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都希望把孩子养得健健康康的。可是我们也许不知道,原来跟身体营养一样,孩子在年龄不同的阶段,他需要这些不同的心理营养,如果他没有得到心理营养的满足会怎么办呢,那么他这一生,大概会要寻寻觅觅,直到他能够寻满那个缺失的心理营养为止。从0岁一直到4岁,一个孩子需要什么。那有的家长说,我的孩子16岁了还需要听吗?那如果这个孩子在0-6岁时他这个部分没有被填满的话,他一生寻寻觅觅的时候,他会出现很多状况和问题。 0-3个月,孩子出生,他需要的第一个营养叫做,没有条件的接纳。刚刚出生的孩子非常脆弱,他不能自己寻找食物。他要等待爸爸妈妈喂他,需要他的父母亲帮助他,安慰他,照顾他。孩子他什么都知道,只不过他不会讲话,他有很多需要,但他只会用哭来表达。需要他的父母亲能够无条件地接纳他。你不知道以后我会不会孝顺,你也看不出来我到底好不好看,你不知道我乖不乖。但是,你没有条件地来爱我,即使你什么都不知道! 第二个营养:不是永远,但至少此时此刻,在你的生命中,我最重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NO1 in life。孩子要意识到,在你的生命中,我是最重要的。即使你很忙即使你的身体很不好,可是我很饿,我不舒服,我生病,你都能马上放下所有的一切,先来满足我。那么我会知道,在你的生命中,我是最重要的。对于母亲而言,来作这些,不难。因为妈妈在生完孩子以后,会分泌一种叫本体胺的东西。有了本体胺的分泌,母亲会为愿意为孩子提供一切。从身理上,提供乳汁,从心理上,无条件地爱孩子。在妈妈的眼里,孩子是最美的,最完美的。并且不管孩子有什么需要,都会满足妈妈心里最大的满足也是这个孩子。没有任何事情比孩子更重要。 可是如果,3个月内,这个妈妈由于某种原因情绪受到转变,没有正常分泌本体胺。那么父亲就要承担起来。看护孩子,照顾孩子,保护妻子。如果孩子在3个月内,在成长的过程中,他的父母经常吵架打架,两个人的精力都消耗在争吵里了,没办法照顾孩子。那孩子会去在成长过程中,另外找一个人替代。也就是另外一个重要他人。从这个人身上希望得到没有条件的接纳。希望成为这个人生命里最重要的人。那么这个孩子一生中都会这样去做,直到他找到那个重要他人为止。到了小学,他会去找小学的老师,到中学,他会去找爱人,会很早谈恋爱。他会希望有人能那样对他,能把他看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如果找不到,他就会带着这个期待长大,带着这个期待结婚。等到结婚,他也会一天到晚一直询问,到底在你生命中我排第几?讲了又讲,问了又问。我是不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如果我很任性如果我很坏很糟糕,你还会那样爱我那样对我吗?他会一直不断地去寻找一个答案,这会导致他在人际交往中碰到很多问题。成为他的缺失。不能够做一些很有意义的事情,因为有那么多困扰。他不能够好好读书,好好工作,在他成长的过程中,自然地他的身体就会去寻找,去找那个重要的他人。 从4个月开始,孩子进入另外一个阶段。就是孩子想要分离。想办法成为一个独立的人。他本来跟妈妈是相连在一起的,刚出生,经历的是身理上的分离,从母体的分离。从四个月起,他开始走他那条在心理上与母亲或者父亲剪断脐带的另一个过程。如果这个过程没有做好的话,这个孩子永远不知道如何独立。那这个时候,他需要的心理营养是:安全感。这是从4个月一直到3岁一直会做的事情。什么是安全感,就是他的爸爸和妈妈的关系是稳定的。这里面,如果母亲是稳定的话,那么这个孩子根本不用担心,很自然而然地,孩子就会走过这个分离期,很有安全感。从妈妈这里得到安全感的话,孩子就会分离一点,更有安全感的话,再分离一点。3岁以下的孩子是不知道什么是“我”的,也不知道“我”是谁。也就没有我的经历。这也就是绝大多数孩子,是不会有3岁前的记忆的原因。安全感吸收得越多,越会分离,这是孩子心理上的一个自然的过程,只要我们提供了他心理营养,心理健康,他会一直不断地试验,然后他会一直不断地离开,回来,离开,回来。。。从整个的4个月一直到3岁,一直会做这样一件事情。如果没有这个经过的话,这个孩子与他的妈妈会一直处于共生期。他以为他和妈妈是一个人。以为他和妈妈和爸爸是一体的。 而这个时候就进入到我们养孩子的一个头痛的时期:可怕的两岁。为什么可怕呢,因为这个时候的孩子正是又想要独立,他又与母亲是一体的。