,白居易的《卖炭翁》等,也都具用“赋”法而表现出类似的特点。所谓“索物”,即索取和选择物象以寄托感情,不仅是一个运用比喻进行修辞的问题,还必须在比喻中寄托作者深挚的感情。这样的“比”法,自然就会具有艺术的感染力,而不会象汉赋那样成为各种比喻性的词藻的堆砌排比。所谓“触物”,即接触外物而引起作者主观感情的冲动,也就是梅尧臣所说的“因事有所激,因物兴以通”,“愤世嫉邪意,寄在草木虫”(《答韩三子华韩五持国韩六玉汝见赠述诗》),由外物的激发以兴情,又把情感浸透、寄托于所描写的物象中。显然,李仲蒙对“赋、比、兴”的阐述,较之他以前的许多解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他的这些论点,后来曾被南宋王应麟的《困学纪闻》、明代王世贞的《艺苑卮言》、杨慎的《升庵诗话》等辗转引载,后人的见解也大都是对他的观点的引申和发挥,很少新的突破。
朱熹对“赋、比、兴”的解释是:“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诗集传》)这和黄彻所说的“赋者,铺陈其事;比者,引物连类;兴者,因事感发”(见《诗人玉屑》),基本是相同的。朱熹虽然比较准确地说明了“赋、比、兴”作为表现手法的基本特征,但他的概括不如李仲蒙的解释更切合文学创作的实际。他的说法之所以在后世发生了较大的影响,主要是由于他的思想学说在封建社会后期受到统治者大力倡导的缘故。朱熹虽然也批评过汉儒解说《诗经》的某些迂腐论点,但是,他自己论诗也不乏微言大义的迂腐见解,如他在《诗集传》中注《关雎》一诗说:“兴也。”“周之文王,生有圣德,又得圣女姒氏以为之配。宫中之人于其始至,见其有幽闲贞静之德,故作是诗。言彼关关然之雎鸠,则相与和鸣于河洲之上矣;此窈窕之淑女,则岂非君子之善匹乎?言其相与和乐而恭敬,亦若雎鸠之情挚而有别也。后凡言兴者,其文意皆放(□)此云”。像这样来分析《关雎》的“兴”义,显然是受了《诗序》、《毛传》、《郑笺》牵强附会说诗的影响。而且他也没有象钟嵘那样注意到“三义”在创作中不可或缺的互相作用,往往把一首诗简单地归之为“赋也”、“比也”或“兴也”,甚至对《楚辞》也这样加以分解,结果不能不生穿硬凿,招致后人的讥议。如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就说:“风诗三百,……后人强事臆测,系以比、兴、赋之名,而诗义转晦。子朱子于《楚辞》,亦分章而系以比、兴、赋,尤属无谓。”
应当指出,这种离开诗歌的具体艺术形象而去探求形象以外所谓君臣、父子、夫妇微言大义的做法,在宋及宋以后仍是比较普遍的。黄庭坚就曾对宋代穿凿附会解说杜诗的现象提出过尖锐的批评:“彼喜穿凿者,弃其大旨,取其兴于所遇林泉人物、草木虫鱼者,以为物物皆有所托,如世间商度隐语者,则子美之诗委地矣。”(《大雅堂纪》)在南宋胡仔的《苕溪渔隐丛话》中,也有不少这方面的记载。不仅说诗,还有说词。如清代常州派的词论就存在这方面的问题,周济论词的某些观点也曾因此遭到王国维的批驳。清代的统治者甚至接过这种穿凿比附、深文周纳的方法,不止一次地大兴文字狱,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后果。
明清时期的研究 明清时期关于“赋、比、兴”的研究,值得注意的有明代的李梦阳和清代的周济。明代前七子的首领李梦阳曾引王叔武的话说:“诗有六义,比兴要焉。夫文人学子比兴寡而直率多。何也?出于情寡而工于词多也。夫途巷蠢蠢之夫,固无文也。乃其讴也,□也,呻也,吟也,行□而坐歌,食咄而寤嗟,此唱而彼和,无不有比焉、兴焉,无非其情焉,斯足以观义矣。”(《诗集自序》)在当时缺乏真情实感的诗文普遍流行的情况下,李梦阳虽然也提倡拟古主义,但他又指出“比兴”出自真情,真诗乃在民间,主张正统诗文应该向民歌学习,这一意见是正确的。清代的周济则将“比兴”用之于词论,提出了“非寄托不入,专寄托不出”的著名论点(《介存斋论词杂著》)。“寄托”即“比兴”的艺术思维和表现手法在创作中的运用。诗词写作,既不能没有寄托,又不能刻意追求寄托,不然的话,就会影响作品的感染力。这意见也是比较精辟的。此外,像王夫之所说的“兴在有意无意之间,比亦不容雕刻”(《强斋诗话》),强调了“比兴”的运用应当自然浑成;陈启源所说的“故必研穷物理方可与言兴”(《毛诗稽古编》),强调了广博的生活积累对于“比兴”运用的重要性;沈祥龙认为“兴”是“借景以引其情”,“比”是“借物以寓其意”,要求“比兴互陈”(《论词随笔》),则把“比兴”和艺术描写中的情与景结合了起来。但这些论述,大都比较零星,缺乏特别值得重视的见解。在专门的研究著作方面,陈沆的《诗比兴笺》和姚际恒的《诗经通论》,较有可取之处。 总之,关于“赋、比、兴”的研究,除了穿凿说诗的消极影响外,它的积极意义是:通过长期地研究和探讨,不仅认识到这些富有民族特色的艺术表现方法各自的特点,它们在文学创作中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而且认识到广博的生活阅历、真挚的情感、形象化的表现等等对于它们的重要性,以及意余言外的浓郁诗味对于读者产生强烈美感的重要性,这样,就使得关于“赋、比、兴”的艺术思维和表现方法在理论上的认识日趋深刻和完善,在创作中的表现和运用日趋丰富和完美。这些对于创作规律的认识,大大丰富了中国古代的文学理论。
参考书目
刘勰:《文心雕龙》卷八《比兴》,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1958。
朱熹:《诗集传》,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1980。《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北京,1980。
《行行重行行》之一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译文
你走啊走啊老是不停的走,就这样活生生分开了你我
你与我两人相距千万裏远,我在天这头你就在天那头
路途那样艰险又那样遥远,要见面那知道是什麽时候
北马南来仍然依恋著北风,南鸟北飞筑巢还在南枝头
彼此分离的时间越长越久,衣服越发宽大人越发消瘦
飘荡荡的游云遮住了太阳,他乡的游子不想再次返回
只因为想你使我都变老了,又是一年很快地到了年关
还有许多心裏话都不说了,只愿你多保重切莫受饥寒
《青青河畔草》之二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昔为娼家女,今为荡子夫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译文
河边青青的草地,园里茂盛的柳树
在楼上那位仪态优美的女子站在窗前,
洁白的肌肤可比明月 打扮得漂漂亮亮,
伸出纤细的手指从前她曾是青楼女子,
而今成了喜欢在外游荡的游侠妻子
在外游荡的丈夫还没回来,在这空荡荡的屋子里,实在是难以独自忍受一个人的寂寞,怎堪独守!
《青青陵上柏》之三
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
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
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
长衢罗夹巷,王侯多第宅
两宫遥相望,双阙百余尺
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
译文
陵墓上长得青翠的柏树,溪流里堆聚成堆的石头
人生长存活在天地之间,就好比远行匆匆的过客
区区斗酒足以娱乐心意,虽少却胜过豪华的宴席
驾起破马车驱赶著劣马,照样在宛洛之间游戏著
洛阳城里是多麼的热闹,达官贵人彼此相互探访
大路边列夹杂著小巷子,随处可见王侯贵族宅第
南北两个宫殿遥遥相望,两宫的望楼高达百余尺
达官贵人们虽尽情享乐,却忧愁满面不知何所迫
《今日良宴会》之四
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
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
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
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申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
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
无为守贫贱,坎轲长苦辛
译文
今天这么好的宴会真是美极了,这种欢乐的场面简直说不完
这场弹筝的声调多麼的飘逸,这是最时髦的乐曲出神又妙化
有美德的人通过乐曲发表高论,懂得音乐者便能听出其真意
音乐的真意是大家的共同心愿,只是谁都不愿意真诚说出来
人生像寄旅一样只有一世犹如尘土,刹那间便被那疾风吹散
为什麽不想办法捷足先登,先高踞要位而安乐享富贵荣华呢
不要因贫贱而常忧愁失意,不要因不得志而辛苦的煎熬自己
《西北有高楼》之五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译文
那西北方有一座高楼矗立眼前,堂皇高耸恰似与浮云齐高
高楼镂著花纹的木条,交错成绮文的窗格,四周是高翘的阁檐,阶梯有层叠三重
楼上飘下了弦歌之声,声音响亮极其悲壮,谁能弹此曲,是那悲夫为齐君战死,悲恸而"抗声长哭"竟使杞之都城为之倾颓的女子 商声清切而悲伤,随风飘发多凄凉!这悲弦奏到"中曲",便渐渐舒徐迟荡回旋
那琴韵和"叹"息声中,抚琴堕泪的佳人慷慨哀痛的声息不已
不叹惜铮铮琴声倾诉声里的痛苦,更悲痛的是对那知音人儿的深情呼唤
愿我们化作心心相印的鸿鹄,从此结伴高飞
《涉江采芙蓉》之六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译文
踏过江水去采莲花,到兰草生长的沼泽地采兰花
采了花要送给谁呢 想要送给那远在故乡的爱妻
回想起故乡的爱妻,长路漫漫遥望无边无际
飘流异乡两地相思,怀念爱妻愁苦忧伤以至终老
兰泽:生有兰草的沼泽地
《明月皎夜光》之七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
译文
皎洁的明月照亮了仲秋的夜色,在东壁的蟋蟀低吟的清唱著
夜空北斗横转,那由玉衡,开阳,摇光三星组成的斗杓,正指向天象十二方位中的孟冬,闪烁的星辰,更如镶嵌天幕的明珠,把仲秋的夜空辉映得一片璀璨!
深秋,朦胧的草叶上,竟已沾满晶莹的露珠,深秋已在不知不觉中到来时光之流转有多疾速呵!
而从那枝叶婆婆的树影间,又听到了断续的秋蝉流鸣怪不得往日的鸿雁(玄鸟)都不见了,原来已是秋雁南归的时节了
京华求官的蹉跎岁月中,携手同游的同门好友,先就举翅高飞,腾达青云了而今却成了相见不相识的陌路人
在平步青云之际,把我留置身后而不屑一顾了!
遥望星空那"箕星","斗星,"牵牛"的星座,它们既不能颠扬,斟酌和拉车,为什麽还要取这样的名称 真是虚有其名,
然而星星不语,只是狡黠地眨著眼,它们仿佛是在嘲笑,你自己又怎麽样呢
想到当年友人怎样信誓旦旦,声称著同门之谊的"坚如磐石";而今"同门"虚名犹存,"磐石"友情安在 叹息和感慨,炎凉世态虚名又有何用呢
《冉冉孤生竹》之八
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
与君为新婚,兔丝附女萝
兔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
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
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
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
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
君亮执高节,贱妾亦何为!
译文
我好像那荒野里孤生的野竹,希望能在大山谷里找到依靠的伴侣
你我相亲新婚时你远赴他乡,犹如兔丝附女萝我仍孤独而无依靠
兔丝有繁盛也有枯萎的时候,夫妻也应该会要有俩相厮守的时宜
我远离家乡千里来与你结婚,正是新婚恩爱时你却离我远赴他乡
相思苦岁月摧人老青春有限,多麼的盼望夫君功成名就早日归来
我自喻是朴素纯情的蕙兰花,正是含苞待放楚楚怜人盼君早采撷
怕过了时节你还不归来采撷,那秋雨飒风中将随著秋草般的凋谢
你信守高节而爱情坚贞不渝,那我就只有守著相思苦苦的等著你
《庭中有奇树》之九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译文
庭院裏一株佳美的树,满树绿叶的衬托下开了茂密的花朵,
显得格外生气勃勃,春意盎然我攀著枝条,折下了最好看的一串树花,
要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花的香气染满了我的衣襟和衣袖,天遥地远,花不可能送到亲人的手中只是痴痴地手执著花儿,久久地站在树下,听任香气充满怀袖而无可奈何
这花有什麽珍贵呢 只是因为别离太久,想借著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
《迢迢牵牛星》之十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译文
那遥远而亮洁的牵牛星,那皎洁而遥远的织女星
织女正摆动柔长洁白的双手,织布机札札不停地响个不停
因为相思而整天也织不出什么花样,她哭泣的泪水零落如雨
只隔了道清清浅浅的银河,俩相界离相去也没有多远
相隔在清清浅浅的银河两边,含情默默相视无言的痴痴凝望
《回车驾言迈》之十一
回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
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
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
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
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
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
译文
转回车子驾驶向远方,遥远的路途跋涉难以到达
一路上四野广大而无边际,春风吹生了枯萎的野草
眼前一切都是陌生无故物,像草之荣生,人又何尝不很快地由少而老呢
百草和人生的短长虽各有不同,但由盛而衰皆相同,既然如此处生立业就必须即时把握
人不如金石般的坚固,人的生命是脆弱的,即使长寿也有尽期,岂能长久下去
生命很快而急遽的衰老死亡,应立刻进取保得声名与荣禄
答案补充
《东城高且长》之十二
东城高且长,逶迤自相属
回风动地起,秋草萋已绿
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
晨风怀苦心,蟋蟀伤局促
荡涤放情志,何为自结束!