这个时候,他们对母亲的要求是非常大的,看到妈妈什么时候围绕你你都要反应,然后你真要去帮助他,他又不同意。这个时候,他最常讲的,就是两个字:不要。如果你一定要帮他,他会反对你。这些,都是因为这个孩子正在挣扎着想要成为一个独立的人。那么,很多小孩子在这个时候有很多缺失的,怎么知道会有这个缺失呢。一个你会看到很多小孩子,到了4岁,5岁,6岁,7岁或者10几岁的时候,孩子还会拉住你的衣角,自然而然,到了要上学的时候,他会抱着家里的柱子不肯出门。因为他不能分离。这些都是因为他在这个阶段,心里营养不够,也就是他的安全感不够,安全感不够他就没有办法分离。他也就不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以情相系的人。以情相系就是用感情与别人联系。如果他没有,他整个人就会充满恐惧和害怕在里面。而这时我们能为孩子做的就是要很注意夫妻之间的关系。你们能给孩子最好的东西,不是物质,孩子那么小,他不需要那么多物质,而是父母亲相互间良好的关系。父母关系好,他自然很开心,因为孩子的世界就是他的父母。如果父母常吵架,常相互指责,孩子就会害怕,而他不会表达他的害怕时他就会用很多古怪的行为来处理。所以当看到我们的孩子行为古怪时,那表示孩子他不知道如何处理他自己的情绪。夫妻关系在孩子成长的头几年是最重要的。另一方面,就是母亲不能太过焦虑。太焦虑的妈妈,对孩子很难放手。我们常喜欢为孩子做我们认为最好的事情,我们常常会让孩子做什么,不做什么,而实际上,这个时候最好的就是,我们坐在一边,让孩子能根据自己的需要然后来试验他的成长。。等到他跑回来,要妈妈抱抱的时候,抱起来,抱了一下,你会发现,他有安全感了,他又要下来,那你就放他下来。最不好的就是,今天我们心情很好时,就把孩子抱起来,玩,等到很忙的时候,孩子一来就跟他说,不成不成,你去找XXX。这样很不好,孩子会乱。最好的情形是,不辛苦的。爸爸妈妈不用那么辛苦,孩子也不用辛苦。所以,父母亲,只要坐在那边,能让孩子看到你的脸,就成了。等到他跑过来,让你抱你再抱,他不要抱,就让他去玩,你也别打扰他。他邀请你玩就陪他一起玩。只要这样顺其自然地做,孩子就能很好地走过这个时期。真正从身理上心理上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所以我们认为,妈妈最好的功能,就是给孩子安全感。[/B]你怎么样给孩子安全感呢?你的情绪的稳定,你的孩子自然就会有安全感。甚至在安全感的建立上,妈妈的功能要大于爸爸的。因为孩子的分离主要是跟妈妈的分离。但是没有安全感的妈妈会常处于焦虑,害怕孩子长大,害怕这害怕那,还会情绪失控。不能让孩子心安。妈妈没有安全感,那么孩子就没有安全感。所以妈妈要保持心平气和。对孩子而言,最好的妈妈是愿意学习,让自己情绪稳定,孩子就会有安全感。跟随孩子的成长而成长。最重要的,就是坐在一边,但是你知道他什么时候需要的是什么,当他跑过来有需要,就要满足他,满足了,他自然就会走开。妈妈还要去自我反省,如果妈妈自己有情绪的话,一定要想办法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再面对孩子。不能把你的情绪给到孩子。孩子为什么老是会来烦你呢,那是因为他需要的时候,没有得到满足,所以他才会一直想要!其实他不需要很多的,不能说,我喜欢的时候就给她吃这个吃那个乱吃一团,我不高兴的时候,就把他推开到一边去。他要的其实不多,只是想在要你抱的时候,你能抱一抱他!这样的话,孩子逐渐与妈妈进行分离,与父亲分离,一直到完全分离,成为独立的个体而这个时候他就有了一个“我”。 当他有这个“我”时,那么到了4岁-5岁的时候,他所需要的心理营养是:肯定,赞美,认同。这个部分,爸爸的重要性要大过母亲。父亲对孩子的赞美,肯定,认同,不管是对儿子还是女儿,它的份量是特别重的,如果父亲愿意这么认真孩子说:孩子我很喜欢你,我非常高兴你是我的孩子。那这句话,孩子会记得一生,并且开心一辈子。如果爸爸在这个部分愿意去欣赏孩子并且用语言和行动表达表现出来,孩子就会充满自信,真正的自信来源于他自己内心的。他知道自己是个有价值的人。因为他会认为,我爸爸妈妈认为我很好,我爸爸妈妈认为我很可爱。那么他长大以后,一定是充满了自信。这个孩子会有这样一种自我的信心后,他就会有一个新的我,并且会明白,我是谁,我是一个怎样的人。然后能够有信心去面对他的人生。去面对他人生中的各种问题,难题。要请爸爸这样来做。