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
被服罗裳衣,当户理清曲
音响一何悲!弦急知柱促
驰情整巾带,沈吟聊踯躅
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
译文
洛阳的东城门外高高的城墙,从曲折绵长,鳞次栉比的楼宇,房舍外绕过一圈,又回到原处
四野茫茫,转眼又有秋风在大地上激荡而起,空旷地方自下而上吹起的旋风,犹如动地般的吹起,使往昔葱绿的草野,霎时变得凄凄苍苍转眼一年又过去了"!
答案补充
在怅然失意的心境中,就是听那天地间的鸟啭虫鸣,也会让人苦闷鸷鸟在风中苦涩地啼叫,蟋蟀也因寒秋降临而伤心哀鸣不但是人生,自然界的一切生命,不都感到了时光流逝与其处处自我约束,等到迟暮之际再悲鸣哀叹,何不早些涤除烦忧,放开情怀,去寻求生活的乐趣呢! 那燕赵宛洛之地本来就有很多的佳人美女,美女艳丽其颜如玉般的洁白秀美 穿著罗裳薄衣随风飘逸拂动,仪态雍容端坐正铮铮地习练著筝商之曲 《音响一何悲》之曲因为琴瑟之柱调得太紧促,那琴间竟似骤雨急风,听来分外悲惋动人 由於听曲动心,不自觉地引起遐想,深思,反覆沈吟,体味曲中的涵义,手在弄著衣带,无以自遣怅惘的心情,双足为之踯躅不前,被佳人深沈的音响一何悲所感动心里遥想著愿与佳人成为『双飞燕』,衔泥筑巢永结爱侣的深情
《驱车上东门》之十三
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
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
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
潜寐黄泉下,千载永不寤
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
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
万岁更相送,贤圣莫能度
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
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答案补充
译文 驱车出了上东门,回头遥望城北,看见邙山墓地邙山墓地的白杨树,长风摇荡著杨枝,万叶翻动的萧萧声响,松柏树长满墓路的两边 人死去就像堕入漫漫长夜,沈睡於黄泉之下,千年万年,再也无法醒来 春夏秋冬,流转无穷,而人的一生,却像早晨的露水,太阳一晒就消失了 人生好像旅客寄宿,匆匆一夜,就走出店门,一去不返人的寿命,并不像金子石头那样坚牢,经不起多少跌撞 岁去年来,更相替代,千所万岁,往复不已;即便是圣人贤人,也无法超越,长生不老神仙是不死的,然而服药求神仙,又常常被药毒死,还不如喝点好酒,穿些好衣服,只图眼前快活吧!
《去者日以疏》之十四
去者日以疏,生者日已亲
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
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
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
思还故里闾,欲归道无因
古诗十九首:组诗名。汉无名氏作(其中有八首《玉台新咏》题为汉枚乘作,后人
多疑其不确)。非一时一人所为,一般认为大都出于东汉末年。南朝梁萧统合为一
组,收入《文选》,题为《古诗十九首》。内容多写夫妇朋友间的离愁别绪和士人
的彷徨失意,有些作品表现出追求富贵和及时行乐的思想。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
动真切,在五言诗的发展上有重要地位。(《辞海》1989年版)
之一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之二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昔为娼家女,今为荡子夫。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之三
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
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
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
长衢罗夹巷,王侯多第宅。
两宫遥相望,双阙百余尺。
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
之四
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
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
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
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申。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
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
无为守贫贱,坎轲长苦辛
之五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之六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之七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
之八
冉冉狐生竹,结根泰山阿。
与君为新婚,兔丝附女萝。
兔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
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
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
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
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
君亮执高节,贱妾亦何为!
之九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之十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之十一
回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
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
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
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
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
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
之十二
东城高且长,逶迤自相属。
回风动地起,秋草萋已绿。
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
晨风怀苦心,蟋蟀伤局促。
荡涤放情志,何为自结束!
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
被服罗裳衣,当户理清曲。
音响一何悲!弦急知柱促。
驰情整巾带,沉吟聊踯躅。
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
之十三
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
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
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
潜寐黄泉下,千载永不寤。
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
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
万岁更相送,贤圣莫能度。
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
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之十四
去者日以疏,生者日已亲。
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
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
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
思还故里闾,欲归道无因。
之十五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
愚者爱惜费,但为后世嗤。
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
之十六
凛凛岁云暮,蝼蛄夕鸣悲。
凉风率已厉,游子寒无衣。
锦衾遗洛浦,同袍与我违。
独宿累长夜,梦想见容辉。
良人惟古欢,枉驾惠前绥。
愿得常巧笑,携手同车归。
既来不须臾,又不处重闱。
亮无晨风翼,焉能凌风飞?