愿意去肯定孩子,去向孩子表达:我很喜欢你,你很棒!在信任级上,父亲的肯定,要比妈妈的肯定比重更大。父亲与妈妈不同的是,爸爸如果肯定的话,对一个女孩子,她会觉得她是一个很好的女孩子,做为一个女性她是很好的。对一个男孩子,他会觉得作为一个儿子的男性的部分自己是个很好的男孩儿。在性别的认同上,父亲的作用更大。社会上之所以出现很多男同性恋,很多都是与父亲的关系出现了问题导致的结果。让父亲肯定他,赞美他,孩子就会顺利走过这段时期。 6-7岁的孩子,需要的心理营养是:学习、认知、模范。这个时期,要有一个人能做孩子的模范。这个模范可以帮助他解决:当我碰到问题时,我怎么办?如果我心情不好,我怎么办?我与别人的意见不同,我怎么办?告诉他如何管理他的情绪,如何处理他的生活中的问题,他需要学习,而这份学习来源于一个模范。 如果孩子能够有这些的话:第一他需要人没有条件地接纳他,让他认为他是最重要的。接下来他需要安全感,使到他能够独立,然后需要肯定赞美认同,到了七岁前是学习认知模范。这个,是心理营养最重要的。当然他再长大,他能够选择,需要更加多的生活上的一些能力。但是在心理上,他最重要的时期,就是到七岁之前。如果这个孩子给足了他七岁之前的心理营养,他自然就会有生命力去学习,学习新的东西。如果没有,有缺失,他就不能够有成人目标。他就会一直处于寻找的状态。让人家去肯定他,让人家去称赞他。他不能在他那个年龄发挥一个人的很好的生命力。 这个心理营养,能早开始最好如果没有,也不存在晚不晚的问题,什么时候你意识到你发现了,什么时候开始都可以。发现苗头,就从现在开始做如果存在缺失的话,先要处理的,一定是爸爸妈妈之间的关系,或者是妈妈爸爸与孩子的关系。然后给他称赞,肯定,告诉他,他很重要。愿意听他说话,出现需求的时候,要满足他。孩子一开始的心理营养必须由那个重要他人给的。这个重要他人,第一是父母,或者,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或者阿姨。但是,后面两种,可不可以做到,也要看孩子的性格来决定。至于为什么一个孩子会选爸爸妈妈为第一位的重要他人,没有理由,就象人们找对象谈恋爱一样。而如果父母不当这个重要他人。而孩子又不选其他的话,这个孩子就一定会有心理缺失。
在心理学界,心理营养这个词,是由马来西亚的林文采博士在2008年经由上万个个案的家庭实例、实践验证有效的结果而提出的。
那心理营养是指什么呢?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可是我们可能不知道,就像孩子身体成长、生命的延续需要空气、水、食物一样,在孩子不同的年龄阶段,要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心里建设,还需要不同的心理营养,如果幼年时,孩子没有得到足够的心理营养,那在其后一生中都会不断寻觅,并因此引发各种状况,直到找到曾经缺失的心理营养。
那这种心理营养怎么能传递给孩子呢?就是与孩子的情感链接。我们都知道,一个人从出生时剪断脐带的那一刻起,就独立而完整的拥有了自己的身体,这意味着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无法把你的身体的全部感受比如疼痛通过电缆、光纤或其他任何方式传递给他人,让他人也能感受到你疼痛的性质和强度。所以,虽然独立拥有自己的身体是一件无与伦比的杰作,但也要付出承受孤独的代价 ,好在造物主用另一个链接来加以弥补,这个链接还非常强大,那就是情感。
你的身体的疼痛确实引不起我的身体的疼痛,但可以引起我的“心痛”。我们都曾经体验过心痛过我们爱着的人的所有的痛。尤其是我们深爱着的孩子,有些时候,甚至比痛的当事人还要痛。那这种心痛的感觉,就是情感的通道制造出来的。
那我们今天所分享的心理营养就是要和孩子建立这种情感的通道的。那建立这种情感链接的通道,又是有规律可循的,也是有它的内在运行机制的,就是通过人类天然具有的认同机制发挥作用。
这里有一个心理学的概念,那就是“认同机制”, 心理学家把孩子对成人个性品质的效仿称为认同。 孩子是通过认同机制来构建他的内心世界的。那我们今天分享的主题心理营养就是遵循内在运行机制和这样的规律来给到孩子的。
第一个心理营养:无条件的接纳
6个月前的婴儿还没有萌发自我意识, 婴儿在一岁左右显示出主体我的认知(能把自己和他人区分开,会说端端怎么样),
约在两岁前后,显示出客体我的认知(能用你我他称呼自己和他人,知道用我这个词来代表自己)