眄睐以适意,引领遥相〔目希〕。
徒倚怀感伤,垂涕沾双扉。
之十七
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
愁多知夜长,仰观众星列。
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
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
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
一心抱区区,惧君不识察。
之十八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
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
文彩双鸳鸯,裁为合欢被。
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
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
之十九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纬。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古诗十九首是一组什么诗
古诗十九首:组诗名。汉无名氏作。非一时一人所为,一般认为大都出于东汉末年。南朝梁萧统合为一
组,收入文选,题为古诗十九首。内容多写夫妇朋友间的离愁别绪和士人
的彷徨失意,有些作品表现出追求富贵和及时行乐的思想。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
动真切,在五言诗的发展上有重要地位。
《古诗19首》原文
古诗十九首:
佚名〔两汉〕。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佚名:
亦称无名氏,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
诗词简介
1、题解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文选》,为南朝梁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编者把这些作者已经无法考证的五言诗汇集起来,冠以此名,列在“杂诗”类之首,后世遂作为组诗看待。
《古诗十九首》习惯上以句首标题,依次为:《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青青陵上柏》、《今日良宴会》、《西北有高楼》、《涉江采芙蓉》、《明月皎夜光》、《冉冉孤生竹》、《庭中有奇树》。
《迢迢牵牛星》、《回车驾言迈》、《东城高且长》、《驱车上东门》、《去者日以疏》、《生年不满百》、《凛凛岁云暮》、《孟冬寒气至》、《客从远方来》、《明月何皎皎》。
2、作者和写作年代
关于《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和时代有多种说法,《昭明文选·杂诗·古诗一十九首》题下注曾释之甚明:“并云古诗,盖不知作者。”曾有说法认为其中有枚乘、傅毅、曹植、王粲等人的创作,例如其中八首《玉台新咏》题为汉枚乘作,后人多疑其不确。
今人综合考察《古诗十九首》所表现的情感倾向、所折射的社会生活情状以及它纯熟的艺术技巧,一般认为它并不是一时一人之作,它所产生的年代应当在东汉顺帝末到献帝前,即公元140-190年之间。
古诗十九首是一组抒情诗吗
《古诗十九首》被誉为“诗母”
《古诗十九首》是汉末一批无名诗人所创作的抒情短诗,《古诗镜》中评价其是:谓之风余,谓之诗母。其内容主要是反映汉末社会动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它继承了《诗经》以来现实主义的传统,在表现手法上,吸取了汉乐府民歌的营养。
古诗十九首侧重抒情,以情融事;其次在结构上,乐府民歌一般以事情自身的发展顺序为线索,古诗十九首中的作品多按感情的起伏节奏为主线;语言方面,后世评论乐府民歌是:质而不鄙,浅而能深,近而能远。论古诗十九首是:随语成韵,随韵成趣。誉之为“秀才说家常话”。在意境方面,乐府民歌可以说是其境深厚,古诗十九首则可说是其境旷远。
《古诗十九首》兼有风余和诗母这两个特点,说明它在古典诗歌从前古到中古的重大转换中,处于枢纽地位。前古时期的诗歌,从审美角度来看,无论是《诗经》、《楚辞》或是汉乐府,都是作者心声的自然表达,从文学作品来讲,可以说作不自觉的文学作品。唐诗僧皎然在其《诗式》中称之为:天予真性,发言自高。
《古诗十九首》是哪19首
《古诗十九首》
之一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之二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昔为娼家女,今为荡子夫。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之三
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
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
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
长衢罗夹巷,王侯多第宅。
两宫遥相望,双阙百余尺。
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
之四
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
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
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
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申。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
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
无为守贫贱,坎轲长苦辛
之五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之六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之七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
之八
冉冉狐生竹,结根泰山阿。
与君为新婚,兔丝附女萝。
兔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
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
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
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
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
君亮执高节,贱妾亦何为!
之九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之十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之十一
回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
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
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
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
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
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
之十二
东城高且长,逶迤自相属。
回风动地起,秋草萋已绿。
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
晨风怀苦心,蟋蟀伤局促。
荡涤放情志,何为自结束!
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
被服罗裳衣,当户理清曲。
音响一何悲!弦急知柱促。
驰情整巾带,沉吟聊踯躅。
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
之十三
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
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
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
潜寐黄泉下,千载永不寤。
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
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
万岁更相送,贤圣莫能度。
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
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之十四
去者日以疏,生者日已亲。
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
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
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
思还故里闾,欲归道无因。
之十五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
愚者爱惜费,但为后世嗤。
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
之十六
凛凛岁云暮,蝼蛄夕鸣悲。
凉风率已厉,游子寒无衣。
锦衾遗洛浦,同袍与我违。
独宿累长夜,梦想见容辉。
良人惟古欢,枉驾惠前绥。
愿得常巧笑,携手同车归。
既来不须臾,又不处重闱。
亮无晨风翼,焉能凌风飞
眄睐以适意,引领遥相〔目希〕。
徒倚怀感伤,垂涕沾双扉。
之十七
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
愁多知夜长,仰观众星列。
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
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
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
一心抱区区,惧君不识察。
之十八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
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
文彩双鸳鸯,裁为合欢被。
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
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
之十九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纬。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古诗十九首的全诗内容及翻译
古诗19首如下:
1、《迢迢牵牛星》汉朝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2、《涉江采芙蓉》汉朝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3、《行行重行行》汉朝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思君令人老,岁月
4、《冉冉孤生竹》汉朝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与君为新婚,兔丝附女萝。兔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过时而不采,将随
5、《明月何皎皎》汉朝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6、《青青河畔草》汉朝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7、《庭中有奇树》汉朝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贡?但感别经时。
8、《生年不满百》汉朝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愚者爱惜费,但为后世嗤。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
9、《明月皎夜光》汉朝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秋蝉鸣树间,玄鸟逝瞰适?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南箕北有斗,牵牛
10、《青青陵上柏》汉朝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长衢罗夹巷,王侯多第宅。两宫遥相望,双阙
11、《今日良宴会》汉朝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申。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飚尘。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无为守穷贱,_轲
12、《西北有高楼》汉朝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不惜歌者苦,但伤
13、《回车驾言迈》汉朝回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
14、《东城高且长》汉朝东城高且长,逶迤自相属。回风动地起,秋草萋已绿。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晨风怀苦心,蟋蟀伤局促。荡涤放情志,何为自结束?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被服罗裳衣,当户
15、《驱车上东门》汉朝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潜寐黄泉下,千载永不寤。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万岁更相迭,圣贤
16、《去者日以疏》汉朝去者日以疏,来者日以亲。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思归故里闾,欲归道无因。
17、《凛凛岁云暮》汉朝凛凛岁云暮,蝼蛄夕鸣悲,凉风率已厉,游子寒无衣。锦衾遗洛浦,同袍与我违。独宿累长夜,梦想见容辉。良人惟古欢,枉驾惠前绥,愿得常巧笑,携手同车归。既来不须臾,又不
18、《孟冬寒气至》汉朝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愁多知夜长,仰观众星列。三五明月满,四五詹兔缺。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一心抱区区,惧君
19、《客从远方来》汉朝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文彩双鸳鸯,裁为合欢被。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
1 关于官场失意的诗句
关于官场失意的诗句 1关于在官场失意和得意的诗句
关于“在官场失意和得意”的诗句有:
1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____高蟾《金陵晚望》
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____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3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____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
4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____佚名《荆轲歌 / 渡易水歌》
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6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____陆游《金错刀行》
7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____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8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___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9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____杜牧《泊秦淮》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11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____屈原《国殇》
12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____戴叔伦《塞上曲二首·其二》
13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____陆游《病起书怀》
1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____杜甫《春望》
15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____高适《送李侍御赴安西》
参考资料
古诗文网:gushiwen,org
2安慰官场失意人的诗句有哪些
1、白居易:“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意思:同样都是沦落世间的人,既然相逢,无论先前是否认识,都会同病相怜,那又何必在意是否曾相识呢?