特别是孩子在0~6个月 , 刚出生不久,还没有萌发自我意识,认为妈妈和我是一体的。处于全能自恋阶段,这个阶段是每个人在婴儿早期都具备的心理,即,婴儿觉得我是无所不能的,我一动念头,和我完全浑然一体的世界(其实是妈妈或其他养育者)就会按照我的意愿来运转。即认为所有事情都能够实现、所有需要都能被满足。
那么在这个阶段,作为主要抚育者,也就是妈妈要如何做,做的过程中给孩子怎样的感觉是至关重要的,奠定了孩子一生的人格底色。著名的英国精神分析家温尼科特说:“婴儿仰望他的母亲,在母亲的眼中看到自己。”也就是你给孩子他自己是怎样的这样一种感觉,孩子就认为自己是什么样。
婴儿的身体和母亲永久的分开了,看起来是那么的无能、无助、无力,甚至翻个身都需要别人来帮忙,有任何需求都只能用哭来表达。
分三个层面:
宏观层面 ,以母亲的情绪和细心照顾为标志,比如对在学会语言之前,孩子表达需要的唯一方式哭,那妈妈在情绪稳定的情况下才能够做出及时恰当回应。也就是能从哭声里,分辨出孩子哭的原因是饿了(想吃奶了),还是想睡觉了,还是身体哪儿不舒服(拉了,尿了),还是心理不适,还是感到无聊。从而让孩子感受到,无论我怎么样,你就是能够尽你所能的来满足我,爱我。
微观层面: 也就是母婴间分分秒秒的互动,比如手指触碰、言语表达、亲吻、凝视、表情等,这是具有挑战性的一层,是真正体现母亲养育方式的核心环节。
神经心理学层面:在该层 面,婴儿受到养育方式影响了其神经递质的建立和压力激素的反应,这些再反过来影响其调节情绪的能力。
但若这些需要无法得到监护者的准确照顾,婴儿会产生强烈的无助感,并会演化成一种心理缺失,从而致使其在今后的生活中再次追求回到“全能自恋”的状态。严重的,就成了 成年巨婴,成年巨婴心理其实是一种心理病态,是由于在幼儿阶段缺乏正确照顾而导致的心理缺失。
缺的轻的,现实层面啃老族。还有以自我为中心,这将导致在生活中总是把别人当自己,总是想满足我说了算,满足我的想说,满足我舒服,导致在人际交往中总是给不到别人应有的尊重,那么人际关系就会不良
举个例子,这种微观层面的互动多么重要:婴儿的录像,
美国心理学家报告了一项源于1964年的关于纵向母婴研究的结果,追踪研究76个婴儿,从出生直到30岁,研究人的心理跨越不同生命阶段的内部迁移。这个研究有一个叫琼的患自闭症的3岁女孩,研究人员为了找到治疗的切入点,从孩子的父母那里要来了她早年生活的家庭录像,在经过反复观看之后,发现了一个细节:
当琼四个月大的时候,母亲把她抱在肩上,她们的目光跨过操场看向正在拍摄的父亲。母亲用鼻子蹭着琼,孩子开始流口水并微笑,然后将目光转向母亲,就在同一瞬间母亲却看向了别处,她们的眼神不曾相遇。孩子脸上的笑容消失了,目光变得呆滞,脸上没有了表情。类似事件重复发生了多次。
当然不能说这是造成琼的自闭症的唯一原因,但这种微观层面的眼神的错失,肯定会给孩子投下阴影,孩子会因为无法感受到与母亲的情感链接而陷入沮丧之中。孩子内心可能会有绝望和悲伤,好像一个生命的灵魂之火花刚开始在眼睛中闪烁,没有遇到回应后就此黯然熄灭。如此一点点的积累下来,就有可能造成孩子以后某种严重的心理障碍。
当然,孩子的成长不可能一帆风顺,甚至在婴儿期,都会面临母亲照顾上的一些微小的疏忽,这些疏忽,一方面会让孩子感到受挫,但同时也有助于孩子自我功能的发展。但如果挫折过于强烈,孩子的心理发展就会停滞,陷入退缩当中。
第二个心理营养:此时此刻,在你的生命中,我最重要。
这些也需要通过以上的三个层次给予。可是如果这时妈妈的情绪不稳定、心情不好,甚至父母经常吵架,两个人的精力耗尽,没法给到孩子照顾,没法办法给到孩子在你心里我最重要的情感链接,那么就会寻找其他的替代者。
重要他人是一个心理学概念,它指的是在孩子心理人格形成及社会化过程中,最具影响力的一个人。这个人的养育态度及行为举止,将对孩子的成长形成决定性影响。这个人由孩子自己挑选,最初最本能的选择当然是爸爸妈妈,如果爸爸妈妈不行,他可能就会选择祖父母、老师或其他长辈。
:带这个期待一直寻找,希望有人能把自己看成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任性、作,妈妈和我掉到水里先就谁的问题。我家端端就曾经问我:我无论长什么样,你都爱我吗?你怎么问这个问题,因为有时候你批评我。
第三个心理营养:安全感
所谓的安全感是指孩子相信自己,他知道,自己在面对各种困难、问题时是安全的,可以从困难和问题中走出去。
那么这种安全感,来自于哪里呢?首要的两点就是妈妈的情绪稳定,妈妈的安全感,以及良好的夫妻关系。这样就相对来说能够合理的安排和组织好孩子生活环境,让孩子能够感觉到周围环境的规律性以及环境变化的可预测性。而不是狗一阵猫一阵,一个有良好安全感的妈妈绝不会走在大街上,随时会担心天塌地陷,而一个刚刚从地震中逃生的人,却会觉得任何地面都有危险。孩子这儿不能去,那儿不能摸,这事不能做,那个不能碰。随时会觉得孩子会出安全问题,会人际关系应对不良或者会能力不够,这样就把妈妈自己的内心的不安全感和无助恐惧感,经过伪装后变成孩子现实层面的不安全和需要帮助,她需要过度警觉才能保护孩子。经过投射性认同机制,孩子认同了母亲的认知,认为这个世界是不安全的,是令人恐惧和担心的,到处潜藏着危险和无法预料不好的事情。多疑
那么在日常琐碎的生活中,除了以上几点,培养安全感还有比较重要的一点是:让孩子在生活里,多为自己做主、做事情。比如自己吃饭、自己穿衣服、自己收拾书包……任何孩子都可以自己做出选择的,孩子可以做的,都让他充分动手尝试,每一个环节、每一次过程都能为他增加一分安全感,累积一点自信。
所以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可以放手让孩子为自己做事情、不要催促孩子,不要计较结果如何,让他失败、累积经验、获得自信。如果反过来,父母过度替代,为他做这做那,孩子就容易没有安全感,即使父母关系好,爸爸妈妈对他也不错,但什么都不让他尝试,他对自己就会怀疑,“一旦没有你的时候,我是不是就不行了?”
过度保护,其实是在给安全感减分。
这里再给大家举个例子,还是在美国那项历史三十年的研究中,有一个男孩子回顾他的童年:我最早的记忆是去广场玩,广场离我家很近,滑梯、沙堆、还有很多孩子,但那天我找不到母亲了,惊慌失措。那是我三岁的时候,我转来转去,四处寻找,越来越害怕,然后我突然看见了她。那个瞬间我有一种巨大的如释重负的感觉。接着他把我抱起来 也,拥抱我,整件事就结束了。
可以想见,如果这个男孩在那一刻见不到母亲,他就会一直被巨大的恐惧包围着,如果母亲对孩子内心这种强烈的恐惧完全没有觉察,或漠然视之,这种恐惧就有可能作为他内心的一种核心情感延续下来,影响到他对知识的探索,及后来人际关系的发展。
还有一个心理发育水平比较好女孩,在受访时说,她之所以对自己和身边一切充满乐观和自信,是因为从小母亲给予他足够的陪伴和支持,那时我知道事情总会好起来的,每当我需要她时,她一定会在。
第四个心理营养:肯定、赞美、认同
心理学家把孩子对成人个性品质的效仿称为认同。
认同所产生的效仿和模仿不同。产生认同的基础是孩子知觉到自己和认同对象之间的相似性和一致性,这是人类的天然需要。认同带给孩子归属感和成就感,认同使孩子获得榜样的力量和发展的动力,认同对孩子的性别意识和道德意识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在3岁左右,“我”的意识的萌发更充分了,是形成“我是……”的重要阶段,也就是形成对自己的评价的重要阶段,“我认为我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我认为自己是好的,还是坏的。
那么在生活里,给到充分肯定、赞美,那么孩子就有高的自我价值感,相反如果打击批评指责,就会形成孩子的低自我价值感,
如果想要拥有一个高价值感的孩子,那么尤其是在孩子3~6岁这个阶段,要多多的给孩子肯定赞美认同 。
在安全感的给予方面,妈妈比爸爸重要,那么在肯定、赞美和认同这个部分,爸爸的重要性要大过妈妈。
因为一个孩子,通常容易对拥有什么样特质的人产生认同呢?认同的对象通常具有较高的地位、具有权威、有较强的能力的,或健壮、聪明或漂亮的。而爸爸相较于妈妈更有权威性、身体也更强壮,力量感强。
所以如果,爸爸愿意认真的对孩子说:“孩子,我很喜欢你,我非常高兴你是我的孩子。这句话孩子会记得一生,并开心一辈子。”
如果爸爸愿意去欣赏孩子并且用语言和行动表达出来:你很棒,爸爸好爱你。他会很容易认同爸爸的看法,认为自己真的很棒,从而产生源自内心的自信,并认为自己是个很有价值的人。然后有信心去面对他的人生,面对人生中的各种问题难题。
请爸爸一定不要吝啬你对孩子肯定、赞美 ,愿意肯定孩子,赞美孩子,性别认同
第五个心理营养:学习、认知、模范
6~7岁的孩子,特别需要的心理营养是,学习、认知、模范
这个时期,要有一个人能做孩子的模范,以解决这些问题:当碰到麻烦时,我怎么办?如果心情不好啊,我该怎么处理?与别人意见不同,我该怎么办?与同学起了争执,有了矛盾,我要怎么办?