2、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意思:应当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都享乐之后才享乐。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吃苦在前,享乐在后。
3、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意思:每个人只要生下来就必有用处, 黄金千两一挥而尽还能够再来。
4、杜甫:“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意思:命太好的人写不出好的文章,地狱里的鬼怪喜欢人们犯过错,(死后下地狱)。实际上是杜甫当时的愤激之词。
5、屈原:“苟余心之端直兮 ,虽僻远其何伤。”
意思:只要我的心正直啊,就是被放逐到偏僻遥远的地方,又有什么妨害。
3安慰官场失意人的诗句
1、全胜若耶好,莫道此行难。
《见京兆韦参军量移东阳二首》唐代:李白 其一:潮水还归海,流人却到吴。相逢问愁苦,泪尽日南珠。
其二:闻说金华渡,东连五百滩。全胜若耶好,莫道此行难。
猿啸千溪合,松风五月寒。他年一携手,摇艇入新安。
释义:其一:潮来朝去,终归大海,你却被流放到东吴。我们此地相逢,彼此各有酸楚,相对泪涟涟,犹如断线的明珠。
其二:听说金华渡口,东边有五百个河滩。那里的风光比若耶溪好多了,你就别叹息路途艰难。
两岸猿啸千里,五月山风依然寒冷。待来年,我们哥儿俩再携手摇船游览新安江。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代: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释义: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
怀念故去旧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翻覆的船只旁仍有千千万万的帆船经过;枯萎树木的前面也有万千林木欣欣向荣。
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怀美酒振奋精神。3、秘书何寂寂,无乃羁豪英。
且复归碧山,安能恋金阙。《赠韦秘书子春二首》唐代:李白 其一:谷口郑子真,躬耕在岩石。
高名动京师,天下皆籍籍。斯人竟不起,云卧从所适。
苟无济代心,独善亦何益。惟君家世者,偃息逢休明。
谈天信浩荡,说剑纷纵横。谢公不徒然,起来为苍生。
秘书何寂寂,无乃羁豪英。且复归碧山,安能恋金阙。
旧宅樵渔地,蓬蒿已应没。却顾女几峰,胡颜见云月。
其二:徒为风尘苦,一官已白须。气同万里合,访我来琼都。
披云睹青天,扪虱话良图。留侯将绮里,出处未云殊。
终与安社稷,功成去五湖。释义:其一:汉朝有隐士郑子真隐居在谷口这个地方,在山涧耕读鱼樵。
清高的风韵,名震京都与天下。他坚决不当官,在山中悠闲自若,坐卧松云。
若大家像他那样不救济世难,独善其身有什么意思呢?阁下乃世家子弟,也隐居过一段时间,现在逢与明主。谈起天下大事就滔滔不绝,说起连横合纵的霸略那是精彩纷呈。
谢公在国有危难时毅然出山,拯救天下苍生。老弟曾经身为国子监秘书,那是个寂寞无闻的职位,真的是委曲人才。
你也曾经退归故乡,不留恋那虚度生涯的官僚生活。故乡的田园已经荒芜,长满了野草。
看看附近的女几峰,她正以嘲笑的神态看着云和月。其二:笑你为官半生,白了少年头。
如今我们风云际会,你不远万里来庐山找我。披着庐山云雾,遥望蓝天,咱们毫不拘束,畅谈天下大事。
留侯张良与商山四皓的绮里季,原来就是一家人,不分你我。我们要先安定天下,功成以后就隐居四海五湖。
4、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受屈不改心,然后知君子。
《赠韦侍御黄裳二首》唐代:李白 其一:太华生长松,亭亭凌霜雪。天与百尺高,岂为微飙折?桃李卖阳艳,路人行且迷。
春光扫地尽,碧叶成黄泥。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受屈不改心,然后知君子。其二:见君乘骢马,知上太行道。
此地果摧轮,全身以为宝。我如丰年玉,弃置秋田草。
但勖冰壶心,无为叹衰老。释义:其一:华山顶上的高松,玉立亭亭凌霜傲雪。
天生的百尺长松,岂能为小的狂风所折?而桃李却与长松不同,它们所卖弄的是艳丽的美色,使行路之人为之着迷。当春光已尽之时,它的碧叶就化成了黄泥。
希望君要学长松,切记不要作桃李。受屈而忠心不改,然后才能辨别谁是真君子。
其二:见君乘着骢马,知道您要上太行之山道。果然此地摧车投轮,道路十分艰险,千万要注意安全,保全性命才是最重要的。
我如丰年之玉,被弃置在秋田的草丛中。您要为官清正廉洁,努力工作,不要以年老为叹。
5、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题乌江亭》唐代: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释义:胜败乃是兵家常事,难以事前预料。
能够忍受失败和耻辱的才是真正男儿。江东子弟大多是才能出众的人,若能重整旗鼓卷土杀回,楚汉相争,谁输谁赢还很难说。
4表现屈原官场失意后的诗句
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屈原·涉江)
只要我的心正直啊,就是被放逐到偏僻遥远的地方,又有什么妨害?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屈原·涉江)
我不能改变志向,去顺从世俗啊,当然难免愁苦终身不得志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屈原·涉江)
我要扼守正道毫不动摇,宁可终身处于黑暗之中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原·渔父)
世人都被污染,唯独我一人清净;众人都已醉倒,唯独我一人清醒。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
这些都是我内心之所珍爱,叫我死九次我也绝不改悔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就是说:前面的路程遥远而又漫长,我要上天下地到处去寻觅。 “修远”并非一个词,不可一并而论。“修”及修为、学识的意思,体现了屈原一个至清的浪漫主义诗人的求索精神。而“远”即表示达到这种修为还有漫长的路要走,因此才有了下句“吾将上下而求索”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我长叹一声不禁流下热泪,哀叹人民的生活是这样的多灾多难。”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衣 沧狼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渔父)
沧浪的水清啊,可以洗我的衣服,沧浪的水浑浊啊,可以洗我的脚
5古诗十九首中体现仕途失意的诗有那几首
古诗十九首中体现仕途失意的诗一共有2首,分别是:
1 《西北有高楼》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2 《明月皎夜光》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
3 《古诗十九首》,组诗名,五言诗。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表现了道家与儒家的哲学意境。为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昭明文选》(又称《文选》)而成。《古诗十九首》深刻地再现了文人在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追求的幻灭与沉沦,心灵的觉醒与痛苦。艺术上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具有天然浑成的艺术风格。同时,《古诗十九首》所抒发的,是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几种情感和思绪,令古往今来的读者常读常新。刘勰的《文心雕龙》称它为“五言之冠冕”,钟嵘的《诗品》赞颂它“惊心动魄,一字千金”。
4 《古诗十九首》习惯上以句首标题,依次为:
1 《行行重行行》
2 《青青河畔草》
3 《青青陵上柏》
4 《今日良宴会》
5 《西北有高楼》
6 《涉江采芙蓉》
7 《明月皎夜光》
8 《冉冉孤生竹》
9 《庭中有奇树》
10 《迢迢牵牛星》
11 《回车驾言迈》
12 《东城高且长》
13 《驱车上东门》
14 《去者日以疏》
15 《生年不满百》
16 《凛凛岁云暮》
17 《孟冬寒气至》
18 《客从远方来》
19 《明月何皎皎》
20 思想内容
《古诗十九首》主要是反映当时中下层士人的生活和思想感情思想内容比较复杂,大抵可分为两类类是写游子思妇的相思离别之苦。
21 抒发仕途碰壁后产生的人生苦闷和厌世情绪,是《古诗十九首》中游子诗的共同主题思想。这类诗普遍写到人生寄世,如同行客,寿命短促,而穷贱坎坷。由此引出的不同处世态度,则构成各诗的具体主题。这些诗毫无壮志豪情,诗中主人公们地位卑贱而热衷功名,羡慕富贵。他们追求功名富贵的热望破灭了,变得心灰意懒,厌世弃仕。他们的达观、嬉笑、哀鸣、怨愤,甚至颓废放荡,实则都是在政治上失望至于绝望的种种病态心理的表露。
《古诗十九首》中抒写离别相思的诗,大多是思妇闺怨,但也有游子乡愁。这类诗的共同主题思想是表达离恨之苦,希望夫妻团聚,怨恨虚度青春。由于作者们取材和侧重点不同,因而诸诗各有具体主题。这些诗,实质上是祈求社会安定,家室团聚,能过正常的恩爱夫妻生活。然而由于政治混乱,社会不安,这样的愿望往往难以实现,因而这些诗都流露着浓厚的感伤情调,蕴含着对当时社会政治的深刻不满。
参考资料
互动百科:/wiki/%E3%80%8A%E5%8F%A4%E8%AF%97%E5%8D%81%E4%B9%9D%E9%A6%96%E3%80%8B
6求描写仕途失意的作文,或是仕途失意的诗句
达人知命你看看滕王阁序中
嗟乎,一介书生。冯唐易老,叨(tāo)陪鲤对,命途多舛(chuǎn)。老当益壮,处涸辙(hé zhé)以犹欢;东隅(yú)已逝!
勃,抚凌云而自惜;阮籍猖狂,接孟氏之芳邻;窜梁鸿于海曲。孟尝高洁!时运不齐。杨意不逢,岂效穷途之哭。屈贾谊于长沙。无路请缨,非无圣主?所赖君子见机。酌贪泉而觉爽,不坠青云之志,奉晨昏于万里,空余报国之情。他日趋庭,喜托龙门;有怀投笔;钟期既(苏教版为“相”)遇。非谢家之宝树,岂乏明时,宁移白首之心,三尺微命,扶摇可接,等终军之弱冠;穷且益坚。舍簪(zān)笏(hù)于百龄。北海虽赊(shē);今兹(苏教版为“晨”)捧袂(mèi),桑榆非晚,慕宗悫(què)之长风,奏流水以何惭,李广难封
孤陋寡闻的我无意看到古诗十九首,一下子就被迷住了!纯朴自然的五言诗,仿佛随口而来,但又自然天成。语言自然、优美、简练,篇篇都像从心田自然流出。我仿佛看到一位长袍飘飘思考着人生短暂的两汉名士,洒脱狂放,忠贞于友情爱情,感伤于人生无常,但又表现出积极的生命忧患意识。
忽然觉得,两汉古诗更接近于现代自然生活,接近于白话,寓景于情,自然天成!