这时孩子要通过榜样示范,认同模仿,学习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如何处理她生活中的问题遇到的种种问题。
对孩子来说,自然的就是主要养育人,父母,当生活中遇到一些具体问题时,爸爸妈妈是用什么态度来面对问题的?是用怎样的方法来解决的?将来这就是孩子走向社会后处理问题的示范和模板。
刚出生不久,有人无条件的接纳,让他认为自己最重要,接下来安全感让他能够独立,然后是得到足够的肯定,赞美、认同,等到六七岁,有学习认知的模范。
如果孩子能够拥有这些心理营养,那么 生命的五大天性便会自然得以生长,他们是链接、爱的能力、独立自主、安全感、价值感 ,他们犹如生命五大金花,在人生中悄然绽放。
拥有了这五大心理营养,等孩子长大,自然能够自己去选择,去学习其他生活中所需要的能力和技能。
总之未来所有学习的基础,决定于七岁前有没有得到足够的心理营养,如果有,孩子自然会有生命力去探索,去学习新东西。如果没有,他就会耗费大量的生命能量,寻找曾经未被满足的,缺失的那部分心理营养。
比如过于渴望他人的肯定、赞美、认同,而不能展现那个阶段最好的生命能量。
美国有一个运行了40年的非盈利组织,叫儿童委员会(Committee for Children)。他们研究发现,孩子想要在未来拥有更良好的社会关系和情感状态,需要有五方面的能力,包括 自我认知、自我管理、社会意识、人际关系技能,以及能做负责任地决策 。这五方面的能力统称为社会情感技能。与之对应的,是社会情感学习(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简称SEL)。社会情感学习课程目前覆盖了美国40%的学校,幼儿园到高中都在用。
第一,教孩子学会冷静 。愤怒或者沮丧的情绪,不仅对解决事情没有帮助,还会伤害身边人的感情。文章建议,为了帮孩子学会冷静,可以在家里布置一个温馨的角落,作为情绪的暂停区,还可以取一个名字,比如“冷静角”。家长可以和孩子约好,情绪激动的时候,就先去“冷静角”呆一会儿,等情绪平复之后再讨论问题。这个方法能帮孩子学习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第二,将麻烦分级 。想在生活中保持平稳的心态,就要减少不必要的焦虑和紧张。SEL学习中有一个很实用的“麻烦分级”技巧,可以引导孩子正确看待生活中的不如意。具体做法是,将生活中的麻烦分成几个等级。比如,最低级别的麻烦叫“庸人自扰”,类似上校车的时候排在队伍最后面,这种情况既不损人也没伤己,几乎可以忽略。再比如,最高级别的是“天灾人祸”,就好像地震时什么都可以放下,逃命要紧。当孩子将遇到的麻烦对号入座时,他会发现,原来生活并不是那么不如意,这样他就可以更超脱地看待生活。
第三,帮孩子学会解决问题的步骤 。当孩子犯错或者遇到困难时,要引导孩子养成有建设性的思考方式,锻炼问题解决能力。首先,心平气和地说出问题所在,让孩子想一下可能的解决方案,这时候,不管孩子给出的方案是什么,父母都要耐心倾听并且保持尊重。接下来,和孩子探索每个方案可能带来什么结果。最后,挑选一个最好的方案,引导孩子制定行动计划。
(1)妈妈在被生活艰辛折磨着的时候能坚定地和美好地陪伴在孩子身边;
(2)妈妈一天忙不过来的时候还能准备各种营养美味的食物;
(3)妈妈无论多么疲惫都会宠爱地给孩子写信,表达对孩子的爱意;
(4)妈妈夜深人静时无比勤劳,不眠夜为孩子修补衣裳和替孩子准备学习用具,如文具;
(5)妈妈每逢重大节日,不论忙多么折磨自己都会准备礼物让孩子开心;
(6)妈妈照顾孩子生病时不辞辛苦,多次为孩子诊察和调节药以及呵护孩子探病;
(7)妈妈看到孩子的好坏都会把自己的心里话用真情实话说出来勉励孩子。
第一,教孩子学会冷静。愤怒或者沮丧的情绪,不仅对解决事情没有帮助,还会伤害身边人的感情。为了帮孩子学会冷静,可以在家里布置一个温馨的角落,作为情绪的暂停区,还可以取一个名字,比如“冷静角”。家长可以和孩子约好,情绪激动的时候,就先去“冷静角”呆一会儿,等情绪平复之后再讨论问题。这个方法能帮孩子学习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第二,将麻烦分级。想在生活中保持平稳的心态,就要减少不必要的焦虑和紧张,一个很实用的“麻烦分级”技巧,可以引导孩子正确看待生活中的不如意。具体做法是,将生活中的麻烦分成几个等级。比如,最低级别的麻烦叫“庸人自扰”,类似上校车的时候排在队伍最后面,这种情况既不损人也没伤己,几乎可以忽略。再比如,最高级别的是“天灾人祸”,就好像地震时什么都可以放下,逃命要紧。当孩子将遇到的麻烦对号入座时,他会发现,原来生活并不是那么不如意,这样他就可以更超脱地看待生活。
第三,帮孩子学会解决问题的步骤。当孩子犯错或者遇到困难时,要引导孩子养成有建设性的思考方式,锻炼问题解决能力。首先,心平气和地说出问题所在,让孩子想一下可能的解决方案,这时候,不管孩子给出的方案是什么,父母都要耐心倾听并且保持尊重。接下来,和孩子探索每个方案可能带来什么结果。最后,挑选一个最好的方案,引导孩子制定行动计划。
在孩子的一切认知能力背后,关键因素就是情感的发展。孩子首先通过如何以更复杂的方式来利用情绪而学会更高级的思维方式。下面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迈克尔的例子。迈克尔想邀请马克而不是保罗到家里来玩,看起来似乎应该有更多的原因,而不仅仅是运动兴趣上的差异。
后来,迈克尔对妈妈解释说:“只要我邀请马克,他就和我玩,但是保罗不是这样。他只是在他其他的朋友都很忙的时候才会和我玩儿。所以我认为他实际上不是真的那么喜欢我。”这里,迈克尔提出了一个非常有说服力的差别。
通过这个比较,妈妈能帮助迈克尔弄清楚他的情感,于是便问道:“对这个事情,你有什么看法?”