百度学习:
古诗十九首是乐府古诗的重要标志,诗词的作者都是无名氏,古诗十九首诗词的语言没有华丽的装饰却让人觉得生动真切,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古诗十九首对后世影响的相关资料吧。
古诗十九首文学解析
《古诗十九首》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汉末文人对个体生存价值的关注,使他们与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建立起更为广泛而深刻的情感联系。过去与外在事功相关联的,诸如帝王、诸侯的宗庙祭祀、文治武功、畋猎游乐乃至都城宫室等,曾一度霸据文学的题材领域,让位于诗人的现实生活、精神生活息息相关的进退出处、友谊爱情乃至街衢田畴、物候节气,文学的题材、风格、技巧,因之发生巨大的变化。
古诗十九首后世影响
《古诗十九首》在五言诗的发展上有重要地位,在中国诗史上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它的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为后人师法,几至形成模式。它的艺术风格,也影响到后世诗歌的创作与批评。概括起来,《古诗十九首》在以下四个方面奠定了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
一、它继承了《诗经》以来的优良传统,为建安诗风的出现作了准备。
二、它是汉代诗歌由汉族民间文学过渡到文人创作并出现繁荣局面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三、它将五言抒情古诗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体系。
四、它为五言诗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它的出现,标志着文人五言诗的成熟。它崭新的诗歌形式及圆熟的艺术技巧,为五言诗的发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在中国汉族诗歌发展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诗十九首的情感表达
事物总是具有两面性的,由于情致与才藻的关系是中古后诗史中的一个主要矛盾,而《古诗十九首》完美地处理了这一矛盾,因此,后世凡是遇到形式主义诗风抬头,进步诗人总是将《古诗十九首》与诗、骚、汉乐府一起作为自己的旗帜,《古诗十九首》在诗史上的主要作用是积极的。然而因为《十九首》的作者与劳动人民毕竟有一定距离,它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不够宽广,它的诗境又主要表现为蕴藉含蓄一路。因此当后世出现在思想史上直指现实,激切锋利;或在风格上发扬踔厉,纵横驰骋的作品与流派时,一些保守的诗人与评论家又都拉起《古诗十九首》这面大旗,作为它们反对诗坛上这些新生事物的武器。 《古诗十九首》的有些作品表现出追求富贵和及时行乐的思想,另外作者愤于现实,又往往以颓废放荡来作对抗,这也落了后世某些逃避现实的诗人之口实。
《古诗十九首》对后世哲理诗的影响
—以陶渊明诗歌为例
《古诗十九首》是中国古代五言诗的典范,极具艺术特色,多为后世文人学者所青睐,有关其形式、题材、语言技巧、表现风格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也很广泛,大多集中讨论其审美风格及影响,而具体关注其思想对后世诗歌尤其是哲理诗创作的学术研究较少。而前人对于哲理诗及陶渊明诗风的研究已经十分深广。但总体来看,不经常将《古诗十九首》同哲理诗甚至陶渊明诗歌具体联系起来,这就有待我们去进一步探讨。
中国古典诗学有'诗中言理'之语,而未创哲理之名,'哲理诗'一词起自西方。亚里士多德《诗学》中'写诗这种活动比写历史更富于哲学意味'之说,成为后世哲理诗理论的滥觞。而哲理诗的含义亦有广狭之分:狭义指阐释哲学思想的诗体哲学;广义则为'诗中包含哲理,不纯为情绪之抒写者,亦统称为哲理诗'。当前,人们对'哲理诗'的使用大多取其广义而非狭义,即不限于纯粹的哲学思想,'凡是旨在明理,并非纯为抒情,表现了大至宇宙世界,小至个人处世方面的某种智慧明达之理,能给人以智慧启迪与教海的诗歌,都可称为哲理诗'。而纵观文学史,先秦为滥觞、魏晋兴盛、唐代发展、至宋代达巅峰,中国古代哲理诗自有其东方智慧风貌---若说'文载道、诗言志、词缘情',好的古代哲理诗则常在言志咏怀之外以妙笔阐发哲理,'咏物融理,理语入诗',有真理性而不生硬僵化,有感染力而不肤浅流俗。又有'理趣说'——'理得其趣',讲究哲理与诗趣的统一,形象性与顿悟性的结合。此外,我们不能简单把哲理诗等同于谈玄儒道的哲学诗,总结前人研究,可大致将其分为智慧诗、教诲诗、哲学诗三类。智慧诗,是那些实践中诗人经验智慧的总结、对人生的感悟,人们通常说的哲理诗主要指这类。教诲诗则是有意识地以理诲人劝人的产物,别林斯基曾言:'我们承认教诲诗歌的存在',其艺术性又在于'它们是从蓬勃而又炽烈的灵感发出的,而不是从僵死而又冷淡的理智发出'。哲学诗,即以阐发哲学思想为主要内容的诗,是一种诗化哲学,是与时代思潮紧密相关、诗人精神反思的产物,魏晋玄言诗、隋唐佛理诗、宋明道学诗是影响最大的三个哲学诗派。
诗骚已寂,'古诗'兴起,《古诗十九首》在汉族民歌渐成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叩开了古代文学自觉与独立的大门。汉末,社会政治黑暗,思想动荡,文人们因建功无望而深感迷茫,纷纷将目光由功名天下转移到关注自身,《古诗十九首》就深刻再现了文人们的痛苦与觉醒、幻灭与沉沦,反映了他们对人生意义的追求与探索。生命意识、感伤主义等等无不体现着文人们对生活、生命及其内心世界的思考,这其中,便蕴含着浅显却不简单的哲理内涵——这,便孕育了后世哲理诗的出现发展。
用诗歌进行说理,我国古代自西汉至东晋,可谓代不乏人,正始以来更是老庄周易、儒释道融合,玄学清谈盛行。而作为哲理诗的分支,东晋玄言诗在说理过程中多使用抽象语言,枯燥无味,常常''用事而为事使,说理而为理缚',大抵质木无文',皆成僵化'哲学诗'。而陶渊明哲理诗的出现却独树一帜,很符合上文所提的'好的哲理诗'之标准----'理得其趣',黄文焕谓之'情理深远'(《陶诗析义》),王夫之言其'真理真诗'(《古诗评选》),兼具深刻思辨性和独特艺术魅力,为东晋诗坛注入了新的生机,是后世哲理诗的杰出代表。就某种程度而言,陶渊明诗歌可以说全部是在田园、咏怀、咏史等外在形式下的玄言诗、哲理诗。本文拟以陶渊明哲理诗为重点,浅析《古诗十九首》对后世哲理诗的影响。
1. 内容主题
1 忧生之嗟中的生命意识
汉末思想大转变时期,主体意识觉醒,过去与游牧狩猎、宗教祭祀等相关的文学题材逐渐让位于与文人的现实、精神生活息息相关的进退出处、友谊爱情和生命感受等主题,传达着诗人细腻而敏锐的内心感受。对生命短促、人生无常的感慨在'古诗'中就以强烈的感觉反复出现。'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驱车上东门》)'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东城高且长》)'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驱车上东门》)…四季轮替意味着时间和生命的流失,伤春悲秋之中是一种死亡意识和忧生情怀,对人生短促的嗟叹尽显东汉末文人浓厚的生命意识。
而陶渊明在此基础上发展,形成了'纵浪大化'的自然哲学。陶首先继承'古诗','日月掷人去'(《杂诗》其二)'猛志固常在'(《读山海经》)等表明了他对时光流逝、生命短促、壮志难酬的感慨忧愤。进而他将儒释道思想巧妙取舍调和,有其自身突破发展: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其二),另一方面更把生命看作自然的一部分,'从归化自然中得到欣慰,不为生命以外的东西而焦虑,也无须强求解脱。''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归园田居》其一)'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酒》其五)'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归园田居》其四),抱朴归真,彻悟人生。'纵浪大化中,不喜也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形影神赠答诗》),人有生必有死,荣辱得失全未放在心上,'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杂诗》其一)更道出及时行乐、把握当下之感慨。陶诗彰显的是坦然洒脱面对生死的生命意识。
2 感伤主义中的悲剧色彩
汉末统治思想崩溃、社会形态畸形,体现在诗歌中便是文人痛苦而迷茫的感叹,'《古诗十九首》的核心内容是抒写人生的悲哀。'无论是累累坟墓和萧萧白杨象征的死亡阴影,还是'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行行重行行》)的游子思妇之情,亦或'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生年不满百》)中文人为求解脱而疾呼的'及时行乐'之道,都蕴含着深深的落寞与忧愁,'使生命意识蒙上了一层悲剧意味'。其奠定的感伤情调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从建安直到晋宋,从中下层直到皇家贵族,在相当一段时间中和空间内弥漫开来,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音调'。
陶诗继续了《古诗十九首》的死亡意识、忧生之嗟。抱志守拙固穷,理想与现实的抗争造就了他的悲剧情怀。面对饥寒交加的贫困境况:'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及晨愿乌迁。'(《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陶渊明'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总是安然地承受生活磨难,化解人生悲剧。在此之上,陶诗关注对自我生命的思考,关注岁月不居、时间如流的生命存在,'靡靡秋已夕,凄凄风露交',伤春悲秋,'从古皆有没',唯有'浊酒且自陶'(《已酉岁九月九日》)。面对生死,'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挽歌诗》其一),迷茫之后是顿悟,生命短暂虚无,唯有向死而生。面对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困境,有'猛志固常在'的愤激,而后失望、寂寞,秋风、枯叶、哀蝉…悲从中来,感伤情调也不鲜见,而陶渊明更进一步的便在于借酒忘忧、借自然以抒怀,面对死亡是归于自然的理性和坦然,可以说'陶渊明提供了文人面对困境的另一种方式,持道以善身,化悲剧为审美',是一种'静穆的悲剧品格',这不能不称之为悲剧色彩之上新的超越。
2. 艺术特色——自然、精炼
《古诗十九首》是建立在歌谣基础上的文人创作,其语言自然朴素、富于概括力,情感直率真切、大胆表现内心世界。有如'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涉江采芙蓉》) ,何其生动情深。刘勰《文心雕龙》曾说'古诗'是'五言之冠冕',钟嵘《诗品》也给予很高评价:'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干金。' 语浅情深,对后世文学发展产生极大影响。
陶诗继承了'古诗'的风格并有所发展。自然,是陶诗最鲜明的艺术特色。陶渊明开创性地大量使用白描手法,发于天然,如'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读山海经》其一)等等,三言两语,轻描淡写,就勾勒出一幅满是田园风光、劳动生活、归隐之乐的山水画卷,表其淡泊之志,和谐自然,真挚淳朴,尽显平和冲淡之情趣。而陶诗的创新发展、境界之高更在于'质而实绮,癯而实腴',看似寻常却造语警奇,看似朴素的背后是语言的高度精炼,'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归园田居》其一)中叠词的使用、'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杂诗》其二)中的炼字技巧等等都极富感染力,体现出了作者的别具匠心。'平中见奇,妙合自然',也有元好问之言:'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3. 情景表现——融情于景、富于理趣
《古诗十九首》还有一特色便是融情于景,擅长借写景来衬托和抒发感情。'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回车驾言迈》),'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真是委婉缠绵,情景难分。正如叶幼明所说:'《古诗十九首》是我国诗歌由'言志'向'缘情'的方向发展的开端。'达到了'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的境界,对后世影响深远。
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国维就以陶诗'采菊东篱'为无我境界的典型代表。'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其一),南山之隐,田园之乐,悠然闲适,归于自然,真可谓'情不虚情、情皆可景,景非虚景、景总含情','景以情合、情以景生'。在此之上,陶诗更是情、景、理浑融一体的典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酒》其五),饮酒后与南山相会,物我两忘,天人合一,表现出其自然哲学之理。'中国哲理诗开始出现本质的变化,由直陈式向寄蕴式方面转移',描写、抒情兼以说明、议论,既情景交融,又富于理趣,在强烈的情景感染力之上给人深刻启迪,议论说理中又渗透着浓厚的生活情感。故袁行霈谓'陶诗发乎事,源于景,缘于情,而以理为统摄。'这也是它区别于一般玄言诗的根本标志。
综上,汉末《古诗十九首》兴起,打破了'诗言志'传统,是'诗缘情'的始祖之一,它把人的主题第一次引入两汉文学,奠定了文学的自觉与独立,它反映的生命意识的觉醒、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自然、含蓄、悲凉、浑雅的美学风貌对后代诗歌创作甚至文学审美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孕育了后代哲理诗的发展兴盛。
以集大成者陶渊明为例,《古诗十九首》中蕴含的生命意识、感伤色彩、自然真挚、融情于景等艺术特色对其哲理诗有着深刻影响,而在此基础上陶诗又有了自然哲学、造语警奇、富于理趣等新的发展。有如陈绎曾在《诗谱》中评价:'心存忠义,心处闲逸,情真景真,事真意真,几於《十九首》矣,但气差缓耳。至其工夫精密,天然无斧凿痕迹,又有出於《十九首》之表者。盛唐诸家风韵皆出此'。其哲理诗作为一种潜在的诗歌类型,绝少泛泛说理,而是理寓情中,情、景、理三者浑然一体,极具感染力和思辨力。郭预衡在《中国古代文学史》称'哲学与诗的结合,亦即诗的哲理化,在陶诗之中,才算得到真正的实现。梁宗岱也称,'陶渊明也许是中国唯一十全成功的哲学诗人。'
此外,阮籍满含孤独感的哲理诗、谢灵运的山水玄言诗、苏轼富于理趣的哲理诗等等都与《古诗十九首》有着或深或浅的文化渊源,我们在这里不加赘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