“生气,但是也有点儿难过。不过呢,其他的朋友和我玩儿的时候,我就没有那么难过了。”迈克尔摆出一副老成持重的姿态。
迈克尔对情感感受程度的能力向前迈进了一步。
“你有多生气呢?”妈妈继续追问。
“喔,一点点。”迈克尔伸出两只小手,比划了一个10厘米的距离。“我有点儿想找他算账。总有那么一天,等到他想玩儿的时候,我想说不和他玩儿,让他也郁闷郁闷。”
如果孩子(或者成人)对某一种情感觉得别扭,他们就会忽视灰色阴影,意识不到某种特定情绪具有程度上的差别,就会产生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问题。这很可能与愤怒、难过或者挫败等消极情绪一起出现,但是有些孩子可能也需要更多的支持来讨论积极情感的程度。如果他们带着某种情绪因素而不是其他因素意识到了灰色阴影,那这一能力层次就无法保持稳定。
家长都希望把孩子养得健健康康的。可是我们也许不知道,孩子除了身体营养需求外,在不同年龄的阶段,还需要不同的心理营养!如果他没有得到心理营养的满足会怎么办呢,那么他这一生,大概会要寻寻觅觅,直到他能够寻满那个缺失的心理营养为止。
首要心理营养——无条件的接纳
0-3个月,孩子一出生,需要的第一个心理营养叫无条件的接纳。刚刚出生的孩子非常脆弱,他不能自己寻找食物。他要等待爸爸妈妈喂他,需要他的父母亲帮助他,安慰他,照顾他。孩子他什么都知道,只不过他不会讲话,他有很多需要,但他只会用哭来表达。需要他的父母亲能够无条件的接纳他。你不知道以后我会不会孝顺,你也看不出来我到底好不好看,你不知道我乖不乖。但是,你没有条件地来爱我,即是你什么都不知道!
第二个营养:在孩子的世界中,他最重要!
第二个心理营养:“在你的生命中,我最重要”。孩子要意识到,在你的生命中,我是最重要的。即使你很忙即使你的身体很不好,可是我很饿,我不舒服,我生病,你都能马上放下所有的一切,先来满足我。那么我会知道,在你的生命中,我是最重要的。对于母亲而言,来做这些,不难。因为妈妈在生完孩子以后,会分泌一种叫本体胺的东西。有了本体胺的分泌,母亲会为愿意为孩子提供一切。从身理上,提供乳汁,从心理上,无条件地爱孩子。在妈妈的眼里,孩子是最美的,最完美的。没有任何事情比孩子更重要。
可是如果,3个月内,这个妈妈由于某种原因情绪受到转变,没有正常分泌本体胺。那么父亲就要承担起来。看护孩子,照顾孩子,保护妻子。如果孩子在3个月内,在成长的过程中,他的父母经常吵架打架,两个人的精力都消耗在争吵里了,没办法照顾孩子。那孩子会去在成长过程中,另外找一个人替代。也就是另外一个重要他人。从这个人身上希望得到没有条件的接纳。希望成为这个人生命里最重要的人。那么这个孩子一生中都会这样去做,直到他找到那个重要他人为止。到了小学,他会去找小学的老师,到中学,他会去找爱人,会很早谈恋爱。他会希望有人能那样对他,能把他看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如果找不到,他就会带着这个期待长大,带着这个期待结婚。等到结婚,他也会一天到晚一直询问,到底在你生命中我排第几?讲了又讲,问了又问。我是不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如果我很任性如果我很坏很糟糕,你还会那样爱我那样对我吗?他会一直不断地去寻找一个答案,这会导致他在人际交往中碰到很多问题,成为他的缺失。
第三个心理营养——安全感
从4个月开始,孩子进入另外一个阶段。就是孩子想要分离。想办法成为一个独立的人。他本来跟妈妈是相连在一起的,刚出生,经历的是身理上的分离,从母体的分离。从四个月起,他开始走他那条在心理上与母亲或者父亲剪断脐带的另一个过程。如果这个过程没有做好的话,这个孩子永远不知道如何独立。
在这个时候,他需要的心理营养是:安全感。这是从4个月一直到3岁一直会做的事情。什么是安全感,就是他的爸爸和妈妈的关系是稳定的。这里面,如果母亲是稳定的话,那么这个孩子根本不用担心,很自然而然地,孩子就会走过这个分离期,很有安全感。从妈妈这里得到安全感的话,孩子就会分离一点,更有安全感的话,再分离一点。3岁以下的孩子是不知道什么是“我”的,也不知道“我”是谁。也就没有我的经历。这也就是绝大多数孩子,是不会有3岁前的记忆的原因。安全感吸收得越多,越会分离,这是孩子心理上的一个自然的过程,只要我们提供了他心理营养,心理健康,他会一直不断地试验,然后他会一直不断地离开,回来,离开,回来……从整个4个月一直到3岁,一直会做这样一件事情。如果没有这个经过的话,这个孩子与他的妈妈会一直处于共生期。他以为他和妈妈是一个人,认为他和妈妈和爸爸是一体的。
这是因为他在这个阶段,心里营养不够,也就是他的安全感不够,安全感不够他就没有办法分离。他也就不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以情相系的人。以情相系就是用感情与别人联系。如果他没有,他整个人就会充满恐惧和害怕在里面。而这时我们能为孩子做的就是要很注意夫妻之间的关系。你们能给孩子最好的东西,不是物质,孩子那么小,他不需要那么多物质,而是父母亲相互间良好的关系。父母关系好,他自然很开心,因为孩子的世界就是他的父母。如果父母常吵架,常相互指责,孩子就会害怕,而他不会表达他的害怕时他就会用很多古怪的行为来处理。所以当看到我们的孩子行为古怪时,那表示孩子他不知道如何处理他自己的情绪。所以我们认为,妈妈最好的功能,就是给孩子安全感。你怎么样给孩子安全感呢?
第四个心理营养——肯定、赞美、认同
当他有这个“我”时,就是4岁-5岁的时候,这时候所需的心理营养是:肯定,赞美,认同。这个部分,爸爸的重要性要大过母亲。父亲对孩子的赞美,肯定,认同,不管是对儿子还是女儿,它的份量是特别重的,如果父亲愿意这么认真孩子说:孩子我很喜欢你,我非常高兴你是我的孩子。那这句话,孩子会记得一生,并且开心一辈子。如果爸爸在这个部分愿意去欣赏孩子并且用语言和行动表达表现出来,孩子就会充满自信,真正的自信来源于他自己内心的。他知道自己是个有价值的人。因为他会认为,我爸爸妈妈认为我很好,我爸爸妈妈认为我很可爱。那么他长大以后,一定是充满了自信。这个孩子会有这样一种自我的信心后,他就会有一个新的我,并且会明白,我是谁,我是一个怎样的人。然后能够有信心去面对他的人生。去面对他人生中的各种问题,难题。
第五个心理营养:榜样
6-7岁的孩子,需要的心理营养是:学习、认知、模范。这个时期,要有一个人能做孩子的模范。这个模范可以帮助他解决:当我碰到问题时,我怎么办?如果我心情不好,我怎么办?我与别人的意见不同,我怎么办?告诉他如何管理他的情绪,如何处理他的生活中的问题,他需要学习,而这份学习来源于一个模范。
如果孩子能够有这些的话:第一他需要人没有条件地接纳他,让他认为他是最重要的。接下来他需要安全感,使到他能够独立,然后需要肯定赞美认同,到了七岁前是学习认知模范。这个,是心理营养最重要的。当然他再长大,他能够选择,需要更加多的生活上的一些能力。但是在心理上,他最重要的时期,就是到七岁之前。如果这个孩子给足了他七岁之前的心理营养,他自然就会有生命力去学习,学习新的东西。如果有缺失,他就不能够有成人目标。他就会一直处于寻找的状态。让人家去肯定他,让人家去称赞他。他不能在他那个年龄发挥一个人的很好的生命力。
心理营养,能早开始最好。如果存在缺失的话,先要处理的一定是爸爸妈妈之间的关系,或者是妈妈爸爸与孩子的关系。然后给他称赞,肯定,告诉他,他很重要。愿意听他说话,出现需求的时候,要满足他。
对于人来说,除了物质资源的需求外,精神食粮与心理营养同样不可或缺。孩子的健康成长,并不是只要满足他的物质需要就行的,心理营养比物质需求更重要。因为这是决定一个孩子的长大后是否能够很好的步入社会。所以,作为父母一定要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观察孩子的行为,及时的给予情感和心理关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